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碰壁于“克己复礼”,儒家昌盛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最好范例

秀才碰到兵,孔子碰壁于“克己复礼”

孔子与儒家不是一回事,孔子与儒学是两码事。孔子是一个人,是一个终身以恢复西周礼制而奋斗的理想主义者。儒学是一门学说,是由众多学者共同建立的社会伦理学体系

孔子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首先要考量其科学性。理想的科学性就是个人理想的历史先进性,是理想与现实的吻合程度,考量其是否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历史趋势

孔子的个人理想,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礼治”天下,而他生活于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动荡时期,“春秋无义战”,“乱世用重典”,法家、墨家、纵横家,才是时代的需要,孔子身处其中,就像秀才身处战场,自然被“靠边站”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符合战后建立新次序的需要

孔子是孔子,儒家是儒家。孔子在世时,只干一件事:恢复周制,写书、教徒、游说都是这一目的,不是以建立学派为目的

儒家是孔子后几百年历代徒子徒孙们不断努力积累起来的一门学说,其中不乏孟子、董仲舒这类的巨匠的贡献。真正意义上的儒学,发展到汉朝,已经放弃了孔子的“克己复礼”,演变成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核心的社会伦理学说

这套社会伦理学说,刚好符合封建社会的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战后次序建立的需要,自然被奉为社会主流学说

至于有许多人认为孔学的昌盛源于门生多,这是问题的皮毛而非问题的实质。老子没有学生,老子的思想同样传播天下

“与时俱进”,理论必须结合实际

孔子人生理想的失意,是肯定的,后来儒学的昌盛并不是孔子人生理想的实现。我们前面说过,孔子的理想就是恢复周制,任凭后世儒学怎么昌盛,周制仍然没有恢复,历史没有开倒车

不仅没有恢复周制,儒学反而成了周制奴隶社会埋葬者封建制度的御用理论,这等于说,孔子的徒子徒孙们背叛了孔子的理想

这种背叛好得很,如果没有这个背叛,死抱着“恢复周制”不放,其下场会比孔子更惨。这就不叫“背叛”,叫发展,叫改革,叫与时俱进

孔子的人生和其后儒家的大行其道,很好地证明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个人理想必须建立在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最佳贡献者
2

孔子以克己复礼为己任

孝文化为根本

宏扬周公之法统

宣扬姬旦之乐制

以仁为核心

辅以义礼智信

期盼天下大同

周游列国

当时各诸侯

皆推崇霸道

孔子主旨

到处碰壁

无奈之下

孔子继续召集弟子

潜心传其道

吾华夏之族

敬奉先祖

尊崇双亲

深入骨髓

孔子不遗余力

竭尽全力

加入巩固完善

促使中华民族不断融合

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成为我民族特性的核心内容

和根脉承接的保障

汉朝开国时

奉行老子无为而治的理念

到武帝时

董仲舒以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说词为轴心

辅之孝文化为基础

游说武帝

武帝欣然采纳

从此

变了味的儒学大行其道

成为封建皇朝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

故,留下遗憾

#凌远长著#

3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孔子,甚至孟子都没有实习理想,至死都没有弄清楚,想明白!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割据一方,你方唱罢我登场。诸子百家争鸣。

与时俱进,才能生存!市场选择的过程。

乱世需要重典,所以法家思想更实用。兵家思想更是造就了多位绝世武神,驰骋天下,建功立业。

纵横家是在战国时期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智谋是春秋战国时期特定的国家形势的产物,其兴也快,其衰也速。在汉代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以后,纵横家智谋就很难再有用武之地了。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墨家初期与儒家思想并行于世,但是因为太先进,超越时代,不受统治阶级欢迎,逐渐没落。

儒家是中国古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为历代儒客尊崇。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和墨家并称显学。在秦始皇时"焚书坑儒"受到重创, 在汉武帝后兴起。

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流传下的道过三代便会崩溃,而治国之法和先王不一样就是不正确的这道和法主要指的是周道和周法主要指的是要复古吧,所以受到统治阶级欢迎,得以大行于世,传承不断!

