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瑜是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易中天先生概括周瑜是:帅哥,良友,名将,忠臣。《三国志》说周瑜是“性度恢廓”。“长状有姿貌”。

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是孙刘联合军的总指挥,曹操大军在长江列阵,战舰相连,旌旗猎猎,江东人见了魂飞魄散,胆战心惊。周瑜却泰然自若,运筹帷幄最终以多胜少,打败了曹操。取得了决定历史上胜利。

《江表传》里记载,公元209年,刘备到京(江苏镇江)迎娶孙权之妹,告别时曾对孙权说,周公瑾文韬武略实在是“万人之英”,不过我看他“器量广大”,只怕不肯“久为人臣”。曹操也在赤壁之战后写信给孙权,说是自己烧的船走的,横是周瑜浪得虚名。

《江表传》说的很清楚:“瑜威声远箸,故曹公-刘备咸欲疑僭之”。周瑜被曹操和刘备同时诋毁,并提挑拨离间,足以说明周瑜的才能是怎样的了。

姜维,是自视清高的诸葛亮,在四十八岁北伐魏国时收降的。诸葛亮赞到:“姜伯约甚敏于军事,即有胆义,深解兵意,而才兼于人”。

诸葛亮谨慎入微,很少夸奖别人。很快提拔姜维这位降将为当阳亭侯。不到三十岁封侯,这时多少战场上的武将梦寐以求的。诸葛亮又尽授平生之学,让姜维领上将之职。

姜维清廉自守,家无余财,其才德也无可挑剔,他对蜀汉的忠诚也无可非议,刘禅投降后,他依然图谋起兵复国。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大约十年间,八次北伐,功绩也不在诸葛亮之下。但却又背费袆制约,被黄皓进谗言。说明姜维自己也有不足之处,比如他的用人方面,他身边只有同是降将的夏侯霸,不免让人生疑。

姜维作为蜀汉的守业者,固然对蜀汉立有功勋,但与诸葛亮这样的蜀汉创业者是无法相比的。

而周瑜也正是东吴的主要创业者,他的才能是曹操与刘备同时赞叹与嫉妒的。尽管姜维是蜀汉后期的人才,但是与周瑜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最佳贡献者
2

周瑜作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为开拓和巩固东吴江山立下不朽功绩,其雄才大略少有人可比,联刘抗曹,赤壁一战威名震天下。怎奈三国谋士良将众多,更有孔明神机妙算,掩盖了周瑜的光芒。如果没有天妒英才,如果不是肚量狭小,如果能与孔明长久合作,就不会有曹魏坐大,三分天下就是另一种情形。姜维是三国后期蜀国名将,智勇双全,是孔明最为倚重的将领,但天时地利人和不占优势,最终兵败。长期穷兵黩武,也使蜀汉国力渐衰,内部矛盾重重。看来姜维仅是坐镇一方的良将,远没有周瑜的魄力和眼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霸气是姜维之才永远赶不上的![翻白眼]

3

表面上来说周瑜会更胜一筹,因为周瑜的知名度比姜维高出了几倍,而三国演义说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可以说是子虚乌有,连苏轼都说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不说是三国孔明赤壁,足见赤壁之战中周瑜发挥了比诸葛亮更大的作用。

周瑜赤壁之战以弱胜强,与蜀军合力打败了曹操八十万大军,姜维十一次北伐曹魏最终兵败自尽而死,表面上周瑜更强,但是深入分析以后,就有另一种结论了。

一,周瑜当时面对的虽然是曹操八十万大军,但是曹操大军来到赤壁之后,因为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大军当时又发生了大瘟疫,军队的战斗力减少了一大半,参加水战的军队也是一些前来投诚的荆州水军,与蜀吴联军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而在战前曹操又中了反间计,杀了蔡瑁,张允两名大将,不作死就不会死,水军的实力更加削弱,曹操被迫将战船连接在一起,才使得周瑜有机可乘,运用火攻,而战前又施展苦肉计,让黄盖去诈降,火攻计划得逞,曹操为攻,周瑜为守,周瑜依托长江天险,还有对当时气候的了解,周瑜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胜利几乎是板上订钉的事情。

