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确到底什么才能算的上是“盛世”,如果仅仅指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国家安定的话,其实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有过“盛世”的时候。如果非要像“康乾盛世”或者“贞观之治”那样用皇帝的名字来命名盛世的话,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

汉代比较多:像咱们看的电视剧《美人心计》,其故事的背景就是“文景之治”。这个“盛世”主要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父子两创造的,其提倡黄老之术,强调休养生息,通俗来说,就是让百姓好好过着“你来耕田,我来织布”的生活,国家减免赋税,让百姓负担减轻,同时统治者除了国家防御性需要之外,基本不开展大规模杀伤性的战争,也不劳民伤财的搞些奢侈浪费的大型工程。

还有如“昭宣中兴”,西汉汉昭帝和汉宣帝搞得,主要措施为大力整顿吏治,任用贤能,减免农民赋税和徭役等等,这次的“盛世”让一度国力衰退的西汉王朝又兴盛了起来。

唐代:除了比较著名的“贞观之治”外,还有如“开元盛世”,主要是唐玄宗弄的,其主要措施有整顿吏治,制订新的经济措施打击豪门士族,减免徭役赋税,减轻人民负担;打击佛教势力,淘汰僧尼;大力发展农业;对外实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其让唐朝重新进入全盛时期,人口大增,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对外贸易不断增长。

宋代:这里要说的是宋真宗,因为往往说到他,很多人想到的是澶渊之盟里他的窝囊,其实真宗在位期间创造过一段挺“小康”的阶段,称“咸平之治”,具体措施主要有减免五代十国以来的税赋,注意节俭,改革吏治和司法制度,积极发展铁制工具制作技术。

明朝:“永乐时期”—朱棣创造的,其对外五征漠北,打出了国威,同时积极与外界沟通,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比汉朝的张骞通西域还要壮大。

“仁宣之治”: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弘治中兴”:明朝中晚期多出昏庸的皇帝,不是被太监利用,就是被女人利用,而明孝宗朱佑樘是这个阶段的一朵“奇葩”,在他的治理下,明中期又重新出现了“盛世”,在他的改革措施下,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是明代历史上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之一。

清朝:貌似“康乾盛世”是最出名的,不过应该将其写成“康雍乾盛世”,毕竟雍正皇帝在位时起着“起承转合的作用”,要没有雍正,乾隆管理国家可没那么舒服。

最后,咱们可以对盛世做一个总结,其实要出现盛世的局面,皇帝们都做了共同的一件事—“减免赋税,减轻人民负担”,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创造者,只有他们好了,整个国家才会好!

最佳贡献者
2

感谢邀请。

如果从底层老百姓的角度来说,皇帝老儿不作恶,老百姓能够保证温饱就是盛世。如果这么说的话中国历史上存在很多盛世,因为每隔一段历史时期就会出现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生产得以恢复发展的时期,这个时候老百姓要维持温饱并不是奢求。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盛世。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盛世的大前提是这个王朝的国祚足够长,除此之外还要满足如下几个标准。

一、社会稳定。

二、经济极大发展。

三、人口大幅增加。

四、大规模开疆拓土。

五、文化繁荣。

这五点其实可以构成一个逻辑链条,即社会稳定才能保证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就有所提高,进而人口增加;同时人口的增加在古典农业社会又意味着国力的增长,保证开疆拓土的经济、社会基础。而一个稳定的社会,才会保证文化的繁荣,这个文化包含民俗、文教、娱乐等方方面面,因为只有稳定的社会,老百姓才有功夫去搞文化生活。

再补充一点,这个社会稳定不仅仅是基层的稳定,也是官场的稳定。因为官场稳定才会减少内耗,才能腾出更多的精力、人力和物力去办实事。

其实不管怎么说,盛世都是相对于乱世而言的,毕竟只有社会稳定才会构成国家繁荣的基础,乱世当中大家只求活命,谁有心思去干除了生存以外的事。

但是盛世和治世事两回事,完全不能混为一谈,因为治世充其量是皇帝老儿不折腾、不作恶而已,并不代表皇帝老儿能建立功业,毕竟盛世里面的人口增加、文化繁荣和开疆拓土都是象征文治武功的功业。

