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分封天下诸侯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为封爵之始。
春秋战国时期,五等爵位依然是国君的封爵,武将和文官最高的封爵都是君,君是诸侯王能封的最高爵位。一般封给国君的兄弟或立有大功的臣子,不分文武,例如武安君白起,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著名的“战国四君子”既是指人品,也是指爵位。
东西汉时期,文臣和武将的最高封爵都是侯爵,侯爵的最高一等是彻侯(后为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通侯),在汉朝要封侯,要么军功卓著,扫平匈奴,如汉大将军长平侯卫青,要么位列宰辅,如汉丞相博陆侯霍光。总体来说,封侯也是比较难的。
在这个体系中,西汉也出过bug,例如吕后去世前把自己的侄子吕产封为梁王,吕禄封为赵王,结果吕后死后两个人因为坏了“非刘氏不王”的规矩,被砍了脑袋。
三国一代,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虽然权倾朝野的大臣一般也是封为侯爵,但三国出现了封公爵和王爵,作为权臣进阶皇帝的铺垫。最有名的曹操自封魏公,随后是魏王,司马懿被封为舞阳侯,但他的儿子司马昭就已经自封晋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晋公司马昭
同时期封公的武将几乎没有,基本上到侯为止了,如赵云封顺平侯,张飞封西乡侯,只有曹彰以宗室之尊封任城王,算是特例。
两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计划篡位的权臣封王,文臣武将封公爵的情况也开始多了起来。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这四个南朝开国皇帝依样画葫芦地自封为公,为王,然后篡位。但是,郡公似乎是异姓功臣的极限,如钟离之战大破北魏的南朝名将曹景宗被封为竟陵公(这个是郡公),指挥淝水之战的东晋名臣谢安封建昌公(也是郡公)。
北朝在封爵方面更加随意一些,著名的西魏八大柱国,基本上都被封为国公,如燕国公于谨,卫国公独孤信。在北齐则可称之为“滥爵”:大将斛律光封咸阳王,只会拍马奉承的和士开一样被封淮阳王,而医术高妙的徐之才被封西阳王,简直是王爷多如狗,公侯满地走。
到了隋唐,封爵重新审慎起来,隋朝与唐前期,正常情况下异姓文武大臣的最高封爵都是国公,只不过封国有大小,像赵、齐、楚、魏这些都是大国,荣、房、沛这些则是小国。隋朝一代名将,又有拥立之功的杨素从越国公被晋封为楚国公,宰相苏威功绩上稍微差一些,封为房国公,唐太宗建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无忌也只是封为赵国公,像秦琼的胡国公,程咬金的卢国公,那都是小国。
到了唐中期,由于战乱频仍,武将地位提升,封爵的天花板又开始调高。这时异姓功臣的最高封爵是郡王。如对唐朝有再造之功的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平定朱泚之乱的李晟封为西平郡王。而文官晋封郡王的基本没有,最高封爵仍然是国公,如宪宗朝名臣裴度封晋国公,李德裕封赵国公。
赵国公长孙无忌
唐代外姓封爵,比较特殊的是唐代宗朝大太监李辅国封博陵郡王,当然这可能是唐代宗放的烟幕弹,因为李辅国封王不久就丢了脑袋……
五代十国也是战乱频仍的时期,皇帝为了笼络有势力的军阀,开始滥封王爵,包括亲王等级的一字王,如后周大军阀安审琦被封为陈王,文官的最高封爵也是一字王,如著名的“长乐老”冯道被封为瀛王。
到了宋朝,对外姓大臣的封爵创出了新高度。文官封爵最高的仍然是国公,但是,所谓功高的文官公爵可以兼封两国,如徽宗朝著名奸臣太师蔡京被封为陈鲁国公。
北宋一朝,武将封爵最高的仍然是太监……童贯因为收复幽州之功,按照宋神宗恢复幽州者封王的遗命被封为广阳郡王,但是很遗憾,封王后不久童贯也丢了脑袋。
到了南宋,又是熟悉的乱世,武将封爵开始不断刷新,如大将韩世忠被封为咸安郡王,杨存中封和义郡王,张俊封清河郡王,同时期文官的封爵相对弱一些,活着封王的几乎没有,只有大奸臣秦桧死前被封为建康郡王。
元朝王爵分为六等,元初封王还是比较慎重,非直系宗室不封一字王,但到中后期爵位就被玩坏了,元武宗继位后,一次性封了十九人为王,最高等级的一字王就有十四人,甚至身为驸马的高丽国王王愖也被加封为沈王。所以元朝的文官武将们碰到路子野的皇帝,稍微有点功劳就是一个王爷,这个和北齐有点类似。
明朝封爵又开始收紧,朱元璋开国之后首封的六个公爵,一位文官(李善长),五位武官(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靖难之役后明成祖又封了四个公爵,都是武官,无军功不封爵基本成了明朝授爵的潜规则,明太祖之后文官有军功的最多封为伯爵,就是著名的王守仁,此外,即使是权倾朝野的太师张居正,也没有封爵。但是由于有李善长这个特例在,明朝文官和武将的最高爵位仍然都是公爵。
最后是清朝,清代的思路和明朝接近,就是有军功者爵高,傅恒封一等忠勇公,他儿子福康安封嘉勇贝子,而且外姓武将也封了亲王,比如大名鼎鼎的汉奸平西王吴三桂。文官封公爵的有一等忠襄公和珅,一等谋勇公孙士毅,封王的没有。所以,清代是一个武将封爵高于文官的朝代。
一等忠勇公傅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