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题干,就知道题主陷入了皇帝的金扁担思维的漩涡当中不能自拔,很多情节都是题主主观臆断自行脑补的。其实梁山上很多人是支持招安的,包括晁盖,我都不认为他是梁山招安的坚决反对者。
细看原文,你看发现,晁盖不仅不反对招安,反而有可能是支持招安的。原文为证:到大寨,见了彭玘已做了头领,凌振闭口无言。彭玘劝道:“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安,与国家出力。既然我等到此,只得从命。”
以上原文背景是“轰天雷”凌振被梁山活捉,彭玘劝他入伙梁山所说的一段话,借彭玘之口,道出了晁盖和宋江专等招安的愿望。也许有人会说了,这只是彭玘说的,又不是晁盖亲口说的。再说彭玘新降,晁盖又不在现场,彭玘为了劝降凌振而刻意扯上晁盖赞成招安也未尝不可。仅凭彭玘的一句话,就言之凿凿的说晁盖支持招安,太牵强附会了!
这个反驳确实合情合理,但是纵观全书,你找不到一处晁盖明确反对招安的痕迹,至少能说明一点,对于梁山招安,到底支持还是反对,晁盖的态度是棱模两可的。晁盖这个人,义薄云天,赤胆忠心,这些都是他的优点,无可争议。
但这个人也是一介典型的江湖草莽,格局不大,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和梁山上的弟兄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过着山高皇帝远的逍遥日子。至于啸聚山林是不是长久之计,梁山众兄弟的前程怎样怎样,恐怕晁盖真的没有认真的考虑过,他是一个靠谱的带头大哥,但不是一个合格的团队领袖。
我们知道,《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最初的蓝本。在《大宋宣和遗事》中,宋江率36人受朝廷招安了,正所谓来时三十六,去后十八双。若还少一个,定是不还乡!所以招安是《水浒传》的必然结果,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其实,梁山上明确反对招安的也就三个人,鲁智深、武松和李逵。李逵是最纯粹的革命者,同时又是宋江最忠实的拥趸,他忠于宋江这个人,但不忠于宋江的政治信仰。不过没关系,既然忠于宋江这个人,就迟早为宋江的政治信仰而效力,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
武松的表现有点反常,因为他是书中第一个提出招安的梁山好汉,原文为证:武松道:“哥哥怕不是好情分,带携兄弟投那里去住几时。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亦且我又做了头陀,难以和哥哥同往,路上被人设疑。便是跟着哥哥去。倘或有些决撒了,须连累了哥哥。便是哥哥与兄弟同死同生,也须累及了花荣山寨不好。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这是宋江与武松在孔家庄相遇,宋江邀武松一同投奔清风寨的花荣,不料被武松婉拒,说出了上述这一段话。如今武松又在梁山菊花大会上出尔反尔,极力反对招安,是不是有些反常?我认为很好解释,因为当时宋江犯罪不重,遇朝廷大赦天下,完全有可能洗白上岸。
而武松手上命案太多,光血溅鸳鸯楼就杀了15个人,他自己也说了,罪犯至重,遇赦不宥,这样的重罪不是大赦天下就可以清零的,必须要招安。所以武松为了宽慰宋江,使其不要挂念,日后还有重逢的机会,才说出了招安的话,说白了这只是权宜之计。
到了梁山聚会大会,今时不同往日,梁山已经和朝廷分庭抗礼,并且完全占据上风,如此一片大好形势之下,武松公然反对招安,也是合情合理的。至于鲁智深,本就遁入空门,功名利禄对他来说皆是水中浮萍,再加上他早就对朝廷和官府的黑暗和腐败失望透顶,不反对招安才怪!
除了以上三个人,其余的要么赞同招安,比如关胜、呼延灼等朝廷降将派,日后梁山招安重新为朝廷效力就是宋江劝降他们入伙梁山的诱饵。要么模棱两可,比如晁盖,穆弘之类的,并没有明确表态,题主怎么能说梁山上那么多人不喜欢招安呢?
只不过,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三个人太重量级了,他们说的话自然能get到绝大部分读者的心声,而且梁山好汉在征方腊时死伤惨重,很多读者以结果倒逼过程,先入为主,以今方古,才得出绝大部分梁山好汉反对招安的结论。其实,细看原著,你看发现,真的没有那么多梁山好汉反对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