1

曹操、刘备、孙权,谁最有可能在统一江山后杀功臣?

这个问题,可以用排除法。

一,曹操雄才大略,控制手下人的能力,在三国里独一份。

魏国的天下,都是曹操带着人马一点一点打下来的。手下的这些谋士、大将们跟着他东征西杀,不仅十分佩服他,而且还非常忌惮他。因为他多疑,喜欢猜忌。

因此,即使天下最后由曹魏一统,我想也不敢有人背叛曹操。而且曹魏的许多兵权大多数都掌握在夏侯家族手中,也就是曹操自家兄弟手里。曹操当初就是从夏侯家过继来曹家的。

因此曹操也不会杀那些功臣。不过,曹操雄才大略,又博古通今,他一定会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解除或者分散一下这些大将们的兵权,使他们不至于像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诸侯们独霸一方,拥兵自重,最后各自为政,无法收拾。也不会像东汉早年分封诸王那样,弄的四处都是诸侯王的地盘。他会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二,刘备素以仁义治天下,杀人的事他大概做不了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尽管只在“三英战吕布”一场戏中,握着双股剑亲自参与了一回打斗,以后再没有描述过他上阵杀敌的场面,但建立西蜀国,毕竟刘备是亲自带兵,全程参与了。而且他识人、用人的本领还是非常厉害的。他知道手下这些大将们的性格特点。比如对于马谡的评价“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就非常精到。对于马谡,其实刘备接触的不算太多尚且能够这样了解,对于经常在一起的那些大将们,他当然更加清楚。

另外,刘备手下这些人,跟着他一路东征西杀,最后天下终于平定了,以刘备慷慨、仁义的秉性,他会说:“各位兄弟,咱们当初一起四处厮杀,现在该一起享尽荣华富贵了。”自然也不会功成名就后去诛杀这些功臣。

不过,诸葛亮或许会对那些拥兵自重的大将们,做一些加减调整,以防止内乱发生。



三,孙权最有杀人的动机和理由。

那么,现在只剩下一个孙权。

凡是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或者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孙权的基业,是由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打下来的。孙权基本上就是坐享其成。因此,他如果扫平天下以后,会有很多疑惑产生,并且每日惶惶不可终日。

孙权疑惑什么呢?当初哥哥孙策去世时,留下一句临终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如今,天下平定。当初孙策死的时候,张昭本来岁数就大了,现在早已死去。周瑜后来也英年早逝,不在了。

也就是说,孙权最信任也最能够依托的两个人都不在了。内事,孙权大概清楚,但外事就不见得都清楚了。

孙权尽管聪明,曹操也有对他“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但孙权一直没有正经在前线打过仗,也没有带过兵,都是依仗下面的大都督。按照东吴的惯例,外面领兵打仗这些事,都是由都督在打理。这些都督,先是周瑜,后来是鲁肃、陆逊、陆抗。



因此,对于外面的情况,孙权基本上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哪个将军是什么脾气性格,哪个大将究竟有什么才能,是全然忠诚于他,还是全然忠诚于大都督,孙权根本不了解这些。

由此,孙权会产生一些想法,动一些杀机。孙权或许会故意搞一次类似于现在的阅兵仪式,看看究竟是他这个东吴之主的话管用,还是大都督的话厉害。

在阅兵仪式上,他会故意搞一些事先“彩排”里没有的喊话动作,结果,无论是大将们,还是士卒,只听阅兵总指挥——大都督的,根本就不听他的。

这让孙权大为震惊。

“阅兵仪式”结束以后,孙权回到宫里,越想越怕:现在天下平定,内忧外患没有了,那些拥兵自重的大将们是不是会尾大不掉?特别是现在的大都督如果起兵造反,我该怎么办?

