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当时驻捷德军集团可不是什么残兵败将,而是中央集团军群的余部,规模超过50万,其中还有不少武装党卫队、盖世太保机关、死亡集中营看守等等,甚至还包括弗拉索夫的“俄罗斯解放军”。这些家伙作恶多端血债累累,如果落到苏军手里,可想而知下场如何。所以他们即使在柏林陷落大势已去之后,仍不肯放下武器,而是想拼死打到底。其实在柏林战役中,驻捷德军集团也冒死向北实施了数次反击,给苏军侧翼带来了很大压力。

其次,舍尔纳等人头脑也还没有疯狂到底,他们知道就算是死战到底也不过苟延残喘耳,所以最好的选择是:死守布拉格,让苏军久攻不下形成僵局,等英美军队从西面过来,就把布拉格交出去,或者以布拉格和数十万捷克居民为筹码,和苏军与英美谈判,争取较好的停火条件。在舍尔纳等人看来,苏军攻克柏林后已成强弩之末,盟国之间矛盾日增,英美军队如果迅速进占巴伐利亚继续向东,达成这个局面还是有可能的。

当然,如果布拉格守不住,那就只好“抛弃一切、不管一切、不顾一切”,收拾细软赶快往西跑,无论如何不能落到苏军手里。

然而,舍尔纳没料到此时德军已是兵败如山倒,兵无斗志将无战心,加上柏林战役中为实施反击,德军主力被调到了布拉格以东、以北,现在要死守布拉格就得把主力调回来,结果这一调就不可收拾:德军从将军到士兵就像得了大赦的死囚一样往西南逃命,几乎完全失去统一指挥。舍尔纳见势不妙,慌忙解散了自己的司令部,让部下“各谋生路”,于是捷克人趁机起义。但是,捷克人毕竟打不过党卫军,布拉格起义有可能被迅速镇压。舍尔纳又犹豫了:与其就这样当俘虏或死于乱军之中,还不如重回布拉格快活几天再说。于是他没有继续向西狂奔,而是半路停下了。

可谁知弗拉索夫的伪军此时突然倒戈,冲进布拉格“支援斯拉夫兄弟”,把德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布拉格很快被其占领。舍尔纳这才打消一切幻想,抛弃部队坐上飞机逃到奥地利的蒂罗尔。怎奈这时,苏军已经从南北两面包围上来,切断了德军西逃退路。于是舍尔纳、弗拉索夫等被一勺烩了。

当然,苏军在欧洲这最后一仗也确实打得不怎么样。一来自己确实是疲兵久战,二来这些德军+伪军个个王八吃秤砣。苏军伤亡超过1.3万,而且,许多重要战犯,如舍尔纳、弗拉索夫等,甚至漏网跑到了美军占领区,后来颇费了一番周折才弄回来。

最佳贡献者
2

希特勒死后打的仗可不少

想把这事儿扯淡清楚必须得理清几个问题,首先希特勒自杀并不等于德国投降,事实上元首是在1945年4月30日下午自毙的,而柏林守军一直顶到5月2日才投降,在法理上说这并不代表纳粹德国投降了。

直到5月7日凌晨2时41分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处长约德尔向盟军指挥部无条件投降,以及5月8日威廉·凯特尔及其他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柏林向朱可夫元帅投降后,才能被视为纳粹德国在法律上彻底投降。

所以希特勒死后也不止布拉格那一场战役,波兰的布雷斯劳抵抗到5月6日才投降,德国潜艇部队抵抗到5月4日才停止攻击返回港口,甚至南斯拉夫的波利亚纳战役5月14日才开始进行,一直到次日结束。


布拉格战役比四国军棋还乱

捋清楚上面的情况咱们就可以扯淡这场布拉格战役了,官方说法这场战役开始于5月6日,事实上斯大林是在5月1日决定进攻布拉格的,也就是说下达进攻命令的时候苏军还不能确定希特勒确实死了。

