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久以来,藏文化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都是个公认的事实。但最近几十年,随着西藏问题成了一个工具,一小撮蜗居在印度的人,开始和某些国际势力苟合,声嘶力竭宣扬的吐蕃王朝时期的藏文化,不隶属于中华文化圈。
在他们嘴里,从吐蕃王朝开始振兴的西藏历史、文化自成一格,完全与中国无关,并以否定二者间千百年来形成的,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来宣扬所谓“西藏历史地位未确定”的论调。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吐蕃时期的文化和中华文化圈,到底有没有联系。

咱都是文化人,说话必须有理有据。

我们先给中华文化圈设定五个要素:汉字、儒学、律令、中国科技及中国化的佛教。

以上五个要素是中华文化圈迥异于,印度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的标志。

如果吐蕃时期的藏文化,与上述五项不相吻合,则印度那一小撮人说的有道理。如果相反,则他们言论便是罔顾黑白,别有用心。

一、文字方面

汉字是当时东亚地区通行的文字,也是东亚诸国外交国书的共享文字,同时还是东亚国家书写史料、贵族教育的标注文字。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时长安国子监盛况空前,各国留学生人数在8000余人,吐蕃诸酋长所遣子弟亦在其中。

这些留学生回国后,不但带走了中国的典籍、经卷、绘画、法律,也带走了汉字。

他们回国后,在其国内进行文化传播时,也以汉字教学为基础,导致中华文化圈内汉字书写的广泛流行。

可以说,汉字是学习中国文化最基础的要素。因此,也有将中国文化圈称作“汉字文化圈”。

藏文创立的准确时间目前尚无定论,但始自松赞干布时期已是定论,敦煌藏文文献记载,“吐蕃往昔无文字,此赞普(松赞干布)之时方创始。”

贞观九年(635年)前后,唐使冯德遐初次造访拉萨,对吐蕃文化方面的观感为,“无文字,刻木结绳为约”。

因此,藏文创立晚于635年的可能性颇高。但随着唐蕃交往日深,大量吐蕃留学生入长安求学,他们对汉文化和汉字的掌握极为熟稔。

《新唐书》里对吐蕃使臣仲踪的描写是“少游太学,颇知书”。唐中宗时金城公主的迎亲使悉腊,甚至能在君臣做文字游戏时,顺利联句说出“玉醴由来献寿觞”的句子。

甚至有吐蕃的使臣太过仰慕中华文化,实在不想再回国,跟国内传话说自己死了。(“伏望云报已死”)

不过,各国留学长安国子监学习中华文化,也不是没有副作用。有些学生回国后,凭借对唐朝政治、军事的熟悉成了领兵的大将,让唐军极为头痛,这也算唐朝一个幸福的烦恼吧!

《册府元龟》对此明确的记载:“武周朝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四夷多遣子入侍。其论钦陵、阿史德元珍、孙万轩等,皆因充侍子,遂得遍观中国兵戎礼乐,其后竟为边害。”

如果单从文字角度上说,吐蕃结合梵文和向雄文创立了自己的文字,确实算不得中华文化圈的范畴。

但需要注意的是,藏文作为一种后发文字,在创立的过程中,存在大量引用、借鉴汉字的例子,很多词语干脆就是汉语的藏文借词。

另外,语言作为文字的先导,则存在存在更为紧密的关联。

同时,在敦煌藏经洞内保存的古藏文文献中,发现有汉藏双语对音编译的《千字文》、《汉藏对照辞语》、《汉藏对照辞汇》等书籍。

这些书籍,显然是为了学习汉语或翻译汉文经卷的工具书,因此不能因为藏族有自己的文字,便将其排除在中华文化圈之外。

二、儒学方面

中华文化圈的思想体系,发展到了唐朝已是儒学一家独大,其长幼亲疏伦理的指导原则,也成了政权的统治依据。因此,儒学经典成了东亚各国学校的教科书。

如:新罗国学以《礼记》、《周易》、《论语》、《孝经》、《毛诗》为学本。日本大学寮则学习《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各为一经,《孝经》、《论语》皆通方能毕业。

明经熟论不但是博学鸿儒的身份象征,还是各国朝廷遴选人才的标准。

越南史料《大越史记全书》中记载:“诏选明经、博学,及试儒学三场。黎文盛中选,进侍帝学。”

