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
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病逝于北京畅春园。
他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大好河山。
但与此同时也留下一个严峻的问题:由谁来继承这基业呢?
关于这个问题,康熙皇帝生前一直没有明旨,只是说:
“朕万年后,必择一坚固可托之人与尔等作主,必令尔等倾心悦服,断不致贻累于尔诸臣也。”
对康熙皇帝的这一番表态,当时就有很多猜测,但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坚固可托”的人,竟会是“冷面雍王”四阿哥胤禛。
而这些关于储位的非议,从雍正即位开始一直怀疑到了今天。
正所谓“赵子龙一身是胆,雍正帝一身是迷。”
谁讲的是真话
其实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康熙的旨意,不是他本人亲口宣布的,而是由隆科多代为传达的。
- 据雍正自己的说法:
康熙弥留之际,他因代祀南郊,在斋所斋戒。奉召到畅春园后,康熙也只和他交流了病情,没谈继位一事。
直到康熙驾崩之后,隆科多才向他口述“皇考遗诏”。雍正因为并无思想准备,竟然“闻之惊恸,昏仆于地”。
这就确实很奇怪。康熙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既已决定传位雍正,为什么不当面告诉他,非得要借隆科多之口?
如果说是为了保密,将死之人难道不怕这么重要的旨意被自己带到棺材里?
况且,隆科多当时只是康熙御前近侍,连一个尚书、大学士都不是,政治觉悟怎么保证?他有什么资格代天子宣诏呢?
所谓孤证不立,宣诏大臣只有隆科多一人,万一是假传圣旨又当如何?
这些漏洞,雍正自己也想得到。所以雍正继续回忆说:
在他到畅春园之前,父皇已接见了允祉、允祐、允禩、允禟、允?、允祥和隆科多,宣布:“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
这就补充说明了知道先帝遗命的并非只有隆科多一人,隆科多没有条件和能力假传圣旨。
皇帝本人解释到这里基本上是描述完整了事实经过,但是他却留下两个逻辑缺陷:
- 既然雍正帝本人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要当皇帝,那么康熙传旨的过程他就是在场目击的,既如此这段经过又是经何人之口告诉的他的?如果是隆科多那就还是孤证。
- 如果不是孤证,那就必然是在场的其他当事人,可是看来整个过程的最终解释权都落到了雍正手里,允祉等人谁也没有出来做旁证。
所以除了雍正的官方“石锤”,民间还流传两种版本:
- 一种说法是:康熙病中,“降旨召允禵来京,其旨为隆科多所隐,先帝宾天之日,允禵不到,隆科多传旨遂立当今”。
这个版本的逻辑十分低级。
刚才说到隆科多当时只是康熙身边的近臣,手中没有兵权,在前朝又没有名望(他的飞黄腾达都是雍正后来给的),他拿什么隐瞒康熙的旨意?康熙要召见谁,当年鳌拜都挡不住,何况隆科多?康熙如果已经有明确的圣旨,他也一样没有能力更改。
- 另一种传说的技术含量就要稍微高级一点。这种传言的说法是,遗诏上原本是“传位十四子胤祯”,但被雍正和隆科多篡改,改成“传位于四子胤禛”。
一个是“十四子”,一个是“四子”;一个是“胤祯”,一个是“胤禛”。祯改禛,十改于。看似确实有点道理。但如果真的相信了,那就是不了解清朝历史常识。
- 依据清朝制度,皇子排行前,一定要加“皇”字。胤禛不能写作“四子”,而应写作“皇四子”。允祯也不能写作“十四子”,而应写作“皇十四子”。如果改“十”为“于”,则诏书就变成“传位皇于四子”了,这是不成立的。
- 在我国封建时代正式文件中并没有新中国建立之后才通行的简体字,“于”和“於”是不同作用的状语,相互之间并不通用。传统诏书中只能用“於”,不能用“于”。更何况清代是少数民族政权,传位诏书除汉文文本外,还有满文文本。雍正和隆科多即便改得了汉文文本,也改不了满文文本。
所以依据这两点可以得出结论:雍正篡允禵(即胤祯)之位而立,在事实上根本不成立。
但雍正本人的继位过程解释却也漏洞多多,所以就更难怪人们要起疑心。而“本案”的关键证人隆科多更是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因为他既不敢说遗诏是假的,但又无法证明它是真的。所以隆科多曾经预言过自己的命运:“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
雍正的皇位确实不太“正常”,因为:
- 按照汉族传统礼法应该立嫡以长,该大阿哥允祉当皇帝。
- 按照大清前几代的传统应该立君以贤,该八阿哥允禩当皇帝。
- 即便是很少有帝王会选择的立爱,那也应该是那位皇十四子允禵来当。
出于这点原因,当时康熙皇帝的这个遗诏一颁布,其余皇子都是“神色乖张,有类疯狂”。
这就是大家十分怀疑雍正解释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当时普遍认为雍正就没有继位的资格。
康熙皇帝本人又是怎么想的呢?
