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一幕只能在电视上能见到,古人总会在客栈吃完是,尤其是大侠,进去之后屁股一坐,巴掌一拍,“小二,来二斤牛肉,一壶酒”,然后吃的时候还可以从旁边的人那里听到点消息,接着不管吃没吃饱就说“小二,结账!”之后丢下银子就走了,也不问这顿饭要多少钱?让人吃惊的是,就连小二还屁颠屁颠的跑过来,拿起银子也不数,随口说一句“客官慢走!”

根据我对古装电视剧的了解去推测,古人之所以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也不问多少钱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视金钱如粪土,他们明知道一顿饭要不了这么多钱,但是还是要给,大侠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劫富济贫是常有的事,自己的钱都是抢来的或者很多行走江湖的人都不缺钱,真正缺钱就不会出来了,所以他们对钱并不看重,更多的是结交好友,游历四方,因此,这点钱也不在乎。

其二:有急事,或者是剧情需要,问了多少钱也没用,只能丢在桌子上就走,因为古代的白银一两能换取1000文铜钱,据说清朝普通人一个人的薪资也就二两,这意味着一两银子,店里面不可能有那么多铜钱找给你,再者一般古人这样做,可能有急事就走了,反正够这顿饭钱,问多少钱也白问,最主要是大侠的话还可以强行装酷一把。

店小二不数,是因为他们一眼就能看出这顿饭远没有这么多钱,都是多给的,因为古代还有一种叫碎银,一顿饭基本上几个碎银就解决了,留下一整块银子小二自然更加高兴,还有什么好数的。

以上都是根据电视剧情推测,接下来说点实际的。

银子其实是明清时期才逐渐成为货币,一开始也是银锭,也有面值,基本上是五两,后来才有了碎银,碎银的出现就和现在的一块五块一样,按照当时的物价,据统计,一两银子可以购买377斤大米,一亩地的价格也才八两银子,从这里来看,一般人是不会带这么多钱出门的。

所以人们开始将银锭敲碎,弄成碎银,这样就解决了银两面值太大,出现找零困难的问题,毕竟一些商家都是小本生意,没有那么多零钱,有了碎银就不同了,可以更好的购买等值产品。

其实碎银也是要估值的,他们会用一个小秤,专门称一些碎银的重量,这样可以准确的计算出碎银的价值,其实还有个经验问题,很多人尤其是经商的人,碎银只要用手一掂量就知道大概的价值,而古人即使给的碎银,小二在看的时候往往也会用手掂量几下,这就是经验,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古人一般有钱的都会多给,不会少,所以小二才不会看,而真正的穷人也就不会进客栈,即使进了也都是用的铜钱结账。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最佳贡献者
2

说个很有意思的桥段,出自金庸先生的新版《射雕英雄传》第七回“比武招亲”(郭靖张家口初见乞丐黄蓉)。

话说郭靖来到南北通道张家口这个地方,牵着红马,四处张望,这里他未曾来过。恰逢肚子饥饿,便找了一家酒店,大快朵颐起来,爽乎其爽。

这时,门外吵闹了起来,原来店伙计在呵斥一位衣衫褴褛的瘦小子,十五六岁,郭靖见他可怜,便给了馒头。不料,这小子不买账。一推二就,郭靖请客,一斤牛肉,半斤羊肉。



之后又点了几个菜,什么果子蜜饯,什么鸭掌,什么鸭舌羮,什么爆獐腿。等等,十二个菜,八样点心。比较起之前郭靖吃的一盘牛肉下二斤面饼,极为的奢侈。

菜是点了,店小二道:“价钱了不少嘞。”意思待会你们有能力付账不?少年手一指,“莫非他吃不起?”店小二心里盘算,郭靖身上着一身珍贵的黑貂,心里嘀咕“够抵债。”

两人喝酒讨论,快哉快哉。但郭靖这人,第一次使用银子,丝毫不知这顿价格详情,加上他乡遇故知,说话也投机。应该的!

事后结账,一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郭靖所给的是一锭黄金,让小二去银铺兑银。然后付账。

而旧版中,总共是三百零九两七钱四分。这次郭靖摸出的是两锭黄金,同样让店小二往银铺里兑,总共是五百两。付款结账后,掌柜小二皆是欢喜,恭敬送人离去。



所以说,天下没有霸王午餐,吃完放下银子就走,说明钱够,否则还能离开吗?至于多余的钱,就当小费。大侠或公子哥阔绰,不行吗?好比吃碗牛肉,丢一百块后顺当离开。若是给五块,能出店门?

