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日,74岁的慈禧太后走到了她人生的尽头。当日午后三点钟,这位垂帘听政、执掌大清最高权力 、统治中国长达47年的“老佛爷”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告别了她最眷恋的权力,而一命呜呼。在她死去的头一天,38岁的光绪皇帝“龙驭宾天”,慈禧太后闻讯面无表情,随后又故伎重施,立年仅3岁的的溥仪为帝。或许这位深谙权谋、恋权如命的老妇人还在做着继续操纵朝政的春秋大梦,却没有料到死神随即降临到她的头上。

慈禧与光绪的死,仅一日之隔,因此有学者怀疑光绪是遭慈禧毒手,到今天这仍被视为晚清一大疑案。

慈禧弥留之际,留下三条遗愿,其中两条大大出人意料

据英国人濮兰德·拜克豪斯在其著述《慈禧外记》中说,光绪崩逝(1908年11月9日)的消息传来,慈禧太后面色如常,无悲无戚。彼时的她早已病入膏肓,身体虚弱不堪。她召集军机大臣载沣、奕劻、世续、鹿传霖、袁世凯到福昌殿,降懿旨授时年25岁的醇亲王载沣以摄政王监国,宣布立载沣年仅3岁的儿子溥仪为嗣皇帝,入承大统,并即日抱入宫中教养。

第二天,慈禧太后又令军机章京拟好懿旨并当众宣布:“现予病势危笃,恐将不起,嗣后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裁定。遇有重大事件,必须请皇太后(指隆裕太后)懿旨者,由摄政王随时面请施行 ”。当时在场的有光绪皇后(隆裕太后)、监国摄政王载沣、军机大臣等。

濮兰德写道,彼时的慈禧太后神志清醒,虽已至弥留时,但仍持续谈话,思路清晰,态度安详,和平日无异。读完遗诏后,她向侍从们做永远告别之语,听者无不伤心落泪。之后她逐渐昏沉,大家都以为大限已至。忽然又清醒过来,作回光返照状。慈禧太后执掌清国大权近50年,她人生中的最后一句话,让听者无不大出意料之外。她说:“以后勿再使妇人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有违,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说罢闭目而逝,时当下午三点。

慈禧太后权谋狠辣,手段阴毒,权势欲望强烈,她牝鸡司晨,成为彼时大清的实际掌权者,时间跨度长达数十年。

不料这位权欲勃发、生性强悍的“老佛爷” 临死前却留下“不能让女人干预朝政”的遗言;她当朝时重用太监小德张、安德海、李莲英,使其参预政事,势焰熏天,临终前却叮嘱“不得令太监擅权” ,以免重蹈晚明覆辙之言 。这确实让人匪夷所思,大跌眼镜。这大概就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

三个遗愿,并非全是因循守旧之言

在此前的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一,慈禧太后病重,外间谣言甚多,太后见朝野訾议汹汹,言论激烈,大都与立宪有关,于是在这天下谕,宣布九年立宪期限。欲效法当年日本的明治维新。其中有这么几句话:“......自本年起,务在第九年内,将(立宪)各项筹备事宜,一律办齐,届时即行颁布钦定宪法,并颁布召集议院之诏......总期国势日臻巩固,民生永保升平,上慰宗庙社稷之灵,下答薄海臣民之望。将此通谕知之” 。

由此可以看出,慈禧临终前留下的遗愿不止三条,而是四条:(一):立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嗣皇帝,载沣为监国摄政王;(二):不得让妇人参预国政;(三)严禁太监擅权干政;(四):预备立宪。

临终前疑似良心发现,因何仍留下滚滚骂名?

慈禧临终前留下的遗言,不乏明智之语,但为何她仍然在浩浩青史上留下滚滚骂名,成为千夫所指的历史罪人呢?

纵观晚清历史,慈禧太后所代表的是官僚地主阶级内部最守旧、最顽固的势力,是皇权意志的维护者以及极端体现者;锐意改革的光绪皇帝以及依附于他的开明官僚群体则是适应社会进步趋势的较先进势力。但由于“帝党”力量弱小而每每被实力雄厚的“后党”所压制,所以它的进步性在还未完全充分发挥出来之前就被以慈禧为代表的保守势力所扼杀。正因为如此,整个晚清朝廷的统治实质上是慈禧个人专权。由于这种专治靠血缘氏族制来维系,便造成慈禧太后这样一个顽固愚昧的半文盲得以一言九鼎,她只知计较细微得失,根本不懂治国方略,却三度垂帘听政,遂造成实际把持晚清朝政40多年的吊诡局面 。她自私卑劣,盲目排外,镇压戊戌变法,造成了晚清接踵而至的内忧外患与积贫积弱,因而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即便临死前疑似良心发现或幡然悔悟,仍然难逃历史罪人的万世骂名。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请勿搬运】

最佳贡献者
2

1908年11月15日下午5点,慈禧太后病逝于中南海仪鸾殿,享年74岁。就在慈禧死前一天,她将光绪皇帝用砒霜毒死,并立三岁的溥仪为帝。

据记载,慈禧太后在临死当天病情突然加重,一度陷入昏迷状态。太医手忙脚乱之下,给她开了一个生津益气的方子,慈禧服下之后稍微清醒。

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慈禧太后自知时日无多,便留下了一句遗言,以此来警示后人:

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不让女人干政,不让太监擅权,再加上慈禧死前一天决定立溥仪为帝,这就是慈禧死前的三大遗愿。

一、慈禧为何立溥仪为帝?

