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子兵云:不战而胜,上上之谋。

三国演义,诸葛亮为平定孟获之乱,采用了马谡"攻心为上丶攻人为下;攻兵为上丶攻城为下“的"攻心战术“,七擒七纵,最后让孟获输得服服贴贴,五体投地的臣服于蜀汉政权。从此边域安定,消除了后顾之忧,诸葛亮可以专顾北伐中原了。

诸葛亮解决边疆民族矛盾,并不一味用武力镇压,而是用怀柔的安抚与用兵相结合,最后达到和平解决的目的。文武之道,一张一驰。民族团结,安定边域,统战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最佳贡献者
2

这就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

诸葛亮一生都在为北伐中原,匡扶汉室努力着。但是后方不宁,如何能安心北伐呢?想要国家稳定,没有后顾之忧,诸葛亮必须彻底平息南方叛乱。出兵前,参军马谡给的建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深得诸葛亮之心。



南蛮地处南方,远离中土。文化,风俗习惯都有着极大的差异,百姓对于中原王朝的统治从不感冒,时常发生叛乱。向来是打不过就投降,你走了我接着反叛。南蛮地区地势险峻,沼泽遍地,自古就为烟瘴之地,平叛大军很容易水土不服,造成极大的死伤。而且他们又非常善于打“游击战”,平叛大军不病死,也会因为后勤接济不上被他们拖死。



这样的战争,对于中原统治者来说是噩梦般的存在。而孟获是南方部落的最高首领,在民众心中有极高的威望。如果能彻底收服孟获,那么南方山区将不是祸患,而是自己最稳定的后方。但是孟获性情粗野,怎么可能会那么容易归心呢?


于是诸葛亮就来了个“七擒七纵”,用自己最大的诚意,彻底感动了孟获。从此以后孟获再没有生过异心。并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关系安抚了许多不稳定因素,诸葛亮得以安心北伐,再无后顾之忧。



“七擒七纵”看似己方损失较大,但如果当时立刻杀了孟获,只会激怒其余部众更加强烈的反抗蜀国的统治,那将是一场无休止的拉锯战,以蜀国那薄弱的家底是根本不能承受之痛。诸葛亮出色的政治手段,收获了极大的成果。不得不说诸葛亮“高,实在是高!”

3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是为了安定南中民心,想要南中少数民族地区彻底臣服蜀汉政权,孟获作为南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诸葛亮才选择捉住孟获而不杀。

刘备死后,北伐曹魏的重任落在诸葛亮身上,要北伐,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南中一带的稳定对于蜀汉政权来说非常重要。北边是大敌曹魏政权,南中在有反叛就对蜀汉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了,所以孟获造反,诸葛亮选择亲征,他认为南蛮之地,离国甚远,人多不习王化,收服甚难。自己去可以见机行事,恩威并施。诸葛亮这时候打定主意,这一次南征就让南中和平几十年,彻底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

临行前马谡也给诸葛亮分析了南中一带的形势,说南蛮倚仗地远山险,早就有不服之心,你今天打败他了,等你撤兵,明日又反了,今天我们大军一到,南兵会被我们打败,但我们的重点是北伐曹魏,等我们去攻打曹魏,回头南蛮又反了,这样就麻烦大了,所以这次要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收服南中一带民心为上策。这一建议和诸葛亮的策略不谋而合,

在说一下孟获,他作为南王,在南中一带是有一定威望的,在那一带汉人,土人当中有很大影响力。所以诸葛亮七次把孟获擒住,又七次把孟获放了,对孟获手下人也是俘虏后以好言相劝,战争中尽量少杀戮,达到了收服人心的目的,