要知道,这时候的孙权,可已经不是当初接孙策班时的年轻人,孙权终于下了最后的决心:诛杀功臣。

综上所述,如果天下平定,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里,最有可能诛杀功臣的,应该是孙权。

最佳贡献者
2

他们三人都会杀功臣,目的只有一个,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纵观青史,朝朝代代都是如此,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的屡见不鲜。曹操逼曹植赋诗就是一例,刘备几次丢妻弃子为了什么?孙权为了施美人计控制刘备不惜牺牲妹妹的幸福。所以本人看他们三人都一样。

3

这个不用猜,历史上已经清清楚楚。

刘备、曹操、孙权各自成就大业,刘备、孙权各自称帝,曹操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其实和一统江山差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谁杀了功臣呢?只有孙权!


三人之中,刘备为人最是宽宏厚道。对于手下人的过错,不但能够原谅,而且继续加以信任重用。对于手下的臣子,刘备从来不吝赏赐。他一生之中,从来没有杀过功臣,除了刘封。因为刘封害死另一个元老功臣关羽,实在罪无可恕,而且还威胁到了刘禅的皇位。所以杀掉了刘封。除此之外,没有杀过任何功臣。这样宽宏厚道的性格,是天生的,装是装不出来的。

曹操平生最爱英雄。


他对人才的渴求,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不管出身如何、道德高低,只要有一技之长,他都愿意接纳。但曹操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杀的人也不少。对于威胁到他的统治的人,从来都是毫不留情的除掉。对于功臣忠臣,则是自始至终,宠信有加。早年间追随曹操起兵的曹仁、曹洪、夏侯惇等等宗亲,以及后来加入的张辽、许褚、张郃等等,自始至终都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特别是张辽、许褚,在曹操过世以后,继续得到曹丕的重用,荣耀至极。

孙权是典型的神经过敏者。


孙权早年间勉强还能称得上是个有作为的君主。招揽了不少的人才。但是到了晚年,简直是个精神病人。他对臣子的猜忌,已经到了莫名其妙的地步。暴虐无常,滥杀无辜。连大功臣陆逊都不放过,派人堵着陆逊的门口骂街,活生生把陆逊给气死了。

东吴很多能臣功臣,都死得十分可疑,周瑜、鲁肃、吕蒙等等,都是建立功勋不久,就突然暴病身亡。不断的除掉功臣,启用新人,就不用担心有人功高震主了。

4

答:三个人都会杀功臣。首先创业需要的是攻城陆地的武将和奇谋异士,守业需要的是深谋远虑足为表率的君子,创业重视才能,守业重视德行,打下天下之后,武将谋臣自然就失去了价值,他们的存在从有利变为有害,客观上必对他们有所处置,区别就在于方式上是采取温和型安置或者暴烈型的大清洗。其次,留下功臣但又不能重用,毕竟引起功臣不满,以他们的经验阅历,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酿成叛乱兵变,影响政权稳定,新当朝的君王跟新上任的文臣未必敢管他们,也未必管的下,即使杯酒释兵权,毕竟要封赏他们,这样会加重农民负担,增加财政开支,大清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第三,以他们的性格和一贯作风看,天下曹操未称魏王就杀荀彧,孙权称帝就猜忌陆逊,刘备一称帝就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伐吴,诸葛亮堪称蜀汉二把手,后主懦弱,刘封被杀,孙刘曹三人都没有统一天下的气量,也不可能统一天下,即使统一了天下,必杀功臣。只有晋武帝司马炎有人君气量,统一天下必然是司马氏!

图片来源于网络

5

如若历史上曹魏、东吴以及蜀汉三国真有可能统一天下,个人认为在曹操、孙权和刘备三人中,最有可能在统一天下杀功臣的是孙权,原因如下。

一、刘备以忠义著称,曹操以惜才而被赞誉,两人一生戎马都没有违背道义杀过大臣名将。

刘备

刘备早期还没有起兵时,就广交好友,随后更是因为其忠义仁厚而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被后世传为一代佳话。

而且在后来刘备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中,刘备多是以惜才招贤为主,如后来的五虎大将之赵子龙、黄忠、马超等人,都因为诸葛亮的惜才刘备的仁厚而归属刘备麾下。

