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晴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从小背到大的书,可以说是朗朗上口,又十分接地气,当初安史之乱后,杜甫得知故人的消息,跟随回到成都草堂,面对上气勃勃的景相时,情不自禁写下了一组即景小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写出了鸟儿成双成对,但一般来说,鸟儿是用“只”的吗?为什么杜甫用的是
“两个黄鹂鸣翠柳”,而不是“两只黄鹂鸣翠柳”呢?
还是说唐代指鸟的量词是“个”?其实“个”和“只”
在唐诗中的使用情况,跟现代汉语方言差不多。
用“个”来指人的情况有很多,如:王勃写的“不知来送酒,若过是陶家”,这里的陶家是指一类人,即像陶渊明哪样的爱酒之人。
卢照邻写“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任华写杜甫是“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还有无名氏的“一双前进士,两个阿孩儿”等等。
也有用来指物的,如:杨烔的“莲房若个实,竹节几重虚”,岑参的“橘杯三个去,桂折一枝将”,
杜甫的“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等。
指鸟用的量词确实多以“只”为多,如:白易居写“老鹤两三只,新篁千万竿”、朱顶鹤一只,与师云间骑”,元稹写“只应长在汉阳渡,化作鸳鸯一只飞”等。
与此同时,“只”可用于指箭、船等,相当于今天的“支”。
指鸟和动物有有用“个”的,不过在杜甫之前,似乎没有用“个”指鸟或动物的,杜甫在创作中多次用到“个”,像“庭前把烛嗔两炬,峡口惊猿闻一个”、“打破蜘蛛千道网,总为鶺鴒两个严”等。包括
“两个黄鹂鸣翠柳”。
由此大胆的猜测一下,用“个”指鸟,可能是杜甫所创,也有可能他把民间的口头语用来作诗。
两“个(箇)”的音是去声调,仄声字,按照诗歌格律“个”和“只”是可以替换的。
但“个”字是发音短促入声调,“行”是平声,古诗讲究“仄、平”对仗的韵律,“只”是“平声”,写下句的“行”够不成对仗的韵律。所以用“个”整体读起来其实更加舒缓一些,也更协调。
杜甫之所以不用“只”,而用“个”,可能是因为“个”更接近当时的民间口语,读起来更加通俗易懂,而且用指人的词来指黄鹂鸟,感情上更显亲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