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

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病逝于北京畅春园。

他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大好河山。

但与此同时也留下一个严峻的问题:由谁来继承这基业呢?



关于这个问题,康熙皇帝生前一直没有明旨,只是说:

“朕万年后,必择一坚固可托之人与尔等作主,必令尔等倾心悦服,断不致贻累于尔诸臣也。”

对康熙皇帝的这一番表态,当时就有很多猜测,但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坚固可托”的人,竟会是“冷面雍王”四阿哥胤禛。

而这些关于储位的非议,从雍正即位开始一直怀疑到了今天。

正所谓“赵子龙一身是胆,雍正帝一身是迷。”


谁讲的是真话

其实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康熙的旨意,不是他本人亲口宣布的,而是由隆科多代为传达的。

  • 据雍正自己的说法:

康熙弥留之际,他因代祀南郊,在斋所斋戒。奉召到畅春园后,康熙也只和他交流了病情,没谈继位一事。

直到康熙驾崩之后,隆科多才向他口述“皇考遗诏”。雍正因为并无思想准备,竟然“闻之惊恸,昏仆于地”。

这就确实很奇怪。康熙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既已决定传位雍正,为什么不当面告诉他,非得要借隆科多之口?

如果说是为了保密,将死之人难道不怕这么重要的旨意被自己带到棺材里?

况且,隆科多当时只是康熙御前近侍,连一个尚书、大学士都不是,政治觉悟怎么保证?他有什么资格代天子宣诏呢?

所谓孤证不立,宣诏大臣只有隆科多一人,万一是假传圣旨又当如何?

这些漏洞,雍正自己也想得到。所以雍正继续回忆说:

在他到畅春园之前,父皇已接见了允祉、允祐、允禩、允禟、允?、允祥和隆科多,宣布:“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

这就补充说明了知道先帝遗命的并非只有隆科多一人,隆科多没有条件和能力假传圣旨。



皇帝本人解释到这里基本上是描述完整了事实经过,但是他却留下两个逻辑缺陷:

  1. 既然雍正帝本人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要当皇帝,那么康熙传旨的过程他就是在场目击的,既如此这段经过又是经何人之口告诉的他的?如果是隆科多那就还是孤证。
  2. 如果不是孤证,那就必然是在场的其他当事人,可是看来整个过程的最终解释权都落到了雍正手里,允祉等人谁也没有出来做旁证。

所以除了雍正的官方“石锤”,民间还流传两种版本:

  • 一种说法是:康熙病中,“降旨召允禵来京,其旨为隆科多所隐,先帝宾天之日,允禵不到,隆科多传旨遂立当今”。

这个版本的逻辑十分低级。

刚才说到隆科多当时只是康熙身边的近臣,手中没有兵权,在前朝又没有名望(他的飞黄腾达都是雍正后来给的),他拿什么隐瞒康熙的旨意?康熙要召见谁,当年鳌拜都挡不住,何况隆科多?康熙如果已经有明确的圣旨,他也一样没有能力更改。

  • 另一种传说的技术含量就要稍微高级一点。这种传言的说法是,遗诏上原本是“传位十四子胤祯”,但被雍正和隆科多篡改,改成“传位于四子胤禛”。

一个是“十四子”,一个是“四子”;一个是“胤祯”,一个是“胤禛”。祯改禛,十改于。看似确实有点道理。但如果真的相信了,那就是不了解清朝历史常识。

  1. 依据清朝制度,皇子排行前,一定要加“皇”字。胤禛不能写作“四子”,而应写作“皇四子”。允祯也不能写作“十四子”,而应写作“皇十四子”。如果改“十”为“于”,则诏书就变成“传位皇于四子”了,这是不成立的。
  2. 在我国封建时代正式文件中并没有新中国建立之后才通行的简体字,“于”和“於”是不同作用的状语,相互之间并不通用。传统诏书中只能用“於”,不能用“于”。更何况清代是少数民族政权,传位诏书除汉文文本外,还有满文文本。雍正和隆科多即便改得了汉文文本,也改不了满文文本。

所以依据这两点可以得出结论:雍正篡允禵(即胤祯)之位而立,在事实上根本不成立。



但雍正本人的继位过程解释却也漏洞多多,所以就更难怪人们要起疑心。而“本案”的关键证人隆科多更是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因为他既不敢说遗诏是假的,但又无法证明它是真的。所以隆科多曾经预言过自己的命运:“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

雍正的皇位确实不太“正常”,因为:

  • 按照汉族传统礼法应该立嫡以长,该大阿哥允祉当皇帝。
  • 按照大清前几代的传统应该立君以贤,该八阿哥允禩当皇帝。
  • 即便是很少有帝王会选择的立爱,那也应该是那位皇十四子允禵来当。

出于这点原因,当时康熙皇帝的这个遗诏一颁布,其余皇子都是“神色乖张,有类疯狂”。

这就是大家十分怀疑雍正解释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当时普遍认为雍正就没有继位的资格。

康熙皇帝本人又是怎么想的呢?



