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这里是传说中帝尧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和中山国都曾在保定境内建都。西依太行山脉、东为冀中平原、北控三关、南通九省的保定自古以来就素有”天下通衢“、”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由于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后使中原门户洞开,所以宋太祖赵匡胤立国后在当时的清苑县设”保塞军“。公元981年保塞军升级为保州。1275年元朝改保州为保定路,保定由此得名。历史上高渐离易水送别荆轲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1386年明朝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邻近京城的保定设置保定巡抚署。崇祯十一年(1638年)设保定总督,同时置保定总监军。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雍正二年(1724年)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直隶总督的驻地保定至此成为直隶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清代的直隶省版图主要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同时囊括了今天的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山东、山西、河南、辽宁、内蒙古的各一部分。直隶总督在清代督抚之中是最为位高权重者——集军事、行政、盐业、河道等各项权力于一身,到了近代以后还身兼掌管外交、海军等事务的北洋大臣,其权力已超过了直隶省的范围之内,因此设在保定的直隶总督衙门被称为省府第一衙。
始建于清雍正七年的直隶总督衙署号称”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这座衙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位帝王,见证了清王朝由盛转衰直至最终灭亡的全过程。历任总督中不乏像雍正朝的李卫以及晚清时期的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我们熟悉的人物。其中在此任职25年的李鸿章为历任直隶总督中任职时间最长者,他在任时期也正是直隶总督的权力极盛时期。保定的文化古迹号称有”三宝“——”一文、一武、一衙署“。除了直隶总督衙署外的一文一武分别指的是莲池书院和保定军校。莲池是元代汝南王张柔所建,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园之一,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时任直隶总督李卫奉雍正皇帝的旨意在此创建莲池书院,清末状元刘春霖、清史馆总纂王树楠、中华民国副总统冯国璋就曾就读于此。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在保定创办了北洋陆军将弁学堂,1906年建保定陆军军官学堂,1909年更名为陆军预备大学堂。1912年陆军预备大学堂迁往北京,袁世凯在保定始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俗称保定军校)。保定军校及其前身为近代中国贡献的军事人物有:熊秉琦、靳云鹏、吴佩孚、孙传芳、王承斌、蒋介石、张群、李济深、叶挺、董振堂、邓演达、熊式辉、张治中、傅作义、唐生智、郝梦麟、秦德纯、顾祝同。陈诚、白崇禧、钱大钧、刘峙、薛岳、蔡廷锴、蒋光鼐......
北洋政府时代沿袭了清代的直隶省建制,尽管袁世凯名义上也承认南京为中华民国首都,但在整个北洋时代北京是事实上的国家政治中心。这一时期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被设置成为独立的京兆省,而直隶省会在1913年由保定迁往晚清时期北洋大臣的驻地天津。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将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同时撤销京兆省建制,北京并入河北并被确定为河北省会,但在两年后又将河北省会迁回天津。1935年6月6日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下河北省政府由天津迁至保定,日本随即在天津成立了伪河北公署。1937年9月24日日军侵占保定。1939年伪河北公署由天津迁往保定。日本战败投降后保定光复,国民党河北省政府驻保定。1947年10月河北省会由保定迁往北平。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12月6日保定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成立,保定成为河北省会。
