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62年的中印战争,一个靠着拍尼赫鲁马屁上来的将军,竟然大言不惭的说:“无论任何战争,都能战胜中国军队。”结果,现实却啪啪打脸,他也因为自己的无知成为了整个印度唾弃的对象。



前两年,中印双方发生了洞朗对峙。起因是我国在自己的领土上修建公路,而且修建之前已经通知了印度,印度方面也没有提出异议。

但当我国的公路开始修筑后,印度却表示了强烈的抗议。按道理说,某国不愿意邻国在边境修筑公路,那它可以反过来在自己的领土上多修几条公路。但由于印度没钱修公路,所以就开始耍无赖,竟然越过国境线阻止我们修公路。

实际上,印度的无赖表现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而是从独立之初就开始了。




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后来尼赫鲁当选为总理。当时,尼赫鲁虽然不断鼓吹和平,但却制定了“前进政策”,准备攻打我国西藏地区,并且不断派兵向我国边防部队挑衅,准备以武力清除我国边境上的军队,占据领土。

随后的时间中,尼赫鲁不断地命令印度军队向北推进,他甚至给印军下达命令:“在边防线上,哪里有空隙,就到哪里巡逻,或者是在那里建立哨所”。

在印度的政府高层中,有一个叫做布里吉·莫汉·考尔的中将,他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能力,但印度独立后晋升快速,原因就在于他是尼赫鲁的坚定支持者,只要是尼赫鲁说的话,都是对的。当然,他也是尼赫鲁前进政策的积极拥护者。



1956年到1957年之间,我国在阿克赛钦地区修筑新藏公路时,印度认为我国阻碍了他的前进政策,所以百般阻挠,甚至污蔑我国侵占了印度的领土,总面积约为12.5万平方公里,这大体相当于我国福建省的面积。

为此,尼赫鲁写信给我国,当时周总理接到信件后,理所当然的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于是尼赫鲁恼羞成怒,更加疯狂的大搞“前进政策”。入侵我国边境,制造流血事件。

我国当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希望双方能够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印度方面却不予理会。甚至认为我们软弱可欺,所以悍然发动战争,攻打我们的边防将士。



此时,布里吉·莫汉·考尔出现,他对尼赫鲁和印度高层说:“由于中国内部问题,中国不可能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而在任何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中,印军有能力击败任何中国军队!”

任何中国军队!

此言一出,尼赫鲁认为考尔有足够的能力入侵我国,于是他派遣了考尔到达前线担任印度第4军军长,负责整体战事。

考尔到达前线后,命令第七旅到达克节朗河作战,结果第七旅在几个小时内便被我军全歼。丢人现眼之后,考尔再次派遣第十一旅入侵我国西藏瓦弄,结果又被我军全歼。

两次被全歼,丢人丢大发了。为了挽回败局,考尔调遣了三个旅布防于西山口,以防御我国进攻。

结果,我军仅仅用了三天便全歼了考尔布置的三个旅,共计5200人。




屡战屡败的考尔再也没有狂言,留下的只有尴尬。战后,考尔也被印度政府勒令永久退役,并且接受调查。后来,印度政府还把他的退休金给停了。晚年,考尔还为自己的失败推脱,说印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投入不够!

我就纳闷了,当年的中印战争,印度从后勤补给、武器装备和战斗人员数量上来说,哪一点也不弱于我国,甚至某些地方还比我国更有优势。也不知道考尔所谓的投入不够,指的是什么。

最佳贡献者
2


张灵甫被包围的时候,友邻部队离他很近,但他却选择了放弃重武器,上了孟良崮。所以一直有个说法,他当时的想法是,以自己为诱饵,据守孟良崮,优势华野集中围歼整编七十四师,这样外围的国军就可以得到一直求之不得的与华野主力进行决战的机会。

当时国军参战兵力远在华野之上,又有美式装备,占有火力优势,所以张灵甫认为以前国军总是吃亏,是因为解放军行动路线飘忽不定,国军抓不住,只要能将华野部队压缩在一个狭小的区域里进行决战,国军一定能够彻底击败解放军,所以选择了这个自投死路的打法。

但是张灵甫却没想到,在他上了孟良崮之后,第一个掉链子的并不是他的友军,而是他自己的整编七十四师。虽然说整编七十四师被消灭确实有整编八十三师救援不力的问题,但更加重要的是问题在于,张灵甫也没留给友军太多时间来解救他,就已经被华野全歼了。