汉失其鹿

原本康熙皇帝的接班人问题本来不是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早就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他的嫡长子:允礽

允礽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儿子,所以也就是康熙皇帝唯一的嫡子。皇后生下允礽就去世了,允礽以嫡子的身份在出生的第二年即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就被立为太子,到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第一次被废,整整当了三十三年太子。

也许正是这漫长的三十多年引出了问题。允礽对于无休无止的太子生涯感到了厌倦。

于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夏天,康熙出巡塞外时,康熙以太子经常窥探大帐动静欲行不轨为由,下令将其锁拿,并宣布废掉了太子。



群雄逐鹿

皇太子被废,一下子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意味着康熙的继承人又成了一个问题,这个时候康熙面对的选择对象有很多。因为康熙皇帝有三十五个儿子,除了夭折和年幼的以外,在壮年的仍有二十人之多。其中有能力争位的是以下几人:

亲王三人:

诚亲王三阿哥允祉、

雍亲王四阿哥胤禛、

恒亲王五阿哥允祺。

郡王三人:

直郡王大阿哥允禔、

淳郡王七阿哥允祐、

敦郡王十阿哥允?。

贝勒两人:

八阿哥允禩、

十四阿哥允禵。

此时得知太子被废,这些有资格、有实力的皇子一下都红了眼睛,颇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味道。

首当其冲的是大阿哥允禔。

他的立场很明确,嫡子被废,长子继承,天经地义。

他此时最大的障碍就是还活着的废太子。所以他此时毫不犹豫的对允礽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他误以为康熙对允礽是不忍心下手,竟然完全不顾骨肉亲情跑到康熙那里去请命说:父皇如果有所不便,儿臣愿意代劳。

康熙对此是万分震怒,他很清楚,自己虽然废了太子,但却并不想要了他的性命,更不想儿子之间骨肉相残。

所以不久之后发生了两件事:

有人举报大阿哥允禔买通蒙古喇嘛,施行巫术妄图咒死太子。康熙得知以后立即下令革去允禔爵位

同时,恢复了被废太子允礽的太子地位。

君心即天心

康熙如此举动,在很明显的传递一个政治信号:

“诸阿哥中如有钻营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断不容。”

他不希望任何人对太子地位有非分之想,更不想为了此事闹得皇子之间勾心斗角,所以他甚至不得以的恢复了允礽皇太子身份以稳定人心。

但康熙没有想到的是废太子允礽丝毫也没接受教训,不但毫无悔改之心,反倒变本加厉,更加暴戾乖张,穷奢极欲。所以在复立三年后允礽再次被废。

这一次的废立标志着皇太子彻底的被打入地狱不得翻身,也让皇子们又一次觉得机会来了。



这一次跳出来的是八阿哥允禩

而且与大阿哥不同的是,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组织、有党羽。

因为允禩排行第八,年龄不占优势,身份又不及那些亲王和郡王。所以他采取的策略就是:收买人心。因为他知道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

允禩相比于大阿哥和废太子不仅人品出众,识量不凡而且仪表端庄、风度儒雅,因此确实曾经博得康熙的好感,十八岁即被封为贝勒,再加上他为人谦和有礼,又有心结交前朝官员。于是朝中大臣便都交口赞誉,都在皇帝面前夸奖他“有才有德”。

于是,在第二次废立太子之后,康熙曾经下诏让群臣推举新太子人选,这一次允禩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群臣心目中的首选。可出人意料的是,康熙得到这一结果后却大为震怒,不仅处理了数位为允禩鼓唇摇舌的大臣,并且从此冷落了允禩。

其实,从结果看,所有的人都上了康熙的当。

康熙此举就是要通过这一次试探,打压那些八阿哥的党羽,向所有人传达决定继承人的权利在自己手上,不允许任何人觊觎君位的念头

“朕还活着,你们就一门心思想着以后的皇帝是谁,并且和你们心中的新皇打成一片,形成了党羽,立谁不立谁你们也敢替朕做主了,你们心里还有朕吗?”

允禩看似聪明,其实糊涂,他不明白像康熙那样高度集权的君主是不允许任何人动摇他的权威的,自己越是得人心,自己的党羽越庞大,对皇权就越有威胁,毕竟什么人心都赶不上君心啊。

康熙想要什么

从康熙打压允祉和允禩的势力我们可以看出,在康熙眼里立太子不仅是继承人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作为一个登基已经半个世纪的帝王,他心里很清楚:历朝历代有多少皇帝都是因为继承人的问题死于非命或者因继承人选择不当而造成王朝覆灭的。

  • 他害怕自己的继承人是昌邑王、汉献帝那样的庸才,这样自己苦心经营的江山就要把持到“霍光、曹操”的手里。
  • 他害怕自己的继承人太锋芒毕露,等不及要做皇帝,像隋炀帝、唐太宗那样走上弑父夺权的绝路。
  • 他还要考虑到这个继承人的心性,他不想看到自己尸骨未寒,子孙们就血溅灵堂。
  • 他也不想继承人在得到皇位之前就开始结党营私,破坏自己现在构建的政治格局。

所以,毫无天理人伦的大阿哥、结党营私的八阿哥、手握兵权的十四阿哥、以及暴虐昏庸的废太子就都不是康熙的选择。

再看雍亲王四阿哥胤禛:

是有名的人见人畏的“冷面亲王”;他和谁都不特别亲近。

做工作完全按照父皇的旨意,一丝不苟,不徇私情,所以在朝廷上也就没什么势力。

拘禁允礽时只有他为废太子“仗义执言”,没有落井下石。

再加上诸王夺位时,胤禛沉得住气,采取隐忍不发的态度,在康熙看来他不仅是一个好儿子、好兄弟,而且具有杰出政治家的优秀品质。

所以,为人低调、没有劣迹、办事得体、“铁面无私”、没有党羽、“呵护兄弟”、“孝敬父皇”的雍正最终脱颖而出。根本原因就是雍亲王四阿哥胤禛符合康熙对于继承人的要求。至少表面上符合。

因为康熙很清楚,没有人会在最高权力的诱惑下无动于衷,胤禛也一样。但他的表现即使是装出来的也比那些兽性大发的“畜生”要强的太多了。

但康熙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还是留了一手,尽管他有所暗示,但却总也不肯将最终的人选公布出来,

他认为:

  • 只有这样继承人才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 皇子们才不会以下犯上、骨肉相残。
  • 如果某一天胤禛也有了狼子野心,自己更改主意也便利的多。

康熙这么做既是为了王朝,也是为了他自己。



总结

最终,在康熙的策划之下,一切按照计划执行,胤禛成为了大清帝国第五任皇帝。

在他心里,自己的这个安排让胤禛得到了皇位,王朝有了继承人,子孙们可以避免为此刀剑相向,大臣们也不必为此站队结党。

但康熙算的了生前,却管不了死后

他驾崩之后,由于立储一事的过程过于隐秘,所以关于此事的怀疑源源不断。

导致了兄弟相残。雍正四年曾与雍正夺位的“阿其那和塞思黑”被圈禁致死

导致了君臣失和。雍正二年、五年为雍正立下大功的年羹尧和隆科多被赐死。

这也就让雍正君位的来源问题更加扑朔迷离。

但无论如何,雍正在位期间,还是没有辜负康熙的期望,雍正本人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帝王,承接了康乾盛世。

最佳贡献者
2

现在的清宫戏太多了,为了吸引眼球,什么都敢往里编。有人说雍正的皇位是通过谋杀康熙得来的,有人说雍正的皇位是起篡改遗诏得来的,还有人说雍正是被吕留良女儿吕四娘刺杀而死的,反正各种花边新闻往一个帝王身上套,绝对能吸引眼球。

大官人想说几句:

1.中国历史上通过阴谋谋朝篡位的,有但不多,大部分的王位继承都是顺利传承的.除非改朝换代

2.通过谋杀父亲而取得皇位的,基本没有。因为中国人讲究以孝治天下。

3.雍正修改遗诏而得到皇位,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清朝的遗诏是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写的。说把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加了一个勾。更是无稽之谈。

三条原因:

(1)遗诏由满汉蒙三种文字写的。

(2)清朝诏书会称皇十四子,皇四子前面有一个皇字。

(3)清朝的时候是繁体字,于的写法是於。

4.刺杀一个皇帝有多难?特别是外来刺客。紫禁城有9000间房间,皇帝住在哪都不知道,假设需要5分钟找一间房间。全部找完要45,000分钟。将近800个小时。也就是得一个多月。人都找不到,还刺杀个毛线。

5.古往今来勤奋的皇帝不少,但像雍正帝这么勤奋的不多,可惜一个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得罪了那些读书人,导致了笔下的雍正似乎成了得位不正,荒淫暴虐的代表。不公平。

3

先答题,雍正肯定不是“篡位”当上皇帝的,是合理合法的。

关于十四阿哥和于四阿哥等几个小儿科问题的论证已经有很多答主说过了,我就不再赘述。

我就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讲雍正帝继位的合理合法性吧。

西方传教士的角度。

在吴志良、金国平两位先生披露罗马耶稣会档案馆中涉及康熙帝传位的手稿主要有三样,分别是耶稣会高尚德的报告、 德国传教士戴进贤的两封信和《马国贤日记》。



担任耶稣会中国副省会长的葡萄牙耶稣会士高尚德,于1723年10月31日(雍正元年十月初三日)向耶稣会总会长致函说:“(康熙帝)临终前三四个小时, 他召来了皇四子, 任命他为其权力继承人, 撇开了两个被囚禁多年的年纪较大的儿子。 同时, 排除了至其时一直在宫内可自由行走的皇三子。”

任职钦天监的德国传教士戴进贤, 1723年、1724 年从北京发往欧洲的两封信件, 讲到雍正继位问题。两封信都是致耶稣会总会长函件,讲述了关于中国等地的“最新消息”,其中第一封信这样写到:

“最主要和可能对在中国的差会产生损害的新闻, 是康熙皇帝于 1722 年 12 月驾崩及其四子雍正皇帝的继位。 老皇帝狩猎回来,在其北京附近的园子里染上了重病, 不久驾崩。 在宾天前几个小时, 他在遗嘱中将其四子任命为帝国的继承人, 告诫他要远离已被囚禁多年的皇长子和皇二子, 要起用皇八子和皇十三子为尚书并封他们为亲王。 后来情况的确如此…… 12 月 27 日, 各部拥戴皇四子雍正登基。 广大的帝国也接受了。 ”