二,姜维当时面对的情况跟周瑜很不一样,姜维属于攻方,魏国属于守方,当时蜀国的国力已经无法跟赤壁之战相比,十一次北伐,姜维获得两次大胜,三次小胜,平手四次,小败一次,大败一次,对于当时的魏国国力来说,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况且姜维当时还面对着许多困难,比如刘禅昏庸,宠信奸臣,致使蜀国内部政治混乱,而当时的吴国已经没有大将可以北伐了,姜维面对的困难比诸葛亮时期更多,当时姜维退守剑阁屯兵也是无奈之举,这才使邓艾有机可乘攻取汉中,蜀国宣告灭亡。

总结:一个人的能力要看他面对困境的时候,能有什么作为,周姜二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个人发挥的空间有限,但是姜维在面对逆境时后展现出了超凡的军事能力,而周瑜却没有面对逆境的战斗数据,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所以个人认为姜维更胜一筹。

4

首先,我的评价是周瑜之才与姜维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不可同日而语。


周瑜赤壁以五万大破曹军八十万,仅此一点,姜维毕生都没有打出过类似的战绩,或者相对拿得出手的战绩。


至于我为什么得出上述结论,请诸位看完我如下对比之后,自己就会有一个品评的结果了:


第一,身份相差悬殊

1、周瑜才俊晓江东,所谓“音有误周郎顾”也就是说,周瑜不仅文治武功方面才能出众,而且音律方面也卓越超群。而且在江东地区已经家喻户晓。


2、姜维只是西凉地区的一个“地产人才”,就连其老东家——曹魏,都不太了解这个人才的能力和存在。甚至其直属上级天水太守马遵,都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足见姜维在当时英雄辈出时代的角色低位。


第二,入伙时机

1、周瑜,是在孙策刚刚起兵,需要援手的时候,周瑜率所部全部人马主动加入了孙策的江东阵营,从此被孙策引为心腹。甚至在孙策临终托孤时,也对孙权说“内事问张昭,外事问周瑜”。可见对周瑜的重视程度,也可以想见,入伙时机的选择是多么的重要。


2、姜维,则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兵出祁山的时候,突然发现的一个将才。注意是“将才”不是“帅才”。

后来经过种种手段,迫使姜维投降。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姜维有点“不情不愿”“迫于无奈”。


收姜维


第三,动因不同

1、周瑜是主动来投,而且正是孙策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2、姜维是被动,而且是在诸葛亮使出了各种手段之后,实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不得已投降蜀汉。



第四,战力不同

1、周瑜,自从跟随孙策,大小战例数十场,未尝败绩。尤其是赤壁一战,以五万水军席卷曹军八十万(虽然有水分,但是以少胜多的无可厚非的)更是古今少有的堪称奇迹的战绩。后来虽然在荆州问题上,一直不顺利,但是不影响其作为荆州军统帅级人物和三国时期战神级别的存在。


2、姜维,无论在曹魏期间还是在蜀汉期间,甚至后来投降钟会之后,其谋划的几乎所有策略,都被其当时的对手逐一识破,并最终败北。




第五,使用情况


一、周瑜

1、早在孙策时期的江东,周瑜就已经独当一面,屡立战功。


2、孙策遇刺临终,托孤之时,对孙权说“内事问张昭,外事问周瑜”,彼时周瑜才刚刚25岁,就已成为东吴的“托孤重臣”。


3、孙权继位初期,对周瑜还是有些忌惮的,所以,只让周瑜在洞庭湖操演水军,也就是说,训练“预备役”,此时,周瑜已经脱离一线部队。


4、赤壁之战,由于周瑜和鲁肃的坚持,孙权才决定拼死一战,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5、赤壁之战之后,周瑜获得孙权无限度的信任,将东吴几乎所有军政大权全部交给周瑜掌管。反过来,周瑜对孙权也是忠心耿耿殚精竭虑,最终累死在任上。



二、姜维

1、自从投降诸葛亮之后,一直以诸葛亮学生和帐下大将的双重身份存在于蜀汉阵营之中。


2、从未独当一面,一直都是在诸葛亮帐下听用。


3、在诸葛亮临终前,诸葛亮托孤时,丞相的人员没有姜维也还说得过去,甚至就连当时军队的指挥权也交给了长使杨仪,姜维仍然是辅助。


4、在后期掌握蜀汉军权后,却不能有效使用,而为了避祸,远遁屯田,对国家的贡献可以说是降到了极点。(要知道,如果黄浩在刘禅面前说话管用的话,你认为,他不在朝中,刘禅就杀不了他吗?别忘了当年魏延是怎么死的)


