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上四川遭受多次人口大灭绝,元朝屠川填川,元末明初明玉珍也向四川带去大量湖北移民。

满清发布的平川布告:贼众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留女。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川人大灭绝是必然的,四川话属于西南官话,脱胎于江淮官话,也不是什么本地语言,跟古蜀语没有一毛钱关系。正是因为四川是移民为主,云贵以军屯为主,所以才会大范围普及官话。鲜少流动的地区才会有方言,流动地区才会讲官话。这没什么好否认的。

湖广填川估计移民来源主要还是湖北,湖北地处传统汉地中心,也较早普及官话,官话最开始由中原雅音发展而来。明朝开始在江淮话的基础上普及官话,但因为教育难以普及,又缺乏注音去标准化,后续官话又分化出来了各种口音,但官话基本能通,不类吴语,赣语,粤语那么难懂。

明清基本都是汉人向西南地区移民,造成了官话的普及,但西南官话不同地区之间还是逐渐分化出了各种口音。

古蜀文化是典型的异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完全是不同路子,跟西亚文化反而很近,楚国文化一直跟中原有所区别,但从文字和礼制都能看出脱胎于华夏文化。古蜀文化完全跟华夏文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极有可能是棕种人或者马来人创立的文化。

这是南北方父系母系基因对比图,南方能够称的上纯北方移民省份的只有湖北了,北汉父系母系占比都超过了九成,估计扣除江南都能达到百分百,这估计比较符合楚人来自河南的说法。其它南方省份平均鲜少超过六成的。

这符合湖北是汉人南下的中转地的说法,北汉比例也确实越往南占比越少。填四川的省份里当年只有湖北是讲江淮官话的,后续又分化出了江淮话,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区。

最佳贡献者
2

四川邻水

先祖李珍,宋时居湖广省黄州府(湖北黄岗县)儒学正堂衙内安身,后移城内南街娶妻生三子:金德、银德、铜德,金德公迁居麻城县孝感乡,娶朱氏生子活修,活修、妣陈氏生子早富,早富、妣陈氏生子伦纲,伦纲、妣周氏生子万性,万性、妣邱氏生子李仲,李仲、妣陈氏生子李锦,李锦、妣林氏生二子李锡、李钊,李钊、妣杨氏三生二子:李锡、李乐。

钊公、妣杨氏三,随兄锡公在河南开封府桂阁县任所,同享荣华,年幼轻浮,命他管粮仓,私卖仓谷。锡公不知,被众绅告之,上司批捉,钊公逃回原籍后,上司捉拿甚急,乃夫室商议,各自逃生,钊公遍游天下,不知所终。

入川祖杨氏三,率子李芝、李乐弟兄,于明已卯(1399年)由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移入四川省邻水县太安乡(今太和乡)太安里二甲李家沟落业定居。李芝公返归原籍。乐公后裔有移居垫江县等地。

老 字 辈

时大学正良 万业永兴阳

及第登金榜 月中定朝纲

开基本仁厚 传代懿祯祥

施泽喜长远 发达自隆昌

八大房合族字辈四十字

敬宗逢泰运 睦族致祥光

仁孝培基厚 诗书沛泽长

为仪翔上苑 用慧协当阳

南楚先根在 芬名振古香

入川九世祖鸣春公,于嘉庆癸亥岁(1803年)邀集邻水八大房合族,将“兴”字品为“敬”字辈。

3

我姓魏,现居四川眉山,祖籍是广东梅州的,我还会客家话,家谱上祖籍确实写的湖北孝感,但今我们调查研究我们其实来自现在的广东梅州五华县横陂镇。我们还找到了广东那边的同宗兄弟后裔。由此可知湖北填四川并非湖北人填四川,其实四川人祖籍大都来自江西广东湖南广西福建,湖北反而人数不多,只不过当时湖北麻城孝感乡是个驿站而已。所有从江西湖南广东福建迁入四川的人都要在孝感报道。所以大部分迁入四川的家谱上都写的原籍孝感,我估计是官方文件上为了统一,就写某某某由孝感迁入某地,而不必去调查某人哪里人从哪里到孝感,这样形成迁移证文件上的统一。其实绝大部分现在的四川人祖籍并不在湖北。

4

我祖籍湖南永州零陵县归德乡,于康熙三十六入川,始祖蒋增华。族谱记载有刘纯阳,刘映旭,过继到蒋家的,刘映旭,康熙三十六入川,刘纯阳留守湖南永州零陵新政乡西甲里,我们这个家族,在永州零陵蒋家不承认,在刘家也没有上谱的,历史上最悲催的家族,我们说的话都是零陵话,口音有点电话而已。当初填四川的只有八省,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贵州,福建,陕西。我们家族是奉旨入川,走了一个多月,从永州零陵出发,到现在的重庆潼南。