要知道,康熙对待西方传教士颇为友善,而雍正更喜欢的是藏传佛教,很少和传教士接触,对其态度更是冷淡。与之相应的,传教士们对雍正的态度亦然。如果从一个可以贬损雍正的角度来讲,这封信件是明明可以指出雍正得位不正的消息的,但是并没有。显然传教士们都认可和接受了,雍正是合理合法继承皇位的这一事实的。

另外,在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的个人日记里,直接记录了传位的过程:

“后来我才明确地得知, 皇帝对医生完全失去了希望, 他把帝国托付给了他的第四个儿子; 然后他手握着那已经写好, 而且保存在一个小抽屉里的遗嘱, 下令说照此办理。在他大行后, 遗嘱开读了, 确实了第四子被任命为他的继承人, 号雍正。 对此, 在场的兄弟们无一表示反对, 因此他开始发号施令, 君临天下, 大家一致俯首臣服。”

在三位不同国籍的传教士的四则公开、私人的消息里,分别告诉了我们同一个消息,那就是康熙传位给皇四子雍正帝胤禛,这也从侧面为我们提供了雍正继位合理合法的证据。



关于雍正帝的继位, 我们并不排除康熙帝属意于皇十四子允禵, 但是传教士文献透露出的信息, 是康熙帝临终之际选择了皇四子继位。

另有1736 年 10 月 22 日耶稣会传教士巴多明神父于北京致本会杜赫德神父的信, 记载了这样的看法:

“康熙皇帝去世时, 第十四子还在鞑靼腹地, 正领着中国军队和准噶尔打仗。 因为他功勋卓著, 他的十八岁的儿子宝基(Poki)特别出众, 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 大家都毫不怀疑皇上会让他(十四子)继承皇位。但是死神比预期的早降临了, 当时十四子离北京很远, 康熙皇帝担心如果让十四子继承皇位, 在他从远方赶回来即位期间, 帝国内部会有动乱。 他把目光投向了与第十四子同母所生的第四子。 他们的母亲还活着, 她更喜欢十四子, 而不是刚刚被任命的雍正。 这就更加速了十四亲王及其儿子宝基的受贬。”

这一段资料更是阐明了传教士们对康熙的想法的推测——原本本打算传位十四子,“担心如果让十四子继承皇位, 在他从远方赶回来即位期间, 帝国内部会有动乱” , 才把目光投向了与第十四子同母所生的第四子。

至此我们可以知道,起码从西方传教士这一方相对公正的旁观者、见证者的角度来看,雍正帝的继位是合法的,不存在篡位一说。

4

【任微言卿观点】雍正皇帝是合理继承清朝皇位的,一方面传位密诏无法造假,另一方面选择雍正继位也是康熙深思熟虑的结果,顺理成章。小说、戏文、电视剧为了剧情需要什么都敢写,看看可以,但历史还要还原本来面目。


背景:过程惨烈的“九王夺嫡”

康熙皇帝晚年,诸皇子阿哥为争夺皇位曾爆发了一场混战,史称“九王夺嫡”,参与进来的包括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九王夺嫡”的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皇太子。
  • 第二阶段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太子复立而再废,大阿哥被圈禁,三阿哥主动退出。
  • 第三阶段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爷党、八爷党直接交锋,八阿哥不被康熙所喜,八爷党的“B计划”十四阿哥冲到前台。经过明争暗斗,四阿哥、雍亲王胤禛胜出,继承皇位。

康熙选择雍正继位的主要原因

康熙末年,朝廷上、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结党怀奸、欺瞒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的官场恶习,日益加剧的社会贫富矛盾,青海和西藏连绵不断的战事,耗费军饷,国库空虚。这样的形势,必须有铁腕人物使用铁腕手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主动解决问题。


  • 雍正为政主张务实严猛、振作有为,办事脚踏实地、雷厉风行,这与胤禩宽厚仁义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他的政治观点和作风对于尽快解决康熙末年诸多的社会问题堪称是最好的药方。
  • 雍正不露声色,工于心计,在太子被废后,敢于为胤礽说好话,诚孝父皇、友爱兄弟,潜心栽培门人亲信,内有忠孝的印象,对外给人没有夺位的野心,赢得了康熙帝的信任和好感。
  • 雍正的亲信小集团人数不多,整体实力与八爷党支持者有不小差距,但“贵精不贵多”,他潜心栽培门人亲信,秘密广植党羽,不露声色在暗处发力,拉拢来的隆科多、年羹尧都是一言九鼎的重要人物。
  • 史传,康熙在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之间犹豫不决,心腹方苞说:“观圣孙,可保大清三代兴盛。”当时,四阿哥胤禛之子弘历深受康熙喜爱,被养育宫中,这也被认为是雍正得以继承大统的重要原因。

雍正夺嫡之路,凭借的是超能力隐忍,异乎寻人的冷静。康熙皇帝可谓把在正确的时机,把正确的人,安排在了正确的位置上。


为什么说雍正没有篡位和矫诏?

