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首《陋室铭》你了解熟悉吗?是否理解它的内涵?是否了解作者?它的作者刘禹锡就是我最喜欢的古代人物。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我喜欢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豁达的胸襟。



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在什么状况下创作了《陋室铭》。

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但革新以失败告终。刘禹锡因而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狗眼看人低”,故意刁难他,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怨言,还很高兴,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刘禹锡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于是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全文仅81字,却把自己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表达得淋漓尽致。怎不让人佩服?

试想,哪一个人,能有这样的人生态度,尤其是在自己失意的时候,假如我们中高考失利,该如何去做?假如我们事业不顺,该如何去做?假如我们遇到了苦难,该如何去做?我们真的应该像刘禹锡那样,坦然豁达的面对一切。

请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最佳贡献者
2

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文能出策安天下的仁人志士,是他们缔造了进步的理念和崇高的思想,制定了国家的法律规范和政治策略。

历史上绽放过无数武能兴功定乾坤的英雄豪杰,是他们保卫了国家的主权、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尊严。维护了社会的发展空间和幸福家园。

他们的伟大成就、卓越功勋、聪明智慧、精神文明永远是我们的精神领袖与学习榜样,也值得我们永远尊敬与感恩。

我比较喜欢北宋的范仲淹,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更是一位“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陲,功名满天下”的“三满式”人物!

北宋名臣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人,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带着年幼的他改嫁到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朱姓人家。但他毕竟不是朱家的亲生孩子,经常受到朱家人的歧视,母亲为了使范仲淹幼小的心灵不受到伤害,就让他去附近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范仲淹从小就勤奋好学、艰苦奋进、励志苦读。因家境贫寒,他只用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再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因此有了:断齑画粥的典故轶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范仲淹果然高榜得中进士前三名,进士及第后,被任命为司理参军,他于是把母亲接过来孝敬赡养,自己也恢复了范姓,取名范仲淹、字希文。

范仲淹为官后,刚直不阿,体恤民情,清廉施政,他在泰州为官时,看到沿海农田民宅屡次受到海潮的威胁,便亲率通州、泰州、楚州、海州四州的数万民工修堤筑堰,经过辛苦的劳作终于建成了绵延数百里的拦海长堤,从此沿海的盐场和农田民舍不再受害,人们为了感激范仲淹的功绩,便把这条海堰取名:范公堤,遗址至今尚存。

宋仁宗朝,西夏元昊军队大举进犯宋朝边境,兵连祸结西北告急,在如此严重的形势下,范仲淹临危受命,毅然披挂上阵赶赴前线,范仲淹针对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山谷交错、地势险要的特点,范仲淹提出“积极防御”的守边方略,即在要害之地修筑城寨,加强防御工事,训练边塞军队,以达到以守为攻的目的,并在军队制度上,取缔按官职带兵旧制,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建立营田制,解决军需问题,使军队面貌焕然一新,应变能力和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命令士兵修筑防御工事,构筑城寨、修葺城池、建烽火墩,形成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

范仲淹还对沿边少数民族,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使其安心归宋。

同时,范仲淹精选将帅、大力提拔军队将领,使西北军中涌现出狄青、种世衡、杨文广等名将,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经过几年苦战,使西北战线固若金汤,夏人不敢侵犯,两朝开始议和。西北边陲甚传:“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歌谣。

及后,范仲淹被调回京城开封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朝政,范仲淹心系百姓,直言不讳,多次进谏被贬,提出撤掉太后垂帘听政,被贬。因赈灾得到赏识再次为官,又遭人陷害再次被贬。又因治水有功为官,却被反告污蔑再次被贬,后又因为提出庆历新政改革方案, 遭官僚权贵的既得利益集团反对,被诬陷攻击再次被贬。不过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

在邓州,范仲淹撰写了流传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告诫同僚看破个人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国为民始终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百年来,这句经典名言被一代代为官者作为座右铭,铭记在心践行使命。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

范仲淹于皇佑四年(1052年)正月徙知颖州,于中途刚到徐州就突然病逝,终年64岁。他的去世,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哀痛,甚至羌族同胞也为之痛哭,并斋戒三日。宋仁宗悲伤不已,亲笔为他的墓碑撰额,并称之“褒贤之碑”。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

