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邀!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曾经是一战士兵的大恶魔阿道夫-希特勒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和对德国未来美好前景的海市蜃楼般的描绘,赢得了正处于经济危机中狂躁的德国大众的支持,坐上了德国首相的宝座。

其实,从年轻时起,希特勒就已经确立了自己反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在他后来写的《我的奋斗》自传里一展无遗。

希特勒上台固然有当时国际国内的时代背景。世界性经济危机带来的大萧条使德国国内充满了一种不正常的急欲爆发的狂躁情绪,而希特勒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打着“一切为了德意志”的旗号,把德国绑上了邪恶的战争之车,给世界特别是欧洲带来了无以复加的深重灾难。而在实施罪恶行径的过程中,希特勒反动的个人意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希特勒一经上台,立即暴露出其法西斯主义的真实面目,对内大肆煽动民族情绪,残酷排斥打击犹太族人,并实行與论控制纳粹专政白色恐怖统治;对外推行疯狂侵略扩张。先占东欧,再攻西欧,继而突袭苏联,把德国拖入战争的深渊。

希特勒反人类的倒行逆使必然没有好下场!一九四五年四月,随着法西斯德国的全线溃败和苏联红军对柏林的包围,希特勒在他隐身的地下室饮弹自尽,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最佳贡献者
2

人的贪欲是没有上线的,按理讲,已成一国之“主”的希特勒没有必要再发动一场波及全世界的侵略战争。但希特勒为什么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样做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一,《凡尔赛体系》是祸害的根源。一战后,战胜国为了惩治德国,制定和签署了对德国极为不利的凡尔赛体系条约。这个条约中的苛刻条件深深刺伤了很多德国人的自尊心,也使德国普通民众的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二,英法等国的自私起到了反作用。英法等国为了使德国能够有能力支付起战争赔偿,给德国提供了贷款发展经济。未成想德国在发展经济同时却连带发展了军事,出人意料的的使德国恢复了元气。三,疯狂的左倾社会工人党奴役了很多德国人的思想,使纳粹的法西斯主义在德国逐渐形成了气候,为发动战争“奠定”了思想基础。四,希特勒个人分裂的性格是发动战争的催化剂。希特勒早年曾受到过强烈刺激,使他的性格有着明显的分裂倾向。说他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一点也不冤枉他,他的性格中一半是人,另一半是魔鬼。五,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人们对权力的追求更是没有止境。在希特勒的内心,早已不满足于做德国的领袖,膨胀的欲望使希特勒有了统一欧洲的“幻想”。六,发展军事带来的巨大债务最终促成了希特勒的挺而走险。在三十年代末期,德国的财政赤字已经使德国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转移压力和矛盾,发动战争是最好的方式。以上的原因和因素的综合,最终促成了希特勒丧心病狂的发动了侵略战争,给欧洲和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战争狂人”。

3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简单说来,希特勒上台就是为了战争,战争的需要才促使希特勒上台!所以发动战争是希特勒必须要走的步骤。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战之后,德国作为战败国,不得不接受协约国“凡尔赛体系”的严厉限制,除了不能拥有空军,陆军只能保留10万人的兵力。并且将德国的土地割去1/8,划出波兰走廊使东普鲁士成为飞地,将莱茵区划为非军事区。

以上的种种打压使得本就千疮百孔的德国雪上加霜,希特勒趁机夺权,于1923年发动啤酒馆暴动,意图效仿墨索里尼但是遭到失败。

但是,随着1929年经济危机的到来,德国经济再次遭受空前打击,资本巨头面对萧条经济一筹莫展,此时的希特勒以及法西斯制度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

而广大的无产阶级、工人阶级以及小资阶级在拿不出有效应对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不得不倚靠希特勒的极端主义路线。于是在1933年,希特勒终于赢得德国选民的支持,高票当选德国总理。

当选德国总理是希特勒夺权的第一步,随着德国总统兴登堡的去世,希特勒成为集总统和总理头衔于一身的国家元首。

从1923年到1933年,希特勒十年磨一剑,终于完成了从屌丝到德国掌门人的华丽蜕变。

我国有句俗语,叫做“知足常乐”,按说掌握了德国最高大权的希特勒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了。为什么希特勒还要发动战争将自己置于可能失败的巨大风险中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意识形态的博弈

法西斯本质是暴力,以恐怖的手段纠集无产阶级入伙,然后以威胁小资阶级,也就是小布尔乔维亚跟自己站在同一阵线,达到压制工人阶级,遏制共产主义革命的目的。

既然本质是暴力,让希特勒做一个老实本分的国家领袖肯定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希特勒之所以能够上台,法西斯的旗帜之所以能够插遍德国大地,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希特勒背后的资本家支持,也就是大财团。

事实上,支持希特勒的大财团不仅来自于德国内部的容克资产阶级,更有来自英国、法国以及美国大资本家的默许。

德国和英法美不是敌人吗?为什么这些资本家还直接或者间接支持希特勒呢?答案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东方的苏联!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可谓惊天动地,彻底撼动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异类,各国资本主义无法不提心吊胆。所以在面对苏联时,德国和英法美等国是一个战壕里的队友。

在苏俄刚刚诞生时,资本主义国家就在1918年支持苏俄国内的沙皇旧势力疯狂反扑,甚至英法美日等国还直接派兵进入苏俄本土进行武装干涉。但是,在“战时共产主义”的支持下,苏俄用三年时间击败沙皇旧军队以及资本主义干涉军。

此时的德国满目疮痍,所以无力派兵进行干涉,但一战后的德国明显在反共问题上和英法美等国达成了一致。

所以,一战后,英法德等国都受到了美国资金的支持,经济得以恢复,德国得以起死回生!