在关于雍正皇位来路不正的说法中,无一例外的都提到了雍正“矫诏篡位”之事。实际上,此事有三不可为:

  • 一不可为:传闻雍正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殊不知,在清代汉字是用繁体字书写,“于”字的写法是“於”,根本无法涂抹或篡改。
  • 二不可为:清代宫廷诏书,特别是皇帝诏书都是“满汉合璧”,双语合体,即使改了汉文,满文又如何能改?
  • 三不可为:是否存在“康熙遗诏”现在都没有定论,即使有“遗照”,宣诏大臣如何在众目癸癸之下篡改?难不成,满屋子里的侍卫、大臣、宫女、太监几百号人全都被买通了?显然不可能。

据此三不可为,可知雍正改密诏是谣言、是抹黑,要么是八爷党造谣生事,搅乱浑水,试图颠覆雍正继位的合法性。要么是后人不明就里,添油加醋,人造了一场“历史疑案”。


八爷党(八阿哥、十四阿哥)的差距在哪儿?

八爷党实力最为雄厚,人脉宽广,朝廷重臣大多支持。但岂不知,他们势头越旺盛,离皇位越远。原因何在?


  • 康熙厌恶结党,对权高位重的索额图、明珠结党惩处起来都毫不手软。八爷党没有汲取前车之鉴,风头太盛,不懂韬光养晦,触犯康熙厌恶结党营私的大忌讳。八阿哥的威信越高,康熙越厌恶。
  • 八阿哥不是明君圣主气象。八阿哥在王公大臣中的口碑,始终是诸皇子内最好的一位。但这种口碑,并不是对其治国理政能力的肯定。八阿哥的“贤”,是一团和气的和稀泥。如果其继位,容易在对待朝政大事时为“皆大欢喜”而“一团和气”。面对危局时,八阿哥也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气度,对康熙和雍正的一些举措多加牵制,他眼里盯着的只是“大清皇位”,而不是天下苍生。
  • 在老大、老二、老三相继失去继位资格之后,四阿哥在嫡庶考量上是最优的,四阿哥与十四阿哥一母所生,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八阿哥生母则被康熙谓之为“辛者库贱奴”。
  • 四阿哥坐镇京城,与皇帝朝夕相处;八阿哥失宠后,十四阿哥被封“大将军王”,领军出征实乃被“发配”,隔京城千山万水,通消息不便。
  • 康熙晚年,安排四阿哥代替他去祭天、祭祖,这是非常明显的传位暗号;十四阿哥几次三番顶撞冒犯康熙,是个愣头青,在康熙心中还需大大历练一番才能成器,因此才被支开了。

因此可以说,雍正皇帝得皇位、承大统是堂堂正正,所谓的“篡位”既没有道理,又没有可能。康熙大帝一代圣君,看人眼光毒辣,自然会对身后之事做出妥善安排。野史,终归不是历史。

5

有不少历史都说雍正是篡位当上皇帝的,但是通过目前现有的文献来看,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是篡位。雍正篡位之说是口口相传的,反而更好的说明了当时雍正的改革触犯了利益集团的利益,利益集团散布的谣言。再就是大清的文字狱得罪了文人,被文人报复而杜撰的。

关于篡改遗诏之说。传位十四阿哥”被雍正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这么乍一看似乎也说得通,但是这其实只是民间传说而已。清朝皇帝是满人出身,所以他们的遗诏不光有汉文的,还有满文的部分,就算说汉文中的‘十’字可以改成‘于’字,但是满文怎么改?更何况目前现存的康熙帝遗诏,也不是只有“传位于四阿哥”这几个字,康熙在遗诏上肯定了雍亲王皇四子胤禛的人品,认为他能够承继自己的大统,所以比起篡位,雍正帝正当继位的可信度更高些。

相反,我认为雍正之所以能够继承皇位,跟他个人有关系:

胤禛手段一:打亲情牌。这一招可是最管用的一招,康熙晚年时期为了能够选一个出色的继承人也是费尽了心思,看到他的诸位皇子为皇位争的你死我活,康熙的内心是非常害怕,怕大清前程不保,怕自己老来无所终,因此康熙的内心是极度脆弱的。而恰巧这个时候胤禛就感觉到了康熙的痛苦,每次康熙生病后,其它皇子都忙着争皇位,胤禛就会求着康熙去治病,多次把康熙请到自己的住处来吃饭,而康熙也乐的去胤禛家里。

胤禛手段二:手足情深。胤礽被康熙废掉太子后,只有胤禛每天带汤羹去看望胤礽,更是以一句“吾惟知尽昆弟之情,不知顾己之利害也”名句让康熙对胤禛刮目相看。以至于后来太子重新上位,胤禛也受到了太子的信任。包括后来胤禩生病,胤禛去看望被大家认为是站在了胤禩的阵营,胤禛也是立马向康熙表明自己只是纯粹的关心,没有站队之说。

胤禛手段三:认真做事。顺治淑惠妃死的时候,办丧礼用的祭品非常的差,康熙大为震怒,命令胤禛彻查此事。胤禛也不含糊,管你是几品大臣,直接将相关人员全部拉了出来。无论是那件事情胤禛都会用心去做,不怕得罪人,铁面无私。康熙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6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虽然目前有康熙传位给雍正的圣旨为证,证明雍正继位的合法性,但雍正继位的事情仍然迷雾重重、争议颇多,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之间嗣子之争异常激烈,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晚,康熙帝死于北京西郊畅春园,皇四子胤禛于二十日登基即位,此即世宗(雍正皇帝)。