范仲淹还曾利用自己多年节省的俸禄在其家乡苏州吴县创办了义庄和义学。所谓义庄,就是他买的田地雇人耕种,“所得租米自远祖而下诸房族,计其穷困人数,供给衣食及婚嫁丧葬之用”。所谓“义学”,是他以义庄中的部分收入为经费,为族人提供免费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并造就一批新人。

范仲淹乐善好施,积善成德,范仲淹的贤良世范,不仅光宗耀祖煊赫门庭,还恩泽后世缔造了一个名门望族,他的仁慈之心,舍得之慧,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后代子孙,也教育了子孙后代,他的后代大多品德崇高,他的儿子都做到了宰相、公卿、侍郎,并且能够继承他的家风,把好的家风世范代代相传。苏州范氏一族成为名门,人才辈出,传承到今天,仍然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3

我最喜欢关羽关云长。关老爷人称“美髯公”,是个读书识礼,武艺超群,重情忠义,有胆有识的人,刘备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在小说里出场时,基本都写到他的威武形貌,把他身穿绿袍、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多次描写,并塑造出一个具有中华民族审美特点的英雄形象。小说把关羽的忠、义、勇、气从各个方面体现了出来,使之成为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的英勇事迹更是流芳千古,使后人所敬佩。为了表达我对关老爷的崇敬之情,特赋诗一首,以表寸心:

面如重枣的威严中透出智勇双全

卧蚕眉下丹凤眼精芒闪现

一部美髯自如挥洒于胸前

却掩不住金甲绿袍中那追魂夺命的青龙偃月

敢视天下虎狼皆为草芥,

赤兔马于胯下龙腾虎跃

桃花园中生死不改的一拜

将生命划归于蜀汉帝国的分野

虎牢关前轻取华雄的一刀

把姓名镌刻在各路诸侯的心间

过五关斩六将乃千里寻兄的无奈

斩颜良诛文丑是知恩必报的信念

也曾经在博望坡前怀疑过孔明的谋略

也曾经在华容道口私放过孟德的车列

也曾经“水淹七军”斩庞于首级

也曾经“剐骨疗毒”在谈笑之间

……

英名贯寰宇

忠勇可齐天

只缘于手执《春秋》不能释卷

融会了骄傲的文韬武略

惯通了忠义的儒学理念

也许正是那“单刀赴会”时的目空一切

诱发了“败走麦城”的悲壮与绝决

凛凛九尺之躯也难堪身首异处

却便宜了那吴下阿蒙

得以挤身于军事奇才的行列

也埋葬了蜀汉

不知玄德复仇的泪眼里

可曾依稀看见那禅儿乐不思蜀的嘴脸

PS:我的生日和关老爷的生日是同一天!

4

纵观古今中外史,人才济济、英雄辈出,而我最欣赏的一位历史人物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鬼谷子。

鬼谷子,本名王诩,是纵横家鼻祖,更是兵法集大成者。他精通百家学问,有通天彻地的大智慧。

相传,鬼谷子的面相异于常人,因其前额有四颗肉瘤,成鬼宿之象,再结合他本人的惊天本领,被后世尊称为“谋圣”

单提鬼谷子的名号,可能很多人对其了解不深,然提及他的学生子,个个都是家喻户晓的大人物,更是战国时期各国争相抢夺的人才。

最著名的就包括战国时期能够左右政局、甚至有只手遮天本领的张仪、苏秦、孙膑和庞涓。

如果说秦国能够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大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离不开上述英雄人物的推波助澜。

说来也奇,虽常隐山林、鲜少出世,鬼谷子却对世间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他因材施教,教孙膑、庞涓兵法之道,教张仪纵横之学,而他们虽师出同门,却又相生相克。

同为优秀的兵法家,孙膑和庞涓皆擅长排兵布阵。然庞涓为人狠辣、看重得失,孙膑虽有过人智慧,却难逃同门陷害被废黜了双脚。鹬蚌相争,实乃不幸。但是战国时期几场著名的战事也都出自二人手笔,其中一个是桂陵之战,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被毛主席评价为:“千古高手。

