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与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在山海关一带和李自成农民军进行了一场战役。
这在历史上称为“山海关之战”或者“山海关一片石”之战,也就是说:吴三桂和多尔衮两人合力打李自成。众所周知结果是李自成败了。
现在问题是:李自成和多尔衮一对一单挑,结果会怎样呢?
(秉烛读春秋)亮出答案是:如果没有吴三桂插手,李自成一定会赢。
首先看看李自成和多尔衮的军队数量对比。
大顺军出征山海关的兵马数各书记载相距甚大:《明史》流贼列传称率兵二十万;《吴三桂纪略》记“发兵十万,号三十万”;《甲申传信录》说十余万。《清实录》中认为李自成军有“二十余万”。折中来看,李自成的军队大约十五万左右吧。
多尔衮所带的清兵“蒙古人居多焉”。顾诚《南明史》称清军大约七、八万。如此看来,李自成在军队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退一步说,假如李自成在山海关没能挡住多尔衮的后金军,假设多尔衮进了关内,李自成和多尔衮单挑结果又如何呢?
李自成的势力范围是今天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和北京的大部分地区,对西安、开封、北京等大城市的控制是非常牢固的。
这些平原地方虽然饱经战乱,但仍然是人口和财富比较集中的地区,上述地区是李自成多年活动的地方,李自成一直是在“本土”做战。
再来看看大清的势力范围。多尔衮的军队牢固的控制了山海关以东及以北地区,和东蒙古、朝鲜相互协助,大清入关以后,多尔衮的军队属于“境外作战”。在地理位置和环境熟悉上,多尔衮的军队绝对占不到上风。
抛开军队等一切外在的东西,单李自成和多尔衮两人单挑,多尔衮也不是李自成的对手。
自1629年参加流民起义队伍,四十岁的李自成已经有十五年战斗历程,受到过各种形式的挫折,积累了从低谷反弹的大喜大悲的经验。积累了从十几个人的小队伍到几十万人会战的全方位战斗经验。在他的控制区域和队伍中,李自成的威信是无可置疑的。
接下来看看多尔衮的情况吧。
1643年8月,皇太极驾崩,福临(顺治)即位,多尔衮摄政。时年三十一岁的多尔衮战斗时间不低于李自成,但多尔衮缺少全局经验,虽然他确为一名杰出将领。尽管他很快控制了政局,但多尔衮终其一生,始终全力戒备八旗的反对。
综上所述,无论从地理位置和个人魅力,以及军队数量来看,李自成毫不逊色多尔衮。
(我是秉烛读春秋;欢迎留言、点赞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