但既然是打仗就会有伤亡,孟获请来了乌戈国主带领三万藤甲兵来助战,这藤甲兵穿的藤甲不惧怕刀砍枪扎,正面作战蜀军不能取胜,战胜不了藤甲兵这次南征就以失败告终了,更别说收服南中,收服孟获了,所以诸葛亮设下埋伏,火烧了藤甲兵,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孟获第七次被擒,诸葛亮派一人告诉孟获,诸葛亮不来相见了,让孟获回去招人马在来决胜负。这时候的孟获已经彻底服气了,让人家七次擒住,又七次放了,哪还有脸面在战,于是领着自己的兄弟妻子和心腹人等匍匐着去见诸葛亮谢罪,流着泪说道:我的子子孙孙都感念诸葛亮的恩德,南人从此不在反了。诸葛亮征伐南中的目的达到了。

4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广为流传的篇章。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渡泸水(金沙江),前往南方平乱。

孟获不但打仗勇猛,而且在南方中部地区各族中很有威望,于是诸葛亮就决心把孟获争取过来。

也就有了这一道命令:“只许活捉孟获,不能伤害他。”诸葛亮善用计谋,蜀军和孟获军队交锋的时候,蜀军故意败退下来。孟获仗着人多势众,一股劲儿追了过去,很快就中了蜀军的埋伏。

南兵被打得四处逃散,孟获随即就被活捉了。孟获被押到大营,心里想,这回一定没有活路了。没想到进了大营,诸葛亮立刻叫人给他松绑,好言好语劝说他归降。但是孟获不服气,说:“我自己不小心中了你的计,怎么能叫人心服?”

诸葛亮也不勉强,陪着他一起骑着马在军营外兜了一圈,看看蜀军的营垒和阵容。然后又对孟获说:“你看我军人马如何?”孟获傲慢地说:“以前我没弄清楚你们的虚实,所以败了。今天承蒙您给我看了你们的阵势,我看也不过如此。像这样的阵势,要打赢你们也不难。”

诸葛亮爽朗地笑了起来,说:“既然这样,咱们来个约定,如果我能再抓到你,你就归顺蜀国,怎么样?”孟获不以为然地答应了。

孟获被释以后,回到自己的部落,重整旗鼓,又一次进攻蜀军。但是他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第二次又被活捉了。诸葛亮劝降,见孟获还是不服,又放了他。像这样又放又捉,一次又一次,一共将孟获捉了七次。到了孟获第七次被捉的时候,诸葛亮还要再放。

孟获却不愿意走了。

他流着眼泪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敬服。从今以后,不敢再反了。”孟获回去以后,还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区就此重新归蜀汉控制。

诸葛亮七擒孟获,要的就是整个孟获部族的彻底臣服。根据战争规则,诸葛亮把孟获抓住杀了又有什么不可以,但是为什么要七擒孟获?为什么抓住还要放掉?

  • 严格来讲这不是个人行为,是国家行为,七擒孟获是国家行为,所以这感化的不仅是孟获,而是孟获代表的部族。

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在传统的社会中成为一个所谓的天朝上国,成为一个礼仪之邦,成为一个四方朝贡的地方。

以上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5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收复南中地区的人心。孟获是南中地区的领导者,他在南中地区拥有无与伦比的威望和影响力,诸葛亮想要保障南中地区稳定,就必须要收复孟获。一旦诸葛亮杀死孟获,南中地区立刻会变成一盘散沙,到时候诸葛亮再想要平定南中就十分困难了。


孟获在南中的重要性

文章开头我们已经说了,孟获是南中地区的领导者,他在南中地区拥有无与伦比的威望和影响力。因此只有孟获投奔了诸葛亮,诸葛亮才有机会控制南中。一旦孟获铁了心跟诸葛亮作对,或者孟获被诸葛亮杀死,那么南中地区就会成为蜀汉的隐患。

诸葛亮稳定南中的方法有两个,第一个方法是消灭南中全部的割据势力,将南中地区彻底收入蜀汉的管辖。第二个方法是找一个代理人管理南中,让南中的势力成为蜀汉南方的附庸。很明显第一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会耗空蜀汉的国力,而第二种方法才是一劳永逸的好方法。因此让孟获诚心实意的归顺,显然是诸葛亮平定南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诸葛亮为什么七擒孟获