作为出色的辨士,张仪和苏秦才华满腹、巧舌如簧,他们游说于列国之间,仅凭一张嘴就可扰乱时局。不同的是,张仪主张连横,官拜秦之相国,苏秦建议合纵,担任六国之相。显然,张仪的思想更顺应时局,最后也助大秦走向一统大局。

有分权就要有制衡,这便是鬼谷子的智慧。与其说是张仪等人在左右政局,不如说是鬼谷子在教导之初便已布下了一盘大棋,这旷世谋略,前无古人,不得不令人叹服。

5

我是白龙赤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最喜欢的古代人物是明代万历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是一个愈挫愈勇的人,不会轻易的被挫折所打倒。在他十三岁时候,也就是明嘉靖十六年(1537),张居正参加乡试。过了几个月,成绩出来了,但是一看到成绩,令众人大跌眼镜,这个打小就能熟背四书五经的小机灵鬼儿竟然没有考上举人。失望之余,张居正并没有放弃读书的道路。于是,他更加地用功,把平常玩儿的时间都拿来学习。

终于,在明嘉靖十九年(1540),张居正终于考中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举人,此时的张居正也才16岁,和中国近代史上的神通梁启超差不多同一年龄中了举人,这也是罕见的,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

实际上,张居正第一次参加乡试没有考上举人的原因不在于其能力的问题。而是其中另有隐情,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璘很早就赏识张居正的才华了,并不想让他很小的时候就出名,乃至养成一种骄傲的心态,可见用心良苦啊!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顾璘造就了张居正的成功,以至于张居正在以后的各种考试中能答出优质的答案,包括治理大明朝。

张居正有着高超的情商,能平衡各种人际关系。拿他的出身来说,也算不上背景特别雄厚的那种人。但是,他能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这是许多人所做不到的。在他的人生中,徐阶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徐阶做过首辅,也是他的恩师,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之一,张居正善于博得老师对他的青睐,为自己的成长提供便利。还有,他这样的能力还用于处理与李贵妃、万历皇帝、高拱、严党等人的关系当中。

我喜欢张居正的原因还在于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家、实干家。虽然他死后依然遭受了鞭尸,但是他掀起的“张居正改革”给瘫痪的晚明社会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其措施有“一条鞭法”、“考成法”和“发展水利工程”等等,使万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步入正轨,增强了当时的综合国力,使明朝多存在了100年左右,无愧位于明代最伟大政治家行列。

当然,喜欢张居正也不是说他没有任何缺点,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他也喜欢美色、也喜欢大把大把的银子。可是,封建社会的官员又有谁是清白的呢?恐怕很少很少,不然怎么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呢?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学习!

6

感恩相遇,我是熙君,感谢有缘参与回答这个问题。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能人异士各领风骚。在历史长河中风采卓然的古人,无一不令我们追崇。在这里,我想说说我喜欢的名士之一——范蠡。

范蠡是春秋时期杰出的谋略家,屈指可数的志士能臣,其大智大勇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 献苦肉计,越王“死”地求生。

吴越之战,越国惨败,越王勾践深陷绝境,欲行死路。范蠡劝谏越王舍弃尽国宝器,降为吴臣,以求生机。吴王准降许和。
  • 逆境伴君,苦身深谋。
越王勾践夫妇入吴国为贱臣,范蠡毅然同行。在吴国百般受辱,他与勾践朝夕相处,时时开导,出谋划策。吴王赞赏范蠡贤才,想方设法争取他,被他委婉辞绝。多年身处危厄之地,君臣都竭力做事,毫无怨恨嗟叹之声,终于求得赦免回归越国。

  • 高瞻远瞩,复兴越国。

回归越国后,辅佐越王勾践因时和势,制定国家方针政策。调动、保护人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富国强兵。重视人才,积极向越王举贤任能。出谋划策,歼灭吴国,血洗前耻。
  • 急流勇退,辞官归隐。
越国大定,范蠡功成名就,但他居安思危,发现勾践“可以同患,难以处安”的异常表现后,不贪恋尊位,果断退隐。从而避免了与好友文种一样被诛杀的结局。

  • 中兴商贾,名扬天下。

范蠡出走后,变名易姓为陶朱公,顺应天时地利,擅于择人用人,在陶地大力发展农业、商业。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成了“巨贾”;他“富而好行其德”,用经商所得救济贫困百姓,名扬天下。他既是商人之鼻祖,也是商人之典范,令同时代人望尘莫及,也叫后人难继其项背。

家事、国事、天下事,无不精通;从政、经商,得心应手,范蠡堪称千古奇人!