由此可见,即便越南独立后,仍奉儒学为官学,科举考试也是中国式的。

吐蕃自松州之战停战后,便派出首批留学生入学长安,“遣酋豪子弟,请人国学以习诗、书”。

此时,文成公主尚未出嫁,吐蕃便迫不及待的派人求学,可见对中华文化的仰慕之情。

这倒不是自夸,当时唐朝文化之盛,即便放眼世界,唐朝要自称第二,估计无人敢称第一。

这些不远万里求学长安的年轻学子们,能学到也只有儒学的经典了。而随着唐蕃两国文化交融的紧密,单派少量学子求学,以不能满足吐蕃对知识的渴望。

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已经和亲入蕃的金城公主,通过吐蕃使节向唐廷要求抄送《毛诗》、《礼记》、《左传》、《文选》各一部。

以上四部儒学经典,如果是金城公主私人学读,肯定不需要通过使臣上表的官方渠道获取。既然是通过正式的外交渠道传达,必然是吐蕃王室的需求。

这也就意味着,或许吐蕃也开办了以儒学为基础的国学,或吐蕃贵族中对儒学经典有很高的市场需求。

同样,在敦煌古藏文卷子中,已经发现有藏文译本《尚书》、《战国策》、《孔子项托相问书》等书的残卷。经国内学者王尧、黄颢研究后发现,该藏文译本的翻译相当准确、流畅,且能融会贯通,并不十分拘泥于原文字句。

可见,吐蕃在8世纪时,已相当熟悉中国的经典文献和传统法制。

三、律令方面

唐朝的律令,泛指唐颁布的“法律”及“制度”,即所谓的“法制”。其内容包括“律、令、格、式”四个部分:

“律”为刑法;

“令”为行政法及制度上的规定,不附罚则;

“格”为君主制敕汇编所形成的法典,为律之补充法,一方面具行政法规性质,另一方面为统治者的需求及社会转变,对律、令、式作修正补充;

“式”为天下诸司办事的细则,亦即为今口行政法规,还包括军事法、民事法、诉讼法的规范等。

从目前史学界对唐朝律令的研究结果上看,唐朝律令中“格”的部分,远多于律、令、式,由此也体现了所谓“法自君出”、“君在法上”的思想,标志着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体制的形成。

因此,律令实际上也可引申为国家的官僚组织与制度设计等内容。

由于,唐朝是当时东亚国力最强盛、典章制度最完备的国家。因此,东亚各国多引用唐朝律令作为基础范本,使得东亚的法制及国家体制有着共同的特征。

反观吐蕃,自松赞干布时期所制定的“钦定六大法”“纯正大世俗法”中,均出现了“若使生身父母受苦,今生来世得报应”、“对母待之以母,对父待之以父”的律条,和吐蕃固有风俗“重壮贱老,母拜于子,子据于父,出人皆少者在前,老者居其后”相悖,可以看出明显受到了儒学经典《孝经》思想的影响。

另外,藏文《赞普传记》中记载,松赞干布厘定了吐蕃官员的品位等级,“其官章饰有五等,一谓瑟瑟(玉)、二谓金、三谓金饰银上、四谓银、五谓熟铜,各以方圆三寸上装之,安膊前以辫贵贱。”

这种用排定官员品阶的方式,明显袭自唐律。

《唐会要·章服品第》记载:“王及三品以上,若二王后,服色用紫,饰以玉;五品以上,服色用朱,饰以金;七品以上,服色用绿,饰以银;九品已上,服色用青,饰以愉石……流外官及庶人,服色用黄,饰以铜铁……”。

虽然目前,关于吐蕃王朝法律条例的文献留存较少,但从目前已经发现的文献记载来看,吐蕃不论在法制上,还是在国家体制上,都与唐律有许多相近之处,有些则明显师从唐律略作修正而来。

藏纸制作工艺

四、科技方面

吐蕃王朝在借鉴唐朝科技方面,已经不是有没有的问题了,而是哪些不是从唐输入的问题。

《旧唐书》里,记载着吐蕃乘入朝祭奠李世民的机会,向唐“因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并许焉”。

因此,吐蕃的织造、酿酒、谷物加工(碾、磨)以及纸、墨的制造技术,都是由唐输入。

另外,吐蕃的天文、历法、阴阳学、算学和医学的科技树,也是由唐朝移植过来的。

吐蕃王朝早期没有明确的纪年规则,作为以农耕文明为核心的吐蕃一直“以麦熟为岁首”。

但随着文成公主进藏,汉藏文化交融的加深,吐蕃开始引入了汉族天干地支的纪年方式,但最开始只引入了地支,而没有天干。

所以,敦煌本吐蕃文献《吐蕃大事纪年》,只以十二生肖(地支)纪年,十二年便有一个轮回。

这种极简单纪年方式,给后代学者造成了巨大的困扰,纪年轮次时间太短,导致很多历史事件产生了混淆。

但十二生肖(地支)的纪年方式从中原引入是毋庸置疑的,否则根本无法解释,为何十二种动物一般无二,排列次序都不曾有异,以及中间还有一个叫龙的,谁也没见过的东东!