由于孟获在南中的重要性,诸葛亮对待孟获只能采取攻心为上的计谋。孟获是一个非常自信又脾气暴躁的人,他在被诸葛亮擒拿之后,认为自己只是不小心失误,才败给的诸葛亮。由于孟获内心不服气,诸葛亮即使放过了孟获,孟获也不会心甘情愿为蜀国服务。

于是诸葛亮将孟获放走,之后又用奇兵俘虏了孟获,结果孟获还是不肯服气。诸葛亮知道对待孟获只能攻心,不能采用强硬方法。于是诸葛亮再次放过了孟获,一直到了诸葛亮第七次释放孟获,孟获才对诸葛亮心服口服,发誓一生都不会背叛蜀汉。


诸葛亮为什么火烧藤甲兵

藤甲兵是一支非常强大的特种部队,如果不是诸葛亮神机妙算,蜀汉军队根本不是藤甲兵的对手。诸葛亮知道南中蛮族反复无常的个性,因此他不敢保证在自己去世之后,孟获是否还会造反。

一旦孟获带着藤甲兵一起造反,蜀汉根本没有力量抵挡藤甲兵,因此诸葛亮为了蜀汉的未来,只能放火烧了藤甲兵。当然诸葛亮火烧藤甲兵,也折损了自己的阳寿。事后诸葛亮用馒头来代替人头祭奠亡灵,并且说自己杀戮太多,未来必然要折损阳寿。


总结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蜀汉北伐的一个重要前奏。诸葛亮为了蜀汉的未来考虑,必须要让孟获心服口服的为蜀汉服务,同时也必须要消灭强大的藤甲兵。实际上虽然诸葛亮七擒孟获损失了不少蜀汉士兵,但是从长久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收服孟获之后,蜀汉一劳永逸的获得了南中地盘,再也不需要担心孟获造反的问题。从这一点来看,蜀汉士兵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6

题主大概不懂兵事。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若仅从战争的输赢看,我们只会看到事实的一角而非全部。

我只从史书的角度来分析。史书中有七擒孟获的记载,却无火烧藤甲兵的事。题主的问题不是黑诸葛亮,便是故意招黑。

诸葛亮掌权后只有一个目的:北伐,他所有的举措——无论政治上的还是军事上的——全部为北伐服务。

我们知道益州看似地盘大,但除了现四川附近人口众多外,云、贵两地可是人烟稀少,而七擒孟获的南中指的是云、贵以及四川西南部分,可谓是蜀汉的大后方。

后方不稳,诸葛亮便无法安心北伐,因此他必须想法平定南中。

南中的人不服,若诸葛亮逮住反叛就杀,杀的对方害怕,让他们不敢反叛。说实话,这个办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最终会反噬。

若是征服其他国家(异族、异地,例如西方凯撒等人的远征),杀人大概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但在自己势力内却不行——人心是杀不服的。

诸葛亮只能采取恩威并施的方法,不仅要打南中,还得打得他们心服口服。

死了一个孟获,南中必然还以李获、刘获等等,若收服了孟获,那南中就彻底服了。这也是马谡给诸葛亮定下的谋略,事实证明马谡的办法很好,所以也不怨诸葛亮重用马谡。

马谡对诸葛亮的建议:“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

打仗从来就不是输赢的问题。

7

主要是想感化他们,让他们真心归顺。如果直接杀掉孟获的话,会结下世代仇恨,要想再让他们心服口服的归顺就不可能了。这就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目光看的长远。

8

这就是诸葛亮的大局观,杀一个孟获容易但是想要收服人心却很难,有道是擒贼先擒王,只有孟获真心臣服那么南蛮才能稳定,南蛮稳定了那么诸葛亮问鼎中原才能没有后顾之忧,虽然七擒孟获诸葛亮这边也损失了不少兵将,但从长远来看孟获的臣服才是诸葛亮最想看到的结局。

诸葛亮呕心沥血六出祁山就是想实现自己这一生的夙愿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只可惜诸葛亮六出祁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没有取得什么战略性的进展,反而使得蜀国国内经济凋零,百姓生活匮乏,等到诸葛亮一死蜀国就人心涣散,再加上姜维又要继承诸葛亮遗愿继续讨伐中原,蜀国如何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呢?

