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汉奸吴三桂是真心投降清朝的吗?应该说既有真心也有假意!更有一个由假意转向真心,而后又由真心转向假意的复杂演变过程。

吴三桂为什么都投降满清?还不是因为京城丢了、崇祯死了、大明乱了!此时吴三桂的处境非常危险——倘若一招不慎,即便不被关外的清军消灭,也会被关内的大顺政权吞并!

(关宁铁骑)

这就是生存于夹缝之中的军阀——吴三桂的尴尬处境!要效忠的明朝,早已随着崇祯皇帝的死去,而乱成了一锅粥!精于算计的吴三桂又岂肯为明朝殉葬?

既然不愿为明朝殉葬,那就只能在大顺和满清两股势力中,选择一个作为可供效命的新主子!

但是选谁好呢?吴三桂进行了精心谋划:由于关宁铁骑长期在关外抗击清军,故而与大顺军的矛盾并不算深。而那清军曾经多次被关宁军阻拦于宁锦防线,在多次血战之中积下了相当深的仇怨!

吴三桂左掂量、右掂量,终于决心还是接受李自成的“善意”——投降大顺享荣华!可谁承想:因为大顺军进入京城之后军纪败坏胡作非为,激起京城各届人士的普遍反感,甚至是厌恶!

当吴三桂听说闯军大搞“追赃比饷”,大肆勒索明朝降官之后,立马意识到大顺终究难以承担取前明而代之的大任,这般流寇注定难以成事!

(吴三桂向多尔衮乞援)

于是,便以其父吴襄被刘宗敏等闯军将领虐待,以及其爱妾陈圆圆被夺为借口,放弃了对大顺政权的幻想,转而打出了替崇祯皇帝报“君父之仇”的冠冕堂皇口号,走上了一条与李自成对抗之路。

而吴三桂自知仅凭山海关的弹丸之地,岂能是李自成的对手?因此便只得向宿敌多尔衮乞援!

应该说此时的吴三桂尚无归降清朝的真心,而只是想利用清军剿灭闯军,尔后再与清朝达成分赃酬功的协议,从而重现历史上的“南北朝”局面!

但是摄政王多尔衮乃是一代枭雄,他又岂能不知吴三桂的心思?于是便在击溃李自成之后,抢先将幼帝顺治从沈阳迎入北京城,宣布大清已经定鼎北京,取代前明成为中原新朝!

而此时被摆了一道的吴三桂,已经无法再左右局势的走向了!而且,自其打开山海关,放清军杀向中原的那一刻起,吴三桂便再也无法洗刷其“大汉奸”的罪名了。因此,吴三桂除了死心蹋地的向满清新主子尽忠效命以外,已经没有了其他选择!

应该说入关之初的清廷上层统治者,对吴三桂这个“功臣”还是相当优待的——吴三桂不仅成了爱新觉罗家族的“亲家”,而且还由一个小小的军阀,壮大为坐镇西南的汉族异姓王!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无上荣光,以及事实上割据一方为所欲为的气势!

(吴三桂起兵反清)

然而凡事总会盛极而衰,此乃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客观存在的规律,并不会因人的主观意志而逆转。果然,当大清政权逐渐坐稳了江山之后,吴三桂的利用价值也就随之而弱化了!

于是,在康熙皇帝削灭了鳌拜集团,重新整顿了满清上层的统治秩序之后,便把打压的目光盯上了“岁耗天下税赋之半”的三藩,必欲削之而后快!

而吴三桂为满清王朝定鼎中原“奉献”了毕生的心血,现而今年已老、力已衰,一心想的是保住荣华富贵,能将藩王的权势世世相传,使其吴家得以“世守云南”,永做藩王!

但是,康熙皇帝年轻气盛,做事情果决干脆,竟然趁吴三桂惺惺作态上表撤藩的机会,真的同意了将三藩一并裁撤,让其回归辽东养老的请求!

吴三桂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主动为朝廷献上了撤藩的借口!可想而知他会是如何的恼羞成怒,又该是如何的痛恨满清贵胄的过河拆桥?