一战和二战之间的20年是世界急速变化的时期,虽然苏联势单力薄,但是苏联裹挟着15个加盟国,进行着热火朝天的共产主义建设,这让苏联有了向外输出共产主义革命的资本。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工人阶级纷纷南方呢失业,怨声载道,苏联终于等到革命输出的机会,英法德美甚至日本国内的共产党都跃跃欲试,一时间共产主义革命又将兴起一波大潮。

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大鳄无法坐之不理,遂扶持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以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消灭本国的共产主义势力,并形成阻挡苏联革命输出的重要屏障,英法美得以保全。

所以,英法美等国对德国一再纵容,使得德国在东部的扩张甚至对波兰的进攻都如此顺利,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纳粹德国和苏联拼个鱼死网破,虽然牺牲掉德国,但是完全可以扼杀共产主义。

所以,法西斯暴力的本质以及意识形态的博弈,决定了希特勒必须要发动战争,而且是针对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战争!

2、世界资本的操控

希特勒和苏联的战争是必然的。

1923年“啤酒馆暴动”失败后,希特勒在狱中写下《我的奋斗》,鼓吹种族主义,宣称日耳曼人是最优秀的民族,将斯拉夫人形容为“占据了大片宝贵土地阻挡德国扩张生存空间的低劣民族”,是“信奉邪恶的共产主义准备毁灭人类文明”的代表。

所以希特勒纳粹,从诞生以来就是反共产主义的。1936年,德日意缔结《反共产主义协定》。看样子,除了斯大林比较担忧,德国容克很放心,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很安心,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相信希特勒一定会和斯大林拼个鱼死网破。

但是希特勒却突然在1939年8月23日和苏联缔结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然后在1940年上半年疯狂横扫西欧,将欧洲第一陆军强国法国彻底消灭,并通过不列颠战役对英国进行了巨大打击。

这是什么情况?希特勒居然对自己的金主动手?狗竟敢咬主人?

不是的,希特勒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希特勒必须这么干。

在先前的文章中,静夜史总结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总结起来就是:没有办法!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如同人的影子一样,只要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阳光,经济危机必定如影随形!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能缓解,不能根除!希特勒的法西斯也不行!

希特勒拯救德国经济的方式是从大资本家那里借钱。具体就是德意志银行,利用德国的国家信誉担保发行国债,督促资本家认购,获得第一笔资金。

然后,希特勒利用这些资金进行高速公路等大型工程建设,向人民推行以工代赈,解决民众的失业问题。然后,通过扶持克虏伯等大型企业恢复生产,然后以国家名义进行产品的推销。

希特勒首先解决了民众的失业问题,社会趋于稳定,但是产品的销售是个大问题。产品的销售本质是市场问题,但当时的德国民众还未从失业的低谷中走出来,还没有足够的购买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必须向外开拓国土,获得更多的人口。同时增加的国土意味着增加更多的资源,使得克虏伯等工业能够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

所以,希特勒必须向外扩张,在兵不血刃吞并奥地利、苏台德区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国将目标瞄准波兰。但是波兰自恃有英法撑腰,对德国的要求不屑一顾,在和平讹诈难以奏效时,恼羞成怒的希特勒必须用战争来解决!

而借出去的钱,是需要希特勒还的。但是当下希特勒没有资金还上金主们的钱,怎么办?用发动战争的方式拖延还款时间,然后以消灭英法的方式减少金主的数量。

应该说,希特勒的方法一度很有效,虽然希特勒没有还钱,但是战争带来的巨大红利让这些资本家乐享其成。但是当德国在战争中遭受失败,不能继续获利,那么希特勒的资金链就会断裂,进而和资本家决裂,最后希特勒必然灭亡!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4

原因很简单因为希特勒的执政基础实际上非常脆弱,从1933年1月就任总理到1945年自杀希特勒其实一直都在跟试图推翻他的人赛跑。从执政初期的国家订单和基础设施建设,到再武装以及再武装之后的一系列军事和外交冒险,希特勒不断在战争的刀尖上跳舞,都是因为他必须向全体德国人证明自己的合法性。1939年9月二战爆发不过是他一系列流氓外交策略的最终破产而已。

(爱好和平的元首?别开玩笑了!)

无论怎么替希特勒辩解1933年1月的希特勒-巴本内阁都依然是一个依靠宪法四十八条赋予兴登堡总统的非常法执政的总统内阁。虽然希特勒的党拥有33.1%的选票,但即使加上胡根贝格的民族人民党这个内阁也只有42%的议席,如果巴本没和中央党闹翻,那么这个内阁或许可以赢得执政所需要的多数,但遗憾的是巴本现在已经和中央党反目成仇了。

其次希特勒自己在他的党内控制能力也远没有今天很多人所吹嘘的那么强。希特勒和纳粹党从一开始就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纳粹党不是他创办的,但却因为它才可以崛起为巴伐利亚的大党,也是因为他才具有全国影响力。但纳粹党迟至1928年也就是希特勒已经开始谋求合法执政三年之后,依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党,这一年纳粹参加了5月的大选只得到2.6%的选票,得票数只是德共的4分之一。

(纳粹党一直就是一个民粹大杂烩各个身份阶层的人都聚集在这个民族反对派的旗帜之下)

虽然到1928年希特勒已经获得了党内的全权,但事实上希特勒惊人的懒散他对纳粹党很少有直接的指导,相反纳粹党的机构建设,党的组织部、党的全国指导处、甚至《人民观察家》报都掌握在真正实干的领袖人物手中,比如今天很少被提起的施特拉塞。

纳粹党是一个对出境心怀不满的失意者抱团取暖的组织,在意识形态上千差万别。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的德国城市loser主要有两个群体,一个是因为失业而陷于饥饿以及对饥饿的恐惧的下层阶级,另一个则是因为经济萧条而担心自己“无产阶级化”的中产阶级。这两个群体无论是利益还是意识形态都完全不同。