7

王莽


周 公 恐 惧 流 言 日 , 王 莽 谦 恭 未 篡 时。

向 使 当 初 身 先 死, 一 生 真 伪 谁 复 知。

  •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四句七言诗,把王莽首鼠两端、真伪难辨的嘴脸刻画得惟妙惟肖。

新朝建立者王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因而争议最多的皇帝之一,加之他夺位有悖于后世流行的正统观念,更给他脸面涂上浓厚的油彩,使他在政治舞台上一向扮演花脸角色。

篡位前的王莽,用一个词足以概括:谦恭。

王莽的祖父王禁生四女八男,次女政君,为汉元帝之后,又称“元后”,生子成帝。成帝即位后,元后诸兄弟多拜爵封侯,仅王莽的父亲曼早死未及封侯。

成帝时,元后兄弟五人同日封侯,其中王凤、王音、王根还担任大司马或大将军,轮流执政,“郡国守首剌史皆出其门”。王莽的诸多堂兄弟,“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而王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

王莽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侍奉母亲寡嫂,抚养孤兄子,甚为周到;结交英俊,侍奉父执,亦符合礼仪。王莽又有吸引别人追随他的才能,兴趣也十分广泛。

阳朔年间(前24一前21年),大将军王凤卧病不起,王莽侍候甚恭。凤临终前荐莽为黄门郎(闲差),后又被授予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等编外官衔。

永始元年(前16年),成帝封莽为新都侯。然而,他“节操愈谦”,常以车马衣裘“振施宾客”,广结名士与公卿,以至家无余财,因而“虚誉日隆”。

绥和元年(前 8年),王莽升任大司马,是年仅38岁。但他“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所得赏赐多分给属下,而自已却异常俭约,其妻“衣不曳地,布蔽膝”,犹如僮仆。

次年,成帝死,哀帝即位,朝政由外戚丁、傅二人把持。王莽避居于新都(今河南新野),闭门自持。前1年,哀帝死,九岁的平帝即位,元后临朝称制,行使皇权,王莽复出,再任大司马。从此直到身亡,王莽执掌最高权力达24年之久。

王莽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为代汉,一为改制。

先说代汉。刘邦代秦兴汉,开后世以征诛得天下之始。汉室传世二百载而王莽篡位,开后世以禅让得天下之始。

禅让,即把皇位让给贤者。此说源于墨家创导的“尚贤”,意思是君主应让位于贤者,如尧传舜,舜传禹那样。

禅让,与征诛没有两样,也是改朝换代,即旧朝为新朝所替代,新皇接受禅让的帝,不同的只是手段或方式而已。

符端受命说,既是王莽改朝换代的舆论准备,也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目标。

受命,就是受天之命的意思。

天命,既不可改变,又处在变迁之中。天命之转移,并不是变易莫测的,而是有踪迹可寻的。

孟子说,


五 百 年 必 有 王 者 兴,期 间 必 有 名 世 人。

没有永远不变的家天下,但命未终者,人不得而终之。这就是汉儒主张的天命说。

西汉末年,方士与儒生依据战国以来流行的“五德终始说”,大造汉运将终的舆论。

五德,即金、木、水、火、土 ,正是这五德支配着朝代的更替。每种“德”代表一种特定的统治模式。每一王朝皆由某种特定的“德”支配,王朝的兴亡取决于“德”之盛衰。

五德依据五行生克原理,即土胜水、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而循环始终,并相继支配统治秩序,从而推动王朝不断地更替。

