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吕布手下原本有八大健将,分别是: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而没有高顺,之所以没有高顺,是因为高顺比他们八个人还要勇猛。

吕布手下的八大健将,除了战死的,其余的全部都是投降了曹操。比如说曹性被夏侯惇所杀,成廉被乐进所杀,郝萌被张飞生擒后被曹操斩杀,其余的张辽、臧霸、魏续、宋宪、侯成都是投降了曹操。

下邳城一战,吕布为什么会战败输给曹操啊?

首先,吕布不听从陈宫的建议,下邳之战前,陈宫建立吕布,趁曹军刚来立足未稳之际,以逸待劳,一举可击败曹操军,可是吕布不听,过了几天之后,等到曹操军扎好营寨,吕布就失去了先机,此为其一。

其次,陈宫再次建立了让吕布率军出城驻扎,由陈宫和高顺驻守下邳城,城外的吕布军与下邳城守军互为掎角之势,曹操远来势必不能久战,如此就可以击败曹军,但是吕布的妻子担心吕布出了城后,陈宫与高顺不会守城,肯定会投降,于是吕布又没听从陈宫的建议。

再次,吕布被曹操军围城之后,又没有好的办法,于是什么都不顾,只是整天与妻子严氏和小妾貂蝉喝酒浇愁,哪有不败之理。

最后,吕布对待手下也比较苛刻。侯成因为犯了吕布的禁酒令,准备被吕布斩首,只是因为众将的求情,才改为打一百棍,吕布此举导致手下部分将领不满,魏续、宋宪、侯成三人由于经常受到吕布苛责,三人决定绑了吕布投降。

最终吕布被魏续、宋宪、侯成三人合谋,盗了吕布的赤兔马和方天画戟,绑了吕布献给了曹操,三人也顺便投降了曹操,魏续、宋宪、侯成三人的投降,属于卖主求荣的行为,而且是三人主动投降曹操,曹操没有不接受的道理。

但是张辽、臧霸和高顺三人的命运就不同了。吕布被擒后,他手下的将领几乎都被擒拿,陈宫、高顺、张辽等人都被曹军绑了,连同吕布一起来到白门楼上见曹操,以便让曹操决定他们的生死。

曹操首先问的就是高顺,高顺被押上来后,曹操问高顺:你有什么话说吗?高顺不作声也不说话,其实到这个地步,曹操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只要高顺答应投降,曹操基本上就会接受,曹操之所以问高顺,就是将生的机会抛给了高顺。

但是高顺偏偏不领情,在这个时候,高顺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投降,要么死,高顺如果想投降,只需要说一句话就行了,可是高顺偏偏不愿意说,这不明摆着就是不愿意投降,一个不愿意投降的武将,即使再勇猛,曹操留着也没有用,不如杀了。

投降也是一门技术活,而且还要两相情愿才行,就算是曹操想收高顺,高顺一心求死,不是也收不成高顺,比如陈宫就是这样,曹操原本就不想杀陈宫,还找了很多理由劝陈宫,但陈宫一心求死,就是不愿意投降,最后曹操不也杀了陈宫。

接着曹操在刘备的建议,还处死了吕布,吕布又是另一种情况,吕布想投降,可曹操不愿意,因为吕布是三姓家奴啊,已经杀了他所投靠的两任主人了,换言之,吕布投靠谁,就会杀了谁卖主求荣,曹操当然不敢收吕布了。

处死了吕布后,接着张辽被绑着推上前来,张辽起初根本不愿意投降曹操,还敢骂曹操是国贼,曹操一怒就准备杀了张辽,结果刘备和关羽都一起为张辽求情,并且关羽以性命担保,为张辽求情,说张辽是忠义之士,曹操不相信张辽,但是绝对相信这个时候的关羽,于是曹操就放过了张辽。

曹操亲自为张辽解开绳索,整理衣物,请张辽上坐,一方势力的主公,亲自为一个降将作这些事情,张辽也是深受感动,于是就投降了曹操,张辽投降一是因为关羽担保,二是因为张辽感受到曹操的礼贤下士,于是主动投降。

之后,吕布手下的将领只剩下一个臧霸由于在外驻守,而逃过被擒的命运,不过曹操已经派人招降了臧霸,臧霸见吕布已死,张辽投降,他昔日的主公及同事或死或降,自已也无力对抗曹操,于是也投降了曹操,臧霸投降曹操也是合情合理。

曹操之所以接受了臧霸与张辽,而杀了高顺,根本原因就是臧霸与张辽愿意投降,而高顺不愿意投降,又没有人为高顺求情,所以曹操才杀了高顺,这与高顺是不是勇猛,一点关系也没有。

最佳贡献者
2

曹操收张辽、臧霸,却杀了高顺的原因,主要是张辽和臧霸在吕布手下地位比较独立,关系不深,又有自己的部队,有利用价值。

在《三国演义》中,张辽是和吕布一起在下邳被捉,差点被曹操所杀,最后因为刘备、关羽为他求情,才免于一死,被曹操收服。但是在正史上,张辽和臧霸其实都是自己带了部队加盟吕布,独立性比较强,因此驻守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和吕布在一起。

张辽原本和吕布都是丁原的手下,后来张辽又被调给了何进,何进命他去河北募兵。等张辽招募了千余人回到洛阳时,何进已死,所以张辽就带着部队和何进属下一样归顺了董卓。等董卓被杀以后,他又跟了吕布。因此从一开始张辽就有自己的部队,在吕布军中相对独立。

