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向戌弭兵一事出自春秋战国间。向戌,宋国重臣。弭,平息。兵,战争。即:向戌以一己之力平息多国间的战争。

春秋初,齐桓公称霸。此后,各大国为争霸,百余年中打得不可开交。公元前546年,晋国与楚国互撕,中原一片战火。两大国撕杀,坑苦了夹在二者间的若干小国。这些小国为图生存,惟有与大国结盟寻求保护。大国理直气壮收取保护费一一纳贡。

宋国地处晋、吴、齐、楚交通要道之间,同时与晋楚二国分别结盟,不仅交双份保护费,国土与百姓更常受战争之害。晋楚两国打得精疲力竭,内忧外患频发,早无战意。诸小国也被牵连得心力交瘁,巴不得和平早日到来。

在此情形下,向戌挺身而出。他利用与晋楚国王的好友关系,先往晋国说服晋王停战,又马不停蹄赶去楚国说服楚王,“楚亦许之。”两大国停战,引发连锁反应,齐国与秦国、一些中小国家相继停火。

向戌以一己之力,终于使短暂的和平阳光照耀在大江南北。

最佳贡献者
2

所谓“弭兵”,就是指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寻求停止战争的会盟。之所以会产生“弭兵会盟”,本质上是春秋时诸侯争霸发展到高潮后的产物。

自从晋文公称霸之后,东周就进入了晋、楚两强争霸的格局。长期敌对之下,争霸战争极为频繁,让每个参与争霸战争的诸侯国(包括晋、楚二国自身)都消耗巨大。虽然争霸战争互有胜负,可晋、楚两个阵营却都无法彻底击垮对方,而无休止的争霸战争又让东周列国都难以承受,如此情况下才催生了“弭兵之会”。


在整个春秋期间,共出现了两次弭兵之会。向戌所主导的弭兵之会,是东周第二次。

向戌是宋桓公之后,担任宋国左师。在宋国,地位最高的卿士是右师;向戌主持东周“弭兵之会”时,宋国执政卿是司城子罕(乐喜)。向戌不是执政卿,也并非地位最高的卿士,他凭什么来主导整个东周的“弭兵之会”?

首先,这是因为向戌在整个东周都富有贤名。

公元前576年,宋公共刚去世,桓氏一族的司马荡泽就突然作乱,杀死了太子公子肥。见桓氏太过猖狂,执政的右师华元以退为进,杀死了凶手荡泽、又逼走了五位桓氏一族的卿大夫。就在华元清理桓氏一族之时,被驱逐的五位桓氏卿大夫就有人提到“即便右师讨伐罪人,还有向戌在;所以即便桓氏被灭族,也仅仅是一部分!”果然,虽然桓氏一族大多被赶出宋国,向戌一族却幸存了下来,他本人还当上了左师,成为卿士。由此可见,向戌在国内声望很高,才不致被作乱的族人拖累。


公元前563年,晋悼公在柤(今江苏邳州北偏西)举行诸侯盟会。盟会进行过程中,晋卿士匄、荀偃二人突然联合请求攻打小国偪阳(今山东枣庄市峄城南),以分封向戌!在二人率诸侯大军费尽周折攻下偪阳后,晋悼公便把它送给向戌,可向戌却坚拒了。最终,偪阳城被送给了宋平公。

连晋国卿士都慕名而请封向戌,足见他的名望之盛。有了好名声,向戌与晋、楚两个“超级大国”的执政大臣都交往密切:晋国正卿赵武与楚国令尹屈建,都是向戌的好友。

向戌有贤名,又多与东周多国政要交往密切,这是他能主导弭兵之会的政治基础。


此时,更为重要的是,整个东周都对争霸战争产生了普遍的厌战情绪。

晋悼公时期,是晋、楚争霸的最后高潮期。凭借荀罃的“三分四军,轮番出征”策略,晋国拖垮了楚国,得以夺回了霸主之位。但晋悼公去世后,国内卿族内斗日趋激烈而诱发了栾盈之乱。齐庄公趁机率大军入侵,让晋国吃了一次大亏。平定栾盈之乱后,晋人多次远征山东伐齐进行报复,这让晋国消耗巨大。公元前548年赵武当上正卿后,他对争霸战争已心存畏惧。所以,赵武在重丘会盟时公开喊话,声称要与楚国和解。


自楚共王时起,在北晋东吴两面夹击之下,楚国在争霸战争中就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困境。为此,楚共王临死前甚至自定谥号为“灵”或“厉”,来主动承担争霸失利的历史责任。楚康王继位后,楚国国力尚未恢复,当然就更加难以主动挑起争霸战争。当楚人听到赵武释放出的信号后,便委托蔡国大夫声子作为中间人,来促成两国和谈。

除了晋、楚两国外,当时东周还有秦、齐两个大国。在入侵晋国后不久,齐庄公很快就被权臣崔杼所杀,齐国进入崔、庆专政时期。经过晋国多次打击后,齐国虽然还有报复之心,但也不敢违背东周求和的大趋势,勉强同意了弭兵。而秦国虽然独成一极,但长期被晋国遏制在崤山以西,也深知单独与强晋作对并非好事,也顺势同意了弭兵之举。

至于东周其它诸侯国,都在晋、楚争霸过程中受尽了“朝晋暮楚”之苦,早就恨不得有一段和平时光来休生养息了。


因此,整体上弭兵几乎已成当时东周各国的共同心愿。


身为宋国卿士,向戌敏感地捕捉到了东周这股热切期盼弭兵的潮流。

向戌是“贤人”,与东周列国政要都来往密切;历史上,东周第一次弭兵之会也是由宋人撮合而成。正因如此,总想赢得名利的向戌便主动出使各国,来积极促成东周第二次弭兵之会。