银子主要是元及之后明清时期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铜钱倒是其次,退居二线。平常上街买卖,借贷,皇帝的赏赐都是白银,尽管它起起伏伏,贬值厉害。

而银子的大小、成色都是价值的体现。问题来了,银子怎样进行买卖?

一般来说,对于商户,他们随身都会携带一杆秤,双方都认为公平的秤,不大,很小,最大不超过二十五两,银子很软,用一把小剪刀,一剪,便可进行交易。

碎银子就是这样来的,也是市面上较为流通的一种银子形式。



事关自个利益,人都成精了,客人给的银子价值几何,看不出来?若面值较大,或者碰到金子,或者货物抵押,如同前文所说,可去银铺兑换,再来交易。

所以,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不存在钱少的情况。

一壶浊酒喜相逢,这里是史小二记,关系关注我!

3

有人问,为什么古人在客栈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从不数银子的多少呢?下面就来详细介绍其中的原因。

古人、客栈、吃饭付银子、大喝一声:“不用找了”!店小二抓了银子往钱屉子里一放。这样的一系列场景我们只有在电视剧里看到吧。实际上古代吃饭如果用碎银子付账的话会很麻烦的。古代能用碎银的,做大生意的店家,他们会用专门的一个道具叫做戥(deng)子来称这个银子的重量,就是称银子的,老板们为了信誉,客人给的银子多了一定要找零的。


如果身边没有足够的碎银子,就用钢剪刀剪下大块的银子找零。而身上能带银子出门的也都是些豪们,因为在古代银子也是相当值钱的。明朝一两百银=200元人民币=1000文钱=1吊(贯),而1钱=0.2元。例如在清朝一两银子足可以买150斤高档大米。宋朝一两银子买200多斤大米。《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说:“二十两银子够庄稼人用一年的了” ,明代一两半银子够一个老百姓用一年了。

所以如果是两个人吃饭有酒有肉的话,几十个铜板就够了,像有些人说的“放下银子就走”不现实。如果再看到电视剧里这样的坑人镜头大家就可以说:这都是骗人的哈!


话说回来用碎银子作为交易的货币实在太不方便,碎银子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称过来称过去的实在浪费时间,由于银子贵重还得精确到几钱几厘浪费精力,而且还有磨损损耗。另外古代人是很有智慧的,但是有的人把智慧用错了地方就叫卑鄙! 他们有的会在银子里掺锡、铅制造假银,如果被收银方发现,还得打官司,找专业鉴定的地方鉴定,实在让人头大。


另外,银子也分好坏,好银子叫纹银,差的叫底银都得需要估价,无论怎样使用碎银子是很麻烦的。为了达到银子的纯度一样,就要使用铸银。始于汉代,盛行于明清。有小锭,中锭,银元宝,有一定数额。一般用于置办田产等大的交易。

古代平常人最常用的就是用铜板来付钱。清朝一两银子大概能换2000铜钱。清朝末年慈禧祸国殃民,大量白银外流,一两银子能换到3000铜钱。要是做大生意海外贸易的就用银票啦。

4

首先,电视里东西不要将他当做一个历史事实来看待。

其次,中国历史几千年,古人指哪个时期的古人呢?

所以,这个问题语焉不详,隐含前设有问题。但是,不等于没有讨论价值。

因为就我看到的历史资料显示,明清时代的就是普通老百姓,对银子的重量、成色的估算,确实特别在行。

这应该这是长时间使用银子训练出来的。

就跟今天一个杂货店老板,辨认人民币的真假,绝对不逊色于银行工作人员。

超市收银员女孩,收钱、找零、辨认真假的速度,应该又快又准吧?

