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是讲关羽的。

关羽率军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将士们见关羽箭伤逐渐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

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疗伤。华佗用刀给关羽刮骨去毒,帐里帐外的人都面色如土,而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刮骨疗伤”的故事。

刮骨疗伤,非常人所能忍受,而关羽却能谈笑自若,令人钦佩。而今天文章的主旨,不在于关羽是否勇敢,而在于他被毒箭射中这件事上。

从文首我们可以得知,关羽中的是毒箭,毒入骨髓,所以才需要刮骨去毒。但是关羽毕竟是千载难遇的猛将,勇猛异常,所以,刮骨疗伤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果是普通士兵中了这毒箭,结果会怎样呢?

答案很简单,非死即伤。但是,士兵因为中毒箭身亡,在古代是不常有的事情。因为古代军队极少使用带毒的箭。那么,看到这,很多朋友可能会有疑问了,在箭头上涂上毒药,不是可以增加敌军的伤亡吗?这样损敌利己的事情,为什么古代军队很少做?

众所周知,箭与弓、弩等搭配,是古代一种远射兵器。事实上,在有效射程之内,箭头不用带毒,箭只要射中敌人,一般都能对其造成致命的杀伤,非死即残。

古代箭的杀伤方式,是在进入人体之后就会制造一个创口,切割到重要血管立即没命;刺穿肺部、肝脏、心脏等重要器官也可能会导致内出血很快死亡;如果运气好一时半会没死,那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带着大量细菌的金属箭头就会导致人体出现严重的免疫反应,伤口迅速恶化,化脓感染细菌,最后死去 。

为什么不大规模的使用带毒的箭?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弓箭的致死率已经够高。古代打仗,头部和躯干是最容易中箭的两个部位,而只要这两个部位中箭,基本上就可以宣判死亡了

不大规模使用毒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古代制造毒药的成本较大,一场大的战役可能需要耗费十几万支箭,如果每支箭都图上毒药,成本就太大,要知道,毒药在古代并不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用品,它的提炼和制作需要花费大量成本。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毒箭可能会被小规模的使用,用以射杀敌方首领或者大将,但很难大规模地投入战场。

虽然古代军队使用带毒的箭,但是他们却有别的办法提高弓箭的致死率。

行军之时,士兵的、牲畜的粪便都是很有用的东西,而且绝对是价格便宜量又足。其中一种用途就是:浸泡过粪便的箭头、再加上铁锈,非常容易造成感染。众所周知,弓箭主要造成贯通伤害,也就是说:基本多少都是会扎进身体的。如果伤者保持大运动量的持续奋战、加之伤口清理不及时,伤口的感染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我是@笔说文史 ,用笔书写文史风云

最佳贡献者
2

这些人类和动物的粪便在古代有一个非常优雅的名字,叫做金汁。

事实证明,染有粪便和毒液的弓箭具有致命性,

箭头上的粪便也将被伤口和血液污染。

在远古时代,医疗条件非常有限,并且没有抗生素,


最多只能用水清洗伤口,但是没有用。粪便上的细菌和箭头上的铁锈将直接感染伤口。

战争之前,士兵只需将箭矢浸入粪便中即可。发酵后,许多细菌将生长。粪便中含有大量致病菌,刺破皮肤后会使伤口反复感染,并且扩大溃烂面积。这比杀一个人还划算,你想想一个人受伤了得安排人员医治吧,这样下去,拖都把你拖垮了。

弓箭射击后,这些细菌将被带入人体。如果伤口被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将有生命危险。

还有一种说法是,封建军队更加迷信,并且相信用肮脏的东西击败敌人更容易。

3

弓箭是一种古代与现代以弓发射的具有锋利尖刃的远程兵器。在旧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弓箭分为单体弓,牛角弓,复合弓和层压弓。弓由弹性的弓臂和有韧性的弓弦构成,箭头包括箭头,箭杆和箭羽。箭头多为铜铁或者骨(蒙古)头,杆为竹或木制,羽为雕,鹰或鹅的羽毛,是军队和猎人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是最佳的远程大规模性武器,中世纪的长弓射程可达160到220米左右,现代复制长弓发射轻箭可达320米,重箭可达250米,当然200多米威力很弱了,所谓“其势不能穿鲁缟也”,一般弓箭射程七八十米,当然秦弩,宋床弩那种三四百米的恐怖杀伤力的大杀器不便携带,且造价极高,多是攻城守城利器。不如弓箭普及,所以弓箭仍是古代最优秀远程武器之一,甚至明末那种冷热兵器交替时代也是占据优势。那么,如何发挥弓箭最大功效,最大程度杀伤敌人呢?

弓箭的发明和改进使人们远距离准确有效杀伤猎物,携带使用方便,且连续性强,堪称古代自动武器,是常规战争特定性武器,古代游牧文明为何屡屡战胜农耕文明?除了马,就是弓箭。

在同等体积情况下,弓箭穿透力大于一般热兵器,箭头遇阻力停止后,箭杆还会有很大惯性使箭头保持前进作用力,所以箭头很多都会透体而过,而特制的带棱角和血槽的箭头更增加了杀伤力,有许多弓箭具备穿甲能力。

为了增加箭的杀伤力,后汉耿恭发明了毒箭,,少数民族箭头多带有剧毒,比如乌头等植物性剧毒,中箭者,皮肉腐烂而死,致残致死率很高。随着金属铠甲质量提高,箭头杀伤力更大,除了毒药,还缚有燃烧物,称为火箭。

在类似于化学武器的加料弓箭中,毒药效果最好,但成本颇高,于是,人们便想到了另一种简易毒药粪便。

其实,箭头抹粪便和金汁作用相近,都是在古代医疗条件落后,消炎药品抗生素还未发明情况下,尤其是在战场上,后勤医疗不及时,缺少医护人员,消毒不完备,被粪便中的细菌感染伤口,而且打仗时间一长,生活治疗条件恶劣,就会加大死亡率。

其次,在古代大家都在战场上比较迷信,粪便是不洁污秽之物,杀伤敌军,可以摧毁他们的气势与意志,起到一定精神作用。

好了,这个问题其实答案比较确定,我先写了一些弓箭的介绍,了解一下弓箭在古代的地位,联系实际来解说古代战场弓箭涂污秽物的原因,也理解一下冷兵器的辉煌,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4

染毒

在古代,没有现在的青霉素、头孢一类的抗生素药物,一旦伤口出现发炎化脓感染,那么这个人,十有八九就会死亡。

而将箭头在粪便中插一下,其实就是沾染细菌,目的就是类似染毒,使得箭头射中后的伤口更容易感染,从而导致敌人的死亡。

经典案例,春秋五霸的吴王阖闾,就是被箭射中大脚趾从而死掉的。大脚趾绝对不是致命的要害,死亡的原因就是伤口感染。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