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样的将领可谓是汗牛充栋。他们在战斗第一线浴血奋战,但他们的战绩和能力被诸如朱可夫、隆美尔、艾森豪威尔等名将的耀眼光芒所掩盖。

肥鹅对苏联红军较为熟识,接下来就对苏联红军中强悍但不为大家熟知的将领说道一二。

1.瓦西里·谢尔盖耶维奇·阿尔希波夫(1906年12月29日——1985年6月13日)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曾担任乌克兰第1方面军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近卫坦克第6军近卫坦克第53旅旅长,两次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坦克兵上将。

他在战初仅仅是担任坦克第43师独立侦察第43营大尉营长,而到战争结束时已晋升为将军(坦克兵少将),这可是真刀真枪,尸山血海中干出来的。

1941年9月—12月,担任坦克第10团团长;1941年12月—1942年3月,担任坦克第10旅副旅长。期间,他率部在西南方面军麾下作战。他还参加了西乌克兰的防御战、基辅防御战役和沃尔昌斯克方向的防御战。

1942年3月—1943年4月,他担任坦克第109旅旅长。他率部先后在布良斯克方面军(1942年6月—8月和1943年1月—2月)、斯大林格勒方面军(1942年8月—9月)、顿河方面军(1942年9月—12月)和中央方面军(1943年2月—4月)麾下作战。期间参加了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会战和谢夫斯克战役。他在1942年战斗中曾2次被震伤。

1943年8月,他毕业于装甲兵和机械化兵军事学院的速成班(当时学校被疏散到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市)。

1943年9月—1945年5月,他担任近卫坦克第53旅旅长,率部在沃罗涅日方面军(1943年9月—10月)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1943年10月—1944年9月和1944年10月—1945年5月)麾下作战。期间参加了苏梅—普里卢基战役、基辅进攻和防御战役、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进攻战役、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夫策进攻战役、利沃夫—桑多梅日进攻战役、桑多梅日—西里西亚战役、下西里西亚战役、柏林战役和布拉格战役。

他指挥的部队在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中表现的特别出色。1944年8月1日,近卫坦克第53旅在他的指挥下,在斯维尼亚雷村地区渡过了维斯瓦河,并在该河左岸占领了一块登陆场。1944年8月5日,该旅的部队解放了斯塔舒夫市。1944年8月13日,该旅的坦克手们在奥格伦杜夫村地区击退了敌人的反扑,并缴获了3辆德国最新型的虎王坦克。

为了表彰他在解放佩列梅什利市(现今波兰的普热梅希尔市)、强渡维斯瓦河并在该河西岸建立桥头堡的战斗中,出色的指挥了一个坦克旅并彰显出了个人勇气,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4年9月23日授予近卫坦克第53旅旅长阿尔希波夫近卫军上校第2次苏联英雄称号,同时还授予他第二枚金星奖章(编号4642)。1945年4月20日,阿尔希波夫旅长被授予了坦克兵少将军衔。

战争结束后,他继续留在军队中服役,1945年8月,他被任命为近卫坦克第6师(隶属于苏军驻德集群)副师长,而1946年5—11月,担任该师师长。1946年—1948年,担任近卫坦克基干第6团(隶属于苏军驻德集群)团长。

1950年,他毕业于伏罗希洛夫高等军事学院(总参军事学院)。1950年12月—1954年7月,担任土耳其斯坦军区装甲和机械化部队司令员,而1954年7月—1958年4月,担任土耳其斯坦军区(司令部设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军事训练局局长。

1958年4月—8月,担任独立第1集团军(驻扎罗马尼亚)司令员,1958年8月—1960年5月,担任近卫第1集团军(隶属于基辅军区,司令部设在切尔尼戈夫)司令员。1960年5月—1961年9月,担任西伯利亚军区(司令部设在新西伯利亚市)第1副司令员。

1961年9月—1971年1月,担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军军区司令员的高级军事顾问。期间于1963年晋升坦克兵上将。1971年7月,阿尔希波夫以坦克兵上将军衔退役。此后他定居莫斯科,1985年6月13日去世,死后被安葬在莫斯科的昆采沃公墓中。