按照《三国志·张辽传》记载:“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从这句话看,是吕布在下邳被曹操击败以后,张辽才率部下投降。因此他极有可能并不在下邳,而是驻守在其他地方,得知吕布兵败以后才主动投降曹操,曹操自然不会拒绝。

臧霸和吕布关系更浅,他原本依附陶谦,屯驻开阳。吕布到徐州以后,臧霸才转投吕布,但是双方并不信任。在臧霸击败琅邪国相萧建以后,获得了萧建的物资。臧霸原本答应将其中部分送给吕布,后来没给,吕布就亲自带兵去取,而臧霸则是据城而守,吕布空手而归。由此可见两人关系之差。

吕布战败以后,臧霸一度隐匿,曹操悬赏才将他找到。不过此时臧霸的旧部孙观、吴敦、尹礼等人还率兵在外,所以曹操好言安抚以后让他去招抚旧部,并让他重新镇守琅邪。从这里看,臧霸主要还是有利用价值,所以得以保住一命。

而从下邳之战时吕布曾经一度想让陈宫、高顺守城,自己去断曹操粮道看,高顺也在城中,所以肯定是和吕布一起被抓。此时高顺兵败被捉,利用价值低,他又是吕布的部将,长期跟从吕布,在侯成、宋宪、魏续等人都叛变的情况下还忠于吕布,曹操对他不放心,杀了也是正常。

3

高顺被杀纯属自己想不开,一味愚忠于吕布,忘了大义,死于不值当的小节。按理来说,像高顺这种忠心耿耿的人,曹操理应欣赏,并加以招降。可是在现实中,你越是终于自己的主人,越难为政敌所容。高顺没有张辽和臧霸的“灵活”,选择了与吕布同死,对曹操来说,他也不缺像高顺这样的人。

高顺的愚忠,是他被杀的根源

高顺这个人,一是有能力,二是很注重个人修为,是吕布帐下难得的德才兼备之将。

高顺此人打仗勇猛,他带出来的士兵,战斗力非常强,《后汉书》说他“将众整齐,每战必克”。他有一支七百人的“特种部队”,因为擅长于打攻坚战,被世人称作“陷阵营”。刘备、夏侯惇都是高顺的手下败将。

高顺不光是武将,也很有见识,他经常直言规劝吕布做事的草率和不当,可惜吕布往往不能采纳。

高顺虽是武将,却没有武将常有的粗俗,他不好饮酒,不接受别人的馈赠,注重个人修养,对吕布忠心耿耿。

吕布手上捧着个宝贝却不自知,对高顺的忠心熟视无睹。吕布的猜忌心,在郝萌反叛后,表现得更加明显,他只相信自己的老婆和小舅子,把陈宫、高顺等人的忠心,当做了驴肝肺。

吕布甚至让自己的小舅子魏继,剥夺了高顺对“陷阵营”的领导权,只有遇到大战,才会将兵权重新交给高顺。面对这种赤裸裸的不信任,高顺竟然毫无怨言。

败于曹操后,高顺面对杀戮的危险,毫无归降之意,结果与吕布一起,被曹操杀害。司马光对高顺的死,做如下评述:

“顺於吕布,虽备将佐,无委质之分。布者反覆乱人,非能辅佐汉室,而又强暴无谋,败亡有证......顺托身失所,迷远不复,以陷大戮。易称比之匪人,岂谓顺耶。”

意思是高顺跟错了人,吕布本就是乱贼,你高顺对这样的人忠心,怎么能“顺”呢?你这不就是愚忠嘛!

司马光的话有几分道理,也不能说完全在理,比如吕布,他杀丁原、董卓,就被称为三姓家奴,难道丁、董就是佐汉的忠臣吗?按司马光的说法,吕布这个行为就是正义的,为何称人家三姓家奴?

所以,人的嘴很不可靠,怎么说都行。高顺被杀,说白了是他眼光太拙,选择错了效忠的对象。又过于爱惜羽毛,没看到自己的才华,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死的小义,终结了本该得到体现的大义。

所以,本质上说,高顺的格局太低,眼界太窄,不明白大义所在!

张辽和臧霸,选择了主动归降

《三国演义》说,张辽视死如归,大骂曹操,若非刘备和关羽求情,肯定是“壮烈牺牲”。正史拿出来就黯然失色了,张辽和臧霸都是主动投降的,而不是曹操“低三下四”,求他们归降。

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三国志·卷十七·张辽传》

再看看臧霸:

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既禽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吴敦、尹礼、孙观、观兄康等,皆诣太祖。——《三国志》

吕布兵败后,张辽主动率领部众来投降曹操;臧霸的形象要“光辉一些”,他悄悄藏匿,被人搜出来绑到曹操跟前,曹操让臧霸以招降吴敦等人为条件,收降了臧霸。

对一个失败者来说,别人给台阶下当然好,那得需要自己真的有价值,否则还是自找台阶更明智。张辽和臧霸就很知趣,主动示好,曹操没有理由不接受这份好意。

曹操爱才,但不会无条件收降

曹操不是爱才吗?他为什么不主动招降高顺,毕竟像高顺这样德才兼备的人,对曹操来说肯定能发挥作用。

曹操是爱才,但是首要条件是,这个才,能不能为我所用,能不能真心实意地跟自己,否则的话,那个才不光不是自己的菜,反而会养虎为患。

所以,自古以来对有才能的人,只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收为己用,另一种就是杀了以绝后患!

