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二世而亡,尽管秦始皇确立了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但仅仅是昙花一现。
真正封建制度的完善实践者,还是始于汉朝的刘邦。
虽然东西汉中间有隔断,但四百多年的历史,基本是整个封建时代的集中写照。
从政权的建立,到权力的交接,再到最终灭亡,历朝历代尽管是花样繁多,层出不穷,但根本而言,历史一直是在不断地恶性循环。
天下一理,了解了一个朝代,也就基本清楚了所有的套路,没有啥新奇可言。
回到题主这个问题,看一下樊哙的人生经历,就很清楚刘邦的所为,也佐证了整个封建社会历史循环的规律。
刘邦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穷屌丝。
如果秦朝按照始皇帝的设想,万世传承,天下稳定一统,刘邦就这么混迹一生,最后挂掉就完结了。
韩信也如此,到处混饭吃,最后在哪里饿死还不好说。
可机会总是给那些不安分的人留着,总有人会碰到,刘邦、韩信之流就是。
刘邦是千古一帝,韩信也是千古一将。
但绝非只有这二人具备这个能力,有的人只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刘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遇到个好时机绝不会放过,就带领一帮兄弟,如萧何、张良、韩信、陈平、樊哙、彭越、英布、臧荼等等,就干上了,没想到还成了。
汉朝建国伊始,刘邦还不能不顾及兄弟们的感受,直接翻脸。
于是给大家一个交代,封王封侯。
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就成了异姓诸侯王。
但刘邦不会忘了老刘家,又裂土分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
接下来,刘邦要做的就是除掉异姓诸侯王,韩信等人被诛杀,这个就不必多说啦,不谋反也得是谋反。
异姓诸侯王除掉后,同姓诸侯王也不老实,这是真的想谋反而被杀掉的。
整个过程,作为刘邦连襟、吕后妹夫的樊哙,都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些人处理掉了,就轮到樊哙自己了。
韩信说了,“狡兔死,走狗烹”,樊哙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还有狡兔活着。
一个老道的猎人是不会只养一个走狗,也不会一起杀掉。
走狗眼里只有猎物,想不到自己在别的走狗眼里也是猎物。
看一下樊哙的人生经历吧。
樊哙就是大街上卖GOU肉的,一个到处打游击的小摊贩。
刘邦做亭长,也负责城管这一块,经常是吃樊哙的GOU肉不给钱。
樊哙远远看到刘邦一来就跑,刘邦经常想吃吃不到。
刘邦就托人跟樊哙说,自己有个小姨子长得很不错,想嫁给樊哙做老婆。
樊哙也老大不小了,一心也想成个家,自然也就巴结一下刘邦,就主动把肉送到刘邦嘴边。
能杀GOU的人,杀个人也算不得啥。
刘邦起事后,樊哙就跟着杀人。
的确也杀了许多人,每次都有很详细的记载。
不过哪,就是杀的人数比别人多几个,也没有特殊的本事。
但看得出来,一般人杀不了他。
鸿门宴,项羽想杀刘邦。
樊哙一看急眼了,姐夫死了,自己还跟着谁去杀人哪?
拼了命也不能让刘邦被杀死,切切的露了一次脸。
立下了这个大功,刘邦当了皇帝,也不会忘记,就封了小侯。
樊哙封侯绝对是拿自己的命,一步步闯过来的,绝不是依靠裙带关系。
但樊哙真正发迹,还是在刘邦做了皇帝,要清除异姓王及平定同姓王叛乱的过程中。
樊哙不仅被赐舞阳侯,还做了左丞相。
自始至终,樊哙对刘邦忠心耿耿,刘邦对樊哙也是信任有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好的GOU肉也有吃完的时候。
公元前195年,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归来,创伤发作病倒,自己感觉来日无多,讨厌见人。
大臣周勃、灌婴都不敢觐见,只有樊哙敢于带领群臣冲入宫内,朝见刘邦。
樊哙就没拿自己当外人,可见刘邦对樊哙的信任。
但是有人却说:“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刘邦百年后图谋不轨。”
刘邦对吕后干预朝政,早已不满,又听说樊哙跟吕后合谋,立马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与陈平计谋除掉樊哙。
此时樊哙正以相国的身份去讨伐燕王卢绾叛乱。
刘邦命令陈平、周勃前去,杀掉樊哙,让周勃代替樊哙的职务。
可陈平、周勃想啊,刘邦快死了,吕后一定会主持朝政。
如果姐妹俩联手,在刘邦跟前搬弄是非,刘邦临时变卦,他们的日子不好过。
于是,就决定把樊哙绑起来不杀死,带回去交给刘邦处置。
可陈平还没有把樊哙带回来,刘邦就挂了。
陈平就更不敢处置樊哙,害怕被追究责任。
赶紧跑到刘邦的灵前大哭,说“您叫我杀掉樊哙,我不敢随便处置大臣。现在把他绑起来,准备交给您处理,不想您不管啦。”
吕后姊妹一听,樊哙还没死,就松了一口气。
随即释放了樊哙,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公元前189年,樊哙寿终就寝,谥号武侯。
樊哙只是侥幸逃过一劫,但没有跳出宫廷争斗的怪圈。
如果不是陈平、周勃为了自己想留条后路,樊哙也就挂了。
有意思的是,吕后擅权专政,你杀掉吕后啊,杀掉一个樊哙就行了吗?
汉高祖刘邦驾崩后,其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
惠帝年幼,吕太后趁机把持了朝政,毒死赵王,害死戚夫人,把刘姓诸侯王几乎杀尽。
惠帝郁闷而死,少帝继位,吕后继续临朝执政,大封吕姓诸侯王,先后封了吕姓十几人为王侯。
这可是刘邦生前没有想到的。
权力的争斗,从权力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有停止过。
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杀人,就是在杀人的路上;
不是被杀,就在被杀的路上。
只要参与到这个圈里来,就不可避免的遭遇这个命运。
樊哙之所以能够逃脱,是他侥幸。
想杀他的人不是糊涂,也不是起了恻隐之心,而是死在了他的前头。
执行杀他的人,也不是与他有多么深的情谊下不去手,而是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愿赌服输,既然想火中取栗,就要做好被火烧伤的准备。
既想吃GOU肉,又怕被GOU咬,恐怕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