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镠,是明穆宗隆庆帝朱载坖的第四子,生于隆庆二年(1568年),生母李氏时为穆宗贵妃。隆庆四年(1570年),虚岁四岁、实际才两岁半的朱翊镠被册封为潞王。
朱翊镠是隆庆帝登基后所生的唯一一个儿子,所以极受宠爱,从小就居住在宫中,为人奢侈跋扈,持宠而骄。不过因为母亲李氏一直严格管教,朱翊镠虽然性格傲气专横,倒是和荒淫无耻、残暴不法没有挂钩,相对于明朝其他藩王来说,总能排在中游以上。
隆庆帝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裕世子朱翊釴去世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次子靖悼王朱翊铃去世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朱翊镠是第四子。而他的三哥,就是后来的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出生在裕王潜邸,生母也是时为裕王侧妃的李氏。所以,朱翊镠、朱翊钧两人,是同母的亲兄弟。
隆庆二年(1568年),在朱翊镠出生的当年,六岁的朱翊钧以隆庆帝在世儿子中最长身份(此时朱翊镠刚出生),在三月十一被册立为皇太子。隆庆四年(1570年),朱翊镠被封为潞王。这两个小兄弟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感情深厚,手足情深,在明朝皇子中,是不多见的关系极为融洽的典范。
隆庆六年(1572年),隆庆帝朱载坖驾崩,皇太子朱翊钧继位,即万历帝。万历帝登基时只有十岁,年幼不能处理政务,所以由生母孝定太后李氏、内阁首辅张居正、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协理,协助万历帝执掌这个庞大的帝国。
在兄长成为皇帝后,朱翊镠因为年幼(时年四岁),所以继续住在皇宫中,由孝定太后亲自抚养。等到了读书的年纪,就随同万历帝一起在文华殿由内阁及翰林院诸文臣轮流授课,学习儒家经典。所以,朱翊镠还算是有较高的学识,不算不学无术。
万历八年(1580年),十八岁的万历帝在一次曲宴中饮酒过度,强令侍候內侍太监演新曲给他听。太监们推辞不会演奏,处于醉酒状态的万历帝大怒,拔剑要斩杀诸內侍。皇帝的亲随左右百般劝解,才让万历帝息怒,不过还是割去了犯事太监的头发,作为惩罚,然后酩酊大醉的万历帝才笑骂着罢休。
第二天,听说了此事的孝定太后勃然大怒,立即招首辅张居正前来,让他以内阁名义上疏直谏,言明皇帝过失,并把万历帝召到慈宁宫,毫不留情严加斥责,之后罚皇帝到太庙长跪,自己也素服到太庙向祖宗请罪。并声言皇帝如果再有这种失德妄行举动,自己就要禀告宗庙,诏告天下,废黜其位,改立潞王为帝。
万历帝因此惊慌失措,胆战心惊,老老实实下诏罪己,并在太庙深刻反省,这才使得孝定太后平息怒气,保住了皇位。通过这件事情,也可以得知潞王朱翊镠在孝定太后的心目中分量之重。当时万历帝尚没有皇子(万历帝长子朱常洛是这一年七月出生),潞王朱翊镠其实就是事实上的皇储。
不过,即使兄弟间发生过这次风波,万历帝和潞王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出现裂痕,依旧友爱如旧。朱翊镠并没有主动威胁过万历帝的地位,所谓废黜万历帝、改立潞王,只不过是他们的生母孝定太后为了警醒、鞭策万历帝不要失去君德,而采取的一种激励措施。万历帝心中也知道弟弟没有那个心思,所以不会对他产生误会、乃至猜忌。
万历十年(1582年),首辅张居正去世,万历帝得以真正执掌朝政。不久,十四岁的潞王朱翊镠到了大婚年纪,万历帝为了爱弟的婚礼慷慨无比,先后花费皇金三千八百六十九两,青红宝石八千七百余颗,白银十万两,珊瑚珍珠两万四千余颗。最后连户部官员都看不下去了,上奏说按照大明会典,亲王大婚所耗费用止“金五十两,珍珠十两、银千两”,潞王的标准实在是太高了。
