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不管是慈禧所言,还是光绪批注,其实旨仍不过是奴颜卑膝,拿人民的血汗钱,讨好洋人罢了。我们知道在腐朽没落的清朝未年,人民普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是中华儿女普遍現象,而满清高層对广大农民的敲骨吸髓毫不满足,还要进一步的搜刮民脂民膏“宁赠友邦,不与家奴”,说明个什么问题?。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于义和拳扶清灭洋之功不论,反把人民大众的爱国热情付之一炬,恰恰说明《辛丑条约》中的庚子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赔偿给拾壹个国家,是名正言顺,无可非议的了。

不仅打了无能滿清的脸,更是灭了人民反洋人的锐气,为以后家将不家,国将不国开劈不光彩的先例,而把国之人均一两白银付魔鬼,还美其名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好一个“结与国之欢心”,岂不是“置人民于死地”,无能无为的清政府,可恨可气可悲。这样的政府,也只有死路一条,不足为惜。

最佳贡献者
2

有关近代史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陈悦来解答。

首先要理清的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并不是慈禧太后所说,而是出自1901年2月14日清王朝上谕中的一句话,这道上谕则是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出。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出现的背景

内容中包含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一句的1901年2月14日清廷上谕,其出现的背景直接和当时的内外形势相关。

1900年,中国北方发生声势浩大的排外义和团运动,进而引发了8月间列强组成联军入侵中国的庚子国变。随后,联军相继攻占了天津、北京等重要城市,清王朝无力抵御,乃至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被迫“西狩”躲避。

至1900年末,列强向清政府透露了可以议和的信息,并提交了12条议和草案。据此,清政府开始与列强接触议和,由于草案中尚没有直接列明诸如赔款数字等具体条件,清政府即开始与列强接触,希望赔款要求不要过高。1901年2月,清政府原则上接收了列强提出的12条议和大纲,接下来就要和列强详细讨论、订立具体的细节条款,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上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做出。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解读

如果仅仅只是看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一句,确实容易让人产生清政府求和卖国无底线的印象。但如果了解了上面2月14日上谕的出现背景后,这句话的理解就并不能这么简单做出,而如果看了2月14日上谕的完整内容后,就更会发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并不是我们传统理解的那样的意思。

如上所述,2月14日的上谕,是清政府要求参与议和、交涉人员在与列强讨论议和细节条款时,尽量设法减少赔款损失的背景下而产生。而上谕中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实际上的意思是指考量中国的国力,以尽量少的损失去“结与国之欢心”。

对此,除了上谕做出的背景可资说明外,上谕本身的内容也很值得仔细阅读,相关的文字为:

“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由此不难看出,电谕的实际内容是表示基本接受列强开出的十二条条款,但是对其中的细节条件仍有异议,命令奕劻、李鸿章就这些细节条件与列强进行谈判,要求既要保证议和,又要考量到国家的国力。并不是指无下限的一股脑的尽国家的能力来满足列强的勒索。

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上谕作出后,奕劻、李鸿章等议和大臣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个上谕的真实含义。

上谕作出后,1901年4月19日,列强向中国提出了需要赔款4.5亿两的要求,清政府直接表示无法接受。随后曾指示奕劻、李鸿章与列强尽量磋磨、交涉,以减少赔款数额,以及分期赔款利息。从这些细节能看出,所谓的“量中华之物力”,并不是要把中华物力全部给予列强,而是指要考虑到自己的家底,尽量减少和议的代价。

(本回答参考了王开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新解,《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3

慈禧太后虽然误国误民,但是她并不愚蠢,也不呆痴,她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结合谕旨的上下文理解,就是“充分考虑中国的财力(以前赔了不少,国库十分空虚了,尽量与列强协商少赔一些),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与各国达成和解”。很多人认为慈禧太后这话的意思是:天朝钱多人傻,列强要多少就赔多少,只要他们高兴就行了。实则 不是这样的,慈禧就算再有钱,也不会白白送给列强的,于公于私都说不通。

