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没有被高估,在他那个时代能达到他的水平的人屈指可数,真正留下著作的更是凤毛麟角,他的出师表就可以证明其非一般人所能及,他不愧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之称号。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影响了无数志士仁人,就当今而言也不过时。




最佳贡献者
2

对于诸葛亮的真实才能,这里就不拿演义来说,演义确实把诸葛亮神话了,今天我们说点诸葛亮真实的事迹,整天拿演义说话的人,可以好好看看。

未出山已定三分天下,《隆中对》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名篇,至今还被纳入中国现代中学教材之中,单从这一点来看,诸葛亮就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一出山便游说孙权,联盟刘备大败曹操与赤壁,这得归功于诸葛亮的外交才能,单从这一点让诸葛亮拥有中国杰出的外交家头衔。

周瑜打败曹操后,接着攻荆州,周瑜在赤壁之战无疑是战场的主角,攻荆州,整个过程基本都上周瑜都是主角,诸葛亮基本什么都没有做,在周瑜快攻下荆州时,诸葛亮巧夺荆州,不费一兵一卒得荆州大部分地区,周瑜死后,诸葛亮帮助刘备取得荆州全部,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在谋略方面确实要比周瑜强很多,周瑜在赤壁之战彻底成为刘备三分天下的垫脚石。

刘备取得荆州后,诸葛亮又辅佐刘备攻取益州,之后又攻取成都,在整个过程中,诸葛亮是直接参与作战当中,不要以为益州是庞统攻下的,成都是法正打下的,庞统还没有打下益州就死了,是诸葛亮和赵云,张飞打下来的,法正参与的是汉中之战,诸葛亮没有参与。刘备取得荆州,益州后,称帝,诸葛亮辅佐刘备从无到三分天下,不得不说诸葛亮还是有点实力。

刘备称帝不久,关羽失荆州,之后刘备又夷陵惨败,弱国精锐部队全军覆没,蜀国名将只剩魏延,赵云,其他名将相继离世。诸葛亮又发挥他的外交职能,联合东吴,又发挥自己的治国才能,依法治国,使蜀国达到了,赏而满意,罚而不怨,百姓出门达到不关门的地步,诸葛亮仅用了三年就完成了,后人对诸葛亮的治国才能评价不低于管仲,萧何,这使得诸葛亮一跃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

同时诸葛亮在这三年治蜀当中,还培养了一批新军队,这也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治军才能,诸葛亮从三年前,刘备夷陵之战败后,蜀国后方叛乱都调不出军队来平乱,三年之后,诸葛亮只率领两万新军,费时不到一年,就平定了后方叛乱,解决了蜀国后方问题,还增加蜀国军事力量,得到一只新军队。

平定后方之后,诸葛亮写下千古名篇《出师表》也被纳入现代中学教材必备科目,除此之外,诸葛亮还写了《诫子书》也算的上千古名篇了,特别是其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现代很多地方都能看见这句名言。诸葛亮仅凭《诫子书》《出师表》《隆中对》直接摘取中国杰出的文学家头衔,以及入选中国文庙大儒之一。

接着诸葛亮北伐,按照当世的形式,蜀国是不适合北伐的,因为北伐是没有机会成功的,原因如下:一是蜀国军队远不如魏国,蜀国能调动的兵力不超过10万,魏国则不低于50万;二是魏国在曹家三代君主治理下,把魏国治理的非常好,得民心,国力强,君主又有才能不是昏君,魏国占有天时优势。;三是魏国拥有坚固的城池,强大的铁骑军队,蜀国千里作战,属于疲惫之师,战斗力会下降很多,而且军队很多都是新兵没有实战经验,魏国士兵可都是能征善战的将士,加上蜀国粮草跟不上,再加上君主无能,蜀国失去地利,人和优势;四是蜀国人才跟济不上,北伐的名将只有魏延和年老的赵云,而魏国人才济济,名将更是数不胜数,诸葛亮治理蜀国才三年,名将和人才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培养出来。

