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大明中,徐阶与严嵩是很有意味的一对。

一个是把持朝政二十年的奸党首脑,一个是与之对立的清流文官领袖,各自在底下都无所不用其极的给对方下黑手使绊子,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与徐阶的马仔高拱张居正也不止一次正面冲突恶语相向。

唯有这二老,身为敌对政治势力的头目,在内阁低头不见抬头见,却从来没红过脸,哪回见面都客客气气,礼数周到,偶尔还掏肝掏肺唠唠知心嗑,感动的双方眼圈泛红。哪里像对头,兄友弟恭的劲,比亲哥们还热乎。

原因一方面,固然是这二老的段位确实高出严世蕃高拱张居正等一个档次,冲锋陷阵已经不是他们的活了,运筹帷幄之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才是真阁老的风度。君不见,黑社会电影里,纹一身生猛海鲜轮着刀片子上街砍人的,那都是小弟,真正的大佬们唐装布鞋飘飘洒洒,盘盘文玩念念佛经,两手干干净净不粘血腥。流氓,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本质上一个道理。尤其严嵩,真可谓大奸似忠,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城府之深,除了教儿子寄书胡宗宪养寇自重那一次,再没有一回吐过真言。

另一方面,严嵩与徐阶并没有个人的恩怨,所有争斗都是因为身在不同的政治阵营。抛开立场因素,两人在年龄(都是老人),地位(同列台阁),学识(经史子集八股青词),际遇(宦海沉浮)等诸多方面,可说是世上有最多共同语言的一对同僚。如果情况允许,单是吐槽共同的上级嘉靖,俩人就能唠上一礼拜不带重样的。

两人也有过几次深谈,话题从父子师徒到人情世态,徐阶虽然一直保持警惕,但面对年长自己十几岁的严嵩,如此主动的交心,也很难不回应几分真挚。

所以,尽管权力之争势同仇雠,严嵩徐阶却都保持了体面的君子风度,彼此从未当面出一句恶言。

从骨子里讲,大明里的徐阶,一直是在被动的倒严,皇帝把他摆到、同僚后辈把他推到这个位置,就是要他和严嵩斗。

或许刚开始时徐阶是兴奋的,以为自己真的在替天行道,但到了嘉靖四十年,入阁已十几年的徐阶,早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什么奸党,什么清流,不过是皇帝给你的人设而已。

皇帝需要你做白手套,你就是奸党。皇帝需要你做敲打跋扈手下的大棒,你就是诤臣言官。皇帝需要你做安抚同僚的胡萝卜,你就是清流领袖。

你只是个角色,是个棋子,皇帝才是导演,是棋手。一旦严嵩倒台,徐阶就会被皇帝当第二个严嵩使用,是黑锅是屎盆子,都得替皇帝顶着。

看透了这一层,严嵩那个首辅之位,立刻变得味同嚼蜡,甚至像个烫屁股的火坑。

在倒严的过程中,徐阶一直表现的谨慎持重,其实,人家从本心里,就是没有啥积极性嘛。

严嵩对徐阶也是如此,老严知道自己迟早是要倒的,徐阶早晚要接自己的班,到时候自己晚景如何,一半在皇帝,一半就在徐阶,面对将来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人,当然要尽量套套近乎。

最终,严嵩倒台,但好歹保全了脑袋。比起他的前任夏言,已经幸运了太多。

徐阶继任首辅,同时也继承了先前折磨严嵩的所有事情,一样的举步维艰,一样的焦头烂额。最后徐阶能平稳着陆,并不是他的权谋水平比严嵩高明,而是那位让他和严嵩头大了一辈子的嘉靖皇帝,先他一步嗑药磕死了。

有个好身体,比啥都重要啊。

权力真的很像毒品,能带给人快感,也能带给人幻觉。聪明天纵如嘉靖,四十多年皇帝当下来,真把自己当成了神仙,当成了永远伟光正的圣人,到头来梦幻泡影被海瑞一针戳破。吕芳代皇帝掌印四十年,真以为自己能替皇帝做主,捧着花雕去跟两位阁老劝酒,立马被发去看坟。陈洪拱倒吕芳,以为能勾结内阁一手遮天。徐阶一眼看出他这是作死,给他碰了一鼻子灰……

徐阶和严嵩,还有胡宗宪杨金水,可以说是大明里仅有的身在局中却自始至终保持清醒的几个人。他们没有被权力的幻觉迷惑,深知自己不过是被时势摆布的傀儡,失去的和得到的都是过眼云烟,但清醒,并不足以帮助他们摆脱命运,该上天的不上都不行,该落地的也终将跌落尘埃,顶多是姿势的不同而已。

最佳贡献者
2

自然是我徐少湖了,徐子升能够在严嵩手底下干那么多年的副首相,那是轻松的事情吗?看看之前的,无论是夏言还是张璁,无论是沈炼还是杨继盛,哪个在严嵩手下能过一个回合的?可是徐阶却能够安然在他手下干这么多年,脸皮不厚能做到吗?徐阶把自己的籍贯都改到分宜了,就为了能跟严嵩攀上乡谊,徐阶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当妾,就为了能够跟严嵩攀上亲谊,这样的事情,脸皮不厚能做到吗?严世藩怎么死的,严嵩怎么罢官的,说严世藩谋反有人会信,说严世藩通倭,鬼都不信,可是严世藩就是死在通倭这条罪名上了,心不黑能想到这个罪名?徐家在南直隶占了几十万亩的土地,心不黑能做得到?