1900年慈禧太后向八国宣战,意图依靠义和团的势力恢复大清的荣耀。同年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八个国家组成联合军队,约五万人在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的带领下进攻清朝。清军一路溃败,义和团在浴血奋战后也溃败,联军攻入北京城烧杀抢夺无恶作,而慈禧太后则在城破前率领皇室成员逃向西安避祸。

慈禧太后见清军不堪一战,义和团也作了鸟兽散,南方各省拒不出兵勤王,于是命令李鸿章主持议和大事,同时命令各地清军协助八国联军围剿义和团。各国在北京城无恶作,都没有议和的意思,俄国为了逼迫清朝承认俄国占有东北三省的合法性,故全力周旋,使各国同意议和。最终李鸿章在俄军的保护下达到北京,开始与列强们谈议和条件。清朝打不赢人家,又没有大佬帮助,所谓谈判议和,说白了就是割土赔款,花钱买平安罢了,李鸿章根本没有谈判的筹码。

列强们因为在华利益的相互冲突,所以最终选择了保留慈禧,同意议和!因为没有慈禧的话,清朝可能就会快速跨台,他们就不好讹诈中国了。议和的主要结果就是《辛丑条约》,共计12款,19个附件,这是近代中国签订的最大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没有割土之约,但是赔款数量巨大,本金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亿两白银!日本能从一个岛国发展成军国主义强国,全靠清朝的两次重要赔款。

慈禧太后的喻诣: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也就是说慈禧太后看了《辛丑条约》的12款后,要求李鸿章死皮癞脸的再跟列国就赔款细节进行磋商,目的是少赔一点是一点,能拖久一点就久一点。量中华之物力,就是要李鸿章好好考虑下中国目前财政实力,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尽量少赔点,尽量把时间拖久点。

李鸿章的努力也没有白废,至少让时间延长为39年付清,如果一次付清的话,中国人民的灾难将不可想象。时间久了也给了了可变之机,最终在美国的提议下除了日本外,各国均退还了一部分赔款,也先后放弃了尾款,截止1947年所以签约国都放弃了赔款。《辛丑条约》实际支付给各国6.532亿两白银,各国"退还庚款"约合海关银3亿两,大部分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清朝开始的百年国耻也让后人深深明白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国弱就无外交!

4

《辛丑条约》后,慈禧太后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关键的就是这个量字怎么解释,清末以后有些人故意的去歪曲,把它解释成尽量、尽力;而当时慈禧“量”这个字本身而是衡量,考量,而不是“尽中华之物力”的意思。

在与八国联军的谈判过程中,慈禧曾电令谈判的李鸿章,奕劻等人:“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既有悔祸之机,宜颁自责之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学者王开玺的解释是,清政府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曾有过种种与列强交涉的努力,想要削减赔款的数额,只是最终没有成功;且慈禧在谕旨中有一段话,是要奕劻与李鸿章等人与列强讨价还价——“细订约章时,婉商力辩,持以理而感以情。各大国信义为重,当视我力之所能及,以期其议之必可行。此该全权大臣所当竭忠尽智者也。”故而,在他看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的正确解读应该是:“清政府的上谕是要求议和大臣奕劻、李鸿章,必须‘竭忠尽智’,与列强切实相商,不得在赔款等问题上漫天要价,任意要挟,以尽可能少的‘中华之物力’,来‘结与国之欢心’。”

为什么后来依然有人宁愿相信慈禧为了巴结各列强,尽力去满足其要求?既有条约签订时清政府巨额赔偿,也有更深层的意思,又是为什么?