5、虽然屡次北伐中原,全部无功而返。


6、将蜀军主力尽屯剑阁,险路无守,使得成都空虚,最终让邓艾钻了空子。


姜维屯田避祸


第六,各自的人才队伍建设

1、周瑜

①且不说周瑜培养了多少武将,就看他身后的几个都督,基本都是在周瑜在世时发现和推荐给孙权的。


②再看周瑜是如何巧妙的化解了老将程普对自己的意见,可见周瑜对整体的团队团结是起到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


2、姜维

姜维在人才培养方面可谓是全面继承了诸葛亮的一贯作风——基本没有什么人才培养,以至于达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第七,结局

二人结局都不尽如人意,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1、周瑜,在没有收复荆州之前,累死任上。


2、姜维,在蜀国未尝一胜。再次降魏之后,诱反钟会后,仍然兵败身死。可谓名不虚传的终身级悲情英雄。



总结,姜维远不及周瑜

1、周瑜平生,与之交手的都是三国时期一流的统帅级人才——曹操和诸葛亮。而且,还曾经有过五万大破曹军八十万的傲人战绩。

2、反观,姜维,除了在天水关,败于诸葛亮手下之后,再也没有过与当时一流统帅级人才交手的机会,直到最后,也都是与司马家的下属将领交锋,而且未尝胜绩。

二人之高下,可见一斑,诸位各自判断。

5

本来大家更多的是拿周瑜与诸葛亮比较,但是有人拿周瑜与姜维比较,也是可行的,因为同属三国著名人物。

周瑜(公元175年-公元210年),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领南郡太守。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病逝,年仅36岁。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

周瑜辅助江东孙氏三心的主要功绩:辅助孙策,在孙策微末时,以兵相助,使孙策得以开基立业;小说中描写“行至历阳,见一军到。当先一人,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见了孙策,下马便拜。策视其人,乃庐江舒城人,姓周,名瑜,字公瑾。”;在平定江东的数年中,周瑜主要是征战之功;孙权继位时的拥护之功;赢得赤壁之战的指挥之功和主战之功。

周瑜实乃千古难得的儒将,智勇双全,容貌甚好,是美男子儒将,与妻子小乔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美谈,足见周郎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周郎在《三国志》正史中不同于《三国演义》,是一位心胸宽广、气度恢宏的儒将,他从不嫉妒诸葛亮,事实上他也用不着嫉妒诸葛亮,反而是诸葛亮很尊重他,因为他比诸葛亮年岁大、成名早,就说赤壁之战也是他为主帅,诸葛亮只是辅助他,起次要作用。《三国演义》为什么要美化蜀汉、美化诸葛亮而贬抑周瑜呢?因为作者罗贯中认为当时蜀汉才是王朝正统,曹吴皆非正统,所以扬汉贬曹吴,就形成了周瑜不如诸葛亮,周瑜嫉妒诸葛亮,被诸葛亮气死等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描写,把周瑜说成是一个心胸狭窄之人,形成演义定论,让后世不明真相的人抱有成见,这是不对的,也是不应该的。这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尊重历史、还原真相,这才是对历史正确的态度。

再说姜维。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

姜维年少丧父,侍奉母亲,崇拜儒家大师郑玄。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汉,得到蜀相诸葛亮重用。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延熙十七年(254年),拜大将军,独掌军权,继续北伐事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为躲避黄皓的迫害,前往沓中屯田避祸。

景耀七年(263年),魏国伐蜀,姜维摆脱邓艾等人,退守剑阁,阻挡钟会进军。邓艾阴平偷袭成都,后主刘禅投降。姜维志存光复,假意投降,勾结钟会反叛,事败被杀。

天水本地人姜维(天水四大姓姜、阎、任、赵)生于建安七年(202),归蜀之前的27年目睹经历了关西变化,天下纷争和三国并立。年幼时他的父亲姜冏以郡公曹的文官身份在羌戎反叛中护卫郡将身死。后来姜维做上计掾(郡属官,类似上报计簿的会计)转而做从事,因父亲因公殉职所以“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文职转军事(经历几乎与邓艾相同)在天水郡做斗食奉的小吏。

227年诸葛亮初次北伐,曹魏自刘备去世后一直未把西线当回事,所以长安西的雍州地区一下子被冲出山沟的汉军震惊,天水、安定、南安三郡一齐叛魏应亮。姜维就是当时天水郡属官,只是正跟随郡守巡视不在属地,在不同的记载中都是郡守马遵惊吓中抛弃属官逃跑,姜维等人在时局逼迫下降蜀。作为魏国一个小郡属官,能得到诸葛亮的赏识,能得到比较高的待遇,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姜维当然是很感动的。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提前选定姜维做自己的接班人是有充分远见卓识的举动,为蜀汉长达40多年的稳定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