其中也有很多先进思想一只影响着每一个炎黄子孙,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必然熠熠生辉,与世长存!

4

引言

儒家思想是我国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纵然它有其缺陷,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儒家思想曾经引领过中国上千年。

面对众多反“儒”者,我想说的是,任何一种思想都有其局限性。而我们这些后人应该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能一味的全盘接受,也不可完全的批判驳斥,“批判的吸收”才是合理的。

题目中所说的,孔子活着的时候处处碰壁,个人到觉得这个说法并不全面。准确的说,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不被各诸侯国所接受,但孔子其人还是受到了一定的礼遇和重视。

分析

  • 孔子思想在春秋时没有“销路”

想必大家都听过一句话,“春秋无义战”。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年代之一。各国之间战乱不停,都想要“称王称霸”。

各国虽然不敢明面上取代周王朝,甚至还要摆出一副尊重周王朝的样子,搞着什么“尊王攘夷”来彰显其实力。但内心深处早已不把王室放在眼里,在各诸侯国看来,王室只不过是工具罢了。

然而,孔子所推崇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礼”与“仁”。何为礼,礼既是约束,通过“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让人们有尊卑之分,何为仁,仁则是教化,通过“仁”来教化和引导人们的行为。

但“礼”与“仁”的主张并不适合春秋,孔子的“礼”是要推崇周礼,继续维系着周王室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很明显,这个主张不符合各诸侯国的野心。

而“仁”则更是显得缥缈,人心是随着境遇而逐渐变化的,而每个人也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指望用“仁”来教化,简直是水中月、镜中花。马克思曾说过“贫穷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放在春秋时代可以把这句话变一变,“争夺是一切发展的源泉”。或许并不准确,但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大家应该能够明白。

春秋时代的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的。大到一个诸侯国,小到个人,最快的解决生活困境的方式那就是从别人手中抢。

个人对于孔子的“仁”是表示支持的。但是“仁”的前提是物质生活极度丰富,只有满足了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才能够去追求“仁”。

道理其实很简单,无论是国也好人也罢,只要人类还需要去为了解决物质生活而苦恼,就不能避免争端。一味的仁,只会给敌人机会,所以说“仁”只能当做目标,而不能当做手段。

  • 孔子的弟子众多,让孔子的思想广为流传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无数的思想家,出现了各种学说。如今我们后辈再提及那段历史的时候,也会感叹那是一个“名家辈出”的时代。

从兵家到农家、从法家到名家、从儒家到墨家,那个年代是真正的诸子百家的年代。但这诸子百家之中,称得上显学的也只有“儒墨”: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抛开墨家不谈,咱们谈儒家。儒家为什么能够成为显学,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传承。

大家都知道孔子弟子3000,贤者有72人。这个基础沉淀不是一般学术派别所能够比的。在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中,有很多人在当时都有相当的影响力。

弟子中的曾子,在孔子之后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子夏在魏国从事教育工作,他的弟子中的李悝是魏国第一改革者,那势必子夏在魏国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子贡长于经商,还在鲁国、卫国担任过相位。

可以这么说,孔子的很多弟子都积极参与到各国的政治当中去,他们所教授出来的弟子深深的影响了整个春秋战国。用桃李满天下来说孔子,毫不为过。

  • 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很容易去改进

儒家思想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这个思想很容易能够和其他的思想进行结合,演变成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

弟子子夏将儒家思想进行了改进,他不再执着于克己复礼,接受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所以教导出了李悝,被魏文侯尊为师傅。

子贡把儒家思想进行了改进,从“仁”着眼,而逐“利”,成为了一代巨贾,后世也有人把他供为财神。

再传弟子中的孟子,虽然执着于仁,但他的那一句“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实也是抛弃了孔子所坚持的尊崇周礼,看似简单,但正是这句话,让蠢蠢欲动者都觉得自己有做“王”的机会。不得不说,孟子之所以能在各国受到礼遇离不开他的这句话。

再说荀子,他虽然也极力推崇孔子,但却并不单纯的认为“仁”可以完成教化,在结合了诸子百家的不同思想之后,荀子总结出了一套帝王术,传承给他的弟子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通过这些儒家的先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儒家思想存在不足,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但儒家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性,他能够包容经济商贾的思想,能够包容法家的思想,只要稍加变动就可以成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思想。

