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成18世纪的普鲁士军队用17世纪鸟铳对付八旗铁骑,一样是个死。武器性能的代差、战术的落后,即便用严苛纪律和较强心理素质来弥补也无济于事。萨尔浒之战时,明军多支装备火器的部队表现很勇猛,但也难挽败局。
先说明军(也包括配合作战的朝军)火器的问题。中世纪法国重甲骑兵(骑士)的集团冲锋速度不到30公里/小时,轻骑兵的冲击速度(太快容易搞散队形,太慢则减弱冲击力)可达40公里/小时,也就是说骑兵每秒最快能突进11米左右。而明军和朝鲜鸟枪手装备的其实是仿自日寇的葡萄牙式火绳枪(又称“铁炮”),最远射程约90米,在这个距离上可洞穿2毫米厚铁甲。乍看起来,明军火器威力不小,但实战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最早大量装备类似西式鸟铳的明朝军队,是嘉靖年间在江浙闽一带清剿倭寇的戚家军。史载,明朝兵仗局仅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就根据被俘日本工匠(来自种子岛的倭寇)所供方法,仿制日本鸟铳1万支。这批枪械被优先配发给戚继光正在编练的新军,当时公认浙江所造鸟铳(采用木炭冶炼出的杂质较少的闽铁)最为精良。
但很可惜,鸟铳制作工艺传到北方后,开始改用煤炭炼铁,过多的硫、磷等杂质因此渗入而使铁质发脆,结果造出的铳管也“迸炸常多”,可靠性相当差。史载,明朝火枪手“不敢连放五七铳,恐内热火起,且虑其破”。换言之,连续装填射击5至7次,明军鸟铳就可能炸膛。所以,“三段击”(日制“倭铳”质量要比中朝仿制品好得多)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明军在战场真正实施起来难度很大。
而腓特烈大帝时代的普军,所用滑膛枪相比17世纪的鸟铳已有重大技术进步,一名熟练的士兵每分钟可开火4至5次,一般不会炸膛,而且步枪还可以上刺刀进行白刃战(当时欧洲军队也很重视拼刺训练)。另外别忘了18世纪的普军大炮(虽然腓特烈大帝不太喜欢炮兵),榴霰弹对付骑兵那就是“割麦子”,但很可惜,明军并没有这么精良的装备(几千斤的红衣大炮要塞防御还行,用于野战纯属作死)。
另外,从16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南倭北寇”边防危机加剧,南北明军(比如浙军和边军)的武器装备、战术思想渐趋分野——北军擅长骑兵作战,以弓箭、短刀为主要装备,火器方面这不太重视,主要以三眼铳、快枪(手持铳筒)作为辅助火器。而浙军以步兵阵列迎敌,远射以西式鸟铳为主要火器,近战则配合运用长短兵器。
快枪因设计缺陷,无法精确瞄准,加之做工粗糙,经常因铅丸与铳筒口径不合而无法装弹,而且“柄短赘重”,火器手操作起来很费劲。三眼铳因为可以“一铳三放”,火力有所增强,但有效杀伤距离只有四五十米,明军最多也就开火1轮,根本来不及二次装填,敌军骑兵便杀到眼前。
那么,明末边军与八旗兵打仗,装备的主要是哪一类火器呢?很遗憾,恰恰是、质量低劣的快枪、三眼铳,以及少量性能并不可靠的鸟铳。戚继光奉命北上蓟镇改革边军时,也受到后者骑射传统的阻碍,难以推广鸟铳御敌战术。而辽东镇,干脆对鸟铳置之不理,仍以三眼铳为标准火器。
再说战术。实际上,就算用质量较好的浙军鸟铳、佛郎机(轻型火炮)对付八旗铁骑,也必须严格训练,而且必须依托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史载,萨尔浒之战时,3000多名朝鲜火枪手(另有近4000装备冷兵器的步兵)配合明军作战,因明军大队(前出冒进)溃散,朝军曾独自抗击八旗4万铁骑。
由于敌方突然发起进攻,朝军仓皇接敌,阵前只有拒马暂时阻挡敌骑兵冲击。朝军采取的还是第一排鸟铳手放枪(并非听号令齐射),后面士兵手忙脚乱帮着清理枪管、装药的落后射击方式,导致火力稀稀拉拉。即便这样,仍然在战斗初期使“虏骑阻而不能突,而屡进屡退”。
但需要说明的是,朝军鸟铳质量更差,“三放则铳热,不可再放”(连续开火3次就容易炸膛),这时候就需要“以布数尺,用水打湿,以布湿铳,可以长放不歇”。但八旗军是不会给对手冷却枪膛时间的。史载,八旗铁骑最擅长的战术是用人马皆披重甲的重骑兵居前冲阵(相当于肉盾+敢死队),穿轻便锁子甲的轻骑兵则跟随在后,以箭雨迫使敌军阵脚散乱,之后左右包抄追杀溃敌。
八旗军所用弓箭虽然有效射程和威力不及鸟铳,但不会炸膛,且采用密集攒射法,加上人多势众,短距杀伤效果很可怕。朝军则基本无护具,中上1箭非死即伤,后来又赶上风向突变,鸟铳手在劲风中无法瞄准甚至点火,火力更加削弱,八旗军趁机搬开拒马,接下来的战斗就变成一边倒的屠杀了。
参照侵朝之战中的日军鸟铳手,凡是能取得较大战果的,无一不是利用了城防要塞、狭窄巷道、山地高坡、野战木栅(甚至粮包、沙袋堆砌的临时工事),来克制、抵消对手的骑兵优势。而且,双方兵力差距不能太过悬殊(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也是八旗军擅长的战法),用3000鸟铳手对付4万铁骑,这仗就是换成腓特烈大帝指挥普鲁士军队去打,下场也好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