溥仪的父亲载沣是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的老婆苏完瓜尔佳氏是慈禧的养女,苏完瓜尔佳氏父亲又是慈禧的宠臣荣禄,而溥仪的祖母则是慈溪以太后的亲妹妹。

这段人物关系不知道大家看懂没有,总而言之,溥仪和慈禧太后的关系很亲近,跟光绪皇帝的关系也很亲近。而光绪皇帝又没有儿子,所以溥仪是可以作为皇位继承人的。

但是溥仪当初只有三岁,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更不要说处理朝政了,那么慈禧为何要立他呢?其实这是慈禧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首先,溥仪的血统好,跟光绪皇帝和慈禧都有血缘关系,而且还很亲近;

其次,为自己的名声着想。慈禧生前做的那些事,其实她心里都有数,如果他立一个跟自已血缘关系不亲近的人为皇帝,那么她死后能不能享受到好的待遇,能不能得到较为正面的评价都是问题;

第三,为自身利益考虑。因为慈禧不会预料到自己在光绪皇帝死后不久自己也会死去,所以她就想立溥仪这个三岁孩子为帝,将来如果自己病情好转,还可以继续垂帘听政。

二、慈禧为何要说不许后宫干政?

慈禧自己干政几十年,临走还不许后宫干政,难道是只许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其实不是,这只是她对自己人生进行总结之后发出的感慨,未必是真的想阻止后宫干政。

纵观慈禧一生,二十六岁开始掌权,到七十四岁去世,在这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慈禧一直掌控着朝中大权。

在慈禧掌权的日子里,她的意志就代表着国家的意志,她的利益也可以高于国家的利益。她生活奢侈,为人残忍;囚禁皇帝,杀害大臣;在与列强的对话中败下阵来,使国家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这一切不都是因为慈禧干政造成的,但起码作为中国实际的统治者,慈禧的责任很大。慈禧心里也很清楚,所以她也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但现实情况是,光绪皇帝的皇后是隆裕,隆裕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如果慈禧死了,那么她的侄女隆裕就升级为太后,可以效仿她继续垂帘听政。后来事情的发展也是这样的,溥仪登基之后,由隆裕和载沣一起听政。

所以说,慈禧太后说的这话也就是空喊口号,不要以为她真是好心。

三、慈禧为何要说不许太监掌权?

慈禧太后一生当中,因为得到他赏识而权势熏天的大太监有两人,一个是安德海,一个是李莲英。

安德海因为慈禧的宠信,在其生涯中后期变得非所欲为,无恶不作,甚至还打着慈禧太后的幌子出宫招摇过市,欺负当地官员和百姓,最后被丁宝桢诛杀,搞得慈禧太后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而李英莲则是慈禧的好奴才和贴心人,把慈禧伺候地很满意,慈禧也因此十分看重李莲英。李莲英为人倒还低调,也很圆滑,但是由于他权势很大,来找他的人很多,也因此牵扯进了许多是是非非。

我们知道,清朝对于太监的打压比任何朝代都严重,在清朝前期和中期,很少有擅权的太监。但是到了慈禧太后这儿,太监却开始群体冒头,做出了许多不法之事,让人诟病。

慈禧太后懂历史,也知道自己对于太监过于放纵了,所以她才会说出不要让太监擅权这番话来,这也许是真的发自她肺腑的话。

3

1908年11月14日至15日,这二日对于已是强弩之末的大清王朝来说注定是落寞的。此时大清的两位最高统治者都相继死去。

14日18点,光绪病逝于瀛台涵元殿。15日17点,慈禧病逝于中南海仪鸾殿。



谁也想不到,光绪会死在慈禧的前面,但这却已成为事实。在后世的考古中,光绪被证实死于砒霜中毒,这似乎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光绪这位还是而立之年的皇帝,会死在已是迟暮之年的慈禧前面。而对于杀害光绪的真凶,目前史学界尚无定论,有说慈溪,也有说是袁世凯,甚至还有人说是李莲英,终之是众说纷纭,让人眼花缭乱。



当然光绪即使死在慈禧的前面,那也只是间隔了一天,这点我想也是慈禧自己想不到的。在光绪驾崩后,年仅3岁的溥仪被立为帝,直到此刻,慈禧想的还是继续做她的老佛爷,继续掌控着这偌大的大清国。

可是慈禧万万想不到,在刚定下溥仪继承大统不久,也就是在傍晚4点多,慈禧的身体开始恶化,并已出现病危之象。此时慈禧深感自己已命不久矣,恐无力回天,于是并抓紧为自己的身后之事做准备,而在一切准备妥当后,慈禧传下一道遗言。



她说道“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这道遗言包含着两条内容:第一、女人不得再干涉朝政。第二、不能让太监干涉朝政。



按理说这两条规矩并没有什么错,历朝历代向来就忌讳后宫干政、宦官弄权。清朝自定鼎中原后,就颁下严令后宫不得干政,违者严惩。

而对于宦官的限制,清朝则更为严格,其规定:

1.“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太监品级不能超过四品。



2.“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太监若没有皇帝、太后、皇后等委派,不得出内城。

3.“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太监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事,其他事情不得干涉。

4.“不许招引外人,不许交接外官”。太监不得招门人,也不许私自于朝廷众臣交往。



5.“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接,不许假弟侄名色置买田产,从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太监不得让自己的家人以权谋私,也不得让家人在地方上干扰政务,更不得欺压百姓。

可以说在清朝,太监的权力显然已经被压制至冰点,他们几乎已无再祸乱朝政的能力。而且因清朝皇帝对于后宫的管控,在清朝中晚期之前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一件后宫干政的事情。


但是这些几乎被清朝历代皇帝严格遵守的规矩,却恰恰就坏在了再次提起这些规矩的慈禧手中。首先后宫干政一事,自慈禧与慈安这两位太后垂帘听政开始,就已经被破坏,而且更别说慈安死后,慈禧不但大权独揽,甚至在皇帝册立一事上,都被慈禧一手遮天。



可以说此时清朝自顺治就定下的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就已被慈禧是破坏的“体无完肤”。

而对于太监不得干政的事情,慈禧更是一条条的破坏,立在交泰殿的那块警示着太监不得干政的铁牌那是被弄的“伤痕累累”。



先是“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的规矩,被慈禧最宠爱的太监李莲英所打破。当时慈禧为了以示对李莲英的宠爱,就直接册封他为正二品总管太监。

此后“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交接外官”、“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接,不许假弟侄名色置买田产,从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这些规矩都被慈禧宠爱的另一个太监安德海所打破。



可以说就单凭慈禧的这些所作所为,她真的没有这个脸面在临终前去提及这些规矩。我想她心里其实也很清楚,只是她最终还是提了。

慈禧之所以会在临死前提及这些被她自己是破坏的“遍体鳞伤”的规矩。无他,慈禧想为自己的身后名留下个善名,她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势必会让自己的身后留下一个恶名,所以她想在临死前做出一些“流芳百世”的事情。



而再次申明不得宦官干政、后宫弄权的规矩,甚至可以说是重立这些规矩,就恰好可以满足她想要留个善名的想法。

毕竟此时清朝末亡,如果重立这些规矩,然后后世之君如果能重振清朝,那么慈禧势必就能流芳百世。可惜,慈溪没有想到的是,在她死后的第3年,清朝就灭亡了。而这原本慈禧妄想博个“流芳百世”之名的遗言,最终却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当然其实个人觉得慈禧之所以会留下个这么一个遗言。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自己在九泉之下对清朝的列祖列宗有个交代。清朝因她而亡,祖制因她而破,所以不管如何,她都得做些什么让自己死后对清朝的那些先祖们有个交代。也就是如此,最终他她说出了那些让人看起来贻笑大方的临终遗言。

4

慈禧是有清一代三百年间继孝庄太后之后,第二位“人气超高”的女性历史人物,风头甚至比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孝庄闻名后世的原因是她接连辅助顺治、康熙两代帝王数十年如一日,对他们的德行有着深刻影响,并且在稳定政局方面一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止一次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而慈禧的出名却是因为她牝鸡司晨,祸乱朝政,据说临终还留下了百般耻辱的三大愿望!

咸丰帝驾崩不久他就联合东太后慈安、恭亲王奕訢发动了辛酉政变,把权力夺到了手中,此后统治中国长达48年之久(从公历1861一直到公历1908)。在她当政期间清政府对外极尽谄媚之能事,她为了使自己的地位稳固不摇,一再出卖中华民族的合法权益,并为此与列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她最高的政策纲领。

而对内,为了满足她穷奢极欲的生活,清廷不断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弄得是民不聊生,百姓们都是敢怒不敢言。这样的人又岂能不让人心生恨意,刻骨铭心呢?

不过据说慈禧在临死的时候突然回光返照,硬是留下了三个遗言之后这才两腿一蹬撒手人寰,此遗言也让她激起了举国之义愤,更加为天下人所不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慈禧在弥留之际究竟留下了什么愿望。

载沣之子溥仪继承皇位

其实在慈禧垂死之际,宫里就传来了光绪皇帝的死讯,年仅38岁的光绪居然没有熬过慈禧这个70多岁的老太婆,这让外界纷纷猜疑光绪是死于慈禧之手。慈禧一得到这个“噩耗”之后就立即开始着手安排皇位继承人的相关事宜。因光绪去世的时候并没有留下一儿半女,要想皇家血统不断就只能在近支宗室里过继一个孩子给他做儿子继承皇位,最终慈禧选中了醇亲王载沣3岁的儿子溥仪。

慈禧选择溥仪作为继任皇帝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私心:一来载沣是光绪帝载湉的亲弟弟,血缘关系与他最为相近,选他的儿子来继承帝位最是恰当;二来溥仪作为载沣与荣禄之女苏完瓜尔佳·幼兰的儿子,将来即便他长大之后亲裁大政也会顾及自己母家的面子,不会给光绪翻案,这样一来慈禧的颜面自然也就得以保全了。

但是她却从来没有想过选择这样一个尚在冲龄的小孩子接替皇位对这个千疮百孔的王朝以及天下的臣民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也许在她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家国的概念。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直到死时想的都是自己的私利,却丝毫没有为国家、人民着想,这也难怪天下人都要唾骂她了。

从今以后后宫不得干政

后宫不得干政这本来就是清朝皇家的祖制,而慈禧自己越俎代庖“垂帘听政”,亲手破坏了这一铁则不说,在这生死交关的时候却还重申一遍,要求子孙后代遵循不移。她自己做了的事情却不许后人来做,慈禧真是不知羞耻为何物了!