虽然早在向戌之前,晋、楚二国已经开始了私下接触,但向戌是将这次弭兵之会公开化的第一人。在他不辞辛劳的频繁疏通下,公元前546年7月,东周第二次弭兵大会终于在宋国顺利召开。虽然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波折,但第二次弭兵会盟最终还是顺利地完成了。

但第二次弭兵会盟顺利结束后,对各国的影响却不尽相同。

弭兵大会结束后,晋国卿族就失去了进取心,长期不参与东周事务,对楚国使唤诸侯采取绥靖策略;在楚灵王弑君篡位后,他就直接窃取了弭兵大会的成功,频繁召集东周诸侯会盟、来打压吴国,但他的好大喜功却加速了楚国的没落;因为弭兵之会,吴国制衡楚国的作用大大降低,被中原各国(尤其晋国)排斥在弭兵协议之外,成为楚国重点打击的对象;因为弭兵后东周争霸战争渐稀,诸侯借助周王室的机会也大大减少,周王室地位进一步被边缘化;对于其他的大多数诸侯国而言,弭兵之后都得到了难得的休生养息良机……。


总而言之,第二次弭兵大会之后,晋、楚争霸的格局就事实上走向了终结。公元前506年,楚国在吴王阖闾的攻击下差点被灭国;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在黄池之会上压倒晋国,成为新一代霸主。这充分表明,第二次弭兵大会,恰恰是晋、楚两国争霸的巅峰期;在这之后,两国就先后走向了没落。

从这个角度而言,弭兵之会就是晋、楚两国争霸发展到高潮后的产物。


因此,向戌为什么能促成弭兵之会?

首先,是向戌本人拥有丰富的政治资源:不但在东周富有贤名,向戌本人还与晋、楚等等各诸侯国的执政者交往密切,政治人脉关系丰富。

其次,东周第一次弭兵之会就是由宋人华元主导完成,向戌出面来主导第二次弭兵之会也不会让其他国家觉得太过突兀。


最后,在经历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后,东周列国都对战争的巨大消耗难以承受,迫切地需要一段和平时光来恢复国力。因此,早在向戌主导弭兵大会前,晋、楚二国的执政者已先行开始接触了。正因弭兵是当时东周列国的共同心愿,向戌才能成功促成第二次弭兵大会。

不过,向戌虽促成了弭兵大会,却并不为人所称道。

弭兵大会结束后,向戌向宋平公邀功,宋平公因此赏给他六十座城邑。宋国执政卿子罕据此批评他:“武力是用来威慑不轨之徒并昭显文德,圣人因它而行,乱党因它而亡;废兴、存亡、昏明之道,都因武力而起。现在您却要废除它,这不是骗人吗?以欺骗之道来蒙蔽诸侯,这罪过实在太大了!即便无人问罪,您却还要向国君邀功,这可是太贪心了啊!”


东周第二次弭兵大会,在楚国与中原国家间,实现了短暂的和平;但楚国与吴国之间的战争却走向了激化。由此可见所谓“弭兵”的虚伪性——战争从来都不可能消失、也不会消失,而向戌却以弭兵为傲,岂不太过虚伪?

听了子罕这番话,向戌羞愧得无地自容,最终推辞了宋平公所赏赐的六十座城邑。对向戌而言,弭兵不过是邀名的手段,而不是真心为了维护和平。

这也是后人对他评价不高的根本原因吧!

3

向戌(生卒年不详):子姓,向氏,名戌。春秋时宋国大夫。任左师,食邑在合,一称合左师。

从春秋前期齐桓公创霸业起,直到春秋中叶之末,晋、楚再盟于宋止,诸大国为了争霸杀了百余年,弄得中小国家不仅要贡纳财物,而且受到战争之害也颇深重。地处晋、吴、齐、楚交通要道之间的宋、郑两国,首鼠两端,吃尽了大国苦头。这两个国家对待晋、楚的政策如同郑大夫子良所说:“晋、楚不务德而兵争,与其来者可也。晋、楚无信,我焉得有信?”(《左传》宣公十一年)

晋、楚两国皆因内争外患而筋疲力尽,诸侯间也实在受不了“牺牲玉帛,待于二境”的苦痛,于是再由宋国发起弭兵运动。

宋国的执政者向戌与晋、楚两国的当权者赵武(即赵孟,又称赵文子)和子木(即屈建)是好友,他想利用这种关系,在诸侯间发起弭兵运动。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向戌先到晋国去找中军元帅赵武,赵武和众大夫商量对策,韩宣子曰:“兵,民之残也,财用之蠹,小国之大葘也。将或弭之,虽曰不可(不能成功),必将许之。弗许,楚将许之,以召诸侯,则我失为盟主矣”,因而晋国赞同了向戌的倡议。向戌又去楚国,“楚亦许之”,(均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接着齐、秦和其他一些中小国家也都表示同意。

4

弥兵之会其实就是倡导停战,结盟的运动,它的产生有其特殊的背景,那就是在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争霸的背景之下。楚庄王继位以后,平息叛乱,改革政治,任用贤能,发展生产,为楚国争霸奠定了基础。而此时北方的晋国,就是楚国北上的最大障碍。公元前632年,楚北上攻宋,晋文公救宋,以“退避三舍”大败楚军,这是城濮之战,确立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前597年,楚军破郑国,晋国又救,但这次晋军大败,这是邲之战,楚庄王又一度成为中原盟主。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给中原各国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双方也打的筋疲力尽,在这种情况下,宋国才做了和事佬,要求各国停战结盟,发起的弥兵之会。向戌发起弥兵之会以后,此后40多年鲜有战争,中原人民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