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宋宋高宗赵构。

1162年六月,宋高宗在当了三十六年皇帝以后,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自称太上皇帝,那一年赵构五十五岁,也算壮年。

赵构禅位的原因我感觉有以下两点:

一、确实是累了

其实我觉得赵构说累了想多休养休养,也有一定道理,毕竟从建立南宋赵构开始当皇帝后就没消停过。整天都在提心吊胆中渡过,打吧怕打输连半壁江山也没了,议和吧又怕舆论压力太大怕被骂,所以就打打谈谈赔点钱。也实在是累了,想躲躲清闲。

二、把自己在位时不能干但还需要马上办的事留给继任者办

赵构在位时为了能和金国议和默许或指示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岳飞,引起民意反弹,并且金国并没有放弃灭亡南宋的想法,等于南宋自毁长城了。想给岳飞平反却没有勇气,所以把这个难办的事留给了养子赵昚。赵昚登基后很快就给岳飞平反,寻找岳飞后人,并认命岳雷为元帅最终联合蒙古灭掉金国直捣黄龙,要说没有得到赵构的指示或暗示我都不信。

赵构退位后,自称不再问朝政,其实也干预一些政事。

1187年11月9日,赵构病死于临安德寿宫,活了八十一岁,当了二十六年的太上皇,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

最佳贡献者
2

围绕太上皇曾写过一篇文章,对太上皇的几个类型进行了归纳,这里把壮年的退位的太上皇们再说一下。

励精图治型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让赵国军事实力大增,一跃成为可以与秦国相抗衡的军事强国。但是赵武灵王却在壮年退位,让位给自己小儿子赵何,自称主父。一方面,想要在自己壮年辅佐幼子,以便在自己百年之后能够顺利登基,另一方面就是让自己从繁杂的国家内政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开疆拓土。他攻占胡地,谋划避开函谷关,从北部云中、九原南下袭击秦国,并化妆成使者亲自到秦国勘察地情,窥伺秦国君臣。一系列举动无不体现了其一代雄主的作风。但是壮年退位也为其人生悲剧埋下伏笔,后来长子赵章作乱,赵武灵王为保护赵章被饿死沙丘,其原因还是壮年退位,权势所减导致,让人唏嘘。



贪图玩乐型

这样的皇帝在南北朝有两个奇葩,一个是北齐的武成帝高湛,一个是北周的宣帝宇文赟,虽然北齐与北周是世仇,但是两位年轻的帝王却都为了纵情声色,选择了壮年退位,但都被酒色掏空的了身体,都年纪轻轻二三十岁就一命呜呼了。而且提前上位的小皇帝都成为了末代君主,北齐被北周所灭;北周被杨坚所占。


临阵脱逃型

宋徽宗赵佶面对金兵的大举进逼,不是想着如何组织力量抵抗,而是匆匆忙忙把皇位传给儿子钦宗,逃出了开封。在大臣李纲等人打退金兵以后,宋徽宗又回到了开封,继续过起了文艺生活。由于宋徽宗、宋钦宗排挤主战大臣李纲。不久金兵再次兵临城下,终于酿成了靖康之耻。两人都做了金国的俘虏,一直在金国屈辱的生活了九年才去世。



被迫退位型

最典型的就是明英宗,由于被太监王振撺掇,御驾亲征,却不想酿成了“土木堡之变”,明朝精锐损失大半,文臣武将半数被杀,英宗自己也被瓦剌也先俘虏。消息传到北京后,举朝震恐。在内朝中无主,在外异族兵临城下,明朝危在旦夕。在大臣于谦的主持下,明朝拥立明英宗弟弟朱祁钰登基,断绝瓦剌挟持英宗要挟明朝的打算,并组织了北京保卫战,打退瓦剌进攻。瓦剌也先见英宗已无利用价值,便将其放回了明朝。回到明朝后,明英宗被朱祁钰尊为太上皇,软禁在南宫。但是八年之后,景帝朱祁钰病重,大臣石亨、徐有贞、曹吉祥潜入南宫,拥立英宗复辟。做了八年的太上皇的英宗又重新做起了皇帝。从太上皇做回皇帝,明英宗在历史上也是唯一的一位了。


此外,北魏的献文帝12岁登基,因为年幼先是朝政被大将军乙浑把持,后来,乙浑被冯太后和大臣密谋除去。太后又开始临朝听政,献文帝始终无法摆脱傀儡的尴尬境地,于是干脆把皇位让给了5岁的儿子拓跋宏,也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孝文帝。而这一年,献文帝才十八岁。

