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安历史上出现过一些爱国将领,今天主要介绍几位开国将领。

孔从洲:开国中将

孔从洲(1906——1991),陕西省西安市人。1924年进入杨虎城部队,从排长陆续升至团长,193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警备第2旅旅长,在西安事变中为捉蒋起到重要作用。抗战时期,任国民党第38军55师师长、副军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5月15日,率部起义,曾任豫西军区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副司令员等职,参加过解放陕县、陕南和渡江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军械部部长,高级炮兵学校校长,炮兵工程学院院长,炮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赵启民:开国中将

赵启民(1910——1997),西安市蓝田县人,1927年后,考入西安的中山学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26军随营学校排长,红15军团第78师参谋主任,独立第2团团长,独立师第3团团长等职,参加过劳山、直罗镇等战役。

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第5支队参谋长兼第10团政委,新四军第2师第5旅政委,淮南军区副政委兼第5旅政委等职。在过半塔集战斗中,指挥2000余兵力阻击万余顽军进攻,坚守阵地7昼夜,为此战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政委,山东野战军第7师政委,第三野战军第34军政委。参加过苏中、鲁南、孟良崮、淮海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东军区海军政委,中南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兼政委,海军副司令员,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松平:开国少将

张松平(1907—1966)),陕西省西安人。原在国民党第26路军,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曾任红15军军医处司务长、129师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冀南军区供给部部长、冀南军区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营房管理部副部长,总后勤部油料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西安还有哪些将领,不吝赐教。

最佳贡献者
2

盘点西安的近代名将,你知道几个?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到近代西安以关中冷娃为特色的硬汉走上战场,成长出很多优秀将领。今天我给你盘点一下西安的近代名将。

1,关麟征。

关麟征是西安鄠县人,黄埔一期的老大哥,在52军徐庭瑶的栽培下,他指挥的25师在长城抗战中作战勇猛,获得了“千里驹师”的美誉。当时人们夸赞他的部队机动能力可以与红军相媲美。关麟征后来任52军军长,手下杜聿明、郑洞国,刘玉章、覃异之、张耀明等名将,其中只有郑洞国是湖南人,其他清一色的陕西人。关麟征打造的52军,说白了就是陕西籍贯黄埔人的大本营。

2,张凤翙。

张凤翙,这个字读作“会”,是陕西辛亥革命的领导人,祖籍河南泌阳,生于西安。1911年10月22日张凤翙响应武昌起义,发动西安起义成功,被推为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后担任了陕西都督,逐渐在被北洋陆建章部驱逐架空。抗日战争时,张凤翙不接受日军拉拢,在大后方组织捐款捐物。

张凤翙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参与创办西北大学,目前西北大学还有张凤翙的塑像。

3,孙蔚如。

孙蔚如是西安市灞桥镇豁口村人,原属于杨虎城的西北军所部。孙蔚如作为杨虎城的重要亲信,曾参与了囚禁蒋介石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迫出洋,孙蔚如基本接管了陕西省和38军,后来38军升格为军团,孙蔚如担任军团长。在中条山,孙蔚如所部打退了日军的11次扫荡,被卫立煌称为“中条山的铁柱子”。不过,抗战后期,蒋介石为了瓦解西北军,把孙蔚如派到第六战区当司令,实权却掌握在陈诚的心腹郭忏手中。

4,孔从洲。

孔从洲是西安市灞桥镇上桥梓口村人,西安事变时,他担任第17路军警备第2旅旅长,西安事变后,他担任38军副军长兼55师师长。在永济战役中,孔从洲以400多人的代价,歼日军1000余人,立功很大。1946年5月孔从洲带领55师发动巩县起义,遭遇失败后只身回到解放区,后来成为共和国开国中将。

5,赵启民。

赵启民出生于西安市蓝田县孟村乡申家坡村,在土地革命时期,赵启民参加了红军,参加了共产党,赵启民后来随刘志丹建设了陕北根据地,红26军和红25军会师成立红15军团后,他担任红15军团第78师参谋主任。赵启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先后担任了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参谋长、新四军第2师第5旅政治委员、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政委、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34军政治委员。

