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的第九个儿子,汉武帝排行第十。那么,刘备,这个正宗的皇亲国戚,为何起事前那么落魄呢?

01 推恩令

汉武帝即位后,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现推恩令,旨在减少诸侯王的封地。过去,诸侯王只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其他庶子分不到什么土地。而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土地分配给所有儿子,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庶子封为列候,关键是侯国隶属于郡。如此,原来诸侯国的地盘就逐渐被中央政权蚕食了。时间越长,封国越来越小,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刘胜的子嗣非常兴旺,据《史记》记载,其儿子和支属多达120余人。而刘备的先人刘贞,正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子,于公元前117年被封为涿县陆城侯(陆城亭侯)。按照汉制,大致十里一亭,十亭一乡。

刘胜才一次推恩,其子刘贞已经凄惨到只能分得区区十里之地,更悲惨的是,他又因献祭金不合格被削去爵位。虽然刘备的祖父也曾做过县令,但早已不是当年显赫的皇亲国戚了,加上父亲早逝,从小只能与母亲靠织席贩履为生,也算是合情合理。

其实,可以参考光武帝刘秀,汉景帝的七世孙,他起事之前不也是在家务农吗?要不是他重振汉室,刘备的祖父恐怕连县令都做不上。

02 刘贞封地的疑问

公元前117年,由于霍去病等人的力谏,汉武帝的第三子刘旦被册封为燕王。同年,刘贞被册封为涿县陆城侯。然而涿县属于燕国,既然刘贞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为何他会册封到燕国去?即便刘贞被削去爵位后,刘贞一族都没有打算返回中山,而是在涿县落地生根了。

结语:

刘备的祖先虽贵为皇亲国戚,由于汉武帝时代实施的推恩令,加之中山靖王刘胜子嗣较多,才传承了一代,其先祖刘贞便沦落为十里之地的亭侯,后又被削去爵位。大约300年后的刘备靠织席贩履为生当属合情合理。如果不是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恐怕汉献帝也不会来认这个民间的皇叔吧!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贞,为何会被册封在燕王刘旦的涿县陆城?而且与刘旦同年被册封?难道刘备是燕王刘旦的后人?您怎么看?

最佳贡献者
2

真相是:并不落魄,或者说只落魄了几年。

刘备是汉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贞的后代,世居郦亭楼桑里。

刘备祖父刘雄,曾被推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父亲刘弘,早亡。

刘弘死后,家庭陷入困境,刘备便与母亲贩卖草鞋、织草席为业。

但,这只是暂时的。

刘备15岁时,刘备母亲要他外出求学。刘备便与同宗兄弟刘德然、辽西公孙瓒同入大儒卢植门下求学。

注意了:拜入大儒卢植门下求学。这一条是关键!!

但是讲究门第出身,普通人根本无法读书识字或者只能读几年书,写个信就足够了。

而15岁的刘备在当时的农业社会已经是个家庭壮劳力了,如果真的家庭贫困,怎么能不去劳作而去专门读书呢??

可见,刘备家庭并不贫困。

那就有个疑问:刘弘死后,到刘备15岁这些年,刘备家庭陷入贫困,但到15岁是忽然富有了,因为刘母不需要刘备出去做工养活,只要他去读书。

当时读书是没有工资的,现在也没有……

这源于一个人,刘备的同宗叔叔刘元起,也就是同宗兄弟刘德然的老爸。

刘元起(生卒年不详),涿郡涿县人,汉朝宗室,刘德然的父亲,刘备的族父。

可见,刘元起也是中山靖王之后,颇有家资。

或者是觉得刘备是个读书的料子,或者想让他跟自己儿子刘德然做个伴吧,资助刘备一同拜大儒卢植为师。

刘元起的事迹在《蜀书·先主传》有记载,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刘元起送十五岁的刘备向同乡的有名儒学者卢植学习学问,同时的学友有公孙瓒。刘元起的儿子刘德然也一起学习。

刘元起给刘德然、刘备同额学费。刘元起之妻对此事不满,刘元起说我的家族中有这个孩子,不是平常人。

在卢植那里,刘备学习并不好。史书记载:刘备不甚乐读书,喜欢评马论犬、音乐、华美的衣服。

请问,这是穷人玩得起的吗?