更坑爹的是当柏林战役结束,苏军开始向布拉格前进时当地人一高兴在5月5日起义了,这帮起义军在城市里和德军打得鸡飞狗跳,还拉过来一个莫名其妙的盟友——苏联叛将弗拉索夫带领的俄罗斯解放军。

这支部队名字叫解放军,其实就相当于咱们抗日战争时期的伪军,这是个苏联绝不可能接受的盟友。弗拉索夫当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是希望借这个机会打跑德军,然后向美国人投降,这样起码能保住小命,古拉格大酒店的VIP服务绝不是一般战士能扛住的。


故事到这里已经够乱套了吧?别忙!还有更乱的!驻地德军指挥官斐迪南·舍尔纳也有自己的算计,这老兄同样久闻古拉格大酒店的美名,希望向西方移动,赶在苏军到来前投降美国人。

就这样,两个想向美国人投降的哥们加一个准备自己赶跑纳粹的仁兄打了个狗血淋头,一直折腾到5月8号西边传来消息,德国无条件投降了。于是没拿到元帅杖的舍尔纳元帅当天就放弃了指挥权,自己一个弯道跑去了奥地利。

一脸蒙圈的90万德军和玩命向美国靠拢的弗拉索夫终于等来了苏联红军,和苏联红军遥遥相望的就是血胆老将乔治·巴顿,5月9日苏军开始进攻,202万大军铺天盖地的沿着布拉格展开,很快就和美军会师,包围网完成。


毫无史诗感的结局

没有完全接到投降命令的德军抵抗到5月12日(苏联资料显示为11日)被彻底收拾掉,光苏军俘虏的就有84万多,然后那帮灰色牲口就开始玩命的追叛徒,可怜的弗拉索夫被德国抽完又被苏联抽,终于逃脱了古拉格大酒店终身VIP的待遇,因为苏联人觉得还是绞死他比较划算。

舍尔纳元帅同样倒霉透顶,他拼掉老命跑到奥地利,终于完成了向美军投降的梦想。然而毫无武德的美军转手就把他交给了苏联人,幸亏这哥们生命力顽强,被判25年徒刑还能活着出狱。然而坑爹的是他辗转回到西德后又被判了4年监禁,还剥夺了退休金,靠着亲友接济才混到1973年去世。

同样倒霉的还有布拉格起义领导者约瑟夫·斯姆尔科夫斯基,这老兄费尽心力指挥起义,试图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捷克斯洛伐克,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他拿苏联当兄弟,苏联拿他当表弟。最终在支持“布拉格之春”后,他品尝到了苏维埃的铁拳。



总结起来吧,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区远远不止布拉格那一场战役,而且这场战役除了打得乱七八糟外完全乏善可陈,扯淡完毕。

3

在捷克的德军,可不是什么鱼腩部队,这是正儿八百的中央集团军群的残部,兵力规模超过50万,这其中还包括了不少党卫军,还有符拉索夫的俄罗斯解放军。

作为战斗民族的领袖斯大林对于叛徒的态度,大家都是清楚的,那是硬核的不得了。就连斯大林的儿子被俘,这位苏联的最高领袖没有半点犹豫,直接将自己的儿媳妇,按照叛国者清楚的待遇,进行流放。

所以这些所谓的俄罗斯解放军,他们深知自己一旦投降之后,落入苏军手中,自己的后果将会是如何?

所以即使他们知道德国完蛋了,他们也绝不会放下武器,放弃对抗,其实就在柏林战役实施的过程中,德国重兵集团也多次向北实施突击,给苏联军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当然,德国的头头脑脑们,并没有狂热到愿意为纳粹,粉身碎骨的杀身成仁的想法,他们认为,就算死守布拉格打到最后一人,也无法改变德国纳粹败亡的命运,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考虑到东线德军与苏联不共戴天的仇恨,投靠苏联人绝不是个好的主意。

最理想化的状态就是固守布拉格,只要挡住苏联军队的猛攻,拖上那么几天,等美英军队从西侧攻过来,这支德军就打算把布拉格交给英美,从而换取美英等国的庇护。

在德军高层看来,苏军经历了柏林之战,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还能有多少战斗力,要打一个巨大的问号,只要德军能够挡住强弩之末的苏军,把苏军前进的脚步拖住,等美英军队从西侧包抄过来,就大功告成了。