事实上蜀汉很多人才,哪怕是中流砥柱诸葛亮等人,都是因为刘备的忠义仁厚而心甘情愿为其效力。

一个连诸葛亮都佩服且心甘情愿辅佐的人,其他大臣名将又岂是例外?由此可见刘备在蜀汉将士心目中形象和威望之高。

这样的人一旦统一了天下,大杀功臣的可能性很低,因为别人之所以投靠他,是因为被他的忠义仁厚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也自然没有多少反叛之心。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以刘备的心性,断然也不会做出大杀功臣之事出来。

曹操

在三国势力中,曹操以惜才招贤纳士著称,加上曹操本身实力雄厚,可以说其是三方势力中网罗人才最多的一方。

如后来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还有实力强悍的张郃等许多将领都是之前兵败被曹操真心实意招降的,曹操招贤纳士之手段,与刘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加上曹操本就一枭雄人物,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计谋都是孙权和刘备所不能及的,如果仅凭个人能力而言,曹操无疑胜过孙权和刘备太多。

所以在这样拥有强大底气以及手腕前提下,一旦曹操统一了天下,其也有这个自信和底气能够震慑底下所有将士大臣,所以也不可能大杀功臣,因为没必要。

二、孙权是三人中最不自信的,如逼死东吴后期大将陆逊就是如此。

孙权经历过少,威望不高

与刘备和曹操白手起家不同,孙权的位置是临时从其哥哥孙策手中得来的。当年的刘皇叔几乎就是白手起兵,靠着跟两位结拜兄弟东拉西扯才把蜀汉的队伍打造起来,可以说刘备也是非常有底气的。

而曹操,虽然在董卓权倾朝野期间,也是一个不小的官,但在后来逃亡中,也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拉起了队伍,先是联合各路诸侯讨伐董卓,然后又先后击败袁术、袁绍等众多割据势力,从而统一了北方。

可以说刘备与曹操因为是白手起家的原因,在很多事情上有着很大的底气和自信,这就是历练的结果。

而反观东吴孙权,其在年轻时临时接过哥哥孙策的位置,成为了东吴的掌权者。不过因为年纪以及缺少历练的原因,孙权在早期的威望都远不及东吴大都督周瑜,更别提和枭雄人物刘备与曹操相比了。

况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孙权都是坐镇东吴,根本没有机会像刘备和曹操这般满天下的带兵打仗。所以在面对两位枭雄人物,其实孙权是极其不自信的。从后来东吴大将吕蒙以及陆逊的死就可以看出来了。

吕蒙之死

吕蒙在夺取荆州斩杀关羽之后没多久就病逝了。其实说是病逝了,但实际上很有可能是被孙权投毒暗杀了。因为吕蒙斩杀的是刘备最为敬重和信任的结拜兄弟关羽。

如果说丢掉荆州刘备还可以忍受的话,那么生生死死的兄弟被斩杀,那就真的忍受不了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吴就必须给一个说法,而吕蒙极有可能就是需要背锅的。

没办法,人是你杀的,只有你死了,蜀汉才有可能消气,这极有可能就是吕蒙身死的主要原因。

在新三国电视剧中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片段,陆逊得知吕蒙病死后急忙跑到吕蒙房间听取下人的汇报。当听到吕蒙病死时,脸上很明显有些惊吓和不相信。

这个时候到陆逊肯定知道吕蒙的死并没有这么简单。而在陆逊后来成为东吴大都督时,在夷陵之战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享誉三国,而陆逊也成为了东吴四大都督中功绩最高活的最久的一位。

然而也因为其在大都督之位太久,威望和实力太强大,引起了孙权的忌惮,最后还是被逼死了。而这也反映出了孙权的不自信。

所以孙权也是在与刘备和曹操三人中,最有可能在一统天下之后大杀功臣的人。因为连陆逊这样一位对东吴拥有着重大贡献且忠心耿耿的名将孙权都容不下,更何况还是在统一天下之后的大臣?