3

皇帝这个职位应该是天下最具吸引力的职位,没有之一。但自古以来仍有些皇帝,在其有能力继续做皇帝的年龄就自愿将皇位传给了后人,在此列举几位,顺便探究一下他们转让皇位的理由。


一、赵武灵王传王位给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赵雍是战国中后期的君主,很有作为,赵国在他“胡服骑射”改革之下,迅速强盛起来, 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很快赵国就成了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99年,41岁的赵武灵王将王位传给小儿子赵何(赵惠文王),自己做起了太上皇( 主父),但由于赵武灵王没有处理好大儿子和小儿子之间的关系,在四年后即公元前296年,赵惠文王和其兄长公子章为夺权位展开斗争,赵武灵王被囚禁沙丘活活饿死。

传位理由:赵武灵王在壮年传位给儿子,首先考虑的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与自己分别负责国内的政治和军事,自己可以全心专注于赵国激烈的对外军事斗争;其次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赵武灵王经常亲自带兵打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遭到不测,到时候,赵国必定会大乱,赵武灵王非常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能把政权平稳的交给自己的接班人,而且还要送上一程。


二、宋徽宗传位给宋钦宗。宋徽宗赵佶能做皇帝完全是他哥哥宋哲宗的寿数太短,公元1100年,18岁的文艺青年赵佶继位做了皇帝,由端王变成了宋徽宗。他一上任就开始重用蔡京、童贯等谗佞之臣,重启新政,将大宋朝局能得乌烟瘴气,他自己整日书法绘画烧香嫖妓。在他的腐败统治下,国内起义不断,外敌金辽大肆进攻掠夺中原。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大臣李纲建议他禅让帝位,于是在公元1126年,宋徽宗将帝位禅让给太子赵恒(宋钦宗)。结果在第二年,宋徽宗和宋钦宗就双双被金国虏去,成就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宋徽宗本人也客死金国。

传位理由宋徽宗传位给宋钦宗完全是迫于内忧外患的压力,这位天才艺术家除了治国,其他的几乎样样精通,他的禅让完全是推卸责任的“甩锅”,看似禅让了帝位,其实就是为了将那时朝廷面临的棘手之事让继任者去处理和承担,自己躲起来享清闲。但宋徽宗终究也没有躲掉责任,金军还是将他作为一国之君俘虏了去。


三、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宋孝宗赵昚,宋孝宗赵昚禅位给宋光宗赵惇。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子,“靖康之耻”之后,大宋没有了皇帝,赵构便在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赵构的一生是追求偏安一隅的一生,可能他曾经在战乱时被吓破了胆,纵然手下有主战派李纲、岳飞等,他还是一味的向金称臣求和,当然他的的理想也实现了,终其一生只用“纳贡”解决了大部分的外患。赵构做了三十六年皇帝之后,禅让给了宋孝宗赵昚,自己做了太上皇,又活了二十五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一岁,是历代帝王中的高寿之人。宋孝宗赵昚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在南宋皇帝中可能是最有为的皇帝了, 他在位期间,为岳飞冤案平反,重新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 公元1189年,赵昚禅位于宋光宗赵惇,又活了五年,享年六十八岁。

传位理由:宋高宗和宋孝宗的传位理由是一样的,都是以“倦勤”为由,也就是干够了,厌倦了,想去享清福了。《宋史.孝宗本纪》中记载:“初,高宗久有禅位之意,尝以谕帝,帝流涕固辞...高宗复以倦勤谕之。 ”《宋史.光宗本纪》中记载:“十六年正月辛亥,两府奏事,孝宗谕以倦勤,欲禅位皇太子,退就修养,以毕高宗三年之制。”


四、清朝乾隆皇帝传位给嘉庆。 乾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乾隆还重视武功,开疆拓土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乾隆在八十五岁高龄时将皇位禅让给太子永琰,自己做了太上皇,又活了四年后驾崩,享年八十九岁,是中国最长寿的皇帝。

传位理由乾隆禅让皇位的理由是他不想抢了他爷爷康熙的风头,因为康熙才执政六十一年,所以他在执政六十年之后禅位给嘉庆。乾隆的禅让基本是作秀,虽然他做了太上皇,但朝政大权还攥在他手中,史书记载,嘉庆元年正月十九日,太上皇在圆明园召见属国使臣,告诉他们:“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乾隆是典型的让位不让权的太上皇。