5

1901年2月,慈禧在西安以光绪帝的名义给负责议和的李鸿章等人下了一道上谕,其中就有“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

在清王朝重男轻女的大环境里,慈禧能发动政变,扳倒八大辅政大臣,以垂帘听政的形式夺取政权,最终实现了“龙在下,凤在上”的格局,成为清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可谓十分厉害。

(慈禧画像)

在慈禧把持政权的半个世纪中,她的强势更是令朝廷内外无不对她战战兢兢,俯首帖耳。她还曾对大臣们说过:“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谁一世不痛快。”可见,慈禧的跋扈强硬非一般人能比。

那么,强硬的慈禧,为何却会以光绪的名义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话呢?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慈禧说这个话,是因为她看到了,列强提出的12条大纲中,有两个字让她胆战心惊。

是哪两个字呢?

说到这里,就得先说说慈禧和光绪帝为何到了西安。

清末时期,清政府在外忧内患中早已岌岌可危,不断地割地赔款和不断强加在国民身上的各种赋税更是显得清政府腐败无能,民心大失。

1898年,由于有人告密,说光绪帝密谋兵围圆明园,逼慈禧交权。

慈禧勃然大怒,立刻囚禁了光绪帝,并镇压了维新人士,于是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便因为慈禧而夭折了。

既然慈禧不痛快,那么废掉光绪帝,再立一个傀儡皇帝,对慈禧而言,那还不是和翻书一样容易。

然而,就在慈禧宣布皇帝病危,准备改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时,不仅遭到了列强的反对,还要求慈禧归政于光绪帝。

(光绪帝剧照)

这无疑让慈禧火上浇油,毕竟想要她放权,无疑是虎口拔牙。

而此时,得到王亲贵族支持的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四处围攻外国传教士和外国使馆,频频制造事端。

当慈禧得知义和团“刀枪不入”时,便不顾朝中大臣劝说,悍然向11国同时发起了宣战诏书。

于是,八国联军从天津大沽口一路攻向北京城。

起初,慈禧还不断下诏,要求各地派军勤王。

但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人却和清政府离心离德,不仅对勤王诏书置之不理,还为了不让列强入侵所在行省,与列强签下了东南互保的协定。

虽说清军和义和团尚有数十万人,但在列强的洋枪利炮面前,也都早已吓得尿遁。

因此,就在北京城破之时,眼见大局不妙的慈禧,顾不得什么“天子守社稷”,带着光绪帝西逃,一直逃到了西安,才算歇了脚。

慈禧惴惴不安,倒不是因为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后,大肆烧杀抢掠,屠戮百姓,而是害怕列强会找她算账。

为了能保住手中的政权,慈禧再次任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让他们代表清政府向列强乞和。

(李鸿章画像)

对于贪婪的列强而言,从中攫取最大利益才是他们想要的目的,所以经过不断地争议和调解后,列强终于提出了极为苛刻的12条大纲,并声明不可更改。

李鸿章等人向远在西安的慈禧转交了12条大纲的内容,并向她强调“(各国公使)往复密商其国政府数十日而定议,非此不能转圜,非此不能结局”。

凡事有了条件,就好谈了。

在慈禧看来,局势显然没有她想的那么坏,毕竟列强能谈条件,也就说明他们并不打算推翻清政府。

但是在大纲中要治“祸首”一条,却看得慈禧心惊肉跳,于是她一边指示李鸿章等人一定要把握利害轻重,细节上务必竭力磋磨,一边又将宣战罪责巧妙地转移到以载漪为首支持义和团的上10位王亲大臣等身上。

李鸿章等人便在列强面前极力替慈禧开脱,而慈禧正是在此时以光绪帝名义颁布了那道“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上谕。

显然,这话从表面上看,慈禧要表达的是列强只要不追究她的罪责,那么她就“量中华之物力”,向列强表示感激之情。

也正是这个原因,让慈禧成了“投降卖国”的罪人。

有史学专家曾指出,慈禧的那句话并非是讨好列强,他们还从《义和团档案史料》中搬出慈禧对十二条大纲的回应:“惟其中利害轻重,详细节目,仍照昨日荣禄等电信各节,设法婉商磋磨,尚冀稍资补救。该王大臣等力为其难,惟力是视可耳。”