这个时候的明朝,因为张居正的赋税及官制改革,国家富庶、皇室也内帑丰足,所以万历帝可以用超过数十倍的标准来给潞王朱翊镠操办大婚。但是这场典礼的费用实在是太过于惊人,就连正处在巅峰期的大明朝廷也承担不起。而万历帝丝毫不顾标准,一味奢靡操办,最后连九边军费都挪用了九十多万两白银。在大肆采购之下,京师各珠宝店的存货都被一扫而空“虽百货所萃,唯珍奇与日用粟帛不同,即召商凑买,难以时刻取盈。”最后,潞王的大婚典仪华丽豪奢,无比隆重,比当年万历帝在万历六年(1578年)的大婚仪式还要奢华。
万历十二年(1584年),朱翊镠十六岁,到了就藩的年纪。万历帝奏请孝定太后定夺之后,命内阁给潞王选定藩国。首辅申时行选了湖广衡州府(今湖南衡阳)、河南卫辉府(今河南新乡卫辉市)两处以供皇帝挑选。
原本万历帝给弟弟选定的是相对富庶的衡州,但是朱翊镠亲自上奏,要求以卫辉为藩国,并说“臣愿就近,庶几咫尺天颜。”
见弟弟如此重视兄弟感情,万历帝当然没有异议,于是改封潞王就藩卫辉府,并下诏在卫辉为潞王建造规模庞大的王府。历时四年,耗费白银六十七万七千八百两的潞王府才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建成。
而在修建王府期间,朱翊镠依旧住在京师宫中,时时侍奉母亲孝定太后,并每月四次朝见兄长万历帝。而万历帝每次出外巡视昌平皇陵及自己的寿陵时,也都命潞王率领留守大臣坐镇京师监国,对弟弟信任无比。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万历帝和潞王之间,那种亲密无间、丝毫没有芥蒂的兄弟感情是多么深厚。
万历十七年(1589年),出生后就没有离开过母亲和兄长的潞王朱翊镠终于到了要出外就藩的时候。这一年,二十二岁的朱翊镠携家眷、护卫、属官等,告别母亲和兄长,离开京师前往卫辉藩国。孝定太后在慈宁宫挥泪与小儿子告别,而万历帝则亲自把弟弟送到承天门外,目送朱翊镠离京就藩。
为了让弟弟一路上不遭受舟车劳顿之苦,及到达卫辉后能够妥善安置,舒适地住进王府,万历帝还额外拨付三十万两白银,作为潞王的车马费和安家费。结果户部再次强烈反对,以国内四处发生水旱灾的理由,拒绝支付。最后万历帝不得不退步,把金额降到二十万两,这才了结此事。
朱翊镠到达卫辉后,万历帝就把已经去世的叔父景王朱载圳(隆庆帝之弟)的上万顷庄田赐给他所有,又在河南、湖广、山东八府二十五县境内,搜罗了三万顷的土地,全部赐给朱翊镠。另外卫辉全府的盐税及官盐售卖权,也归潞王所有。
之前朱翊镠尚未就藩、居住在京师的时候,万历帝及孝定太后曾经赏赐给他众多的店面、房屋、商铺,这个时候也没有收回皇室,而是继续由潞王府属官管理,所得利润全部归远在河南的潞王朱翊镠。
在兄长的宠溺爱护下,朱翊镠获得了巨量的财富,及庞大的产业,在卫辉过着奢靡豪华的生活,有时候也骚扰过地方官吏和百姓。不过总体来说,朱翊镠还算差强人意,和其他残暴骄横荒淫的藩王相比,多少有些收敛,也没有过多的暴虐行为,总之,他就是一个在皇帝兄长溺爱、纵容下,手握巨量财富,过着奢华富贵生活的悠闲亲王,一辈子荣华奢靡,消耗大量财富的闲人。
潞王朱翊镠也因为财富惊人、无比受宠、在当时被称作“诸藩之首”,号称第一亲藩。这个待遇,直到二十年后,才被他的侄儿、万历帝的爱子福王朱常洵所打破。
不过朱翊镠虽然贵为亲王、地位尊崇、又拥有巨额财富,但是他也有一生的遗憾:自万历十七年(1589年)离开京师就藩卫辉后,因为藩王就藩后不得返京的制度,他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京师,再也没有见到过自己的母亲孝定太后、及兄长万历帝朱翊钧。朱翊镠虽然为人豪奢,性格骄横,不算贤王,但是对于母亲孝定太后还是非常孝顺,每年都要遣使者专门前往京师向孝定太后问安祝寿,并奉上精心准备的寿礼。又在卫辉筑望京楼,不时登楼远眺京师方向,以抒发思念母亲的惆怅心情。