王朝更替之际,一“德”已衰,一“德”方兴,自然界必定出现诸多与此相应的异常现象,称为“符端”或“符应”。它们是改朝换代的符号,可以用来预测天命转移王朝更替。

作为儒家信徒,王莽不仅相信天命,而且相信五行的依次更替,每一行分别与方向、颜色和动物相关。火是汉室的“行”,赤为汉朝的色,火正在衰弱下去,而土处于上升阶段。

王莽处心积虑,要做的便是通过巧妙的说教说服民众,使他们相信改朝换代的时机已经到来。这就要求伪造符端或吉兆,以实现上述目标。在这方面,王莽可谓玩弄此类伎俩的高手。他善于把握百姓的心理,擅长利用文书或典籍中的预言,也长于虚构种种预兆,更擅长制造与散布不利于政敌的谣言。

从出任大司马到居摄三年(公元8年),王莽用了九年时间,做了一件事:以“新”代汉,从而显示了胁持上下的灵活手腕,操纵舆论的有力手段,以及随机应变的权术,终于如愿以偿,窃取了汉家的天下,也为后世禅让提供了一套操作模式:

(1) 五德始终说论证前朝气数已尽;

(2) 儒家经典及圣王禅让故事为“代旧兴新”立据;

(3) 造符端、吉兆与民意,以示禅让乃“天予人归”;

(4) 帝禅让,臣民劝进,再三推辞而后受之;

(5) 黄帝、舜帝等古代圣王连宗,以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

(6) 改制论证新朝的合法性。

王莽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为代汉,一为改制。

先说代汉。刘邦代秦兴汉,开后世以征诛得天下之始。汉室传世二百载而王莽篡位,开后世以禅让得天下之始。

禅让,即把皇位让给贤者。此说源于墨家创导的“尚贤”,意思是君主应让位于贤者,如尧传舜,舜传禹那样。禅让,与征诛没有两样,也是改朝换代,即旧朝为新朝所替代,新皇接受禅让的帝,不同的只是手段或方式而已。

符端受命说,既是王莽改朝换代的舆论准备,也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目标。受命,就是受天之命的意思。天命,既不可改变,又处在变迁之中。天命之转移,并不是变易莫测的,而是有踪迹可寻的。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没有永远不变的家天下,但命未终者,人不得而终之。这就是汉儒主张的天命说。

西汉末年,方士与儒生依据战国以来流行的“五德终始说”,大造汉运将终的舆论。

五德,即金、木、水、火、土 ,正是这五德支配着朝代的更替。每种“德”代表一种特定的统治模式。每一王朝皆由某种特定的“德”支配,王朝的兴亡取决于“德”之盛衰。五德依据五行生克原理,即土胜水、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而循环始终,并相继支配统治秩序,从而推动王朝不断地更替。

王朝更替之际,一“德”已衰,一“德”方兴,自然界必定出现诸多与此相应的异常现象,称为“符端”或“符应”。它们是改朝换代的符号,可以用来预测天命转移王朝更替。

作为儒家信徒,王莽不仅相信天命,而且相信五行的依次更替,每一行分别与方向、颜色和动物相关。火是汉室的“行”,赤为汉朝的色,火正在衰弱下去,而土处于上升阶段。

王莽处心积虑,要做的便是通过巧妙的说教说服民众,使他们相信改朝换代的时机已经到来。这就要求伪造符端或吉兆,以实现上述目标。在这方面,王莽可谓玩弄此类伎俩的高手。他善于把握百姓的心理,擅长利用文书或典籍中的预言,也长于虚构种种预兆,更擅长制造与散布不利于政敌的谣言。

从出任大司马到居摄三年(公元8年),王莽用了九年时间,做了一件事:以“新”代汉,从而显示了胁持上下的灵活手腕,操纵舆论的有力手段,以及随机应变的权术,终于如愿以偿,窃取了汉家的天下,也为后世禅让提供了一套操作模式:

(1) 五德始终说论证前朝气数已尽;

(2) 儒家经典及圣王禅让故事为“代旧兴新”立据;

(3) 造符端、吉兆与民意,以示禅让乃“天予人归”;

(4) 帝禅让,臣民劝进,再三推辞而后受之;

(5) 黄帝、舜帝等古代圣王连宗,以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

(6) 改制论证新朝的合法性。

可惜改革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可是王莽的过度强行的改革使得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落后,百姓民不聊生,叛军长起。