不久后,吐蕃对粗陋的地支纪年进行了升级,用阴阳和五行的组合代替了中原的天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阴阳五行地支”纪年方式。这样就和中原天干地支一样,六十年一个大循环。

等到了,唐蕃最后一次会盟,长庆会盟时,吐蕃已经模仿唐朝出现了年号。

矗立在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上,便镌刻着:“时大蕃彝泰七年,大唐长庆元年,即阴铁牛年冬十月十日,双方登坛,唐廷主盟。”

流行在雪域高原上的藏医,看上去似乎是个独立的诊疗系统。但其实,藏医和蒙医一样深受中医的影响。

藏文文献曾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所带涉及医学物品有:“治疗四百零八种病的药物,医疗法一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件、配药法四部。”

《贤者喜宴》则记载,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分别携带了《汉公主大医典》和《月王药珍》进藏,经过藏地医师翻译后,这两部医术成了藏医的基础性文献。

同时,藏医理论中,木、火、土、金、水的五行概念和把脉中的“寸”、“关”、“尺”,显然是引自中医,且藏医古医方中也可看到,“分”、“寸”、“汤”、“藿香”、“芍药”、“丁香”、“通草”、“当归”、“莜麦”药物名称。

藏医诊脉

吐蕃其他科技上,借鉴唐朝的案例实在太多了,无法一一列举。可以这样认为,吐蕃王朝时期的藏族人生活中所有的方面都和唐朝的科技有关。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千百年来藏族同胞才会乐于幻化文成公主,将唐蕃文化科技交流的益处,归功在公主的身上。

五、佛教方面

藏传佛教作为佛教三大分支之一,确实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有很大区别,但如果说它自成体系并独立发展而来,就有点无知了。

作为三大佛教分支中最晚出现的一支,藏传佛教在发展的初期,深受汉传佛教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之大,甚至差点颠覆了从天竺传来的系统,而使西藏佛教思想改宗汉传——禅宗

之所以会有此事发生,首先源于传入西藏佛教经典中,汉传佛教的经卷数量最多,也最完备。

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了360部佛经(《贤者喜宴》),并引入了寺院建造法制及寺院法规。金城公主入藏后,又从唐朝引入了1000部蓝纸上写以金字的佛经。

前文在提及汉字影响时曾说过,吐蕃贵族子弟多留学长安,对汉字的掌握能力极佳,这为汉传经卷译成藏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当桑耶寺建成后,寺中不但建有专为汉僧参禅殿、汉经译场及储藏汉经的经书库。

吐蕃王朝第一次国家译经时,首先翻译的也是汉地佛经,从目前存世的藏经《登伽目录》所列举的27类经文中,第六类《大乘经译自汉土者》、第十八类《大乘疏译自汉土者》便有汉地佛经共31种。

等到吐蕃占领敦煌(沙州)后,敦煌的汉僧摩诃衍(大乘和尚)被延请入藏,信受弟子达5000多名。

赤松德赞的皇妃没庐氏、赞普姨母悉囊南氏及诸大臣夫人30余人,均在听受禅宗之法后出家。

即便是赤松德赞本人,也对汉传佛教的禅宗思想有深厚的兴趣。他除了延请摩诃衍(大乘和尚)入藏传法外,还不断以驿马飞书的形式向身在沙州的向高僧昙旷(昙旷年老不能去西藏)请教。

吐蕃驿马飞驰之间,将西藏的桑耶寺和敦煌连在了一起。这些书信上的一问一答,最终凝结成了著名的《大乘二十二问》

藏文史料《布敦佛教史》中记载,“吐蕃民众均喜摩诃衍所云,并学其道,其门徒广为发展”。《贤者喜宴》则干脆写道,“由于吐蕃僧众多学摩诃衍的禅宗之道,致使桑耶寺都断了香火供养。”

由于禅宗思想的巨大号召力,天竺佛教派系与汉传佛教派系间爆发了佛教内部的“顿渐之铮”。

最终,在吐蕃王室的裁决下,天竺学派受到了保护,汉传的禅宗退回沙州继续传播。

因此,法国学者戴密微《吐蕃僧诤记》一书中,这样写道:“唐朝对吐蕃佛教寺院和教义的形成,作用是如此不可忽视,以致整个藏传佛教界,都永久地保持汉族最初影响的烙印”。

综上所述,我们用漫长的篇幅,介绍了中华文化圈的5种基本要素。在汉字、儒学、律令、科技、佛教五大要素中,每一种都有无数案例可以证明汉藏文化的交融,以及藏文化学习借鉴汉文化的过程中成长。