所以综合诸葛亮北伐,不占有天时地利人和,军事力量强大,后备资源充足,君主有能等各种有利条件,这样的北伐怎么会成功?当初韩信暗度陈仓,中原是一片混乱,项羽失去天时,民心都顺向刘邦,加上韩信的对手都是些匹夫之勇,小诸侯,所以韩信能轻松成功。而诸葛亮当时不同,他没有这样的天时条件,中原非常稳定,所以诸葛亮北伐是必定失败,换做历史上谁,北伐结局都是一样,必定失败。

蜀国北伐没有任何的优势条件,诸葛亮依然北伐,难道诸葛亮看不出来吗?这么多不利因素傻子都看得出来,更况中国智慧的代表诸葛亮呢?能说通的只有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以攻为守,消弱魏国,延长蜀国寿命,如果蜀魏各自发展,十年间,蜀国和魏国在军事力量,人才储备,将远远超过蜀国,中原是产生人才的地方,是人才集中的地方,时间越久魏国人才越多,蜀国人才越少,所以蜀国不能生养休息。

诸葛亮北伐,除了用人失误,马谡失街亭,基本没有多少损失,而魏国损失就比较大了。斩王双,败郭淮,败曹真,败张颌,败费曜,杀张颌,败司马懿等。魏国基本都是吃败仗,虽然这些败仗没有动摇魏国根基,但是却阻碍的魏国的发展。诸葛亮以弱攻强,打的魏国只能自保,像司马懿这样一流用兵高手,在诸葛亮面前也只能打出畏蜀如畏虎,千里请战,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十万大军,还被别人百般羞辱,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当缩头乌龟,诸葛亮死后只能感叹真乃天下奇才,可见处于绝对劣势的诸葛亮军事有多高。这也让诸葛亮直接摘取中国杰出的军事家头衔。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被后人传颂学习,成为中国忠诚与智者的代表。诸葛亮拥有的头衔:

诸葛亮是中国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书法家、文学家、发明家、教育家;中国十大军师之一;武庙十哲之一;文庙大儒之一;中国古代名将前五(历史名将排行榜);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中国第一贤相;中国“智圣”;

3

《三国演义》已经是被人们熟知的一本书而且也是大众了解三国的一个范本。里面把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的惟妙惟肖,尤其是里面的几个典型人物,诸葛亮的智,曹操的奸,刘备的义,关羽的忠,就是这些形象让历史人物活了起来,但是也正是这些让历史人物变得模糊起来了!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三国演义》中严重把诸葛亮神话了,以至于随着三国历史被人们熟知之后,发现诸葛亮并没有《三国演义》这么神奇,诸葛亮没有草船借箭,空城计也不是诸葛亮的,借东风更是不存在,随着这些的了解无数的网友对诸葛亮的才能提出来质疑,“诸葛亮的才能到底如何,是否是被高估了”?

诸葛亮是没有这么厉害,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都不是诸葛亮的事迹是罗贯中强加给诸葛亮的这让诸葛亮成为了神但是抛开这些,诸葛亮不止是一个神还是一个模范更是一个对当时蜀国来说的伟人!

有无数的人说,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六出祁山根本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然而真实如此吗?修远暂且不说,先看一下六出祁山的背景,大家在做一下评判!

六出祁山是建立三国鼎立的前提下,提到三国鼎立不得不说蜀汉的政权。要知道蜀汉的政权是刘备借口帮助刘璋对抗北方的张鲁而得来的,可以说刘备的名义是不正当,整个荆州集团也是不正当的。所以荆州集团是和益州集团是对立的。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还好一点,因为大权人才都在荆州集团内,可是随着刘备的死去,荆州集团的衰败,诸葛亮是独木难支,他不光要面对北面的曹魏侵犯,还要面对东面孙吴的和睦,更要面对内部的斗争!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诸葛亮依然可以做到

“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试问这难道不能证明诸葛亮的功绩吗?不能证明诸葛亮的能力吗?

在《三国演义》诸葛亮一共六出祁山无功而返,不光是劳民伤财而且还病逝在五丈原,这原本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表现,可是在一些人眼中才,成了诸葛亮不会放权不识时务的表现!更有甚者把如此尽职尽责的伟人和腹黑无比的司马懿作比较,在他们眼中诸葛亮毫无军事才能,面对司马懿只能惨败而归!