说明一般人经过训练,可以达到收银员的水平。


所以,我对题主的问题中的「古人」,设定为明清时代。先假设问题的隐含前提成立。


----------------------------------------------------------

第一,我国古代以白银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是从元代开始的,而且标准单位是「两」。


那种像船一样的「元宝」,就是所谓「元代的宝货」。元朝的元宝银锭以两为单位,有「50」、「20」、「12、5」三种规格。

元蒙没有入主中原以前,受西亚国家的影响,曾经铸造过银币。

也受汉文化影响,也铸造过外圆内方的「大朝通宝」。

入主中原以后,主要货币就是「元宝」。

从元、明、清开始,白银成为主要货币,铜钱退居次要位置,即便是钞票等信用货币,其【标的物】也是白银,而不是铜钱。



引自:注1


所以,元、明、清三代,大部分时期银子都是以「两」做主要单位计算的。

到清末民国才有「银元」这种标准统一货币,「元」就成了货币单位,直到今天。


第二,在元明清三代,一两银子购买力是非常强的,一般的普通消费,一两银子绝对是要割开使用的。


我们知道,白银本身就是贵金属,是非常保值的货币。


(中国在古代就是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当时的丝绸、瓷器、茶叶贸易,使得西方在美洲殖民掠夺来的白银,大约三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国。明代隆化以后,白银开始贬值,但即便是这样,白银的购买力依然很强。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在此不讨论。)


我看了一些学者估算的材料,如:明代嘉靖、万历时期一两银子可以买大米两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500——600元人民币。


详见换算过程就不讨论了,见【注:2、3、4】


在元、明、清三代,国家发型的银锭,最小的单位是「十两」。

「十两银子」在明清也能过几个月的日子。在唐宋时代是一笔巨款。

平时生活购物,银锭就要分割开来用,以「两」、「钱」做单位,或者再以铜钱作为辅助。

就跟今天「元」以下有「角、分」单位,作为辅助一样。


第三,明清时代的大妈、店小二。。。等市井小民,都是分割银子和识别成色、估算重量的高手。


银子跟金子一样很软,牙齿都可以咬出印记,所以,用铁器很轻松的就可以割开。

因此,久而久之,市场上购物流行的银子,都是「碎银子」。

十两、五十两一个的元宝银锭,用于大额支付、官方、银行结算等场合。

碎银子的形状是不规则,也很容易参假,那么做生意的小商人,饭店老板,平时买菜买米的大妈,经过生活经验的「千锤百炼」,就拥有了跟今天超市收银员一样的技能。

我看到过一些明清时代西方传教士著作史料,他们发现中国当时的老百姓使用白银的特色:


1、使用的不是标准单位的银币,而是形状随意的银条、金条。

2、妇孺老少对准确估算银子重量和成色的技能可谓「稳准狠」,让「老外」十分吃惊。

法国人杜赫德编写的《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有很详细的描述【注解5】:

传教士利国安神父的信中,对中国不铸造标准金币和银币,而是使用不规则的金块、银块十分惊奇。

信中描述中国人善于辨别金银的成色,银子经常被分割小块(页118):

如果是大额支付,也就是以【两】为单位的银子,中国古人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小秤。而且户部官员随时要校验: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的《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册1,页538)引用西方传教士的著作,描述了明清时代的中国人,如何使用白银【注6】:

  • 随身携带剪刀和一种叫戥(děng)子的东西

  • 估算白银的成色、分量的技巧令人惊讶,中国小孩子都会。

  • 随身带着蜡块和盒子,收集白银的银屑。

这就是传教士口中的【戥子】

-----------------------------------------

综上所述:

因为古代中国没有标准化的白银货币,吃饭、购物这种小额支付,当时的古人必须将以「两」为单位的白银,分割为「钱」这样更小的单位。

久而久之,人人熟能生巧。

那么,收银的店小二看一眼客人付的银子,就大概知道分量,以及银子成色,跟今天超市收银员一样,并不值得稀奇。

那么结论是:

这就是经常使用「非标准单位」的白银货币训练出来的。

-------------------------------------

参考资料:

  1. 温才荣. (2006). 中国货币发展史. 广东教育:页225-226

  2. 舞起. (2007). 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人民币. 产权导刊(2), 70-70.

  3. 钟正和. (2007). 古代银两价几何. 知识窗(3), 18-18.

  4. 林泉. (2016). 我国古代的物价. 社区(2), 39-39.

