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反佩腰刀的形式是乾隆后期才形成的!乾隆早期及之前的清朝士兵虽然也有反佩腰刀的情况,但不是普遍现象,我想只有在骑上战马时才反着戴的。
关于清朝侍卫反佩腰刀这种形式的议论还是很多的,下面我们从其中两个方面分析下:
一,清朝侍卫反佩腰刀是一种礼仪。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个礼仪之邦,做什么事都得讲究个礼仪,已显示我国格所在。
清侍卫的佩刀名叫“太平腰刀”,顾名思义,太平、和谐之腰刀。乍一看去,好像有自相矛盾的意思,你想,太平又和谐这样的字眼放在刀上恐怕不合适吧……不过既然叫做太平腰刀,肯定有其内在意思。古人是这么解释的:反佩腰刀,刀鞘尾部冲前,刀把冲后,有友善之意。反过来说就是,虽然我有刀,但是是反着佩带的,显示出佩刀者是没有恶意的。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刀把冲着自己,总感觉没有安全感一样是吧~
二,清朝侍卫反佩腰刀是骑射战术的广泛应用。
清朝人以前是金人,跟中原人不一样,中原的军队大多为步兵,而清朝是以骑兵为主。
既然是骑兵作战,那么士兵武器装备的佩戴可就有讲究了,因为满族士兵不仅要控制战马,而且还要在运动中熟练运用身上的武器,他们在马上要用刀,要射箭,这时如何协调武器装备的佩戴就至关重要了。
我们都知道,清兵的腰刀是在左边的,弓也是放在左边的。这时如果刀把冲前,我想会一直和弓弩在摩擦在碰撞。这样容易损坏兵器不说,单单拔刀这个动作就够受的,因为有弓弩在碍着事呢,短兵相接,慌乱之中估计拔刀速度会大大降低。而且这样拔刀后容易伤及战马,从而影响战斗机。
这时候清兵的智慧就显现出来了,反佩腰刀不就解决了?反佩腰刀不但解决了刀和弓弩的打架问题,而且还不会伤害战马。还有一点就是,右手背后拔刀后可以直接向前砍杀,自带惯性使战刀更有杀伤力。我们都知道,一个物体在运行中,重力加速度可以增强物体的势能!
所以我认为,正是由于这种技战术的成功验证,到了乾隆后期才全面开展应用的。无论普通士兵也好,皇宫侍卫也好,腰刀一律反着佩戴,最终形成了一种规则。
三,个人感觉反佩腰刀更帅气。
感觉帅气纯属个人感觉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把刀把冲前和冲后互相对比,是不是感觉刀把冲后刀鞘冲前显得更沉稳?一般刀把末端还有吊坠,在后面随着身体转动而摆动,是不是显得更潇洒?所以我感觉反佩腰刀从形象上来说更帅气一些。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不妥之处还请斧正!谢谢!我是@玺印芳华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