6,张灵甫。

张灵甫是西安市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张灵甫在胡宗南所部第一军逐渐升为团长,但是因为杀害自己妻子被判刑。抗战初期,张灵甫加入俞济时和王耀武领导的74军,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雪峰山会战等,逐渐成为74军军长。解放战争中,张灵甫率领的整编74师3.3万人在孟良崮被解放军全歼,张灵甫本人也被击毙。

7,赵寿山。

赵寿山生于西安市鄠邑区渭丰镇定舟村,1948年1月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在土地革命时期,赵寿山与红四方面军多次交战,后来打成互不侵犯协议。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出洋,赵寿山在孙蔚如38军任十七师师长,曾在山西娘子关一带阻击日军,伤亡很大。1938年夏,赵寿山升任三十八军军长,驻守中条山,在中条山坚守了两年半。38军被调走后中条山就失陷了。38军大部被蒋介石分化瓦解的情形下,赵寿山对蒋介石深表失望,毅然加入共产党。1948年1月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解放后,赵寿山先后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陕西省省长,因为转入民政工作,没有授予军衔。

3

1947年8月,陈赓将军率领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和第9纵队、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组成的“陈谢兵团”强渡黄河,拉开了豫西地区战略反攻的序幕,80000大军纵横捭阖,迫使西北胡宗南、中原刘峙等敌不得不抽兵应对,既减轻了陕北的压力,也有力支援了中野刘邓大军和华野陈粟大军的作战。



(陕军时期孔从洲)

这个“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就是起义的国民党第38军,是杨虎城陕军第十七路军唯一的血脉,起义之前的军长是黄埔一期陕西籍将领张耀明,副军长是杨虎城的旧部孔从洲(周)。张耀明是关麟征的铁杆兄弟,中央军52军系统嫡系,蒋介石将这支部队的原军事主官孙蔚如将军明升暗降,然后试图以张耀明来控制和改造这支杂牌军,未曾料到反而加速了孔从洲率部起义的进程。

孔从洲,籍贯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1924年,只有17岁的孔从洲因生活所迫,考取了陕西靖国军杨虎城部的军官教导队,毕业后从排长干起,因功累升,到1936年西安事变前夕,已任杨虎城第十七路军警备第2旅少将旅长,同时兼任西安城防司令,与赵寿山、孙蔚如共同是支持杨虎城将军的心腹手下。



(孙蔚如)

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东北军负责捉蒋,杨虎城西北军分工消灭西安城内的中央军势力,孔从洲亲自在钟楼上指挥,以便衣队秘密摸哨、主力随后跟进的战术,迅速解决了宪兵二团、公安纵队、保安队、各路特务的办事处等等机构,仅用三个小时便解决战斗,将南京政府的军事单位7000余人全部缴械,击毙反抗者200余人,缴长枪4000余支、短枪1500支。

在突袭蒋介石随行军政大员所住宿的西京招待所时,杨虎城的特务营差点把陈继承当作陈诚给毙了,国民党大佬、中央宣传委员会主任邵元冲跳窗逃跑时被打死,军统身份的西安公安局长马志超率手下警察抵抗,被孔从洲的部队打垮,马志超化妆潜逃。以这份战功,实事求是的说,如果孔从洲在解放战争中没有起义的话,结局不会太好,蒋介石和军统不会放过他。



(起义后的孔从洲)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杨虎城被迫出国,所部第十七路军被改编为第4集团军,以孙蔚如为总司令开赴抗日前线,孔从洲担任该部第46旅旅长,第4集团军在中条山血搏日军达三年之久,被誉为“中条山铁柱子”,期间孔从洲升任第55师师长。而一旦第4集团军被调离,1941年,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时,两个集团军的守备部队被打得稀里哗啦,陕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945年初,蒋介石以明升暗降的手法,调孙蔚如出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实权在土木系的参谋长郭忏手里),而以黄埔嫡系张耀明接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在抗日的战场上,陕军仍然不改本色,豫湘桂大溃败后,在豫西反击战中孔从洲率部顽强作战,终于将日军阻止在潼关以外,有力拱卫了西安的稳定,可谓造福桑梓。