前者虽然反对马克思主义却支持社会主义,甚至把和德共合作视为一种可行的策略。在纳粹党的草根阶段这种意识形态占据了相当的话语权,尤其是在北方城市和西部工业区的党组织里,包括后来疯狂鼓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的“戈培尔同志”都是这种左倾的纳粹。而右倾的纳粹则体现为怀念旧帝国,崇拜旧军队,在某种程度上乐于恢复霍亨索伦王朝,比如冲锋队最初的组织者就带有强烈的保王和旧军队色彩。但这一派人在纳粹党内的影响实际上非常有限。

(元首虽然吃素,但元首其实非常重视生活品质,要是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希特勒肯定买马自达mx-5,广岛保时捷完美)

而说到希特勒自己在这个阶段他在口头上支持党内的多数派,赞同社会主义强调纳粹党的草根路线,但是在个人生活上希特勒别看吃素,别看不抽烟不喝酒,但他其实一点都不草根,希特勒不讲究吃,但希特勒非常讲究穿。希特勒是一个奥地利人,对体面的资产阶级形象的热衷是维也纳市民文化的灵魂之一。弗洛伊德即使在流亡国外期间也依然保持着这种体面的布尔乔亚式的形象,希特勒也是如此。

希特勒还喜欢汽车,即使在二十年代的艰难时刻希特勒也想买辆汽车,而且是非常好的汽车,哪怕要逃税,哪怕要分期付款希特勒还是买了汽车。对二十年代的纳粹党员来说希特勒身上有着非常强烈的“波希米亚气息”,这里的波希米亚是一个艺术史名词,出自法国小说《波希米亚人生活场景》。简单的概括就是这时候的希特勒是一个没什么钱却生活奢侈而且充满艺术家做派的人。所以纳粹党内的左派其实根本不喜欢这个人。

(纳粹的“总书记”施特拉塞就非常不喜欢希特勒这种小资产阶级左派,你可以看到他旁边的戈培尔同志)

纳粹党内一再试图建立其某种党的领导,但是希特勒却每次都靠个人威望压倒这些试图建立党的领导的人。因为希特勒是纳粹党的真正财富,也是唯一财富。希特勒在执政以后也进一步维持这种形象。希特勒从来没有真正允许纳粹党管制整个国家,相反希特勒是纳粹党掌握国家的唯一合法渠道。纳粹党和第三帝国唯一结合在一起的地方都是通过人,而不是通过制度,希特勒是党和帝国共同的元首,党保安处的处长和普鲁士国家秘密警察的首脑是同一个人。

这固然树立了希特勒的个人权威,但反过来说也说明了纳粹党的执政地位基础其实非常脆弱。纳粹党从来没有赢得过超过半数的选票,哪怕是在1933年3月棍棒手枪炸药威胁之下的选举里,纳粹党也只拿到43.9%的选票。而且希特勒也很清楚这一点,在选举前他就明确的告诉德国的大工业家,这将是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里最后一次选举。

希特勒通过授权法取消了议会的地位,甚至也剥夺了总统非常法的权力。通过禁止政党让一切反对派都无法发声。但也因为这一点,希特勒再也无法正确的估量自己反对者的力量,1933年希特勒就说过你可以取缔德共,但却无法禁止德共那几百万支持者。所以虽然一两个月以后他就取缔了德共,但德共那几百万支持却成了他心中的魅影。而且希特勒也很清楚社民党、中央党都对纳粹心怀不满,这些党的支持者加起来接近选民的一半,但希特勒再也无法知道其中有多少人一边喊着万岁一边对他充满仇恨。

希特勒是靠与大工业家、金融家、教士接近,以对他们的复辟情绪表示同情甚至加以煽动的方式上台的,但是这些人从来没有真正支持过纳粹党,一直到1933年希特勒执政并明确宣布将是最后一次选举的时候,德国工业家才终于给了纳粹三百万马克。在1932年纳粹选举的顶峰,工业家也很少给纳粹提供自助。

(作为格勒纳将军的国防部办公厅主任和后来的国防部长,施莱歇尔将军在陆军中枢部门里培植起一个强大的集团)

同样的军官团也讨厌希特勒,希特勒很清楚这些普鲁士贵族军官对自己的蔑视。1933年的国防部长布伦堡是兴登堡总统亲自选择的,希特勒几乎不认识这个人。希特勒很清楚从1930年国防军就有取缔纳粹党的计划。而且随着施莱歇尔的垮台,他那一派的军官成了希特勒的不妥协的反对者,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施莱歇尔派大概就是1944年在巴黎行动的施蒂尔普纳格尔将军。这些1933年就忿忿不平,1934年目睹施莱歇尔将军夫妻被杀就更加愤怒的三十年代的军队中枢部门官员,逐渐形成了一个军队内部的反纳粹集团。

只要希特勒还对霍亨索伦王朝保持暧昧态度,这些人就会隐忍不发,但是当希特勒明确表示不打算再谈什么帝国的时候,工业家、金融家、军官团、高级牧师就联合成了一个非民主的反纳粹共同阵线。而希特勒也搞不清楚他们到底有多强大。

在内政方面希特勒的余地已经不多了,希特勒的经济奇迹其实都是沿着巴本、施莱歇尔的老路前进。大兴水利工程、高速公路、再武装,这些都是巴本、施莱歇尔已经在做的事业。如果经济再次衰退,纳粹政府将被推到灭亡的边缘。所以希特勒只能在外交上谋求突破。

希特勒在莱茵区取得了胜利,然后就转向奥地利,奥地利再次成功就迫不及待的转向苏台德。但是苏台德希特勒犯了他最致命的错误,他惹了一个他惹不起的人就是内维尔张伯伦。张伯伦是英国最有威望的政治家,也是乐于对德国谋求妥协和和平的集团的领袖,他来到慕尼黑试图搞清楚德国的意图,然后以牺牲捷克的方式为未来的和平打下基础。但希特勒却认为张伯伦的让步是他的外交胜利,把张伯伦的妥协意图视为愚蠢。1939年年初德军占领捷克全境,这让张伯伦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但是张伯伦的地位却非常稳固,所以张伯伦既不想也不会倒台。

