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大一统,九州皆方圆!

谢邀。

最佳贡献者
2

要怪就怪东汉未年朝庭软弱无能。出现混乱局面,不可收拾。各路枭雄都趁势而起。十常待,董卓先后把持朝堂,曹操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氏在江东已成气候,刘备借荊州夺西川。誰都想坐上那个位子。哪有如果?汉朝江山的文景之治,汉武时代,誰敢分成三国?唯汉武帝可扩张版图,再就是后来的永乐,康亁,那时版图最宽。俄朝韩越,缅,老挝,周边有谁敢动?

3

亚洲虽然很大,但就地理环境而言,莫过于东亚最好,而东亚之中,属中原最富庶,最适宜农业经济。所以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文明,几乎已经把最好的地盘给占了,再远的地方,要么是漠北千里的草原、冰原,要么就是东南亚热带的丛林密布,搁在古代,对这样的区域实行有效的统治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首先,北面的草原和西面的沙漠,人烟稀少,不适宜农耕,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带,而草原上的经济以畜牧业为主,人口流动性很大,对于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而言,控制人口进行耕作发展国力是当时生产力所决定的,显然流动性极强,而畜牧业经济有限的北方草原,并不适合中央集权政府。

从草原民族帝国的政体来看,它们都具有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分散式的部落集合军事联盟,大汗往往是诸部落中最强部落的首领,通过对诸部落的武力征服之后完成草原帝国的统治。

然而这种统治的稳定性很差,草原部落并没有固定的居住地,这就没有办法用统一税收的方式来实现政权的稳定财政收入和控制部落实力威胁到汗庭,所以只能依靠诸部落首领来统治,然后再以军事掠夺的方式,把诸部落绑在一个利益链条上,从而保持对周边敌人的优势。

显然这种社会结构,是与中原王朝截然不同的。中原王朝根本不可能派遣流官去统治一个流动性极强的部落。虽然历史上使用过羁糜政策来管控这些周边部落,但只要中央帝国的军事实力下降,那么这些部落瞬间就会化身为强盗。

而更为关键的是,对于农耕经济模式的汉人政权而言,占领周边游牧部落除了版图好看一点以外,完全是一笔亏到家的买卖。游牧部落的经济十分依赖农耕经济,对于征服这些部落的汉人王朝而言,要想让这些游牧部族臣服,除了武力以外,还需要利益,这自然就牵扯到双方贸易上的让利,这对于游牧部族是利好,但明显对于汉人社会是吃了大亏的,从这些部族不止收不到税,还很难将其人口转化为农业社会的生产力,至于征召他们从军,那也存在极大的隐患。游牧部落虽然能征善战,但是他们是不村在义务兵或者职业兵这种情况的。他们基本全民皆兵,不需要粮草供给,也不需要朝廷给予军饷,这是因为每次作战胜利后他们可以疯狂地劫掠而获得丰厚的战利品。战争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发家致富的超级捷径。

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士兵,对于中原王朝是十分不利的,因为中原王朝征服的目的是扩大领土,对当地进行有效统治,恢复生产,增强国力,而不是劫掠一番把一切付诸一炬啊。

至于丛林密布的南方,三国时代对于广西、云南的征服都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基本是一次征服之后,依靠地方民族自治的方式进行松散统治,而这些地区的经济也不足以弥补战争的开销。

对外扩张是需要十分强大的综合国力的,汉武帝时的西汉王朝足够强大,但几十年征伐匈奴,虽然把匈奴给打散了,但汉帝国也因此国力衰弱地厉害,也并没有实现对草原诸部落的有效征服啊。

三国时代这种事情就更加不可能了,最强的曹魏,全胜时期能够掌控的人口不过400万,这个能够掌控的人口数,是国家财政的来源,也是征兵来源,是完全不可能对周边地区实现全面征服以及有效控制的。

何况,自秦始皇以来,“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三国一决雌雄,统一全国,集全国之力去征服周边地区,赢面不是更大么?

4

如果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方不发生内斗,他们继续向东南西北继续扩张,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局势呢?

三国时期,魏国的领土面积最大,蜀国和吴国的领土面积基本上相差不大当时的蜀国领土是在云贵川地区,而吴国的领土是在长江中下游的东南地区,魏国的领土基本上包括河北,陕西,山西包括新疆地区地区。如果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没有发生内斗,曹操会继续向北扩张,就会占领内蒙与外蒙,包括俄罗斯的地区和朝鲜地区,还有后来的高句丽地区。向西他会占领乌孙、大宛,还有现在的青藏高原等地区。从现在的地区来看他会占领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还有乌兹别克斯坦以及朝鲜和韩国地区。

如果蜀国继续向南扩张,就会占盘越国、善国、骠国。还会占领这个扶桑和林邑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缅甸、泰国地区,老挝地区,柬埔寨地区,越南地区。

东吴的孙权会继续向东南方向扩张,就会占领台湾岛、菲律宾地区。

如果当时不是三分天下,现在的中国的领土将会非常的广阔。

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打了将近一百年的仗,这一百年都属于中国的内乱。如果当时早日能够完成统一我们现在的领土会非常的大。那么从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这一百年的内乱,都影响了什么呢?

