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县城学校人满为患,如何破解?

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县城学校人满为患,如何破解?

2020-07-29 01:02阅读(160)

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县城学校人满为患,如何破解?近十多年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农村家庭,都在县城置业买房,为孩子的教育创造条件。使得广大农村学校门

1

摒弃“教育产业化思维”,积极推进以“事业化”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目前,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而县城学校人满为患,城乡教育资源严重失衡。要破解这个难题,我们只有正视这个难题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谈得上积极推进教育改革。

引起当前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期出现的“教育产业化”这个偏颇性导向思维。教育发展,百年大计。无论对国家或个体家庭而言,教育本是一个事业,而不能把它当作一个产业来做。事业化与产业化最大的区别,是事业化凸显整体服务性质,“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而产业化,得优先考虑成本、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正比关系,凸显的是一个获利性质,无利不起早。在“教育产业化”这个偏颇性导向的影响下,我们不难看到随着国家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教育发展也随之起舞。什么“集约化”投入,“集团化发展”,县城的学校越盖越多,越盖越大,而农村的学校越来越少,学生数也越来越少。教育资源彻底失衡。因为教育“产业化”,所以城乡学生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教育心里也随之失衡。“我家花了那么多的钱,理应是老板,你就得听我的”。现在,学生及家长对教师要求也空前拔高,没有传统的尊重了。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惩戒权”也因此荡然无存。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也因“产业化”思维,不得不时时计算自己的投入与产出,以跟上社会其他行业的步伐。当看到自己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时候,心里一步一步扭曲,行为也一步一步变态。师德师风,江湖日下。手里握有行政管理资源的,难免收礼受贿,玩起“权钱交易”。只能进课堂讲课的,也出现“课堂不讲课下讲”,利用课余时间补课大幅增加收入的怪现象。如此,传统教育丢失,现代教育变味,教育如何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综上所述,摒弃“教育产业化”,还教育以“事业化”为中心发展的本来面目,是推进当前教育改革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再次进入教育“事业化”,我们才可以积极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比如,农村生数少,我们可以搞“小班”精品化教育,把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来一个大幅度提高。只要教育成果比县城还好,如果坐在家门口也能得到长足发展,农村里还有谁舍近求远,送孩子到城里多投入若干成本去读书呢?农村生数逐渐增多,随着国家计划生育“二胎”政策放开,农村生数也必然增多。那么,农村的学校也会越来越多,教育资源也会越来越均衡。看来,破解有关难题并不难,关键在有没有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去做。

2

你好,这个问题近十年来发展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五年,农村学校空心化严重,镇上中心小学还好点,县城中小学资源严重不足,大城市就更不用说了,为了一个学位,不惜花大价钱买学位房。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这是根源。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经济落后的地方,无论是师资、学校硬件都不足。学生越来越往县城、城市集中。这是城镇化的结果,不可避免。

第二、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城市、县城毕竟就业机会多,很多家长需要到经济好的地区就业,这样子女就跟随父母一起,到城里、县城学习,造成城市、县城的教育资源不足。

第三、有些家长的教育观的变化。虽然有些家长并不在城里、或县城就业,但也把子女送到这里学习,很简单,这样家长经济状况还可以,所以就想方设法送孩子去县城学习。

如何破局?

第一、城市化的结果,必然导致资源集中。那么,只有扩大教育资源,满足家长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教育资源的集中,当地的房地产也就发展迅速,这个就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

第二、农村教育当然也不能遗弃,毕竟,农村还有很多小孩子要读书。建议建设寄宿制学校和生活老师。或者,对农村教师加大投入,毕竟,在农村教学不管是教育资源、还是生活资源都不可能和城里相比的,所以,农村也就留不住老师,能在农村教书的老师,大部分还是当地本地的老师。

第三、农村教育的空心化不可避免。除非能发展当地的经济,但毕竟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来提振当地的教育,很多地方决定了它的发展,如果盲目去开发当地经济或是大力投入教育资源,最后效果不见得会好,这样,只能集中教育资源,发展寄宿制学校或校车接送。这种策略其实早在十年前就有了,不过,投入毕竟有限,所以,效果不好。

综上所述,农村教育走向空心化,县城教育越来越挤不可避免,均衡教育资源不过是美丽的童话。每年的中考成绩、高考成绩就说明问题了。经济好,教育资源就好,这就是实际!