也就是说,张灵甫低估了华野的攻坚能力,却高估了整编七十四师自身在缺乏重武器火力优势的情况下防御作战的战斗力。结果是友军确实救援不是百分百卖力,但是整编七十四师这么快就被华野主攻部队全歼,不仅出乎张灵甫和国军统帅部的意料,甚至华野粟裕也没想到。

从这之后,国军再遇到被解放军包围的情况,基本上就不会选择转移了,而是尽可能就地坚守待援,而不乱动了,即使想自己突围,也不会轻易放弃重武器了。这也是后来豫东战役中黄百韬能够逃出生天的原因,被包围后就地构筑工事,坚守待援。

没想到在辽沈战役第一阶段,东野开始攻锦州之后,国军统帅部征询范汉杰的意见。其实国军统帅部是希望范汉杰能够向西突围的,但是范汉杰却认为,锦州守军达十万人,锦州又有永备工事,可以凭城坚守,等待救援。如果国军能够从华北和沈阳两个方面出兵,东西对进,夹击解放军,就可以进行决战,彻底改变东北战场的不利局面。


这次范汉杰倒是真的坚守了,而且守了二十二天。并且,当时锦州虽然不缺重武器,但是炮弹储备却不足,只打了几天就消耗完了,沈阳方面一开始还能空投一点,但是也是杯水车薪,而且在解放军防空炮火打击之下,沈阳很快也不敢再空投了。

这种情况下,范汉杰还能坚守这么久,也算是一条好汉了,可是救援却没等来,最后锦州城破,范汉杰被俘。他所希望的救援,华北来的侯镜如兵团确实是很卖力气的,而作为东北战场国军第一主力兵团的廖耀湘兵团却自作聪明,打彰武围魏救赵去了。等到廖耀湘奉命开始向东攻击的时候,解放军已经突破了锦州防线,范汉杰也准备突围了。

3

三战四平之后,时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杜聿明病情加重不得不飞回上海治疗,此时的东北局势对国民党极为不利,被迫由进攻转入了全面防御。眼看局势的每况愈下,蒋介石不得不易帅,选中了半年前刚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的陈诚来主持东北大局。

蒋介石为了让陈诚一人独揽东北军政大权,在军事上趁杜聿明治疗期间撤销了东北保安司令部指挥机构,在政治上免去了老牌政客熊式辉的东北行辕主任之职,由陈诚一人包了,所谓陈诚出马一个顶俩,蒋介石寄以了陈诚极大的厚望。

为了不辜负蒋介石的厚望,杜聿明前脚刚走,陈诚后脚就来到了沈阳,到任的第二天陈诚就发表了慷慨激昂地就职演说,凭着手握几十万美式装备的大军便狂妄叫嚷着“半年之内收复东北一切失地”。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陈诚就就与红军打过不少仗,第四次围剿大作战期损失最惨重,当时羽翼已丰的陈诚被红军打得溃不成军,其刚组建的第五军两个师在东陂及黄陂全军覆没,自己的命根子第11师在草台岗也被全歼,何应钦等人曾怒斥陈诚指挥无能、专横跋扈,但陈诚却不以为耻。

而在内战初期,担任参谋总长、坐镇后方指挥的陈诚可谓走到哪就败到哪,在中原战场被粟裕等人打得皮青脸肿,当了一回运输大队长,一时人言啧啧,此次雄心勃勃地来到东北无非就是为了挽回面子,以便再回南京安心当他的参谋总长。

为了证明自己的军事强于杜聿明,陈诚上任后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即扩军与整军,赶在林彪发起新一轮大攻势之前将杜聿明原有的50大军扩增至了58万人,同时在美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将杜聿明的全面防御改为了机动防御,全面收缩兵力并且活动范围只限在了大城市和主要交通路线,重点就是为了稳住沈阳、长春和四平及锦州这四个战略要地,以保障关外和关内路上通道辽西走廊的安全,尔后依托战略要地再向外慢慢扩张,最后一举扭转被动的局势。