第一、中国文明的前进;第二、中国领土的流失。

这是三国时期,中国一百年的内乱对中华民族造成最大的损失和遗憾。

三国时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的第一次大分裂,无论是刚开始讨伐董卓时的十八路诸侯,还是后来的魏蜀吴三国,从后来的河北到长江,从后来的山东到四川,一直打了一百多年内乱。以至于让后来的匈奴、鲜卑等五胡逐步强大。魏蜀吴三国时期,中国人口稀少,但是却频频发动内乱。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扩张最积极的时代。

5

我是“醉观沧海”,我来分享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就题主这个问题,我个人看法是如果三国时期不是内斗,而是分别向各自的周围去武力扩张,那么三国的局面将很快被打破,其中某一方会快速统一中华大地,那么之后的大一统的国家面积将会大大增加。但也是经历很多战争后获得的惨胜。至于我这样认为的原意,且听我细细道来。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汉室皇帝成为了傀儡,天下英雄纷纷拥兵自立,虽说刚开始并未公然标明已经不听从汉室的诏令,实则各怀鬼胎,都想着趁着天下大乱,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龙袍加身。

最终,三个最有实力的集团脱颖而出,互相攻伐不断,但奈何并没有一家能够强大到吞并另外两个。所以,最后历史就进入了历史上有名的“三足鼎立”的局面。这就是占据北方大部的“曹魏集团”,占据荆州及巴蜀之地的“刘蜀集团”,以及坐拥江东地区的“孙吴集团”。

此时,如果三国时代的“魏”、“蜀”、“吴”国不相互攻伐,那么他们各自面对的对手以及可能的结局又是什么呢?


第一:魏国方面

基本国家指数:

魏国国土面积:约397万平方公里

魏国人口数量:约1300万人口

魏国,历史上人们又称之为“曹魏”,因为它的奠基人是一代枭雄曹操。魏国是三国时期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且"挟天子以令诸侯”,从 名义上是和正统的汉室是在一起的,所以魏国敢同时攻打蜀国和吴国,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是曹操率领的魏国大军独自进攻蜀国和吴国的联合军队。

从地图上可知,魏国如果不南下与蜀国交战,那么对外扩张就要攻打“匈奴”、“鲜卑”、“乌桓”、“羌族”、“倭国”、“高句丽”等等。在魏国三国混战时,且与上述周边国家战争,都取得了胜利。那么,假设暂且三国之间不争斗,让魏国放开手脚去对外扩张,那么魏国的版图将进一步扩大。

但是,同时,打败周边部落国家容易,但占领较难,所以最终魏国的国力就会因为耗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去镇压管理所占领的地方,而最终实力也会被削弱。但是,随着土地扩大,人口增多的红利,如果不再和蜀国和吴国相争,恢复过来后,将会是一个大国,甚至可以北上打到俄罗斯的地域。


第二:吴国方面

基本国家指数:

吴国国土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

吴国人口数量:约550万人口

吴国假设不和魏国和蜀国进行争斗,且三方共同约定不相互攻打,那么就吴国的地理之位而言,它可以出兵占领现在东南亚。当时,吴国的势力范围本身就已经包含了现在越南部分地区,如果全力扩张,那么整个东南亚的海边小国都将可能是属于吴国的地盘。

所以,吴国不和蜀国和魏国进行战争后,它完全可以成为东南亚大陆上的霸主。

第三:蜀国方面

基本国家指数

蜀国国土面积:约106万平方公里

蜀国人口数量:约400万人口

就面积和人口而言,蜀国和吴国差不多,甚至还比吴国还弱一点。不过好在,它占据的天下两州中的荆州以及益州,再加上所在的巴蜀之地易守难攻,且土地肥沃,自身发展也是不错的。

如果蜀国没有了来自魏国和吴国的军事压力,首先它可以将西南诸多少数民族区域都全部占领,并通过吸纳人口训练士兵,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实力。只是西南部分地区多山林,且少数民族勇猛彪悍,征战的过程将会很艰难。

不过,一旦将整个西南地区完全占领,那么被收编入蜀军的那些少数民族士兵,将会使得蜀军的战斗力大大增加。到时候,可以一举向西、向南,攻打缅甸、印度以及西域的诸多国家,到时候蜀国的版图将会进一步扩大。


问题总结:

综上所述,如果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纷纷对外扩张,那么大一统的时代,就会快速来临。只不过,由于对外战争对三方的过多消耗,到最后统一的那个国家也是惨胜,不过,如果那样的话,征途大一统的国家面积也扩大了很多,且有效击败占领了胡人区域,倒是可以避免后期晋朝时期五胡乱华的到来,且国土面积会比晋朝大很多。

6

国人的心理,大多数是“攘外必先安内”。“内”且纷争不断,魏蜀吴哪有余力向外扩张?