后记:

经济落后的地区,不管是农村还是县城,教师奉献的是青春,可收获的是对孩子教育的亏欠,是未来的迷茫,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钱的问题!

我是@秋思行远 ,专注教育、致力教学!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如果喜欢,欢迎关注、点赞!

3

城市里的学校都在扩建,农村里的学校都在“合校并学”!这是在我能看到的一个现状!

作为一个85后,儿时都是农村长大,记得那时我们村里的小学每个年级都是2个班,每个班级都在30人左右!

后来,这种情况慢慢变了,应该在2007年左右,每个年级还有一个班,到了2010年就直接“合校并学”了,跟初中一样都集中到镇上去了!

反观城里,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这里近两年着重处理“大班额”问题,城里的学校,从幼儿园到初中,都在扩建或者新建!

这样的对比,说到底是城镇化的时代属性!所以,农村学生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现阶段农村里的学生,父母多是80、90后,而且大部分都已经在城里定居多年!所以,学生少是必然!

刚刚过去了一个毕业季!就在前两天,一张很有意思的照片流传网络——一张小学毕业照里面,只有一个学生,但是后面站了九个老师!

然后,这样一张照片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最不解的问题在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配置?

最后官方出来说明情况,这名学生所在的毕业班就只有他一个人!

跟这个情况一样,很多孩子自小出生就是在城里,父母都在城市,隔代的老人在城市照顾他们,上幼儿园,在上小学初中!

大部分孩子现在的状态正是如此!

除了学生,再有就是老师!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老师对于农村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心理上都有一定的不认可!

前段时间看到个江苏的新闻,乡村女老师不好找对象的问题,侧面反应出来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她们对农村情境的不认可!

而且还有一个新闻就是说,河南信阳的一个小学,只发英语课本,但是却从来没有上过一节英语课!一年13000块的年薪,代课老师也招不到!

这两个案例里面反应出来的问题,总归还是农村的师资不到位!

除了面对这种现实问题,将农村学生全部集中到一个地点上学,也真没有实际解决的办法!

4

笔者从事了多年的教育工作,且目前又在从事乡镇学校的管理服务工作,特结合当地实际作答。

第一,城镇化是大的趋势不可逆转,城区扩张一定要优先规划建设好学校, 不能再走周边早已是高楼林立才迫不得已修建学校的老路。

这其实就是扩城先建校,不能只卖地搞房地产,而不规划建设相应的学校。一些地方原先就是城区面积扩大了一两倍,进城居住人员大幅增长,而学校去没有同步增加。笔者所在地邻近一区县,城市拓展中就是较好地坚持了先建学校,新拓展的城区基本上就是每隔一条街就是学校,所以就不存在超级学校和超级班级的问题。


才不久,笔者到另一区县游玩,就发现该区县的城市新区虽然房地产开发大多在施工之中,但已有建好的学校1所,正在施工的学校2所,大致也是隔一条街就布局有一所学校,可以说入住人员的子女入学问题就能得到较好解决,超级班额的情况基本上就不会存在。

第二,将更多的优质教育向农村倾斜,提升农村学校师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农村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还低于城里学校,一些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真还没法与城里学校相比,一部分家长想要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也只得通过进城买房、进城务工等让子女到城里学校就读,并且通过进城务工这一途径所受的限制较多,且往往还能读到较理想的学校。

所以,要让家长放心地、满意地将子女留住在农村学校就读,必须大面积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

笔者当地就有几所布局在乡镇上的中学,因连续10多年教育质量都非常不错,总体上还好于城里的同类学校,一些本身居住在城里的家长还要想方设法将子女送到乡镇上的学校读书,这一案例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