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是宋明儒学的主要奠基人,他在继承儒家自强不息的精神基础上,又特别强化了治世救民的情怀,提出了集中体现知识分子使命感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伟抱负。
每当我读这横渠四句时,便陡然为之感动,这是何等的气象!又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胸襟!
“为天地立心”是指儒学传统在精神上人的心灵的外向化,并产生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生命感受和精神境界。
所谓“天地之心”源自《周易·复卦·彖传》“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之语。复卦由纯阴之坤卦发育而拉埃,一阳出现于下,是为下震而上坤,震阳而动,坤阴而静,复卦之卦象预示着阳气“复”生之兆。阳气予而阴气夺,阳气生儿阴气杀,阳气复生预示着万物的复生,也预示着正克邪,善克恶,同时也揭示出天地之间一切都是交互感染、递续递变、生生不已的。这一切既是天理又是天心。所以“天地之心”即是交感流行、生生不息的仁民爱物之心,仁民爱物之意、仁民爱物之道。
“为天地立心”,缘于“天地本无心”。天地虽生养万物却并非有意为之,所以天地之心只能因人而有,由人来确定。人既为人,何以能“为天地立心”?
张载认为,人能通过自己的自觉活动来概括和揭示天道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即人为天地“立心”。“立心”不是强加人的意志于自然,而是“人谋之所经画,亦莫非天理”,突出的是对必然天理的把握和感悟。
在这种把握和感悟之中,儒者仍然会感动,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中的生民勃发、流转、灵动、永恒、博大和精妙,乃是“天生万物”的伟大杰作及其安排在人心中的精神体认。儒者正是从人参与到天参与到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命流行中来感悟、体认和求证这一至上的天道之谜,真正做到“与天地参”!
最从先秦时期以来,中国儒者对自己所承担的使命和所要走掉的道路,就有一个自觉的、普遍的认识,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即参与社会的政治实践,积极入世,在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方面积极进取,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有所成就。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中国古代儒者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中国士大夫的品格所在,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所在,典型地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
我们现在的人,看待儒家,往往持批判观点,甚至是肆意地辱骂鞭挞,但谁也没有真正理解过像张载这样的儒者,像横渠四句这样充满了知识分子历史使命感的思想内核。
习总书记曾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场合,多次提及“横渠四句”。他为中国知识分子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指明了方向。
张载说:“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人把自身的价值观念投射到天地之间,与天地合二为一,是将儒家“仁民爱物”的观念继承发展,将仁爱的对象推及万物,提升了儒家“仁”价值观念的内涵和境界。
以我们如今的时代来理解这句话,所谓的“为天地立心”,就是人类社会建立“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在张载看来,“立心”也就是“立天理”之心,因为天理“能使天下悦且通”,从而使“天下(社会)”必然会普遍接受仁孝之理等道德价值。
立的这颗“天心”,是为“仁心”!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