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提问!一个政治家和一个政党集团,在夺取并保有政权之后,为什么还要采取发动对外战争这么冒险的方式去维持政权?关起门来科学地、精致地管理本国人民,并压制其他竞争势力,不是更好、更保险吗?只要能保有政权,就会过得很安稳,这是一般的常识。
然而,这个“普通常识”用在当时的德国身上、用在希特勒身上,是不合适的。因为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在一战中惨败,这对在欧洲一贯“公鸡”般骄傲的德国人,绝对不能接受。
所以,一战过后,在德国国内,“被背叛”这3个字,就成为了全民的流行词,这就导致了另外3个字的出现:要复仇!只是德国人没有公开地、集体式地说出来而已。事实上,一战德国战败,主要不是人为因素,更多的是受制于国力不济。
迷茫之余,加上各种真假“主义”的扩散,让德国人感到需要一个解释、需要一种复仇,更需要一个英雄人物的出现,带领他们走出一战战败的阴影,找回他们原来的定位和合理的权利。
毫无疑问,希特勒出色的口才,加上“国家的、社会的”“找回公平”“雅利安人优越”等理论的煽动,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点,从而使得希特勒以一个一战下士老兵的身份、以一个“复仇英雄”的面目,出现在德国人民面前,并快步登上了德国的政治舞台。
作为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和一贯狂妄自大的“理想主义者”,在希特勒眼里,日尔曼民族和雅利安人种,在世界上拥有最大优越感,也应该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之前的德意志帝国,也确实强盛过一段时期,可惜在一战中却败了。这对希特勒来说,无疑是心理上的一个沉重打击。为此,他极力想恢复德意志帝国的荣光,并且将它发扬光大。
当时德国正处于恢复时期,如果想加快发展,就必须打破英、法等国的封锁,抢夺有利的资源,再寻求机会,狠狠地打击一下英、法、苏这几个欧洲强国,为自己复仇,由此使德国一跃升为欧洲第一强国,甚至成为欧洲的霸主;加上当时希特勒是素人当政,国内根基不稳,局面不靖,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反对他。出于解决内外忧患的需要,加上为了完成他扩张德意志帝国的“伟大志向”,因此,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具体说来:
一、《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过分惩罚,让德国团结起来,准备对外复仇,并借助有利的国际国内形势,开始对外扩张
1.德国的复仇心理
《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签订的不平等和约,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严厉惩罚德国,彻底削弱德国的力量。
早在“巴黎和会”之前,法国、英国和美国,就已经明确地表达了他们各自对“和会”的不同目的。法国因为深受战争的严重伤害,以及对历史上德国数次对法国的侵略,主张严惩德国,并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客观地讲,《凡尔赛和约》确实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过分的惩罚,大量的赔款,七分之一的领土被割走,十分之一的人口丧失了,革命导师列宁把它称之为“对德国进行敲骨裂髓的盘剥”(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讲话中,也表达了这个意思)。而英国,出于制约法国扩张的需要,希望能够保持一个相对强大、并在经济上能够自立的德国,以保持欧洲大陆的均势;美国则希望尽快建立一个能保证长久和平的体系,并从该体系中获益,同时主张德国进行战争赔偿。
三个主要的协约国目的不同,甚至存在矛盾。虽然都做出了让步,最终达成了一致,但结果是各方都做出了妥协,却没有任何一方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自然就出现了新的矛盾。而德国,既没有被彻底削弱,也没有得到安抚,这个结果就预示着,无论是对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以至于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都是个不安定的因素,爆发大战是迟早的事。
而德国国内,由此引发了严重的、尖锐的社会矛盾,民众怨气非常大,心里的仇恨也非常大,德国人普遍埋下了复仇的心理。
2.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战的爆发,更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欧洲各个国家的内外矛盾,经济危机成为了二次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经济停滞不前、社会混乱不堪的恶劣局面。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自然而然就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军国主义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并逐渐形成了以美、英、法为首和德、意、日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因为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各个列强拼命瓜分殖民地,不断输出商品,竭力抢夺国际市场和自然资源。而德国由于受到《凡尔赛和约》的严格限制,既不能发展军备,又没有殖民地可供掠夺,国民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使得德国民众和统治者、资产阶级地主们,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希特勒,也就选择了接下来的世界大战。
3.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德、意、日法西斯上台,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他们的对外侵略扩张,已经不可避免。意大利法西斯党1922年10月上台后,为建立横跨地中海、红海和巴尔干地区的“大意大利帝国”,疯狂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于1931年征服利比亚,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伙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纳粹党1933年1月上台后,随即制定了对外扩张计划,企图首先在中欧建立“大德意志”,继而击败法、苏两国,夺取欧陆霸权,最后向海外发展,战胜英、美两国,称霸全球。