史载“关东大饥蝗”、“南方饥馑”、“青徐大饥”……起兵为乱者,均为困于衣食之徒,非必恶王莽而喜爱刘秀者。

西汉与东汉,其开国皇帝都姓刘,实属偶然。时王郎曾假冒成帝子以壮声威,刘秀斥之曰:“倘使成帝复生,天下亦不可得!”可见,光武中兴,非能应时;豪杰亡莽,实为改制所迫。

王莽改制非但未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大大削弱了新朝的社会基础。如此改革,其有不败之理?但是这不妨碍我对他的喜欢。

8

最喜欢的人物是:朱元璋~朱重八

原因如下:

第一:当皇帝以前做过乞丐,和尚(出身卑微);

第二:开创大明276年,雄伟基业(雄才大略);

第三:创建一系列的政治制度,锦衣卫,(出色的政治天赋);

第四:打败陈友谅,张士诚,把蒙古骑兵,赶回草原(出色的军事天赋);

第五:眼光长远,大力发展火炮,明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火炮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第六:明代再一次把儒家思想发挥到极致

9

光武帝刘秀:

1.凭借已经很遥远的汉室出身,通过努力光复大汉,建立了东汉政权并中兴汉室。

2.善待功臣,没有杀戮功臣。

10

首先直接抛出最喜欢的古代人物,他便是谢安,谢安石

为什么是他呢?因为他在轩羲心目中是古代最完美的男人,如果真能穿越的话,我希望成为他那样的人。我想用这样几句话表达对他的喜欢、崇拜之情:

名门世家,他的出生令人向往;风神秀彻,他的容貌令人向往;

才华横溢,他的才气令人向往;广交善结,他的交友令人向往;

淡泊名利,他的豁达令人向往;浩然正气,他的定力令人向往;

为天下计,他的忠贞令人向往;竭心尽力,他的忠心令人向往;

慧眼识珠,他的辨识令人向往;运筹帷幄,他的谋略令人向往;

功成身退,他的洒脱令人向往;云淡风轻,他的雅量令人向往。

名门望族乌衣巷,风神秀彻少年郎

谢安出身于士族豪门,众所周知,东晋是士族的天下,由于东晋的建立者司马睿本身没什么威望,他的皇位是东晋第一豪门家族琅琊王氏带来的,正是:“王与马,共天下”。

那王家之后呢,正是谢安出生的谢家,四大家族“王谢桓庾”轮流坐庄。这也反映了东晋的政治生态,社会现状,基本就是门阀政治,天下便是豪门望族的天下,皇帝老儿没什么实权。

大唐诗人刘禹锡的那首《乌衣巷》便是对谢安名门世家最好的阐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便是东晋士族豪门居住的地方,这首诗虽然说得是士族门阀的衰败,但另一方面也力证了王和谢是当时有名的豪门。

出生豪门的谢安,高贵的身份,决定了此生的不凡,然而他的不凡则是从小开始的,当时只有四岁的谢安就已经有了出类拔萃的派头。

当时东晋另一豪门,桓氏的桓彝到谢安家走动,常规交流。对于桓彝的到访,谢家当然是热情招待,礼节周到,也还让小辈出来拜见,见见世面,懂懂规矩,四岁的谢安自然在其中。

当桓彝看到四岁的谢安时,一眼就看到了气质不凡,一听说话就与众不同,内心更是惊讶不已,于是就不由自主地向谢家的长辈们,称赞说这个娃儿风神秀彻啊,简直与第一名士王承一样啊,清心寡欲、善于清谈。这个评价已经是相当高的了。

《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父裒,太常卿。安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总角,神识沈敏,风宇条畅,善行书。

才华横溢善清谈,广交善结山水间

魏晋那会儿,特别流行“清谈”。这所谓的“清谈”,就是几个士族名流坐而论道,内容一般是老庄周易,都是以驳倒对方算有本事,大概相当于魏晋版奇葩说。这谢安天生就会清谈,简直天赋异禀。当年谢安与支道林、许询会于王濛家中,坐而论道。大家讨论《渔父》篇时,在座多数人只能说百言,名僧支道林能说七百余言。等众人都讲完,谢安一发言,洋洋万余言!而且不是总结陈词,阐述的是独到见解。众人无不叹服。王濛被他的谈吐折服了,夸他“向客舋舋,为来逼人”,意思就是这小子口才真棒!

