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答题,荆州益州派分道扬镳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派系间并没有太多的斗争。
首先,刘备手下其实主要只有荆州和益州两大派系,所谓旧部其实并没有几个,到了蜀汉失败的后期更是基本可以忽略了。
刘备从寄寓荆州刘表期间到赤壁战后割据荆州,通过招揽、笼络、收买荆襄的风云人物,而日后成为蜀汉政权的中坚力量,我们将其称为荆州集团。据《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刘巴传》载:“表卒,曹公征荆州,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 荆州人士的核心人物是诸葛亮,然后是凤雏庞统,其余的还有蒋琬、董允、杨仪、刘敏、向朗、伊籍、马良等人。
益州处在三国西南端,易守难攻。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凭借这个地方的有利条件,建立了帝业。益州在三国时期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刘备入蜀这件事,刘璋势力内部分裂为两派:一是以张松和法正为首的赞成派,他们认为如果刘备入蜀,刘璋下野,益州土著士人的势力就可以进一步壮大;另一派以黄权和王累为代表,他们认为刘备入蜀必然会形成一山二虎的局 面,两个势力的冲突会一发不可收拾,最终遭殃是益州土著士人。
后来,益州的平定,大部分功劳可以说是荆州集团所立下的,刘备入蜀时的主将为黄忠、魏延,军师为庞统,均为荆州集团的核心人物。 诸葛亮率军入蜀,此行兵分三路,分别由诸葛亮、张飞、赵云率领,很快攻下川东、川北、川南各郡县,与刘备大军会合后即合围成都。
当然,也有不少益州人士的支持,刘备才能如此顺利。刘备入蜀后,曾经刘璋势力下的东州人士与益州土著人士的矛盾暂时缓和,逐渐形成新的政治集团——益州集团,其中以法正为领导核心。
最终,在荆州集团与益州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刘备攻取益州,从而形成了新的政治集团——益州集团。从此,蜀汉政权的雏形基本形成。刘备坐拥荆、益两州,掌控荆、益两大集团,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刘备治下的荆州、益州集团。在这个时期,刘备入蜀后对于逐渐形成益州集团的益州人士采取了笼络的措施。而荆州集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在荆州负责荆州的攻略,另一部分人参与益州的大小事务 。刘备非常注意平衡两大集团的地位,并不因为荆州集团形成早,政治待遇就好。两大集团的核心人物诸葛亮与法正就是很好的例子。先主“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对法正非常信任。
益州集团与荆州集团虽然有潜在的矛盾,但是在一致对外上,还是能够保持合作的。《三国志·蜀书·伊籍传》记载,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等人“共造蜀科”,以推行诸葛亮“以法治蜀’’的主张。其中诸葛亮、伊籍为荆州集团人士,法正、李严乃益州集团代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李严为副。” 所以托孤时,正好选了荆州集团诸葛亮和益州集团李严俩人。也可以看出,刘备直到死,也在力求平衡两大集团的实力,在知人善任这个方面,刘备确实是有雄才大略的,他在托孤之时特意安排李严为副,就是防止荆州集团政治上独大。
刘备驾崩前命李严与诸葛亮一起受遗诏辅佐少主,委任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建兴元年(223),李严受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诸葛亮执政后,对益州土著地主更注意笼络和擢用。其中,对秦宓、杜微、杨洪等人加以任用,不仅仅是看中他们的才能,也是注意尊重益州士族领袖人物、维护益州士族正当利益的体现。这些政策对稳定民心和集团的统治是不无裨益的 。
到后来,很多益州土著地主都做到重要的职位,如张裔、马忠、王平、句扶、张翼、张嶷、李恢等,他们的官职只是比丞相、大将军低些罢了。这些都说明诸葛亮虽然是荆州集团领袖,但在维护蜀汉政权方面,为平衡两大集团的地位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诸葛亮死后,益州集团名士李邈就公开对后主说:“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蒋琬、费讳当政的二十年间,蜀汉保持了政治上的安定,国力也有一定恢复。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并没有爆发大的冲突,但是益州集团的地位逐渐超越了荆州集团。 景耀元年,蒋琬、费讳已经去世,荆州集团大势已去,在蜀汉政权的地位更加衰落,相反,益州集团却如日中天。身为益州集团一员的谯周抛出了著名的《仇国论》,含沙射影地表明了对蜀国统治者不审强弱、不恤民众的不满,他指出蜀汉政权“可为文王,难为汉祖", “如遂极武黩征,土崩势生,不幸遇难,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矣。”至此,益州集团的灭国思想已经成为了蜀国的主导思想了,荆州集团离蜀国的实际权力渐行渐远。
景耀六年(263)九月,魏国兵分三路,大举伐蜀。蜀国失去东吴的支援,益州集团对此袖手旁观。邓艾如入无人之境,直捣成都,百姓“众皆四散"。成都只有荆州集团的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兵拼死抵挡,最后战死绵竹,也算为荆州集团挽回了最后一点颜面。最后,曹魏兵临城下,益州集团领袖谯周主张投降,刘禅听从意见,举国投降。魏国攻蜀到灭蜀,前后仅两个月,存在四十多年的蜀汉政权在益州集团的怂恿与出卖下迅速灭亡。
蜀汉政权下的荆州与益州两大集团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矛盾,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态度,时而合作,时而对峙。君权与地方大族制约与平衡的关系也贯穿其中。直到蜀汉末期,荆州、益州集团两大集团的主张和实力都分道扬镳,最后由掌权派直接决定了国家对外政策和国家去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