吕布在曹操的面前,都屈膝求饶了:

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

而作为吕布下属的高顺呢?挺着个腰杆子,一声不吭!

这个架势,谁都会认为,这家伙不服啊,还想跟我较劲,别惹他了,你想招降他,没准被他折辱,何必呢?手下武将有的是,还缺你一个吗?

吕布、陈宫、高顺三人,同时被俘,吕布自降身价求饶,被杀;陈宫誓死不降,被杀;高顺一言不发,被杀!三个人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展现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格局。人格的高低,也就在那一刹那,展现得淋漓尽致!

4

都不要抢,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有误,张辽、臧霸并不是吕布手下猛将,高顺才是。臧霸这个人物,比起张辽和高顺,知晓的人是很少的,臧霸原本是徐州陶谦的部下,后来臧霸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聚合军众,臧霸为统帅,屯于开阳一带,自成一方霸主。张辽是并州丁原的部下,被丁原任命为从事,吕布被丁原任命为主簿,两人并非上下级的关系,高顺从一开始就追随吕布,是吕布手下最厉害的猛将。那么在曹操水淹下邳,活捉吕布时,曹操愿意接收张辽和臧霸,唯独要杀掉更厉害些的高顺呢?

高顺是非常忠于吕布的 直到被杀对吕布都是忠心耿耿的 不愿降曹

我们都知道在乱世,人才是非常吃香的,只要有一技之长,有一定的能力,是很受待见的。比如曹操,曾发出“不拘一格招人才”的口号,只要是人才,不论人品,都会受到重用。曹操与吕布交战次数较多,曹操从兖州被吕布所占,濮阳之战,再到下邳之战,曹操把吕布当做心腹大患,对吕布手下的文臣和武将都有所了解,对高顺也是非常清楚了解的。

高顺曾带领千人的陷阵营,作战勇猛,与夏侯惇打了不下五十个回合,手下曹性曾射下夏侯惇的左眼,曹性被杀后,高顺带着陷阵营的兄弟打败了夏侯惇。

面对这样的猛将和战斗力爆表的陷阵营,曹操肯定非常喜欢,希望能招降高顺,但高顺却一言不发,对吕布表达了至死的忠心,曹操虽惜才,但面对如此忠勇的高顺,曹操给了机会,高顺依然选择赴死。

可惜了这个高顺,一生对吕布效忠,面对吕布的疑心和不重用,吕布剥夺了高顺的兵权交于心腹魏续,只有在战斗时,才能陷阵营交于高顺来统领,但就是这样,高顺依然无怨无悔,在白马楼被破之时,面对主公吕布的摇尾乞怜,高顺实在很有骨气,面对曹操的劝降,高顺一言不发,慨然赴死。高顺真是真英雄,真大丈夫。

说个题外话,如果高顺投降曹操,其成就可能还要高于张辽,毕竟为人清廉正直、又忠心、又能带兵打仗、这样的一个武将,没有很高的成就是不可能的,可惜就是太爱沉默是金了,结果不投降的结果就只有被杀的局面了。

张辽、臧霸投降曹操顺应了形势 最终成长为一代名将

张辽与臧霸是与吕布合作的盟友,吕布并非是张辽的直属上司领导,在吕布被部下魏续、侯成等人绑了送给曹操之时,吕布的乞降,让人感觉真的很丢脸,吕布的反复无常、惟利是图的性格,让曹操不敢也不愿招降,风险太大了,说不定哪天曹操就像吕布前两任主公,被吕布给秒了。


张辽在吕布死后,带领吕布的部下,投靠了曹操,张辽与吕布并没有上下级的关系,吕布之死,给了张辽警示,张辽也是非常勇猛和忠义,面对曹操的招降,张辽没有一口回绝,而是看清形势投降曹操。

臧霸与张辽相似,本来是来增援的,但吕布已被部下捆绑着送去曹操,臧霸本想隐藏行踪,结果被曹操点名找到了,曹操对臧霸非常有好感,派人劝降,并让臧霸去劝降一起的孙观、吴敦、尹礼等人,臧霸见受到重用,也就顺着形势投靠了曹操。

这二人,在曹魏阵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后来都成为曹魏的一代名将。

张辽的事迹大家都很熟悉,随曹操南征北战,破袁绍、远征乌桓斩杀单于踏顿、在逍遥津以八百敢死士大破孙权十万大军一战成名,致使孙权在张辽镇守合肥期间,从不敢再打合肥的主意。

臧霸历经从曹操、曹丕、曹叡三朝,在与东吴的作战过程中屡立战功,虽然没有张辽的战绩,但也与之相差不远。

结语:高顺碰到了吕布这样的庸主,没能看清形势拒绝投降曹操,是高顺的不幸;张辽、臧霸顺应形势,得遇明主曹操而在曹操阵营大放异彩,是他俩的大幸。曹操是十分爱惜人才的,良言苦劝陈宫,但陈宫一心求死,同样高顺,不愿再降曹,而是从一而终,令后人十分唏嘘不已,本来可以有更好的成就,就这样提前落幕,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感谢您的而阅读,我是紫气东来 欢迎大家点赞、留言评论 喜欢三国的朋友关注我的话想必是极好的,期待您的关注!