  • “礼”让儒家思想能够在后世大行其道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有生存空间是因为“礼”,同样也因为“礼”也是后世很多人批判儒家思想的原因之一。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了,“礼”是一种约束。从礼的本身上看,它是一种朴素的约束。这种约束本应该存在于生活当中,也应该存在于各种关系当中。

夫妻之间当守礼,那叫做相敬如宾;长辈与晚辈之间当守礼,那就是关怀与孝顺;领导与下属之间也应当有礼,那是一种尊敬;平辈之间也应有礼,那就是悌;礼的本身并没有问题。

后世之所以愿意遵循儒家思想,其根源也是因为“礼”的本身没有核心问题。但有些东西,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发生了改变。也正是这个改变成为了人们批判儒家思想的根源。

后世董仲舒提出“罢黜把家,独尊儒术”,这让儒在众多思想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不过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董仲舒的儒与孔子的儒是否相同。

孔子重“礼”,他也的确重视尊卑,而他之所以会提出这种思想离不开所处的背景。在他看来,春秋时期的混乱,是因为人们不重视礼所导致的。

这种不重视“礼”导致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他之所以要恢复礼制,是希望通过礼让已经混乱的社会关系变得有序。

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孔子的“礼”是在于约束,是要让人们进入到有序的生活中去。而用于教化的是“德”,这个德是全民皆德。

但董仲舒把孔子的思想加以了改变。他加强了孔子思想中“礼”的元素,他的这一改变是要让“礼”来教化。

再读孔子,我们其实能够发现孔子的一个特点。孔子虽然众礼,要严格的划分出阶级,这个“礼”的确不公平,但孔子重“仁”重“德”,而他重“仁”重“德”则是公平的。是天下人都要重德的。

可董仲舒的改变之后,让这种思想有了根本性的颠覆。“礼”要遵守,统治阶级就是高人一等,但“仁”却是百姓的事,即便统治阶级不“仁”,百姓也依然要服从。

换言之,孔子所提出的是百姓守礼,统治阶级则回报以德。到了董仲舒时候,则变成了百姓守礼,统治阶级不必回报以德。这就是赤裸裸的压迫,也是这种思想在后来可以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结语

孔子所提出了“礼”,这种阶级的划分是其思想的糟粕。但他提出礼的同时还提出了德,他有自己理性的社会标准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种理想社会,是他所追求的,其实也是我们现在所要追求的。虽然思想有落后性,但初衷我们不能否认。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理想追求,才让他身边聚集了那么多优秀的弟子。这些弟子在后世宣扬儒家思想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仅仅这些,不可能使得儒家思想在后来大行其道。说到底,大行其道的儒家思想是“董儒”而并非“孔儒”。

董仲舒借鉴了孔子的“礼”,并把礼无限的扩大化,让“礼”让尊卑变成了统治者压迫百姓的手段。孔子重礼之外的重仁、重德被董仲舒忽视了。让部分的儒家思想变成了统治者手中的工具。

5

首先从经济社会的角度,春秋战国是处于奴隶制向地主农民所有制转变时期,孔子的思想脱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实际,所以当时缺乏社会基础。

其次从上层建筑政治制度的角度看,当时诸侯纷份脱离宗主周王朝的分封制自立称王称霸,而孔子的仁政是主张复周礼、等级森严而行王道的,所以难以被王国采纳。

汉代以后,孔子的思想日益被帝王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者所重视,符合其统治利益和体制,遂尊为统治思想。

6

因为文化自信是厚度的积累。

7

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孔子活着的时候到处碰壁。原因有三

孔子出游楚国时被陈蔡的大夫们堵在路上,七天未进食,此时一些弟子门徒对他的威信产生了质疑,有些地位不保。为什么孔子活着的时候到处碰壁。原因有三。

一是孔子主张的理念不为人接受

从天下崩坏,圣贤相继去世,天下礼乐崩坏,每个人都是想着怎么生存下去。此时出生的孔子,却是推崇复古,遵循着周朝时期的礼制,注重仪容服饰,制订繁琐的礼仪,但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在这样的时代不适合罢了。而且这些礼仪过于些繁文缛节,想要以此来改变天下,让天下安定。无疑是极为极为困难的。