而且更可笑的是,还有人把所谓的中兴和盛世混为一谈。中兴是什么概念?中兴其实和治世差不多,都是前面的皇帝老儿作妖,折腾老百姓,后面的继承者不作妖,不去折腾老百姓罢了。

而且中兴和治世的共同点都是因为这一时期皇帝老儿没作妖,国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并不是盛世。毕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能干利国利民的好事,除去历史上那些遗臭万年的昏君和暴君,大多数皇帝都是庸君,干好事的明君少之又少。

那么如此说来,能称得上是盛世的也就是开元和康乾这两家。这两个时期的共同点基本符合上面的五个条件,而且质量上康乾盛世要更好一些。而且这两个王朝的国运还非常像,都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翦除国内的割据势力和周边的各路的强敌,获得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对内稳定秩序恢复、发展经济生产以及繁荣文化事业。而且这两家的最后结局也非常像,都是因为各种内忧外患而走向了终点。

同时盛世也并非十全十美,因为盛世终归是相对而言的,比如说开元还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场面,康乾盛世时期也有灾民逃荒乞食、卖儿卖女的现象。而且这两个盛世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皇帝到文武官员都志得意满,文恬武嬉,沉迷享乐。甚至清朝的康乾盛世,民间也崇尚奢靡,老百姓也有浪费粮食的行为。

这也为盛世之后的衰落埋下了导火索,同时也是各种内忧外患的根本原因。比如李隆基就被安禄山打成狗,乾隆和嘉庆也被白莲教之乱伤透了脑筋,后面还有一个破坏更严重的长毛之乱。同时这两个王朝还有着非常严重的外患,比如唐朝到后期就被吐蕃三次攻破首都,清朝也面临经过自然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殖民全球的西方列强。

说到底,盛世不盛世的并不重要,老百姓能好好过日子才是最主要的。因为对老百姓来说,肚皮决定站队。

全文完

3

从夏开始说起,一直到清结束。

夏:

少康中兴(少康)

商:

武庚中兴(武庚)

周:

宣王中兴(周宣王)

西汉:

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

武帝盛世(汉武帝)

宣帝中兴(昭宣中兴)(汉昭帝、汉宣帝)

东汉:

光武中兴 (汉光武帝)

明章之治(汉明帝、汉章帝)

刘宋:

元嘉之治(宋文帝)

隋:

开皇之治(隋文帝)

唐:

贞观之治(唐太宗)

永徽之治(唐高宗)

武后中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

开元盛世(唐玄宗)

元和中兴(唐宪宗)

会昌中兴(唐武宗)

大中之治(唐宣宗)

后唐:

长兴之治(后唐明宗)

北宋:

咸平之治(宋真宗)

明:

永乐之治(明成祖)

仁宣之治(明仁宗、明宣宗)

弘治中兴(明孝宗)

清:

康雍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

同光中兴(同治光绪)

4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只有四个而已:

分别是“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以及“康乾盛世”。

“静Yes”想要强调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额所谓盛世,根本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那个百姓个个生活富足,人民安居乐业,高唱封建主义伟大的场景,历史上并不存在。事实上,作为封建专制的帝国,顶层的统治者作为地主集团和农民为主的底层百姓,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地主不剥削农民,就无法获得财富,而农民被压迫地太狠,就会铤而走险揭竿而起。所以地主集团需要做的就是让农民饿不死也撑不着,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关系。

“让农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德川家康(出处待议)。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农民是不可能闲来无事歌颂封建帝国的伟大,他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劳作,因为一旦耽误农时,全家就只能饿肚子。所以封建社会哪有真正的盛世。

那么,中国封建史上有没有盛世呢?有的,那是在地主阶级做出了些许让步,开展了自纠自查,然后农民积极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继而创造了更多的可供统治阶级挥霍的财富,这就是封建时代盛世的真相!