5

对比招降三人的风险、收益,恐怕曹操只能做出这个选择了。

三人不同的命运

高顺:砍了。(有犹豫杀不杀吕布,有想挽留陈宫,但对高顺似乎没有什么表示)

张辽:被重用。(不啰嗦了)

臧霸:以东面委之。(青徐军事委托,招降泰山诸贼,与袁绍的青州相持)

三人都是杰出将才。在吕布手下时,高顺的表现还算是相对出彩的一个,为何曹操在没有招降的情况下,直接处决了高顺呢?

长期收益:鲜明的俘虏、招降政策

俘虏政策、招降政策,不仅仅是针对眼前的降将、俘将,也是一种政治姿态。

曹公有军令:围而后降者不赦(这个军令的弹性很大,也有不少人“围而后降”却赦免了的),就表明了曹操对降(俘)将的态度。

趁早归顺,可以重用;冥顽不灵,死路一条。

因此,三人到曹操面前时的姿势,影响了他们的命运。

张辽:曹操攻破下邳后,张辽率众来降。

演义中张辽被俘后骂吕布匹夫、曹操“开玩笑”、关羽求情,但正史中的张辽,是在吕布败亡后,率军来降的。

主动投诚,即使曹操想杀,也会担心“失天下归顺者之心”。

臧霸:跑路、归降。

曹操攻吕布时,臧霸曾带兵援助吕布。吕布败亡后,臧霸躲了起来。曹操检索下,臧霸来到曹操面前。

臧霸虽然不如张辽主动,但也没有顽抗到底,在吕布失败后主动“下野”。

因此,用张辽、臧霸,杀高顺,就是告诉世人:尽快归顺重用!冥顽不灵的,即使是高顺这样的有才之人,也是死路一条!

短期收益:人才的稀缺性

三人都是当时难得的良才,但是,对当时的曹操来说,张辽、臧霸的作用会更大。

张辽:稀缺的骑兵人才。

曹操起兵后,一直缺乏一支强大的骑兵。面对即将到来的,与袁绍的决战,曹操为此担心不已。

吕布也深知这点,因此,在求饶时,以统领骑兵为诱惑,希望曹操任用他。

尽管吕布不能因此活命,但曹操对骑兵将领的缺乏是实实在在的。

张辽,弥补了曹军缺乏骑兵将领的空缺。

在张辽投降后,闪电突袭斩杀颜良,白狼山大破乌桓的一系列战役中,张辽都证明:曹操纳降张辽是多么争取的决定!

臧霸:在泰山贼中独一无二的影响力。

尽管击灭了吕布,平定了徐州,但是,徐北的大片领地是很难有效直接管理的。

这片区域,一直以来都是泰山贼活跃的地方,无论陶谦、刘备、吕布,都不曾有效管理这个区域。

而臧霸,曾长期独立,在这个区域很有影响力。

因此,曹操急需臧霸这样的人物,能收拢泰山贼的力量,在这个方向抗拒已经纳入袁绍地盘的青州。

高顺:与于禁、乐进较为相似

高顺战功卓著,其所统陷阵营更是曾让刘关张、夏侯惇吃亏不小。

但是,高顺似乎长于步兵指挥。

陷阵营千余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而当时最强的袁绍也只有马铠三百具。因此,这支千人带铠的部队,应该是重装步兵部队。

在步兵指挥方面,于禁、乐进都十分擅长,因此,高顺不是不可替代的。

同时,在吕布时期,陷阵营已经归入了魏续管理,而魏续已降曹,因此,高顺的去留对这支精锐步兵的去留不构成决定性影响。

风险:高顺的危险性远大于张辽、臧霸

并州军的凝聚力不容小视。

原领袖丁原死后,吕布可以统领他们继续为董卓效力。吕布杀董卓后,曾经投奔袁术、袁绍等人,南北奔波,寻求落脚之地,而这支并州军一路相随。可见:并州军的凝聚力十分强!

下邳被围,山穷水尽之下,并州军会献吕布而降,但是,一旦有号召力强的人鼓动,他们会不会再闹事呢?

就当时而言,高顺是最危险的人物。

张辽、臧霸,一直保持者独立性,他们在吕布旧部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但是,高顺就不同了!

1、高顺的军队被吕布分给魏续后,每到战时,吕布依然让高顺统领旧部。可见:高顺可以不受统属关系束缚,自如地指挥部队;

2、下邳之战时,吕布曾想率骑兵出城,与城内里外合应。城内,就由高顺、陈宫坚守(被吕布妻子劝阻)。

可见:高顺可以看成是吕布的副手。他有威望、能力直接指挥众将!

3、众将决意投降时,除了绑起吕布,高顺、陈宫也都被同时绑起,才敢投降!

可见:众将也都认为,即使吕布被擒,高顺如果拥有行动自由,他们的投降依然无法顺利进行!

4、高顺的忠诚。

高顺多次以忠臣之姿劝吕布;吕布在兵变时也第一时间跑到高顺军营;吕布在分高顺兵权后,高顺始终没有怨言!


一个死忠于吕布、影响力极大的高顺,曹操敢留吗?

因此,我认为:对三人不同的处理,是曹操深思熟虑的结果。

收益:留张辽,加强骑兵力量;留臧霸,加强徐州北部的防御力量。留高顺?多一个于禁、乐进。好是好,但不到不可或缺的地步;

风险:张辽、臧霸,一旦翻盘,也就是带走自己的力量;但高顺一旦反叛,很可能影响整个并州军!