2.阿兹·阿加多维奇·阿斯拉诺夫(1910年2月4日——1945年1月24日)坦克兵少将,两次苏联英雄。

战争爆发时, 阿斯拉诺夫少校时任机械化第15军的坦克10师汽车运输营营长。1941年8月,临时指挥过1个坦克营,参加了基辅保卫战。同年9月,他被任命为步兵第10团主管技术单位的副团长。1942年初,晋升中校,并被派往莫斯科,在装甲机械化部队司令员手下任职。随后,他被调往克里木方面军,担任独立坦克第55旅主管作战单位的副旅长,期间曾临时指挥过1个坦克营。

1942年夏季,因在斯大林格勒防御战中损失惨重,以坦克第55旅残部为基础组建了独立坦克第55团,阿斯拉诺夫担任该团团长。

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开始反攻。阿斯拉诺夫麾下的坦克手们在反攻的日子里与米哈伊尔·斯捷潘诺维奇·季阿萨米泽中校的步兵第1378团一起行动,在激战中他们向前推进了超过40公里。同年11月21日,独立坦克第55团切断了斯大林格勒至萨利斯克的铁路线。11月22日至23日,阿斯拉诺夫率部发动攻势,夺回了阿布加涅罗沃火车站和上库姆斯基镇。

1942年11月,坦克第55团顶住了曼施坦因元帅的顿河集团军群的先遣部队的攻击,后者试图突破苏军对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的包围。在上库姆斯基镇地区的激战期间,阿斯拉诺夫麾下的坦克手们共击毁敌军坦克30辆、火炮26门、汽车50辆以及歼灭了2000多名敌军士兵和军官。

鉴于阿斯拉诺夫中校在反纳粹侵略者的斗争中所彰显出来的勇气和英雄主义精神,并能够大胆和勇敢的指挥麾下部队出色的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1942年11月2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下令授予他苏联英雄称号。独立坦克第55团也被授予了近卫军称号。

1942年11月24日发行的红星报上曾这样写到:

战争史上还从未见过向阿斯拉诺夫与他的战友们那样英勇奋战的战士们。无论敌人的坦克和步兵如何强大,他们都无法与由意志坚强的指挥员苏联英雄阿兹·阿斯拉诺夫领导的英勇部队相提并论。

1943年1月,阿兹·阿斯拉诺夫晋升上校,被任命为近卫坦克第35旅旅长。1943年1月13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军报《祖国之子》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文章:

“我们必须向专心致力于步炮协同坦克战的近卫军上校阿斯拉诺夫学习。苏联英雄阿斯拉诺夫的坦克手们的实战技能将成为全军的典范。”

阿斯拉诺夫的坦克手们参与了解放别尔哥罗德、苏梅、阿赫特尔卡、波尔塔瓦、列别金、米尔哥罗德等市的解放。1944年3月13日,阿斯拉诺夫晋升坦克兵少将。同年夏季和秋季、阿斯拉诺夫的旅参加了解放维列伊卡、明斯克、莫洛德奇诺、维尔纽斯、希奥利艾,叶尔加瓦等市的行动。该旅获得了来自最高统帅部的7次感谢。在白俄罗斯战役期间,该旅共摧毁了45辆坦克、131门火炮、12个迫击炮连、193辆汽车、40架飞机以及消灭了至少2600名士兵和军官,缴获了75门火炮、5个仓库、7列装甲列车、220辆汽车,并抓获了580名俘虏。1944年7月27日,近卫坦克第35旅被授予了“希奥利艾”的荣誉称号。

1945年1月,2级苏沃洛夫勋章希奥利艾红旗近卫坦克第35旅抵达了波罗的海沿岸。1945年1月24日,阿斯拉诺夫近卫军坦克兵少将在利耶帕亚地区的普列库莱附近侦察敌情时身受重伤并在数小时后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逝世。

1990年,恢复了前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员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于1944年7月4日向上级提交的关于授予苏联英雄阿斯拉诺夫坦克兵少将第2次苏联英雄称号的呈文。鉴于苏联英雄阿兹·艾哈德·奥格雷·阿斯拉诺夫坦克兵少将在巴格拉季昂战役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出色的领导了第35旅的军事行动,1991年6月21日,追授他第2次苏联英雄称号。