这种设想完全有可能实现,盟国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最后双方其实已经演变成了抢地盘大战,由于德国人特别仇视苏联,苏军所到之处,德军节节顽抗,而美英军队所到之处,德国人的抵抗,就显得很不走心,所以,美英军队只要迅速进占巴伐利亚,持续向东进发,那么中央集团军群的这个设想还是能够实现的。

可是德国的统帅舍尔纳,没有想到此时的德军早已不是1939年的德军,没有了当年德军的那股狠劲,这50万德军不再是50条嗷嗷叫的野狼,而是50万只绵羊,人无战心,将无斗志。

而且此前为了配合柏林战役,捷克地区的德军,进行过大调动,现如今,为了死守布拉格,德军又得进行调防,在军心已经崩溃的情况之下,此时进行换防,给了驻捷克德军一个开溜的理由。

从将军到士兵,德国军人一个个脚底抹油疯狂逃命,这样大崩溃的情况之下,再怎么高明的部署都无济于事,哪怕轩辕复生,孙武在世,都没有办法,挽回局面了。

德军的大崩溃,使得苏军推进速度大增,无奈之下,舍尔纳智能宣布解散自己的指挥部,要求旗下各支部队好自为之,尽量突围,至于能不能出的出去,那只能求上帝保佑了。

德国人这里乱,捷克人的机会来了,布拉格人民起义,一般情况下,这股没有主心骨,不知为何而战的德军,是打不过起义军的,可是偏偏布拉格之战,就不按剧本来演。

德国的党卫队打苏联人不行,打捷克人偏偏就是一口酥,面对这样的局势,德国的最高的指挥官又开始陷入了犹豫,布拉格的起义军看来成不了什么事,与其这样亡命飞奔,还不如回布拉格继续享受生活。

可是历史又一次脱离了剧本的范畴,最不可能倒戈的军队倒戈了,弗拉索夫的伪军突然来了一个临阵倒戈,狠狠的给了德军一下子,舍尔纳终于下定决心,没命的逃跑,只可惜他始终撵不上苏军前进的脚步,这位捷克地区的土皇帝终于再也没有办法蹦哒了。

作为整个欧洲战场的收官之战,苏联军队打得确实不怎么高明,其实苏联军队在整个二战中的表现一直都是这样,德军的单兵素质一直在苏军之上,到了最后的时刻,连柏林都已经打下来了,苏军等那股子劲,已经泄了一大半了。

没有那股子强大的精神力做支撑,苏军的战斗力打了不小的折扣,而此时的德军和伪军们都是拼死抵抗,所以这场战后之战让苏军又折损了13000余人,不过好在结局还算不错,控制了捷克,把整个捷克纳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捷克那强大的工业,完全能够统合进入苏联的体系,为苏联所用,这一仗也算打着值了。

  

4

1945年4月,德国柏林陷入苏军的层层包围,希特勒已经成为瓮中之鳖。 4月30日,穷途末路的希特勒,拒绝了部下突围的要求,跟自己的情人爱娃在地下室自杀。

希特勒自杀时,德军还有250万军队;但是希特勒一死,树倒猢狲散,德军都非常识相地放弃了抵抗,向盟军投降。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希特勒死后,有一支军队没有投降。

由于苏军不愿意受国际公约约束,有虐俘、杀俘的爱好;而且苏军眦睚必报,更由于德国纳粹入侵苏联给其带来了重大损失,所以在德军都不愿意向苏军投降去自投罗网。


为了避免落入苏军的虎口,希特勒死后第二天,德军参谋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就开始跟西方盟国紧锣密鼓地进行秘密谈判。这时候的德军,大多集结在德国东南部、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区,主要为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奥斯特马克集团军残余。