为冲破“凡尔赛体系”,德国于1933年10月,宣布退出日内瓦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公开撕毁了《凡尔赛和约》有关限制德国发展军备的条款,增加军费,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公开扩军,受到全民欢迎;1936年3月,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派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同年10月,与意大利签订《德意轴心协定》,结成“柏林-罗马轴心”。德、意成为欧洲的战争策源地。
1927年6-7月,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确定先夺取“满蒙”,然后夺取全中国,进而征服整个亚洲、称霸世界。1931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1933年3月,日本退出国际联盟。1936年3月,标志日本法西斯政权确立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后,于8月在“五相会议”上,确立保证其东亚大陆地位以及向南洋扩张的战略目标,把中、苏、美、英等列为假想敌国,日本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该协定,法西斯侵略集团初步形成。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签订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20世纪30年代,德、日、意先后发动的局部战争,这是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
二、希特勒的个人野心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成为推动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1.希特勒的本性
希特勒是反社会主义、反犹太主义、泛日耳曼民族主义者,更是一个希望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的信奉者和“崇高目标”追求者。1923年11月8号,希特勒发动了啤酒馆政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借此写成了《我的奋斗》这本书,公开宣扬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希特勒在他的这本书中说,必须同法国一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德国与法国的矛盾,提高德国的国家地位;第二个就是未来的生存观。德国未来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是在东方,也就是东欧地区。德国必须再次沿着古代“条顿骑士团”的道路,向俄国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并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他说,当不能用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的时候,那么就用拳头说话。通篇讲的就是“扩张”二字。而当时德国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民众的不满情绪,正好给了希特勒宣扬上述极端的、邪恶的政治主张的契机,并最终赢得多数人民的支持。。
1933年1月30号,整个柏林几乎万人空巷,喊着四句话:一个元首、一个政党、一个民族、投一个人的票——阿道夫.希特勒。而“谁选择了希特勒,谁就选择了战争”的警示提醒,却很快就被淹没掉了。
2.德国内部需求
当时整个德国的生产,都是已经倾向于战争目的和方向,也就意味着民用产能不足,只要希特勒敢于停止战争,那么,首先德国的大资本家就不干,那么多军工厂没有了用处,怎么办?希特勒只能选择对外开战,来消化德国国内的工业产能;其次,没有完成复仇行动,没有得到战争红利,德国的老百姓也不干。因为在对外开战之前,希特勒曾经许下很多诺言,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打到英、法去,好东西有的是”。当时,德国的民用工业很弱了,根本满足不了德国百姓的需求。所以,只能制造一个外部敌人,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
3.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一般指的是:西方列强为防止战火烧到自己头上,以牺牲弱小国家为代价,向侵略者妥协,甚至同流合污,来换取自身的苟安。1936年3月7日,希特勒悍然撕毁《凡尔赛和约》,3.5万德军奉希特勒的命令,耀武扬威地开进了莱茵非军事区,首先挑起了战火。
实事求是地说,当时的德军,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与驻扎在莱茵河对岸的法军有很大差距,还不足以与强大的法军对抗。但是,软弱无能的法国政府,在希特勒的挑战面前。居然畏缩不前;而隔海相望的英国人,又采取了所谓的“超然”态度,不闻不问。就这样,在英、法两国的默许下,希特勒挑战《凡尔赛和约》的第一个动作,轻易就得逞了。
随后,德军入侵奥地利的整个过程,也是进行得出奇的顺利,使希特勒摸透了“绥靖主义”者的底牌。而《慕尼黑协定》有关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不作为,更是“绥靖主义”政策的直接体现。然而,这种不作为的“绥靖政策”的苦果,很快就砸到了绥靖主义者自己的头上。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三、德国国内矛盾重重,处处是反对势力,难以平息,只能走对外冒险路线
1.纳粹党的式微
2.纳粹党执政前的历史,可以简单地分为两段,也就是1923年以前和1923年以后。1923年以前的纳粹党,是一个类似于意大利法西斯党的组织,希特勒希望这个党能够领导德国,当然,首要的目标是征服德国,夺取政权。这个阶段,连希特勒自己,甚至都不认为自己是未来纳粹德国的统治者。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施洗者约翰”式的人物,他预言过未来德国的超人和领袖,但认为自己并不是这个人。
但是,1923年啤酒馆事件以后,希特勒对纳粹党的力量完全失望了。他对冲锋队和纳粹党都失去了信任,随后决定放弃墨索里尼式的极端夺权路线,转而采取合法的竞选方式,尽快地达成执政目的。这也就意味着,在之后的竞选中,而不是武装斗争里,纳粹党的全部价值,就是为希特勒自己充当“经纪公司”和“后援会”的双重角色。这样一来,纳粹党的全部价值,就只能体现在希特勒一个人身上。从此,希特勒也不再觉得自己是“施洗者约翰”了。相反,他觉得自己已经是纳粹党的真正领袖,他是元首!