因此,二者间的师承、母子关系不容置疑。当然,藏族在学习汉文化过程中,并不是一味模仿,而是结合吐蕃国情需要适当进行调整,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

但无论如何,藏文化从属于中华文化圈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正是很多汉族人在接触了藏文化后,感觉亲切的原因。


最佳贡献者
2

吐蕃王朝从公元629年到公元846年,从松赞干布到朗达玛。个人认为吐蕃王朝时期,藏文化不属于中华文化圈。第一,那时藏民族有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吞米桑布扎在印度尼泊尔学习后创造了藏文字,那时藏地有自己的政权,跟汉地是平等对峙的关系,自成文化体系。第二藏文化的形成受尼泊尔,印度印象比较深,那时吐蕃王朝的疆域包括青海,新疆叶城一带,云南一部分,四川一部分,甘肃一部分,版图疆域是非常大的,松赞干布收服了吐谷浑,直逼唐边境,唐才开始和亲,才有了文成公主进藏,这样的的一个政权,是不太看重汉文化的。第三,公元640年、公元710年,随着文成、金成公主进藏,才正式开启了藏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边境开始贸易,文化开始了互相影响,要说汉文化对藏地的影响那时是绝对影响的,游牧改定居就是证据,但要说这一时期属于中华文化圈,我个人认为还达不到。

顺便扯一下青藏高原人类的形成,从卡若文化和曲贡文化的发掘了解到,青藏高原也存在原始部落,从发现的工具,器具表明,也形成了原始部落文明,要从人类起源来说,第一藏族人民认为本民族就是从猴和罗刹女结合来的,虽然神性但是很接近达尔文进化论了。第二,就是青藏高原形成后也有原始人类,原始部落,就是科学的进化论了,曲贡、卡若文化就是证据。第三就是迁徙一说,有说是战争迁徙,比如党项人从青藏高原迁入内地,随着西夏的覆灭又迁回青藏高原喜马拉雅两侧,今天的夏尔巴人。这是西藏人口来源的三种说法。(仅个人拙见)

3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文化圈的含义。

文化圈的定义和范围

文化圈是个比较抽象概念,它属于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范畴,涉及的地域范围比我们平时认为的文化区域要广泛得多。

最先提出文化圈概念的,是文化人类学家莱奥·弗罗贝纽斯在1911年率先提出的。

他觉得文化圈就是彼此相关的文化抑或文化群,它是一个空间范围。

奥地利学者W.施密特认为文化圈不仅限于一个有限的地理范围,它在地理上不一定是非要是连在一起的。

比如在美国就可以有华人文化圈,在新加坡也有类似的文化圈。

换言之,同一个地域的群体,他们可能不是一个文化圈,不同地域的群体也可能同属于一个文化圈。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圈不是政治问题,跟领土无关。

你不能说美国有个华人文化圈就去美国提出领土主张,也不能说东南亚是华人文化圈,就让那里的人对我们有国家认同。

要实事求是,不能把文化圈当做政治筹码,不能剑走偏锋,感情用事。

文化圈的要素是什么?

文化圈的东西必须是跟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无法剥离的。

文化圈的要素通常有五个:器物、习俗、政体、文字、宗教等。

中华文化圈有多大?

中华文化圈这个提法比较冷,最常见的是汉字文化圈(东亚文化圈):它的主要标志是儒学文化和佛教文化。

一般认为,汉字文化圈除了中国,还有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当然说华语的新加坡、印尼等国华人聚居区也属于汉字文化圈。

这些地方生活的群体都有几个共同特色:

一是现在或曾经使用汉字或汉字变种。

二是推崇儒家思想、尊孔。

三是借鉴或者传承了中国曾经的律法制度。

四是信仰了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五是效仿了中国的习俗和生活文化。

比如说中国正月初一,祭祖过年。日本在这一天是元日节会,韩国这天是元日、上元节。在五月初五这天中国人过端午节,日本天中节,韩国是端午祭。

礼仪服饰:汉服、和服、韩服、越服、琉装。

婚丧嫁娶,中国和上述地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地名也很多雷同。中国的东京是开封,日本有东京。中国有襄阳,韩国也有襄阳。中国有太原,越南也有太原。中国汉代有河内,越南也有河内。

而且这个圈子里的国家民族之间的建筑风格,餐具、主食、菜肴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就不一一列举了。

吐蕃属于中华文化圈吗?