原创不易,各位看官如果觉得肥鹅回答得还不错,不妨顺手点个“赞”,肥鹅在此给各位衣食父母们致谢了。

最佳贡献者
2

就介绍个很少有人知道,但是跟我国关系比较密切的人物,美国的魏德迈,二战中国战区总参谋长兼驻中国美军指挥官。可以说是典型的优秀的美国式办公室将领的代表,个人认为其可以说是在中国战场的,小一号的艾森豪威尔,其最大战绩就是,全面扭转了豫湘桂大溃败后,中国战场的颓势。

阿尔伯特·科蒂·魏德迈

在介绍魏德迈之前,要先介绍下他的前任,美军四星上将史迪威。如果史迪威是个团长或者师长,那么他会是士兵心目中相当出色的领导。但是把他放在整个中国战区参谋长上就不合适了,他自大狂妄,目光狭隘,善于甩锅,看不起中国人。史迪威当时被称为“最好的四星营长”

史迪威最大指挥手笔就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结果第一次缅甸作战,大家集体被英国佬坑了,史迪威还不像认输,想把部队拉到印度再打,然后常凯申秀微操,最后导致时机尽失,十万将士埋骨野人山。

但从此之后,史迪威就忘了自己是整个中国战区的参谋长,只想报缅甸战场的一箭之仇,几乎把整个中国战场的物资储备全部抽调给缅甸战场。而在1944年的虽然抗战胜利前夕,但实际上中国经济和后勤供给能力已经崩溃,随着中国战场大量美军进入,将近10万驻华美军的伙食和后勤保障也压在已经濒临崩溃的西南诸省。据美国驻华财政顾问杨格统计,当时1名驻华美军的开支,相当于500名中国士兵的费用,此外还要调派大量的民夫帮忙修建机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史迪威把所剩无几的中国战区战略储备抽调一空,到缅甸秀了把坦克碾人,但接下来就是豫湘桂全面大溃败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史迪威跟常凯申关系也极为恶劣,如果说老蒋的贪污和经常秀微操的确是有些问题,但史迪威跟自己人驻华的第14航空队的陈纳德关系也水火不容,陈纳德说只要500架飞机就可以灭掉中国战场的日本空中力量,但史迪威就是把驼峰航线的运力全部调给自己想要的缅甸战事。更加无语的是,史迪威离开中国时,既不跟接任的魏德迈交接工作手续,也没有留下任何重要文件,就这样一拍屁股赌气走了,只能说人品实在是有问题。飞虎队的陈纳德,他与史迪威关系也势同水火,当史迪威与常凯申撕破脸时,罗斯福询问陈纳德的意见,正是陈纳德的小报告,让罗斯福最终放弃史迪威

所以在1944年10月魏德迈上任之时,可以说是一脸懵逼。但他的出色之处就在这里,他不以“中国通”自居,放下架子,到中国实地进行亲身考察,在问题中发现闪光,在回忆录中写到,“开始认识到,中国国民政府远不像史迪威和他的记者朋友所描述的那样,不愿作战,而是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了惊人的顽强性和耐力……到1944年,即在日本发动首次进攻之后的第7年,中国却依然在抵抗。”可以与史迪威的骄傲自大态度完全相反。魏德迈抵达重庆的照片

魏德迈上任后重组了中美联合参谋部,将史迪威原先几个对华态度蛮横恶劣的将领进行撤职,调整与陈纳德的第14航空队关系,双方就驼峰航线物资分配达成协议。并且致力于修复中美军事互信,双方每周定期举行联合军事会议,讨论军事问题。并且其与常凯申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常凯申不仅愿意与其分享军事指挥权,甚至在内政外交问题上也听取其意见。称他为“其办事紧张积极,我国军人应效法之。”常凯申对史迪威恨的牙痒痒,但是对魏德迈相当赞赏

但魏德迈最主要成绩就是,在短短10个月的时间里,重组了中国战场军事体系,扭转了豫湘桂大溃败之后的整体颓势。

一是整编部队。魏德迈来华前,国军约有300个师,但装备、战斗力都极差。魏德迈着手整编为70个精锐师,“包括美军负责装备的36个师、中国自己装备的30个师,以及驻印军3个师、山地部队1个师。”将国军总兵力从500万,削减为350万,但战斗力大大增强。在整编问题上,其甚至说服常凯申把自己的中央军也拿出来开刀,一口气裁撤中央军8个军的编制。整个整编过程在短短5个月内就开始初步成效,中国战场开始多次对日军发动反击。