当然,最后说句废话:我倾向于认为,既然曹操杀了吕布,即使曹操有心收服,高顺也不可能投降曹操!

6

三国时代,曹操最爱惜人才,也最善于驾驭人才!虽说刘备爱惜人才,还是逊于曹操!举例,曹操得了别人老婆,坚信能用尊重与真情,化解她们心中“仇恨”。比如张绣婶子邹氏及丫鬟周氏,秦宜禄老婆杜氏,何进儿媳尹氏,甚至袁绍老婆刘氏等!刘备就不行了,一个孙尚香,都“鸡肠小肚”消化不良,徒留“叹息在江面”!

那么,爱惜人才、善驭人才的曹操,为什么杀掉吕布八大将之首高顺,却收留下张辽、藏霸等人呢?其实,这里有个误区!所谓“贤臣择主”,得有前提条件,那就是“两情相悦”!不是曹操不留,而是高顺无法再爱!

一、曹操有意收留并州将士

公元199年,高顺率领的陷阵营陷入在数万曹军包围中,七百兄弟,个个孤胆英雄,明知不敌,兀自死战!张辽救出高顺与成廉后,再救曹性。腿伤无法站立的曹性大骂张辽:“妈的,我完了,你还不快跑!”张辽含泪拔马突围!

曹性及仅剩的十几个陷阵营兄弟,面对上万冷森森的兵刃,宁死不屈!曹操爱惜并州军士英勇,驱马上前,和言:“谁是领兵之将?”曹性怒骂曹操“老贼”!曹操不恼:“吕布以怨报德,不必为他殉葬,你们不想回家吗?归顺朝廷吧!”曹性高喊:“并州勇士,至死不降!”刀抹脖子,随即十几个并州士兵全部自杀!

曹操调转马头,不忍相看,嘴里不住叹息:“可惜了,可惜了!”

二、高顺此时无心归顺曹操

当我们赞叹张辽八百敢死队大破东吴十万精兵时,有谁会想到,这里面有着当年高顺七百陷阵营兄弟不死的影子!我不敢说高顺打造的陷阵营是不是古代中国特种兵的发轫,但可以肯定这是天下战力最强的武装!善于带兵,又是高顺好兄弟的张辽,或许自然会将这特种战术发扬光大,在逍遥津战斗中,一战成名!

受郝萌反叛牵连,吕布早已对高顺不信任了,收了他的兵权。高顺舍不得陷阵营兄弟们,强忍着不公待遇!如今陷阵营兄弟全部阵亡,老大吕布却要降曹!高顺恨极了吕布,拿兄弟们当做升官发财工具!那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家乡子弟,如今成为异乡野鬼,我得要带他们魂归故里!

高顺开始背离吕布,硬扛曹操!成则带兄弟们遗骸回家,不成也无妨,去另一个世界与兄弟团聚!下邳沦陷后,他是抱着必死,走上刑场!

曹操吸取曹性之死的教训,避免刺激高顺,见面就夸,故意丢下台阶:“高将军,你的陷阵营好厉害啊!”高顺既不求饶,也不怒骂,只是一语不发,闭眼等死,任凭曹操撩拨!曹操只得叹息:“可惜了!斩了吧!”

曹操知道,爱才诚可贵,忠诚更重要!高顺有才,不为自己所用,断然不能留之!与其说曹操杀了高顺,还不如说是被高顺逼的!

三、张辽是被人忽悠降曹操

下邳被围时,吕布安排张辽去沿海找藏霸、孙观、吴敦等土匪,来解下邳之围!谁知随即传来吕布高顺人头高悬白门楼消息!忠义无比的张辽,饱含泪水,自缚双臂,走进曹营!

于禁大喝:“跪下”。曹操忙拦:“不要强人所难”!欲给松绑。张辽拒绝:“不必!速将本将正法”! 曹操改进方法:“将军弃暗投明,我为何杀之?”张辽梗着脖子:“吕布待别人如何我不管,对我不薄!我情愿为他赴死,一起悬首!”曹操拽斯文:“将军未听说,良臣择主而仕?”张辽不屑:“背叛借口!”

曹操痛失曹性与高顺,一直后悔,今虽感觉张辽比他俩还死硬,还是决定要有耐心拿下这厮!“文远,你抬头看看我,我们是故交!”张辽最讲交情,便抬头看看曹操:“你是?”曹操觉得有戏:“十年前董卓丁原进京,你手下五个小兵打家劫舍,被我斩一个!”张辽想起来了:“剩下四个我斩了,晚上把人头送给你,还吓唬你!年轻不懂事!”曹操顺势:“自此我一直想结交将军,直至今日才与将军相会!卖给面子给老夫,一起效力朝廷如何?”张辽心直,一时拐不过弯,语塞!

这时关羽闯营,上前砍掉张辽身上绳索,首次给曹操下跪:“文远吾友,愿以性命担保其忠义,恳请明公收留!明公不允,我闯营也是死罪,愿与张兄同死!”然后扭头相劝张辽:“负气一死,辜负满腔壮志!听兄一劝,归顺吧!”

