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有深度,乍一看,确实让人有点懵逼,从战国到明朝,生产力确实是在不断提高,可是史书上记载历朝历代调动的兵力却越来越少,像明朝除了前期,在中后期,动辄暴兵几十万的情况几乎消失了,遥想战国时期,看着兵力动员等级差了不止一星半点,难道我们中国人是越活越回去了吗?当然不是,我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战国、秦汉时期与明朝中后期兵役制度有很大不同,导致了数字上的很大差异。
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我长期写作明清史,对战国、秦的兵役制度不甚了解,所以我直接看了一下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军事通史》,总结一下。说实话战国—秦朝—西汉的军事制度很有一脉相承的意味,从主体上看就是征兵制,当然这个所谓的征兵制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全民皆兵的制度,而是有一套严谨的程序和划分的。
就以秦朝为例。首先,一名男子要到达傅籍年龄,所谓“傅籍”,就是向政府登记年龄、籍贯、身体等情况,正式向国家服劳役和兵役,当然各个时期傅籍年龄有所不同,在此就不做讨论,按照服役年限和政府选拔,分为三个服役种类,就是更卒、正卒和戍卒。
所谓“更卒”,就是轮番服役的士卒,因为服役者每月一更,所以叫“更卒”。更卒承担的工作比较复杂,像修建和维护城垣、道路、官府以及漕运委输、马匹保养等等都是更卒服役的内容,他们随时听候国家征调要应征参战。服过“更卒”之役一年之后,就转为“正卒”,主要任务就是参加军事训练和维持地方治安,这已经有正规化士兵的影子了(相当于郡县常备兵)。然后再经过选拔和严酷的训练,合格者将成为帝国精锐战士,服“戍卒”之役(国家常备兵),在退役后,在止役之前继续服“更卒”之役,所以在这样兵役制度下秦朝男性有两条兵役脉络。
第一条:更卒—正卒—戍卒(正卒选拔合格者)—更卒。
第二条:更卒—正卒(选拔未合格者)—更卒。
所以,一旦战国、秦时期国家动员令一下,这三种性质的兵卒都得上,而在这种动员制度下“力役”和“兵役”不是严格区分的,大量像“更卒”一样的准战斗人员也会被计算在内,如此算来人员是相当庞大的,而真正的作战兵员像戍卒、正卒一样的肯定不会占太大的比例。甚至统治者在紧急情况下干脆不顾服役年龄,将靠近战场的郡县所有青年男子组织起来,临时组成一支队伍,这些人的不少人军事技能恐怕也不会太高,可能连“更卒”都不如。
《史记·卷七十三》: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甚至秦始皇号称50万众南征百越的时候,干脆征起了壮丁,明令流民、上门女婿、商人全部加入南征队伍讨伐南越(注:上门女婿真是招谁惹谁了,祖龙那么痛恨),其中的真正能战秦国本土军人肯定占比不是很高,所以这所谓的50万人更像一支武装移民团。
《史记·卷六》: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当然,从《史记》这些记载来看,只能说明战国—秦时期的战争有大量非军事人员或者准军事人员加入,至于动员非战斗人员的比例是非常茫然的,不过司马迁在记载西汉历史桥段的时候,由于资料充足的关系,记载的就科学多了,至少将作战兵员和后勤人员稍加区分。
《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军转者踵军数十万。
所谓的数十万大军,其作战主力为卫青和霍去病的10万骑兵,至于后面还跟着巨量的运输后勤部队,汉朝极盛的汉武帝时期尚且如此,比汉朝生产力低的秦国和战国基本上也是这种情况了。
而明朝初期的永乐时代,由于当时卫所制并未败坏,征集兵力相对成本较小,动员能力也是很强的,从人数动员上丝毫不落于战国、秦、西汉,甚至还要强大的多。如永乐帝第一次北征阿鲁台也是称50万人,根据《明实录》的调兵记录,实际调兵约114000余人,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搞后勤运输,还有记得在永乐二十年北征期间可是动员了230000余民夫搞后勤。附图。
而征安南更是调动215000余人,当然号称80万人,这个数字固然有夸大,也有算上庞大的后勤人员的成分。附图。
至于明代中后期,尤其明代后期,转向募兵制,而募兵的成本远比卫所制下动员兵力的成本大的多,熊廷弼的《敬陈战守大略疏》就在萨尔浒战役后要求朝廷募兵18万,奏疏中以每名募兵工资每年18两银子计算,需要军饷324万两,这还没算草料、粮食、购买马匹所需费用,这要是算上,妥妥又是100万余两,明朝一年财政收入正常情况下不过400万两,这要是征集战国时期数量的兵员恐怕明政府都要直接倒闭了。
第二、明朝时期留下的军事文档比先秦时期的更加详尽精确,可参考性更强。
我就以《史记》为例,因为这是讨论先秦时期历史的基本读物,不得不说《史记》记载兵力时有很多不靠谱的情况。比如说下面。????
《史记·卷六》:始皇帝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史记·卷一百十》: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
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到底是派了10万人打匈奴?还是派了30万人打匈奴?这数字是不是有点随意?
还有雕阴之战,《秦本纪》里面明明是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同样一场战役《魏世家》里却记载着“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那么问题来了,45000名魏军是怎么被斩首80000的?太史公还是有点随意啊!而《史记》中的很多数据是根据《战国策》里的纵横家所记载的,而那些纵横家夸大其词的程度就不用我多说了。
当然这个“随手一写”的毛病其他正史也会犯,就拿二十四史最末尾的《明史》来说,已巳之变中皇太极竟然统帅“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看见这数据我就醉了,皇太极当时有这么多兵,皇太极知道吗?简直就是随口就来啊!(我并非贬低我国史书,外国史书的夸大记载更加丧心病狂,如缅甸的《琉璃宫史》爆兵1.6个亿,小西行长平壤城下大战百万明军这种搞笑记载我就不详细说了)
但是问题就是明清时期离现代社会更近,留下了天文数字一样的军事文档,哪怕是《明史》记载有失实的地方,也会被这些文档所推翻,而先秦大量资料流失,太史公写啥,很多人就得信啥,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就拿几种明清的军事文档来举例。
首先是宋应昌的《经略复国要编》,附图。
还有王在晋的《三朝辽事实录》,附图。
还有邢玠的《经略御倭奏议》,附图。
还有李化龙的《平播全书》,附图。
军队的数量、军械、军饷的统计精确到了个位数,包括军队的结构,来自何处全部记载的非常详细,可以说是一丝不苟的。而这么详细的官方资料是先秦所不具备的,所以所谓的战国诸侯动不动爆兵几十万也得有所怀疑,可能数量确实很多,但是即使是夸大,也很难被推翻了,于是爆兵几十万就成了祖传的数据被大多数人相信了,一个是太史公大笔一挥50万,30万,一个是精确的军事文献,该相信哪种我认为是一目了然的。
引用文献:《明实录》、《史记》、《国榷》、《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熊廷弼集》、《平播全书》、《三朝辽事实录》、《经略御倭奏议》、《经略复国要编》、《琉璃宫史》
参考文献:《中国军事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