3

很多时候我们在看一部剧的时候,谁权谋最深,谁心机最深,谁手腕最狠这些,都是能够可以直观看出来的。

但要是论及什么人获利最大,那就不会明显地摆在面上,而是需要具体分析的。

分析获利,就不能简单从获得的既得名利中判断。

活着的名利固然重要,不过一旦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不管是帝王将相、商贾富贵,都逃不过的归宿。

嘉靖皇帝求仙问道多年,最终死在丹药上,人死了,天家富贵化为乌有。

最终能留下得能够留下的,是后世评说,是所有人对这个人的印象。

所以说历史上对一个人最大的惩罚,不是削官免爵,抄家灭门,而是这世上,再没有半分你的痕迹,更有甚者,留下千古骂名。

举个例子,嘉靖皇帝看似掌控全局,不管是清官奸臣的相互制衡,还是宫内宫外的协调平衡,亦或者权力掌控多少,都要数这混乱朝堂中的佼佼者。

最后依然被说是“昏君”,昏庸无道,早些年的丰功伟绩只被后来的劣迹掩盖。

严嵩掌握朝廷大权多年,贪污的财富是人们无法想象的,最后背上大奸臣的千古恶名,这两人,都不算厚黑学高手。

而那些良臣呢,像海瑞这这样,坚持本心,刚正不阿,留下千古美名的良臣。

最终结局惨淡,活着的时候不得志,死了之后的美名又有何用。

所以厚黑学高手,当是活着的时候名利双收,死了之后仍能被后人加以美誉的。

从这个标准来看,李春芳才是厚黑功力最深厚的那位。

这个人在剧中戏份不多,但是在历史上却是赫赫有名,当属嘉靖年间少有的治世良臣。

当年的“状元首辅”李阁老,论命论利,都不在几个有名的大奸臣之下。

最后能够明哲保身,全身而退,安享晚年,为自己的后辈留一个好的出路,后世评说也基本没有骂名,这样的人才是将厚黑学运用到了极致。

拿剧中一个小细节举例,嘉靖要修万寿宫,让朝臣报价,这时候自然谁报价高谁得皇帝心意,但但讨好皇帝拿百姓的钱奢侈挥霍有一定留下骂名。

而谁的报价要是低,皇帝自然不满,以皇帝的性格,斥责是小,流放是大,我们的这位李阁老,报了一个中间价格,两头不占,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如此。

能够推算出其他人的报价,看明自己的位置,做出正确的选择,何时进退,厚黑学运用当如是。

(独狼映画编辑部:孙尧佳慧)

4

我选海瑞,四朝元老,官场老油条,摸清了朱家王孙的脾气,喜欢耿直之士……

用廉洁之实行廉洁之名、以对强权、力争秉公执法、留神探之名。升进之阶尽在掌握,聪明!明朝中期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唐朝的开明时期,大臣与宦官把持朝政,相互制约,文官有发言权,如:海瑞淳安县一个九品县令,都可以弹劾当朝太师严嵩,一个小知县顶撞严嵩亲信、御史胡宗宪,钦差鄢懋卿……,没有开明宽松的政治制度,这样的情况,怎么可以有,早就被整死一万次了!海瑞是一个机会主义者,观察形势,他就是敢第一个吃螃蟹,联合大臣徐阶、御史张居正等,弹劾严嵩,……严嵩倒台后,海瑞任职户部主事,接触政权中心,便自己抬着棺材,冒死向嘉靖皇帝进谏,批评皇帝,真是捞足了政治资本!……万历登基后,任命海瑞为钦差,巡抚应天,所到之处,一顿斩杀,一雪嘉靖时期入狱之耻……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被自己的弟子告发,老油条也终于告别了历史舞台……


5

还是嘉靖帝最为厚黑。

在位时间1522年 - 1566年,在明代皇帝中执政时间也是比较长的,二十年不上朝,基本上国家没怎么乱,国家大小事务也没停下来,群臣按部就班工作,这在广袤的历史长河中也是少见的。

不过整体而言,嘉靖前半辈子控制群臣,但后半辈子却被群臣控制,聪明反被聪明误。

6

既然你定了<<大明王朝1566>>中,咱就别扯历史和所谓的政治,也别扯以后和将来.以剧论剧.