但是,林彪根本不给陈诚机会,1947年9月便对陈诚一心要保住的北宁铁路线发起了攻势,一战历时五十天就歼灭了陈诚近七万余人,而陈诚从中原调来的49军屁股还没坐热就损失殆尽,北宁线锦州至山海关的铁路全部被拆毁,长春至四平的中长线也被切断了。首战出师不利令陈诚十分是沮丧,林彪收兵后陈诚再也不敢出门,将五十几万大军全部龟缩在了几十个据点,趁东北进入寒冬之际抓紧时间休整部队和加固工事,固守待援。

1947年12月,林彪对准了陈诚指挥中心沈阳外围的重要据点彰武,发起了冬季攻势目的就是为了扫清东北和华北之间联系的障碍,同时切断陈诚与关内唯一的路上交通线北宁路。陈诚一下子被打懵了,因此他没料到林彪会冒着风雪发起新一轮攻势,便急忙地命令长春、锦州及四平等地的部队前来增援。

殊不知,陈诚中了林彪的围点打援战术,前来增援的部队有不少被一一给予围歼,特别是精锐部队新编第五军两个师在公主岭被围而且被分割成了数段,已经插翅难逃。仅仅坚持了一天两万多人就全军覆没了,军长陈林达及两个师长被俘。

新编第五军的被歼震惊了南京的蒋介石,不得不连夜飞到沈阳追查责任,而此时的陈诚已经乱了方寸,干脆死马当活马医一人承担了全部责任,最后蒋夫人出面以陈诚胃溃肠复发为由才得以免去了责任,垂头丧气地溜回了上海。

而陈诚上任时所发出“六个月收复东北一切失地”的狂言,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名声尽失,从此远离了军事决策中心,专心为蒋安排后路,而陈诚的狂妄也进一步加快了蒋的灭亡。在冬季攻势结束之后,几十万大军被分割在互不相连的几个据点,东北局势对蒋介石来说已经是一个死局了。

4

前有张灵甫,后有廖耀湘。张灵甫在发现华野有合围意图时,本来可以快速通过垛庄逃出生天,然而他狂妄的要搞什么“中心开花”,爬上孟良崮葬送了整74师。而他的黄埔六期师弟廖耀湘,也因为狂妄葬送了东北国军最精锐的第九兵团,进而输掉了辽沈战役。



廖耀湘其实是杜聿明第五军系统出身,在该军所属新22师师长的任上,率部加入第一期中国远征军作战序列,入缅作战失败后撤往印度,成为“驻印军”新一军的骨干部队,全师接受了美械装备和美式训练,1944年与空运来的第14师、第50师扩建为新六军,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

1948年1月,国民党军队组建机动兵团,在沈阳以新一军、新三军、新六军、第49军、第52军、第71军及4个旅组成第九兵团,廖耀湘担任中将司令官,成为东北战场国军最大也是最精锐的一支机动部队。10月初,东北野战军南下攻击锦州后,廖耀湘奉命率以九兵团为主体的部队组成“西进兵团”增援锦州。



俗话说“救兵如救火”,既然增援锦州就应该沿北宁铁路线及公路线迅速接近锦州,然而廖兵团的行动路线让军史学家们直到今天也感到“匪夷所思”,五个军11万人马却是出沈阳向西奔新立屯、再向北直扑彰武,这几乎是个南辕北辙的路线。而实际上,廖耀湘对援锦行动表现出来的是“狂妄和懦弱”的两重性。

所谓狂妄,是廖耀湘认为彰武县城(阜新市辖)乃是东北野战军铁路运输线的节点,几十万解放军所需的大量弹药辎重都是从北满地区经由此地,再运往锦州前线的,只要第九兵团切断这条补给线,东野自然无力再战。



所谓懦弱,是廖耀湘坚持认为,在华北的“东进兵团”未抵达锦州与范汉杰汇合之前,西进兵团单独接近锦州是愚蠢的,极有可能中了东野“围点打援”的圈套,那么一旦九兵团被歼,则沈阳必失,因此不顾蒋介石的严令,坚持先打彰武。

负责牵制廖兵团的东野第五、第六纵队的五个师且战且退,1948年10月10日,在塔山阻击战打响的当天,廖耀湘十万大军却在距离锦州300公里的彰武发动大举进攻(沈阳距离锦州才260公里),次日占领县城。随即南京和沈阳大肆发布消息,似乎整个战役胜券在握的样子。