姜维能力很强的,只是刘禅对北伐不感兴趣,每次只允许少量军队出征,本来曹魏(后期是司马氏)统一北方后就人多势众,这样姜维人少就很难胜利,而蜀汉国力本身在蜀吴夷陵之战(就是陆逊火烧联营七百里那战)后就大大下降,但事实上姜维胜多败少(诸葛亮也不过如此),这就足见他能力之强,而姜维和诸葛亮不同之处还在于诸葛亮是军政两项大权同时在手,姜维只有军权,在这种情况下姜维还能有如此战绩,说明姜维军事才能已经超过了诸葛亮,但不幸的是,司马氏的钟会、邓艾军事能力同样超过了司马懿,而姜维还能分庭抗礼,要不是最后邓艾兵临城下时刘禅没有斗志,姜维还是大有作为的。

诸葛亮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在指定接班人的同时,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姜维不是诸葛亮,其个人的威望和履历都无法服众,这也是为什么造成姜维在后期被刘禅误解,有力使不出的局面。

诸葛亮传位姜维在我们今天看来似乎是无奈之举,但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总之,比较周瑜和姜维,可借助诸葛亮参考,因为姜维是诸葛亮的继承人、接班人,诸葛亮年小于周瑜,周瑜死后,诸葛亮还活着,在做事;诸葛亮死后,姜维还活着,在做事。姜维继承了诸葛亮平生所学、所传,但这并不等于姜维就强于诸葛亮,其实姜维不如诸葛亮;诸葛亮不一定强过周瑜,甚至还不如周瑜,那么,姜维就更不如周瑜了。姜维的武功很高,能与晚年的蜀汉五虎上将、常胜将军赵云战成平手,可见姜维武功修为很高,这点强于周瑜,更强于诸葛亮。

6

周瑜比姜维了略胜一筹。

纵观整个三国历史,周瑜虽然被誉为一代名将,可是,周瑜的功绩并没有多少,战绩也就仅仅是赤壁大捷。

并且,赤壁火攻是庞统的计谋,周瑜只不过是借用别人的计谋而已。

不过,作为东吴的大都督,周瑜的统兵能力还是有的。

姜维这个人是诸葛亮倚重的人才,但是姜维作为三国后期人物,那个时候的蜀国已经光彩不复,所以,姜维的一生应该算是没有施展出抱负。

至于个人功绩,那就更不多了。

7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人 。主要的历史事迹: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主要的历史事迹:带领蜀军北伐,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平手四次、小败一次、大败一次。

笔者认为:周瑜和姜维都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将领,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他们的成名事迹都是指挥军队以少胜多,周瑜最具代表战役为赤壁之战策划火烧连环船大破曹操。而姜维的代表战役则为十一次北伐曹魏,不过最终失败身亡。他们两者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异,经过分析对比:笔者认为姜维的才能要胜过周瑜。

一,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天,曹操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向孙权进逼。周瑜及程普等领三万人抗曹,途中在赤壁两军遇上,曹操军因有疾病,又不习水性,初战便败退,曹操引军至江北。周瑜便与刘备军在南岸设营 ,双方对峙。周瑜用黄盖建议火攻曹军,最终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周瑜是依靠长江天险,又有诸葛亮,黄盖等出谋划策,综合了形势,这场战役取胜难度不是很高。

二,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姜维当时面对的战情又不一样,魏蜀国力相差很大,兵力之差数倍,且蜀为攻,魏为守。十一次北伐里,姜维大胜两次、小胜三次、平手四次、小败一次、大败一次,姜维北伐战役的条件相比诸葛亮当时还要恶劣,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姜维能取得这么好的战绩已然很好。无论是战役或者结果都可说是历史旱见,虽然说姜维没有诸葛亮的智谋和北伐气势,但这种伐魏的举动就已不是孙吴将领所能超越的。虽然最后北伐失败了,但是因蜀国内部政乱所引起,并不是他能左右的。

因此综上分析可知,虽然周瑜和姜维都有过成名战绩,但从事迹分析来看两个人的战役成败有别于条件不同所至,并非个人才干所能控制,相反姜维于逆境中显露出色的军事才更胜周瑜一筹。

8

导语:

  • 周瑜,东吴集团大都督,典型的官二代,父亲是洛阳令,族中叔叔和爷爷位列三公。在孙策创业期间,辅佐孙策问鼎江东。其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战败曹仁,可惜英年早逝,年仅36岁。
  • 姜维,蜀汉集团大将军,本是曹魏天水郡守将,奈何遭到猜忌无奈之下投降诸葛亮,成为诸葛亮亲传弟子。诸葛亮去世以后,姜维一直投身军旅却无作为。直到费祎死后,姜维执掌蜀汉军权,开始了他传奇的九伐中原。

这两个人都是三国时期,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因为两个人所处的时代,还是有时间差的,周瑜在三国前半段,姜维在三国后半段,所以他们俩之间没有交集。由此,我们是很难断定谁的能力更强一些。

01从名气上来说,周瑜的名气比姜维大。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里羽扇纶巾的可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周瑜可不是一般的带兵将领,可以说他是一位儒将。

也就是说周瑜是饱读诗书文武双全的将领,这是他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周瑜一生中最大的功绩,那就是击败了曹操。

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三国志》

当时曹操战败了袁绍,夺取了北方大部分的地盘,正是意气风发,所向披靡的时候。南下荆州之前,刘表病死了,他儿子刘琮居然不战而降。

  1. 曹操的声威几乎达到了巅峰,似乎世上再也没有人敢跟他争锋。可是这个时候他却遇到了一个刺儿头,那就是周瑜。
  2. 作为东吴的大都督,周瑜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在孙策临终之前,曾经告诉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由此可见,孙策对周瑜的信任程度是非常深的。
  3. 孙氏家族生死存亡之际,周瑜挑起大梁,主动迎战曹操,并且最终将强大的曹操击败,阻止了曹操一统天下的可能。

天下能够击败曹操的,除了刘备,就只有周瑜了,所以说周瑜的名声当然比姜维要大得多。姜维这辈子虽然也在努力奋斗,也在跟曹魏作斗争,可是他毕竟没有打赢过一场可以改变三国局面的战争,自然就比不上周瑜了。

02周瑜的政治才华比姜维强得多。

周瑜是儒将,所以他不仅仅懂得带兵打仗,在政治上,周瑜也有自己的一套方针。尤其是在处理自己和君主之间的关系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是很少人能比得上的。

孙策活着的时候,周瑜的才华就已经体现了出来。当时孙策还在袁术帐下效力,而袁术是比较看重周瑜的才能的,打算收周瑜为自己的心腹。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三国志》

可是周瑜知道,他此刻已经投靠了孙策,而孙策只是名义上作为袁术的手下而已,早晚会成就大业,所以周瑜拒绝了袁术的招揽,而是直奔江东,去寻找孙策去了。

由此可见周瑜这个人不仅看人准,而且在政治方面十分有谋略。忠臣不事二主的道理,绝对是周瑜成为江东领袖的主要原因。

孙策去世以后,周瑜成为了江东军队的领袖。当时孙权刚刚上台,地位不稳,这个时候周瑜跑来告诉众人,他第一个支持孙权上位。

因为周瑜的支持,所以孙权才慢慢在江东有了威信。这种处事风格,足以让孙权对周瑜十分放心。所以周瑜统领江东兵马的时候,并没有半点受到阻挠。

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三国志》

反观姜维的政治才能,则显得有点低下了。他不懂得如何跟自己的君主相处,他虽然有一颗报国之心,可是在面对黄皓乱政的时候,他居然当着刘禅的面斥责黄皓。

结果要不是人家为他支招,让他出去避祸,他可能就要被黄皓的人给害死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姜维的政治才能是不足的。

03周瑜和姜维,两人都没能开疆拓土。

周瑜虽然是神勇的儒将,是江东的表率。可是我们会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周瑜并没有独立开疆拓土的能力。

  1. 至少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孙策死的时候江东有多大地盘,周瑜死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什么改变。除了夺取了部分江夏地盘以外,东吴的地盘没有什么增加的地方。
  2. 当时周瑜击败了曹操,本该是收割荆州的时候,可是荆州大部分地盘都被刘备给抢走了。刘备攻城略地的能力当时达到了巅峰,而且他深得荆州士族的支持,所以才能如此顺利。
  3. 反观周瑜,带着人马攻打南郡的曹仁,甚至还跟刘备把飞借走了一起攻打,打了一年多时间,都没能打下南郡。还是刘备自己过来打才一起把南郡打下来。