  5. 杜赫德, & 郑德弟. (2005).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 大象出版社.页118

  6. 布, 罗, 代, & 尔. (1992).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结构: 可能和不可能. 三联书店.页538

5

古人在客栈、饭庄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来不问价钱,店小二也从来不数银子,这只能是影视剧中的情节了。在小说、评书等文字性的文学作品中,通常会说明给了多少两银子,毕竟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比如成书于明朝,写宋朝故事的《水浒传》,其中描写了吴用见到了阮氏三兄弟,取了一两银子让阮小七去买酒食。一两银子就买了一大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然后还把阮小二以前欠的酒钱全还上了。

一两银子,已经足够四个人好酒好肉,吃到酒足饭饱,还结余很多了。实际上一个人一次吃5斤牛肉,半只鸡,还有数碗酒水,应该是吃不了这么多的。而且这个物价水平,跟我们现代写小说类似,应该都是比照当时的实际物价水平,略带夸张的进行表达。也就是说,一两银子的实际购买力应该更高。

明朝的一两银子大概是多大一块呢?明朝的标准两约是现在的36克,银子的密度是10.5克/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毫升,差不多也就是4毫升水的体积那么大。形象一点比喻,也就是比一个实心的可乐瓶盖的体积稍微小一点。

这么一比较,四个人吃饱一顿还算很不错的酒食,扔下一块可乐瓶盖大小的银锞子,通常情况下都是多给了不少呀,店小二当然乐于接受了。如果是直接丢下一个银元宝,最小号的银元宝一般也在5两、10两左右了,那就更豪了。

如果影视剧中,吃完饭了,还要去问店小二多少两银子,然后,店小二还要找零,除非是拍纪录片,否则,剧情就太拖沓了。自然,如果要表现穷苦,还是要掏铜板的。

扔下大块的银两就走,即显得人物比较有钱,还显得豪气,正好可以用来衬托江湖豪侠,富商巨贾,或者高官贵戚的气质。即使要问,也是交由下人处理,或者扔下一个大块银两,说不用找了。当然,也有可能有突发事件,需要赶快离开,比如躲开不愿意见的人,异或被人跟踪,或者跟踪别人。

当然,这些只是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的表达,特别是明清以后的小说中,才大量出现银两的使用。这也符合实际情况,银子作为正式货币,开始大量使用,原本就起自明朝中后期。

根据《明史·食货志》的记载,明英宗继位,收取税赋开始使用折算银两的方法,废除了之前不准使用银两交易的禁令。从此,“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

所谓的钱,即常见的铜钱。至于银、钱的换算,在不同时期换算比率是不同的,比如明孝宗时期,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七百枚铜钱。宋朝时,经济发达,银子短缺,一两银子最高时,可以兑换2000多枚铜钱。其他时期也基本类似,这就像现代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一样,在不断的变化。

在明朝之前的历朝历代,金银都是非常匮乏的,甚至铜的供应量都不足够。英宗之所以敢使用银两折算,是因为明朝并没有完全禁止海外贸易,所需的大量银两,就是通过海贸,从美洲大量获得的。这时候的中国才是真正的金银遍地。

可惜的是,到了清朝,数十亿两白银的赔款,把大明朝积累下来的银子大量的赔了出去。

明清时期,银子的规制,大多是五十两左右的马蹄形大银锭,用来统一上缴税赋时容易计算。而民间流通的,多为锤形中银锭,也称小元宝,大约十两左右。更多使用的是小馒头状的银锞子,一个大约一两、二两。其他的就是小于一两的散碎银子。

通常情况下银两交易,还是要找零的。当时的人们,有专用的称,来称量散碎银两,并且有专用工具进行银两的切分。钱的事情,根本不用我们替古人操心。至于扔下大块银子不用找零的富豪,肯定也是有的。这跟我们现在的某些富豪,大把大把的撒钞票应该是一样的。有银子就是任性。

6

想必这一幕很多人都是从古装电视剧中看到的,虽然说影视剧有些虚假与夸张的成分在里面,其实在古代这种场景还是比较合理的,古代的货币不像如今这样有着明确的数额,他们对金钱多少的估算是要靠眼睛来看,用手来掂量的。那么顾客从来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从来不数银子多少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一,货币的差异

古装电视剧中描述的生活大多都是元朝之后的,也就是元,明,清三代,这个阶段的货币是白银,标准单位是两。我们对白银的形象并不陌生,无论是从电视剧中看到或者保存下来的白银,形似一条小船的元宝就是当时标准的货币。白银本身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保值率也很高,因此购买力特别强,所以人们通常都是把白银割开使用,一块掂在手里看上去非常小的白银就足以支撑一次日常的花销。