这里的德军虽然不多,但都是德军精锐,其中包括党卫队第6装甲军、第1和第4装甲军、第7、第8和第17联合军。

这些部队为了避免被苏军俘虏,决定只向英美军队投降,为此不顾弹尽粮绝和人困马乏的现状,不惜跟苏军兵戎相见。

所以德军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周边地区积极备战,决定跟包围自己的苏军决一死战。


可是对于这些德军来说,抵抗谈何容易。除了要面对士气高昂、物资充裕的苏联军队,还要面神出鬼没的捷克游击队。

更可怕的是,驻扎在布拉格的城南和城北,由苏联的“汪精卫”、红军中将、方面军副司令、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荣获者弗拉索夫带领的为希特勒效劳的“俄罗斯解放军”,看到大势已去,也决定伺机而动背叛德军。

但是无论如何,德军别无选择,与其投降没有底线的苏军,还不如放手一搏。

5月5日,德军舍尔纳元帅制定了一个叫布鲁门行动的西线撤退计划,目的是将部队带到西线向美英军队投降,并打算让第四装甲军负责掩护,阻击包围自己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

尽管在此之前苏联和西线盟国已经就划分好势力范围有了默契,但是面对曾经跟德国人签订密约出卖波兰的斯大林,美英统帅有一种莫名的惧怕,不敢相信苏联人。

而苏军也害怕美英不守信用,向捷克进军。


所以在5月5日,苏军伊万·科涅夫元帅专门会见了美军的奥马尔·布拉德利元帅,警告他不要轻举妄动。

为了防止生变,斯大林计划从5月7日开始。苏军三个联合兵种部队、两个坦克部队和五个炮兵师倾巢出动,第28军和第52军从布拉格的轴心线向前推进,波兰第二军则负责防止德军从东南方向逃窜,跟美英军队汇合。

虽然受到了苏军将领的警告,但美军似乎不以为然,继续向捷克推进。

在5月5日,美军的先头部队到达了捷克的普尔岑,得到消息的布拉格民众如同看到了救星,受到了极大鼓舞,纷纷起义向德军发动进攻。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得到消息的斯大林为了怕夜长梦多,决定提前行动,把苏军进攻的日期改到了5月6日。


此时苏联的叛徒布亚琴科率领俄罗斯解放军第1师背叛德军,进驻布拉格城内,打算向美军投降。

5月8日,布亚琴科带领自己的“俄罗斯解放军”第1步兵师向美军投降,但美军却毫不客气地将布亚琴科、弗拉索夫及其他苏奸将领交给了苏军。

5月8日至9日夜间,苏军的装甲部队继续加紧向南推进,在拂晓时进入布拉格。

几个小时后,乌克兰第四和第二方面军也兵临布拉格,亲苏的捷克斯洛伐克陆军兵团装甲旅也随即到达,随后苏军实现了对布拉格的控制,并乘胜追击,向波希米亚推进,苏军实现了自己的全部战略目标。

至此,布拉格战役结束,86万德军在劫难逃,被苏军俘虏,最终还是落入虎口。

5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不复杂。

其实柏林战役的德军大约百万,而德军总兵力远远不止这么多,还是有其他的作战部队的,比如中央集团军群。

当时中央集团军群连续遭受打击,退到布拉格地区还是有约80万军队,包括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第7集团军和第17集团军。

另外,附近还有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及德国东普鲁士集团军群残部,只是军级别。

德军当时补给无以为继,弹药匮乏,燃料耗尽,连食物也非常紧张,其实已经失去大规模作战能力。

所谓80多万部队,能够战斗的其实所剩无几。



然而,他们的敌人很强大,高达200万:由乌克兰第1(伊万·科涅夫指挥)、第2(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指挥)及第4方面军(安德烈·叶廖缅科指挥)实施。

苏军这些方面军中包括波兰第2集团军、罗马尼亚第1及第4集团军和捷克第1军。

苏军兵力超过200万,而且装备精良,补给充分,士气高昂。

到了这个地步,谁都知道布拉格是防御不住的。



双方在5月5日开战,当时柏林已经打了接近1个月,4月30日希特勒就已经自杀,5月2日,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率残部向苏军投降,柏林战役结束。