虽然纳粹党内针对希特勒的反对呼声此起彼伏,冲锋队甚至搞过好几次反对希特勒的“政变”,但希特勒还是成功地控制着纳粹党。因为希特勒是纳粹党的全部希望和最大财产,只要希特勒还能在全国带来更多的选票,纳粹党就离不开他。虽然纳粹党内没有人认为,希特勒的才能适合当总理。但是,人们都觉得,希特勒可以当一个“领袖”,把他作为一面旗帜,用来为纳粹党聚拢人气。
这就是为什么从1924年到1932年之间,希特勒能够牢牢地控制着纳粹党;到了1932年冬天,当纳粹党已经表现出人气衰退迹象的时候,他却立刻驯服地去配合巴本,走兴登堡的后门,去为自己争取一个“总统内阁总理”的职位。因为不这样做,他就无法震慑和控制那些原本就只想利用他的高超人气的纳粹党人。
2.希特勒的强势
而一个这样的希特勒,在自己成为总理之后,他会放心地让纳粹党去大搞德国纳粹化吗?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纳粹希特勒化”。
虽然希特勒任命鲁道夫.赫斯为纳粹党的领袖,还任命他为不管部长,作为纳粹党对德国管理的象征,有权参与一切立法工作。但事实上,赫斯从来就没有掌握过像他的部下和继承者马丁.鲍曼那样的权力。希特勒之所以把赫斯放在这样一个位置上,正是因为他知道赫斯不是一个马丁.鲍曼式的人物。
事实上,赫斯在纳粹党内的地位,也是火箭式上升。他在纳粹党执政前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希特勒的私人助手和秘书,而不是纳粹党执行部的重要人物。也就是说,赫斯原本只是纳粹内部“粉丝后援团”的铁杆,而不是“演艺公司”的骨干。当希特勒排除了施特拉塞的时候,他把赫斯放在纳粹党的领导职位上,刚好就是让纳粹党从自己的“经纪公司”向“粉丝后援团”的角色转化。
因为从1933年开始,希特勒已经不打算再搞什么选举了,他要组织自己的内阁了。随着希特勒权力的扩大,事实上,内阁、总统府、军队,并不是都被置于纳粹党的监控和管制之下。相反,纳粹党和军队、政府并列起来,都成了直属于希特勒个人的一个权力组成部分。希特勒甚至连内阁会议,以及1939年成立的战时会议,都逐渐抛弃了。他把所有人置于一个平等的、隶属于他的位置上。然后,让自己成为支配一切、决定一切的“塔尖人”。在这个问题上,纳粹党并没有取得什么特别的优势地位。德国不是一个由纳粹党统治的国家,德国只是一个由希特勒个人统治的国家。
3.国内强大的反对势力
德国的“革命化”,其实要等到东线战局开始走下坡路,希特勒才真正倒向纳粹党一边,开始允许纳粹党管制一切、支配一切。而纳粹党势力的稳步上升,刚好与德军战场上的节节败退,让希特勒对军队和他个人的能力,都开始产生怀疑相同步。
如果我们认可了这个前提,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希特勒执政的真相,以及德国内部的匆匆矛盾、甚至步步危机了。也可以看清楚,希特勒对外发动战争的国内因素了。
1933年成立的希特勒-巴本内阁,依然是一个总统制内阁,希特勒虽然当上了总理,但还说了不算。另外,还有民意倾向也对希特勒很不利。虽然希特勒在1933年初,赢得了纳粹历史上最高的得票率,但也没能过半数。当时在德国,只有1727万选民支持希特勒,却有1752万选民坚定地反对希特勒,反对票占一半还多。
而其他党派(保皇党是主力),之所以愿意暂时和纳粹合作,是因为希特勒对皇帝复辟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波茨坦日”纪念活动坐台上,在希特勒面前,不光坐着兴登堡,还坐着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德国皇储威廉。而当希特勒最终决定不再默许皇帝复辟的时候,之前支持他的这些所谓的“同盟者”,就对他咬牙切齿了。
而授权法和对其他党派的消灭,虽然使所有这些反对派变得看不见、摸不着了,但其势力依然存在。事实上,支持反对党的人,一个个都还都活着,只要有机会,他们都会向枪毙希特勒的人鼓掌。
还有军队,尤其是国防军主力,不拥护希特勒。军官团虽然反对共和国,但希特勒在皇室复辟的问题上,居然跟保皇党分道扬镳,也让军队内部出现了一个坚定的反希特勒组织。这个帮派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过去的“施莱歇尔派”。这一派的人,在准备炸死希特勒的“7.20”事件里,最出名的一个,就是隆美尔的参谋长。