二,店小二估算金钱的经验丰富

相信这个是不难理解的,就像如今餐馆的服务员或者前台服务员,真钱假钱他们一看便知,经验甚至不输银行的服务员,他们每天和银子打交道,熟能生巧久而久之快速掂量出一些银子的重量自然不在话下。一顿饭的价格也是估算的,因此相应的白银数量也没有严格的标准,店小二简单的用手掂量一下心里就有了答案,毕竟白银看的不是数量而是重量,店小二也没必要去计较这些,况且那时候的人们几乎都是多给钱,很少出现钱数不够的情况。

三,古代人对金钱的意识淡薄

由于当时市面上流通的都是看重量不看质量的白银,因此他们心中对钱的多少没有明确的概念,其实这未免不是一件好事,起码他们不会因为一些金钱产生矛盾或者发生冲突,这一方面他们做得比现代人要好,对于像吃饭娱乐这样的日常花销他们的态度都是无所谓的,钱多钱少在他们心里只是一个概念,大额支付通常用特定的工具来衡量白银的多少,类似于现在使用的秤,不过他们还是不会因为一点钱去斤斤计较的。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更加了解了古代的生活,就像电视剧中那样,对于吃饭这种小额支付,顾客一般都是多给而不会少给,因此他们不会去问多少钱,店小二也自然领情,不去细数白银的多少,而是简单的从手里掂量一番,数量多少他们心里有底,这是元明清时期的一种习惯,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


其实古代的很多生活细节值得我们去关注,更值得去学习。就比如说顾客吃完饭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宁可多给也不少给,店小二象征性的掂量一下白银,不去细数钱财的多少,这既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信任,也体现了古代人简单质朴的生活,他们对金钱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同于当代人,这是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

7

实际上,我们一直被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剧误导着。侠客吃完饭,不问饭钱多少,掏出一块银子放在桌子上,扭头就走。店小二走过来拿起银子在手中掂量掂量,喜笑颜开,拿走送到掌柜跟前入账。这样的桥段完全是文艺作品中虚构出来的,古人吃完饭绝对不会出现这么潇洒付账的情况。

银子在古代可是大面值货币,在明、清之前,西方大量白银还没有流通到我国,因此,银子在此时还不是主要货币,主要货币是铜钱。即使在明清之后,也只有一些富商出门才携带较多银子,普通老百姓生活消费用铜钱支付就足够了。

一两银子约等于1000个铜钱的价值,其购买力非常强悍,由于物价、生产力等方面的因素,一两银子在各个朝代的价值也不一样。如果以大米作为物物交换的基准,换算下来,在唐代,银子的价值最高,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5000元人民币,宋代相当于1500元左右,明代是1000元左右,清代最低,相当于500元左右,清代晚期,甚至下降到了300元左右。

在看一个侠客一顿吃多少食物?以古典小说或影视剧常常描述的情节为例。

就算是1碟小菜,2斤酱牛肉,4个馒头,5斤花雕,这些食物放到现在也最多值200元。实际上,在古代,还要更便宜一些。

东汉文史学家班固(32年——92年)曾经撰写了一本《汉书·食货志》,是一本纪传体史书,详细记载了历朝历代的人口数量、国土面积、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以及老百姓吃喝玩乐消费的情况。自汉代后,各个朝代都效仿《汉书·食货志》的题材,编撰和记录本朝的各行各业发展情况。

其中,《清史·食货志》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老百姓拿1文钱去酱货铺买东西,店小二用小碗,跟喝茶的盖碗大小相当,给他打了四样东西,分别是酱、醋、油、酒各1碗,如果按照重量来计算,每碗不会少于1两。可见,1文钱在清代还是挺值钱,抵得上现代的5毛——1元钱。

而清代1两银子等于800文钱。如果拿1两银子购买这四样东西,要买好大约320斤。也现在的物价来计算,这几百斤东西少说也值2000元。进一步说,清代1两银子的实际价值不止500元或300元。

如果一个侠客一顿吃了1碟小菜,2斤酱牛肉,4个馒头,5斤花雕,就放下1块银子离去,那不是败家子就是傻子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实际上,这些吃食用几十到100个铜板完全够支付了。