而实际情况是,东北军区迅速开辟了经由内蒙的运输路线,廖耀湘占领彰武只能算带来点麻烦而已。



等到廖兵团在蒋介石严令下掉头再向南前进时,黄花菜都凉了,10月14日廖耀湘才下达全军向南渡过新开河的命令,10月16日东野攻克锦州,廖兵团一夜之间成为了一支芒然的部队,不知该往哪里去。

廖耀湘同时接到了三份命令:蒋介石命令他继续前进“收复锦州”,这简直是痴人说梦;卫立煌命令他撤回沈阳固守,可将来怎么办?老长官杜聿明命令他转进营口从海上逃出东北。



一向自负的廖耀湘也迷茫了,整整在原地思考了五天,终于决定抗命向营口撤退,然而无论是前往锦州还是转进营口,黑山都是必经之路,于是从10月23日起,廖兵团才开始攻击黑山,东野在此部署的第十纵队及另外二个师死战不退,这就是著名的“黑山阻击战”。

廖耀湘第二次犯了“狂妄”的毛病,以他指挥的五个精锐军全力突击东野五个师的防线,本来是有可能完成突破的,然而他却只派出了第49军和第71军实施攻击,双方展开惨烈的攻防战,而廖兵团最精锐的新一军和新六军,却迟迟未能投入战斗。

也许是他认为根本用不着两大主力出马,可事后有人评价,廖耀湘有私心,想在逃出东北后能够保留基本部队。



总而言之,解放军阻击部队血战三天,死死顶住了敌人的攻势,至10月26日,东北野战军攻锦部队已经全部回师到达黑山一线战场,迅速完成了对廖兵团的穿插和包围,11万国民党军已经在劫难逃了。27日东野九个纵队发起总攻,第九兵团全军覆灭,史称“辽西围歼战”,电影《大决战》里东野司令员有句名言:“这个廖耀湘,无论是去锦州还是去营口,一周之前干嘛去了”?

廖耀湘兵团的覆灭,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可谓“后果很严重”,长春10万守敌闻听锦州解放和廖兵团被歼,要么起义要么投诚;而没有了重兵把守的沈阳,也被东野轻松解放,最关键的是,东北野战军主力得以仅用52天便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然后迅速南下入关,从而彻底改变了战争的进程。

5

我见过最狂妄的将军,当属日本傻瓜元帅杉山元。“一个月灭亡中国”“三个月打败美国”就是此君最牛的两个口号。1937年,此人提出了一个口号,“一个月解决中国事变”,后来这个口号被过度解读为“三个月灭亡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只有六个人拥有元帅头衔,分别是陆军的寺内寿一、杉山元、畑俊六,海军的山本五十六、永野修身、古贺峰一。1937年,正是在杉山元的策划和推动下,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形成了卢沟桥事变后迅速占领山西、河北和山东等省的形势。杉山元当时担任日本陆军大臣,在他的推动下,日军第五师团、第六师团、第十师团纷纷进入华北,中国北方战场增兵二十万,马五万匹。

杉山元认为,增加驻华兵力,很快就能解决中国问题,逼迫蒋介石签订城下之盟。当时担任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在《平和への努力:近衛文麿·手記》一书中,说,杉山元对日本裕仁天皇说,“一个月内,解决中国事变”。这,大概是中国抗战初期流传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最早源头了。

事实上,按照正常人的理解,杉山元不管是一个月还是三个月,想要灭亡中国,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所以,必须看到,杉山元说的“三个月解决中国事变”,其实是要求中国承认伪满洲国,签订和平条约。

杉山元和裕仁天皇的对话,与袁崇焕与崇祯皇帝的对话十分相似。一个是五年平辽,一个是一个月灭华。四年后,裕仁天皇又问杉山元,“你说一个月解决中国,怎么四年了还没打完?”杉山元辩解说“中国腹地深远,没想到拖这么久。”

随后,天皇又问杉山元,“和美国开战,多久能打赢?”杉山元的回答石破天惊“只需要三个月!”

天了噜,杉山元居然认为日本三个月就能打败美国,这样的脑洞实在是大如天坑啊!

裕仁天皇说“我信你个鬼!糟老头子坏得很!太平洋不比中国大?三个月就能征服?”