雍正帝是如何得帝位的,成为清史上一大公案。

不少人认为,雍正帝是矫诏夺皇十四子允禵之位,在具体如何矫诏上又有四种说法:

一是改“十”为“于”说。

胤禛在位时就有人说:

“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禵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大义觉迷录》

雍正帝由此登上龙座。

二是改“禎”为“禛”说。

皇十四子允禵在康熙时叫胤禎,康熙帝遗诏传位给胤禎,胤禛改“禎”为“禛”,从而得天下。

有学者认为,以上两说难以成立,因为康熙帝遗诏应是用满文书写,用满语宣读,不可能被改。

此外,按当时行文制度,在皇子称呼前一定有“皇”字,故在提到允禵时,应是“皇十四子……”,如果改“十”为“于”则成“皇于四子……”显然弄巧成拙,且传位给谁,应用“於”字,“于”字在清代并不通用,在关系重大的遗诏中更不会用。

还有,“禎”与“禛”虽字形相近,但改禎为禛,要不露痕迹恐也非易事,雍正帝不会用这种诏书去骗人。

三是流传民间的去“十”字说。

康熙帝临终前,想传位给十四子允禵,但因说话时舌头蹇涩,当说到“十”字时,停顿一会儿,方才说出“四子”二字。

这样,负责传旨的隆科多(时任理藩院尚书,领步军统领事,为胤禛心腹)就有机可乘,故意大声说道:“皇上有旨,诸皇子到园,不必进内,单召四皇子见驾。”隆科多有意漏说“十”字,胤禛轻易继承了帝位。

与此相似另有一说:康熙帝病重时,胤禛与诸皇子在宫门外问安,隆科多独自受命于御榻前,康熙帝在掌心写“十四皇子”,接着便驾崩了,隆科多抹去掌上的“十”字,只留“四皇子”三字,胤禛得以继位。

第四种说法是:康熙帝病中降旨召允禵来京,谕旨为隆科多截获,允禵不到,隆科多假造圣旨,立胤禛。

从以上可以看出,第三、四种说法都与隆科多有关,有学者认为,隆科多既非内阁大学土,又非兵部主管,由他一手遮天干成矫沼立胤禛这一重大事件,是难以想象的。

除上述雍正帝矫诏夺位的说法外,还有雍正帝杀父得位的传闻,胤禛在位时民间就已经流传这种说法了。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说,康熙帝垂危之际,只胤禛一人随侍在侧,康熙帝欲召见朝廷重臣入宫托付后事,但无一人近前,心知有变,气急败坏,取下手腕上一串玉念珠掷向胤禛,不久传出“龙驭上宾”的消息。

照此记载看,康熙帝弥留之际,与胤禛的关系已势同水火,且令人自然联想到胤禛害父夺位一节。

雍正朝文献《大义觉迷录》中说,圣祖皇帝(康熙帝)在畅春园病重,皇上(雍正帝)就进一碗参汤,不知如何,圣祖就崩了驾,皇上就登了位。

有史家指出,当时皇十四子允禵将凯旋回朝,允禵即位几成定局,这就促使胤禛加紧夺位活动。

康照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初七,康熙帝患轻感冒,于畅春园息养,服药几天后,已基本痊愈。

这时,胤禛进掺毒参汤,也有说隆科多在御用食品中下毒药,康熙帝服食后,中毒不省人事。接着,隆科多一面以军队控制局面;一面传假遗诏,宣布康熙帝传位给胤禛,局势遂不可逆转,胤禛取得了皇位。

有学者认为,康熙帝被毒死一说是经不起推敲的。

康熙帝一向怕被人暗算,戒备极严,而且他对服人参根本不感兴趣,他说:

南人最好服药服参,北人于参不合,朕从前不轻用药,恐与病不投,无益有损。
《康熙朝起居注册》

因而在参汤中下毒害他估计不容易。

康熙帝死因更可能是年老体弱,患感冒后引起其他疾病并发,不治而死,所以仍属寿终正寝。

另有许多学者认为,雍正帝是合法即承帝位的。

胤禛自被封为亲王后,地位逐渐提高,康熙帝曾多次令他代办祭祀等重大活动,让他参与政务,还赐给圆明园和狮子园,并常去他花园内游玩。

康熙帝特别喜欢胤禛之子弘历,说弘历之母是“有福之人”,暗示帝位将由胤禛传至弘历。康熙帝晚年决意以胤禛为皇太子,并为保证胤禛安全即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

在向朝臣公开保证选定可靠之人继位的同时,对皇太子为谁秘而不宣,防止胤禛成为倾陷对象;

派允禵西征,明为重用,实则放逐,避免允禵夺嗣捣乱;

留隆科多在身边朝タ共处,隆科多手握禁军,可为继承之人保驾。

《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帝临终,将几位皇子和重臣召至御榻前说:“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萧爽《永宪录》记载,康帝“以所带念珠授雍亲王”,以示胤禛即位的合法性。

因而说雍正帝夺允禵位是不成立的,若康熙帝真想将皇位传给允禵,那么他把允禵长期滞留西北之举,就令人费解了。

综上所述,除非发现更为有力的证据,雍正到底是不是“篡位”才当上皇帝的疑案才能真正解开。

7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大家在争论的一个点,在很多人的认知中,雍正极有可能是篡位才当上了皇帝,这其中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受到了影视剧的影响。其实在历史上,雍正应该是没有篡位的,也可以说,雍正并没有篡位的机会。

在很多清宫剧中,都有在康熙帝去世当晚雍正带兵围绕紫禁城的场景,因此很多人都觉得雍正的皇位是依靠不正当手段获得的。那么,如果雍正想要篡位的话,真的有机会吗?

