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热播剧《方志敏》,并没有具体刻画出红十军团谭家桥战斗失利的主要原因,除去军团长刘畴西排兵布阵稍有问题之外,一名红军战士在敌人距离500米以外时,步枪发生走火的意外情况,也是导致敌王耀武补充第1旅迅速警觉和展开的关键因素。
谭家桥战斗原本是一次伏击战,红十军团以三师五团6000余人意图围歼补充第1旅5000人,从兵力对比上说本来就十分勉强。王耀武所部的番号虽然貌似杂牌,却是不折不扣的中央军嫡系部队,装备和弹药携带量都优于红军部队。如果拉开架势正面攻守的话,人数稍稍多些的红军并不占优势。
若想达成伏击战的突然性,必须等到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后近距离开火才成,然而走火事件却使伏击战演变成为了遭遇战,进而形成了强攻拉锯战。敌人凭借装备和火力优势,占据603高地死守,使仰攻的红19师伤亡惨重,师长寻维洲重伤,不得不退出战斗,随着更多敌军闻迅赶来,红十军团的局面因此更加被动。
决定两军交战时开火距离的,其实只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部队所装备主要枪械的有效射程,否则无法对敌人进行有效杀伤;第二就是部队采取的具体作战方式,伏击战、遭遇战和阵地战各有讲究,需要指挥员在实战中根据情况具体掌握,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在抗日战争以及之前的时期,三种主要步枪的有效射程分别是:三八大盖约600米,中正式大约400米,汉阳造和老套筒也是400米,但是汉阳造多为早期生产的步枪已经略显陈旧,有效射程大打折扣,在200到300米上能有准头就算不错了。尤其是红军手中的步枪大多缴自敌人手中,枪龄更长,有的膛线都磨没了。
所以谭家桥伏击战中,红军的最佳开火距离是150米到100米之内,太近了也不成,敌人的尖兵会发现隐蔽起来的伏击部队。然而那名过于紧张的红军战士意外走火,破坏了整个部队的预定开火时机,战斗没有达成突然性,也说明红20师的日常训练和战场经验都存在问题,如果用主力红19师埋伏,可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受有效射程的限制,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开火距离就比较吃亏,有经验的部队一般会把鬼子放进200米甚至100米以内才开火,要不然射击没有准头,不能有效杀伤敌人,完全是浪费子弹。而鬼子的三八大盖枪身修长,再加上射击训练有素,在300米以外就可以开火,再配合有效射程更远的歪把子和九二式,在中等距离上对射时抗日军队非常吃亏。
军迷们大多看过《永不磨灭的番号》,李大本事率领九纵独立团的最后一战,是阻击日军主力部队的阵地战,把其它可能是神剧的故事情节抛开,他下令开火的距离倒是经过考究的。
当鬼子最初以散兵队形推进时,李大本事一直用望远镜测距和冷静通报:200米、150米、100米、80米,而当鬼子接近到50米时,才下令全团一起开火。
为什么是50米开枪呢?因为这个距离足够近,战士们射击准头较高,同时还没有达到日军跃起冲锋的30米距离,这是鬼子的战术教程所规定的。而一旦鬼子兵进入最后30米的快速冲锋,八路军的射击效果并不会太好,同时也有被敌人迅速接近和突破防线的危险,近战和拼刺刀,咱们不占便宜,这是事实。
至于遭遇战,那可就没有一定之规了,兹要在枪械的有效射程之内,先敌开火一准是正确的。《亮剑》李云龙华野二师在夜里与大批敌人遭遇,摆脱已无可能,那就抢先在近距离开火,当时解放军的冲锋枪配备数量已经很多,速射武器可以在短时间和近距离上恣意倾泄子弹,完全可以把敌人瞬间打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