即便这样,中央集团军群不会投降,因为他没有接到投降的命令。

5月7日“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在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签订德国无条件投降书,这才宣布德军总投降。

5月8日,中央集团军群开始准备投降,当天抵抗就不住停止,德军撤出布拉格。

但其他部队仍然零星作战到11日才全部放下武器。

布拉格战役维持了也就1周,苏军伤亡5万多人,80多万德军全部投降。



其实,早在5月2日,费迪南德·舍纳尔陆军元帅就决定向英美投降,但部下反对,因为德国还没有投降。

到了7日德国投降以后,舍纳尔下达了投降的命令,但他已经无法控制具体的军队,只能下达投降命令以后离开部队,自行向美军投降。

6

布拉格战役充分说明,盟军围攻第三帝国名义上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而实际上是重新确立欧洲秩序的分赃战争,在德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大家都希望尽可能多占据一些地盘,布拉格作为捷克的首都,谁拿下这里谁就能控制战后的捷克斯洛伐克。

在1945年的4月30日希特勒已经自杀,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率部投降。如果是真的爱惜士兵的生命,本可以自然解除残余德军的武装,让他们自己投降就能少一点生命和财产损失,此时等待邓尼茨正式投降就能达到这一目的。好不容易攻占柏林的苏联军队不这么想,他们已经开始思考战后的问题了。

(苏军装甲部队经过德国国会大厦)

首先,残存德军究竟向谁投降成了个棘手问题,表面上看东西两方盟军都希望由自己歼灭德军残余,而实际上它们争夺的却是“地盘”,进而决定战后的欧洲新秩序。可能有人会说,早在罗斯福总统死之前,苏联和西线盟军就已经决定好了战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但不要忘了,德国之外的欧洲土地该如何分配,取决于谁先控制并扶持起亲自己的政权,这样看来尽快占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显得尤为重要,哪怕希特勒已死、德国即将投降。

(地堡出口处的弹坑是焚烧掩埋希特勒尸体的地方)

1945年的5月6日,苏军在拿下柏林、终结二战的情况下,依然动员了200万以上的庞大军事力量,去围剿龟缩到捷克的德中央集团军群,当时的苏军经历了4年的艰苦战斗,难道就不想少一点伤亡让德军自己投降吗?毫无疑问,它当然是想的。

但是,捷克是个欧洲少有的工业化国家,能否掌握捷克(获得它的工业资源)成为决定战后双方力量天平的关键因素,况且德中央集团军群拥有近100万兵力,这群人是珍贵的劳动力资源,苏联需要他们帮助自己重建被战争重创的经济。但偏偏德军惧怕苏联的战俘营,希望向西线盟军投降,而如果让这股德军向美英法投降的话,无疑又会壮大自己的敌人。

最后,盘踞在捷克的还有苏联的叛徒弗拉索夫将军和他的10万俄罗斯解放军也是个不能忽视的目标。弗拉索夫原本深受斯大林厚爱,在基辅会战、莫斯科会战期间战功赫赫,是一员显而易见的猛将,但他却在解围列宁格勒的战斗中兵败被俘(13万大军灰飞烟灭),在战俘营中很快变节为纳粹卖命。弗拉索夫以及他领导的俄罗斯解放军是苏军恨透了的叛国者,因此苏军急不可耐地杀向捷克,去惩罚弗拉索夫和他带领的伪军们。

况且,苏军强攻柏林时,在布拉格起义的捷克新政府明显对苏联不友好,总统爱德华·贝奈斯主动邀请弗拉索夫前来协助自己和党卫军作战,他们打着共同对抗布尔什维克(苏联)和国家社会主义(德国)的旗号招兵买马,暗地里与西线盟军联络投降事宜,明显是要把捷克斯洛伐克带向西方阵营,这是斯大林不愿意看到的,在德国还没有彻底投降之际,一举拿下布拉格就能让苏联在战后多一个强大的卫星国。

(弗拉索夫手下拥有10万之众)