在吴三桂的眼里,此时的清廷已经忘却了三藩的功劳,开始把三藩视为累赘和包袱,必欲削之而后快,这种行为无异于卸磨杀驴,嚣张跋扈的吴三桂又岂能任人摆布?

(清军扫平三藩之乱的路线图)

因此,正是康熙皇帝的削藩之举,使吴三桂由效忠清朝转向了背离清朝!从而掀起了一场为时8年之久的“三藩之乱”!

最佳贡献者
2

打仗胜败是兵家常事。

打得赢就打,打吾赢就走。

当时走头无路,投降了。投降的人心有不更是正常的。

3

吴三桂是明朝官员,李自成是反贼,侵入首都,灭亡明朝。且吴三桂还手握重兵,自然不可能向李自成投降,但是清军在外,大顺军在内,且目标都是自己,随时都会打过来,总得站一边吧。最后从李自成那边传来他老婆陈圆圆被霸占的消息。。。最后投降清军也是情理可原的

4

你好,我是调侃历史的幻苦君。

我觉得吴三桂投降不是真心的。吴三桂家的军事集团一直是跟后金作战的,彼此虽然不是血海深仇,但是过节仇恨还是有一些的,仗也没少打,崇祯死以前,也没听说过,吴三桂跟对方有什么私下来往,勾勾搭搭。



1644年的时候,后金也只是占据了关外和内蒙一部分,论人口和国力没办法跟要亡国的明朝比,就说山海关吧,凭借那可怜的一些火炮,后金能攻的进来吗?没戏。而且哪个正常人,愿意脑袋后边晃荡一条辫子呢,这得突破一下心理承受能力。吴三桂看天下大势,就算不能接着给老朱家打工,给李自成干也凑合,毕竟模样打扮相近,改朝换代这事也不丢人。

吴三桂实际上跟李自成在谈条件,有过心动,不过后来价码没谈拢,李自成在北京潇洒完了,觉得吴三桂距离太近,所以准备出兵剿灭。吴三桂这才一狠心,决定投降曾经的敌人-后金。



这时候投降肯定不是真心,只是无奈之举,走一步,看一步,但是这一起步,可就不好停止了,连杀永历皇帝这么超级大的投名状都递上去了。

不过吴三桂很有手段,手下也有一批用惯了的文臣武将,满清很忌惮,所以只能远远的分封到云南,彼此相安无事。



很长一段时间吴三桂只是默默的积聚实力,并不是要造反,只是为了自保。后期康熙挺有意思,准备削藩,可是军事准备做的很不够,吴三桂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老虎发威也够满清哆嗦一阵,满清本族的战斗力早就下降很多,连续几年作战连连吃亏,可惜吴三桂毕竟没了雄心壮志,连渡江扩大作战成果的想法都丧失了,动不动就想云贵自保。不是吴三桂病死,满清还真的有点一筹莫展。吴三桂死的早了,不然满清马上就会产生葛尔丹和沙俄的大麻烦了,天下局面变数很多。

吴三桂就没对满清忠心过,他曾经是雄镇一方的总兵官,清楚这个对手也没什么可怕和强大,“女真满万不敌”对他这种军阀纯属扯淡,可惜他杀死了永历失去了再次起兵的大义名分,岁月也不再给他机会了。

5

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投降清朝,并不是出于真心,只是形势所逼,无奈归降。

北京被李自成农民军占领后,北方形成了吴三桂、李自成、清王朝三股势力并存的局面。

在这三股势力里面数吴三桂最弱,吴三桂夹在李自成和清王朝这两股较强势力的中间。

因为李自成农民军扣押了吴三桂的父亲,抢了他的小老婆,抄了他的家,还逼死了崇祯,所以他特别痛恨李自成的农民军。为了报此仇,也为了关宁集团的前途,吴三桂最后选择了联合清王朝镇压李自成。