二是涨薪和透明补给制度。针对当时国军士兵补给不足,军官贪腐严重,克扣军饷和吃空饷泛滥情况,魏德迈要求对士兵集体涨薪,并设计了一套透明的补给制度,在各地成立给养中心,军粮采购齐全后,由给养中心分发给部队,军官不再掌握钱粮分发,使士兵获得给养大大增加,提高士兵士气。

三是为中国建立了伤员疏散制度。魏德迈命令美军军医部分针对中国战场情况“制定了一个出色的计划”尽可能及时的将战场上的伤员进行转移疏散,虽然“现代化设备——如救护飞机、担架等,是得不到的,但采取了临时凑合办法,伤员迅速疏散,并在粗糙但合乎卫生条件的野战医院得到适当的治疗。”

可以说,魏德迈在短短的10个月左右时间,就以较小的代价,提升了整个中国战场上国军的战斗力,彻底扭转了中国战场的颓势,这一成绩可以说是非常令人吃惊和甚至骇人。善战者无赫赫之名,魏德迈虽然没有参与任何实际的战场前线指挥,但是其对中国战场的贡献,可以说是在这段时期找不到第二个人能与之相比。

甚至可以说,魏德迈就是放在中国的艾森豪威尔,出色的协调各方矛盾,这个角色看似不起眼,但是如果少了这个人物,那么整个机器运转都会不畅甚至失灵。唯一可惜的是,历史留给魏德迈展示才华的时间太少。

3

感觉挺多的。

先说说曼纳海姆元帅,一个传奇人物。

此人作为沙皇俄国的军官参加了日俄战争,获得军功,后来又担任间谍潜入中国西北搜集情报,在十月革命后他回到芬兰成为芬兰独立的一员,在芬兰独立后他用出色的政治手段维持了芬兰的独立成果,在国内极端势力要政变时推举他为独裁者,被他拒绝,维护了统一成果。


在30年代,他建立了曼纳海姆防线,在苏芬战争中,他面对强大的苏联奋起反击,苏军在付出远超芬兰军的伤亡后才胜利,但是芬兰虽败犹荣,苏联被开除出国联受到世界谴责。


二战中他在德国和苏联面前摇摆,维护主权,对苏联宣战但是只进攻到苏芬战争前的边境上,曼纳海姆元帅75岁寿宴上希特勒亲自来拜寿,他仍然拒绝加入轴心国。

德军在北极圈挪威驻守的军队进入芬兰想要强迫芬兰加入,曼纳海姆元帅对来犯德军进行了伏击,德军无奈撤退。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他就断定德国必败,迅速与苏联谈判,在1944年和平谈判,解决了两国问题。

这是个政治外交和军事上的传奇,单纯军事上的也有很多。

比如栗林忠道,这个人是日军中少有的“美国通”,年轻时后在美国学习军事,深知美军作战特点。

1944年日本濒临战败的时候栗林被派到硫磺岛驻守,硫磺岛是美军第一个攻打的日本领土,美国出动大军计划5天内攻下。

栗林只有一个临时拼凑的师团,将将巴巴够的上乙种师团的战力,但是联合舰队在菲律宾赔光了家底,周围机场也被美航母轰炸,实际上到进攻的时候防守方栗林不但要面对4倍于自己装备超过自己的美军陆战队,还要在零空军零海军的支援下守岛。

栗林一改日军指挥官动不动自杀冲锋的套路,直接放弃阻止美军上岸,在潭头布置火力尽量杀伤美军,要求所有士兵猥琐补刀依靠自己花了好几个月挖的各种战壕坑道杀伤美军,不得贸然冲锋。

在绝对优势下美军计划5天打下的岛屿用了39天,美军伤亡超过日军,可以说栗林和之后在冲绳防守的牛岛满使得美军放弃了强攻日本本土,美国准备了数十万勋章准备发给进攻日本本土而战死的士兵,最后放弃进攻改用原子弹和宣传进行逼降。