因为马尔堡演讲,希特勒和深受工业家支持的政坛大豪巴本之间,也闹翻了。1934年,还差点要了巴本的命。因为对殖民地问题的分歧,希特勒和财经界的沙赫特也闹翻了。也就是说,到1937年,陆军内的贵族军官团,反对希特勒,希特勒杀了施莱歇尔,让一部分军官对希特勒恨之入骨。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因为希特勒拒绝皇室复辟,而仇恨希特勒。
工业家和金融集团,因为巴本和沙赫特,而仇恨希特勒。工人也因为希特勒禁止工运,而仇恨希特勒。天主教会因为中央党的灭亡,而仇恨希特勒。德国几乎所有的政治势力,都反感希特勒。希特勒自己又不愿意让纳粹党全面管制国家。同时,他依靠流氓财政带给德国人民的福利,又快要走到头了。
4.希特勒只能选择对外冒险
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应该怎么办?当然是大搞对外冒险,利用德国通过流氓财政支撑下的再武装带给德国相对的军事优势,大搞外交讹诈,并通过外交上的胜利,给希特勒自己带来更大的政治影响,以此给纳粹德国争取更多的时间。
如果我们这样去看待德国的在1937年到1939年之间的所作所为,那么一切就都再明显不过了。莱茵不设防区也好,奥地利问题也好,苏台德问题也好,波兰问题也好,对德国来说,都是高风险的行为。但是,对希特勒个人来说,个个都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因为如果外交冒险成功了,他的元首宝座会更加安稳;即使失败了,他随时可以调转枪口,指向自己的军队,把他们派到国外去打仗;还可以通过战时管制,加强对德国的控制,也能让他更好地保住自己的地位。
四、军事冒险行动的初期顺利和欧洲“优等民族”理论的推广,以及德军“东进”被遏制,推动了全面战争的爆发
从理论上讲,希特勒到底为什么要发动一场世界大战,德国人民到底为了什么非要投入一场毁灭性的战争,纳粹德国自己其实都没有提出过一个一以贯之的理由。
1.入侵波兰
1939年,德国是宣称自己遭到了波兰军队的入侵,而采取了反击波兰的军事行动。当然,这种鬼话,连实际对波兰作战的德国士兵,都不会相信。
有一个德国作家,是1939年9月1日第一批攻入波兰的军人之一。他随后因为手部受伤,被送回德国国内。因为他是战争功臣,还被委任了一个管理电影审查的差事。他写的表现对波兰作战的小说,很快就成了德国国内的畅销书。由于是“战斗英雄”写的书,自然也就没人审查,而且他自己就是管审查的。这书出第二版的时候,作者对书稿进行了修改,还换了个名字。正是换名字这件事,弄巧成拙,迅速引起了帝国有关部门的怀疑。于是,审查官专门弄了一本来翻了翻,发现在这本书的文字描述中,波兰人一点入侵德国的迹象都没有。相反,从一开始,波兰人就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地步,和纳粹德国的官方宣传完全相反。于是,这本书的第一版,也被追回禁止了。
如果我们不考虑纳粹德国这种有目的的歪曲宣传,那么德国对波兰作战的另一个理由,无疑就是为了修正《凡尔赛合约》的一个举动,也就是为了抢回合约规定割让给波兰的旧普鲁士领土。
可是上不是那么回事,德国人说的和做的不一样。看一看纳粹德国在波兰和在捷克的所作所为,我们就会发现,这两者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纳粹德国原本宣称,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德意志人占多数的苏台德地区。但是,当英、法对德国妥协,签署了《慕尼黑协定》之后,德国却没有遵守协定,反而马上出兵占领了整个捷克领土。
而在波兰,德国原本宣布自己要修正《凡尔赛合约》,夺回原本属于德意志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的领土,但当波兰军队溃败之后,德国却和苏联一起瓜分了波兰。
从上述这两点上看,实际上,一直到1939年,纳粹德国并没有真正确定发动一场全面战争的目的和方向。相反,它只是希望在对德国尽可能有利的情况下,重画中欧和东欧的势力范围,修正或者推翻《凡尔赛和约》。
2.进军东方