指出慈禧所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指的是结合中华物力,多想办法与列强周旋磋磨,以达到既减少国家的损失,又能使列强高兴。

其实,这个说法我不赞同,毕竟慈禧的大方向就是要“结与国之欢心”,所以十二条大纲再苛刻,只要能让她继续当权,她也会点头答应的。

至于民族大义,国土神圣,于她而言,那是无所谓的。

(参考史料:《义和团档案史料》《清史稿》等)

6

不邀自答。

这句话被某些人别有用心的掐头去尾、偷换概念,把量解释为尽的意思,并言之灼灼的说是清政府卖国的铁证。不过结合原文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求负责和列强谈判的大臣尽力减损,防止列强狮子大开口。我们可以看一下原文:

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既有悔祸之机,宜颁自责之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从原文来看,清政府原则上接受了列强开出的议和大纲,只不过具体细节清政府并不满意,所以才有这句“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所以这句话的原意,就是悠着点,别让洋人狮子大开口,考量中国实际情况,同列强谈判媾和。总体来说,就是要求负责谈判的奕劻、李鸿章等人以外交手段给中国减轻点损失。而且量这个意思,分明是考虑、合计的意思,而不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翻译的尽的意思。再者谈判媾和,本质上就是结欢心,难道还能继续结仇?

虽然外交努力并没有减轻赔款,但是清政府依然和美国达成协议使美国放弃了赔款,用于中国发展教育,包括向美国派遣留学生、在中国建设大学等项目,也算是减轻了中国的损失,毕竟这笔钱还是花在了中国人身上。

7

诚邀!

慈禧的确说过“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这是有案可查的。一般人也认为这是慈禧“卖国求荣”的罪证。

但是,她说这个是在《辛丑条约》谈判的过程中,而不是签订后。



结合该谕旨的上下文:

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既有悔祸之机,宜颁自责之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其含义是:

奕劻等呈报的十二条大纲我已经准了,可以按照这个大纲去谈判。但仍然命令他将详细的细节内容仔细研究斟酌,要根据中国的物力去赔偿(以免列强狮子大开口),以保证各国满意。

“量”这个字本身就不是“尽中华之物力”的意思,而是衡量,考量。由此可见,慈禧并非要为了讨好列强而败光国家的物产,毕竟她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何况作为一个统治者,赔给列强的越多,她自己可以享受的就越少(假使她的享受不变,那她就要拼命搜刮民脂民膏),所以即使她把国库当作她的家产,她也不会将家产拱手让人。

更重要的是,《辛丑条约》之所以签订,是由于慈禧下令向八国联军宣战,最终失败了才不得不赔款的!

即使是最后的赔款数额,也是经过奕劻、李鸿章不遗余力地与列强“竭力磋磨,争得一分是一分”式的软磨硬泡下才成交的!

所以,看问题不能离开问题只看表面,你都打败了还拿什么跟人家谈判,你不赔款眼看着国家就岌岌可危了好吗?

我相信,这种情况下,身为当权者的慈禧是并不那么情愿出卖国家利益的。

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8

自己老百姓疲于奔命为生活所累创造的财富盘剥后供自己享用并拿出一些孝敬外国的统治阶层。

9

这句话出自慈禧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在西安给北京正在同八国联军代表就结束战争进行谈判的作为大清王朝的全权代表李鸿章发去的一份电报。

说到背景,这不得不说说上文提到的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

18世纪末期,随着外国租借地在中国逐渐增多,外国政治、经济、宗教势力不断涌入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由此引发了中国民间盲目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不幸的是,这支带有宗教性质的民众对伍被愚昧的封建顽固派利用,从而酿出了一场大悲剧。

