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啊,我觉得张飞死了,非常可惜。

张飞(约166-221)字益德(《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六》作“益德”,《三国演义》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陈寿对张飞评价很高,他认为:“张飞跟关羽都是万人敌,为世之虎臣。关羽报效曹操,张飞义释严颜,都有国士之风。”

虎臣好理解,对国士不一定能够很好的感知。

我的理解就好比是说时代榜样,道德楷模。

这或许就是有些资料所说的张飞并不是一味地鲁莽,还善于绘画、书法,尤其擅长草书。

尽管张飞很有能力,但纵观其一生,并没有很突出的作为。

黄巾起义爆发以后,张飞与关羽一起参加了刘备组织的义勇军镇压起义军,立下了不小的功绩,但没有得到合理的封赏。

从此之后,追随刘备东征西讨,辗转各地,居无定所。几乎跟刘备一样,屡败屡战,没有多少建树。

至于说三英战吕布,喝断当阳桥,都是演义的桥段,当不得真。

最值得一提的是,张飞义释严颜。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接受益州牧刘璋的邀请进入西川,张飞与诸葛亮、关羽、赵云等留守荆州。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命张飞与诸葛亮、赵云入蜀。

张飞在江州生擒巴郡太守严颜,并义释严颜,替刘备收服一员大将。

这是张飞一生中的经典之作。

刘备占据益州后,命张飞镇守巴中。

建安二十年(215年),张飞在宕渠击败魏国名将张郃,巴西郡自此获得安定。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与曹操对峙汉中,取得胜利后,进位汉中王,拜张飞为右将军。

221年,刘备称帝,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

同年,刘备为替关羽报仇,令张飞一同出兵讨伐孙权。

张飞被其部将范疆、张达杀害。

不管是否有桃园结义一说,但张飞与关羽一起追随刘备一生,不离不弃,同甘共苦,可敬可叹。

但总感觉张飞似乎是没有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没能做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作为带头大哥刘备,没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张飞去摧城拔寨,做出更大功绩,有些遗憾。

特别是最后,在最需要张飞展现能力的时候,却由于自己的个性导致了不该有的错误,实在是令人惋惜。

作为一个战将,战死沙场,是自豪的事情。

但却死在了出征的前夕,而且是如此窝囊的死去,实在是令人感觉很可惜。

以前不是很喜欢张飞,感觉就一个粗鲁的汉子;

但了解了他的历史,感觉张飞其实很可爱,令人尊重。

最佳贡献者
2

带兵者爱兵如子,刘备的失败就是感情用事,仗着刘,关,张情若兄弟,不尊守法度,例如关羽目中无人,就连诸葛亮也不在眼中,刘备封了马超,黄忠,很是不服,实质上是连刘备的行事风格关羽也不放在眼中,刘备不以法治国,说穿了是一草莾英雄最终成不了气候,为什么诸葛亮尽其毕生精力最终不理想,因国家法度不行,刘备的夷陵之战是个人说了算,有没开会集体讨论,征求核心人员意见呢?上梁不正上梁歪,张飞更无需解释,醉酒丢徐州本应早该杀头,刘备竟说出: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服这种下流话来,视法度如儿戏,打着汉朝的旗号想统一国家自己称帝,放任自流由关羽,张飞横行霸道,这也是一种黑恶势力,张飞最终把鞭打,惩罚士兵为家常小菜,离心离德,士兵将士寒心,就是打起仗来如风头不对是一哄而散,部队没凝聚力,关羽兵败亦如此,张飞被部下割了脑袋,人家也拼着命做下的买卖,如被发觉也是死,宁可拼死也要碰一下运气,结果赢了连张飞的脑袋投了东吴,所以说张飞死不足惜,他不死那死的人更多,一个没有法度的团队就是一盘散沙,而张飞没死在战场,让啼笑皆非!太不值了。


3

当然可惜!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势力达到了巅峰,甚至可以与曹魏分庭抗礼,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的结果。但表面看风光无比,其实个中隐患一直存在,一是,战将人才谋士远比不上曹魏,五虎将个个能征惯战威名赫赫,但除了五虎将之外,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一个魏延了;二是,关张作为刘备的结拜兄弟,只唯刘备马首是瞻,与军中第一智囊诸葛亮不能做到真正的互相尊重和谐相处,而且关羽眼高于顶刚愎自用,张飞有勇无谋且酗酒动不动鞭挞士卒,这些都给刘备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关羽兵败丢掉荆州,刘备不但失去了最信任的部下和兄弟,也丢掉了近一半的地盘,古人和现代一样,一个国家有足够的地盘,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物力包括兵源补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飞遇害,又给刘备心窝里重重捅了一刀,刘备不但丢掉了一半辛苦一生打下来的江山,也失去了两个兄弟,五虎将已去其二,黄忠老迈,人才凋零,国小力弱,蜀汉政权也笈笈可危。性格决定命运,张飞英雄盖世却死于部下的暗算是非常可惜的,本来人才就比不上曹魏的刘备又损失了能独挡一面的先锋大将!关羽张飞的接连出事对刘备的影响是致命的,也预示着刘备的事业由顶峰开始走向没落。