对于兄长万历帝朱翊钧,朱翊镠也是恭恭敬敬,严守臣礼,从没有什么小动作,尽到了一个臣子和弟弟的本分,每年都会上奏疏向万历帝表达思念之情,把一个安乐藩王应该具有的态度表现得完美无缺。所以万历帝对于这个唯一的弟弟一向优容,不加猜忌,待他十分亲善友爱,多次降旨赞誉,并把潞王称作“诸藩之观瞻”,要求其他藩王用潞王朱翊镠的表现来作为自己藩国的榜样。
这里多说一句:如果当年没有土木之变,万历帝朱翊钧和潞王朱翊镠的老祖宗英宗朱祁镇一直当着皇帝,而景泰帝也从未登上过皇位,安安静静地做他的郕王,那么按照英宗一贯以来的秉性和为人,他和郕王两兄弟绝对会是有如万历帝与潞王一样,兄友弟恭的皇家典范。英宗是好兄长,郕王也是稳重贤明的藩王榜样,两人一辈子都会是友爱亲切的兄弟。可惜皇权的排他性特征,使得英宗和景泰帝生出隔阂、嫌隙、乃至仇恨,最终造成手足相残,景泰帝死于非命,英宗也落下了杀弟的污点。这一切,都是对于权力的自私和贪婪造成的。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潞王朱翊镠已经在卫辉府就藩二十五年了,按照他的身体状况来看,再当个十年八年太平悠闲亲王问题也不大。但就在这一年二月,从京师传来了一个惊天噩耗:朱翊镠的生母孝定太后李氏在过完六十九岁寿辰后不久,突然患病,并迅速不治,于本月驾薨!
朱翊镠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猝不及防地得到这个堪称当头闷棍的惊天噩耗,实在承受不住,于惊悸哀痛之下立即病倒,而且病势沉重。
孝定太后驾薨后,朱翊镠的兄长万历帝朱翊钧在京师给生母治丧二十七天,天下臣民都要戴孝,并下诏让京师中四品以上文武官员具有诰命身份的母亲和正妻都要到孝定太后灵前致奠。
而潞王朱翊镠,虽然和生母感情深厚,和兄长万历帝也关系融洽,但是因为明皇室祖制,藩王一但出外就藩,则再不允许返回京师,无论任何理由,都不得违反。因此,京师中那些毫不相干的官员母亲、妻子都可以到孝定太后灵前举哀行奠礼,而朱翊镠这个亲儿子却不能前往京师,在母亲灵前致哀祭奠,实在是痛上加痛。
由于哀伤过度、又因为不能去送母亲最后一程,本来就因为突闻母亲驾薨噩耗而病倒的朱翊镠病情逐渐加重,再加上在卫辉王府中举哀守孝,心情极度沉痛悲伤的朱翊镠在典仪过程中强撑病体主持典仪,更是雪上加霜,身体完全崩溃,最后卧床不起。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五月十五,孝定太后刚刚去世三个月,潞王朱翊镠也因为悲痛哀伤过度,身体大受损害,病重不治,最终于卫辉王府薨逝,时年四十七。
万历帝还没有从失去母亲的悲伤中恢复过来,弟弟去世的消息又传来,三个月间失去了最亲近的两个亲人,这给他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为了表示对于弟弟的思念和亲情,万历帝下旨,给潞王修建精美豪华、大大超过亲王制度的陵墓,规制按照自己的定陵标准执行。
所以,朱翊镠的陵墓是有明一代,藩王陵中,最为豪华精美的,历经四百年的风霜,至今尚屹立在河南卫辉五龙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翊镠薨逝后,万历帝赐谥号“简”,称潞简王。这是一个中的偏上的谥号,说明潞王朱翊镠这个人虽然不是贤王,但是不算品行低劣、荒淫残暴,总归还在平均水准之上。
朱翊镠的潞王王爵,由其第三子朱常淓承袭。
三十一年后,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南下,渡江破南京,擒获弘光帝朱由崧,尚在杭州的潞王朱常淓于六月被群臣推举为监国。不过七天后,清军进攻杭州,朱常淓不能抵抗,举城投降,被俘送京师北京。
南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四月,潞王朱常淓被清廷以“私藏印册、图谋不轨”的罪名,和其他九位明朝藩王一起,在京师处斩,时年三十九。明朝潞藩至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