但是在真正的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一共只有五次,出祁山只有两次,而且还有一次是被迫防守并不是主动出击。诸葛亮真正对战司马懿也只有两次。咱们就来看看这两次是不是诸葛亮毫无军事才能,面对司马懿只能惨败而归!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才真正面对的是司马懿,这时候的诸葛亮是成名已久而司马懿对他来说才是初出茅庐而已,但是因为诸葛亮的成名已久所以,司马懿对他的了解可以说深入骨髓。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依然可以完胜司马懿!

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祁山,司马懿前来相战。这时候的背景是:司马懿后方,九州之地粮草兵马源源不断用之不竭,而且兵精将勇,将领有五子良将之一的张合等名将。而诸葛亮的后方是,道路险阻,粮草不足且运粮困难,兵源仅仅是自带,后方无力。兵马不及司马,将领更没有和五子良将之一——张合一个位置的名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依然可以做到斩获敌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让司马懿“掘营自守”丝毫不敢攻击,而且诸葛亮用女人的衣服来侮辱他,司马懿仍然不敢出击,而且是“畏蜀如畏虎”。在诸葛亮因为粮草不足而撤退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斩杀五子良将之一的张合!虽然说诸葛亮这一次北伐没有成功,但是面对司马懿他是丝毫不虚,而且是硬而有于。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也是面对的司马懿,只不过这是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了。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邀东吴两面进攻曹魏,只不过东吴进攻不成只能退回家了,而诸葛亮只能独立与曹魏周旋,以至于走到了生命尽头,然而在生命的尽头依旧还能“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这两次出北伐难道不能证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吗?要知道北宋苏轼对诸葛亮的军事说过“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挡,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如此对于诸葛亮的能力是否被高估,你是否还有异议!

4

恰恰相反。

孔明在军事战略,治国理政及天文地理诸多方面皆有相当重要的贡献性贡献。其人品与道义更受后世景仰。

试问,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谁能与之比肩?!

5

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诸葛亮的军事发明与阵法: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三国志】

诸葛亮设计出三国时期最强大的武器“诸葛连弩”,最有效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如此强大的军事科技发明能力,不也是军事才能的一种体现么?他所创造的兵法和八阵图,成为历朝历代军事家所学习的对象。

再看诸葛亮率领军队那可怕的执行力与严明的军纪:

【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袁子】

【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三国志】

大军在敌境,居然做到了“出入如宾”,对敌国的百姓秋毫不犯,就如同在自己国家一样不侵犯百姓。当他在渭滨屯田,居然做到了让渭滨百姓安居乐业不受战争影响,而北伐的军队纪律严明到了没有一点点剥夺私藏。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诸葛亮很好的做到了孙子兵法军争篇的用兵境界。他在魏国境内进退自如,而这个境界又有几个军事家能够做到呢?

历数诸葛亮历次北伐战绩(包括自卫反击):

第一次:收降三郡(胜),街亭失守(败),综合:败

第二次:受阻陈仓(败),计斩王双(胜),综合:平

第三次:夺取二郡(胜),逼退郭淮(胜),综合:胜

自卫战:击退夏侯(胜),阳溪大捷(胜),综合:胜

第四次:上邽割麦(胜),卤城大捷(胜),木门设伏(胜),综合:胜

第五次:阳遂之战(败)渭水之战(胜),综合:平

综上所述,诸葛亮对魏的六次战争,除了第一次因为诸葛亮用人失误导致的:“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之后的几次北伐都对魏国造成一定打击。如果诸葛亮军事能力只是二流,那么在魏国实力远远强于蜀汉的情况下,依然中军奔赴,被戏耍的曹真,被射杀的张郃,被击溃的郭淮,被打成乌龟的司马懿,情可以堪?

同时代的吴大鸿胪张俨在其所著默记中写道: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

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默记】

诸葛亮从巴蜀之地奋起,带领一个州的人,和大国(曹魏)对比,他的战士和人民,大概只有它的九分之一。然后和我大吴同盟,对抗北方的敌人(曹魏),至使耕作和战斗都有整齐的队伍,以及齐备完善的刑法,仅仅率领几万步兵,就长驱直入到祁山地区,慷慨愤然有到黄河,洛阳喂马的志向。司马懿占据天下十倍的领地,倚仗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占据坚固的城池,拥有精锐的部队,却没有擒拿诸葛亮的意思,只想着怎么保全自己。让诸葛亮自由的进入与离开(魏国的领地)。如果诸葛亮没有身死,一直为他的志向理想奋斗,每一年都思考计策,迅速的执行他的谋划,那么凉、雍(军队)是不可能卸下铠甲,中国大地不可能太平,胜负的局势,也已经很明了了(意为张俨认为只要给诸葛亮时间他一定可以成功的)。当初子产治理郑国,诸侯不敢入侵,蜀汉丞相(诸葛亮)和他很类似啊,(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司马懿对比,难道不更优秀么?