严嵩的功力是明摆在那儿的.因为你问的是厚黑学功力,你没像政治老师那样拷问道德品质.

伴君如伴虎!试问伴着嘉靖帝这样的老虎二十几年容易吗?

先说说嘉靖帝的功力.剧中嘉靖帝不能算个好皇帝,但智商、情商都极高!他不知道严嵩派系贪污腐化吗?心里跟明镜似的.不出大格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乐得清闲悟道.看你们72变,总跳不出我掌心,顶多像猴子在五指山下撒泡尿而已,兴不起什么大浪.想收拾你还不是早晚的事.

在这么一位皇上身边二十年不倒,想想严嵩是怎么做到的!

坏在哪儿?有个坑爹的严世藩啊.严嵩慎重对待嘉靖的心思超过对严世藩!严嵩心理清楚严世藩不会有好结局,孩子天分天性如此,如之奈何?嘉靖帝又何尝不是如此,对儿子的天分、能力都十分不满。

严嵩奸而误国,当时的国是谁的?嘉靖认为是自己的.人家嘉靖都没说严嵩什么,咱跟着起什么哄.有人不服气可能急眼了,这儿说电视剧哪,没跟你聊历史.

按说嘉靖的功力看似比严嵩还高,但你站着位置的天然优势,严嵩居然在这二十年里跟你打平了.

再说所谓的清流徐阶.

徐阶的功力自然也很高,又是太子党.

有一点,徐阶的水平是超过严嵩的,那就是"清词".(剧中的嘉靖帝还是枚文艺青年)但徐阶的其它部分功力是怎么来的呢?跟严嵩严阁老学的!为什么要学呢?因为要应付的是嘉靖帝.这位嘉靖帝只关心钱袋子.什么清流不清流的,那都扯淡.只要你们分两派我就放心这种平衡.你们不斗还不放心哪,要的就是你们斗.开始时徐阶是学着严嵩办事的。

至于其他人,水平再高,不是金字塔尖顶端的人,人情练达没到极处,到了嘉靖帝身边不过也是诚惶诚恐。大多不过是严嵩和徐阶的徒弟而已.

7

明朝的历史大剧《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的时代背景是1566年的明嘉靖年间,当时嘉靖朝已经面临很多实质性严峻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缺钱而导致国力逐渐衰退,然而嘉靖朝最大的奸臣严嵩此时结党营私权倾朝野,一时间搞的乌烟瘴气,不过嘉靖皇帝跟前还有一位清官就是海瑞,也就是他敢于向这些黑暗势力说不,全剧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来的。

然而神秘莫测的这位明嘉靖帝,他是一位深谙帝王制衡之术的皇帝,单从他的一生喜于修道,甚至20多年不上朝可以看出,对于朝政他仍可以牢牢将大权在手中掌控,可见他的确是有驾驭之术的。这种驾驭之术也是御下之道,这里面讲求的是一种臣子们之间权利的平衡和相互制衡。因此,才会出现严嵩这样的狠角色和与之平衡的其他势力互相牵制,后来严嵩力不从心倒台后,嘉靖帝为了保持平衡却又竖起一个陈洪来达到牵制百官的作用,可见其用良苦,着实是有睿智过人之处的。

在嘉靖帝的眼里,忠臣在忠于国家的前提下,还要忠于自己最后还要忠于百姓,这也是嘉靖帝会最终将海瑞赦免的原因,嘉靖皇帝完全明白海瑞刚正不阿的本性,也完全明白大明的朝局到了势必要改革的时候了,所以留下海瑞是有用的。说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剧中的严嵩,海瑞和陈洪都只不过是嘉靖帝手中的棋子而已,作为当时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嘉靖帝,他这一生所有的问题都是由臣子们替他扛下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剧中最大的赢家就是嘉靖帝,嘉靖朝财政出现的危机,其最根本原因就是嘉靖帝挥霍无度,大兴土木所致。大奸臣严嵩及其党羽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不得不投嘉靖帝所好,所以绞尽脑汁的去弄钱,这些说白了这就是在给皇帝擦屁股呢,然而,朝中清廉和贪腐势力之间的互相指控,正是这位嘉靖帝所预期的那种制衡吧,想想也是有点思极其恐,所以大明王朝毁于嘉靖也不无道理。

8

当然是世宗大帝了。中国历史上玩宗教的人绝对在权谋鄙视链的顶端。尤其帝王玩宗教,那真的是把自己当作主宰了。一般君主想构建的理想型统治是君师一体。而中国没有政教合一的传统。而中国玩宗教的教主也不屑于搞所谓的政教合一,玩宗教的教主自己玩自己的,看似无所为。但是大臣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遥控中。无所不为,这才是最可怕的。

9

当然是嘉靖皇帝,深居内宫而了解天下大事。

10

嘉靖啊,毫无疑问。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