因此说:惩罚弗拉索夫、夺取发达的捷克,是苏联红军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战争的主要原因,尽管希特勒已死,但战后欧洲还是少不了博弈的。

就在苏军发动对布拉格攻势的第二天(1945年的5月7日),邓尼茨带领下的德国宣布投降,德军参谋长约德尔签署了《兰斯投降书》,5月9日,也就是柏林卡尔斯霍斯特投降仪式上德军再次投降时,苏军已经攻占布拉格,被压缩到布拉格东部地区的德中央集团军群失去了向英美投降的机会,被迫走进了苏联的战俘营,而此时距离希特勒自杀已经过去了至少10天时间。

7

谢谢问答的要求,我是浮沉的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自杀是在4月30日,但希特勒的死并不意味着德国已经投降,一直到5月7日,邓尼茨才宣布德国无条件投降。而苏联红军发动布拉格攻势和进攻布拉格的战役是在1945年5月6日至5月11日期间进行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苏德战争的最后一战。

在柏林战役结束之后,位于捷克境内由舍尔纳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成为了德军最后一个重兵集群。此时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下辖第1装甲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第17集团军,另外加上“奥地利”集团军群一部总兵力为90余万人。而之所以德军在捷克还有这么多人,完全是希特勒战略判断失误导致的,在柏林战役之前,希特勒始终认为苏联红军的主攻方向不是柏林,而是布拉格。因此到了战争的最后阶段,德军还在加强中央军集团军群的实力。

从当时的战场形势来看,舍尔纳指挥的军队覆灭是早晚的事情,唯一存在变数的就是向苏联红军还是盟军投降。舍尔纳以及由邓尼茨新成立的德国政府决定对苏联红军进行抵抗,以争取时间向盟军投降。

舍尔纳想的是挺美,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行,苏联红军不会允许德军向盟军投降,而盟军也不会接纳德军而与苏联走向对立。当时在德军控制的布拉格又爆发了起义,苏联红军借此机会就决定发起布拉格战役,战役目标为占领捷克首都布拉格和切断“中央”集团军群向西的退路。

战争的结果毫无任何悬念,苏联红军凭借装甲部队很快就切断了大部分德军的退路,到了5月9日德军已经基本停止抵抗,但是苏联的作战并未停止,一直到11日,苏联红军在彻底控住了与西方盟军的分界线才停下来。

总得来说,布拉格战役是苏联红军一次“抢人头”的作战行动,发不发动这次战役都已经无关紧要了。但苏联为了避免德军向盟军投降还是兴师动众打了德军,实际上盟军根本就不打算接受德军的投降,苏联是多虑了。

8

柏林被攻克后,还有德军最后一个重兵集团盘踞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即舍尔内尔指挥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新拼凑的由伦度利奇指挥的奥地利集团军群,辖两个野战集团军和三个坦克集团军,共90万人。


苏军进行布拉格战役,参战的有白俄罗斯第1、第2和第4方面军,共20个合成集团军、三个坦克集团军、三个空军集团军,还有波兰第2集团军、罗马尼亚第1、第4集团军和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达200万人之多。


5月7日“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在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签订德国无条件投降书,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在5月2日最后一次接到舍纳尔的报告,他报告他将会向西前进及率领他的集团军群向美军投降,5月8日一名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军官通过美军战线探访舍纳尔,该军官报告舍纳尔已命令实行投降,但不能保证手下必定遵从,当日后舍纳尔放弃指挥权及逃往奥地利,5月18日在奥地利被美军拘捕。



当到达时,苏军攻击在布拉格的德军残余及援助在布拉格起义中战斗的捷克游击队,起义从1945年5月5日开始,5月8日在布拉格市内与捷克游击队战斗的德军同意撤走。


捷克游击队在战斗中得到俄罗斯解放军的第1步兵师(德军第600步兵师)的支持,俄罗斯解放军第1步兵师由谢尔盖·布亚琴科指挥,他的师团直至4月30日仍继续效忠于轴心国及由纳粹德国指挥,俄罗斯解放军第1步兵师由从俄罗斯族的反斯大林分子组成,它当时被部署在起义人士的外围及支援捷克游击队对抗德军,俄罗斯解放军由前苏联将军安德烈·弗拉索夫建立,以作为一支反共产主义的部队作战以对抗布尔什维克,俄罗斯解放军已准备好避开苏军及向美军投降。