张伯伦把希特勒视为流氓和无赖,给波兰提供了无条件的军事保障,而希特勒却又愚蠢的入侵波兰,试图重演捷克的成功,于是战争爆发了。但是如果你觉得战争爆发是希特勒的失败,那你就错了。战争爆发只是希特勒流氓外交的失败,但并不是希特勒个人和纳粹党的失败,相反对希特勒来说没有什么把对自己虎视眈眈的国防军投到战场上去更好的了。希特勒并不惧怕战争,相反希特勒因为自己出境不稳,所以非常积极的想要发动一场战争,只有这样才能分散自己的敌人,并且给自己谋求生路。

(1933年的火炬游行预言了德国的命运,一个民族走进黑暗)

1933-1939年之间的纳粹党是一个混乱的民粹政党执政并且赢得专制权力以后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而把整个国家拖入深渊的典型。正如同时代人说的1933年1月在柏林的火炬游行寓言了整个德国的命运。“随着脚步声远去,整个民族走入黑暗!”

5

首先声明:本人无意为希特勒翻案,不可否认由希特勒发动的二战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是对生命的践踏、是对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说他是禽兽是魔鬼一点也不为过,不过和其他魔鬼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魔鬼。

希特勒和其他的独裁者的区别在于:其他独裁者尽管标榜自己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但实际上说到底不过是为了自己及其家族的私利而掌权揽权用权,所以他们在没夺取政权之前或许会提出许多蛊惑人心的口号,可一旦自己的地位稳固就会忙于享乐,自然也就失去了对外征战的勇气和魄力。希特勒的纳粹种族理论尽管是灭绝人性的,尽管是臭名昭著的,但就他本人而言却是终生信奉不渝的,事实上他夺取政权就是为了要践行这一疯狂的恐怖的信仰。

有一种说法是“有信仰的坏人做起坏事来更恐怖,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是在做坏事”。事实上不只是希特勒,看看二战中的党卫军以及亚洲战场日军士兵的疯狂暴行,事实上当他们犯下如此疯狂的野蛮暴行时他们却以能杀戮更多手无寸铁的平民而自豪。

6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提问!一个政治家和一个政党集团,在夺取并保有政权之后,为什么还要采取发动对外战争这么冒险的方式去维持政权?关起门来科学地、精致地管理本国人民,并压制其他竞争势力,不是更好、更保险吗?只要能保有政权,就会过得很安稳,这是一般的常识。

然而,这个“普通常识”用在当时的德国身上、用在希特勒身上,是不合适的。因为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在一战中惨败,这对在欧洲一贯“公鸡”般骄傲的德国人,绝对不能接受。

所以,一战过后,在德国国内,“被背叛”这3个字,就成为了全民的流行词,这就导致了另外3个字的出现:要复仇!只是德国人没有公开地、集体式地说出来而已。事实上,一战德国战败,主要不是人为因素,更多的是受制于国力不济。

迷茫之余,加上各种真假“主义”的扩散,让德国人感到需要一个解释、需要一种复仇,更需要一个英雄人物的出现,带领他们走出一战战败的阴影,找回他们原来的定位和合理的权利。

毫无疑问,希特勒出色的口才,加上“国家的、社会的”“找回公平”“雅利安人优越”等理论的煽动,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点,从而使得希特勒以一个一战下士老兵的身份、以一个“复仇英雄”的面目,出现在德国人民面前,并快步登上了德国的政治舞台。

作为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和一贯狂妄自大的“理想主义者”,在希特勒眼里,日尔曼民族和雅利安人种,在世界上拥有最大优越感,也应该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之前的德意志帝国,也确实强盛过一段时期,可惜在一战中却败了。这对希特勒来说,无疑是心理上的一个沉重打击。为此,他极力想恢复德意志帝国的荣光,并且将它发扬光大。

当时德国正处于恢复时期,如果想加快发展,就必须打破英、法等国的封锁,抢夺有利的资源,再寻求机会,狠狠地打击一下英、法、苏这几个欧洲强国,为自己复仇,由此使德国一跃升为欧洲第一强国,甚至成为欧洲的霸主;加上当时希特勒是素人当政,国内根基不稳,局面不靖,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反对他。出于解决内外忧患的需要,加上为了完成他扩张德意志帝国的“伟大志向”,因此,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具体说来:

一、《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过分惩罚,让德国团结起来,准备对外复仇,并借助有利的国际国内形势,开始对外扩张

1.德国的复仇心理

《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签订的不平等和约,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严厉惩罚德国,彻底削弱德国的力量。

早在“巴黎和会”之前,法国、英国和美国,就已经明确地表达了他们各自对“和会”的不同目的。法国因为深受战争的严重伤害,以及对历史上德国数次对法国的侵略,主张严惩德国,并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客观地讲,《凡尔赛和约》确实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过分的惩罚,大量的赔款,七分之一的领土被割走,十分之一的人口丧失了,革命导师列宁把它称之为“对德国进行敲骨裂髓的盘剥”(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讲话中,也表达了这个意思)。而英国,出于制约法国扩张的需要,希望能够保持一个相对强大、并在经济上能够自立的德国,以保持欧洲大陆的均势;美国则希望尽快建立一个能保证长久和平的体系,并从该体系中获益,同时主张德国进行战争赔偿。

三个主要的协约国目的不同,甚至存在矛盾。虽然都做出了让步,最终达成了一致,但结果是各方都做出了妥协,却没有任何一方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自然就出现了新的矛盾。而德国,既没有被彻底削弱,也没有得到安抚,这个结果就预示着,无论是对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以至于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都是个不安定的因素,爆发大战是迟早的事。

