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说答案:无论是申请信用卡还是银行借款,如果你的实际额度低于银行预审批额度,这说明你有一些信用信息存在瑕疵。

你的手机银行显示可申请额度为26000元,说明你的经济状况不错,我查了一下,我的额度才有5000元,比我强多了。

但是,显示的额度并不是实际审批额度,前段时间,我一个同事在手机银行申请了一张信用卡,也碰到了类似情况。

在他申请的时候,显示他的预审批额度为13,000元,实际下卡后,额度只有6000元,对此他很不理解,专门跑到银行营业厅去了解。

其实营业厅的人对此也不清楚,给他解释了半天也没有说明白,最后他生气了,没有激活这张卡片,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

今天我给大家简单说一说原因吧。

1、银行预审批额度

申请信用卡和从网上申请消费借款是一样的道理,银行会根据你的一般信息给出一个预审批额度,这个预审批额度往往是你能得到的最高额度,主要是为了吸引你去办理相关业务。

银行在预审批刻度页面会有相关说明,实际放款额度会根据个人情况审批,而且要求申请人授权银行查询个人信用信息。

2、实际下卡额度

实际下卡额度才是真正的额度,银行在确定这个额度的时候,参考了你的近期交易流水和个人信用等信息,这就是银行要求你授权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的原因。

在银行审批实际额度的时候,会审核你的还款能力、交易的真实性、信用状况、家庭财务状况等等,不仅是你本人的信息,还包括你的配偶、共同借款人的信息等等。

一般说来,你的实际到账额度会低于与审批额度,原因就是相关信用信息不达标,额度被扣了。

3、如何尽可能提高实际审批额度?

这方面是有技巧的,因为银行在了解个人信息的时候,是有重点的,只要你的个人信息真实完备,个人信用没有瑕疵,实际额度就会很高。

所以在申请类似业务的时候,尽可能在手机银行完善你的个人信息,比如,有稳定的工作单位和家庭住所,通过手机银行查询社保和公积金,多用该行的银行卡理财或消费等等,这些都能起到增信的作用。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银行的选择,一般说来,从你的工资代发行申请信用卡额度会更高,申请也更容易,因为银行知道你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款能力强。

最佳贡献者
2

这不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吗?银行信用卡营销套路终于明白了?在其中最常用的一个小套路。每家银行都用,其实基本上都是一个用烂了的套路。

显示的额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引诱信用卡申请人去提出正式申请,大家在申请信用卡的过程中,难道没有发现最后是有提示的,“一切都以最终审批结果额度为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前面你看的都是不真实的,或者不能当真的,最后当信用卡中心正式通知你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当然,如果申请人觉得自己受骗了,其实也有挽回的方法。在收到信用卡之后不要去激活,直接点打电话给信用卡客服人员,表达自己内心的严重不满,希望银行进行提额,否则将不激活卡片而直接退卡。这个方法在有时候是有用的。

每个信用卡中心都有自己的一个授信模型,当申请人将自己所有资料填入后交付银行,银行输入这些信息,数据模型会自动给出授信数值。当然,很多银行的信用卡中心是可以人工干预的。所以在提出异议或补充一些资料后,它是可以修改授信额度。

这种营销宣传在一定程度上还不算违规,即使去投诉也没有太大用处。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脚投票,要么就不用此信用卡,要么就提额使用。有时候信用卡中心在收到不满意见后,会要求申请人补充一点资料,补充之后基本上都会进行提额。

最后总结一下:其实信用卡额度太高,有时候也用不到。但是持有人心里要求的是那种被尊重感。这可能是我们追求信用卡额度越来越高的最主要心理原因。如果真正理性思考,信用卡授信额度够用就好,因为你所有使用信用卡透支的钱,未来都要还给他的。

额度太高,引诱我们消费过度,最后还不上账时,可就陷入了欠款逾期的困境了,其实也就进入了信用卡中心的后续套路了,什么最低还款额呀,分期付款呀,消费分期呀,现金分期呀。那再脱身就比较难了。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

3

这是预审批与实际审批的考虑的范围不同所导致的,只不过你这个差额相对比较大而已。

预审批

预审批是银行系统根据你在银行的流水情况,平时用卡情况,预留信息情况综合自动判断给你的一个预授信额度。之所以在APP上显示预授信额度主要是为了刺激用户办卡或者申请信用贷款(除了信用卡之外,在信用贷一栏目前也会显示有你预计可贷的额度),如下图所示,我个人目前在建行预计可贷的金额为17.69万元,但如果我真的申请了,最终的下贷额度肯定不是这个数据。