宦官不得涉权

其实自从清朝入关以来,就吸取了明朝阉党之患的教训,对太监的权力限制的很严重,让他们完全没有了干涉朝政的机会。但是自慈禧宠幸安德海、李莲英开始,这个局面逐渐发生了变化,太监们开始通过对慈禧这个“女皇帝”施加影响来渐渐地掌握对国政的控制权。这一点从安德海利用御史上奏弹劾军机处的机会,就解除了奕訢 “议政王”的地位便可见一斑。但慈禧这个时候却又说宦官当权误国,命后人谨记要限制宦官的权力,足见慈禧之可笑,自己接连啪啪打脸。

虽说慈禧其人在历史上确实属于一个负面人物,但是她留遗言的事在正史上却并无提及,真实性还是有待商榷,此事是后世他人所杜撰出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5

可以这样说,慈禧肯定要遭人唾骂的,因为清朝在她的执政管理下,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清朝的灭亡只是早晚的问题,倍受外国列强屈辱的中国人不唾骂她才怪,何况慈禧留下的遗愿还自相矛盾。

慈禧留下的遗愿

慈禧太后在咸丰二年(1852年)选秀入宫,1856年生下了咸丰的长子载淳,因为咸丰后来跟别的妃嫔生的儿子早夭,载淳成了咸丰唯一的儿子,慈禧母以子贵,被封为懿贵妃,到1861年咸丰死于承德避暑山庄后,咸丰唯一的儿子载淳坐上了皇位,慈禧也从懿贵妃上升为皇太后,这时候慈禧才26岁,因为咸丰死的时候有一位皇后,就是孝贞显皇后,后人称之为慈安太后,所以慈禧、慈安两宫并尊,都称为皇太后。

慈禧是个有野心的人,也很懂得利用人,在咸丰在世的时候,已经帮体弱多病的咸丰代笔批阅奏章,还会发表一些意见,这给了她以后干政的基础,也让她的权力欲望极度膨胀,在咸丰去世后,咸丰安排的顾命八大臣阻碍了慈禧掌政的欲望,就秘密派了太监安德海跑去北京,找到恭亲王奕訢,慈禧太后和奕訢联合发动了辛酉政变,将顾命八大臣杀的杀,充军的充军,而慈禧太后发布八大臣的第一个重要罪状居然是:“不能尽心和议……以致失信于各国”,这也等于向侵略者表示,她是“尽心和议”的,已经暴露了她可耻的一面。

慈禧太后夺权后,与慈安太后一起垂帘听政,改年号“同治”,慈安太后不怎么管朝政的事,一般都是慈禧太后管理,所以权力也都在慈禧手上,到同治十七岁的时候,后宫必须归政给皇帝了,慈禧太后也没法违反祖制,只能无奈的和慈安太后卷帘归政,不过慈禧太后仍然对同治进行干预,贪图享乐的慈禧还要求同治修缮被英法联军烧毁的圆明园供她居住,也不管当时财政紧缺,残毁严重的圆明园要消耗很多银两。

同治的短命让慈禧又名正言顺的掌握大权,同治死后,慈禧立自己的外甥兼侄子载湉为帝,也就是光绪帝,慈禧太后立光绪帝的目的最主要是他还是个小孩子,好控制。

此后光绪帝开始了悲剧的一生,成为慈禧太后的傀儡,最后还惨遭慈禧的毒手,被慈禧用砒霜毒死,死于1908年11月14日,光绪死后第二天,慈禧太后也归了西,在她临死前,留下了三个遗愿,一个是立三岁的溥仪为帝,一个是女人不可预闻国政,一个是不得令太监擅权。

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慈禧太后立的这三个遗愿为什么被人唾骂?

其实后面两个遗愿更象是慈禧太后对自己一生的忏悔,有可能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慈禧太后在临死前回首自己的一生,也发现自己干政的结果给中国带来多少屈辱,在她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掌权生涯中,前期还会重用洋务派,只可惜慈禧太后过于追求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利益高于国家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寿辰挪用军费,大兴土木修缮颐和园,全然不顾日本发动的战争。

当有人提议停止修缮颐和园,将银两移作军费的时候,慈禧太后勃然大怒,说谁让她不痛快,我就让他终生不痛快,清军在战场上接连失利的情况下,她首先想到的是不能影响自己六旬庆典,而不是反思国家为什么会落到人人欺负、任人宰割的境地!