作为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的满清王朝慈禧太后,一开始也并不相信义和团耍的“刀枪不入”这些装神弄鬼的把戏,但是却相信这是民间反帝的强烈呼声,代表民意,无疑是反对外国人的群众基础。于是,义和团在统治者当局的默许之下,在京津一带基本上是见了外国人就杀、见了外国房就烧、见了外国货就毁坏,对于崇洋媚外的中国人更是杀无赦,活脱脱一个恐怖组织。甚至有部分清朝官军也像义和团一样对外国人大开杀戒,日本公使杉山彬和德国公使克林德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清军将领董福祥的部下杀死在北京的大街上。

清政府的所作所为激起了外国列强的愤怒,纷纷向清王朝提出抗议和警告。慈禧慌了神,急忙下诏给远在广东和山东的洋务派大臣李鸿章、袁世凯回京准备同外国人和谈。

只可惜,李鸿章和袁世凯还没有到北京,一个意外的时间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慈禧向11国同时下达宣战诏书!

1900年6月16日午夜,慈禧刚刚召开完商讨对外战和及剿抚义和团大计的御前会议后,随即收到了一份来自江苏粮道罗嘉杰的一份密奏。这份密奏透露出外国公使准备联合向清廷提出四项要求:

1、指明一地令中国皇帝居住。

2、中国各省的钱粮赋税由各国代收。

3、军事权力由各国代掌。

4、慈禧太后归政给光绪帝。

慈禧得知这个消息后如五雷轰顶,悲愤交集。这位独裁专制40年的老太太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害怕洋人,现在洋人直接找上门来闹事,慈禧哪里还管得了国家和人民,干脆放泼和洋人拼命。

于是第二天,6月21日,慈禧太后下达对11国宣战的诏书,由她绝对信任的满洲亲贵刚毅、载勋、载濂、载漪、载澜统率义和团及清军准备对列强开战!

实际上,上述四项要求纯属子虚乌有。假情报来源于英国商人刊登在自办的《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上的一篇社论。结果被报社华人职工获悉,辗转告知了江苏粮道罗嘉杰。而这位道台大人根据情报人员的谎报和误译,同时为了自己邀功不惜改头换面、添油加醋,译成汉文向朝廷告密。结果,为这个罗嘉杰大人摆的20世纪中国头号大乌龙,中国付出了价值4.5亿两白银和数以万计的生命。

宣战诏书一下,在京津地区的外国人和外国使馆、教堂就倒了霉。清政府公开悬赏捕杀洋人。以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三个总督为首的南方各省纷纷以“矫诏乱命”为由拒绝北上勤王。于是,愤怒的八国联军孤注一掷向大清王朝帝都发动军事行动。而手持冷兵器、端着盛有猪羊狗血所谓避邪神物号称刀枪不入的数十万义和团拳民在洋枪洋炮面前根本不堪一击,空有先进枪炮的清军除了武卫军聂士成在天津拼死抵抗挫败联军一阵外,剩下的大多望风溃逃。人种杂乱、本来就对开战心有余悸的八国联军居然一路斩关夺隘、势如破竹,先后攻破天津、直捣北京。

而那位第一个向世界宣战的中国第一女强人慈禧,此时彻底失去了下达宣战诏书时的那份勇气,在八国联军进抵北京城下时扔下大部分主战派官僚,仓皇而逃。而那位早在宣战前就接到北上和谈的两广总督李鸿章,在得知宣战诏书下达后就一直停在广州静观局势,他深知,将来与列强媾和,自己这个洋务大臣还是要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对此,他依靠当年在朝中的班底并担任驻外公使的臣僚故旧,了解朝廷和各国的动向,做到知己知彼,为将来的和谈做足准备。7月16日,慈禧发来的任命他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电报,知道使命来临了,于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北上的征程。他先是在上海停留了一个多月,在此拒绝了自己提拔过的官员、商界领袖盛宣怀,革命党人孙中山、黄兴,英国驻香港总督卜力这些人劝他搞两广独立的甚至当总统的建议。李鸿章还是决定利用这点风烛残年的时光为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大清国尽最后一份忠贞。