而刘备似乎喜欢混社会,于是结交了一群社会闲散人员……

史书记载:少说话,善于待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义士,年轻人争相趋附他。

中山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见刘备俨然涿州黑老大,纷纷与金钱资助,刘备有钱了,手下小弟更多……

由于个性与行事风格酷似先祖刘邦,而被评为有高祖之风。

你以为刘备是这样的吗?


其实刘备是这样的……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二十四岁的刘备拉起一支队伍,跟随校尉邹靖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斗中立下战功,赏官安喜尉。

从此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3

汉朝自从实行推恩令后,诸侯们的土地因为每个子孙都有份,这样封地越分越小。而且一代比一代封的爵位小,直至与平民无异,就不必分封了。

网络配图 剧照

推恩令是汉武帝解决诸侯国问题的绝佳手段,巧妙地解决了诸侯国危及中央统治的问题。到了刘备,都不知道过了多少代了,爵位、封地几乎都没啥了,当然与平民无异,要自立谋生。


其实这个中山靖王刘胜,有不下一百个儿子,简直生育机器;经过几代的繁衍,与平民的确无异了。

网络配图 剧照

也有人怀疑刘备不是中山靖王之后,因为往上好几代的事,说不清;认为刘备只是想跟现在的汉献帝扯上关系,用皇室后裔身份好干事。还进一步说为什么汉献帝坚持了这么多年,也没等到刘备来;等汉献帝一禅位,刘备立马称帝,好像刘备就在等汉献帝禅位一样。


总之,刘备是不是皇族无所谓,但是他获得了皇室后裔的身份是事实。

4

刘备是不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以前我还是半信半疑的,现在看来不仅是我,更多的人而且越来越多的人都明白了,纯粹是云山雾罩,无中生有的一种“悬念”!

不是说现在才开始怀疑他的真伪,南朝宋的历史学家裴松之(距三国时期也就100多年)在《三国志》中就提出过:

”臣裴松之认为先主刘备虽然自己说他是孝景帝的后代,然而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先祖是谁难以搞明白,虽然刘备自己说自己是汉朝的宗亲,但不知刘备以哪个皇帝为元祖立的宗庙。当时刘备那边有英明的贤士作为辅佐,有儒生当官的现象,有宗庙制度,必定也有宪章,但是历史上的记载(在这方面)很缺乏,确实让人感到遗憾啊。”

原文:“臣松之以为先主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既绍汉作,不知以何帝为元祖以立亲庙。”

先主的祖父是刘雄,父亲是刘弘,世代在州郡担任地方官吏。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职做到了东郡范令。先主很小的时候就成为孤儿,与母亲卖鞋子、织草席谋生。十五岁的时候,他的母亲让他出去学习,与同家族的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任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而公孙瓒与先主交情非常深。公孙瓒岁数大,先主像对兄长一般对待他……

这些个都是《先主传》中的内容,他爸爸刘弘白身,没有做过官。所以他出身就非常寒酸。

5

看了题主的提问,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两个问题,其一:刘备到底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其二,刘备既然是皇室后裔为何沦落至此?

这两个问题具有相悖性,如果否定了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这一说,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没有回答的必要了,虽然正史有记载但后世历史上对刘备的出身确实有争议,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先不谈后面我们会有分析,先说一下假定刘备是皇室后裔为何如此落魄这一点吧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刘备逢人就说:“吾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说完之后便让旁人肃然起敬,甚至纳头便拜。为啥要这样说呢?因为古代人都好论家世出身,出身皇族更是把逼格提升了一大截。刘备的意思很明显,别看我现在落魄,但我血脉尊贵,你的官再大,也没我牛逼! 果然在三国演义里,这一招用的屡试不爽,创业初期就获得了一批衷心的拥趸建立了不小的威望,为他打下蜀汉江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人可能说这不过是小说之言,不可尽信,那好,我们就看看正史是怎么说的。《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有云: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