慈禧太后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就和立四岁的载湉一样,其目的还是好控制,立溥仪的时候她还是想着可以继续垂帘听政,继续干政,在她临死前虽然说了女人不可预闻国政的话,实际情况却是让隆裕太后为主,摄政王载沣为辅,两人共同主掌清王朝。

至于说不得令太监擅权,也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概罢了,清朝可以说是对太监打压最厉害的一个王朝,而太监得权也是归功于慈禧,第一位得势的太监就是安德海,因为在慈禧夺权的过程中立了功,深得慈禧的欢心,晋升为总管大太监,得势后的安德海嚣张跋扈,还娶了一个女人为妻,慈禧居然还特地赏赐了他白银一千两,成为慈禧太后身边大红人的安德海连小同治都不放在眼里,最后更是置清朝的祖制于不顾,带着一班随从耀武扬威的出北京敛财去了,最后遇到丁宝桢才被就地正法,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第二位大太监就是李莲英,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不过李莲英比安德海聪明多了,为人谨小慎微,只是李莲英虽然没有直接干预朝政,却极其贪财,朝臣有求于慈禧,第一个会笼络李莲英,而李莲英贪财则罔顾大体只知利己,在为慈禧太后满足权力和物欲上,也是极尽心思。

慈禧太后临死前的三个遗愿中的两个,只是她的感慨罢了,大清朝被她玩成这样,受尽各国列强欺负的中国人自然会唾骂她,都想问问她早干嘛去了?到现在才后悔?最主要的是,这三个遗愿还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的脸

6

在晚清的政坛中,慈禧太后可谓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后,慈禧与恭亲王奕?联合发起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实权,成为了清朝的实际统治者。

慈禧从入宫时的秀女变为清廷的最高掌权人,可谓手段高明,两度垂帘听政,直至1908年去世,控制清朝长达48年之久,慈禧掌权期间更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让清朝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也使得本来就不可救药的满清一步步走向衰亡,可以说慈禧在很多国人的眼中就是一个卖国贼、狠毒而残酷的独裁者,必将遗臭万年。


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太后最终还是逃不过天命,在黄泉路上垂死挣扎,就在她去世的前一天,38岁的光绪皇帝突然暴毙,慈禧也不糊涂,知道自己的大限已到,在弥留之际就召集重臣立下了三道遗嘱。


第一条是立溥仪为皇帝,光绪皇帝其时正值壮年,可是却暴病身亡,他为何在慈禧前一天驾崩,是偶然还是阴谋,在一百年后终于有了结果,考古专家对光绪头发进行检测后,发现光绪是因砒霜中毒而死,所以多年来慈禧是杀死光绪的最大嫌疑人。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光绪皇帝还健在,慈禧等人就已经把他的谥号定了下来,这谥号在古代是皇帝去世之后,由后人所定,这等做法在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为何慈禧这么早就拟定了光绪的谥号呢?难道慈禧早就料定光绪帝会英年早逝。


慈禧立三岁小儿溥仪为皇帝,自然不是看中他有何能力,而是溥仪年少,她又可以继续掌权,只是她再也没有机会了,慈禧与溥仪的关系颇为复杂,首先,溥仪祖父的嫡福晋与慈禧同属叶赫那拉氏,算是慈禧的妹妹,另外,溥仪的曾祖父是道光皇帝,而且光绪帝的父亲是溥仪的祖父,所以溥仪的血缘关系是占优势的,里溥仪为帝符合传承制度,更容易被朝臣接受和扶持。
第二条遗嘱是女人不得干政,这其实是清代最早的一条祖制,皇太极建立满清时就有过这种说法,在史书上女人干政的事例是不计其数的,其带来的后果也是很严峻的,而慈禧太后恰好就是一个女人干政的典型事例,她自己就是破坏祖制的罪魁祸首,当年为了夺权无所不用其极,早把祖制忘得一干二净,临死前立下这条遗命,几乎有点恬不知耻的狂打自己的大脸了。
第三条遗愿是严禁宦官掌权,太监干政在明朝有前车之鉴,清朝统治者认真吸取这个教训,对太监的处罚非常严厉,两百多年来,太监也没有时机当权,到了慈禧的时候,这个局面完全被打破,先是宠信安德海,后是李莲英,此时的太监竟成了权力的传达者何掌握者,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导致晚清政府愈加的岌岌可危,真可谓是祸国殃民,临死还不忘提这一点,真是连老脸都不要了。
从慈禧太后的这三天遗愿可以看出,第一条是希望能让自己的血脉继续统治大清,而后面两条则是打脸自己以前的行为,因此至今仍被人唾骂。
慈禧晚年的临终遗言,令世人震惊,也给历史留下了一团迷雾,人们一直不明白这样一个成功坐上女皇交椅的铁血女人,这样一个有效控制大清王朝长达半个世纪的铁腕太后,何以留下这样的遗言,这是一个历史之谜,人们迷惑不解,一个王朝的命运如同个人的命运一样,仿佛都是上天的安排。





7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真正有见识的医生从来懂得:只医治疼痛的部位,不追究病根将只会治标不治本。

同理,世人对慈禧临终前留下三个遗愿各种唾骂的原因,并非完全在遗愿内容本身,而与她的一生所为正相关。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慈禧临死的三个遗愿,即:立两三岁的溥仪为皇帝;今后大清不能再让女人干政;不得令太监擅权,这三个遗愿,其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问题的核心在于:慈禧之过太大,她在夺取大清的执政权后,最后却把大清葬送了。