结语:

与刘备、曹操等枭雄人物相比,孙权因为历练过少的原因,使得其不够自信,不相信或者说没有能力震慑手下大将,陆逊的例子就是如此。

而如果在一统天下之后,这样的担忧无疑会更多,所以在三人中,孙权是最有可能大杀功臣的人。

6

由于本问题是在做假设,所以不可能找到一致的答案!如果一定要说谁最有可能在统一天下后杀功臣,我认为应该是孙权,而不是刘备或曹操!

一、曹操固然是乱世枭雄,但却并不是刻薄寡恩之人!从曹操对待关羽的态度上,便可窥其一斑。关羽因势力不支而被迫降曹,到了曹营之后关羽虽饱受曹操的优待,但却在得知刘备的下落后,毅然选择了挂印封金脱离曹操而去!

可曹操却没有因此而恼羞成怒,既没再阻拦也没有为难关羽!完全没有那种“宁可我负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负我”的态度,这还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吗?

由此可见,做为心怀天下的政治家,其实曹操的胸怀并不狭隘,他也是很有容人之量的!既不是袁绍那样“外宽而内忌”的虚伪之徒,也不是袁术那样的见识浅薄之辈。对于曹操而言,打天下难而治天下更难!因此即便是曹操统一了天下,也不大可能肆意诛戳功臣。

不过曹操的用人原则是:既要有忠心又要有本领,这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忠心而无本领的人只能成为奴才,在曹操这里很难获得重用!有本领但却对曹操缺乏忠心之人,也难以获得曹操的信任——卖弄聪明的杨修,就因屡屡挑战曹操的底线而被杀。而其余文武大员,大多在曹丕称帝后依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刘备平生一向以“仁慈”为羽毛,以“忠心于汉室”为吸引人才的旗号。也因此才能在其身边凝聚起一批文武人才,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

那么如果刘备一统天下后,是否会仿效乃祖刘邦诛戳功臣呢?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刘备不仅在打江山时知道爱惜羽毛,而且在长期的奋斗过程中,也明白了获得人心支持的必要性,以及人才鼎立相助的重要性。

因此即便是刘备一统天下后,也不可能诛戳功臣。更何况,这些追随了刘备半生的文臣武将,基本都是一些“无亏大节”之人!所以即便他们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刘备也应该会予以包容——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喜欢杀功臣,如果不是受制于形势所迫,他们也不大可能愿意留下残暴之名。

三、为什么孙权最有可能杀功臣呢?孙氏基业的开创和发展壮大,从始至终一直贯穿着孙氏与江东地方势力的勾结与斗争!孙权承袭孙坚、孙策打下的基础,在江东地方势力的支持和辅助下,逐渐做大、做强。

其实在三国中吴国的处境最为尴尬。因为如果魏国统一天下,还可以用接受“汉禅”为理由宣扬“正朔”,从而获得统治天下的合法性;而如果刘备统一了天下,自然也可以凭借其“大汉皇叔”的身份,以及“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号,获得继续东汉王朝正朔的资格!

如果是吴国统一了天下,面对的局面与魏、蜀两国就不尽相同了。吴国的崛起之路,简直就是一个割据势力因做大、做强而挑战中央的过程。吴国既没有获得“汉禅”的条件,也没有汉室宗亲的血统。因此,当吴国统一天下后,必将面对无法获得统治合法性的难题。

虽说当年刘邦灭秦建汉,也没有立秦朝宗室成员为傀儡,以便借其“禅位”获得统治天下的合法性。但是,那个时代却还处于天下统一未久,大一统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的特殊时期。因此,才会出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情况,各路诸侯谁有实力谁就是老大!

在经过了两汉约400年的统治之后,大一统观念和追求“正朔”的思想已经深入了人心,所以在汉末乱世中才会出现“袁术称帝天下共击之”、曹操至死也未敢称帝、刘备也只能做“汉中王”的情况!而他们所畏惧的无非是名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吴国的处境正是这样。

何况在孙权统治的后期,吴国朝堂之上因为陷于太子与鲁王之争,使朝廷大臣也随之分裂为两大不同派系!孙权对此感到非常恼火,陆逊等人也都因此而受罚。(孙权死后吴国大乱,权臣做大皇帝受制,吴主孙皓残杀大臣之举,即是孙权时代种下的恶因生出的恶果。)

因为吴国是在江东豪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的,所以豪强势力及其在朝中的代表,一直占据着较大的话语权。这种情况由来已久难以轻易逆转,而这还只是在江东一隅,倘若吴国统一了天下,势必会出现功臣互相争夺的态势,可能会影响政权的稳定,进而令孙权生出杀心!因此如一定要假设谁会在统一天下后杀功臣,孙权有很大的可能性。[个人观点欢迎指教!]