10月份,中外会谈正式开始。弱国无外交,实际上,弱国更需要外交。生命只剩下不到400天的李鸿章忍受着病痛折磨,艰难的与列强在谈判桌上周旋着。利用列强间的矛盾,奇迹般的将中国由战争发起国搞成了战争受害国,双方就八国联军进入中国是帮助中国政府镇压义和团而不是瓜分中国达成共识。这就是为什么后来《辛丑条约》中只赔款而不割地的原因,同时也免除了战争发起者——慈禧太后的死罪。

在西安蜗居快一年的慈禧在接到李鸿章发来的“协定草本”电报,大喜过望,这才有了题目中那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那句劫后余生的肺腑之言。

慈禧的命保住了,而那位在历时一年的谈判中竭力维护大清国最后一丝尊严、多次把血呕到谈判桌上的李鸿章,已经完全走到了生命的尽头。1901年9月7日,在《辛丑条约》上颤颤巍巍的签完自己的名字后,因为胃出血从此一病不起。整整两个月后,79岁高龄的李鸿章撒手人寰。临终前还用最后一丝力气拒绝了俄国人提出的独占东三省的要求。而那位开战在前、避祸西安于后最后靠着李鸿章临终前呕心沥血保住性命的慈禧太后,此时正风风光光的踏上了从西安出发的回銮之路!

10

这就是中国汉语言的博大精深了。

义和团最初在山东河北闹事,主要是仇视洋人、外国宗教以及西方文明的带来新生事物,于是他们屠杀传教士和洋人,但是更多遭殃的是信仰西方宗教的洋人,而当时清朝在山东的巡抚毓贤,也是持仇视洋人态度,于是他对山东境内的义和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被弹劾调到山西,而近代另一位著名人物袁世凯则调入山东,老袁在山东对义和团进行了严厉镇压,于是义和团转入河北,而且由于清廷本来对于义和团的态度就不统一,结果半推半就之下,义和团进入北京。

参加义和拳的拳民

进入的北京的义和团开始对洋人和教民下手,而西方屡屡向清廷抗议无效后,决定武装干涉,而慈禧误信谣言以为外国人要把她干掉,而让光绪重新执政,于是更加仇视洋人,新仇旧恨一起来,1900年6月的清朝做出了惊人之举,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

而西方各国反应也很迅速,由英、俄、日、法、德、美、意、奥组成八国联军进行武装干涉,慈禧下诏清军和义和团对洋人对战,清廷甚至发出了屠杀普通洋人的命令“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然而神功护法义和团与装备近代武器的清军,居然连北京城内的外国使馆区都攻不下来。

八国联军士兵的合影

而南方各省封疆大吏,公推李鸿章为首,以清廷对全世界宣战为乱命为由,拒绝执行和西方各国的交战命令,反而与英国、美国签订所谓的“东南互保协议”坐观清廷中央、义和团与八国联军的交战。这期间反对战争,要求与西方和谈的清朝大臣许景澄、联元等人都被处死。

慈禧西逃路线与东南互保

近五万人的八国联军很快在天津大沽登陆,进而攻占天津,向北京进发。兵锋直抵北京城下,慈禧狼狈逃亡西安,北京被八国联军攻占。

占领紫禁城的八国联军

这时候慈禧又想起了议和,她将战争的责任完全推给义和团,责令各地清军剿杀义和团,然后开始与八国进行谈判,并又处死了当时积极主战的毓贤、载勋等大臣。

也就是在后来的谈判之中,慈禧说了她那句千古名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有人说慈禧的卖国贼,近代中国衰落的罪魁祸首,说她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西方各国达成和谈,下诏指示什么都可以给,意思就是只要能和谈,中国有的东西,外国随便拿。

但是也有人说这是恨慈禧的人断章取义,而慈禧真实的意思是告诫谈判的大臣,中国就这个情况,悠着点,能省点就省点,在考虑中国实际情况下,与各国达成合约。

当然了是慈禧告诫谈判大臣“中国什么都能给,还是要考虑中国实际,别什么都给”那就是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