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武侠小说中,镔铁无疑是一种神兵利器:
《水浒传》中,杨志的镔铁宝刀可以一刀把二十文铜钱剁成两半,刀口不卷不崩;几根头发靠近刀口,只是轻轻一吹就齐齐都断开。张青送给武松的两口镔铁戒刀,甚至到了半夜会自行啸响,意思是此宝刀已经通灵了。
除此之外,还有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吕布的方天画戟,甚至就连孙的金箍棒,都是“九转镔铁炼”。
曹丕也赞誉镔铁剑“一时之良也”。《咏双陆》中“东关未下黄金锁,西塞先扃紫镔键”,更是将镔铁比拟为黄金。
“镔铁”一词最早见于《魏书·西域传》,说古代的波斯国出产镔铁。而劳费尔则最早将中国的镔铁与西方的大马士革钢联系了起来,他认为,镔铁就是大马士革钢。中国的镔铁和西方的大马士革钢其实是同一种钢材,只不过是流传到不同地方后有了不同的称呼而已。
(大马士革刀:无名)
而到了元代,中国就已经掌握了镔铁的冶炼锻造技术。元朝工部还在中原建立了镔铁局,专门负责炼制带错金花纹的镔铁器。
不过,中国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大规模的生产过镔铁,这是为什么呢?
(清代镔铁捣药杵臼)
一、中国的钢铁技术体系足够完善
在中国,“镔铁”其实更多是用来彰显身份的一种奢侈品,其观赏意义要远远大于实用价值。
中国是最早掌握生铁冶炼技术的国家,早在镔铁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早就可以铸造生铁,并且还发展出了铸铁脱碳工艺。所以说,在如此完善的钢铁技术体系面前,外来的镔铁除了满足少量统治阶层的享乐、炫耀之外,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用途。
二、火器技术的发展
宋代之后,随着中国的火器技术发展,冷兵器的需求量逐渐下降。镔铁刀固然是难得一见的利器,但由于火器技术的发展,镔铁在中国的发展并不理想。
三、镔铁价格不菲
镔铁作为工艺复杂的外来品,其价格在自身价值的基础上,还带有运输所需的费用,自然比不上国内自造的兵器便宜。
就中国历代的军备状况而言,这种价格不菲的材料,确实不适合用来大规模装备部队,明朝大臣甚至将镔铁制品视为无用之物。
联系作者请私信@刀匠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