大家都知道三国志是陈寿所著,而陈寿是西晋的侍御史,也是蜀汉光禄大夫谯周的学生,谯周此人又在蜀汉做过阁令史,可见陈寿对蜀汉皇室历史的了解还是比较清楚的。更何况《三国志》在西晋时就广为流传,而陈寿在房玄龄所著的《晋书》中被提及。‘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可见他做的史书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而且三国志先主传,也有对刘备因何落魄的记载,……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大意是说中山靖王刘胜有一个儿子叫刘贞,在元狩六年被封为陆城亭侯,因为“坐酎金免”这个罪名被削了爵,贬为平民,子孙也失去了袭爵的资格,从此就落户涿郡。刘备的祖父叫刘雄,做过东郡范令,刘雄生的儿子也就是刘备的父亲叫刘弘,而刘弘英年早逝,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刘备和母亲相依为命,以卖鞋织席为生,苟活于世。

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问,刘备的先祖刘贞犯的是何等重罪,怎么说贬就贬呢,其实这个罪其实可有可无,是个莫须有的罪名,而且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那是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呢?请各位听我娓娓道来。

这要从西汉初年说起,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因为天下初定施行的制度对诸侯的约束并不大,因此诸侯在自己的地盘上的权利还是很大的。权力大了,野心也就开始膨胀起来, 到了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错看出了汉景帝因当下同姓诸侯国的势力过大,进而威胁到了中央的王朝而苦恼的事,所以他上疏《削藩策》,汉景帝也准奏。

而这时的诸侯膨胀达到了极点,听闻了此事,当然不会愿意了,于是野心勃勃的诸侯们发动了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这场诸侯叛乱几乎席卷了全国各地,虽然周亚夫很快平定了叛乱,但是诸侯的尾大不掉,拥兵自重,严重威胁了汉王朝的统治。

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为了解决这一威胁,他采取了主父偃的推恩令,也就是说允许诸侯王把自己的王国分给自己的长子,次子,三子,而在这之前,只能是嫡长子继承。推恩令实施后,诸侯王国的地盘越分越小,即使诸侯王没有子孙的也要分好,有了子孙后再去去封国,直到分完为止,这样以来诸侯王再也无力抗拒中央了。

实施了这些个政策之后,汉武帝觉得还是不行,自己的权力好像还不够集中,而且,国家的诸侯好像太多了一点,于是,他又找了个借口,免去了很多人爵位,而刘备的先祖就在其中,而这个借口就是“酎金”,那么”酎金”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它就是西汉诸侯在祭祀时随同酎酒所献的黄金,诸侯们进贡黄金的多少,则是要按封地人口数来算的。这样的祭祀活动是每年都有的,所以,这酎金也算是一个削弱诸侯的借口。同时酎金的大小、颜色等方面都有规定,一旦不和,就直接削爵,十分严厉。本来呢,这祭祀祖先的事情没人敢造假,但是,献酎金这活动可以人为操控的空间太大了。只要皇帝有心,想削几个人的爵位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而刘备的先祖就是那么点背碰上了汉武帝。

说到这,我们就不难理解到了刘备这一代为何要卖草鞋为生了,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地根本不够分,因为光刘胜就有120多个儿子,而刘备是刘胜的十三世子孙,到了刘备这一代,地早就被划分完了,而且先祖刘贞的爵位也被夺了,到了刘备这一代卖草鞋为生落魄至此也就不足为奇了。

既然这个问题已经为大家解惑,我们再来聊一下刘备究竟是不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关于刘备的身世,后世大概有三种说法,

其一就是说刘备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这个是比较主流的说法,而且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采纳了这种说法,而陈寿是蜀汉末期西晋初期时人,他的记载还是很有信服力的。而同样出自于《先主传》中的刘备宗长元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并且这位刘元起先生经常资助刘备,将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从此中叙述之中,读者不难发现,刘备并不是孤贫家庭,相反在他的背后还有一个庞大家族,仅《先主传》一处,就记载刘备叔父子敬、宗长元起、元起子德然三人。按此例推论,虽然刘贞失去侯爵名位,但毕竟是富庶之户,传到刘备这代时,已经枝繁叶茂的大家族,故而刘备应是刘贞后人。