慈禧掌控大清皇权几十年,从同治到光绪再到溥仪,都是被她玩于股掌的儿皇帝,而这大清江山却在她这个贪恋皇权的老妇人手里却是每况愈下,既遭外辱,又生内乱……

只要有这个根本在,慈禧这个执政的女子,便不可避免地成了大清乃至整个中国的罪人。

带着答案找论据的情况下,慈禧所做的一切,甚至包括她的功绩,也会被看作是有问题的、能证明其“过”的存在,其临死留下的三个遗愿便也是如此。

客观来讲,慈禧临终时的第二个遗愿,在某种意义上是她自己对自己一介女流参政的一个忏悔。这一遗愿的具体是:

“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

这被称作第二遗愿的话,是慈禧临终时口述的。慈禧此举,是为了避免自己外甥女裕隆太后如她一般对幼弟垂帘听政所定。

所以,慈禧这第二个遗愿,是她之真正为大清江山社稷计的体现。

若非得鸡蛋里挑骨头挑这第二个遗愿的毛病,那大约就只剩下一条了:她霸道自私,允许自己这个女人可以干预国政,却不让别的女人模仿她。

慈禧第三个遗愿,即不得令太监擅权,也是其临终口述的,原话如下:

“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这话再明白不过了,意思是:以后大清不得让太监干预朝政,明末魏忠贤干预朝政致明朝灭亡的史实,可引以为戒。

无论怎样分析,慈禧这第三个遗愿和第二遗愿一样:同样是为大清江山社稷计。

在太监的管理上,慈禧还可以被称得上标杆,她晚年虽宠幸太监李莲英,却从未让他真正干预过政治。因此,慈禧这第三个遗愿是她以身作则的结果,她自己做到了要求后世统治者做到,这实在并未有任何不妥。

慈禧的第一个遗愿,即立两岁的溥仪为新帝,这一遗愿虽多少透着慈禧的私心,但从根本上来讲:当时的情况下,溥仪实是新帝的最恰当人选。

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所说的最“恰当”,而非最“合适”,说它恰当是因为:在身份上,兼祧同治和光绪的溥仪是最名正言顺的继承者,父位子承;而说它够不上最合适则是因为:溥仪毕竟年幼,并非对大清江山最有利的继任者。

史学家认为,慈禧定两岁小儿为继任者,即选择最恰当而非最合适者继任,是为了满足自己继续垂帘听政、掌管大清社稷的私心。这话听来说得过去,但它成立的前提是:当时慈禧并未料到自己身体已不行。

实际呢,这个假设前提未必成立。须知,定溥仪为新帝时,慈禧年已73岁,她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即使并不完全了解,她也应该知道,在那个年代,这个年纪是随时都有可能归西的。

所以,笔者认为,说慈禧此举有私心,多是对慈禧有偏见者居多。

综上,慈禧定下三个遗愿后遭唾骂,其实并非因为她的这三个遗愿有太大问题,而只因为她生前之过太大罢了。

8

慈禧死前留下了哪三个遗愿呢?

民间的说法是这样的:一、她要立两三岁的溥仪为皇帝;二、今后大清不能再让女人干政;三、更不得令太监擅权。

第一点是皇权交接,是大事,有慈禧正式的懿旨在,咱们随后再说;第二点、第三点并没有出现在慈禧弥留之际发布的懿旨中,只是她临终时嘴上说的。

原话据说是这么两句——

“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

“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立溥仪,遭人唾骂,主要是因为慈禧此举太自私,选立新君,她只从自己掌控皇权以及死后不被翻案考虑,从没有真正考虑过江山社稷。

这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在当时,慈禧之所以要选立溥仪,最主要的一点是她认为自己不会马上死掉,立这样一个辈分合适的“奶娃”皇帝有利于她继续垂帘听政,操控皇权。

在民间百姓看来,慈禧掌控大清皇权几十年,从同治到光绪再到溥仪,都是被她玩于股掌的儿皇帝,而江山社稷在她这个贪恋皇权的老妇人手里却是每况愈下,既遭外辱,又生内乱,因此她是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罪魁祸首,所以要唾骂她。

今后大清不能再让女人干政,这原本是慈禧临终前的忏悔,世人似乎也不买账,也要唾骂,这又是为哪般呢?

这里有民间不满情绪的宣泄,在老百姓看来,女人贪权干政本就是对朝纲的败坏,但慈禧这个老妇人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弄的江山社稷千疮百孔,无法收拾,更可恶的是到死还不承认自己是罪人,只说今后不允许这么干了,这不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而是人之将死其言可憎。

另一让民间不满的是,慈禧这边刚说完女人不得干政,那边却要求摄政王载沣遇见重大事情,不能擅自做主,必须请示皇太后,也就是慈禧的亲侄女隆裕太后。在老百姓看来,这样说是一套,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套,到头来还是要让她侄女继续垂帘听政,这未免也太可恶了,所以要唾骂。

不得令太监擅权,在民间老百姓看来,这也是慈禧的厚颜无耻之辞,自己宠幸安德海、李莲英,把恶事做完了,反过头来却说今后不能学我,如此只许州官点灯,不许百姓放火,怎能不唾骂。