吴三桂的本意是借师助剿,裂土以酬,谁知多尔衮进入北京后,立即接顺治到北京登基,吴三桂的复国之梦破灭。

后来,吴三桂受封平西王,坐镇云南,成为一方霸主。但是,由于康熙撤藩,吴三桂被迫举兵反清,并自立为帝,国号大周,不久病死,传位其孙,旋被清朝平定。

6

崇祯十七年(1644),是明王朝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所发生的事,改变了中国之后几百年的历史。在这一年的众多事件中,其中的焦点之一是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中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间流传一个说法,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只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本来已经愿意臣服于李自成的吴三桂,只是因为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夺走,遂重回山海关,进而投降清军。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回溯历史,寻找隐藏在史料背后的蛛丝马迹,更能准确的定位吴三桂投降的原因,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崇祯十七年(1644),这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开元建国,国号“大顺”,随后誓师东征,一路势如破竹,直指大明的国都北京。危急存亡时刻,明王朝决定放弃关外,便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令其火速进京守卫北京城。


三月十九日吴三桂率军抵达山海关,二十二日兵至玉田时噩耗传来,北京城被破,崇祯皇帝自缢而亡,吴三桂效忠的大明王朝已经覆灭。此时,吴三桂手握5万重兵,处于北京与山海关之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的每一步动作,都至关重要。


突如其来的巨变,吴三桂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便先退回山海关。李自成深知吴三桂的势力的强大,进京后便多次积极的想拉拢吴三桂。为此,李自成派遣了吴三桂好友唐通前去劝降,并带去了众多钱财与粮草,还带去了吴三桂父亲吴襄的劝降信。吴三桂已有降意,但就在这关键时刻,吴三桂接到密信,其父被严刑拷打,其爱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所霸占。密信内容与劝降信内容截然相反,这是吴三桂不得不怀疑李自成劝降的真实意图,站在命运十字路口的吴三桂开始了一系列的精彩表演。

两面受敌的吴三桂,自身的兵力难以对抗李自成军与清军,向某一方称臣或许才是出路。因密信的缘故,吴三桂认为李自成招降有诈,但其家庭又被李自成所控制,无奈之下吴三桂便有了以下行动。


先表示向大顺投降,并献上山海关,但全军缟素为崇祯举哀,还在前往京城途中,听闻李自成放任士兵在京城抢掠。吴三桂投降念头又动摇了几分,不出几天,吴三桂又重返山海关,似乎不愿被招降。随后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说,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刘宗敏抢夺陈圆圆,自己已向清兵借军欲起兵杀贼,但唯恐消息有误,便来信询问。就此事,吴伟业写出来“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名句,因为此诗,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为民间所津津乐道。

李自成从吴三桂父亲处得知此事,于是写信告诉吴三桂,对他的行为表示谅解,并重申了对吴三桂父亲和妻妾的保护。收到书信的吴三桂再次交出山海关,率军进京,为表忠心,还沿途宣传自己军队是文明之师。事情发展成这样,似乎只是一个误会,李自成派人告诉吴三桂,他的爱妾安然无事、“原封不动”,他的家庭都在“保护”之中,事情似乎就这样简单的解决。


当所有人都认为大局已定时,吴三桂再次反叛,连夜行军又一次夺回山海关,吴三桂还发出了一篇著名的檄文。檄文中,痛斥了父亲不做大明忠臣,欲与之决裂,就算亲人被处死也无法改变自己对大明的忠心。这番行动颇为矛盾,前几日还表示愿意臣服于大顺,下一刻却迅速翻脸。如此反复无常,他不担忧家人和爱妾陈圆圆的性命吗?

吴三桂这时与李自成彻底决裂,自己腹背受敌,联合清军共同对抗李自成或许才是生存之计,但他低估了清军的野心。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与清军同时率军赶到山海关,但清军却隔岸观火,吴三桂多次请求清军支援,清军始终按兵不动。清军对联合之事不满足,利用吴三桂身处危机,逼迫吴三桂彻底投降于清军。吴三桂见形式不妙,便只好臣服于清军,联合击溃李自成后,清兵入关,进入北京,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