而且孔子所奉行的礼制是存在着双重标准问题,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理念影响就是为了上层社会所服务的。在周朝的时候可能会很管用,但到了春秋战国就不行了。春秋战国是一位社会动荡的时期,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王侯,怎么可能让这种制度出现呢?他在鲁国也是郁郁不得志的,所以才有了出走,才有了周游列国的开始。

二是孔子性格古怪且不懂人情世故

孔子的性情也是很古怪,说得好听点就是古板,说得难听点就是死要面子。听他的学生说,每次给他端上饭菜的时候,只要是饭菜不新鲜了,或者是饭菜有了味道,摆放的位置不对了,他就坚决不吃。而且出门是一定要坐车子。孔子的弟子颜回去世后,由于颜回的家境贫寒,买不起棺材安葬颜回,于是颜回的父亲就请求孔子卖掉他的车子来换钱安葬颜回,但孔子却是说到:“我身为大夫,是不能步行的,怎么可以没有车子呢?”不是说孔子舍不得这一身行头,而是他要面子。

因为孔子不合群的爱面子的性格,有人在掘井的时候挖出了一个陶器,仅仅是陶器没有什么好如果仅仅只是如此也就罢了,但在陶器里面还装有一个像是羊的东西,为了面子,他向孔子说谎那是一只狗,当时孔子非要说那是‘坟羊’,这是极为扫那个人的面子的。在齐国于鲁国的会议中,孔子大声责备说齐国的的礼乐为夷狄之乐,有损国家的形象,就下令对跳舞的人实施了腰斩。

三是孔子被人误解为贪图权力之辈

因为即便是在遭受嘲讽、排斥、打击的情况下,孔子对政治的热情却是一分都不曾减少。即使是已经迈入了年迈,但却还依旧是带领这弟子周游列国,向别人见解自己的主张,治国理念。这些,落在别人的眼里,别说那些对于做官不屑一顾的清高之士,孔子的这种行为,就是跟那些掌权者没有什么两样,都是迷恋权力,为了做官可以不择手段。孔子太好面子,虽然孔子可能自己意识不到。但别人眼里他就是这样的人,孔子的一生周游列国,虽然他的本意是为了天下太平,是好的出发点,但他这种行为在别人眼里却是变了一个味道。

孔子死后为什么他的学说大行其道

一是思想体系完整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 法 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二是适合于任何政府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三是儒家学说人才队伍壮大

孔子死后,是以子贡为首的几个学生把老师推向至圣先师的神坛。后来,子夏赴魏国创立西河学派,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打开了士人的上升通道。当时子夏已经近百岁高龄了,亲自参与教学的程度不高。各国士人争相来投,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看重的是孔子高徒的名气。有点像湖畔大学,大家是冲着马总去的。后来齐国官方成立了稷下学宫,虽然百家争鸣,但儒家无论在地利(毗邻鲁国大本营)还是影响力上都已经略占优势了。儒家重礼乐,在春秋时期尚属于正统官学,即使名存实亡,但也没哪个诸侯公然跳出来站在对立面。

8

封建帝王们需要他

9

孔子在活着的时候处处碰壁,他的思想根本得不到各国君主的承认。他的思想死后几百年之后,才得到发扬是因为汉朝出了个董仲舒,提出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思想。应该说,孔子学说的大行之道,离不开董仲舒。其次,孔子的学说是合乎封建统治集团利益的,是能够给社会与统治集团带来稳定的学说。

10

绕不开的孔孟之道,说不完的孝子贤孙,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看不透的兴哀更替……孔子,姓孔名丘字钟离,家中排行“老二”,因此,又称“孔老二”,儒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鲁国人,提倡“克己复礼”,满嘴“人义道德”,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崇尚“学而优则仕”……所以,孔子死后,一直受“后人”敬仰!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