汉失其鹿
原本康熙皇帝的接班人问题本来不是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早就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他的嫡长子:允礽
允礽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儿子,所以也就是康熙皇帝唯一的嫡子。皇后生下允礽就去世了,允礽以嫡子的身份在出生的第二年即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就被立为太子,到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第一次被废,整整当了三十三年太子。
也许正是这漫长的三十多年引出了问题。允礽对于无休无止的太子生涯感到了厌倦。
于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夏天,康熙出巡塞外时,康熙以太子经常窥探大帐动静欲行不轨为由,下令将其锁拿,并宣布废掉了太子。
群雄逐鹿
皇太子被废,一下子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意味着康熙的继承人又成了一个问题,这个时候康熙面对的选择对象有很多。因为康熙皇帝有三十五个儿子,除了夭折和年幼的以外,在壮年的仍有二十人之多。其中有能力争位的是以下几人:
亲王三人:
诚亲王三阿哥允祉、
雍亲王四阿哥胤禛、
恒亲王五阿哥允祺。
郡王三人:
直郡王大阿哥允禔、
淳郡王七阿哥允祐、
敦郡王十阿哥允?。
贝勒两人:
八阿哥允禩、
十四阿哥允禵。
此时得知太子被废,这些有资格、有实力的皇子一下都红了眼睛,颇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味道。
首当其冲的是大阿哥允禔。
他的立场很明确,嫡子被废,长子继承,天经地义。
他此时最大的障碍就是还活着的废太子。所以他此时毫不犹豫的对允礽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他误以为康熙对允礽是不忍心下手,竟然完全不顾骨肉亲情跑到康熙那里去请命说:父皇如果有所不便,儿臣愿意代劳。
康熙对此是万分震怒,他很清楚,自己虽然废了太子,但却并不想要了他的性命,更不想儿子之间骨肉相残。
所以不久之后发生了两件事:
有人举报大阿哥允禔买通蒙古喇嘛,施行巫术妄图咒死太子。康熙得知以后立即下令革去允禔爵位
同时,恢复了被废太子允礽的太子地位。
君心即天心
康熙如此举动,在很明显的传递一个政治信号:
“诸阿哥中如有钻营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断不容。”
他不希望任何人对太子地位有非分之想,更不想为了此事闹得皇子之间勾心斗角,所以他甚至不得以的恢复了允礽皇太子身份以稳定人心。
但康熙没有想到的是废太子允礽丝毫也没接受教训,不但毫无悔改之心,反倒变本加厉,更加暴戾乖张,穷奢极欲。所以在复立三年后允礽再次被废。
这一次的废立标志着皇太子彻底的被打入地狱不得翻身,也让皇子们又一次觉得机会来了。
这一次跳出来的是八阿哥允禩
而且与大阿哥不同的是,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组织、有党羽。
因为允禩排行第八,年龄不占优势,身份又不及那些亲王和郡王。所以他采取的策略就是:收买人心。因为他知道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
允禩相比于大阿哥和废太子不仅人品出众,识量不凡而且仪表端庄、风度儒雅,因此确实曾经博得康熙的好感,十八岁即被封为贝勒,再加上他为人谦和有礼,又有心结交前朝官员。于是朝中大臣便都交口赞誉,都在皇帝面前夸奖他“有才有德”。
于是,在第二次废立太子之后,康熙曾经下诏让群臣推举新太子人选,这一次允禩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群臣心目中的首选。可出人意料的是,康熙得到这一结果后却大为震怒,不仅处理了数位为允禩鼓唇摇舌的大臣,并且从此冷落了允禩。
其实,从结果看,所有的人都上了康熙的当。
康熙此举就是要通过这一次试探,打压那些八阿哥的党羽,向所有人传达决定继承人的权利在自己手上,不允许任何人觊觎君位的念头:
“朕还活着,你们就一门心思想着以后的皇帝是谁,并且和你们心中的新皇打成一片,形成了党羽,立谁不立谁你们也敢替朕做主了,你们心里还有朕吗?”