在朱棣继位的时候,引起了天下百姓很大的争议,原因在于朱棣的皇位缺少一定的合法性,所以即使朱棣继位之后为大明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每次提到朱棣,依然还是会想到靖难之役。再看到雍正,当时由于他一直醉心于田园生活,与他要好的大臣并不多,甚至他的额娘也没有对他毫无保留的偏爱,即使他有年羹尧和隆科多,这样引起民怨沸腾的事情,雍正也并是仅仅围个紫禁城就可以做到的。

另外,清朝皇帝的传位遗诏一般都会藏在正大光明匾的背后,遗诏由满文、汉文和蒙文一同组成,如果雍正想要篡改遗诏,想必也要经历一番波折,而且也不一定改的像,所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虽然我们之前曾经发现了康熙给雍正的传位诏书,但是这个问题依然存在争论,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知道历史的真相。

8

话说爱新觉罗胤禛吗,就是清朝的雍正皇帝。不仅有民间传说,也有工开的这个庙堂讨论雍正,本人呢甚至亲笔写了一部《大义觉迷录》公开回应这种质疑。不能不说啊,雍正是不是被康熙指定继位这件事情,被当时社会视作出乎意料的事情。并非纯粹的捕风捉影,可是这部书上乾隆一上位呢,就全部收缴了。原因可能是书中有很多不能推敲的疑点,同时也显露了康熙去世之后,紫禁城内皇子大臣的众生相。

改不改诏书,并不妨碍雍正,有可能夺位的实时。清代入关以后,你见过继承人还被下放到边疆打仗的吗,万一挂了怎么办?在胤礽还是太子的时候,康熙要去蒙古公干儿啊。顺带打个猎,那都不带着太子,而是要求太子留在京城坐镇,由此可见一斑。这个推测其实就很难站得住脚,如果说继承人,因为安全原因不能出兵打仗,那皇帝是不是就更不能,尖兵远征,其实上康熙帝曾经亲自多次啊,这个历经战场,而康熙那些心中的继承者都是成年人。完全可以上战场,按照明清的惯例,京城是根本,必须有有力人坐镇。康熙远征啊,所以当时的太子胤礽坐镇京城。等到十四阿哥出征以后,康熙坐镇京城,都符合这种惯例并不能因此说明。十四阿哥不够继承人的资格。相反的那个远征头衔服抚远大将军王以及众亲网。当时呢康熙带着所有的皇子相送,整理细节都表明了他在众皇子地位的相当高了。并且皇子作为统帅更多是象征意义,并不会作战的第一线去。安全问题呀但是大家想得到,那个时代的人也想得到。真正制定的作战方案,是身边经验丰富的将军。雍正时期的好像很喜欢为康熙皇子改名,每次都是有其含义的。例如当初与其竞争皇位的八皇子九皇子,阿其那 塞思黑。什么意思呢,满语当中说,就是猪和狗啊,原因当然是赠恶其为人了,同时也说明雍正为人比较凄凉比较狭隘。

又将十四子胤禵改名做允禵,而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胤禛。其中原因呢,是否值得思量,其实个人感觉,雍正帝喜欢在文字上下功夫。这一点,他在批阅奏折上也显得比较明显。而在雍正年间,因文字起的大案也非常多,可以想见雍正对文字多么的重视。坦率地说一直认为啊,历史考证已经越来越困难了,尤其是皇帝家族很多历史谜题都已经很难解开真相。一方面中国帝啊,这个帝位,决定了皇帝和政府掌握着大量的资源。也可以泯灭很多对其不利的证据。

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和风俗已经几百年前迥然不同了。可以说普通人对古代,皇家政府制度大多是一个一知半解。在这个基础作为的判断准。那接下来我们来具体说一下,这康熙的帝位是不是属于四阿哥的,那传闻又是不是真的?首先呢清代啊,这个传位诏书,遗照一向都是满汉合璧的,例子很多。关于那个时期的康熙呀,遗诏满蒙汉三语的问题。其实怀疑是记者分不出满文还是蒙文,误以为上面有蒙文。当然这个遗照,抄录颁发全国也可能是,有蒙文版的但是满蒙汉出现在,同一份书上的可能性非常的不高。

然后呢再说说改诏书的传闻,遗诏这种东西其实没有什么必要,要改的啊,因为原本并不是先皇帝尚在的时间写的遗诏。一向都是老皇帝驾崩之后起草的。康熙驾崩后的皇帝到底是谁来做,要看康熙晚年皇帝的心情。正史关于此呢,有很多的言论。主流观点还是认为康熙啊隶属雍正的。再退一步说啊,只有我们自己关上门来说。让谁做皇帝都轮不到十四阿哥。你想想清朝入关以后,刚才也说了,哪个还听到了,下一个要继位的皇帝,要到边疆去打仗啊对不对。