曹操见缝插针:“高顺吕布是你朋友,关羽为你求死,就不配做你朋友?我曹操也不堪当你朋友?我还是当朝三公,大义小节均占理!你过来,我将你昔日兄弟侯成、宋宪、成廉、魏续等,均交你统领!”侯成等兄弟齐呼:大哥!

张辽顶不住了,咬咬牙:“也罢!士为知己者死!但我有一请求!”曹操开心:“但说无妨!”张辽说:“沿海割据的藏霸、孙观、孙康、吴敦、伊礼等也是我朋友,可不可以让我去游说他们一起归顺?”

曹操心中大喜,自己正打算招安这些土霸,安定徐州,以便集中精力对付袁绍,这等于沾了张辽的便宜了!但还得装一装,犹豫一番:“看在文远面子上,准许藏霸等人归降!”

四、获张辽诸将赢官渡之战

大家都会说官渡之战的胜利,得益于许攸的献计“火烧乌巢”!其实决定那场战争胜负的关键,源于曹操提前拿下吕布,以及成功吸收吕布队伍有生力量,为自所用!

曹操拿下吕布,比袁绍拿下公孙瓒提前三个月!这宝贵的三个月,救了曹操!令曹操从容摆平张绣、刘表及关西诸将,拿下袁术,充分调动战争资源、精心布局对付袁绍!相比袁绍拿下公孙瓒后,还要处理幽州旧部及乌丸、辽东叛乱,尽显手忙脚乱!虽很早下令南进,大半年未见行动,然后行动又是仓促匆忙!无形中,曹操占尽先机!

再者,袁绍灭公孙瓒,几乎是赶尽杀绝,也留下血仇余患!但曹操不同,尽管未有将高顺与曹性成功吸收到自己的队伍中,但是,还是大量保留与吸收吕布军队有生营养,壮大自己的力量!

大胆启用判将魏种固守河内郡,抵制并州袁兵侧击;巧妙改造藏霸、孙观等海匪,展开游击战,骚扰且挺进青州,令青州袁兵自顾不暇;还有利用张辽与关羽斩颜良,正面突破,打赢官渡第一仗,扫除曹军“恐袁”意识!

良好开局是成功一半!这些都为官渡最后胜利奠定基础,也是曹操“广纳人才,壮大自己”经营思想的必然结果!火烧乌巢,不过是收官阶段的妙招!

7

吕布的将领,在吕布被曹操水淹下邳时, 没有都在一起,张辽也并不是完全是吕布的人,他少年己是郡吏,是丁原的从事。丁原命令他带兵赴京去吓唬何太后。何进又令张辽到河北募兵,得干余人回来 ,张辽见何进剿宦官失败而死。张辽随形势成为董卓手下。董卓死后。张辽才归吕布所有。跟随吕布投奔袁绍袁术无果,夺兖州曹操之地,后被曹军打败从兖州赶出吕布又偷徐州又击败刘备后,张辽是单独成军,任北地太守,鲁相。吕布白门楼被曹操吊死时后,张辽率领吕布军队余众,才归降曹操。

臧霸更是独立一方的霸主。臧霸的父亲臧戒是县狱掾,因据守律法 ,不听从太守 凭已欲要私杀狱犯。太守大怒,令人把臧戒收押入狱。十八岁臧霸听到父亲被捕,召集朋友,从费县西山狱中将父亲劫出,还杀死太守,使役卒们都为臧霸狠勇窜逃。臧霸孝烈勇敢威名远播。臧霸是早先跟从陶谦起家,在击破黄巾农民军,成为将军,与孙观,吴敦,尹礼等聚合为太山军。臧霸成为统帅 。驻军于开阳一带,自成一方霸主。是太山诸将的领袖,多次击败了袁术的进攻。袁术被臧霸和吕布联合起来打得狼狈不堪。

臧霸并不是吕布的手下部将,臧霸在吕布偷袭刘备的徐州后,成为同盟军。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也任命吕布为左将军 ,吕布让陈登向曹操拜谢。陈登反要曹操除掉吕布,说吕布有勇无谋反复无常,曹操也说,吕布是个具有狼子野心的人,实在不能让他久留世上。你当然是最熟悉内情的。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并拉着陈登的手,说东边的事 便全托付给你了。让陈登私下里组织反叛,分化吕布的队伍 ,为自己攻打吕布做内应。陈登回到下邳吕布要求为徐州牧未得,大怒砍着桌子骂到,你们父子劝我与曹操合作,我拒绝了袁术婚约,却一无所获。反倒是你们父子地位显赫,加官晋爵,我被你们父子出卖了。要杀陈登。陈登面不改色说,我也对曹公说,对待将军您要像对待猛虎,应当让它吃饱,不然会吃人的。曹操却说,对您更要像养鹰,饿了才能被利用。饱了自顾飞去了。

吕布在袁术令韩暹杨奉进攻吕布时,陈登出谋分化袁术部队,使袁术大败。当时太山霸主臧霸等也攻克莒城成功,答应给吕布财物钱币要结交吕布,还没有送来礼物。吕布就率军去要,臧霸畏惧吕布,以武力劫掠虐凌,坚守在莒城不出,吕布无法攻克。也就回军下邳。