而德国国内,由此引发了严重的、尖锐的社会矛盾,民众怨气非常大,心里的仇恨也非常大,德国人普遍埋下了复仇的心理。

2.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战的爆发,更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欧洲各个国家的内外矛盾,经济危机成为了二次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经济停滞不前、社会混乱不堪的恶劣局面。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自然而然就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军国主义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并逐渐形成了以美、英、法为首和德、意、日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因为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各个列强拼命瓜分殖民地,不断输出商品,竭力抢夺国际市场和自然资源。而德国由于受到《凡尔赛和约》的严格限制,既不能发展军备,又没有殖民地可供掠夺,国民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使得德国民众和统治者、资产阶级地主们,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希特勒,也就选择了接下来的世界大战。

3.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德、意、日法西斯上台,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他们的对外侵略扩张,已经不可避免。意大利法西斯党1922年10月上台后,为建立横跨地中海、红海和巴尔干地区的“大意大利帝国”,疯狂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于1931年征服利比亚,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伙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纳粹党1933年1月上台后,随即制定了对外扩张计划,企图首先在中欧建立“大德意志”,继而击败法、苏两国,夺取欧陆霸权,最后向海外发展,战胜英、美两国,称霸全球。

为冲破“凡尔赛体系”,德国于1933年10月,宣布退出日内瓦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公开撕毁了《凡尔赛和约》有关限制德国发展军备的条款,增加军费,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公开扩军,受到全民欢迎;1936年3月,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派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同年10月,与意大利签订《德意轴心协定》,结成“柏林-罗马轴心”。德、意成为欧洲的战争策源地。

1927年6-7月,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确定先夺取“满蒙”,然后夺取全中国,进而征服整个亚洲、称霸世界。1931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1933年3月,日本退出国际联盟。1936年3月,标志日本法西斯政权确立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后,于8月在“五相会议”上,确立保证其东亚大陆地位以及向南洋扩张的战略目标,把中、苏、美、英等列为假想敌国,日本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该协定,法西斯侵略集团初步形成。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签订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20世纪30年代,德、日、意先后发动的局部战争,这是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

二、希特勒的个人野心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成为推动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1.希特勒的本性

希特勒是反社会主义、反犹太主义、泛日耳曼民族主义者,更是一个希望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的信奉者和“崇高目标”追求者。1923年11月8号,希特勒发动了啤酒馆政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借此写成了《我的奋斗》这本书,公开宣扬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希特勒在他的这本书中说,必须同法国一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德国与法国的矛盾,提高德国的国家地位;第二个就是未来的生存观。德国未来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是在东方,也就是东欧地区。德国必须再次沿着古代“条顿骑士团”的道路,向俄国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并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他说,当不能用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的时候,那么就用拳头说话。通篇讲的就是“扩张”二字。而当时德国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民众的不满情绪,正好给了希特勒宣扬上述极端的、邪恶的政治主张的契机,并最终赢得多数人民的支持。。

1933年1月30号,整个柏林几乎万人空巷,喊着四句话:一个元首、一个政党、一个民族、投一个人的票——阿道夫.希特勒。而“谁选择了希特勒,谁就选择了战争”的警示提醒,却很快就被淹没掉了。

2.德国内部需求

当时整个德国的生产,都是已经倾向于战争目的和方向,也就意味着民用产能不足,只要希特勒敢于停止战争,那么,首先德国的大资本家就不干,那么多军工厂没有了用处,怎么办?希特勒只能选择对外开战,来消化德国国内的工业产能;其次,没有完成复仇行动,没有得到战争红利,德国的老百姓也不干。因为在对外开战之前,希特勒曾经许下很多诺言,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打到英、法去,好东西有的是”。当时,德国的民用工业很弱了,根本满足不了德国百姓的需求。所以,只能制造一个外部敌人,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

3.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一般指的是:西方列强为防止战火烧到自己头上,以牺牲弱小国家为代价,向侵略者妥协,甚至同流合污,来换取自身的苟安。1936年3月7日,希特勒悍然撕毁《凡尔赛和约》,3.5万德军奉希特勒的命令,耀武扬威地开进了莱茵非军事区,首先挑起了战火。

实事求是地说,当时的德军,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与驻扎在莱茵河对岸的法军有很大差距,还不足以与强大的法军对抗。但是,软弱无能的法国政府,在希特勒的挑战面前。居然畏缩不前;而隔海相望的英国人,又采取了所谓的“超然”态度,不闻不问。就这样,在英、法两国的默许下,希特勒挑战《凡尔赛和约》的第一个动作,轻易就得逞了。

随后,德军入侵奥地利的整个过程,也是进行得出奇的顺利,使希特勒摸透了“绥靖主义”者的底牌。而《慕尼黑协定》有关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不作为,更是“绥靖主义”政策的直接体现。然而,这种不作为的“绥靖政策”的苦果,很快就砸到了绥靖主义者自己的头上。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三、德国国内矛盾重重,处处是反对势力,难以平息,只能走对外冒险路线

1.纳粹党的式微

2.纳粹党执政前的历史,可以简单地分为两段,也就是1923年以前和1923年以后。1923年以前的纳粹党,是一个类似于意大利法西斯党的组织,希特勒希望这个党能够领导德国,当然,首要的目标是征服德国,夺取政权。这个阶段,连希特勒自己,甚至都不认为自己是未来纳粹德国的统治者。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施洗者约翰”式的人物,他预言过未来德国的超人和领袖,但认为自己并不是这个人。

但是,1923年啤酒馆事件以后,希特勒对纳粹党的力量完全失望了。他对冲锋队和纳粹党都失去了信任,随后决定放弃墨索里尼式的极端夺权路线,转而采取合法的竞选方式,尽快地达成执政目的。这也就意味着,在之后的竞选中,而不是武装斗争里,纳粹党的全部价值,就是为希特勒自己充当“经纪公司”和“后援会”的双重角色。这样一来,纳粹党的全部价值,就只能体现在希特勒一个人身上。从此,希特勒也不再觉得自己是“施洗者约翰”了。相反,他觉得自己已经是纳粹党的真正领袖,他是元首!