另一说认为刘备是常山宪王刘舜之后。此说佐证是《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注引《典略》中的记载说:“备本临邑侯枝属也。”临邑侯刘让是常山宪王刘舜的后人,常山宪王刘舜与中山靖王刘胜是亲兄弟,同是汉景帝的儿子。而《典略》作者鱼豢是三国时期魏人,与刘备属于同时代,故而此说也有一定的可信度。不过,无论刘备是常山王的后代,还是中山王的后代,都是汉室皇裔子孙,只是后人支属不同而已。

还有一说则认为刘备的祖上根本无法考证。对于刘备身份古人多有怀疑,比如南朝宋裴松之在注释《三国志》时,就留下了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臣松之以为先主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既绍汉祚,不知以何帝为元祖以立亲庙。于时英贤 作辅,儒生在官,宗庙制度,必有宪章,而载记阙略,良可恨哉。” 刘备说自己出自汉景帝之后,但却“不知以何帝为元祖以立亲庙”,而且蜀汉儒生众多,必然有严格的宗庙制度,为何刘备先祖记载缺失众多?这显然不太正常,所以刘备存在冒充汉景帝之后的嫌疑。

还有北宋史学大家司马光亦有云:“昭烈之于汉,虽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属疏运,不能纪其世数名位,亦犹宋高祖称楚元王后,南唐烈祖称吴王恪后,是非难辨,故不敢以光武及晋元帝为比,使得绍汉氏之遗统也。”

元人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中亦有记载刘备:“自祖父以上,世系不可考。”而此说正是最具价值的,毕竟《三国志》、《典略》等史书虽然记载刘备是景帝子孙,但是在《汉书》中只记载到刘贞,而刘贞以后早已不可考。

所以说,刘备家世的主流说法虽是以上三种,不过但凡读史之人,略微思考一下的,大概都能明白,不论正史野史,古时候史书往往对历史名人总是采取夸大其词的写法。例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曹操是汉初曹参之后,而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太监,曹操父亲曹嵩是由人家过继给曹家的。那么本没有曹姓血统的曹操如何又与名臣曹参扯上关系呢?

这正好佐证了近代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所说的即便是正史也往往有不真实或靠不住的地方。因为写史书都是这样,一个人后来当了皇帝,那么为其写书立传的人就会想方设法为他贴金,总是写的出身显赫,而把刘备安在有一百多个儿子的刘胜下面,谁也说不清了,后世也多有攀附家世之徒,古人是否如此也无从知晓。

所以,刘备到底是不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已经无从考证,史学家也是各持一说,除非采用现代的DNA技术来佐证,但是这一点在史学中没有多重要的价值,也不会有人大费周章去考证这一点了!

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请点赞谢谢!




6

刘备其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白手起家,从一介草民变成了蜀汉的创始人,汉昭烈皇帝。而小说和影视剧中,他被叫做“刘皇叔”,因为据称,他的辈分比汉献帝要高一辈,于是就得到这么一个很贵气的称呼。

虽然刘备皇叔的身份是后人创作的内容,但他确实常常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也因为汉室宗亲的身份,当时的诸侯们,如袁绍、刘表等人,都多少给了他三分薄面。那么,刘备是靖王之后,却为何混成了织席贩履的贫农呢?

我们先看看刘备常说的“中山靖王”到底是何许人也。公元前165年,汉景帝又喜得一子,景帝为他取名刘胜,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哥哥。前元三年(前154),十一岁的刘胜被封为中山王,十几年后,汉景帝去世,刘彻继位,刘胜则心满意足地当着他的靖王。

根据汉书记载:“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常与赵王彭祖相非曰:‘兄为王,专代吏治事。王者当日听音乐,御声色。’”也就是说,刘胜喜好饮酒作乐,生下孩子一百二十多人,并且他指责兄长刘彭祖处理政事,认为当王就应该沉醉于声色犬马。

不过,刘胜是享受了,他的孩子则没那么幸福。汉武帝继位后,一方面想要削弱诸侯的力量,一方面又担心重蹈父亲削藩引得“七国之乱”的覆辙,于是听从主父偃的计谋,实施了《推恩令》,即诸侯们需要将封地分给所有孩子,按照刘彻的设想,这样下去诸侯一代代被削弱,就能很轻松的铲除了。

