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启动巴巴罗萨计划对苏联苏维埃发动闪击战,震惊了全世界,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莫斯科。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在德国纳粹打响第一枪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元帅却突然消失在公众视线,行踪成谜,时间长达整整两周。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里面又有什么玄机呢?
首先,在二战特殊时期,在苏联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对斯大林来说,怎样应对德国发动的突然袭击,怎样采取措施建立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才是斯大林面临的紧要问题。
鼓舞士气固然重要,但应对突变更为重要。所以,斯大林没有出现在新闻里面,也很正常。我们不能拿和平时期的领导人出镜频率去判断战争时期的领导人行程报道。
斯大林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对自己严重的战略误判进行反思
都说斯大林对于德国纳粹的称霸战略没有清醒的认识,对德国进攻苏联没有足够的警惕,没有进行有效的防御部署,这都是事实。 许多史学家的专家和历史爱好者都觉得德国的突然袭击给苏联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这也是事实。
可是以当时的情况,斯大林就是预测到了希特勒的战略,掌握了德军的东西,主动进行防御,也改变不了战场局势。
进攻苏联给苏联造成极大损失,这里面斯大林个人失误是有的。 但后世有个奇怪的观点,似乎只要斯大林不放松警惕,就不会吃那么大亏似的,那么法国人日日夜夜在修马奇诺防线,防备完善吧?结果又怎么样?还不是被希特勒打得一败涂地?
德军突袭之后,斯大林在消失的那段时间里对希特勒恨之入骨,就像盟友背叛了自己那样感到震怒和屈辱。 斯大林在消失的那段时间会痛定思痛,反思自己的外交政策,为自己和德国人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懊悔,觉得自己被希特勒这个大骗子给耍了。
德军进攻苏联的时候,斯大林成了全世界的笑柄。那么“牢不可破”的盟友竟然向苏联举起屠刀。 斯大林在消失的那段时间,肯定会后悔没有看透希特勒的真实面目,如果一切重来,斯大林绝对不会再和豺狼结盟,去与虎谋皮。
其实,促进德国进攻苏联的,正是斯大林自己
某种意义上来说,促使德国人向苏联开战的不是别人,正是苏联人自己。
1937至1938年被称为苏联"大恐怖"时期,在此期间,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万人遭枪杀。苏军将领有80%在恐怖时期被清洗。其中包括苏联的战神,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
图哈切夫斯基是个军事天才,苏联红军第一集团军的创始人。在26岁时就担任第五集团军司令,27岁时担任高加索战线司令,成功指挥了叶戈尔雷克战役和北高加索战役,一举歼灭了苏联境内的白匪主力。
图哈切夫斯基不仅是个战功卓著的将军,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军事理论家,为苏联培育了一大批高级指挥官。 图哈切夫斯基战功卓著,威震欧洲,被称为苏联的红色拿破仑。
图哈切夫斯基曾经在德国工作过一段时间,希特勒也拜访过他,听他经过现代战争中的大纵深战役理论,对这个红色拿破仑既敬佩又恐惧。 但1937年,这个让德国人恐惧的战神却突然死了,死在了自己人手里,先后被处决的还有七名苏联将军和五名元帅。
苏联的大清洗,让经历大清洗不久的苏军在入侵芬兰的在苏芬战争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苏军对付芬兰这样的小国,出动了比对方多十倍的兵力,付出了百万士兵的代价才勉强胜利。
一名芬兰老兵回忆说:“一个芬兰士兵,要换取10名苏联士兵的生命。”战争结束后,一位苏联红军高级将领悲愤地说:"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得到了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也只够埋葬我们牺牲的战友。 时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的华西列夫斯基将军也坦白地说:"芬兰战争是我们的一大耻辱。”
苏联军队在入侵芬兰战争中的糟糕表现大大出乎德国预料,让德国人从骨子里瞧不起苏联军人,觉得苏军不堪一击。这也为希特勒提前进攻苏联下定了决心。
时间到了1941,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决心已下,箭在弦上。 可斯大林非常自信,认为德国在没有摆平英国之前,不会进攻苏联。尽管他收到不少来自美英方面关于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但斯大林依旧无动于衷。反而觉得那是美英的反间计。
所以,当前方传来德军入侵的消息时,斯大林被希特勒的失信而击倒。同时,斯大林还担心自己因这一战略失误会受到党内外的指责而失去领导地位。
但短暂的冷静之后,斯大林在德军向苏联发动进攻第二天就开始工作,马上担负起领导苏联的重任,接见军队将领朱可夫、铁木辛哥,召集召集的助手莫洛托夫、日加列夫。
6月24日晚上,斯大林和自己智囊制定了坚壁清野,焦土政策等应对德国入侵的战略方针。确定了和美英结盟,争取援助的外交政策。
两周后。斯大林元帅又出现在公众视线,他号召苏联人民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宣布成立了红军最高统帅部,斯大林自己担任总司令,苏联卫国战争正式打响。
所以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处于紧急关头,斯大林在制定作战方针,积极应对德国入侵。在非常时期,苏联高层有意对外封锁消息,斯大林的工作日程没有对外报道,以便一切工作在机密的情况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