这样的水平,居然长期掌握日本陆军,也难怪别人都说杉山元是个傻瓜元帅了!杉山元是继上原勇作元帅之后第二个在陆军三大衙门都做过主官的军人。日本陆军包含三个衙门,分别是陆军省,参谋本部和教育总监署。

令人无语的是,裕仁天皇居然最终决定对美国开战,看起来这些日本法西斯高层,脑子都不好使。

太平洋战场上,美国很快发动反击,杉山元1944年担任陆军大臣,负责本土作战。杉山元主张坚决抵抗美军,本土防卫军整编为第1总军和第2总军,杉山元直接掌握第一总军,下辖3个方面军,30个步兵师团,2个坦克师团,2个高炮师团等,约有兵力70万。

随着两枚原子弹在日本爆炸,裕仁天皇终于放弃抵抗,宣布投降。1945年9月11日,第一批日本甲级战犯名单公布,杉山元并没有被列入,但他知道自己肯定难逃一死,第二天上午在自己办公室开枪自杀。当天晚上,杉山元的妻子启子在家中剖腹自杀。

不过,从抗战前的情况来说,杉山元说的一个月击败中国,并不是一件难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在山东登陆,借口对德国宣战,进攻山东青岛,并且占领了胶济铁路。当时袁世凯和问陆军总长段祺瑞,“如果和日本开战,我们的军队能顶多久?

”段祺瑞说“最多48小时。”袁世凯问“48小时后怎么办?”段祺瑞说“听大总统决断。”

北洋初期,中国高层认为,中国军队只能顶住日军两天两夜!随后,就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了。也难怪,1928年济南惨案不抵抗,1931年九一八石板不抵抗,蒋介石汪精卫胡适为首的一群人,每天把“抗战亡国”理论挂在嘴边。

无独有偶,孙中山在谈到中日战争时,也提出了一种亡国理论。他认为,日本可以再十天之内灭亡中国。在《三民主义》一书中,孙中山说“从日本动员之日起,开到中国攻击之日止,最多不过十天;所以中国假若和日本绝交,日本在十天以内,便可以亡中国!”

这一点,蒋介石在《敌乎?友乎?》一文中这样说:“中山先生何以明言日本在十天内可以亡中国?要知中山先生之言,是看破日本早具有十天内占领中国要地之野心与其可能,故特加重其词,以警惕国人。”

很明显,蒋介石并不认可孙中山说的日本十天灭亡中国的实力,他认为,中国可以挺更久。随后,蒋介石提出自己观点,“因日本灭亡中国的时间,如要用三个月十个月或半年的期间”。

难以想象,“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论点,居然是老蒋提出的。

6

经年尘土征衣紧,远近炮声指挥忙,这是对国民党将领张灵甫在抗战时期最真实的描写。这位人们口中的铁血悍将,有着与岳飞一般无二的"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但就是他,一个铮铮傲骨的汉子,一个战场上骁勇善战的英雄,也曾因一时冲动(应该和狂妄无关),冲冠一怒杀红颜,虎口桥畔入牢监。

至于说他狂妄,应该就是独上孟良崮了。本想以自己作为诱饵,和大部队来个里应外合,一如张古山一战。然而此次,他没有等来自己的同伴,最终命亡(是自杀?是击毙?两种说法。这里不追究真相,反正结局一样。)。具说最后也只是留下了"玉玲吾妻,今永决矣。灵甫绝笔"十二个字。

对予张灵甫,毁誉参半,这里就不一一述说了。

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7

我看这个问题下面许多人都说张灵甫狂妄,但事实上据我所了解的情况,综合各方面史料而言,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时并不狂妄。


非但不狂妄,而且还处处透露出悲观情绪。


首先,张灵甫并不是“骄兵冒进”,而是奉上级命令进入孟良崮一带,而且张灵甫之前是极力反对该作战方案的。


根据《第一兵团孟良崮战役战斗详报》(第二档案馆馆藏)记载,张灵甫与整七十四师是在汤恩伯的命令下攻击“杨家寨、孤山一带”的,即“整七十四师、整二十五师为攻击部队,归第四纵队黄司令统一指挥,除以一部控制孟良崮、北桃圩要点外,主力真日(11日)攻略三角山、水塘固、杨家寨、黄鹿寨、黄斗顶山、卢家山坡、凤凰山各高地.”