还有诸多皇帝的禅让是被逼迫的,例如汉献帝禅让于曹丕、曹魏的最后一位皇帝曹奂禅让于司马昭、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于宋武帝刘裕、宋顺帝刘准禅让于齐高帝萧道成、齐和帝萧宝融禅让于梁武帝萧衍、梁敬帝萧方智禅让于陈武帝陈霸先、唐高祖禅让于唐太宗等,并非自己的真实意愿,这里不再逐一列举

4

历史上皇帝壮年时把皇位传给后人比较典型的是北宋徽宗赵佶,赵佶生于1082年,1110 年继位, 1126年,金军兵临开封城下,45岁赵佶受李纲之言,禅位给太子赵桓,1127年与钦宗赵桓被金军掳去,1135年死于五国城,时年54岁。

宋徽宗让位给宋钦宗大概有两种见解:一、宋徽宗赵佶眼见大势不好,赶快主动让位,把自己的儿子拉出来顶着。二、在内外交困之下,宋徽宗不得不退位,让儿子出来收拾残局。宋徽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是不是一位好皇帝,没有治国才能,把国事搞得一团糟,让儿子赵桓来收拾残局。结果,徽钦二圣都被金人掳去。

二、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壮年时期把王位让给儿子。秦始皇统一以后才有皇帝称谓,战国时期称为国王,相当于皇帝。

赵武灵王赵雍生活在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95年之间。赵武灵王在鼎盛的时候为了专于军国大事把王位禅位给儿子赵何(赵惠文王),自己被尊称为“主父”。后来想收回权力,但发生宫变被困沙丘皇宫而死。

三、战国时期燕王姬哙主动放权,学着古代禅让这一套,痛快把王位计给了国相子之。这场禅让像一场闹剧,子之改革,使燕国实力有所增加,威信较高。燕王姬哙厌烦了政事。

燕王哙让位子之导致燕国内乱,齐国攻入燕国,杀死燕王哙和子之。

四、唐玄宗李隆基被迫让位给太子李享,作了无权的太上皇。

五、宋高宗赵构,生活在1107年至1187年之间。1162年,赵构在当了三十六皇帝后,以“倦勤” 想多休养为由,将皇位让给太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赵构当太上皇后,也干预了一些政事。

六、乾隆皇帝活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皇帝,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是为嘉庆皇帝。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去世,享年89岁。

乾隆皇帝禅位给嘉庄皇帝,当了太上皇,但是乾隆皇帝还是参与政事,掌握朝政。乾隆皇帝曾说:“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

乾隆皇帝禅位一是年龄大了,乾隆皇帝年龄大,儿子颙琰年龄也不小。二是乾隆皇帝在位时间不想超过他爷爷康熙帝在位的六十一年。

5

宋徽宗赵佶和南宋高宗赵构都是壮年时将皇位传给后人的。其实两人这么做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被辽国和金国吓破胆了,把皇位传给后人,而自己还可以掌权看情况不妙还可以随时逃跑。

6

清朝顺治皇帝福临。正值青壮年时期,却将皇位传给后人,自己出家当了和尚。

清太宗皇太极突然逝世,死前没有对皇位继承问题做出任何安排。于是,清皇室内部为了争夺皇帝继承权,以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为一方,以皇太极的异母弟睿亲王多尔衮为另一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后,为了保持清皇室内部的团结,斗争双方达成妥协,共同拥戴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继承皇位,而由济尔哈郎和多尔衮共同辅政。6岁便坐上皇位,但是手中并无实权,多尔衮受封为“皇父摄政王”,一切政务均出其手,而年幼的顺治帝只能“拱手以承祭祀”而已。直到多尔衮去世,未满13周岁的顺治皇帝福临才真正的亲政。