5月8日布亚琴科将军及其俄罗斯解放军第1步兵师向美军寻求难民身份,但布亚琴科、弗拉索夫及其他俄罗斯解放军将军却被拘捕及交给苏军,他们在被带回苏联后被处死或关进由古拉格管理的死亡集中营做苦工。


1945年5月9日苏军进入布拉格,至此欧洲反法西斯战争全部结束。

9

简单地说就是西线盟军和苏军要抢地盘,提前为冷战布局。

由于苏德战争异常惨烈,德军怕向苏军投降后被报复,于是1945年5月2日,德军参谋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命令德军避免被苏军俘虏,并促进与西方盟国的单独谈判。在德国东南部、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区,仍有大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奥斯特马克集团军(前称南方集团军)残余。德国残余部队继续抵抗苏军乌克兰第1和第4方面军,同时只接受西线停战协议。

(阿尔弗雷德·约德尔)

纳粹把捷克斯洛伐克和周边地区视为柏林沦陷后的最后堡垒。因此在1945年德军在此地区集合了包括党卫队第6装甲军、第1和第4装甲军、第7、第8和第17联合军。而此时布拉格也是风起云涌,除了有捷克起义的游击队外,还有苏奸头目弗拉索夫领导的伪军,驻扎在布拉格的城南和城北,尽管他们表面上对德军表示效忠,但是也准备当墙头草。

(弗拉索夫)

5月5日,德军舍尔纳元帅制定了布鲁门行动,旨在让德军可以撤退到西线向德军投降,并打算让第四装甲军阻滞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以便能给德军争取时间后撤。

尽管苏联和西线盟国之前已经划分好势力范围,但是在罗斯福去世后,同盟国之间的结盟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关系,双方都担心对方会毁约,都在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利益。艾森豪威尔向苏军的安东诺夫暗示,美军向布拉格进军策应是可行的,但他被告知苏联并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在5月5日,美军的奥马尔·布拉德利与苏军伊万·科涅夫元帅会面时,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科涅夫虽然对美军的“善意”表示赞赏,但婉拒了这一提议,因为这违反了两国之前谈判的势力范围,科涅夫还承诺,苏军将速战速决。

(伊万·科涅夫)

由于西线盟国和苏联都想将布拉格收入囊中,苏军和西线盟军只能急着“下山摘果”。5月1日,斯大林向苏军三条战线发出命令,要求进攻从5月7日开始。苏军主攻方向将出现在右翼,包括三个联合兵种部队、两个坦克部队(第三和第四坦克军)和五个炮兵师。第28军和第52军的进攻是沿着从齐陶到布拉格的轴心线前进,波兰第二军的任务则是切断通往德累斯顿的东南方向。

而到5月5日,美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捷克的普尔岑。布拉格的民众听到了美军进军的消息,纷纷起义参加反抗德军的战斗。事态的加快发展促使斯大林加快了苏军进攻的日期,下令提前一天,即5月6日开始进攻。


苏奸将领布亚琴科率领伪军俄罗斯解放军第1师进驻布拉格城内,阵前的倒戈使得布拉格更加混乱,但却为布拉格的起义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到5月7日,第一师占领了机场和电台。5月8日布亚琴科及其俄罗斯解放军第1步兵师向美军寻求难民身份,但布亚琴科、弗拉索夫及其他苏奸将领却被拘捕后交给苏军,他们被带回苏联后被处死,或流放到古拉格的劳改营做苦力,没能逃过应有的惩罚。

(布亚琴科)