后来臧霸也送来厚礼与吕布和解。

高顺只是吕布特别行动机械化弓弩部队队长,对吕布非常忠诚,但还没有被吕布重用。为人清白,仪表威严,统军整齐,出战必胜,天生一付服从上级,勇于牺性的壮士情怀。

在陈登的策反下,守在下邳的侯成,宋宪,魏续都以反叛,缚住陈宫投降曹操。吕布在众叛亲离下,不得已也亲自下城投降,想让曹操重用自己保命。但曹操早就对吕布下了杀心,吊死吕布陈宫,顺带也杀了高顺为豫州刺史刘备失败报仇。

张辽在北地郡也率军投降,臧霸在太山率军投降,他们都没有在下邳城中,和陈宫高顺并没有在一起,也不是吕布铁杆部下。就是臧霸在在陈宫反叛兖州乱起时,守在兖州的将领徐翕,毛晖也跟随反叛,曹操平定兖州,赶走吕布,徐毛亡命出逃,投靠太山臧霸。曹操要臧霸也杀了两人,送来首级。臧霸也不给曹操面子,并向曹传信,说以前我之所以能自立一方,是因为我不会做这种事,我受曹公的存命之恩,不敢违其命令,不过有意于王霸之道的君主,这应该以义相告,不宜威迫,愿您为此除却这个命令。曹操叹息,向臧霸赞到,这是古人仁德之事,而你能的加以奉行,这也正是我的愿望。反而将徐毛二人授为郡守。也使臧霸成为曹操军队友邦。

臧霸是带兵去邦助吕布打击曹操,并非是吕布的嫡系部伍,吕布被擒后,臧霸就投靠了曹操,又招降吴敦,尹礼,孙观,孙康等太山将领,曹操都给他们以国家名义正式成为郡守,臧霸也成为琅琊国相,执金吾,镇东将军。还是一方霸主。高顺被杀是他没有名声远扬,做出巨大奇迹,他带领七八百人的弓弩陷阵营打败曹操派去援救大将军夏侯惇几万大军,还射瞎夏侯惇。攻破豫州坯城俘虏刘备在沛城妻儿老小。曹操为替刘备和诸侯惇解恨,杀了在东汉官员将领名列中名不见经传 ,却杀得曹操第一名将夏侯惇,和当时名将左将军刘备的黑马。为他们除羞解恨,也为自己洗刷领军不当,有此邳城大败的耻辱。不杀吕布难以稳定天下,不杀陈宫不能安定民心。不杀高顺就难除曹军的全军之耻辱了。所以高顺是比吕布和陈宫还要被看作十恶不赦的必杀之人,没有一点商量余地。他存世就是曹军的耻辱。一定要杀之后快。

8

谢邀。

曹操非常爱惜人才,如果能招降,他肯定都会招降。曹操之所以杀掉了高顺,应该是因为高顺是吕布的死忠,拒不投降,所以才杀了他。

可以把高顺类比成张任、审配这样的人物,他们只会忠于一个主人,忠臣不事二主,是不可能投降别人的,在外人看来,可能脑筋有点死。

所以说,像张辽、臧霸等人,可以“良禽择木而栖”,但对高顺而言,这是不存在的,完全忠于主人,主人死了,就一定要为主人报仇,如果不能报仇,那就和主公同死。

所以曹操也明白,肯定是无法收服高顺,但如果放了,高顺不仅不会感动,反而会不顾一切给吕布报仇,这样就只能杀了他。

高顺的确非常可惜,他是一个非常自律的武将,擅长养兵,一手打造了所向披靡的陷阵营,堪称汉末第一劲旅,如此英雄人物,却死忠于有勇无谋的吕布,真是让人叹息。

9

曹操是雄主,是极其爱才的,宛城之战,张绣反叛自己,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都死于此役,曹操都不计前嫌,再次接受张绣的投降,对张绣赐官封爵。所以,不是不用高顺,而是高顺太忠,不愿意投降曹操,而惨遭杀害。

背景: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在徐州反叛朝廷与袁术结盟,吕布见刘备在小沛招兵买马,实力逐渐增强,立即派高顺和北地太守张辽攻打刘备,结果刘备不敌,北投曹操,曹操派大将夏侯惇救援,结果夏侯惇也被高顺的陷阵营击败。于是,曹操亲征吕布,围吕布于下邳,公元199年二月,吕布部将侯成、宋宪、魏续等反叛,将吕布、陈宫、高顺抓住投降曹操。

但是其中似乎没有臧霸什么事,在历史中,这臧霸还是一方小诸侯,并不是吕布部将,甚至还可与吕布相抗衡,实力不容小觑。而在小说中,臧霸是以吕布部将身份出现,随吕布多次对曹操进行军事打击,是一位不可多得猛将。

所以先来介绍一下臧霸,臧霸,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人,原是陶谦部将,在平定黄巾起义时,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并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将领招兵买马,屯于开阳一带,成为一个小诸侯,期间与占据徐州的吕布联合。所以二人在地位上并不是上下级关系,反而是对等的,而在军事实力上,可是可以与占据徐州的吕布相媲美。因为原在公元197年的时候,臧霸袭击邪国相萧建,攻陷莒县,得到大批辎重,吕布前去索要一部分战利品,作为自己军队的供给,但是臧霸坚守不出,吕布无可奈何,只有撤军,所以从这里来看,这臧霸的军事实力应该与吕布不相上下。

而臧霸在曹操与吕布大战时,还出兵帮助吕布,等到吕布下邳之战战败被曹操所杀时,臧霸畏惧曹操的军事实力而藏匿起来,最后被曹操所捕获,臧霸归降曹操,并替曹操招降自己以前的部将,被曹操任命为琅邪相,并让臧霸与其部将吴敦管理青州和徐州。随曹操征战四方,屡立战功,官至镇东将军,配享曹操庙庭。