日本投降后,孔从洲率第55师开进河南郑州并兼“郑洛警备司令”,负责对日受降和解除武装事宜,旋升任第38军副军长仍兼师长。蒋介石对杨虎城的部队始终是不放心的,不断对其进行分化瓦解,将第38军的两个师分拆驻于河南两地,便于中央军进行监视和随时解决,不久拟调该军的大部原陕军高级军官去陆军大学“深造”,孔从洲名字也在其列,其实就是准备解除他们的兵权,然后将第38军吞并。



忍无可忍之下,1946年5月15日,孔从洲率第55师在河南巩县起义,宣布脱离国民党阵营;同年7月17日,第38军另外一个师第17师,在师长张俊振的率领下也举行反蒋起义,两支部队北渡黄河进入晋南解放区,改编为“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孔从洲担任军长。第38军编入陈谢兵团挺进豫西后,打垮了黄埔一期的李铁军兵团,1948年,孔从洲出任人民解放军豫西军区副司令员。

1949年担任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副司令员,参加渡江战役,后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军械部长、炮兵工程学院院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4年起担任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1991年因病逝世。

(开国中将孔从洲)

4

我看到有不少人在说到西安名将的时候,连带着把杜聿明、胡琏、杨虎城等近代史中的著名将领也介绍了进去,虽然这三个人都称得上是真正当之无愧的历史名将,但遗憾的是,他们都不是西安人。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杜聿明,杜聿明的故乡是陕西米脂县,米脂县现如今归属于陕西榆林市管辖,跟西安并没有什么关系。

胡琏的故乡是陕西华州,也就是现如今陕西渭南市的华州区。

而西安事变虽然是由杨虎城主导爆发的、二虎守长安的事情也发生过在杨虎城的手中,但杨虎城确实不是西安人,杨虎城的故乡是陕西蒲城,归属于陕西渭南市管辖。

在讲完这几个一直被人们误认为是西安名将的将领后,我们再往下介绍一下真正属于西安的历史名领。

张灵甫

张灵甫是陕西长安县人,也就是现如今的西安长安区,是确切无疑的西安人。

不过在说到张灵甫的时候,想必很多人是不服气的,觉得张灵甫在抗战中的资历没有资格被称之为名将,这种想法也确实没错,但我觉得也不影响张灵甫后来成为“名将”。

张灵甫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在他从学校毕业出来后,他来到了胡宗南的部下,在1933年,就当上了胡宗南部下的团长。

不过在1936年,一件事情的发生却差点终结了他的军事生涯。

在这一年回乡的时候,张灵甫用枪杀死了他的妻子,最终在他妻子的兄长上告过后,他被关到了南京的监狱中,被判了10年的监刑。

但是他的运气非常好,在他被关的第二年,全面抗战就爆发了,正是在这个民族危急的关头,张灵甫被释放了出来,成为了王耀武手下的一名团长,和王耀武、和74军一同投入到了抗战中。

抗战刚开始爆发的时候,张灵甫确实只是一个团长,不过这并不奇怪,因为很多黄埔军校的学生在抗战刚开始爆发的时候,也大多数在中上层这个位置徘徊。

一直到抗战的结束,张灵甫才当上了74军的副军长。

从严格的角度上来说,张灵甫当时的职位以及所拥有的名气确实称不上是名将。

但是在抗战结束后,随着张灵甫成为了74军的军长(后来整编为74师)、随着张灵甫成为了蒋介石手下这五大王牌战力之一的主将,以他当时的影响力及职务,他是有资格被称之为名将的。

如果仍然有人觉得那个时期的张灵甫不能被称之为名将的话,那么我觉得现如今在经过各种影视剧渲染从而名气大增的张灵甫,是绝对有资格被称之为名将的。

因为在名将的解释含义中,除了军事才华极为出众的将领之外,名气庞大的将领也是可以被称之为名将的,这点张灵甫还是比较符合的。

关麟征

关麟征是陕西鄠县人,也就是现如今的陕西西安鄠邑区人。

关麟征和张灵甫一样,同是黄埔军校出身,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是张灵甫的学长,杜聿明、胡宗南等人的同学。