在电影硫磺岛来信中大家可以看到这场战役,父辈的旗帜也讲的是这场战役,这两部电影分别从美国和日本两个视角讲述战争,十分不错。

比如莫雷尔,被隆美尔,曼施坦因,龙泰施耐德,古德里安的光芒掩盖的德军优秀将领不少,莫雷尔就是一个。

这个莫雷尔被称为元首的救火队员,是德军中少见的防御型人才,善于大兵团防御战,还会玩坚壁清野的一套,1942年苏军200万人的试探性反攻被他的数十万部队击溃,1943年撤退中他几乎摧毁了当地苏军游击队,驱赶苏联人撤退,他污染油井,毁坏电网,重要的村镇直接被他夷为平地,苏军在他的大破坏面前根本无法追上他,只能任由其全身而退。

4

其实这样的将领有很多,但是由于观点不同,每个人给出的名单也不一样,在这里就说几个个人认为能力很强但不为人熟知的将军。



首先就是奥钦莱克,其是北非战场上英军的主要指挥官,后来被蒙哥马利接替。在隆美尔实力依然很强的时候,带领英军取得了像十字军行动、夺回托卜鲁克等这些胜利,给德意联军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同时极大的鼓舞了盟军士气。



但是奥钦莱克倾向于稳扎稳打,在有十足把握之后才会交战,而当时英国迫切需要一场更大的胜利,丘吉尔不断催促其奥钦莱克发动反击,但是其依然坚持收缩防线,最终丘吉尔将其换下,换成了蒙哥马利。不过蒙哥马利的很多战术战略依然沿袭的是奥钦莱克此前的做法,并且其面对的隆美尔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因此其所谓击败隆美尔的盛名其实言过其实。


德军方面的凯塞林将军。他虽然是德国空军将领,但是却负责了意大利和非洲战局,而且战略眼光很到位,不断化解德国在意大利方向上的危险。其建立了古斯塔夫等防线,并在萨勒诺、安其奥、卡西诺等地区和盟军鏖战,给盟军造成了巨大的麻烦,此后和盟军僵持,直到二战结束盟军也未从意大利方向攻入德国本土,可以说是极大的避免了德国三线作战这种糟糕情况的出现。



5

确实有几个能力很强,但是运气不好的将军。

1.希特勒头痛到佩服的将军——波塔波夫。

这位被希特勒称之为"无与伦比的防御大师"的第五集团军司令员,在坚守中,在退却时,总是能不断组织中小规模的反突击,严重扰乱了德军南方集群部队的集中、编组,使其不能从整体上执行一个全面的战略方向上完整任务,反而陷入了被动的中小规模战术攻防战斗中,严重迟滞了巴巴罗萨的预期进度。

2."沙漠之狐":"最难对付的敌人是奥金莱克"。

阿拉曼战役有两次,只有第二次是蒙哥马利指挥的,第一次可是奥金莱克,更早时候他也组织过对非洲军的进攻,可惜因为丘吉尔的急性子干涉,没准备好就行动,结果失败了,丘吉尔为了给下院有个交代,把奥金莱克作替罪羊给拿下。本来第八集团军的司令丘吉尔定的人选是经验丰富的沙漠之鼠戈特,但是此公命苦,座机竟然被德军飞机击落殉命。蒙哥马利本来被安排与巴顿一样,指挥火炬行动中的英军登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这场盟军表现拙劣的初次亮相中,他也会泯灭于茫茫人海中,可是命运安排他去了埃及而不是阿尔及利亚。这时丘吉尔已经对北非战场冷静多了,奥金莱克又帮他在第一次阿拉曼战役中打退隆美尔的进攻,可谓命好就得谢政府。

3.意大利军队的“苦主始祖”。

谁都知道二战意大利军是废物,而这一切都拜一人所赐——奥康纳。墨索里尼在非洲大陆展开了两个军队集团,一个在东北非(30万人),一个在北非(23.6万人)。这两个地区的英军分别为3.25万人和6.6万人。平心而论,刚开始时意大利人的情绪还是蛮激昂的,士气不低。但是遇到了隆美尔之前可能是最好的沙漠战专家奥康纳,被揍的近三分之一人进了战俘营。可惜英国政府决定向巴尔干转移力量,利用意军在希腊的失败,为夺取巴尔干半岛在希腊建立战略基地。非洲英军一部从北非调到了希腊。英军转入防御,使得胜利未得到发展,意军免于彻底失败。这才使“沙漠之狐”有了扬名的舞台。而北非战场的第一位英雄奥康纳,则在与德军交手初期莫名其妙的被德军以绝对超过彩票中巨奖般好运气轻易俘虏 ,英国众将从此也被打入了那“冥冥府中”。

