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淮扬菜发源地为淮安,为何又有人说是扬州?

淮扬菜发源地为淮安,为何又有人说是扬州?

2020-07-28 15:19阅读(346)

淮扬菜发源地为淮安,为何又有人说是扬州?:淮扬菜之所以一直有纷争,主要有个淮安的淮字当头,以我外省人看,扬州自古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美誉,只要弄清

1

淮扬菜之所以一直有纷争,主要有个淮安的淮字当头,以我外省人看,扬州自古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美誉,只要弄清楚扬州是否属江淮流域就足以证明淮扬菜其实跟淮安一点关系也没有!

2

历史上并没有淮扬菜之说,最早叫“维扬菜”,特指扬州。即使开国大典的上的菜系,当时仍然叫维扬菜,毛主席笑对周总理说:就用你们家乡菜,也是指的维扬菜,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还没有改变这一称呼。进入九十年代后,国家经济条件好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开始出现“淮扬菜”的正式叫法,随之席卷祖国大地。不喜勿喷!


3

自古扬州三把刀,第一把就是厨刀,这个和过去的大盐商、私家园林、家厨分不开,真正实现了孔夫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淮扬菜可以说是以扬州为中心,向北淮阴(清江浦),向南镇江(京口),这三地对淮扬菜的发展都是有大的贡献,淮阴的淮扬菜重油(如软兜长鱼),名菜如云,镇江的偏甜一些(如拆绘鲢鱼头),扬州的汤水多点(如大煮干丝),也是名菜多不胜数,这三地应该都是淮扬菜的代表,发源地在哪里真的是仁者见仁的事情

4

网络上经常看到“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争,一派认为淮扬菜就是扬州菜,另一派认为淮扬菜的发源地是淮安,其实要说清这个问题,需要从三个阶段来阐述。

第一阶段,流派创立:始于西汉,盛于隋唐,隋炀帝在扬州花天酒地之时正是扬州菜系盛极时期。明清之前,史书称维扬菜系,少有也称淮扬菜,但这里的“淮”与今天的淮安没有关系,扬州古称“维扬”或“淮扬”,取自于《尚书》“淮海东南惟扬州”的意境,惟、维,甚至淮三字那时通用。元代以前,扬州是淮南道、淮南路、淮南东路等六个不同时代带“淮”字的省级行政区域的首府,用省份和省城的首字形成“淮扬”,这就像姑苏代表苏州,秦淮是南京,钱塘是杭州一样,维扬淮扬就是指扬州。今天扬州城内最古老的河道仍称为淮扬河,清代大画家石涛一幅描绘扬州东关街运河两岸景色的名画就叫“淮扬洁秋图”,而今天的淮安那时叫山阳、楚州,而更早朝代的老“淮阴”属于北方概念,所以明清以前淮扬等同于维扬,“扬一益二”的城市也没理由将烹饪流派冠以别家姓氏,这点不要再争。

第二阶段,争论开始:明朝设立淮安府,明朝后期黄河全面夺淮,山阳一带水患严重,为保护南北水运大动脉,朝廷派遣诸多官府机构和劳力作坊驻扎于此,这附带刺激了此地商机发展。随着漕运恢复,作为南粮北盐的集散地,淮安府逐年强盛,烹饪行业也不断崛起。清兵攻破扬州城后屠杀了八十万扬州军民并将城池付之一炬,扬州开始衰败,而此时淮安已经盖过了风骚千年的扬州,江淮一带的官员、徽商和盐商携带名厨纷纷向淮安府靠拢,“屁股决定脑袋”,有些文人开始论述“淮扬菜”的淮就是指淮安,而淮安此时确实用当地食材制作了不少名菜,据此不少名流认可淮扬指淮安和扬州。客观讲,这释意完全合情合理,但扬州厨师自然不愿接受。随着康乾盛世扬州再度崛起,乾隆大帝频繁临幸扬州,常年接驾从事“国宴”的烹饪界只称维扬菜而很少称淮扬菜了。还要提及一事,民国北洋政府曾短暂地设立过一个“淮扬道”,治淮安,辖长江以北地区,不知这与“淮扬菜”争执是否有关。总之,从清代开始就有了“淮扬”的不同解释和争论,但即使有争论,主流学派仍然认为淮阴菜属于北方菜系,而划入南方菜系的淮安菜并不等同淮扬菜,准确说应是淮扬菜的组成部分(清代《扬州画舫录》有阐述)。

第三阶段,共同发展:共和国成立后,主持国务院工作的伟人为选择国宴菜肴而征求老人家意见,老人家虽爱吃辣味,但也知道唐宗宋祖、康乾大帝等风流人物都爱吃江淮菜,老人家于是乎说“就用你家乡菜吧”。从此,京城人士包括许多工农干部都将淮扬菜系视为当时淮阴地区为主的菜系,也就是从这以后,“淮扬菜”的叫法逐渐取代了“维扬菜”。

