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868年的东亚世界,注定不会平静。这一年中,清帝国在经历了南方叛乱的打击后,重新回归到了以向西方学习为首的自强运动轨道上,而在日本,挟持天皇以号令诸侯的的德川幕府,在忠于天皇的贵族与地方强藩组成的联军打击下,彻底溃败,其老巢江户城不战而降,权力重归天皇及其治下的政府,从此,日本也和西方的邻邦一起,开始了内部革新。
日本的地方强藩能够挑战幕府权威成功,除了借助天皇名义,师出有名之外,还与西南地区的武士集团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武士阶层,自中世纪以来,一直是影响日本历史进程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而在近代的西化思潮中,他们不可避免的,迎来了新的挑战。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武士会大政奉还立下赫赫战功,但是,他们始终游离于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之外。更让新政府感到忧虑的是,地方藩阀对于武士们影响之大,甚至要超过自己,而且武士们保留了佩刀的特权,这又极容易引发大规模流血事件。新生的政权,再也经不起内战的折腾了。因此,加强中央权力,抑制武士集团,并将其逐步改造为服从于天皇政府领导的编户齐民,至关重要。
可是,有一个人并不把东京的号令放在眼里,此人,就是西南萨摩藩藩主西乡隆盛,此人在打击幕府的战争中立下大功,而且学养深厚,是明治政府比较依赖的对象。可是,再优秀再伟大的人物,一样有私心,他认为,日本的现代化改造,不应当以牺牲武士的特权为代价,这是日本独特的传统,一旦有所抑制,日本将会成为西方的鹰犬。西乡的想法未免有些夸大其实,但是,明治政府的其他同僚却丝毫不在意其复杂的想法,西乡隆盛与大久保利通等同僚的嫌隙开始日渐扩大。终于在是否征讨朝鲜半岛一事上集中爆发了出来。
(西乡隆盛)
02
和当年的丰臣秀吉一样,西乡也希望通过将朝鲜半岛收入囊中,以作为进取大陆板块的跳板,退一步讲,即便进取受阻,朝鲜丰富的资源,也能成为日本发展的动力来源。说白了,西乡眼中侵略朝鲜的计划必须迅速实施。
可是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等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此时内政不修,矛盾重重,急于对外扩张,极有可能导致整个政权崩溃的灾难发生,所以与其用兵海外,不如先派少数军队试探,然后以内政改革为主。
西乡是个急性子,双方很快就闹崩了。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西乡干脆辞去东京政府一切职务,回到了家乡鹿儿岛县。
此时,日本政府已经通过"废藩置县"的政策,建立了服从于中央命令的地方县政机构,鹿儿岛也不会例外。可是,西乡丝毫不把这个中央派出机构放在眼里,他暗中指使亲信驱逐了地方行政人员,然后安插自己的党羽来管理,俨然成为一个国中之国。消息传到东京后,大久保等异常苦恼,曾经的维新功臣,现在居然变成了维新成果的破坏者。
03
西乡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东京政府对于武士特权的取消是自掘坟墓,武士刀凭什么不能佩戴?本来作为武士生活来源的粮食,为什么变成了时刻会贬值的纸钞和债券?这是对于过往传统的背叛。
西乡的这种想法,为他赢得了一大批武士阶层中保守势力的青睐,当然了,也有一部分武士认为西乡的看法过于幼稚,所以仍然选择去就读正规的军事院校,然后进入陆军。这样一种现象,更引起了西乡和他的追随者的反感。在他们的认知中,当兵打仗本来也是武士特权的一部分,现在中央政府向全社会招兵买马,训练新式军队,这明摆着是过河拆桥,不把武士放在眼里吗!
西乡的动静闹得越来越大,从垄断地方行政机构的职位,到劫夺地方军火库的物资,直到默许党羽捏造东京方面谋杀自己的假新闻。
东京方面岂能无动于衷?木户孝允、山县有朋等面对西乡的挑衅,也开始有计划的动员军队,同时派人侦查鹿儿岛一带的动向。而这也更给了西乡的支持者反叛的借口。
04
终于,在1877年的二月,集结在西向身边的武士拥戴他为"征讨大将军",并决计向东京进军,推翻现政府,恢复武士的特权地位,然后大张旗鼓进军朝鲜。
西乡手下的反政府军,有三万多人,但是枪炮弹药有限,多以冷兵器为主,这倒也符合他们"传统卫道者"的自我定位。可是,在攻打熊本坚城上,他们的自负,让自己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大量武士倒在了政府军密集火网之下,而由于缺乏攻坚的重炮,西乡只能默默看着自己的亲信变成炮灰。
就在西乡的前锋受阻于熊本,无法靠近东京时,大批日本新市陆军在海军舰艇的配合下,迂回到了西乡的前沿阵地后方,给予其痛击。不得已,武士大军只能收缩防线,同时迎战熊本和来援的政府军。
东京方面投入的部队,超过了六万人,而且还有海军助战,移动快捷,而西乡的部队虽然轻装简便,可是普遍缺乏正规战的训练,几乎一触即溃,在对手的频繁攻击下,曾经声势浩大的攻打熊本的野战部队,顷刻间变成了西乡和五百多个亡命之徒。他们拼死杀开一条血路,狼狈窜回了鹿儿岛的老巢——城山。
05
大久保等深知兵贵神速,不可放虎归山,所以催促政府军方面跟踪而至,大久保等为表现自己的大度,劝西乡投降,可是并未得到回应,双方在1877年秋,于城山附近展开了最后的决战。面对政府军有节奏的冲击,武士的血肉之躯,根本不堪一击。对武士刀的信仰,在枪林弹雨中化为乌有。眼看着黑压压的政府军袭来,西乡不愿受辱,命令部下从背后用刀穿透自己,并割下了首级。至于他那"忠诚"的下属,也很快随他而去。城山之战与之前熊本县附近的激战,彻底消灭了武士阶层的保守势力,从此,接受西化军事训练的平民阶层开始大量进入军队,扮演了日本高层侵略亚洲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爪牙角色。
一百多年后,一位美国导演有感于这段壮烈的历史,拍摄了电影《最后的武士》,其中,这位日本传统的旁观者,将西方中世纪的骑士精神与西南战争中战死的日本武士融为一体,称赞其忠实于信仰的一面,而对于指导西化改革的天皇政府,则嗤之以鼻。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也更让西乡隆盛,由一个目光狭隘的藩阀,变成了日本传统的代表人物。而那些完全出于私欲的权力斗争,则被掩盖下去。
(《最后的武士》剧照)
持续千年的武士时代就此谢幕,一个时代已经结束,而另一个时代,还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