实际审批

预审批是银行的一个初步判断而已,当用户真正申请时,银行的额度审批就是人工审批了,人工审批除了考虑你的流水之外,还会看你的个人征信报告(这是预审批所没有的,因为个人征信必须本人授权银行才可以查询)、工作单位信息以及其他负面信息等等(比如有无被执行信息、逃废债信息等等)。

所以说当你真正申请后,银行就会对你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审核了,而不是像预审批时粗略的判断,这就导致最终实际下卡的额度或者下贷的额度与预审批的额度不符了,这是正常的现象。

总结

在没有取得最终的审批通知书前,任何承诺的额度都是虚的,就算审查员告知你的客户经理给你批了多少额度了,只要最终有权审批还没同意,那么就存在变数(当然,正常情况下有权审批人一般是不会再压额度了)。

4

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上,信用卡显示可申请26000元的额度,但下卡时额度却只有5100元,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办理信用卡的套路,这不光是中国银行这样,其实所有银行都是这样的,这里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如果银行显示信用卡额度很低,那么用户可能就没有申请办卡的意愿了,比如说上面显示信用卡可申请额度500元,你可能连点开的兴趣都没有,额度比较高,用户才有点击,才有申请的意愿。

比如很多银行还会给用户发短信,说因用户信用良好,有10万元的信用卡额度,但实际用户去办理信用卡的时候,额度和这个差距还是很显的。

第二,如果是在官方的手机银行APP上查询的数据,那么一般短期宣传的额度还是有区别的,毕竟这已经在官方平台了,除了给出相对较高的额度(差距也不会太离谱)提高用户申办信用卡的意愿外,还与银行数据有关。

每个银行的用户,都可以通过APP查询到自己可申请额度,这里只是一个“预估值”,银行一般是通过用户在该行的存款情况、流水情况等作出一个大概的评估,取较高值。但是真正办信用卡的时候,则需要人工进行审核,查询用户的征信情况以及填报的工作单位、月收入情况,通过这些数据再给出实际的信用卡额度,比预估额度要低。

因此,银行信用卡的实际审批额度比申请前预估的要低,但究竟会低多少,每个人差别还是很明月影灯的,比如说题主所说的可申请26000元,实际下卡只有5100元,差距就很大了。而有些人可能可申请26000元,实际下卡时也会有20000元左右。

为了让实际审批时有更高的额度,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一定要保证信用的良好,在其他银行如果有贷款、有信用卡,一定要及时还款,不要造成逾期;第二,如实填写真实工作单位,工作单位对信用卡的批审有很大的决定作用;第三,完善个人信息,信息越完善,银行越放心,自然就可以给出更高的审批额度。

5

这个其实很正常,因为显示0额度你就不会去点击申请了,这其实是个套路,就像建行也有预审核额度,实际能不能下卡,额度多少还是看个人正因和负债。

例如,中行app里面显示可???50000,临时额度,点进去实际都通过不了,底下有一行字,审批已系统审核为准!!

例如中国有120家银行发信用卡,如果我一天同时申请120家,你觉得能批多少呢!

6

APP里显示的是预审批额度,说明你在中国银行是白名单客户,白名单指的是银行针对特定人群授信的一类人,可能是优质行业的客户,可能是银行房贷客户,也可能是区域性的客户。银行的预审批额度是根据你在银行留存的资料给的额度,也是提供一张身份证银行可以给你的最高额度,不代表最后审批的额度,只作为审批参考。

如果你申请了信用卡,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直接下卡26000元,证明你留存的材料和银行需要的财力材料一致,并且你的征信和资产负债比符合要求。第二种是下卡额度低于26000元,比如你的5100元,证明通过查询你的征信,资产负债比或者征信要求达不到26000元的授信标准,银行会适当降低额度,匹配符合的标准。第三种是下不了卡,直接被拒绝,说明你的征信出现了问题或者负债严重超过了你的收入。

如果你觉得额度比较低,可以联系银行提供更多的财力证明,提升固定额度。

7

银行批卡批额度不是单一根据某项指标,银行自己有一套大数据基础上的金融授信模型系统,根据客户的不同指标占比来进行综合评分,最终评分比较高者授信的额度就比较高,而这些指标当中,征信评分占的比例比较大,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千万不要逾期上征信的原因。

8

银行之间现在竞争很激烈,为了跑马圈地,可谓是啥招都出,你这还算是好的,给你下了五千一,还有很大一部分人银行给你打电话要求办卡的,最后征信给你查了,说综合评分不足,??

9

对一般人来说是,到主要是你征信及正式申请时的打分问题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