所以,不能单纯以人民生活水平高低来判断盛世。盛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如果能有一个统一标准,那就是综合国力和影响力。

这样看来,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确实不多,像南朝宋的“元嘉之治”、北宋的“咸平之治”就不要说了,他们望不到盛世的项背。

我们来具体看下以下四个盛世:

1、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文帝和景帝在位时期,由于西汉在秦末动乱的废墟上建立,因此西汉初期民生凋敝,因此西汉不得不推行与民生息的路线,推行黄老之学,即无为而治。

文帝和景帝崇尚节俭,并减轻农民的赋税,这让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在对外关系上,由于国力尚弱,因此汉帝国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守势,与匈奴和亲,获得宝贵的和平时期。

由于文景时期的治理,到景帝在位后期,汉朝国库充盈,国力强大,具备了和匈奴决战的物质基础。

文景之治是史书公认的中国第一个盛世。

2、开皇之治

581年,杨坚篡位自立,建立隋朝。由于继承了北周的物质积累,隋朝开国时,国力强盛,百姓富足。

589年,隋朝消灭陈朝,结束了自西晋以来长达300多年的动荡,中华大地再次走向统一。

隋文帝在位时期,注重与民生息,国力继续强大。在政治上,隋文帝创立三生六部制,成为后世政治组织的范本。

在对外关系上,隋朝通过挑拨突厥内部促使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东北方向隋文帝征讨高句丽,稳定了东北边界。

由于隋文帝时期的出色治理,西方史学家将隋文帝称作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帝王。也正是由于隋文帝的雄厚积累,隋炀帝继位时,才能够兴修大运河、击败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

3、贞观之治

隋末动乱一度让唐朝初期国力衰落,备受北方突厥的打压。

626年,突厥南下到长安附近,被唐太宗呵斥并缔约而去,随后唐军秣马厉兵,终于在629年彻底消灭东突厥,报了一箭之仇。

作为唐朝第二代帝王,唐太宗在开疆拓土中居功至伟,消灭东突厥后,唐朝势力范围深入漠北,消灭高昌后,唐朝势力深入西域。在唐太宗时期,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建立起来,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在内部,唐太宗树立了“虚怀纳谏”的典型,正是由于唐太宗的不拘一格,贞观一朝人才辈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贞观之治为唐高宗的文治武功打下坚实基础,随后唐朝的疆域达到新的巅峰。

贞观之治开创了大唐盛世的篇章,唐朝成为中国封建史上的巅峰。

4、康乾盛世

这个盛世是最受争议的一个。

首先它的时间太长了,别的盛世再多也不过50年,而这个盛世一下子就135年,差不多就是小半个清朝了。

但是这个盛世仍然是货真价实的盛世。

首先,康乾时期,中国的版图不但达到最大,而且都被实际控制。雅克萨之战、多伦会盟,消灭准噶尔、平定大小和卓,通过解决蒙古问题,清朝建立了囊括整个蒙古在内的辽阔疆域。

康熙末期,清军驱逐准噶尔,将西藏纳入清朝版图。雍正时期,青海成为清朝的一部分。同时,清朝在云贵等苗疆地区大面积推行改土归流,使西南地区彻底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今天的广袤领土,有人说要感谢解放军叔叔。这没错,但是清朝的功绩也不可不查,甚至说,正是因为有清朝的经营,才最终有了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雄壮。

这个盛世不是百姓的盛世。因为清朝人口爆炸式增加,到乾隆末期已经超过了3亿,如此庞大的人口在今天看来是巨大的战略优势,但是在农耕时代,这就是沉重的负担。

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康乾时期,内地的战争和动乱是相对较少的,只有这样,人口增加才有现实条件。

中国封建时代两千多年,盛世不可能有太多!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一起探讨历史!

5

龙叔给大家分享几个鲜为人知的盛世:

1、文景之治

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



2、汉武盛世

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开启了中国文明富强的序幕。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留下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3、贞观之治

指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唐太宗任人廉能,虚心纳谏,并采取了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4、开元盛世

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

5、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同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该时期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6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的“盛世”,一直都被人歌颂。百姓安居乐业,政治还算清明。

一、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前180年~前141年),指的是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无为政策,迅速恢复国力。对内安定,对外尽量维持和平,恢复国力

二、孝宣之治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是西汉的第十位皇帝。汉宣帝承六世之基业,励精图治,开创了西汉国力强盛、四夷宾服、经济繁荣昌盛的局面,西汉进入最鼎盛时期。