纳粹德国和希特勒本人真正变得越来越高调,也越来越有“全球视野”,其实是在对苏联战争爆发之后。而此时的纳粹宣传,对战争的定义,并不是“德意志人是唯一统治世界的民族”这种“大德意志帝国”理念。相反,进军苏联,向东方扩张,以便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被认为是整个欧洲各个所谓的“优等民族”共有的理想和目标。也就是说,英、法、德各国,都想向东进攻,都想消灭苏联,把苏联广袤的领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占为己有,只是纳粹集团明确定义:德意志人要在未来的世界格局里,居于主导地位。
而且随着纳粹德国对苏联作战的日趋不利,这种由欧洲“优等民族”共同统治东方地区、消灭“斯拉夫劣等民族”的宣传,变得越来越响亮。除了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些德国仆从之外,已经投降德国法兰西,也成了“优等民族”的一部分,跟着德国“优越”起来了。他们也希望,在纳粹德国的未来框架里,享受到越来越高的地位。
而当德国从进攻转入防守时,这些国家的人,就不仅仅是未来的二等统治民族了。相反,他们是以德国为首的、未来“欧洲大家庭”的一分子了,只能与德国紧紧地抱在一起。因为纳粹德国对这场战争的定位,已经从“为德意志民族夺取生存空间”,变成“为欧洲各‘优等民族’(包括英、法在内)夺取生存空间”,再一次变为“在黄祸和赤色浪潮面前保卫欧洲”了。
3.蹩脚的德国内政
事实上,迟至1939年,纳粹党在德国掌握的权力,都有“名”和“实”两个不同层面。从名义上说,希特勒的纳粹党是德国唯一的合法政党,而且有权参与德国的各种立法工作。纳粹党还把普鲁士邦政治警察和秘密警察机构,改造成了可怕的盖世太保,并成功地摧毁了魏玛共和国的各个州,实现了德国的中央集权化改革,纳粹党人占据了德国政府很多重要的职位。
但在事实上,在这个时期的德国,希特勒纳粹党,并没有扮演一个全面统治德国的角色。在这之前,希特勒并没有消灭魏玛共和国的整套国家机构,并让自己的纳粹党取而代之,也没有把德国政府全部置于纳粹党的管理之下。相反,希特勒更喜欢通过让纳粹党内的重要人物担任国家官职的方式,让纳粹党和第三帝国政府彼此平行和并列。
这个时候,旧有的总统府、内阁、军队,还有纳粹党,以及纳粹党新设置的种种机构,彼此之间并不是互相隶属的。相反,他们都直属于希特勒自己。希特勒之下,只有一个个分别掌握自己权力的纳粹实权人物,但却没有一个真正具有强有力组织性的“党”。
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纳粹党原本是一个巴伐利亚的失业工人组织的党,最初的党员虽然身份各异,但最早的五十来个创始人里面,很多人目前都处境不佳。否则,希特勒也没机会接近他们,并成为他们当中的重要成员。这些人对20年代德国的现状愤愤不平,又不愿意接受布尔什维克的路线,更喜欢对外的民族斗争,而不是国内的阶级斗争。
然而,反对阶级斗争是一回事,生活方式就是另一回事了。一个穷人可能觉得自己跟贵族或者资本家是一个民族,但是,看到另一个跟自己一样穷的人,却生活奢侈,这个人总归愉快不到哪去。而希特勒刚好就是那个奢侈的人。
4.希特勒的个人品行
希特勒后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好像是不讲究吃穿、生活俭朴的人。但是,不讲究吃穿里的“吃”,可能是真的,因为希特勒吃素。但说他不讲究穿,可就大错特错了。希特勒是一个奥地利人,一个在维也纳度过人生观定型期的奥地利人,他会不讲究穿?奥地利人一向是以“衣冠楚楚”而闻名于世,熊彼特一战前去伦敦和弗洛伊德二战前逃亡伦敦,都保持了典型的维也纳人气派,也就是“标准的布尔乔亚打扮”。
希特勒在这方面,跟他们不相上下。即使在穷的时期,他也从来不放松自己的打扮,这让他在纳粹党的“老同志”中间,显得有点鹤立鸡群、格格不入。同时,希特勒还有一种十足公子哥的爱好,就是汽车。而且希特勒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是“大排量党”,酷爱大排量的豪华汽车。这些爱好,在穷兄弟中间,怎么会受人爱戴?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就完全可以明白,希特勒为什么会在夺取了德国政权之后,还要对外发动战争、最后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