再退一万步说,传位十四阿哥改成传位于四阿哥,这几个字啊,呆一会儿大家写一下,可以看一下是不是。这种是不对的第一呢,由于诏书是满文版的汉文版的各一份,所以两个要改的话他都要改,清代汉字这个于字啊写成什么呢,写成另一个於,左边一个方,右边上面一个人,下面两个点。这个就不太好改吧,那怎么办呢。我们假设大臣的眼睛都瞎了,承认了於字的正当性。可惜呀那个时候传位的诏书都写成什么呢,皇某子,比如说皇四子皇六子,那皇十四子怎么改成皇四子呢。

那图掉了会不会太着痕迹了,这还没完的朋友们,假如这位皇子,此时是有爵位的,那么称号也要写在皇某子的前面。如雍正的遗诏,而我,我这个给大家简简单单念一下,清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可以作为太子后边儿布拉布拉布拉那是我编的。反正前面这是真的,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先是介绍一番对不对。宝亲王道吗,由于宝字在前面。并且呢遗诏缺失了,所以把满文放上来对比一下,我是不编了。所以说,称号也要写,而且想改的话称号也得改。前面说了改称号作所以说呢,建议每一位皇子的称号的不同。如雍正此时是雍亲王,改过来实在是有些困难。第二点呢,我们来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说一下,满文对于皇四子啊,以下呢我们就成为皇四子为例,一律写成满文什么布拉布拉布拉啊,一直翻译成是四阿哥某某某。而皇十四子则是另一种写法。另有满文的写法,要想改呀肯定没有办法全都改掉这种。

其中这些称号,加某皇子加名字的组合会出现很多次,满文还要乘以二,大家自己想一下这个功夫的多大呀,是不是还不如反正这个传位皇十四子改成传位皇于四子,这个理论基础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只存在理论上。遗诏本来就是新皇继位之后,文臣撰写的。不存在改遗诏的必要性。第三点,即便是有人不想面对这一事实,非要说遗诏是改过的。可以参照一下上文了解一下,改遗照需要双语,其实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第四点呢十改于这点言论之重要的基础理论系。 胤祯禛同音,一个禛是什么呢,一个示字旁加一个真真假假的真。另一个的是示字旁加一个午夜凶铃里面那个贞子的贞,这两个是同音。在清朝由于满文拼写,寻古音的缘故根本就不成立。

所以说各位朋友们,总的来说四阿哥就是康熙皇帝内定的太子,这个大家明白了吧。

9

您好!我是十月,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大家其实都被迷惑了,在我国没有使用简体字之前,拾不是现在的那个十。

再说了,当时康熙完全是看上了孙子乾隆,他在乾隆的身上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这才将皇位传给雍正,好让他传给乾隆。

至于雍正跟八王党争抢皇位,在那个时候实力代表一切,您觉得雍正有了实力之后,还有必要更改圣旨吗?

依照雍正后来将他们这些皇亲国戚,发配到宁古塔永世为奴的性子,惹急了,很有可能在皇宫,直接把他们给咔嚓了。

这是十月我的个人想法,大家如果觉得小弟,写的还可以的话,就请关注或点赞,支持一下小弟,谢谢??!

10

雍正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关于雍正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学术界历来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他受康熙遗诏继位,是合法继承;一种认为康熙并未传位与他,雍正是矫诏夺位。那雍正到底是继位还是篡位呢?

野史中记载雍正篡位的说法多达5种,最多的版本便是康熙本欲把皇位传给十四子允禵,而雍正暗地里将诏书中的“十”改成“于”,这样诏书就变成“传位于四子”。按照学术界的研究,清代的传位诏书同时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雍正只改了用汉文写的圣旨,而想要名正言顺的当上皇帝是不可能的,同时诏书中会直言皇子的名字,而不会只写其是第几子。雍正的皇位并不是篡位而来,而是康熙亲自挑选他来当自己的继承人的。。

康熙在位时,宽容治国,致使晚年时官员贪污腐败。一开始,康熙确实觉得雍正太过于狠辣,处处打压他,但后来意识到只有一个严明的制度,才能让一个国家强大起来,雍正铁面无私,对贪赃枉法的官员,从来不手下留情,也只有雍正才能让大清走出困局,让百姓安居乐业。

康熙传位给雍正,还有另一个原因,康熙非常喜欢雍正的儿子爱新觉罗.弘历,他觉得,这个皇孙日后一定会让大清国富民强,爱新觉罗弘历便是后来的乾隆皇帝,爱屋及乌雍正便成了合法的皇位继承人。

台北故宫藏有康熙的传位诏书,曾举办了「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主要是以台北故宫博物院丰富典藏及北京故宫博物院三十七件精品,铺陈雍正其人、其政及其艺术文化成就,康熙传位遗诏用汉、满、蒙三种文字写成,明确记载 : “雍正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消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

雍正皇帝不是靠篡位来登基的,他能继承皇位,和他本人的性格能力有很大关系,而儿子弘历也帮他加了不少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