笔者认为,明清前“淮扬”的含义与明清以后的政治版图和烹饪格局差异很大,把淮扬菜局限在扬州菜或者淮安菜,不符合时代精神,胸襟太小,再说其他三大菜系都是以省或区域命名,你用城市命名不仅省外颇有微词,即使省内其他城市也不服气。作为四大菜系之一,官方应作出权威解释:淮扬菜指淮河、扬子江流域一带的菜系,发源于扬州淮安镇江南京南通苏州盐城等诸多江淮城乡地方。

5

淮扬菜起源于淮安?就因为淮字在前?是不是有点低俗了?这是专业的话题,不是网友们争论就能确定的,我认为,菜品的兴起都有因果和必要,扬州曾是世界通商大都市,自然环境好,风调雨顺无灾害,很多高官告老都迁来扬州买地建园,富商也集居扬州,这些人需要有美食,曲艺,服装等的享受,逐年的推进提高,各行业在扬州自成体系派别,连语音腔调都变甜美柔和,所以扬州历史上一直是消费城市,因为有高的需求,所以才有好的服务,扬州菜在历史积累中形成了菜系,建国后一直代表着国宴菜,历史上很少叫淮扬菜,都称之为扬州菜。现在网友们争发源地,觉得没有必要,更没有意义,如同争哪里代表中国人一样。淮阴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五五年随父支援到的淮阴,当时刚成立淮阴行政公署,全省抽调各行业去支援,因为那里条件差没人肯去,多年后支援的人和家属大多迁回到原籍,我在淮阴读书至六五年,回扬州一年多就文革了,所以我对淮阴有感情,我在那里启蒙在那成长,去年孩子们陪我去寻根,找到了地方,没有了当初的模样,淮阴的变化非常的大,与我童年的记忆有着天壤之别。

6

淮扬菜解放前最早叫维扬菜、在上海叫扬帮菜,扬州是维扬菜(淮)发源地,开国宴在菜系选择上周总理说了话,用维扬菜,因为周总理是淮安(山阳)人外面也叫成淮扬菜。

淮安古称山阳,山阳先秦时期,为淮夷之地。秦代,境内属东阳县,东晋时期先后属山阳县,隋代属安宜县。唐代直到民国,东境属宝应县,西境属山阳县。民国29年(1940年)4月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域属淮宝县。新中国成立后,东境属宝应县,西境属淮宝县延续。1950年5月淮宝县撤销,山阳区划归宝应县管辖至今。山阳镇地处宝应县城古运河西。镇域地处扬州市西北缘,位于北纬33°09′33″~33°17′25″、东经119°07′43″~119°16′15″之间,说到底,老淮安的根在山阳,也就是在现在的宝应境内。

淮安前面曾叫清江浦、淮阴,淮阴和真正的淮安(山阳)靠的很近,但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相差很大,旧淮安(山阳)各种习惯接近扬州生活习惯,所谓的菜品烹饪方法也没有多少差别。而淮阴只是标准的北方生活习俗,没有一点江淮风俗习惯,所谓两淮就是说的淮安和淮阴,菜系老淮安和扬州接近。

真正的维扬菜是盐商菜,叫文人菜,是扬州盐商生活奢侈之极而创立出来的菜系,最近在整理以前扬州盐商菜谱发现,菜谱里面菜品达到几万之数。扬州的红楼宴、满汉全席都是烹饪里面的最高境界,而不是一两个什么狮子头、大煮干丝、炒软兜菜品就能代替得了,世界上认可淮扬菜的发源地还是扬州为主,一个扬州炒饭就把名声打出去了,最早世界烹饪协会就给予扬州为美食之都,去年更是在世界评选给予扬州美食之都。

也因为真正的淮安和扬州其实就是一处,不存在菜系之争,不能归于北方菜系,而是江淮之间的菜系,叫淮扬菜也可。

7

你还可以把地域范围再缩小些,缩小到淮安的某个县或者镇,不要紧的~ 网上有胡来 作怪的自由,没有人管,也不会有多少人在乎,扬州还是扬州

8

两地厨师(扬州、淮安原淮阴)做的菜不一样,原先叫住维扬菜后来占已故伟人的光把维字改成淮字,不信的话可以查查就知道了。

9

正宗产地应该是清江浦。因为古代盐督和河督二大衙门在此处。且漕船到此要换船。地处水乡之便,又有南北货通之利,会盐粮漕河之行,一时通衢四方商客,催生出来了淮扬菜。

10

淮扬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发源于扬州、淮安。

淮扬菜中,“扬”即扬菜,以扬州一带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淮”即淮菜,以淮安一带为代表的淮河流域。

著名菜肴有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软兜长鱼、水晶肴肉、松鼠鳜鱼、梁溪脆鳝等。

淮扬菜系的特点是发源于两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有些人不去了解淮扬菜的发展史,刻意抬高一方贬低另一方,实在是无聊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