允禩看似聪明,其实糊涂,他不明白像康熙那样高度集权的君主是不允许任何人动摇他的权威的,自己越是得人心,自己的党羽越庞大,对皇权就越有威胁,毕竟什么人心都赶不上君心啊。
康熙想要什么
从康熙打压允祉和允禩的势力我们可以看出,在康熙眼里立太子不仅是继承人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作为一个登基已经半个世纪的帝王,他心里很清楚:历朝历代有多少皇帝都是因为继承人的问题死于非命或者因继承人选择不当而造成王朝覆灭的。
- 他害怕自己的继承人是昌邑王、汉献帝那样的庸才,这样自己苦心经营的江山就要把持到“霍光、曹操”的手里。
- 他害怕自己的继承人太锋芒毕露,等不及要做皇帝,像隋炀帝、唐太宗那样走上弑父夺权的绝路。
- 他还要考虑到这个继承人的心性,他不想看到自己尸骨未寒,子孙们就血溅灵堂。
- 他也不想继承人在得到皇位之前就开始结党营私,破坏自己现在构建的政治格局。
所以,毫无天理人伦的大阿哥、结党营私的八阿哥、手握兵权的十四阿哥、以及暴虐昏庸的废太子就都不是康熙的选择。
再看雍亲王四阿哥胤禛:
是有名的人见人畏的“冷面亲王”;他和谁都不特别亲近。
做工作完全按照父皇的旨意,一丝不苟,不徇私情,所以在朝廷上也就没什么势力。
拘禁允礽时只有他为废太子“仗义执言”,没有落井下石。
再加上诸王夺位时,胤禛沉得住气,采取隐忍不发的态度,在康熙看来他不仅是一个好儿子、好兄弟,而且具有杰出政治家的优秀品质。
所以,为人低调、没有劣迹、办事得体、“铁面无私”、没有党羽、“呵护兄弟”、“孝敬父皇”的雍正最终脱颖而出。根本原因就是雍亲王四阿哥胤禛符合康熙对于继承人的要求。至少表面上符合。
因为康熙很清楚,没有人会在最高权力的诱惑下无动于衷,胤禛也一样。但他的表现即使是装出来的也比那些兽性大发的“畜生”要强的太多了。
但康熙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还是留了一手,尽管他有所暗示,但却总也不肯将最终的人选公布出来,
他认为:
- 只有这样继承人才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 皇子们才不会以下犯上、骨肉相残。
- 如果某一天胤禛也有了狼子野心,自己更改主意也便利的多。
康熙这么做既是为了王朝,也是为了他自己。
总结
最终,在康熙的策划之下,一切按照计划执行,胤禛成为了大清帝国第五任皇帝。
在他心里,自己的这个安排让胤禛得到了皇位,王朝有了继承人,子孙们可以避免为此刀剑相向,大臣们也不必为此站队结党。
但康熙算的了生前,却管不了死后
他驾崩之后,由于立储一事的过程过于隐秘,所以关于此事的怀疑源源不断。
导致了兄弟相残。雍正四年曾与雍正夺位的“阿其那和塞思黑”被圈禁致死
导致了君臣失和。雍正二年、五年为雍正立下大功的年羹尧和隆科多被赐死。
这也就让雍正君位的来源问题更加扑朔迷离。
但无论如何,雍正在位期间,还是没有辜负康熙的期望,雍正本人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帝王,承接了康乾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