至于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被三国演义吹出来的,就更加荒谬了。诸葛亮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是武庙十哲之一了,那时候可没有三国演义。大多数古代的军事家和诗人都十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难道他们也都是三国演义看多了?难道说认为诸葛亮军事二流的现代人比他们眼界更好么?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

张俨 《默记》

6

诸葛亮的才能可不是简单被高估那么简单。他是已经被后世之人给神话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本小说《三国演义》成就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这段乱世,让这段历史被更多人所熟知,也被更多人所喜爱。但《三国演义》也差点儿毁掉了人们对于三国历史的认知。事实上也怪不得罗贯中和他的小说,或许因为《三国演义》太过于成功了吧。这就导致现在很多人把小说当成了历史。相反对真正的历史却嗤之以鼻,这才是最悲哀的。历史上的诸葛亮绝对算是一个人才。但他并非很多人所认为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多智近妖的存在。历史上的诸葛亮属于一流人才。但绝对算不上顶尖。

历史上的诸葛亮曾自比管仲和乐毅。有些人或许受到了小说演义的影响,他们会认为诸葛亮自比管仲和乐毅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事实上诸葛亮是没资格和管仲乐毅相提并论的。历史上管仲军政双优,堪称一绝。他也被誉为中华第一相。诸葛亮在内政方面或许有和管仲可以媲美的地方。但军事方面诸葛亮完全就是一个门外汉了。数次损兵折将的北伐就是明证。至于乐毅,诸葛亮就更没法比了。乐毅扶弱燕下齐七十二城,这种逆天的军事能力可不是诸葛亮可以比拟的。

当然了,也不是说诸葛亮就是一个无能之辈。起码诸葛亮的战略眼光和政治能力还是很强的。历史上诸葛亮初出茅庐就明确了三分天下的格局。这种政治眼光和战略布局能力确实惊人。但这就算厉害的嘛?并不见得。同样和诸葛亮擅长领域相同的荀彧,他一手给曹操制定了占领北方的战略目标计划,整个曹操的军事行动蓝图也都是荀彧一手策划的。就从这一点来看,诸葛亮就比不上荀彧。这就说明诸葛亮能力虽强,但绝对称不上无敌。

之后在荆州的一系列事情都不重要。唯一的确立了三足鼎立格局的赤壁之战,事实上也是周瑜一手打下来的。和诸葛亮没有一毛钱关系,所以不要被小说演义误导。在刘备入蜀战争过程中,诸葛亮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但刘备死后,诸葛亮独裁统治时期,诸葛亮的数次北伐失利就证明了诸葛亮军事才能的缺乏。甚至在我看来,军事能力诸葛亮都不如魏延。魏延的奇袭子午谷计划,实际上和当年韩信的暗度陈仓之计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诸葛亮却直接否决了魏延的计划。偏偏要和曹魏死磕。结果就是北伐耗费了无数的钱粮、结果无功而返。

诸葛亮之所以拒绝魏延的计划是因为冒险。但打仗哪有不兵行险着的。“兵者诡道也”。诸葛亮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可见其军事才能如何。再从北伐时期诸葛亮识人不明,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北伐失败。这也证明了诸葛亮看人的眼光能力也存在着问题。以上这一系列都可以证明诸葛亮并非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他有优点,但缺点也同样明显。《三国演义》肯定是把诸葛亮的才能高估了。想要真正了解三国历史,还得参考二十四史之《三国志》。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7

有些高估。妆诸葛多智近乎妖。

8

孔明智而似妖!

