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可奈何花落去,对于政变,已经老迈的武则天对朝廷特别是军队尤其是禁军已经失去了足够的控制力,想翻盘已经不可能了。

武则天晚年最大的困扰就是继承人问题,想传位给武氏又想传给自己的儿子。

最后在狄仁杰的劝说下,终于决定要传给自己的亲儿子。但是大权还是在武三思等人手里,皇位继承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神龙政变发生有偶然性,凑巧武则天生病了,把持朝政的张氏兄弟,封锁了内外的消息,消息不通,难免会有各种猜测,宰相和太子等人以为武则天已经不在了,所以决定先发制人,以免被武三思等人抢得先机,弄个遗诏什么的。

等到杀到宫里,发现武则天只是生病了,但是覆水难收,射出的箭没有回头的机会,只能一不做二不休,其实武则天要是不变态极有可能被干掉。

武则天发现政变的是自己的儿子,权衡利弊只能顺水推舟了。

神龙政变只是一场提前接班的政权交替而已

最佳贡献者
2

政变应该是没有默许的成分,但传位李唐确是必然的选择。

要说武则天传位于李唐,就不得不说一下武曌的侄子—武承嗣。他这个人别的不行,排除异己、溜须拍马样样精通。在武曌以天后身份临朝后,为巩固自己的势力,将自己的侄子武承嗣也安排在了权力的中心。在他身居要职的期间,大力制造舆论,认为“武氏当有天下”。先是建议武则天“王其祖,立武氏七庙”。又是派人搞一块好看点的石头,刻上“圣母临人,永昌帝业”,让武则天以为是天授圣图。

在制造舆论的同时,他不停的排除异己,诛杀唐李子孙。在准备的差不多了以后,就开始派手下不停的以“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的理由劝说武则天立武承嗣为太子。就在武则天在侄子和儿子之间摇摆不定时,狄仁杰上来说:姑侄和母子哪一样更亲呢?立儿子当皇帝,可以配食太庙,承继无穷;倘若立侄,则从没听说过侄儿做天子后,把姑母供奉在太庙里的。”这让武则天下定了决心,还是立自己的儿子保险一些。

也是从这个时候,庐陵王李哲开始回归朝堂,李家子孙处境慢慢好转,武承嗣没想到自己布局多年,竟是这个结果,不久便郁郁而终。

但这时的武则天也仅是有这个想法,并没有立即传位的打算。她还想和自己的“二张”多享受一点余生。然而残酷的事实是,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已经得罪了太多人,而且他们手里权力太大。李显和朝堂老臣们知道,他们之间必须尽快做个了断,除掉张氏兄弟刻不容缓!于是,李显、李旦、太平公主这些李姓子孙在共同的大局下,便联合起来发起了一场政变,当然,李显是没有这个魄力的,主要还是李唐老臣们赶鸭子上架,将其逼上了政变的道路。

随后便是如题主所说,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首都洛阳紫微城 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了李唐王朝。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