7

这三人中最有可能发生杀功臣的是刘备。

杀功臣都是基于政治统治需要,并不是谁的性格会导致杀功臣。

长期在权力场摸爬滚打的枭雄不容易杀功臣,自身有可以依托的庞大势力出身于贵族的人不容易杀功臣。因为其的统治根基足够,权力不容易被威胁就不会发生杀功臣的事。比如唐代李家本身就是贵族权臣出身,其身后有势力庞大的关陇贵族集团支撑。那些所谓功臣威胁不到皇家的统治,所以也就没必要杀功臣了。这跟道德扯不上太大的边。

刘邦杀功臣有着多重原因,其出身不高,自己没有天然可以依托的家族势力。支撑自己的各路能人在打天下过程中蓄积了很大的权力力量、人脉和威望。朱元璋也是如此,皇家的权力是会被功臣威胁的。功臣功劳越大越会被忌惮,韩信大概率是知恩图报的,可是容忍韩信就等于容忍危险。

汉朝建立还有更为微妙的问题,施行秦制还是恢复分封制。恢复分封制是反秦者的共同立场,按项羽的实力完全可以自己当皇帝,可是项羽本人就是冲着恢复旧制、恢复楚国去反秦的,所以项羽只能是分封天下,自己做号令诸侯的霸王。可是分封制就意味着诸侯有自己的领地治权和兵权,当人心不古后,当经历了春秋争霸、战国混战后,已经不可能如西周那样让各诸侯安守本分了。如果刘邦继续以项羽模式分封,其结果无非是蓄积力量后再来一次楚汉争霸。所以不能分封。但是不分封又违背了反秦初衷,违背了打天下的众人的意愿,这是会犯政治大忌。所以汉朝一开始采用的是分封和郡县并制,使用了一个折衷方案。

只是采用折衷方案也不足以稳固刘室江山,毕竟跟随自己的功臣个个有实力、有威望。尤其韩信这种还不是自己的嫡系,还功高盖主。就是说要分封也不能分封他们,于是就只有杀功臣这一条路了。朱元璋也是白手起家打天下,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自己家族根基不深。

曹操、孙权发家前都是权臣和地方世家,人家的统治根基是非常牢固的。如果成功了并不需要杀功臣。曹家不仅不杀功臣,曹丕登基后还把家族的实权给弱化了,采取虚封,就是爵位待遇有,但没有地方治权和兵权。但他犯了另外一个大忌,就是天下还未定,还需要依托能臣去打天下。自己可以天然依托的势力被压制了,没有培养足够的势力去制衡司马家。于是司马家做大,自己的家族全无抵抗能力。天下归司马氏了。司马炎继位总结曹家失败的教训又走了另一个极端,他恢复了分封制,把自己家族实封,有治权和兵权。于是外部势力没机会,但自己家族内部打起来了。司马炎一死立刻爆发八王之乱,接着就是在内地内耗之后爆发了五胡乱华。曹丕和司马炎这两个昏君是华夏劫难的罪魁祸首。

蜀汉与东吴、曹魏最大的不同是,蜀汉是依靠群雄支撑起来的。并不是刘备自己本身就有实力,别人只是受用于他。这样的情况就像极了刘邦和朱元璋。奋斗时大家可以齐心协力,可以共患难。成功之后就会面临如何分蛋糕的问题,就会面临功臣的僭越心态攀升。就算自己的儿子、兄弟是群雄能人,可以保证自己家族的皇权,但也难免会发生争夺大宝的混战。所以刘备这样的一旦成功夺取天下,杀功臣的可能性会相对更大。