6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1888年6月17日生于东普鲁士的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陆军军官。古德里安13岁进入军官学校,190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轻步兵营任见习官,而这个营的营长就是他的父亲。1913年10月,他与在汉罗福省驻防时相识的玛加丽特哥尔尼小姐结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骑兵部队担任指挥官和参谋。古德里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队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组织与推动理论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最具效率的装甲部队,屡屡击败敌军,是联合兵种作战和前线指挥等战争型态发展的推动者。

古德里安做为闪电战之父,同时也是装甲战的创始人,虽然他是德意志帝国的高级将领,发动了许多惨绝人寰的战役,但是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却是值得肯定的。即使古德里安有这么优秀的能力,德意志帝国的元帅中却没有他的位置,只是一个陆军大将,究其原因便是因为他的伯乐希特勒。古德里安的成与败其实都和希特勒有着直接的关系。希特勒看上了古德里安的指挥才能,尤其是闪电战的理论以及结合装甲兵和步兵的作战理论,虽然当时的德国很多军官都看不好这个战术,但是希特勒对古德里安抱有很大的期望。经过战争验证,古德里安的战术和指挥才能很出色,希特勒渐渐地将他提到了上将的位置。

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古德里安和希特勒的关系也变得不复从前。古德里安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公然违抗希特勒的命令,古德里安为了保全部队不遵守希特勒固守防线的命令,并下令部队向后撤退。希特勒勃然大怒,将古德里安绑回了柏林并对他进行审判,认为他是不尊敬自己,所以将他降职处理。古德里安的军事理论也遭到了军队里的许多军官的排挤。军队里的实权人物向希特勒打小报告说古德里安的坏话,本来希特勒就因为古德里安不遵守自己的命令正在气头上,一气之下就把他编入了预备役,连上战场建功立业的机会都没了。

1944年7月21日古德里安大将被希特勒再次任命为德国陆军最后一任总参谋长,古德里安是一名传统的德国职业军人,恪守着军人不问政治的信条,没有政治野心,尽管在军事问题上不可避免地与希特勒有矛盾,但是基于军人的职业道德依然忠诚于作为国家元首的希特勒,在1943年初闲赋多时的古德里安被希特勒重新启用,说明了希特勒在政治上是信任古德里安的,而且在任命他为总参谋长时要求他不能辞职,本身也表明了这一点,这种信任一直维持到第三帝国灭亡的最后一刻。

虽然古德里安并不能够挽救第三帝国的灭亡,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足以使他在军事方面建立一个不朽的名誉。对于“立功”的人们而言,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就是由他们所能形成的历史影响而来加以决定的。古德里安的成就——他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争本身的影响——已足以使他成为第一流的名将了。虽然在名义上,他始终没有获得独当一面的机会,但是他把装甲兵力独立使用的观念应用得如此的充分,而且得到了具有决定性的胜利,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他在战争的记录上都是无可比拟的。

很明显的,他具有了历史上一切“名将”所共有的气质。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时能够找到奇袭的机会使敌人措手不及;他的思想和行动都是迅速无比使敌人无喘息之余地;他懂得如何把战略和战术配合使用;并且他能获得部下的拥戴,使人乐于为他效死。此外他还有许多惊人的成就,使“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与曼施坦因、隆美尔被后人并称为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帝国之鹰”。但唯独古德里安不是元帅军衔!

7

说说前苏联中将卢金吧!绝对二战史上最强悍的救火队长(论救火能力,绝对二战第一!要是在美国,漫威超级英雄原型肯定没跑了)

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卢金

先说说卢金的履历

官至中将,职务也不高,最多时候指挥过两个集团军;战斗的历程也很短暂,率部参战的时间不到5个月

但是你知道他这5个月都干了什么吗!?(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的三次奇迹般的防守,左右了整个苏德战争的走势)

“如果不是命运的安排,他本来是可以更大的作为的。”这是罗科索夫斯基对他的评价!