5月11日当天,整25师进占黄斗顶山、卢家山坡、凤凰山,整74师前锋抵达盘龙山庄、新兴、葛墟和圈里,而主力止于戴庄至冯家庄一线,两个整编师的占位大体平行,并不存在“甩开两翼掩护部队,孤军深入”的问题。


而真正的突出之势,是发生在12日以后,而这一问题的形成,却源于左右两翼的按兵不动,才使得整74师的进攻突出友军约5公里远。


可以说张灵甫与整编七十四师并没有孤军深入。


而且整七十四师被俘人员所撰写的回忆材料里也披露了张灵甫多次向上级反映整七十四师进入山地作战的困难,建议将主力部署在平原地区,先派出小股搜索部队进入山区搜索,探明情况后再全师推进。


可是张灵甫这个方案却被陈诚否决了。


从这可以看出,张灵甫不但不狂妄,而且作为一个中级将领,基本的战术素养还是具备的;相反,陈诚、汤恩伯这些高级将领却显得有些心浮气躁。


其次,张灵甫曾当面抱怨上级的布置是“让我去死”。


还是根据汤恩伯第二处(情报处)处长毛森回忆,张灵甫在战前曾经向他抱怨“迫我进入山区作战,等于牵大水牛上石头山。有人跟我过不去,一定要我死,我就死给他们看吧。


最后,还是根据七十四师被俘人员交代,张灵甫固守孟良崮并非本意,而是来自于比兵团级别更高上级之要求。


“另据该师副参谋长李玉良供述该师撤守孟良崮及以后之固守待命,均为兵团以上之命令。从河北转进时,本师曾有撤退至界牌以北平原地之决心,终以顾虑战责及上级指定勿退,至孟良崮待援,而能开进时限其两日攻占坦埠;转进时,又要他们在孟良崮固守三天。”(《战俘供述:对孟良崮战役检讨》)


由此可知,孟良崮战役中的张灵甫并不“狂妄”,他也许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但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只是他的上级未免都太不合格了。

8

“谁想要和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是有病”,谁能想到这居然是美国赫赫有名的狂妄无比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



麦克阿瑟很早就享誉世界,曾经是美军中最年轻的准将、最年轻的少将和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就是美国著名的彩虹师的师长。战后,39岁的他又成了“把西点军校带入现代军事时代”的西点军校校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作为盟军太平洋战区最高指挥官,在对日作战中功勋卓著,实现了“我会回来”诺言。



二战后,作为日本的太上皇,麦克阿瑟主导了对日本社会的改造,麦克阿瑟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代言人,全世界都记住了那个身穿咔叽布军服、头顶特制元帅帽、叼着玉米芯烟斗,外加大墨镜的美国五星上将。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仅仅三天之后,朝鲜军队就攻下了韩国的首都汉城,一路上势如破竹,一个多月之后,朝鲜就占领了韩国90%的领土和92%的人口,韩国局势岌岌可危。



麦克阿瑟率领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力排众议从仁川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一场被称为一比五千的赌博式作战行动,将朝鲜战争爆发以来所向披靡一路打到朝鲜半岛最南端的朝鲜人民军拦腰截断,朝鲜战局随即发生逆转。

仁川登陆的成功,让麦克阿瑟的声誉如日中天,更增加了其狂妄的程度,在他看来,彻底胜利就在眼前,对于情报部门提供的中国军队有干涉迹象以及可能给美军带来的危险,他置若罔闻,根本不相信前面还会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他。



1950年9月30日中国一再警告不准越过三八线,但麦克阿瑟根本不把中国放在眼里,仍然命令联合国军于10月1日全面越过三八线,并于10月19日占领平壤,麦克阿瑟趾高气扬表示,要让孩子们在感恩节(11月28日)前结束战争回家。

狂妄的麦克阿瑟说什么也没有想到,小米加步枪的中国敢于和世界头号世界强国对抗。彭德怀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志愿军击碎了麦克阿瑟“回家过圣诞节”的叫嚣,“联合国军”伤亡达3.4万余人,被迫从鸭绿江边撤至三八线附近。



美军在朝鲜遭到惨败的消息传到美国后,舆论一片大哗。《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文章将美军的这次失败称作“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时代》杂志说:“我们吃了败仗——美国历史上最惨重的败仗。”《新闻周刊》称其为:“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最惨的军事败绩。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军事灾难。”