况且,古代银子都由官方统一铸造,每块规格主要有50两,20两,10两,5两,2两,如果吃那么一点东西,扔出这么大的钱,分明不合常情。购物时也极不方便,需要别人找出好多钱,做小生意的商人也不愿意接收。

所以,人们就把银子切割成小块来使用,即使这样,还是很少用到银子。银子只有在那些钱庄结算时才用到,或者在购买大件东西时才用到,普通人家还是用铜钱。

8

为什么?因为那是演的!根本不真实,只不过影视剧嘛,为了体现主角的豪爽常常都会有这么一段,丢给店小二一锭银子,然后扬长而去。

当然了,如此不真实的场景里有一点是很真实的,那就是在古代一锭银子的购买力非常强,所以主角留下银子,店小二根本不用考虑这锭银子够不够饭钱,除非像“海天盛筵”那般奢靡,否则一顿普通甚至稍微豪华一点的饭,最小的一两银锭都足够了!

其实在古代,民间流通的货币最主要的不是银锭而是方孔圆钱。银锭最初只是用于官方贸易,明初朱元璋还曾下令严禁民间流通银锭,只不过随着白银开采量以及民间贸易量的增加,银锭也开始在民间流通,但也是在大宗贸易市场上流通,普通老百姓生活当中是根本不可能用到银锭的,甚至很多人一辈子连个银锭就没见过,因为银锭对他们来讲根本就是巨资!

那么这里就看看古代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如何吧!

在唐朝,1斗米卖5文钱,一般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左右,这样一两银子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3元一斤计算,那么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7080元的购买力。

在宋朝,1石米卖600—300钱,一两银子是200文铜钱,那么一两银子可以买到4—8石大米,宋朝一石约为66公斤,那么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约1584—3168元。

以此类推

在明朝,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大米,差不多370斤,那么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1110元。

在清朝,一两银子能够兑换1000文铜钱,一石米需要600到700文钱,一两银子可以买1.4—1.7石大米。一石大约70公斤,那么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约588—714元。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白银在古代的购买力是逐渐下降的,到了清后期一两白银的购买力甚至降到了200元左右。

但很多古代影视剧的背景都常常设置在比较久远的唐宋明时期,所以那种动不动就拿出一锭银子付饭钱是极其不真实的。

就比如说《射雕英雄传》郭靖和黄蓉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郭靖不仅请黄蓉大吃大喝还送她马匹送她银两,这大手笔,根本就是比肩王思聪的存在好吧!

还有《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被贾府赏赐了20两,红楼梦设定的场景是明朝,那么这20两就是两万多块钱啊,怪不得刘姥姥那么激动!

当然了以上这些数据只是一个大概的数据,而且每个朝代不同时期一两银子的购买力也会有所不同,战乱等特殊时期更不包含在内。毕竟考虑这么多,太复杂,本人水平有限更不可能详加细分。

但以上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影视剧中动不动拿出一锭银子是有多么不靠谱了!

9

题主所问的场景都是跟武侠相关,比如喝了十八碗酒的武松,比如花和尚鲁智深吃酒,比如乔峰乔帮主吃饭。他们都是及其好爽地呼叫店小二,然后大快朵颐地吃牛肉,开怀畅饮地喝美酒。临了,掏出二两银子,向桌上这么一甩,就潇洒地离开。店小二满脸堆笑地说慢走,就开始收拾桌上残局。

细心如题主的人问题就来了。大侠银两这么一扔,难道不怕给多。店小二难道不怕给少,尤其是给的银两分量不足甚至是假币吗?为什么大侠不问价,店小二不数钱呢?

福垊曾说影视剧里都是骗人的,我们看武侠之类的影视剧,一般都是都两宋时期的,而元朝之前用的货币都是铜板,宋朝四川地区用过被称为交子的纸币。武松、花和尚、乔峰他们吃饭说起来带得应该是铜板,而不是银子。再说了他们这些人本身就是元末甚至今天的小说家创造出来的人物。