当谢安长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将步入仕途,飞黄腾达,入朝为官时。他却不走寻常路,虽然在名门望族长大,却没有选择出仕为官,而是选择了隐居东山。

由于喜欢结交朋友,谢安能力很强的消息不胫而走,名气也早已传遍大江南北,然而再被朝廷征招入朝为官时,却只是做了几个小官,便过起了隐居生活,整日躲在会稽山的东山,逍遥快活。谢安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频繁交游,出门便是捕鱼打猎,回屋就开始吟诗作文,便有了流传百世的《兰亭集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流觞曲水。想象名士们列坐其次,有多少名篇伴着觥筹交错,生发而出?此等生活怎不叫人向往。

《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既累辟不就,简文帝时为相,曰:“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安虽处衡门,其名犹出万之右,自然有公辅之望,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

忠贞为家为国计,浩然正气东山起

然而世事变化多端,谢家的在朝为官的谢万根本不是统兵打仗的料,当受朝廷委派作为统帅进行北伐时,胡乱指挥结果大败而归,士兵们都看在谢安的面子,才没有杀他,逃回来后就被贬为庶人。

谢万的失败让谢家遭到重大的打击,东晋整个朝堂上没有一个说上话的谢家人了。在想当官儿要看自己家族实力的时代,这便意味着谢氏家族将一蹶不振,如此对于谢家来说,形势岌岌可危。此时谢安已经不能继续在山水之间逍遥自在,坐视不理了。于是,为了整个家族,他挺身而出,重新出山后的谢安便在桓温帐下当了司马。

然而桓温却是一个和曹操差不多的人,都是奸雄。我们知道曹操曾经在误杀人之后,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桓温也有句自己的至理名言,“纵不能流芳百世,也当要遗臭万年!”这不是赤裸裸的奸雄吗?

所以尽管桓温很赏识自己,谢安很清楚桓温是奸雄。所以,谢安在桓温府只是待了一年,就以奔丧为理由离开了桓温。不久后,谢安便调任吴兴太守。

桓温不久便显露出了真心,要当皇帝,取司马家而代之。于是,改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然而简文帝没多久就病危了,认怂的他,本打算将政权拱手让给桓温。然而谢安、王坦之俩人极力劝简文帝,于是简文帝便打消了禅位给桓温的念头,立了司马曜为太子。

后来桓温知道了是谢安、王坦之坏了自己的好事,于是准备找他俩算账。当时,建康城里人心浮动,众人都在传桓温要杀王坦之、谢安,晋室的天下要转落他人之手。王坦之非常害怕,谢安却神色不变,说:“晋室的存亡,就取决于此行。”

等到谢安、王坦之一起来到城外桓温大帐,大帐后藏着刀斧手,只待“摔杯为号”。王坦之汗流浃背,手中笏板(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一块弧形板子)都拿倒了。谢安却从容不迫地就座,直视桓温问道,这些刀斧手本应镇守四方,如今为何躲在朋友宴席的幕后?桓温懵圈了,看着一脸无辜的谢安,几乎当场晕倒。你也太直接了吧!“我带着他们是为了自卫,自卫……”就这样桓温面对谢安没有占到上风。

《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简文帝疾笃,温上疏荐安宜受顾命。及帝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坦之甚惧,问计于安。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既见温,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耳。”遂笑语移日。坦之与安初齐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

此时的孝武帝年幼力弱,朝廷之中有权臣桓温,外有前秦虎视眈眈,幸好谢安与王坦之竭尽忠诚辅佐护卫,才使东晋王室得以安稳。待到两个月之后,桓温离世,东晋孝武帝在谢安的辅佐下亲政,谢安也升迁至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一时间位极人臣。