需要比较的项目太多,我们不妨选取其中四个方面。

1、 人名:吐蕃人名松赞干布、噶尔东赞;汉族的人名李世民;韩国的人名李承晚、文在寅、赵汝珍;日本人名大岛茂、真由美、大平正芳,村上春树;越南人名黎笋、阮文追。

韩国越南名字就不说了简直跟汉人没有区别。

日本人名虽然有两个、三个四个字的,但人名中能找到汉字的韵味和含义,不仅好理解、而且朗朗上口、文字意境很美。

松赞干布什么意思?不研究藏语的会觉得异常生涩。

2、 建筑:中国的古典建筑都是有脊的尖顶的。

吐蕃的传统建筑大部分是平顶的。

3、 文字:吐蕃文的来源不是汉文,参照的是于田、天竺等文字,最后发展成藏文。

4、 宗教:吐蕃的宗教是本波佛教,印度佛教与本波佛教之间取长补短、互相糅合产生了后来的"藏传佛教"。

汉族特色的佛教诞生是在印度教和本波佛教之后;印度教和本波佛教不仅可以大口吃肉,还可以随便杀生,跟汉佛教完全不同。

文明起源:

据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吐蕃文明即"古象雄文明",诞生于1万8千年以前,华夏文明有5000年,因此可以说吐蕃文明跟华夏文明没有什么关联。

甚至连许多西藏人自己都不了解有一个"古象雄文明",一直以来他们错误认为印度文化对西藏文化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甚至很多藏人自己也都误认为,在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西藏根本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有的人有民族情绪,他们说汉藏一家,一说吐蕃文化跟华夏文明有区别的话,他们感情上不接受,说这样是迎合印度人的说法。

其实吐蕃是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跟现在的藏族不是一个概念。

如果说更早远一些的藏族跟华夏文明是一脉相承的,属于中华文化圈,这个似乎没有太多争议。学界有个汉藏语系的说法,汉藏语系各民族在形成之初的核心群体就是同源的,都是来自古羌集团人种,所以从人种到语言方面,源出一脉。

真正的吐蕃王朝在9世纪初期发生内乱,到了中期即四分五裂,从此一蹶不振,到了842年吐蕃寿终正寝、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不管吐蕃文化属于哪个文化圈,丝毫不影响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也不影响藏族是中国大家庭亲密一员这个事实。

4

西藏当然属于中华文化圈,西藏流传几千年的祝福语:“扎西得勒”就是中原语言,现在的闽南话。

5

从语言上说,汉藏属于一个语系,即汉藏语系,这从根源是说明一个根本问题:汉族和藏族同源。其二,从人类学角度看,汉族和藏族新生儿都在腰臀部有青色胎记。

6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搞清楚:藏人是怎么来的和藏文化是怎么形成的。这是两个问题。首先说一下藏人的起源。根据目前对西藏阿里地区的考古挖掘工作,藏人最早的一支是从喜马拉雅山南麓进入阿里地区后,同化当地的丹尼索瓦人,形成的雅砻人。注意:藏族的一支从南亚次大陆来,但南亚次大陆并不代表印度,因为印度文明也是各个外来民族不断迁徙而产生的结果。雅砻人创造了象雄文明,而后象雄文明与藏东和前藏的羊同文明合并后,建立了第一个统一政权叫:蕃。所以藏族最早叫:蕃或者蕃人。所以最早的藏人不能叫藏,而只能称为蕃,或者吐蕃。真正的藏人是元宋时期,吸收了大量外来民族和宗教文化后形成的民族称谓。至于藏文化:也是在原始的苯文化和萨满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南亚和中原地区汉文化基础上,形成的藏文化。这个文化的形成,大约历经了一千多年,也是藏传佛教与传统文化艺术的大融合时期,才形成的。这个大融合是什么时候呢?也是在元宋时期。可见,无论是藏民族还是藏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民族间的文化、人种的大融合。而这样的大融合,既没有发生在喜马拉雅山两侧,也没有出现在雅鲁藏布江上下游地区,只发生在青藏高原与黄河流域间,所以说:汉藏同源是有现实依据的。

7

对显而易见的中国历史史实不需要这样的问题。

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由所有民族共同创造。

8

如果是真实的历史记载,那块土地的世界是独特的,与汉文化并没有太多交集。

9

媳妇属不属于你家的人?

10

以前统治过西安,肯定算呀~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