在早期的时候,胡宗南是所有黄埔学生中最受蒋介石宠信、发展得最为顺利的人物。

而关麟征则是黄埔学生中紧次于胡宗南的重量级人物,是继胡宗南之后第二个当上集团军总司令的黄埔学生。

只不过他后来因为和陈诚的关系不好,渐渐退出了国民政府军队的权力中心、开始负责起了一些幕后工作,同时他也是继蒋介石之后黄埔军校的第二任校长。

张耀明

张耀明是陕西临潼县人,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临潼区人。

他和关麟征一样都是黄埔第一期毕业的学生,是关麟征阵营中发展出来的将领。

在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候,他曾担任过第38军军长、国民政府南京卫戍总司令等职务,同时也是在蒋介石和关麟征之后的黄埔军校第三任校长。

所以说这就是陕西西安历史中的一些名将,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三位名将之外,孔从洲、孙蔚如、赵启民等将军也均是西安出身的名将,只是因为篇幅有限,我们就暂且先了解到这里。

5

西安事变后,陕西籍将领杨虎城一手拉起的第十七路军被撤销了番号,原所属部队之第七军和第四十九旅先后脱离了十七路军建制投靠了蒋。在老上级进退两难之际,刚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陕西省主席的西安冷娃孙蔚如,奉命杨虎城之命保住第十七路军血脉,将剩余的部队缩编为了38军建制,大部分都是由陕西子弟组建而成,由孙蔚如兼任军长,仍聚集了一些陕西籍将领,包括来自西安的第17师师长赵寿山、警备旅第二旅旅长孔从洲及529旅旅长许权中。

西安冷娃孙蔚如将军

抗战爆发后,孙蔚如率领38军主力赵寿山的第17师、李振西的第177师及许权中的529旅等部开往华北抗日前线,其中许权中(后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了)529旅在忻口战役中正面阵地坚持了十五天,损失惨重;赵寿山率领17师在娘子关血战日军九个昼夜,李振西(甘肃人)亲自率部冲入阵地以日军肉搏。孙蔚如率领的第38军首战便打出了三秦子弟的威风,受到了第二战区副总司令卫立煌的嘉奖。

许权中

1938年6月,蒋介石把孙蔚如调到了位于山西南部的中条山,可谓别有用心,中条山是黄河的一道天然防线,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对我们来说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对日军就来说是南进北侵的重要桥头堡,因此视为了心腹之患,双方终免不了一场恶战。蒋介石此举不仅借故可免去了孙蔚如陕西省主席一职,也将杨虎城留下的唯一血脉驱出故土,借助他人手段消耗蒋眼中所谓的杂牌军,是蒋委员长一贯采用的手段。

同时将第38军被改编成了第31军团,孙蔚如任军团长,下辖赵寿山的第38军和李兴中(天津人)第96军及教导团等部,是一支由三万余人陕西冷娃组成的队伍,由朝邑东渡黄河开往晋南中条山抗日前线。令孙蔚如没想到的是,他率领的第31军团从此便和日军展开了长达两年多的拉锯战,虽然多次粉碎了日军组织的进攻,但第31军团部损失惨重,约有两万人三秦子弟长眠在了中条山脚下及黄河岸边。

孔从洲

徐州会战结束后,日军西路军兵锋直指黄河风陵渡,直逼西安城。风陵渡位于中条山西端,东转角连接着华北、西北及华中三地之要津,而风陵渡的门户蒲州城地处于开阔地带,很适合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展开作战。趁第31军团立足未稳时,日军第20师团便向蒲州直补,孙蔚如率部拼死抵抗,由于装备落后,日军很快就占领了风陵渡,但是日军担心中条山防线的国军会切段其后路,因此不敢擅自东渡黄河。


1939年初,第31军团被改编成第四集团军,孙蔚如任集团军司令,由于风陵渡之战部队消耗太大,要守住中条山必须补充部队和提高战斗力,因此,孙蔚如接受了38军军长赵寿山的大胆建议,邀请八路军协助作战并帮助整训部队和培养干部。于6月初,日军集结了三万余人在战机和坦克的火力支援下对中条山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一场血战在所难免了。经过了近半个月的血战,第四集团军以伤亡七千余人的代价击退了日军。

赵寿山

从1938年至1940年5月,孙蔚如指挥的第四集团军和日军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拉锯战,经过了无数次的大小战斗,最终以血肉之躯挡住了日军的西进,第四集团军也牺牲了近两万余人,而补充新兵的次数高达十几次。中条山也被日军称为了华北战场上的“盲肠”,孙蔚如所率领的三秦子弟无异于中条山的“铁柱子”,1940年10月后,孙蔚如第四集团军被调到了河南战场,半年之后,中条山失守。

6

西安历史上有:杜预,韦孝宽,韦睿,史万岁,李嗣业,李密,王世充,殷开山,梁化凤,赵寿山,关麟征,孔丛州,孙蔚如,董钊,张灵甫等等名将!