虽然纳粹党内针对希特勒的反对呼声此起彼伏,冲锋队甚至搞过好几次反对希特勒的“政变”,但希特勒还是成功地控制着纳粹党。因为希特勒是纳粹党的全部希望和最大财产,只要希特勒还能在全国带来更多的选票,纳粹党就离不开他。虽然纳粹党内没有人认为,希特勒的才能适合当总理。但是,人们都觉得,希特勒可以当一个“领袖”,把他作为一面旗帜,用来为纳粹党聚拢人气。

这就是为什么从1924年到1932年之间,希特勒能够牢牢地控制着纳粹党;到了1932年冬天,当纳粹党已经表现出人气衰退迹象的时候,他却立刻驯服地去配合巴本,走兴登堡的后门,去为自己争取一个“总统内阁总理”的职位。因为不这样做,他就无法震慑和控制那些原本就只想利用他的高超人气的纳粹党人。

2.希特勒的强势

而一个这样的希特勒,在自己成为总理之后,他会放心地让纳粹党去大搞德国纳粹化吗?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纳粹希特勒化”。

虽然希特勒任命鲁道夫.赫斯为纳粹党的领袖,还任命他为不管部长,作为纳粹党对德国管理的象征,有权参与一切立法工作。但事实上,赫斯从来就没有掌握过像他的部下和继承者马丁.鲍曼那样的权力。希特勒之所以把赫斯放在这样一个位置上,正是因为他知道赫斯不是一个马丁.鲍曼式的人物。

事实上,赫斯在纳粹党内的地位,也是火箭式上升。他在纳粹党执政前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希特勒的私人助手和秘书,而不是纳粹党执行部的重要人物。也就是说,赫斯原本只是纳粹内部“粉丝后援团”的铁杆,而不是“演艺公司”的骨干。当希特勒排除了施特拉塞的时候,他把赫斯放在纳粹党的领导职位上,刚好就是让纳粹党从自己的“经纪公司”向“粉丝后援团”的角色转化。

因为从1933年开始,希特勒已经不打算再搞什么选举了,他要组织自己的内阁了。随着希特勒权力的扩大,事实上,内阁、总统府、军队,并不是都被置于纳粹党的监控和管制之下。相反,纳粹党和军队、政府并列起来,都成了直属于希特勒个人的一个权力组成部分。希特勒甚至连内阁会议,以及1939年成立的战时会议,都逐渐抛弃了。他把所有人置于一个平等的、隶属于他的位置上。然后,让自己成为支配一切、决定一切的“塔尖人”。在这个问题上,纳粹党并没有取得什么特别的优势地位。德国不是一个由纳粹党统治的国家,德国只是一个由希特勒个人统治的国家。

3.国内强大的反对势力

德国的“革命化”,其实要等到东线战局开始走下坡路,希特勒才真正倒向纳粹党一边,开始允许纳粹党管制一切、支配一切。而纳粹党势力的稳步上升,刚好与德军战场上的节节败退,让希特勒对军队和他个人的能力,都开始产生怀疑相同步。

如果我们认可了这个前提,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希特勒执政的真相,以及德国内部的匆匆矛盾、甚至步步危机了。也可以看清楚,希特勒对外发动战争的国内因素了。

1933年成立的希特勒-巴本内阁,依然是一个总统制内阁,希特勒虽然当上了总理,但还说了不算。另外,还有民意倾向也对希特勒很不利。虽然希特勒在1933年初,赢得了纳粹历史上最高的得票率,但也没能过半数。当时在德国,只有1727万选民支持希特勒,却有1752万选民坚定地反对希特勒,反对票占一半还多。

而其他党派(保皇党是主力),之所以愿意暂时和纳粹合作,是因为希特勒对皇帝复辟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波茨坦日”纪念活动坐台上,在希特勒面前,不光坐着兴登堡,还坐着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德国皇储威廉。而当希特勒最终决定不再默许皇帝复辟的时候,之前支持他的这些所谓的“同盟者”,就对他咬牙切齿了。

而授权法和对其他党派的消灭,虽然使所有这些反对派变得看不见、摸不着了,但其势力依然存在。事实上,支持反对党的人,一个个都还都活着,只要有机会,他们都会向枪毙希特勒的人鼓掌。

还有军队,尤其是国防军主力,不拥护希特勒。军官团虽然反对共和国,但希特勒在皇室复辟的问题上,居然跟保皇党分道扬镳,也让军队内部出现了一个坚定的反希特勒组织。这个帮派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过去的“施莱歇尔派”。这一派的人,在准备炸死希特勒的“7.20”事件里,最出名的一个,就是隆美尔的参谋长。

因为马尔堡演讲,希特勒和深受工业家支持的政坛大豪巴本之间,也闹翻了。1934年,还差点要了巴本的命。因为对殖民地问题的分歧,希特勒和财经界的沙赫特也闹翻了。也就是说,到1937年,陆军内的贵族军官团,反对希特勒,希特勒杀了施莱歇尔,让一部分军官对希特勒恨之入骨。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因为希特勒拒绝皇室复辟,而仇恨希特勒。

工业家和金融集团,因为巴本和沙赫特,而仇恨希特勒。工人也因为希特勒禁止工运,而仇恨希特勒。天主教会因为中央党的灭亡,而仇恨希特勒。德国几乎所有的政治势力,都反感希特勒。希特勒自己又不愿意让纳粹党全面管制国家。同时,他依靠流氓财政带给德国人民的福利,又快要走到头了。

4.希特勒只能选择对外冒险

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应该怎么办?当然是大搞对外冒险,利用德国通过流氓财政支撑下的再武装带给德国相对的军事优势,大搞外交讹诈,并通过外交上的胜利,给希特勒自己带来更大的政治影响,以此给纳粹德国争取更多的时间。