有人说,慈禧临终时根本没有说过后面那两句话,这是史官为给慈禧贴金编造出来的。可问题是有这样贴金的吗,越贴越黑。

依本人的看法,慈禧说出这样的话并不奇怪,而且民间对她说的话也有误解。

立溥仪固然有慈禧私心的因素,但如果加上要给同治帝以及朝廷一个说法(昔日吴可读尸谏,慈禧答应再立新君一定不让同治绝嗣),除了溥仪,其实也没有更稳妥的选择。事实上,当慈禧提出选立溥仪时,朝中重臣如张之洞,也只是弱弱地问了一句,为何不立长君?(溥仪他爹载沣)当慈禧说出不能让同治绝嗣后,张之洞这些重臣也都是理解、赞同的,暗中不赞同的都是想夺皇权的野心家,慈禧如果选立那几个野心家(如老恭亲王的孙子溥伟或者庆亲王的儿子载振),朝局可能更乱。

总之,不管慈禧当时怎么选,结果都不会比选溥仪好到哪里去,清廷到那阶段已经基本完了,皇座上安谁,结果都一样。

再说不得女人干政,慈禧的这一句忏悔并没有口是心非,在她的临终安排中,她的亲侄女隆裕不是垂帘听政的角色,而是摄政王载沣的辅助者,当载沣遇到的压力过大时,隆裕可以出面用皇太后的名义弹压一下。

至于不得令太监擅权,慈禧说这话真正的用意,不是忏悔,而是提醒。客观地说,在慈禧治下,安德海、李莲英之流距明朝时的太监专权离的很远,但苗头已经出来了,尤其之后又是溥仪、载沣这样的弱庸之主,弄不好是极有可能出现太监专权的,所以慈禧要郑重地警告一番,这是她政治敏锐成熟的表现。

说完民间的说法,不妨来看看慈禧死前朝廷正式发布的几道懿旨、上谕——

慈禧临终前,一口气口授了四道懿旨,并以嗣皇帝溥仪名义发布了一道上谕,这是她最后的安排:

第一道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这是最后拍板。)

第二道懿旨:前因穆宗毅皇帝未有储贰,曾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降旨,大行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现大行皇帝龙驭上宾,亦未有储贰,不得已以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并兼承大行皇帝之祧。(这是立溥仪的一个重要理由。)

第三道懿旨:现时局多艰,嗣皇帝尚在冲龄,正宜专心典学,著摄政王载沣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予之训示裁度施行,俟皇帝年岁渐长,学业有成,再由嗣皇帝亲裁政事。(这是确定摄政王执政。)

第四道懿旨:现命摄政王载沣监国,所有应行礼节,著内阁为部院会议具奏。(这是给载沣执政预留空间。)

以嗣皇帝溥仪的名义发布的上谕:

朕奉太皇太后懿旨:昨经降旨,特命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予之训示裁度施行。现予病势危笃,恐将不起,嗣后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裁定。遇有重大事件,有必要请皇太后懿旨者,由摄政王随时面请施行。

仔细看这几道懿旨、上谕,慈禧既定下了框架,又给了载沣一定填充的空间。正因为有这样的安排,慈禧死后,载沣刚上台就立刻审定颁布了《摄政王礼节》十六条,除去将军国政事集于摄政王一身外,还有一条专门用来解释慈禧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凡重大事件有必要请皇太后懿旨者,由监国摄政王面请施行,他人不得擅请擅传。”

这条规定意味着什么?不仅制约了宗亲权贵(别人不能向皇太后请示),而且也制约了隆裕太后——她不仅不能主动干政,而且即便是重大事项面请了她,她的决定要经过载沣的认可并传达出去才能生效,不经过载沣认可并传达出去则视为无效。

所以说,慈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是异常清醒的,因此唾骂之外也应该有一些审视。

9

慈禧两次次垂帘听政,在清朝叱咤风云整整48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1908年11月15日)慈禧被痢疾缠身,已经奄奄一息。而在这前一天,38岁的光绪皇帝突然暴毙,他和慈安太后死的一样突然,令人始料不及。最终,慈禧太后走完了自己74岁的人生路程,她在临终前,立下了三道遗言。


一、立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的长子、才刚刚3岁的溥仪为皇帝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的权利受到威胁,她就开始计划要废掉正值壮年的光绪皇帝。光绪二十五年(1898年)12月24日,慈禧太后懿旨由载漪的儿子溥儁(jùn,慈禧亲弟弟的外孙)做“大阿哥”,准备取代光绪皇帝,改元保庆,遭到西方列强的反对,慈禧的计划未遂。

她这次又故伎重演,1908年冬,她把3岁的溥仪接进皇宫,准备把他塑造成第二个“光绪帝”,她让溥仪遵自己为太皇太后。这样相比38岁的光绪皇帝,溥仪这个3岁的小朋友自然更好操纵。

光绪皇帝不死怎么能让3岁的小朋友溥仪顺利登上皇位呢?于是光绪皇帝就“暴毙”了。光绪皇帝百年之际,考古专家在对光绪帝头发检测后,确定光绪皇帝是因砒霜中毒而死,目前多方认为慈禧太后就是毒死光绪皇帝的凶手。

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慈禧在死前就把光绪皇帝的“谥号”定了。皇帝的“谥号”必须是在他去世后才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给他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来高度概括他的生平。慈禧那么早就给30多岁的光绪皇帝定了谥号,居心何在,她自己知道光绪皇帝要早崩?慈禧的这条遗言可耻可恨。