再者诸葛亮七擒孟获当时看的确奏效,但是孟获却不是南蛮王等到孟获一死,南蛮又开始时不时来个叛乱总之蜀国的后方就一直没有真正安定过,但也不能就此否定诸葛亮的功绩,毕竟诸葛亮神机妙算七擒孟获也算是一大功绩,毕竟南蛮需要孟获这样一个傀儡维护短暂的和平。

9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考量一下这七擒七纵是否真实存在?

参考陈寿的《三国志》跟诸葛亮的《出师表》,都没有谈到七擒孟获这一事件。

诸葛亮《出师表》: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陈寿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七擒孟获《汉晋春秋》、《华阳国志》才有详细的记载:

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而参考黄承宗《滇元纪略》七擒孟获的地点,包括了四川部分地区以及云南大部分地区。看裴松之注《三国志》三月成都出发,五月才到,九月就平定,从成都到战争地也花了两三月,在不同的地点打仗,在以前交通不便,西南多悬崖峭壁,地势险要,粮草辎重那么多问题的情况下,想要四五个月还七擒孟获,显得尤为困难,基本不可能。

那么七擒七纵基本是假的,而《三国演义》把七擒孟获说的这么惊心动魄,显然就是出于一个目的,神话诸葛亮。

那么既然是从小说的角度上讲,那什么都是不足为奇的。

诸葛亮之所以七擒孟获,确实是听取了参军马谡的十六字计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诸葛亮一进入南中,察觉孟获并不简单。

  • 一、当时的孟获收服了最开始反叛的雍闿的军队,声势浩大。
  • 二、孟获深受当地人爱戴,拥有一大批“粉丝”,为当地人信服。
  • 三、孟获的部将个个都不是善茬,孟获老婆祝融夫人,火神后裔。还有一些洞主元帅,统领,这不是随便能驾驭的。
  • 四、西南地区那时候神话色彩浓重。不是汉文化能随随便便影响的。

只要收服孟获,就能收服南中人民的心。可谓一劳永逸。如果只是杀了孟获,只会让更多的南中人反叛,杀了一个孟获还有千千万万个孟获起来反抗。

而且诸葛亮的志向是北定中原,如果后方不稳,显然不能让他安心地北伐。

所以为什么他需要稳定了南方才敢北伐,因为南方是一个南蛮不毛之地,交通极其不稳定,如果在这点上耗费太多的精力,连年平叛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收服人心,七擒七纵。

至于干出什么火烧藤甲军这种损阴德的事,简直就是子虚乌有。之所以有这些计策,无非是为了体现诸葛亮的智谋。

诸葛亮在南中的影响评价很高的,从这点可以看出,他却有南征,但并一定有七擒孟获,更不会有火烧藤甲军之事。

10

为什么要七擒七纵,诸葛亮不傻。首先,对待蛮族可以说,他没有任何办法,因为那时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待蛮族你想直接统治,那是不可能的,你要向他宣传领袖的政策,得先教他文化吧,教文化得建学堂,建学堂得请老师,等你都准备好了,学生得来吧,这个山头、那个洞的,怎么上都是些问题。古代交通不便。所以诸葛亮也没办法。

你杀一个孟获,还有其他孟获,对待这群野蛮人,诸葛亮也没办法,所以只能威慑,不能直接统治,只能赶紧杀绝,所以也没办法,这能吓唬吓唬,火烧藤甲军只是让他害怕害怕。让他心服口服,让他没有心思防抗,诸葛亮的目的主要是不让他捣乱,不指望他来帮忙。

至于孟获心里真心服不服那,那不知道,从后来的蜀汉灭亡来看,蛮族也没多大动作,也没来帮忙,蜀汉也没主动向蛮族借兵,拿事实来说,刘禅估计也没指望,所以蜀汉和蛮族的感情也没有电视里演的那么深。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