5

小时候经常听老一辈的人讲,八大王张献忠在四川的时候,有一次解大手,折了我们四川盛产的豁麻插屁股,结果把屁股弄得火辣火烧的,当时就发怒了,说四川的草都这么恶毒,人肯定和草差不多,就传令屠四川,杀了四川一只角的人,后来清朝康熙的时候,有个叫张德地的巡抚去四川上任,他到了曾经的天府之国四川,已经荒芜人烟,繁华的成都残破不堪,还有老虎出没,就上书给康熙把在四川的情形告诉了康熙,康熙就下令挨着四川邻省的人招抚入川,免三年赋税,湖广填四川从此拉开序幕,大概涉及到全国十多个省份,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江浙一带,山东,河南,江西,山西,陕西……湖北麻城孝感乡也许只是当时迁徙的聚集地而已!

6

我家姓张,我听我爸爸说我们也是从湖北过来的,当初我爷爷的爷爷家里地里死了个人,那时害怕,自己不能证明自己清白,吓一家人的连夜跑了,当时过来带了我爷爷的爸爸几兄弟,结果只有我只有我爷爷的爸爸有后代,其它都没结婚,到我爷爷这辈,有五个儿子,我爷,我二爷,我五爷结婚了,其它两个夭折了,还有三姑婆,到我爸这辈他四兄弟,一个姑,到我弟这辈就我堂哥和我弟,堂哥早亡,到我侄子这辈就我堂哥儿子跟我亲侄子两个,反而同村的一个姓的,人家本家几个乡上都是,出去打工遇到老乡,一问结果同姓,在说地址老家是我们村上,还同姓,把老乡高兴的,说是一家人还是依字辈是长辈,打着哈哈过去,可我心里酸呀,自家人越来越少,人家是越来越多

7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人,祖先是湖北孝感人。入川至今已十四代。图一为族谱封面和辈分排序,图二是祖先由来。具体地名不便透露见谅!



8

我是四川人,去年从长辈那里得知,祖籍在湖南省-永州府-零陵县-归德乡-得腾里-香山居住。于康熙39—45年(1700年—1706年),陆续从湖南永州迁入到四川广安市岳池县西关乡、洞城沟、干板桥、百家沟、涂家沟、黄龙沟、彭家、顾县、石马山、罗家沟等地居住。也就是说住在这一地区姓郑的,都是一个家族的人。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祖籍地址,没有搜索到德腾里,只有德兴里,不知道是在传抄过程中把地址抄错了,还是永州零陵县归德乡有一个德腾里,目前还不清楚。

我在读初中的时候,我爷爷曾经给我看过族谱,族谱很旧,估计有点历史了。由于当时还小,根本不懂,我就把字辈抄下来了,其它的都记不清了。去年春节,从我叔叔那里得知,要建郑氏祠堂。所以我才知道,我们郑姓家族,是湖南永州零陵县人,现在是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清朝时期的归德乡现在已经变成了镇。据我查询,现在是零陵区菱角塘镇,就是清朝时期的得腾里(德兴里),而香山应该是一座山的名字,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很有可能成了一个村。由于我没有去过祖籍地,估计只有零陵区的朋友听说过。

说实在的,四川很大一部分属于移民,我估计移民数量占了80%以上。像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江西吉安卢陵)和朱德元帅(祖籍广东省韶关市)都是外来移民。四川的移民分为两种,一种是强制移民,另外一种是主动移民。

在明末清初由于四川经过战乱,当地人口锐减,清政府为了填补四川人口空缺从湖广大量移民。第一批移民是强制性的,据说很多人不愿意去,清朝官员就围困一个村庄,将村民五花大绑,经过简单的登记,强制将人押送到四川。第一批强制移民四川以后,发现四川的地理条件很好,土地肥沃,适合耕种,衣食无忧。所以第二批是主动移民,当然除了主动移民,甚至有通过关系主动迁徙到四川的。前期很多人不愿意去,后期有人想去却去不了。所以,有的家族,一部分留在了当地,另外一部分去了四川。

这里要说的是“湖广填四川”,并非只有湖南和湖北(湖南和湖北在明清时期称之为“湖广行省”)两个省。据说,湖南和湖北设置了两个移民中转站,很多移民四川的人,都要在这两个地方登记。毕竟湖南和湖北属于中南地区,所以很多移民聚集在湖广行省,在这里登记以后,才能迁徙到四川。所以要想找到祖籍,去湖南和湖北就能找到。

9

祖籍湖北麻城孝感乡……族谱上是这样写的,会不会就是现在湖北的孝感市?




10

祖籍湖北麻城县孝感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