如果说莫德尔堪称二战第一防御将领,那么卢金在防守方面的造诣绝对比他只高不低!

开局就让德军挠头的防守大师

在乌克兰作战时创建“卢金集群”!(不动如山,用溃军打退德军!)

苏德战争爆发后,卢金将军接到命令他的第十六集团军将转给西方方面军,集团军将立刻向斯摩棱斯克地区出发。这一天,他来到了重要的铁路中转站舍佩托夫卡,指挥他的部队上火车向新目的地进发。这时他惊讶地发现前线的情况是一团糟,前线各个部队的指挥官明显地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道路上挤满了向后方逃难的平民和毫无秩序的溃退的部队。作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和后勤补给中心的舍佩托夫卡的前方已经没有任何有组织的部队存在了。当时卢金的任务是迅速赶到斯摩棱斯克去,他的司令部已经上路了,他身边只有副官和几个卫兵,他没有通讯系统和上级及友邻部队建立联系。尽管如此,卢金迅速地下了决心,首先他下令还没有上路的第十六集团军部队立刻下车,这样他手头有了第五机械化军所属的第109摩托化师和第57坦克师的第116坦克团,他以这些部队为核心开始在舍佩托夫卡建立了一条防线,然后他下令打开在舍佩托夫卡的各个军用仓库。卢金中将将这些溃兵部队组织起来,给他们指定指挥官,向他们分发粮食,武装他们,然后命令他们反击或者在原地坚守。至于卢金用了什么招数让这些溃兵恢复抵抗意志,史料上还找不到记载,但总之,卢金用这些部队奇迹般地打退了德军在十余天内所有突破的企图。

保卫斯摩棱斯克

“第16集团军没有被击败,它只是消耗殆尽了。”——卢金



这场保卫战是自开战以来,唯一的一次被围苏军的主力能够成功地突围,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罗科索夫斯基和卢金,虽然德军仍取得了斯摩棱斯克会战的胜利,但如果说以前的战斗德军是比较轻松地取得完胜的话,在这里德军是经过苦战才取胜的。苏军第一次看到德军在他们的反击下有所反应,这使得苏军的士气为之一振。

如果没有他,莫斯科保卫战必败无疑!(率领弹尽粮绝之军,3个星期拖住了德军25个步兵师、4个装甲师和2个摩托化师)

1941年9月,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后,卢金率部后撤至莫斯科西部,参加莫斯科保卫战。由于高层判断失误(科涅夫),对西方方面军侧翼保护不够,德军的装甲集群对西方面军主力进行了包抄合围。当苏联最高统帅部终于意识到危险,于10月6日下令全线后撤,为时已经太晚了。德国的装甲矛头已经在苏西方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主力后方合拢了!

和后方失去了联系,被切断了一切供应,又离开了阵地的苏军陷入了绝境,为了统一指挥,斯大林希望卢金能再次创造一个奇迹,所以苏联最高统帅部下令卢金指挥所有被围的苏军部队突出重围。但卢金知道这毫无希望,10月10日,他报告:“弹药所剩无几,粮食则已经耗尽,部队靠当地居民提供的粮食和屠宰战马为食,医疗用品已经全部用完,剩下的帐篷留给了伤员,部队只能露宿。”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卢金仍然决定坚持下去,因为他十分清楚,维亚兹玛地区的苏军是莫斯科前方最后一支有组织的力量,在这支部队无可避免的遭到毁灭后,最高统帅部要重建对莫斯科的防御需要时间,为了给莫斯科争取到这个时间,他所拖住的每一个师的德军,他所坚持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他很清楚这是他的最后一战了,他决心尽力做出最后的贡献。

就这样,卢金在包围圈中,令人难以置信的坚持了近3个星期之久,直到10月底,包围圈中的苏军才最终停止了抵抗。在这段时间里,卢金军拖住了德军25个步兵师、4个装甲师和2个摩托化师,我们可以看到在10月10日到10月底这关键的3个星期里,卢金及其被围的将士们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最终,卢金中将指挥部受到炮火攻击,本人被炮弹炸成重伤,失去双腿,最终被俘。

不得不说卢金绝对是二战中最华美的流星,也是能力极强却不被大家熟知的将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