那么站在小说家和影视剧的角度再糅合(元明清)历史实际,福垊也能给您解释原因。小说和影视剧之所以大侠买单简单化,为得是表现出大侠是大款,大侠很豪爽,以及大侠是这里的常客,店小二收银技术的专业,还有就是牛肉很贵。因为是常客,所以不用问价也不用讲价。明清时期的店小二(收银员)只要通过眼睛观察、小手掂量就知道银子的真伪甚至成色,常客原因也就有了信用,一看就知道多少钱。福垊印象中大侠一般都是支付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大概相当于5000块左右吧。为什么他们吃一顿饭就要5000块呢?电视剧里的武松竟然拿了个银元宝,真是太有钱了。拿武松举例、武松喝得是黄酒,喝了十八碗,吃了两斤牛肉。那时候的牛肉可贵了,有多贵,估计不比神户牛便宜。因为牛是生产工具,国家禁止宰杀,而宰杀的老牛却又寥寥无几,物以稀为贵嘛。加上大侠们都大受大脚惯了,难免会给店小二一些小费。福垊猜想这也算是大侠们仗义疏财,对店小二的补贴吧。

而在元明清实际的历史中,无论是大侠、商人他们带得都碎银子,这些碎银子完全够他们路途上的盘缠所用。至于吃饭还是要找零的,店小二通过掂量碎银子来判断银子的品相、成分,甚至有专门的称银子工具戥子。戥子实际就是小秤。此外还有钢剪,还有凿子、锤子、刀子来分割碎银子,完成今天所说的找零。如果是小额交易,他们一般用铜板。所以福垊说,吃个饭动辄二两甚至一个元宝还不用找钱的场景只存在于小说和影视剧中,当真您就输了。

10

这个场景应该是来自电视剧和武侠小说里,一个手提长剑的大侠在吃完饭后,随手丢下一锭银子,喊一声小二结账,然后飘然而去。

大侠们吃饭的标配一般是一壶上等好酒和二斤牛肉。阁主查了一些资料,一头成年壮牛大概值五六两银子。那么二斤牛肉加一壶酒又会值多少钱呢?恐怕几十个铜板就够了。

一锭银子足有好几两,店小二买一头牛都够了,估计在一边笑都笑傻了。且慢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到高潮,历史上的牛长得非常慢,并且产量很低。作为当时的重要生产工具,政府是严禁杀牛的,除非是病死或者摔死的。

也就是说在历史上很难吃到牛肉,这基本上是违法的勾当,相当于现在吃那些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肉,是要定罪的。当然那些大侠们(根据考证,历史上的很多大侠其实是黑社会)一贯是不遵守国家法律的,大概是故意借吃牛肉与政府作对。

在中国历史上,一户农村人家,在自给自足的生活环境中,一年用五六两银子就可以过非常不错的日子。就算你生活在城市中,二三十多两银子足够一个家庭过一年的。

从以上我们不难判断出,历史上的人们其实很少用到银子的,大多数人正常消费都是用铜钱。用绳子把铜钱从钱孔中穿起来,然后放进钱袋里,这是古代出门人的标配。 京剧里有一出戏叫十五贯,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当然,如果你是做大买卖的,带上铜钱确实比较麻烦。用银子自然很方便,但是银子非常贵重。就算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这时碎银子就派上用场了。

如果一个人带了几两银子出门,那些商贩们基本上都很难找得开。当然这也不是一件难事,当时的政府都考虑到了。在很多地方都有将白银切割开来的官方场所,方便老百姓支付。

按照有关专家的测算,一锭银子差不多有二两,放在古代历史上可以吃一桌满汉全席。如果一个大侠丢下银子转身就走,和现在的一些土豪吃饭差不多,拿出几千块钱,然后说不用找了。

在古代,那些开店经商的人从小都接受过专业培训,他们对银子的成色和重量非常熟悉,随手一摸就能掂量出来价值几何。这其实跟那些专业卖豆腐和猪肉的商户差不多,一刀下去基本上都是准称。

人性是进化的非常慢的,现在社会风气有多败坏,历史上也差不多。在古代,就有很多人制造假钞的,也就是假银子。他们在土块或其他材料上刷上一层银色颜料,就拿到大街上来骗人。就像纪晓岚这样的牛人也被那些骗子骗过好多次,买东西被找回来假银子,跟现在买东西被找假钱一样的。

历史上的所谓大侠,要么出身豪门,要么就是混黑社会的,基本上也没有什么穷人。这种出身的人根本就不差钱,当然也有可能身上的钱是抢来的。因此在吃完饭后,扔出一锭银子,不用小二算账就直接走路的情况还是有的,这样装逼还是比较拉风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