那是什么原因让的顺治皇帝年纪轻轻便让出皇位呢?原因便是董鄂妃。在历史上,董鄂妃是顺治皇帝最喜欢的一位女子,董鄂妃在非常小的时候就跟随她的父亲到处游历,所以董鄂妃的性格非常的活泼,与宫里那些从小就懂得要端庄大方、遵守三从四德女子很不一样,顺治皇帝也觉得董鄂妃非常的特别,所以非常的宠爱董鄂妃,甚至一度想废掉皇后,然后立董鄂妃为皇后。但是,美好的生活总是短暂的,董鄂妃进宫没多久便生下了一个孩子,可是这个孩子很早就夭折了,所以董鄂妃非常难过,也因此而生了病,不久便病死了。结果可想而知,自己的儿子和最爱的妃子接连去世,顺治皇帝肯定痛不欲生,所以在年仅24岁便心如死灰、看破红尘的去当了和尚。

7

我来提名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战国时代赫赫有名的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名赵雍,是赵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赵武灵王即位后,感于秦国日益强大,倘若赵国不进行改革,势必会落入危险境地,于是决心改革,推行“胡服骑射”


所谓胡服骑射,就是穿着少数民族的衣服骑马打仗。当时,赵国骑兵皆穿长衣,会影响行动能力,打仗时也不方便做动作,因此,战斗力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而胡人等少数民族皆穿短衣,行动方便,如果能效仿胡人装束,一定能够提高战斗力。

政策虽好,却不易推行。战国时人多注重礼数,不同等级的人穿不同的衣服,规矩森严,不可混乱。再加上在赵国人心中胡人都是蛮夷,穿蛮夷的衣服如同自取侮辱,因此,赵武灵王想要推行胡服骑射,就势必会受到很多保守势力及旧贵族的阻碍


但是,赵武灵王锐意进取,并不为阻碍所动。胡服骑射推行一段时间后,赵国骑兵果然战斗力大增。赵武灵王决定向外开疆扩土。

在赵武灵王的英明领导下,强大的胡服骑兵所向披靡。赵国吞并中山国,打败林胡、楼烦两个外族,又开辟云中、代、雁门三郡,还修筑了“赵长城”。一时间,赵国极为强盛,有不弱于强秦之势。

然而,虽然赵武灵王在政治军事上极有作为,却不善于处理家事。在长、幼两子之间,赵武灵王久久不能做出选择,坐视两子矛盾愈演愈烈,却始终不能制止。一直犹豫就算了,赵武灵王好给了两子很大的权力,这为后来自己被活活饿死埋下了隐患。


眼看着国家越来越强大,形势越来越好,正当壮年的赵武灵王却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自己退位,将王位让给幼子赵何。

赵武灵王的理由是:自己把政权让出去,就能集中精力搞军事了。

离开朝堂之后,赵武灵王彻底丧失了对政治局势的掌控。长子赵章不满父亲的决定,带兵讨伐弟弟。赵章被赵何打败后,逃到了父亲的寝宫。

这时候赵武灵王又做了一件糊涂事:出于对长子的愧疚,赵武灵王竟然收留了赵章!这下赵武灵王彻底成为了赵何的对立面。赵何虽然不敢弑父,但是一但赵武灵王重新掌权,必定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根基。于是,赵何的手下围住了赵武灵王的寝宫长达三个月。寝宫内没有粮食,当赵何的士兵三个月后再去寻找时,赵武灵王早已饿死。


赵武灵王壮年退位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军事,却不明白没有政治就没有军事的道理,导致政局失控;又因为不会处理继承人之间的矛盾,最后导致自己凄惨地被饿死,一代明君,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可悲可叹!

8

在我的记忆当中,好像当太上皇的只有乾隆,别的好像都是被逼的。

9

上面的回答都很好,大唐还有两位皇帝,虽然都是被逼无奈,但是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需要。

第一位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李世民在长孙无忌,侯君集,尉迟恭等的辅助下悍然发动宣武门政变,当场射杀建成元吉,后在尉迟恭的威胁下逼迫李渊退位。

李渊的退位是被逼的,然则也是他自己造成的,一边许诺李世民太子之位,一面打压李世民。玩弄权术,给与了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过大的权利。最后造成李世民弑兄夺位。

第二位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逃入剑南道,太子李亨于朔方登基,号令天下勤王,平灭叛乱,李亨登记后李隆基才将玉玺等物交于李亨。由此可见李隆基的退位也属于无奈之举。

李隆基其人权利欲望极大,对皇位极其敏感,晚年一方面宠信李林甫,杨国忠,一方面打压太子李亨,使李亨始终保持一个可控的状态,例如杀皇甫惟明,韦坚,王忠嗣等太子的支持者。深深将盛世大唐拖向深渊。

10

赵构那皇帝当得没滋没味!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