吴三桂所做一切究竟为何,只因爱妾陈圆圆吗?显然不是,他在这命运的十字路口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权衡利弊。清军与大顺之间,爱妾家人安危与自身存亡之间,他的反复无常便是最好的印证。吴三桂最终选择投降清军,也并非自身所愿。密信一事,吴三桂已无法在相信李自成,再加上爱妾可能被他人抢夺与家人被控制一事,吴三桂对李自成一方更是不满,投降大顺或许走不通了。本只想联合清军对抗李自成,但形势无奈,只好投降于清军。


认为吴三桂为争夺一个女人就叛李降清,是片面的;否认陈圆圆对吴三桂举兵反李的作用,也是片面的。吴三桂在权衡利弊之下,做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7

其实不存在真心不真心的问题,因为在当时情况下他没得选。

1、1644年3月吴三桂被崇祯加封为平西伯,进关勤王,但是安插未定,明朝就亡了,吴与关门总高第驻于永平府,被包夹在清、顺之间,必须择一而效忠,但本意都是为了保全和身利益,离信仰和主义完全不搭界。

2、虽然清在1642年四月就开始招降吴三桂,但事实上吴先降的是顺。1644年3月22日吴在永平府(今河北小卢龙)张贴的告示:本镇率所部朝见新主…….。从行军路线上看,该“新主”应是在北京的李自成,原因有三:当时大顺势大;吴的直系亲属此时居北京;吴的前同事如白广恩、马科、唐通辈已受大顺礼遇,貌似不错。

3、吴改变主意是在1644年三月二十六日左右,此时吴军行至河北玉田,按照今日汽车行程大致距离北京138公里,主要原因为听闻其父襄被大顺军拘捕追赃,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只是小说家言。

8

我认为吴三桂降清非真心:


1.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抢了陈圆圆,促使吴三桂原本打算归顺李自成却一怒之下掉头去了山海关,这才有了多尔衮劝降吴三桂的基础;

2.吴三桂在山海关大战,被李自成率大顺军在一天内打的毫无招架之力,如果吴三桂不去投靠多尔衮,他被李自成打败的毫无悬念的;

3.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原本是想跟多尔衮合作共同打击大顺军,这是吴三桂最初的意图;

4.只是没想到多尔衮,坚决不同意,没记错的话,吴三桂和多尔衮应该是沟通了8次,最后达成协议,到底还是吴三桂剃发归顺;

5.这还不够,就算这么说的,多尔衮也是在吴三桂被李自成打的差不多的时候拖了许久才出兵。



从史书来看,吴三桂被形势逼迫不得不降清,当时的山海关,除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李自成的大顺军,还有多尔衮的清军,吴三桂若是不归顺另外两方之一,他很有可能被另外两方同时打击,跟李自成已经谈崩了,而多尔衮那方本来就属于外患,所以,他只能去拉拢清军,原本在吴三桂概念里应该是清军助他一臂之力,他分好处给清军,然后清军会回关外,只是吴三桂没想到多尔衮可不是这么想的,而且最后到了不得不归顺清军的地步,否则就被李自成打败,这种情形下,才有了吴三桂的归顺。

9

吴三桂是明清更替之际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其于1644年投降于清政府一事,在历史上可谓备受争议。如果想要搞清楚吴三桂投降清朝是否是出于真心,还是要从投降的根本原因上发起探究。

投降原因众说纷纭

关于吴三桂降清的真正原因,历史上大概有以下几个说法,但大体原因都是为了报仇。

明末遗民文秉《烈皇小识》曰: “三桂父吴襄,故辽东总兵也,逆闯李自成执襄诛求金宝,索诈甚酷,三桂知之,即时返师出关。适清摄政王统兵将入大同,中途相遇,三桂即剃发诣营,叩首愬冤,愿假大兵复仇,歃血立誓。”认为吴三桂降清是为了向清借兵为父报仇。

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计六奇《明季北略》曰: “吴三桂欲倡义复仇,以众寡不敌,遂亲往大清国请兵十万,为朝廷雪耻。”认为吴三桂降清是为报国家之仇。

还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观点是吴三桂降清是为报爱妾陈圆圆被夺之仇。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在其《圆圆曲》中首次表达了此观点后,这一观点也成为浪漫世人评价吴三桂其人的主流观点。