三、光武中兴

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东汉的建立者。刘秀统治时期,“柔道”治理天下,采取一些列措施恢复生产,缓和社会矛盾。

四、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的年号,开皇的时间为:581年二月—600年十二月。隋文帝即位后,倡导节俭,厉行节约,废除不必要的杂税,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意、政治安定。人口达到860万户

五、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共23年(627年正月—649年十二月)。唐太宗知人善任,广开言路,虚怀纳谏,以农为本,休养生息。并且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四方来朝,号称“天可汗”。

六、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29年(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唐玄宗在政治上任用贤能,改革官吏,整顿吏治, 使得唐朝中期政治经济水平达到顶峰。

七、建隆之治

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北宋的第一个年号。赵匡胤统治时期,是北宋繁荣昌盛的第一个时期,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百姓经济富裕,国库充足。

八、嘉佑之治

嘉祐(1056年9月—1063年)是宋仁宗的第九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在此期间,宋朝各方面达到全盛时期。宋仁宗性情宽厚,不喜欢奢华,国内政治稳定,士农安居乐业,文武忠良,被后世誉为“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

九、洪武之治

明太祖朱元璋年号,他在位期间,奖励垦荒,实行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提倡农桑;减免赋税、严惩贪官等,打造了明朝三大盛世之首。

十、康乾盛世

康雍乾盛世,是指1669年康熙亲政——1799年乾隆退位,持续130年时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在此期间,国力强盛,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7

只有开元盛世。

其他都是笑话。

8

盛世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崔骃传》:"何天衢於盛世兮,超千载而垂绩。"盛世,是指历史上一些特定的阶段,统治集团文治武功到达一定水平,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社会现象。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主要有:

一、文景之治


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两次"除田租税之半",文帝13年,还全免田租。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

文景二帝时社会比较安定,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百姓逐渐富裕起来。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扩疆拓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光武中兴


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但禁止他们干政。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曾颁布释放奴婢诏令,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组织军队屯垦。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时代。

由于采取了以上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刘秀谥号为光武,所以称此时期为光武中兴。

三、开皇之治


开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在北周的基础上,开创的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局面。

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分裂的中国,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大臣以及府兵将士,恢复汉姓。另外,隋朝在选官上,废除九品中正制,设立分科考试制度选拔官员;在官僚制度上,采用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被唐朝所仿效。隋文帝建立了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并且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发展生产,节省政府机构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对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全国安宁,编户大增,仓储丰实,南北民众得以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繁荣景象,史学家称之为"开皇之治"。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四、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革新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监察机构;注意法治,执法严明;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命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戒奢从简,力倡节俭。文化上改进科举制,兴办学校,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五、开元盛世


开元之治又称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景象。开元年间,唐玄宗先后任命正直干练的官员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宰相,在他们的辅佐下,针对武则天时期的弊政,进行了一些改革。

为了增强国力,加大财政收入,唐玄宗先从经济方面人手改革。打击豪门士族,争夺土地劳力;改革食实封制度,以增加政府财政收人,减轻人民负担;玄宗打击佛教势力,淘汰僧尼;发展农业。在外交方面,玄宗实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了民族关系,使国家得到进一步统一。开元年间和睦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唐玄宗在位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唐代人口增长到五千二百九十余万人,商业亦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来来往往,十分热闹。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全盛的阶段,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唐朝进入鼎盛。

六、仁宗之治


仁宗之治指的是宋仁宗统治时期,开启了宋朝鼎盛时期。宋仁宗一生仁政宽容、广纳谏言,其在位期间出现名将狄青,著名的清官包拯等著名治国能臣。宋仁宗在位其间经济水平达到封建时期的鼎盛,北宋末理学家叶水心在《应诏条奏 财总论》说:"祖宗盛时,收入之财,比于汉唐之盛时一再倍。"一再倍就是四倍。南宋史学家李心传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宋太宗时期一年国家税收货币岁入数已是唐朝最多货币岁入时的两倍了,到宋仁宗时已是的四倍以上了。

宋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被后世誉为"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期间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静, 士农乐业,文武忠良。历史上有"庆历、嘉佑(宋仁宗年号)之治"之称,尤以"嘉佑之治"为最。