4

岂止是可惜。

刘备痛惜,是因为兄弟情深。诸葛亮叹惜,是因为他非常清楚,没有张飞,刘备的东征伐吴必定失败。

我一直以为,张飞的智慧在《三国演义》里是作者刻意低估的,为的是突出他莽勇的形象。但一个真正的智者,光芒无处不在,任你妙笔如何弛骋纸上,纸背后依然会刻下他绚烂神迹。

我之前说过,在桃园三结义里,张飞只一面之缘,就把一个卖草鞋的,一个卖冬枣的当成兄弟,甚至不惜倾家荡产。作者本意是突出张飞的莽,但事实证明,张飞识人之术有多么的高明。

同意我这种看法的还有一人,那就是多智近妖的诸葛孔明。当年凤雏庞统死于落风坡后,诸葛亮意欲兵分两路直取西川,另一路大军的统帅是谁?

是张飞。

隆中对里,诸葛亮说明了西川对于刘备的重要性。所以,能否夺取西川,决定了天下大势以后的走向。既然如比,诸葛亮一生谨慎,却依然选择张飞,就说明张飞的确是可以独当一面的统帅人物。

5

可惜啦,太可惜啦,就差一步,就差一步,三爷就能吃上香喷喷的老面馒头啦。??

哈,事实上,飞哥之死和传说中的“蛮头”诞生,差了至少三四年。

6

入蜀时,诸葛亮是张飞副将,假设张飞不死,托孤之臣至少张飞,诸葛亮和李严,张飞资历最老,又知军,到时会是什么情况?张主战,诸葛亮主内?

7

张飞之死,三国志讲了事实,三国演义描绘了细节。三爷死则死矣,只是害苦了昭烈帝,也害苦了丞相,更害苦了季汉政权。

三爷若存,则东征大军便有独当一面的帅才,三爷督前部,先主镇中军,子龙合后,先主便可放心让这位曾大败张颌的良将与吴兵周旋,东征也将从容得多,就算败了,先主也能在子龙接应下从容撤军入峡口,实力保存下来,军事上持续高压东吴,配合葛公的政治外交攻势,徐图进取,诸多历史细节或将改写。

三爷一死,于东征布局是临阵丧帅,于私人感情是断其臂膀,这些都令先主心态崩盘,在战场上,尤其东征这样的国战,心态太重要了,闲庭信步方能算无遗策,急躁冒进便会一败涂地。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先主只好把自己押上去,最后一把火成就了雄姿英发的陆伯言。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8

三国里无论谁死了好似都会伤心。

张飞死的也的确很敞屈,不是病死,不是战死,而是被手下范疆张达偷袭而死。

张飞身强力壮,如果没有意外,估计活到诸葛亮北伐都很正常,那他的舞台会更大。

作为刘备的元老功臣,张飞算是成长较晚的了,没有像关羽一样独挡一面。

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该见过猪跑,张飞在汉中之战前大破张郃,入川时又曾独领一军,己经可以称得上蜀汉名将了。

在人才略少的蜀汉,张飞的存在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张飞不死,那伐吴之战的先锋肯定是他,凭其勇猛以及复仇之志,或许会取得比冯习,张南更出彩的结果也说不定。

如果活到诸葛亮北伐,守街亭的一定是他,那么与张郃的双雄对决将更加充满未知。

可惜这一切只是奢望,阵寿也只能说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可能也蕴含着一丝可惜吧!


关注我,有更多三国故事

9

人都会死。不可惜。我认为关羽的死,最可惜。历史上死的最可惜的人我觉得是项羽。

10

毕竟我不是刘备,所以张飞之死,谈不上可惜。就比较大众的版本来说,张飞这厮脾气暴烈,动不动就不拿部下当人,想打就打,要揍便揍,最后死于部下之手,假如他就是一般的将帅,如此结局,听起来是不是还有点大快人心呢。就算他是名流千古的将帅,听起来也还是有点死有余辜了。



事实上,可以想象,诸如张飞这种人物,那是十分讨厌的。大家的重心都放在了刘关张三人结拜打天下的“美谈”之上,他们的情谊和成绩光环耀眼,因而往往都忽略了他们自身具备的“污点”。简而言之,这就是“成王败寇”的历史眼光。然而,少了人性和常识的观点,一定是要落后的。



一个人的能力和功绩,以及他所抱的大腿,一定都不能是隐藏和原谅他的“污点”的工具,否则受其伤害者就太冤大头。因此,张飞的死难以觉得可惜。如果觉得可惜,那就有点赞同“有才便可无德”的意思了。



随着我们的进步,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是德行丑恶,那他能力越大就肯定不只是责任越大那么简单了,他能力越大,基本上只能是倒霉的人越多。

所以,张飞之死,我不觉得可惜。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