而大概刘彻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哥哥刘胜会这么能生育,要把土地分给一百二十多个孩子,有再大的领土也不够分啊。于是刘胜自己享受完,并于元鼎四年(前113)去世后,便给他的孩子们留下一个大大的烂摊子。

当然,光是将封地分配给诸子,还不至于害得后代子孙要靠织席子卖草鞋谋生。《三国志》中将刘备落魄的原因如此记载道:“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也就是说,在元狩六年(前117)时,刘胜的儿子刘贞被封在涿县,但后来,“坐酎金失侯”,于是家道中落。

那么,“坐酎金”是什么意思呢?酎金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金,不过它特殊在,它是诸侯在宗庙祭祀时使用的。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要求诸侯们献上酌金,而诸侯们纷纷献上后,汉武帝却以金子成色差、分量缺为理由,罢免了一百多个诸侯。

很明显,这是汉武帝继《推恩令》后的又一次削藩,刘贞就很不幸在被削的行列中。于是刘贞失去爵位,成为了平民,出身王宫的他又没有什么技能,只有勉强度日。他本来是管理涿县的侯,失去爵位后他又无法远走,便留在了涿郡,并在此安家立业。

到了刘备这一代,刘贞这一脉已经传了三百年了,作为后人的刘备出身贫寒,再加上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刘备只好“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可见,即使祖上是王侯之家,还是要靠自己奋斗,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作为天子的皇帝更是丝毫不会在乎自己的旁系远亲如何贫穷凄苦。




7

大家都知道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也知道前期非常落魄,沦落到卖草鞋为生。按理说身为皇室后裔,不至于混的那么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中山靖王太能生,他的财产不太够分的。

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11岁时封王。他的价值观很明确,认为当王就应该沉醉于声色犬马,吃喝玩乐。天天美女作陪,不多生几个,实在对不起自己王的身份。根据《汉书》记载,刘胜本人,生下孩子一百二十多人。后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们需要将封地分给所有孩子。刘胜会这么能生育,要把土地分给一百二十多个孩子,有再大的领土也不够分啊。

2、先祖贬为庶民,家道中落

按理说就算土地不够分,也不至于让后代子嗣沦落到以卖草鞋为生。关键还是在于,汉武帝为了进一步削藩,找了个理由就罢免了不少诸侯,这里面就有刘备的先祖,也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刘贞,根据《三国志》记载,刘贞因祭祀献金成色不足,被贬为庶民,再加上他也没啥一技之长,从此家道中落,只能勉强度日。

等到了刘备这一代,基本上没啥底子了,再加上父亲很早去世,刘备也就沦落到卖草鞋了。

3、 刘备可能并非中山靖王之后

据有些史学家考察发现,刘备可能只是一个普通卖草鞋的百姓,只不过救了一位中山靖王的后裔,并知晓其故事,然后根据中山靖王皇族的故事,带上了刘皇叔的帽子,也算是师出有名了。

?




8

其实刘备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还两说,他之所以自称是靖之后是因为汉朝刘氏中只有靖王子孙后代太多,别人不能尽知,其它诸王的后代一双手都能数清楚,其为达到借匡扶汉室知名而实现自己称帝之实的目的,必须声称自己是汉室宗亲,以笼络人心,为其所用!

9

有人说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刚开始怎么那么落魄?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这是事实,不是有人说。从古到今,基本上每姓每族都有族谱。而在封建时代,皇帝的家族还有专门的部门管理。比如秦汉魏晋时期的宗正:

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内 官长丞。又诸公主家令、门尉皆属焉。王莽并其官于秩宗。初,内官属少府,中属 主爵,后属宗正。——《汉书-百官公卿表》
宗正,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疏远近,郡国岁因计上宗室名籍。若有犯法当以上,先上宗正,宗正以闻,乃报决。丞一人,比千石。——《后汉书-百官三》

汉朝宗正年俸禄二千石,跟一郡太守同级。管理宗室各类大小事务。著名的汉宣帝刘询,曾经在襁褓之中就被关进大牢,后来汉武帝大赦天下,才被送出,再后来正式上报宗正,入了皇籍,才正式承认他的宗室身份。可见当时对宗室身份管理有多严格。(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都曾经当过宗正)

因遭大赦,吉乃载曾孙送祖母史良娣家。语在吉及外戚《传》。 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汉书-宣帝本纪》

而刘备,就是生下来就有属籍的宗室后裔。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

接下来再回答问题: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刚开始怎么那么落魄?