8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本意是:把鸟打完后就应该把弓箭藏起来了,兔子死了之后,猎狗就可以烹杀了,形容完成一件事后过河拆桥,多引申为君王在完成功业后,杀害功臣的行为,这一典故由春秋晚期的霸主越王勾践所创立。

一般来说,君王杀害功臣的行为是在统一天下之后才能够进行的,弓藏的前提是鸟尽,狗烹的前提是兔死,君王杀功臣的前提是统一天下之后。

三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首次出现天下并未一统,同时又是三国鼎立的局面,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如果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统一天下后,谁最有可能杀功臣呢?

孙权、曹操、刘备

先下个结论:

孙权是最有可能杀功臣的皇帝,曹操是不管统一还是不统一,他都会杀功臣,而刘备是最不可能杀功臣的皇帝

一、东吴开国皇帝孙权

为什么说孙权是最有可能杀功臣的皇帝呢?因为孙权是三人最薄情寡义、弑杀成性、不择手段的皇帝,孙权20岁就在孙策遇刺后接手江东基业,面临的是一个外有强敌,内有叛乱的局面,孙权没有安全感,于是开始了平定内部叛乱的动作,在周瑜、张昭的协助下,稳定了内部,开始积极向外扩张。

孙权在赤壁之战前与刘备结成联盟,共同抗曹,在打赢了赤壁之战后,为了忽悠刘备去对抗曹操,不惜把自己年仅20岁的亲妹妹嫁给48岁的刘备,只因为政治联姻,当然了,女人在那个时候只是可以利用的工具,就连自己的亲属也不例外。然后又可以为了政治利益,偷袭自己的盟友,还可以忽悠曾经的敌人曹魏,只因为要利用曹魏,防止自己两线开战,孙权为了政治利益,几乎什么都可以牺牲。

孙权嫁妹

孙权是三国最后一个称帝的皇帝,只因为孙权没有安全感,在解决了所有的外部威胁后才敢称帝,称帝之后的孙权又开始解决内部威胁,就是搞掉或者搞垮江东四大家族,为后世子孙接班创造有利条件,孙权在东吴的政治斗争中开启了极端残酷的一面,这也是东吴内斗不止的原因之一。

孙权亲自引发了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两宫之争,让整个朝廷自动分成两派相互争斗,然后两面打击,废除孙和,赐死孙霸,明明是自己引发的,却让自己儿子来承担,并且连自己亲生儿子也赐死,一点交情都不讲,都说虎毒不食子,可孙权食子。

除了儿了,整个朝中大臣有四大家族背景的不是被孙权流放了,就是被孙权逼死了,比如陆逊,江东陆家的族长,被孙权逼死了,还有顾谭,江东顾家的族长,被孙权流放了,还有朱据,江东朱家的族长,被孙权赐死了,孙权没有统一天下,都这么残忍,如果让孙权统一天下,还不跟朱元璋一个样,把功臣全杀了,因为孙权内心始终没有安全感

孙权逼死陆逊

二、曹魏政权开创之主曹操

曹操跟孙权就完全不一样,之所以说曹操是不管统一还是不统一,他都会杀功臣,原因就是曹操一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断地在杀功臣,从最早期的边让、许攸,到中期的孔融、华佗,再到晚期的杨修、崔琰,虽然没有统一天下,曹操照样杀了这么多人,而且都是名士。

虽然曹操杀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结果就是杀了,曹操杀边让是因为兖州士人看不起他,所以要杀,曹操杀许攸是因为许攸仗着自己的功劳得意忘形,所以要杀,曹操杀孔融,是因为孔融老是侮辱曹操,所以要杀,曹操杀华佗,是因为华佗想要打开曹操的头颅为曹操治病,这在当时就是谋杀,所以要杀,曹操杀杨修,是因为杨修老是揣摩曹操的心意,再加上参与了太子之争,所以杀,曹操杀崔琰则完全是为了打击士族。