在这之后刘备和周瑜谈判,南郡还是落在了刘备手里,而刘备是拿江夏作为代价跟周瑜置换了南郡。很多人说荆州是孙权如芒在刺的地方,其实我们看地图就能明白,其实真正让孙权辱如芒在刺的地盘是江夏郡。

十九年春,就迁维为大将军。更整勒戎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济失誓不至,故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众庶由是怨讟,而陇已西亦骚动不宁,维谢过引负,求自贬削。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三国志》

因为江夏郡有一部分是在江这边的,那就是直接跟东吴地盘接壤的地方。所以周瑜觉得这件事不亏本。除此之外,我们没有看到周瑜再拿下过什么地盘。

同样的是,姜维九伐中原,事实上不止出兵九次,却没有夺取曹魏寸土。姜维这么多年北伐简直就是一个死局,他永远都找不到突破口。

总结:周瑜各方面都要强于姜维,就是寿命上比不上。

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政治谋略,周瑜都要比姜维强一些。而且周瑜在历史上的名声,也要比姜维大得多。

因为周瑜生活在前三国时代,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所以大家更加愿意去关注那个年代的人物。相比较而言,就很少有人愿意去关注后三国时代的英雄们了。

  • 其实姜维那个时代的英雄也很多,比如说邓艾,那是著名的地理学家,也是优秀的军事将领。钟会,手握二十万大军进攻蜀汉,打算在成都自立为王的人。
  • 还有羊祜,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坐镇荆州,抵抗吴国,为灭亡东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包括东吴的陆抗,他是陆逊的儿子,也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

但是你拿他们去跟关羽张飞夏侯渊司马懿比的话,那名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所以说姜维在年代上也是吃了点亏的。早生个三十年,或许也能跟周瑜并驾齐驱了。

最让人可惜的是,周瑜死的时候才不过36岁,实在是英年早逝。而姜维要比他寿命长得多,活了63岁。如果不是谋划钟会造反的计划败露的话,可能他活的时间还要长。

参考资料:《三国志》

9

我个人认同周瑜。周瑜是个真正的军事家,他的作战才能是在实战中锻炼出来的。小霸王孙策何许人也,他能与周瑜成为好朋友,足见周瑜非平凡之辈。实际上,打下吴国基础的,也正是孙策和周瑜。

周瑜一生短暂,但作为军事统帅,他经历了什么样的恶劣环境和怎样的对手啊。吴国能立足,能与曹、刘共存,周瑜功不可没。

虽然周瑜经常与诸葛亮作对,但我们还是佩服他的忠诚和智慧,以吴国的利益,他许多方面是正确的。

至于姜维,不想多说什么,诸葛亮选他作接班人,是无奈,蜀国可能真的是无人了。诸葛亮并没有全面的考察他,仅从一些表面现象就片面地把終生所学传授与他,且把军事指挥权那么重要的位置交与他,使诸葛亮的智慧形象大打折扣。

也不能说姜维一点尿也没有,只不过,他就是个书呆子,教条主义者。

与周瑜比,姜维虽也学富五车,但绝对称不上“精英”的。

10

若将周瑜比姜维,谁伯谁仲难定论。同是三国英雄人物,周瑜没有同姜维比试,如何知道谁强过谁,只能凭后人的评论了。

首先周瑜最大的成名是赤壁之战,这一战以区区数万之寡打败了曹操八十三万之众。这在整个中国战争史上都很有名,占有一席之地,一页之史。而姜维九次伐魏也有多次骄人之胜,终究是小打小闹。不过姜维坚韧的毅力非周瑜能比,周瑜取得赤壁大战的胜利,若能气度如虹,以博大的心胸取得自身的健康长寿,后来的事业绝不可估量。姜维能在战败之后,另辟蹊径,虽然天命不祚,身败被杀,但精神永远可嘉。

从后人关注的程度上,周瑜知名度高过姜维。苏东坡的:大江东去,……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还有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宋两个文学大家都没有咏唱姜维的诗句,可能姜维业绩不及周瑜。不过还有另一个原因,姜维的妻子名不见经传,而小乔夫人太艳丽了吧。

曲有误,周郎顾。姜维可能不懂五线谱,故比起周瑜风流逊色了许多。

还有一重原因,罗贯中写三国周瑜大战赤壁是高潮 ,写姜维九次代魏到了尾声,一部三国是否有点虎头蛇尾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