5月8日至9日夜间,苏军的装甲部队向南推进约80公里,在拂晓时进入布拉格。当天深夜,乌克兰第四和第二方面军也抵达布拉格,包括捷克斯洛伐克陆军兵团的装甲旅。随着苏军在布拉格的驻扎,并进一步向西和向南推进波希米亚,苏军的军事目标已经实现。布拉格解放后的两天内,大部分德军被苏军俘虏,而苏军则向西推进到了与美军的分界线。由于德军担心他们受到当地人或苏军的报复,德军的一些残余部队继续抵抗,直到5月11日才彻底结束。

(1945年5月6日时捷克的驻军分布:红色为苏联 ,灰色为德国, 绿色为美国)

一心想向西线盟军投降的舍尔纳临阵脱逃,在巴伐利亚被德军拘禁,并把其交给了美国人。二战结束后,舍纳尔被送往苏联监狱服刑,期间西德媒体对其大篇幅报导,认为他已成为苏联军官。舍纳尔于1955年获释后,受到东德的工作邀请,他对此拒绝并前往西德。直到1958年他才获准前往西德,结果被当地法院起诉战争期间对麾下军官的处决,最终判处4年监禁,被搞得里外不是人。他于1963年从兰茨贝格监狱被释放,在慕尼黑过着平凡的生活。虽有西德给他部分的退休金,但仍曾到需要亲友接济的程度,直到1973年因心脏病去世。与其他二战将领一样,舍纳尔获得关注,不过讽刺的是他被采访的是其在一战的经历,而不是二战。

(舍尔纳)

布拉格战役原本可以避免,但是由于苏联和西方盟国的互相不信任,而导致不必要的伤亡。苏军俘虏的德军战俘人数达到近90万人,至少数万人的其他轴心国士兵,向捷克斯洛伐克西部和奥地利的美军投降,但是后来大部分战俘也被移交给了苏联,德军将领并没能实现战前的既定目标。

尽管捷克斯洛伐克获得了解放,但是随着1945年7月,苏联将喀尔巴阡山脉据为己有,该国战前的边界并没有完全恢复。而且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被美苏两大阵营的军事边界分割开来。虽然两军将于1945年底离开捷克斯洛伐克,但其其已经成为东西两大阵营对峙的前线,局势一直动荡不安。请神容易送神难,这成为布拉格战役的后遗症,也是该国在战后多么痛的领悟。

10

希特勒自杀,柏林沦陷,科涅夫元帅确实还指挥了布拉格战役。

△苏军解放布拉格

△苏军解放布拉格

1希特勒这棵大树倒了但猢狲还没有散

根据希特勒遗嘱,邓尼茨元帅在北方建立了新的帝国政府,理论上德国仍处在战争状态,双方交战也属正常现象。

轴心国有德国、意大利、日本,还有10多个仆从国,如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等。

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希特勒这棵大树倒了,但猢狲还没有散。驻扎在各地兵力尚存250多万,这些兵力被盟军分割包围,由于长期作战早已疲惫不堪,没有燃料交通中断,都不可能向柏林靠拢,只是与盟军对峙着。

尤其驻防在捷克的中央集团军群和奥地利集团军群,大概90万人,任务是守住被称为“欧洲之心”的布拉格。

△布拉格战役苏军战士

△电影《布拉格之春》

2布拉格战役仅仅6天

1945年,当柏林战役接近尾声时,布拉格人闻风而起,要将盘踞在自己领土上的德军赶走。

5月5日,捷克的反纳粹组织揭竿而起,迅速占据了布拉格的邮政总局、电力中心和火车站等,然而他们低估了垂死挣扎的纳粹,纳粹们迅速包围了这座城市,将布拉格起义军的据点一个一个拔掉了。

5月6日,陷入绝境的布拉格起义军几次向苏军发出告急电报,大概意思是你们再不来,我们就完蛋了,死在胜利的曙光前等等,苏军闻讯立即作出回应。

5月8日夜间,乌克兰1、2、4方面军挺进80公里,包围了布拉格。

5月9日,乌克兰200多万军队解放了布拉格,但部分德军提前逃出了城。

5月11日,德军在布拉格东部被围歼。据统计,90万德军,有86万人当了俘虏。

布拉格战役是欧洲战场的最后一次战役,仅用了6天时间。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相关部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