而张辽在下邳之战战败后,历史是这样记载张辽的。

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三国志》

虽然《三国志》是这样轻描谈写的记载张辽,但是可以看出,张辽绝对不是像小说里一样被人绑到曹营,在经过一系列思想斗争之后投降曹操的。而是下邳城池告破,自己领军投降曹操的。之后被曹操赐爵位关内侯,但是关内侯这个爵位十分的低下,虽然低下,好歹也是一个侯爵,这对于归降之将已是极大的恩典,求贤若渴的曹操对于张辽的主动投诚的行为,也是相当满意的。之后,张辽也凭借其出色的军事实力,建立了不少功勋,官至骠骑大将军,配享曹操庙庭。

而高顺,则是吕布正营里面的首席大将,但是与吕布的首席谋士陈宫不和,当时吕布能被曹操和刘备的联军迅速击溃,与这二人不和也有关系。

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

高顺(?-199年2月7日),高顺过早的殒命于三国前期,对其的实力不好做出评价。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一些事迹可以发现。当初吕布占据徐州时,部下郝萌叛乱,军队攻打吕布在下邳的住所,因为事发突然,吕布衣不蔽体就跑到了高顺的军营,在慌乱之中选择了高顺,所以吕布是十分信任和倚重高顺的,当时还不知道是谁在作乱,但是高顺当时听出叛军声音中有河内口音,立即判断是河内人郝萌叛乱,立即派军队前往郝萌军营擒拿,所以,这场变乱才有惊无险。

还有,当时刘备向曹操求援时,曹操派大将夏侯惇前往支援刘备,反而被高顺的陷阵营击溃,逼迫曹操亲自出动,所以其军事实力还是很强劲的。

面对这样的军事人才,曹操肯定是对其招降的,但是奈何高顺一言不发而求死,曹操才将其杀死,倘若高顺若归降,曹操定会用他。

浮人语

高顺是忠臣,忠臣随主而去;张辽是良臣,良臣择主而事。


参考文献:

《三国志》

《英雄记》

10

吕布兵败,曹操收降了张辽和臧霸,却杀了高顺有两方面的原因:

1、张辽和臧霸虽然是吕布属下,但他们和吕布之间的关系类似合作,有自己独立势力(相当于一个小的诸侯),而高顺是吕布的心腹大将,带领的部队,也是吕布的王牌部队。亲疏立现!

2、三者对吕布的忠心程度不同,高顺是吕布的死忠,而张辽和臧霸二人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有了比吕布更好的主公,当然是选择投降了。

现在来了解下当时吕布战败,高顺、张辽、臧霸三人的情形:

一、臧霸

黄巾起义时,臧霸从属陶谦,因功拜为骑都尉。后来,屯于开阳一带,自成一方霸主。

公元197年,臧霸带兵攻陷莒县,抢夺了琅邪国相萧建的辎重。吕布当时驻兵徐州,见之眼红,向臧霸索要,高顺劝阻但吕布不听,亲率大军攻打莒县,但无功而返,后来见吕布势大,臧霸选择屈服,成为吕布势力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小诸侯。

公元198年,曹操讨伐吕布时,臧霸曾带兵助战吕布。吕布兵败被擒后,臧霸匿藏民间,然而曹操知晓其名,大力搜索捕获臧霸,一见之下大悦,以臧霸为琅邪相,威震徐州。

从此,臧霸忠心侍主,在与袁绍、孙权等诸侯的战役里,战功赫赫,官至镇东将军,死后追谥为“威侯”。

二、张辽

张辽一开始是丁原的手下,董卓进京后,大势所趋,他和其他京中带兵将领不得不投靠了董卓。后来,董卓败亡。张辽带领部曲又投靠了吕布,迁任骑都尉。

值得注意的是,张辽虽然“以兵属吕布”,但他是东汉朝廷正式任命的北地太守,因此,在吕布军中仍保持相对的独立地位 ,说白了就是我听你的命令,可是我手下只听我的命令。

吕布兵败被俘后,张辽带兵在外,见大势已去,主动率领部曲投降的曹操,并不是演义中的俘虏,这有很大区别!曹操当然大喜过望,对他委以重任。

从此,张辽成为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后来,白狼山之战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张辽选择了明主曹操,他的功绩被历代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三、高顺

高顺的地位,在吕布军中是排在诸将之首的,(张辽并非吕布嫡系)而且战功卓著,攻无不克,隐有功高震主之嫌。

曹操是爱才之人,从其费尽心力的收买关羽就可看出,但明知高顺有才,但为何没有多花功夫耐心劝降,却随意把他处决了呢?原因有二:

1、曹已有杀吕布之心,高顺的愚忠,使曹操担心高顺假降,之后替吕布报仇。

2、在之前的大战中,高顺战败曹操手下头号心腹大将夏侯惇,在这场战斗中夏侯惇被流矢射瞎一只眼睛,夏侯惇心中肯定不快,曹操也要考虑其心腹的感受,在看到无法真心收服高顺后,顺水推舟杀死高顺,替夏侯惇报了一箭之仇,也是收买人心之举。

以上,就是曹操能收服张辽、臧霸二将,而杀掉拥有大将之才的高顺的原因。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