再者说,三国时期人口稀少,耕地缺口不大;再去占领那些不毛之地(没开发的地区),并无实际用途。

7

王夫之在《后汉书 郡国志》中注引《帝王世记》第九条

“国恒以弱败,而独汉以强亡”

东汉末年,许多皇帝年幼继位,导致多个朝代由外戚把握朝政,最出名的莫过于霍光、梁冀、何进等人,皇帝长大后往往需要收回权力,通常依赖宦官对抗外戚。这种频繁而激烈的宫廷斗争,导致了中央朝廷政治极度不稳定,但是对于地方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国家的实力并未受到打的损伤。

在黄巾之乱发生之前,东汉的人口已经达到了6000万,这个数值,直到隋朝统一之后才再次实现,但是这已经是400年之后的事情了。

黄巾之乱后,逐渐形成三国鼎力的局面,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魏蜀吴三方都在不断地向外扩张,以便获取更大的土地、人口、资源,支持己方在三方斗争中尽量获取优势,这个是他们不断向外扩张的动力。

虽然中原地区长期的战争,但是三个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经过漫长日久的征战,军队的战斗力和军事素质得到了极大地提升,进而在各个单独的方向取得了对外的胜利,这个是原因。具体取得哪些方面的战争胜利呢?

曹魏势力:

1-对匈奴。匈奴在西汉经过汉武帝时期的长期打击,实力大为削弱。到了东汉年间,明帝、章帝不断的对匈奴取得战争的胜利,使得匈奴分裂成为南北两部。汉末天下大乱,匈奴人想趁乱崛起,但是魏武帝是白给的么?不断打击匈奴,将匈奴一分为五,从制度上彻底解决了匈奴之乱。除了西晋之后的刘渊,此后再无波澜。

2-对乌桓。乌桓与袁氏势力长期保持同盟关系,到了曹操占领河北之后,不能够允许后院有这样一只不安分的势力。在谋士郭嘉的建议下,北征乌桓,大战在名将张辽的指挥下,阵斩乌桓单于蹋顿,解决了乌桓势力。还顺便在碣石这个地方留下了千古闻名的《观沧海》。

3-对鲜卑。匈奴势力逐渐从北方草原退出后,形成了巨大的真空,鲜卑趁势崛起,科比能统一了鲜卑各部。公元218年,曹操三子曹彰带领田豫等将领一举击败了柯比能。田豫羁縻各部,直到五胡乱华时期才崛起,建立北魏。

4-对高句丽。司马懿率军搞定割据辽东的公孙渊之后,高句丽趁势发展了起来。曹魏名将毌(guan)丘俭率领一万骑兵打的其两万军队崩溃,占领了其都城,甚至亡国。

东吴势力

1-东吴势力内最大的外族是“山越”,经过诸位将领长期的努力,直到陆逊时期才彻底讨平了山越势力,将其精锐者编入东吴军队中,充实了吴军。

2-开发交州。这个交州包含今天的越南。

3-搜索夷州。史料中最早关于台湾的记载就是这个时候。每当我们说起“自古以来,台湾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时候,东吴和孙权功不可没。

蜀汉势力

蜀汉政权的南中地区也就是今天的云贵地区一直都是少数名族的聚集地,蜀汉在经过夷陵之战大败后,南中地区少数名族发生了反叛。才有了“七擒孟获”这个典故,最终当地臣服于蜀汉政权。直到蜀汉灭亡,南中地区依然心向蜀汉未降。


对历史感兴趣的同仁,可以点击关注,也可以提出问题,希望能跟大家多多交流!

8

那就真成三国了![捂脸]

9

各种势力岌岌可危,那有向外扩张的余地。

10

三国时期一样有向外扩张,三国的时候,交州的世家向孙权投降,当时的交州包括如今的越南中北部。海外的呆湾,当时叫夷州,也向孙权示好。蜀汉的丞相诸葛亮追击孟获,一直打到印度附近,当时的印度叫“贵霜帝国”,他的东北部与蜀魏两国边境接壤。蜀汉的南中郡下辖七个县,有如今的三个省那么大。曹魏的司马懿平定辽东后派海军入朝鲜,收复乐浪等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