7

陕西历史上在国民党军队中也是人才济济,在抗日战争中,这些将领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狠狠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嚣张气焰,保卫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收复了失地,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麟征(1905—1980),原陕西鄠县(西安市鄠邑区)人,曾任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陆军中将,黄埔一期毕业,生性傲岸,有陕西冷娃之称,历经过北伐战争。在抗战中,他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古北口与日军西义一的第八师团血战三天,守住了阵地。在保定战役中,他指挥部队夜袭机场,烧毁日本飞机10余架,缴获大批枪械弹药。1938年春率部参加台儿庄会战,关麟征指挥部队发起对日军第10师团濑谷旅团的进攻,从台儿庄北面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将日军国崎支队包围在码头镇西的北涝沟,给敌以重创,仅日军四一、四二联队伤亡就达一千四百多人。

杜聿明(1904—1981),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一期,参加过北伐,是蒋介石的嫡系,在长城抗战、淞沪抗战中,率部与日寇英勇作战。在桂南会战中,他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在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

孙蔚如(1896--1979),西安市灞桥镇豁口村人,西北军杨虎城的部下,参与了“西安事变”的全过程,在杨虎城离陕后,成为西北军的领帅人物。在抗日战争中,作为31军团长,率部开赶晋西南抗日一线,立马中条山,保卫黄河。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日寇先后对中条山防地进行了十一次猖狂的进攻,其中以“血战永济”、“六六战役”、“望原会战”最为惨烈悲壮!但孙蔚如坚持寸士必争,血战到底,绝不后退,虽然伤亡惨重,但死死拖住了日军,使日军始终没有渡过黄河,进入陕西。

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不忘在抗战中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英雄。不喜勿喷。

???




8

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他就是杨虎城。

提起陕西西安历史上的名将,怎么少得了杨虎城将军,他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贡献了力所能及的一切。今天,看到题主的题目,我第一印象就想起了“西安事变”,杨虎城将军和张学良将军,他们都是一代名将。

出身刀客的杨虎城将军,率领十九路军,扛起扣蒋的大旗,他是英雄,一位值得所有陕西人铭记的革命英雄

据史料记载,东三省沦陷以后,张学良主张收复东北,对日宣战,但在当时,蒋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内”为由,多次对张学良抚慰,由此,为了后续事件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张学良当时的头衔是,西北军剿总副司令,可以说,除了蒋介石以外,张学良官最大,但是,他这个副司令,却没有实际的权力,因为蒋介石让他和驻守陕西的十九路军一起攻击红军。

而杨虎城当时是十九路军军长,他早对日本殖民者恨之入骨,私下里和共产党交涉,希望能够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就在蒋介石准备亲自去西北督战的时候,军统局戴笠就怕张学良会对蒋介石不利,而蒋并没有采信他的建议。

1936年12月12日夜,张学良和杨虎城毅然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并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连红抗日等主张,并通电全国。

这一事件,瞬间成为了导火索,“中国最高统帅被扣押,下落不明”等大字报不绝于耳,最后,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由此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大好局面,全民族抗战爆发。

张学良将军虽然没有被特务杀害,但是也被软禁到老,而杨虎城将军的命运就很悲惨了,他被敌特势力无情暗杀,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位民族英雄

作为陕西人,为杨虎城将军的义举呐喊,是我们永远的民族英雄。

其实,杨虎城将军没有什么靠山,张学良本来救过蒋介石的命,如果这件事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结局就只有一个,被特务杀死。

可能在举义旗之前,杨虎城将军就想到过会有这种结局,但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兵谏,这种责任和担当,值得我们每个三秦儿女铭记和传承。

文/小小雪说历史,本文原创,欢迎点赞、转载、关注。

9

韩世忠 和李显忠

10

白起,王剪,李靖,关麟征,张灵莆,孙蔚如。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