七、永乐盛世


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 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以至称赞该时期"远迈汉唐",

政治上明成祖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这种制度影响了明清两朝,乃至西方。1421年,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在地方设置管辖架构,在东北、西北、西南设立行省或管理司。 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疏通大运河,减轻税负。军事上明成祖多次亲征漠北,南征安南,还组建了禁卫京师的三大营,为明军对外征战的主力。对外大力开拓海外交流,派郑和下西洋,经营南海,还派陈诚出使西域,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局面。此外,明成祖命人编纂了百科全书式的典籍《永乐大典》。

八、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同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康熙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康乾盛世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时期,学界对"康乾盛世"是否真的存在尚存争议,争议的原因:一方在用传统史学话语叙述,另一方则在用近代化全球视野叙述,称之“落日的辉煌”。盛世局面下隐藏着巨大危机,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各种衰败之象逐步显露出来,标志着清朝开始走向衰落,清朝遂陷入萧条冷落的嘉道中衰之世。

我国历代盛世局面的出现大多是都是在封建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新的王朝建立初期出现的。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如轻徭薄赋,减轻刑法,提倡节俭,鼓励农耕,整顿吏治,完善制度,善于纳谏,任用贤臣等。从而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然而随着盛世的到来,社会的一些弊端和矛盾开始增长,作为既得利益集团的统治者和被统治的众多集团开始矛盾冲突加剧。如果统治者重视,并有能力缓解,那么就会有一段再繁荣,我国历史上一般称为中兴。但是,由于既得利益集团本身就是国家统治者,不可能让出自己的利益,只能是暂时的妥协,所以中兴一般都是以衰落做结局,盛世景象也不可能是永远的,有时也是昙花一现。

9

夏朝 少康之治(夏王少康)

商朝 武丁盛世(商王武丁)

周朝 成康之治(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周宣中兴(周宣王姬静)

楚国 威宣盛世(楚威王 楚宣王)

汉朝 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汉武盛世(汉武帝),昭宣中兴(汉昭帝汉宣帝),光武中兴(汉光武帝)

晋朝 太康之治(晋武帝司马炎)

隋朝 开皇之治(隋文帝)

唐朝 贞观之治(唐太宗),总章之治(唐高宗),武周之治(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武则天),开天盛世(开元先天省事,唐玄宗),元和中兴(唐宪宗),大中之治(唐宣宗)

辽朝 圣宗盛世(辽圣宗耶律隆绪),德宗中兴(辽德宗耶律大石)

宋朝 开宝之治(宋太祖),仁宗盛世(宋仁宗)

金朝 世宗之治(金世宗完颜雍)

元朝 至正之治(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洪武之治(明太祖),永乐盛世(明成祖),仁宣之治(明仁宗明宣宗),隆庆之治(明穆宗),万历中兴(明神宗)

清朝 康乾盛世(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同光中兴(清穆宗清德宗)

以上差不多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全部治世和盛世了。

看完给个赞哦[玫瑰]





10

盛世中华,梦圆华夏!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盛世?盛世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首先,我认为能够称之为盛世的必须要具备四个特质:

1、统治阶层励精图治,勤勉上进,奋发有为,有胆识、有远见、有魄力。因为盛世的最直接管理者就是统治阶层,一个好的统治阶层更有利于盛世的发展。

2、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有保障,生活更体面。百姓生活的幸福与否是盛世检验的重要标准,盛世的目的就是为了百姓的幸福。

3、文化兴盛,文化形态多种多样。盛世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往往就是我们的文化。

4、经济昌盛,市井贸易兴盛。经济往往是盛世的动力。

基于这四个标准,来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盛世,但很可惜,很多盛世都好景不长。接下来让我们梳理一下那些盛世值得我们铭记!

汉朝:

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和平昌盛的盛世,被后世人们所称羡。

唐朝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开元盛世:标志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

明朝

永乐盛世:是中国封建时代最辉煌的时期之一。统治中国的永乐皇帝朱棣恩威遍施海内。

清朝

康乾盛世:又称为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

不管古代历史上是盛世是什么样的,我们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汲取古人的智慧,去建设我们现在更美好的生活。

BM大嘴 用“吐槽”改变世界!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