如果我们这样去看待德国的在1937年到1939年之间的所作所为,那么一切就都再明显不过了。莱茵不设防区也好,奥地利问题也好,苏台德问题也好,波兰问题也好,对德国来说,都是高风险的行为。但是,对希特勒个人来说,个个都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因为如果外交冒险成功了,他的元首宝座会更加安稳;即使失败了,他随时可以调转枪口,指向自己的军队,把他们派到国外去打仗;还可以通过战时管制,加强对德国的控制,也能让他更好地保住自己的地位。

四、军事冒险行动的初期顺利和欧洲“优等民族”理论的推广,以及德军“东进”被遏制,推动了全面战争的爆发

从理论上讲,希特勒到底为什么要发动一场世界大战,德国人民到底为了什么非要投入一场毁灭性的战争,纳粹德国自己其实都没有提出过一个一以贯之的理由。

1.入侵波兰

1939年,德国是宣称自己遭到了波兰军队的入侵,而采取了反击波兰的军事行动。当然,这种鬼话,连实际对波兰作战的德国士兵,都不会相信。

有一个德国作家,是1939年9月1日第一批攻入波兰的军人之一。他随后因为手部受伤,被送回德国国内。因为他是战争功臣,还被委任了一个管理电影审查的差事。他写的表现对波兰作战的小说,很快就成了德国国内的畅销书。由于是“战斗英雄”写的书,自然也就没人审查,而且他自己就是管审查的。这书出第二版的时候,作者对书稿进行了修改,还换了个名字。正是换名字这件事,弄巧成拙,迅速引起了帝国有关部门的怀疑。于是,审查官专门弄了一本来翻了翻,发现在这本书的文字描述中,波兰人一点入侵德国的迹象都没有。相反,从一开始,波兰人就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地步,和纳粹德国的官方宣传完全相反。于是,这本书的第一版,也被追回禁止了。

如果我们不考虑纳粹德国这种有目的的歪曲宣传,那么德国对波兰作战的另一个理由,无疑就是为了修正《凡尔赛合约》的一个举动,也就是为了抢回合约规定割让给波兰的旧普鲁士领土。

可是上不是那么回事,德国人说的和做的不一样。看一看纳粹德国在波兰和在捷克的所作所为,我们就会发现,这两者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纳粹德国原本宣称,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德意志人占多数的苏台德地区。但是,当英、法对德国妥协,签署了《慕尼黑协定》之后,德国却没有遵守协定,反而马上出兵占领了整个捷克领土。

而在波兰,德国原本宣布自己要修正《凡尔赛合约》,夺回原本属于德意志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的领土,但当波兰军队溃败之后,德国却和苏联一起瓜分了波兰。

从上述这两点上看,实际上,一直到1939年,纳粹德国并没有真正确定发动一场全面战争的目的和方向。相反,它只是希望在对德国尽可能有利的情况下,重画中欧和东欧的势力范围,修正或者推翻《凡尔赛和约》。

2.进军东方

纳粹德国和希特勒本人真正变得越来越高调,也越来越有“全球视野”,其实是在对苏联战争爆发之后。而此时的纳粹宣传,对战争的定义,并不是“德意志人是唯一统治世界的民族”这种“大德意志帝国”理念。相反,进军苏联,向东方扩张,以便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被认为是整个欧洲各个所谓的“优等民族”共有的理想和目标。也就是说,英、法、德各国,都想向东进攻,都想消灭苏联,把苏联广袤的领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占为己有,只是纳粹集团明确定义:德意志人要在未来的世界格局里,居于主导地位。

而且随着纳粹德国对苏联作战的日趋不利,这种由欧洲“优等民族”共同统治东方地区、消灭“斯拉夫劣等民族”的宣传,变得越来越响亮。除了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些德国仆从之外,已经投降德国法兰西,也成了“优等民族”的一部分,跟着德国“优越”起来了。他们也希望,在纳粹德国的未来框架里,享受到越来越高的地位。

而当德国从进攻转入防守时,这些国家的人,就不仅仅是未来的二等统治民族了。相反,他们是以德国为首的、未来“欧洲大家庭”的一分子了,只能与德国紧紧地抱在一起。因为纳粹德国对这场战争的定位,已经从“为德意志民族夺取生存空间”,变成“为欧洲各‘优等民族’(包括英、法在内)夺取生存空间”,再一次变为“在黄祸和赤色浪潮面前保卫欧洲”了。

3.蹩脚的德国内政

事实上,迟至1939年,纳粹党在德国掌握的权力,都有“名”和“实”两个不同层面。从名义上说,希特勒的纳粹党是德国唯一的合法政党,而且有权参与德国的各种立法工作。纳粹党还把普鲁士邦政治警察和秘密警察机构,改造成了可怕的盖世太保,并成功地摧毁了魏玛共和国的各个州,实现了德国的中央集权化改革,纳粹党人占据了德国政府很多重要的职位。

但在事实上,在这个时期的德国,希特勒纳粹党,并没有扮演一个全面统治德国的角色。在这之前,希特勒并没有消灭魏玛共和国的整套国家机构,并让自己的纳粹党取而代之,也没有把德国政府全部置于纳粹党的管理之下。相反,希特勒更喜欢通过让纳粹党内的重要人物担任国家官职的方式,让纳粹党和第三帝国政府彼此平行和并列。

这个时候,旧有的总统府、内阁、军队,还有纳粹党,以及纳粹党新设置的种种机构,彼此之间并不是互相隶属的。相反,他们都直属于希特勒自己。希特勒之下,只有一个个分别掌握自己权力的纳粹实权人物,但却没有一个真正具有强有力组织性的“党”。

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纳粹党原本是一个巴伐利亚的失业工人组织的党,最初的党员虽然身份各异,但最早的五十来个创始人里面,很多人目前都处境不佳。否则,希特勒也没机会接近他们,并成为他们当中的重要成员。这些人对20年代德国的现状愤愤不平,又不愿意接受布尔什维克的路线,更喜欢对外的民族斗争,而不是国内的阶级斗争。