二、慈禧的第二条遗言,强调不许女人干政

慈禧第二个临终遗言说:

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

“女人不得干涉朝政”,慈禧早就知道这是祖训。1861年咸丰帝驾崩之后,26岁的慈禧与恭亲王奕訢联合发起辛酉政变成功的夺取了实权,开始掌控清朝,慈安太后暴毙后她独揽朝政。在48年内操控着两个傀儡皇帝,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把大清朝这只破船驾驭的摇摇欲坠。现在她却留这么个遗言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她自己要死了,无法再继续干涉朝政了,还想做个“后无来者”,这就有些厚颜无耻了。


三、第三条遗言,严禁宦官专政

她说:

“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这条遗言中,慈禧明确认定宦官当权必定误国。明末年间,宦官掌权导致国家内忧外患,明朝灭亡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所以清朝对宦官更加严厉打压。在清朝开国之初,顺治皇帝就立了一个铁牌规定:“太监不许干预朝政”。慈禧明知故犯。

1、她宠爱太监安德海。利用太监安德海免除了已成为议政王的恭亲王奕的职务,握有实权的慈禧根本不把小皇帝同治看在眼里,专横跋扈。慈禧的大红人安德海持权作恶。他也敢对皇帝大不敬,在慈禧面前经常说皇帝的坏话。同治帝对安德海充满仇恨,但又无可奈何。后因其过分张狂,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在同治八年(1869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砍头。


2、她宠爱另一个宦官李莲英。李莲英协助慈禧太后满足权利和物质欲望,让慈禧越来越奢侈、变态。慈禧赏他戴二品顶戴花翎。早先雍正皇帝规定太监以四品为限,可见李莲英手段不一般,和慈禧的关系也非同寻常。

在《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刘兴桥说:

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他俩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在西苑、颐和园居住的时候,慈禧太后还经常来找李莲英:‘连英啊!咱们遛弯去呀!’



在慈禧西逃过程中,李莲英敲诈勒索地方官员,财源滚滚。曾任怀来县知县的吴永曾在《庚子西狩丛谈》中说,到山西后,一次没有个一百两左右是绝对打发不了李莲英的。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慈禧立过遗言后,在西苑的仪鸾殿死去。在李莲英的主持下,她的谥号长度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过大清开国皇后及孝德、孝贞二位正宫,同时也超过入关后满清所有皇帝的谥号。一年后慈禧被风光大葬。20年后慈禧的坟墓被孙殿英挖掘。

10

慈禧临死前到底什么情况?

《清史稿》就短短的几句话:“三十四年十月,太后有疾。上疾益增剧。壬申,太后命授醇亲王载沣摄政王。癸酉,上崩于瀛台。太后定策立宣统皇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甲戌,太后崩,年七十四……”

所以,非要从这里找出三件事的话,那弥留之际的慈禧首先安排载沣为摄政王,然后让溥仪当皇帝,最后自己成了太皇太后——如果把这三件事当遗愿的话,那是属于正常安排,不至于遭到万人唾骂吧?慈禧遭骂的事儿多了去了。

更关键的是,“遗愿”应该指的是去世时没有完成的愿望——这三件已经完成的事情,也就算不得遗愿了。


那慈禧还有什么遗愿呢?只有求助万能的网络了,随便一搜“慈禧临死”,就出来了一大堆遗言、遗愿,其中最震撼的标题还说“震惊了整个大清王朝”……

什么样的遗言这么牛?看了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说慈禧去世的那天中午,吃着饭就忽然觉得头晕目眩。慈禧就知道了,自己“命不久矣”,赶紧召开紧急会议,交代后事。

首先就是让载沣当摄政王,然后让军机大臣起草了遗诏,修改了一些措辞。紧接着,慈禧就对身边人说:“我毕生垂帘听政数次,不了解的人认为我是贪婪权力,实际上是迫于时势不得不做出此决定。”

最后,临死的时候,慈禧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自我以后,任何女子不得干预国事,必须好好维护本朝家法,尤其是严防太监专权!明末之事,一定要引以为鉴!”

慈禧的意思就是:自她以后,女子不能干政,太监不能专权!

你看吧,这话说的,多么清醒明智,多么让人感动,确实能震撼大清朝——但是,这么重要的话,为什么《清史稿》没有记载?这是光辉形象啊,百分之百的能为慈禧“洗白”啊!


所以,我们要追寻一下这个故事的出处了。

(慈禧和外国公使夫人)

感谢一位研究者查出了这个故事的出处,是来自英国军官埃德蒙·拜克豪斯。1873年出生的他是一位精通多种语言的帅哥,算是中国通吧。来到中国后经常陪同各国公使出入宫廷,有机会和慈禧接触。

埃德蒙自称是慈禧“最后一位情人”,在慈禧去世之后他就开始出书,专门写一些清宫的秘事,各种花里胡哨的隐私——不过,他写的内容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真正的研究者根本不信。

也就是说,埃德蒙本身就是个靠兜售清宫段子获得名利的人,属于一个外国“野史作者”,他一个人的毫无其他佐证的记录,能有多少可信度?

所以,只从正史上看,确实找不到慈禧留下的什么遗愿。而那些野史,没有什么佐证,张口就来,和谣言有什么区别?

看个乐就行,不用当真。若想研究历史,还是多查些史料最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