事实上近代以来保定的政治地位一直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1870年11月清政府撤销了复杂和外国通商事务的三口通商大臣,将洋务工作转交直隶总督一并处理,原通商大臣衙署改为直隶行馆。此后每年海口春融开冻后由保定移驻天津,冬季封河后则返回保定,如遇天津有紧急事务处理也不必拘泥于封河后回省办公的定制。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直隶总督在保定、天津之间轮转的惯例,直隶形成了事实上的保定、天津双省会格局。这在全国是首例,也是特例。随着国门的进一步开放外交、海军等工作显得越发重要,作为沿海港口的天津的政治经济地位更加突显,而位于内地的保定的政治地位则呈现日益下降的趋势。保定的城市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人口锐减,经济衰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5年国民政府将河北省政府迁到保定才稍有改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天津被确立为直辖市而从河北省分化出来,保定被确定为河北省会,但没多久河北省政府决策层的目光将聚焦到如今的河北省会石家庄。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在河北省的石家庄交汇,石家庄就此成为铁路枢纽城市。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石家庄市西北部的平山县的西柏坡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因此石家庄又有“新中国的摇篮”之称。1948年5月9日华北人民政府在石家庄成立,其政治中心地位开始初显。1954年1月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今国务院)提出申请:我省自建省以来省会即设于保定,该市虽经几年来的恢复发展,但由于缺乏工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将来也不大可能成为工业城市。而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有计划建设时期,省的领导重心必须向城市特别是工业城市转移。省会设于保定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省的领导工作。我省的石家庄市地处平汉、正太两铁路干线的交点,工业比较发达,也将是全国重要工业城市之一,且为军事要地,在国家建设发展中该市必将成为全省经济文化中心。为便于更好地领导工业,推动全省建设工作,特呈请将省会迁往石家庄。该请示上报后华北局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均批准同意河北省会由保定迁往石家庄。但这时正值一五计划实施的关键时期,1955年8月河北省委在多次研究后决定:为贯彻中央”厉行全面节约,反对一切浪费“、集中一切力量完成一五计划的精神故暂缓迁建省会。
1958年2月6日国务院通过决议将天津由直辖市改为隶属于河北省的省辖市,河北省委认为:天津作为一个大工业城市对河北省的工业化建设将是一个重要依托,于是将省会又保定迁往天津。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国防安全一度面临极其严重的威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大力封锁我国,与此同时中苏关系的恶化使北部边境也面临严峻的战略形势,考虑到天津作为沿海城市在战时状态下将直接处于最前线,于是河北省委研究后决定将省会迁回保定。同时省会回迁保定也利于更好地面向农村,尽快把粮食生产搞上去,以相应中央为防备潜在的战争威胁而提出的”备荒“方针。1966年5月河北省委、省人委、省直属机关及河北大学等单位陆续迁回保定,为防备当时潜在的战争威胁而特意在省会回迁过程中制定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省委、省人委回迁保定,但河北省各直属机关并没全部回迁保定,而是分散在保定周边20多个县:省教育厅在定兴县,省交通厅在安新县,省卫生厅在高碑店,省商业厅、省供销社在定县,省水利厅在安国县,省粮食厅在徐水县,省直属机关工委在任丘县,有的部门甚至远在张家口和邯郸。1967年1月中央决定将天津由省辖市又改回直辖市。
河北省会回迁保定后不久就在文革的政治运动风潮中遭受严重破坏,而此时的石家庄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工农业生产一直稳步增长,为支援京津做出了贡献。随着保定局势的动荡已使河北省委难以开展正常的工作,于是迁移省会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除保定外,当时河北省可选的城市有石家庄、唐山、张家口、邯郸、邢台、承德。其中唐山、张家口和石家庄在当时算得上是大城市。而最终选择石家庄则是因为“石家庄工人阶级队伍比较坚强,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可以形成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北省会的确立问题甚至引起了中央的关注:1970年9月29日在石家庄考察的毛泽东主席向当时的河北省革委主任李雪峰询问河北省会究竟设在石家庄为好,还是设在保定或天津为好。李雪峰处于战备的考虑回答说:”石家庄离太行山近,太行山很深,从战略安全上看还是石家庄好“。李雪峰在日后的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于是他提议将河北省会设在保定一事受到质疑,接任的河北省革委主任刘子厚鉴于这种质疑的声音而向中央请示河北省会是否迁回保定。中央政治局随即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周总理鉴于河北省会的频繁迁移已干扰到河北省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而特意批示:河北省会不要再迁。此后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