狂妄的麦克阿瑟在军事上的失败,终于恼羞成怒,极力想挽回面子,总想把战争扩大到中国,使朝鲜战争演变成中美大战。甚至疯狂到建议投掷20至30颗原子弹轰炸中国,在中朝之间沿鸭绿江设置一条放射性地带。



麦克阿瑟的疯狂吓坏了英国等国家,麦克阿瑟难道要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吗?麦克阿瑟的鲁莽严重破坏了美国欧洲第一的战略计划。美国总统杜鲁门早就受够了麦克阿瑟的盛气凌人。

麦克阿瑟自恃资格老威望高,不把杜鲁门放在眼里。1950年10月,杜鲁门希望就朝鲜形势听取麦克阿瑟的意见,麦克阿瑟居然以前线战事正紧为由不愿回国汇报,于是杜鲁门只好屈尊从美国赶到威克岛与麦克阿瑟会谈。



杜鲁门不想让麦克阿瑟再疯下去,1951年4月11日,麦克阿瑟被解除美国远东最高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职务。

可笑的是,麦克阿瑟一直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领导是林彪,打了半天都不清楚对手是谁。狂妄的麦克阿瑟最终败在了彭德怀手里。

彭德怀自豪地宣布:“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9

作为一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雄心壮志是必备的素质,谁都想功成名就,青史留名。可有的将军眼高手低,狂妄自大,结果损兵折将,害人害己,只能给后人留下笑柄。国民党将军张辉瓒就是这样的人,正因为他自己的狂妄残暴,最终为自已招来了杀身之祸。

“雾满龙冈千嶂喑,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能够登上毛泽东诗词上的,还真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张辉瓒绝对是个军事学霸,湖南陆军讲武堂,保定军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都一一读过,之后又专程到德国做过军事考察,按理说应该具有儒将风采,但不知道是不是军校读多了,其人非常冷血,在国民党军队中也是个少有的心狠手辣之人,打击共产党,残害百姓,杀人如麻,被人称为“张屠夫”。

1930年任国民党第18师中将师长,参加蒋介石发动的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任中路总指挥,率军攻打红军,张辉瓒狂妄自大,根本没把红军放在眼里。他把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黄公略比作宋朝宋江,方腊,田虎,王庆,称他们为“四大寇”,扬言要“剃朱(德)毛(泽东)”。

毛泽东将计就计,诱敌深入,在龙冈设下埋伏,利用大雾天气,迎头痛击张辉瓒部队,将之全歼。张辉瓒化妆逃跑未果,被活捉。成为国共交战以来,被生擒的最高国民党将领。

张辉瓒曾经和毛泽东一起参加过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驱张运动”,也算是老相识了。见到被捉的张辉瓒,毛泽东不无嘲讽的调侃“究竟是你剃了朱毛的头,还是朱毛剃了你的头”?

在对待张辉瓒的处置问题上,毛泽东和朱德都认为不要杀掉他,一是维护共产党的声望,教育国民党官兵,二是可以换回我党的许多被捕的同志和大批钱枪物质。并且也与国民党谈好了交换条件。

但是在苏区政府召开反“围剿”祝捷大会上,公审张辉瓒时,因为他在这一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有极大的民愤,所以与会群众把怒火统统发泄到他的身上,以至于群情激奋,冲破红军战士的阻拦,登上主席台,痛殴张辉瓒,最后竟从红军手中把他抢走,拖出会场处死了他,又将他的头砍下,装进竹笼,扔到江里。

这一突发状况,让毛泽东朱德始料不及,但事态已经无法挽回。朱德后来回忆这件事时说“当时真不应该杀了张辉瓒,如果留着他,不但可以解决根据地的不少困难,还可以用他换回许多狱中的同志。可是杀了他后,蒋介石为了报复,处决了我们许多被捕的共产党员,包括几次起义失败后被俘的多位我军将领”。

张辉瓒之死,虽然是意料之外,可也是他罪恶累累,民怨极大所致,归根到底还是他咎由自取,自食恶果。

我是历史微点,欢迎互相关注,共同学习!