慧眼识珠择良将,运筹帷幄破前秦

不久,北方强大的前秦谢举兵犯晋,为了巩固长江下游江北一线的军事防守,谢安举贤不避亲,举荐自己弟弟谢玄为帅,并统帅当时最精锐的北府兵。虽然旁人难免就要说风凉话:“呵呵,这不是任人唯亲吗?”谢安置若罔闻:“我非但要做到举贤不避亲,还要举贤不避仇。”不久,他又举荐了桓温的弟弟桓冲。从这里也看的出,谢安以国家为重,选将不以个人利益为先。当然弟弟谢玄和桓冲,也没有让谢安失望,做得非常好。

大战一触即发,前秦和东晋这场战争便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这场战争本是力量悬殊,看似结果已定的战争,也是一场决定东晋生死存亡的战争,前秦苻坚志在必得,壮志雄心的要拿下东晋,一统天下,带领百万大军,兵临城下,十万火急。谢安让自己的后辈谢玄、谢石出战,结果苻坚兵败了,狼狈地逃回去,东晋大获全胜,保住了江山。

可谢安在干嘛呢?居然没有坐镇战场,在家中陪客人下棋,真的是心大。当战争结束后,捷报传来,谢安依然泰然处之,看了一眼,继续下棋,也不说结果。最后客人实在忍不住问他,谢安才说:“后辈们打了胜仗”。 这么一场事关生死的大战,谢安居然表现出超人的淡定,真是运筹帷幄,淡定得很啊!

功成身退去猜忌,云淡风轻留美名

淝水之战后,谢安成了“超级英雄”,个人声望到达巅峰,也引来嫉妒和排挤。当时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奸谄小人开始乘机煽风点火,捏造罪名陷害忠良。谢安与孝武帝之间渐生嫌隙。若像司马懿、曹操之流,位高权重的谢安完全可以取孝武帝之位而代之,然而如果这样做的话,他便不是谢安了。

太元十年的四月,谢安找了个借口,就主动交出手上的所有权力,告老还乡,找一处景色别致之地,优哉游哉,岂不美哉!面对权力的诱惑,表现得如此超凡脱俗,面对艰辛创下的丰功伟绩,没有表现出居功自傲,表现出何等云淡风轻。

太元十年八月二十二日,谢安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本来他是要山东继续游玩的,结果天不遂人愿,真是叹息。孝武帝得到消息后,在朝堂上哭着吊念了三天,恩赐了一副棺木、一具朝服和其他钱财物品,又追赠为太傅。因为谢安一直没有自己的私宅,所以死后连办丧事的地方都没有,于是孝武帝就下诏让后代在其官府中给他备办丧事仪式,何等无私。

《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寻薨,时年六十六。帝三日临于朝堂,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百万、布千匹、蜡五百斤,赠太傅,谥曰文靖。

后世评说

谢安这样近乎完美的男人,在后世有着成千上万的粉丝、迷弟,其中不乏李白、王安石、王献之等众多名人,都是他的骨灰级粉丝,王安石的父亲甚至因为太喜欢谢安而给儿子起了偶像的名字。

也有人拿谢安与诸葛亮比,都是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但我认为谢安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知道诸葛亮有个缺点常为人所诟病,就是他虽然个人能力超群,但他事必躬亲,凡事亲力亲为,连20杖的责罚都要亲自监督,不给下属锻炼的机会。在他死后,蜀国就没多少人才可用了,留下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

当谢安成为家里唯一的长辈后,毅然决然地担起重担。他的侄子谢玄是东晋名将、“北府兵”创建者、淝水之战的最高指挥官,打了一辈子仗未尝败绩,是军事史上的奇迹;他的侄女是著名的才女谢道韫,《红楼梦》中描述林黛玉有“咏絮之才”就是形容林黛玉有谢道韫的才华;他的孙子是山水派诗词奠基者、著名的大诗人谢灵运。面对后代,谢安更多的是言传身教,而并非事必躬亲,就这一点就胜过了诸葛亮。

轩羲说

谢安一生多才多艺,擅长书法,通晓音律,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

他既是隐士,也是英雄;既能文,也能武;既能建功立业,也能轻松放权,此等能人世间几何?

我想借用一副联,作为结束,正是“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

就这样,我是轩羲十三,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我,谢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