然而,反对阶级斗争是一回事,生活方式就是另一回事了。一个穷人可能觉得自己跟贵族或者资本家是一个民族,但是,看到另一个跟自己一样穷的人,却生活奢侈,这个人总归愉快不到哪去。而希特勒刚好就是那个奢侈的人。

4.希特勒的个人品行

希特勒后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好像是不讲究吃穿、生活俭朴的人。但是,不讲究吃穿里的“吃”,可能是真的,因为希特勒吃素。但说他不讲究穿,可就大错特错了。希特勒是一个奥地利人,一个在维也纳度过人生观定型期的奥地利人,他会不讲究穿?奥地利人一向是以“衣冠楚楚”而闻名于世,熊彼特一战前去伦敦和弗洛伊德二战前逃亡伦敦,都保持了典型的维也纳人气派,也就是“标准的布尔乔亚打扮”。

希特勒在这方面,跟他们不相上下。即使在穷的时期,他也从来不放松自己的打扮,这让他在纳粹党的“老同志”中间,显得有点鹤立鸡群、格格不入。同时,希特勒还有一种十足公子哥的爱好,就是汽车。而且希特勒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是“大排量党”,酷爱大排量的豪华汽车。这些爱好,在穷兄弟中间,怎么会受人爱戴?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就完全可以明白,希特勒为什么会在夺取了德国政权之后,还要对外发动战争、最后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7

这场战争不是希特勒的战争,而是德国的战争。

希特勒能够上台组阁,正是因为煽动了德意志民族的情绪,德国人高傲且强大,却在一战中战败。

历史上,一战的赔款德国赔到了21世纪!额度之大超过了我们的《辛丑条约》(一战中中国为战胜国,对于战败国德奥赔款取消,俄国发生革命,赔款取消,美国返还部分赔款,英法也有类似返还。)

背负着如此数额的赔付,还顶着巨大的复仇心理,又遇上了恐怖的经济危机,希特勒上台了。

从他上台开始他就得兑现自己的竞选支票了,最后能让德国轻而易举略过经济危机,略过巨额债务,略过战争赔款的只有一个方式:

战争。

上台到慕尼黑阴谋之前,希特勒让德国重新军事化,军事化带来的军备产业和征兵让德国经济复苏,但是这个只是经济危机后的回光返照,赔款和外债以及英美的钳制依然是悬在柏林上空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那么发动战争成了必然,英美避战妥协让德国加快了脚步,在那个历史风口上谁是希特勒都停不下来的,因为那个人不光煽动人民,他自己都是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

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后,德国是日耳曼民族主体的8000万人口,而法国只有4000万人口,适龄当兵的男性双方更是差距巨大。

这时候没人能阻止德国的战车了,他踩死了油门在下坡冲刺,碾压每一个邻国,直到装上铁板,直到车身爆炸。

8

希特勒就是为了彻底征服苏联,才叫希特勒的。征服苏联是希特勒的终极目标。如果希特勒不征服苏联,他根本用不着搞德国革命,建立什么第三帝国,他也懒得当什么元首。为什么?这是由希特勒的三观决定的。但征服苏联也意味着希特勒的彻底毁灭。为什么?因为他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有个西方学者写了一篇《关键时刻.希特勒》的文章,言简意赅的说明了为什么要征服苏联。总之,希特勒征服苏联是他一生的人生总目标。因为征服苏联也就稳定的达到了称霸世界的目的。这是麦金德的地缘政治理论,而希特勒深信不已。这个理论大概是说谁统治了苏联就等于统治了整个欧州,谁统治了欧洲就等于统治了整个世界。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但希特勒最大败点是他急于求成,斯大林就看穿了他的弱点,斯大林在其政治报告中早就预见了法西斯的战争苗头,并预言希特勒不如古罗马老练的征服者。也看清楚了希特勒必然进攻苏联。可惜斯大林也有走眼的时候,正如基辛格分析的那样,斯大林认为希特勒与与自己一样也是极为理性的政治家,这其实高看了他,希特勒由于在西欧取得了骄人的胜利,就不知妈是哪家女了,希特勒对自己身体的不自信,对强大苏联的恐惧,对纳粹运动老化,等等因素的考虑,最终使他做出了一生中最重大的决定:征服苏联。而这也导致了他的毁灭。

9

希特勒是出身于奥地利的日尔曼族人,父亲是一名海关职员,早年生活坎坷经历对他后来的性格影响很大,他十分早熟,16岁就热衷于政治,并逐步导致他对非日尔曼人强烈的排斥观念。在希特勒眼中,凡是日尔曼人生活的区域,就应该是德国的“生存空间”,这也是他后来发动战争的理由之一。

就希特勒本人而言,他不爱财、不爱美色,甚至不抽烟、不喝酒,平时只喝白开水,这一点和蒋介石有点类似。但他最大的欲望就是权力欲,所以在他手上,德国规划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巨大的形象工程。

德国为什么要发动战争?这要从一战说起,由于德国统一较晚,一战前德国经济崛起时,世界已经被英法俄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了,德国对此强烈不满,希望对世界秩序进行再调整,英法俄当然不干,最后只能开战了。

战败后的德国只能被迫割地赔钱,这对于骄傲的日尔曼民主来说是难以接受的。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德国也未能幸免,大量的资本家破产和工人失业,让整个国家岌岌可危。希特勒看到了机会,大肆宣扬民族主义等政治主张,并最终获得了德国大资产阶级的认可和基层民众的狂热拥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一战并没有解决德国的诉求,希特勒上台后,通过大量扩张军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制激了经济的发展,德国和美国一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率先走出了经济危机。实力的膨胀让希特勒内心的欲望被点燃,他高呼“要大炮不要黄油”,鼓动德国人向外夺取“生存空间”,并最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0

希特勒的内心深处是对德国一战失败后,欧洲各国从领土和财政上对德国的利益侵害和瓜分的具体反应。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