其实《先主传》里已经说明白了。中山靖王刘胜生子刘贞,被封为亭侯。但是刘贞不走运,因酎金失侯。不是侯爷了,却还在当初的封地涿县。于是就定居在那里,繁衍子嗣。200多年后,刘备出生在涿县。

刘备的爷爷被举为孝廉,做官做到东郡范令的位置,只是个小官。而刘备的父亲刘弘,却早死,所以刘备小时候就成了孤儿。于是编卖草鞋,凉席维持生计。

要知道,两汉400年时间,即便20年算一代,也繁衍了20代。皇帝、王侯将相本来就有很多女人,子孙后代自然多不胜举。

尤其这个中山靖王,更是生了120多个儿子,刘贞这一系,可以说太平常了。传到刘备,就是个平头百姓。



但是,即便是平头百姓,刘备依然是宗室后裔。所以,当汉献帝拿出族谱对比时,发现刘备比自己高一辈,且刘备为人有英武雄霸之气。所以才称呼其为刘皇叔,以为己援。

其实,别说200多年后的刘备是平民。即便同为汉景帝后裔的刘秀,在王莽时期也是平民。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性勤于稼穑——《后汉书-光武本纪》

汉光武帝刘秀,是汉景帝7世孙。汉武帝当初实行推恩令,世系越远,承袭的爵位越轻。到刘秀时,已经是平民了,刘秀干农活很勤劳的。



只是后来刘秀去了长安,入了太学,学了《尚书》,扩大了自身的知识面和朋友圈。刘备也有类似的经历,师事同郡卢植,与公孙瓒是同学,同样扩大了自身知识面和朋友圈。

所以,刘备虽然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是因为年代久远,主上无名臣强将,在推恩令下,祖上早已变为平民。而刘备父亲早死,刘备少年就成了孤儿,自然落魄了

对比一下同时期的曹操,其爷爷是中常侍曹腾,父亲曹嵩当过太尉。而袁术,袁绍更是四世三公。起点比为平民的刘备高了不要太多。要不然同学时期认的大哥公孙瓒给力,封了刘备平原相,刘备还真不容易登上汉末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

可以说平原相就是个入场券,起码有了平原相这个身份,他才能结交孔融,后因救孔融而被陶谦赞赏,在陶谦死后更是让刘备当上徐州牧,成为一方诸侯。

10

大家好,我是新人蒋九叶,关于刘备在三国时期,一出场时落魄贫寒的原因,在我看来无非就是两点,下面我概括一下自己的看法,欢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第一,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其真伪就存在争议,中山靖王刘胜子嗣甚多,分支更是错综复杂,嫡出庶出更是参差不齐,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刘备这辈,已经与皇室宗亲没有丝毫联系啦,至于刘备到底是不是其真正的后代,已无确切的证明。

第二,西汉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大力推行推恩令,将各个诸侯王的爵位,封地,俸禄等等,一代一代的均分,儿子越多分的份数越多,孙子再分儿子那部分,分到最后就和普通老百姓分家一样了。到刘备其祖父刘雄时,靠举孝廉(汉朝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才得到一个范令(根据薪资待遇应该就是现在的一县之长了,这县长的职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可是放在古代的家天下来看,确实很小)的职位,如此以往,到刘备这时候,如果个人没有优异的表现,突出的能力,可以说和普通老百姓已经是一样啦。更加上刘备的父亲早亡,家境的贫苦程度,可想而知。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说的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都和百姓一样了,落魄贫穷是再平常不过的现象!

以上便是学生对该问题的看法,如有说的不确切的地方,还望各位老师斧正。谢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