9

诸葛亮是有真本事的人。他是继承了黄老之学和兵家之学的最后大师。三国之后,佛教进入,道教也正式与之相互融合,谋略之学随着唐宋战术的变化也上升为谋术之学。诸葛孔明应该是杂糅了儒道法的兵家。这从三国水镜先生的隐居生活可以看出。

其实,三国里水镜出场不多,不过,这个高人早已看透了半个世纪的世情变化。水镜顾名思义,就是镜子早已透过了人间几十年的悲欢离合,折射出未来几十年的历史走向。就像《推背图》推演改朝换代的历史变化。

由于水镜先生以隐为生,但是又通过名声远播和真才实学,团结了中原一代许多世家子弟。所以,周围杰出者就出现了许多战略家和才谋之士,大家相互切磋,亦师亦友。这些人别看隐居乡村,可是由于出生不俗。他们的许多朋友又都是当朝的官员,有机会彼此交流,当时的天下走向,这些人不是不明白。

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这些人接受过正统儒家教育,还默默留恋正统的汉朝血脉,希望有机会建功立业。道家的思想让他们在天下大乱隐居乡间,但并不代表他们想这样一辈子。同时,水镜相当于楚地隆中地区军事战略参谋学校的校长。卧龙、凤雏等人是优秀毕业生。当时天下大乱,这些人正好有用武之地。

水镜作为校长,本人对于战略谋划也是格外精通。怎奈人老体力不支,哪能跟着大部队东奔西走。而他也对未来十几年的时局走向有自己的判断。这与卧龙、凤雏的军事思想是一致的。甚至他们也是互相影响的。

作为隆中军事摇篮的奠基人。由于这里处于乱中取静,交通也算便利,十分有利于战略人才的培养。水镜在这里休养生息,研究兵法,并以此团结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谋略人才。

这些人出生世族或者世代读书,家里都富有藏书,也是吃喝不愁的中小地主。有的人家还在朝廷为官,深谙当局的各种政策走向。以及天下其他实力派人物的可能动向。而这些有吃有喝,又饱读诗书的人,达则兼济天下。开始了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时代的命运。

凤雏的存在,其实也是衬托卧龙。其本身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其他几个水镜派系的谋士,如徐庶等人,通过衬托凤雏,进而再衬托卧龙,再到进一步神话卧龙。最终,实现了水镜的人生理想,并突出了水镜军事谋略学派在历史上的学术地位。

水镜学派基本是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有机结合。也就是汉末以后,今古文随着理论探讨的相互融合,并与兵学、法学等实用学问,日益走出书斋,面向社会。在水镜看来,秀才一支笔,堪比十万兵。这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事实是,在汉末群雄逐鹿中,水镜学派也确实是当时不可轻视的一支潜在力量。这些文人谋士,看起来没几个人。但是,一个顶个雄霸一方的枭雄,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汉末,十几股地方实力派相互兼并过程中,刘备可能是最弱的。可是,由于水镜的帮忙,这并没有影响到刘备成为三足鼎立之一。但话又说回来,客观上说,水镜学派还是有些时代局限性,过于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团队合作也不能说尽善尽美。

最后,不得不说,曹操还是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以至于后来司马家族统一了全国。还有水镜学派毕竟还有些纸上谈兵的味道,理论太强了,实践也有点跟不上。这里卧龙做的最好,凤雏就有点差了。

可是,水镜学派毕竟不是吹出来的。以卧龙为代表的谋士们,本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不断的自我调整,做出许多牺牲,最终还是让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

水镜先生由于年长一些,也早就断了出山的念头。其他以卧龙、凤雏……为代表的饱学之士,是不甘寂寞的。可是,他们出山,如果遇不到合适的明主,与其毁了一生,还不如老死乡间。所以,诸葛亮等人也只能一边放出自己的名声,一边等待机会。

刘备出生低微,但也是绝顶聪明之人。他就冒顶了个中山靖王之后,也扯起了虎皮,并拥有了最正统的旗号。所以,刘备对人才的渴求,能够给予人才最大的发挥余地,使他也吸引了大量的杰出人才。

10

我觉得诸葛亮是一bai个被历史高估的du人。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从此zhi之后,诸葛亮也是尽到了一个忠臣dao应尽的义务。他的忠义广受当时人的称赞,这也是他的才能被高估的原因之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本身也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