10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我觉得应该是曹魏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个君主,曹髦。

曹髦是曹丕的孙子。

曹髦是一个颇有文学才华的聪明人,曾经创造了九言诗,也是一位卓越的画家。

但是,曹髦13岁登基的时候,就是司马家族的傀儡。

当时司马家族早已架空了曹家,实际上掌握了曹魏的大权。

曹髦既然是聪明人,当然不愿意只做傀儡,随时有杀身大祸。

在司马师去世的时候,年仅14岁的曹髦试图政变,夺回权力。但因为年幼无知,哪里是司马昭的对手,政变被轻松粉碎了。

曹髦无奈之下,封司马昭为大将军。从此,司马昭独掌大权。

当时司马昭野心很大,完全架空了曹髦。

曹髦基本只是一个图章而已,朝中大臣为了避难,都不敢和曹髦走进,怕被司马昭诛杀。

最终,曹髦只有王沈、裴秀等部下,基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没有一点权力。

其中司马望、钟会也曾和曹髦关系不错,但发现司马昭的篡位野心后,两人先后和曹髦保持距离,不敢惹火烧身。

然而,司马昭步步紧逼,而且态度嚣张傲慢,根本没有把曹髦放在眼里。

曹髦在气恼和碎石可能被暗算的威胁下活了7年,到19岁。

当时司马昭准备篡位的意图,已经到了所有人都知道的地步。

曹髦认为,司马昭这一两年就会对他下毒手,十有八九会将他暗算害死后自立。

曹髦一来年少狂妄,二来到了这种地步也忍无可忍,决定干脆拼命了。


曹髦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直言不讳的说:司马昭的野心,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了。我不能坐等被废黜的耻辱,今日我将亲自与你们一起出去讨伐他。

王经极为惊恐,劝告说:司马昭掌握兵权,麾下何止数万人。陛下以区区百余名宫中宿卫去杀司马昭,绝对没有好下场。希望陛下暂时忍耐,不要做蠢事。

然而,曹髦却颇有骨气:我不动手,难道等着司马昭来杀我吗?我是武皇帝的后代,就算死也要死得明明白白。这样就已经决定了,纵使死了又有什么可怕的,何况不一定会死呢!

在曹髦要率领一百多名卫士和仆人出去的时候,王经保住他的腿痛哭:陛下此去,等于是羊入虎口,臣不能看着陛下去送死。

然而,曹髦一脚踢开王经,带着部下就杀出王宫。

而此时,王沈、王业唯恐曹髦的行为牵连自己,跑出去向司马昭密报。

这边,260年6月2日,曹髦率领100名乌合之众,杀出宫殿。

接到密报后,司马昭急忙派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带着几百人阻拦。

然而,曹髦对准他们大骂:我是皇帝,你们阻挡我就是叛逆,谁敢上来?随后,曹髦亲自持剑冲过来。

司马伷的部下不敢和皇上动粗,吓得四散逃窜。司马伷也跑了。

此时,中护军贾充带着数千大军赶来,拦住曹髦。

曹髦部下100多人见对方人多,纷纷逃窜。

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曹髦仍然毫不畏惧,挥剑拼杀。

贾充部下士兵试图阻拦,曹髦大叫:我是皇帝,你们敢弑君吗?

贾充的士兵不敢应战,纷纷后撤。

贾充见局势不可收拾,怒斥部下成济“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

于是成济立即抽出长戈上前刺杀。

曹髦到底是个皇帝,哪里有什么格斗能力,被一矛刺死。

当时,曹髦还不满19岁。

司马昭闻讯,大惊,自己跪倒在地上。太傅司马孚奔跑过去,把曹髦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哭得十分悲哀,哭喊着说:“陛下被杀,是我的罪过啊!”

曹髦时候,王经来扶尸大哭。司马昭认为王经是曹髦的死党,稍后寻机将他害死。


曹髦被杀后,朝中大臣群情激奋,认为弑君是大罪,不可容忍。司马昭为了平息愤怒,诛杀了成济三族,成济兄弟不服罪,光着身子跑到屋顶,大骂司马昭,被军士从下乱箭射杀。

可以说,曹髦这小伙子就是历史上最狂妄的皇帝了。

面对有几十万大军的司马昭,曹髦敢于带着100多人拼命。

其实,这也是曹髦的血性,宁可这样光明正大的战死,也好于做汉献帝那种窝窝囊囊的亡国之君。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