实际上,无论出于以上哪个因素,吴三桂最终选择投降清政府,都具备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在腹背受敌、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投降是必然的。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后,中国大地上形成了三股政治军事势力。一个是盘踞于中原北边对中原虎视眈眈的清政权,一个是占据京城的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还有一个是散落在南方地区的明朝余部南明政权。

吴三桂所驻守的山海关以前是抵御北方外来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但此时却成了夺人眼目的“香饽饽”———满清政权欲一举拿下,农民起义军也想将其收入囊中,此时的吴三桂孤军无援,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南方虽然有明朝余部势力,但在无法与南方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单凭吴三桂仅有兵力很难与其中任何一个军事力量抗衡。即便能抗衡一时,最终也会被因缺乏粮食补给等经济问题所击倒。

政治上孤立无援,经济上后无补给,军事上腹背受敌,面对如同濒临绝境般的局势,唯一的活路只有投降。吴三桂的最初选择是投降李自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吴三桂长期与清兵交战,双方之间的仇怨较深,投降清军恐怕会招致杀身之祸,故选择农民军比较保险。

第二,李自成向吴三桂抛出高官厚禄的诱饵,使吴三桂动心。

第三,李自成大打亲情牌,多次发动明朝旧将和其父亲等以书信招降吴三桂,以旧情诱降吴三桂。

第四,李自成进入四万两犒师银,为吴三桂解决了军中饷断粮尽的燃眉之急,一定程度上获取了吴三桂的好感。

第五,京中家人被扣为人质,牵制了吴三桂的行动。

但实际上,二哥认为,吴三桂之所以最初没有选择投降清军,主要还是由于清政权的外族身份。清军和李自成的农民军对于吴三桂这位明朝的忠诚将领来说,一个是外来入侵者,另一个是内乱者,两者都不是“善者”。不过农民起义军虽然是乱贼,但总比起北边的清军更为“正统”。

吴三桂投降清军的这一结果的必然性。

首先,此后大顺态度的转变,变抚为剿,使得大军兵临城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投降于清则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实际上李自成在进行劝降时,并没有给吴三桂足够的思考空间。得知吴三桂在来降的路上中途折返后,便立即带兵北上追击,并挟带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以及永王、定王前行,以此胁迫吴三桂投降。

之后李自成的要挟没能动摇吴三桂不降的决心,面对被挟持的父亲,他甚至做出了与父决裂的决定。显然,此时的吴三桂已无可能再次向大顺投降。既然再次投降已不可能,双方只能是兵刃相见。

其次,与李自成决裂后,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没有足够兵力和李自成的大顺军队抗衡。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想要自保只能求助于清。

虽然清军长久以来都在侵扰中原边境,但对驻守辽东入塞突破口的将领一直都采取以招抚为辅的军事策略。在吴三桂之前,祖大寿、洪承畴等人战败于清军被俘,但清军并没有将其处死或严刑相待,而是留为己用,不仅性命安然无恙,而且个人权益也都得以保存。

最后,吴三桂个人对于清军态度也有所变化。

其一,清政权多次向其抛出招抚的“橄榄枝”,命被俘于清的亲属故旧写信给吴三桂劝其受抚。面对清政权“友善”的招抚政策以及亲属故旧的劝说,要说吴三桂一点儿都不动心是不可能的。

其二,他之所以一直坚持着决绝受抚于清,是因为明朝还在,明朝被推翻后,他仍然没有第一时间投降于清政权。但降顺复叛后,在众寡不敌的处境下,吴三桂选择了投降于清,借助清军的力量来实现自保是其必然的选择。这却是客观形势发展下的必然性的体现。

所以,在历史的必然趋势下,谈真不真心是有点奢侈了,吴三桂更多还是出于对个人性命安危的自保,出于生存的本能选择了投降清军。

10

明末叛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投降清朝并不是出于真心,只是形势所逼无奈归降,受封平西王坐镇云南,成为一方霸主。最终野心膨胀,公然又举兵反清、自立为君,不久兵败身死,终落千古骂名。还成了两朝不忠之臣,反叛之将,背上双重不忠的叛将反王之名,遗臭万年。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