曹操

虽然有各种理由,可见曹操杀人从来不顾有是否天下统一,只要曹操认为有足够的理由,他就会杀功臣,所以他不管是否统一天下,都会杀功臣。

三、蜀汉政权开国之君刘备

刘备是三国中唯一一个白手起家的皇帝,刘备出身低层,反而是最有自信心的人,从来不滥杀无辜,刘备在整个职业生涯,只在诸葛亮的建议下逼死了刘封,除此之外,刘备再也没有杀过一个人,哪怕是投敌之人。

刘备杀刘封是为了消除自己去世之后可能会存在的继承人之争的隐患,刘封是一个极难约束的人,如果刘备不杀他,刘备百年之后,刘封无人可以制止,诸葛亮和刘禅不方便制止刘封,所以要杀刘封。

刘备

刘备对待其他人则完全不是这样,比如糜竺,糜竺的弟弟糜芳投靠东吴,江陵城不战而降,直接导致荆州三郡失守,关羽南下后被杀,这么大损失,刘备没有责任过糜芳的兄长糜竺一句话,虽然糜竺向刘备负荆请罪,但刘备反而安慰糜竺,对他的态度一直没有改变。

黄权是刘备手下的将军,在夷陵之战时,黄权率领一万士兵在长江以北防备曹魏可能的袭击,刘备在夷陵前线战败后,黄权被东吴军队断了后路,无法返回益州,于是黄权投降了曹魏,按照惯例,蜀汉官员应该把黄权的家人抓起来定罪,可是刘备直接拒绝了,刘备说:是他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对不起他,放过了黄权的家人。

刘备称帝

这是刘备对待自己人的宽容,同样,刘备在对待自己多年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是相当感情深厚的,刘备在拿下益州成都后,将所有的财物分给手下有功之臣尤其是诸葛亮、关羽、张飞、法正等人,每人的待遇都很优厚,赐给黄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缎千匹。

同样,关羽和张飞先后被杀时,刘备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发动了夷陵之战,虽然政治目的是为了夺回荆州,但是谁也不否认刘备有为关羽、张飞报仇的私心,这就是刘备的感情,他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虽然刘备是一个成功的政治人物。

如果刘备统一天下,他不会杀功臣的,这是刘备的本性所决定的,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要靠杀功臣而维护统治,皇帝杀功臣,有一个可以肯定的原因就是皇帝认为功臣会威胁到皇权和统治,但并不是每个皇帝都会如此,而刘备就是不会杀功臣的皇帝。

9

刘皇叔

10

当然是曹操啊。曹操本性多疑,阴险狡诈。有任何人侵犯他的利益,哪怕只是怀疑。他都会给杀掉。

曹操患有头疼病。于是想请华佗给他治病。但是华佗一直说自己的老婆有病走不开。曹操找了他几次,也找不到他。于是曹操派人去华佗家里查看他老婆到底有没有病。如果没病直接抓起来。于是华佗被杀。

还有曹操杀吕伯奢。吕伯奢本来好心搭救曹操。又吩咐家人杀猪款待二人。自己去村里买酒。但是曹操多疑,听见了磨刀声以为要杀自己。于是把吕伯奢家人杀光。看到买酒回来的吕伯奢,担心自己被告发,又将他杀死。可见,曹操的狠毒。也看出了曹操的不仁不义。最后曹操也说出了那个千古名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就是对身边一直在伺候自己的人,他也信不过。所以才有了做梦杀人。他经常怀疑有人要陷害自己。于是经常对人家说,我做梦的时候爱杀人。在我睡着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接近。有一天,他装作睡着。故意不盖被子。一个侍者。给曹操盖上了被子,然后被杀。曹操杀人之后重新躺倒呼呼大睡,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第2天。曹操还问谁杀我侍者?众人皆以为曹操真的是在梦中杀人。但是杨修明白了曹操之意。说“丞相非在梦中。而是汝等在梦中。”曹操看见杨修揭穿了自己的阴谋。于是找了个借口杀了他。

所以从各方面来推断。杀功臣曹操是肯定能做得出来的。天下平定了以后。只要任何人对曹操有一点威胁。他就会杀掉。不管是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