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景帝诛杀晁错,是借他人头用一下的权宜之计。只可惜没有起到直接效果,浪费了一颗忠臣的脑袋。

01

建议“削藩”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汉族,颍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

公元前180年,吕后驾崩,朝中大臣周勃、陈平诛杀了吕氏诸王,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是为文帝,文帝立刘启为太子。

吕氏专权被铲除后,但是刘姓诸侯王却在蠢蠢欲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图谋不轨。

由于文帝以仁孝治天下,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平息干戈,与刘姓诸侯王暂时相安无事。

汉景帝刘启继位以后,提拔晁错做内史,后又升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负责督察百官及诸侯王的行为。

晁错经过分析,认为诸侯王权力过大,威胁着中央政权的稳固。其中以吴王刘濞势力最大,特别提醒刘启要加以防范。

刘濞(bì)(公元前216年-公元前154年),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侄,代顷王刘仲之子,西汉宗室、诸侯王。

刘濞是刘邦哥哥刘仲的儿子,性情彪悍勇猛,素有野心。前196年,二十岁的刘濞跟随刘邦平定英布叛乱,立下军功。刘邦惧怕江东人士不服从皇权,就把荆国改为吴国,封刘濞为吴王,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国都广陵(今江苏扬州)。

之后四十多年,刘濞一直暗中准备,私自铸钱,煮盐贩卖,积蓄力量。还招纳逃犯,谋反之心越来越显露出来。

御史大夫晁错洞悉了刘濞等诸侯王的所作所为,极力主张刘启削夺各诸侯王的封地,打压他们的势力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削藩”。

02

导致“七国之乱”被杀

刘启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决定先削夺吴国的会稽郡和豫章郡。

吴王刘濞看到朝廷开始动手,不愿意束手就擒。

在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刘濞联合各地诸侯王,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要诛杀晁错,安定国家,以此发动了叛乱。

这次叛乱,共有七个诸侯王参加,史称“七国之乱”。

得知诸侯王叛乱,刘启派太尉周亚夫带领三十六位将军去攻打吴国、楚国;另派周侯郦寄攻打赵国;将军栾布攻打齐国;大将军窦婴屯兵荥阳,监视齐、赵。

窦婴向刘启引见了曾经担任过吴国丞相的袁盎。袁盎趁机劝说刘启杀掉晁错,就可以平息叛乱,确保国家安全。

刘启采纳了袁盎之计,就把晁错腰斩于东市。

03

可惜了晁错一颗人头

汉景帝把晁错杀掉了,本想借晁错的人头平息这次叛乱。

但七国之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晁错被杀之后,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向景帝汇报与诸侯王交涉的进展情况。邓公认为诸侯的叛乱,清君侧只是一个借口。

邓公对景帝说:“诛杀晁错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却为诸侯王报了仇,而叛乱并不会因此而平息。

景帝深以为然。于是,拜邓公为城阳中尉。

景帝刘启降诏讨伐,派遣周亚夫等将领带兵平叛。周亚夫采用截断叛军粮道的战略,最终击溃了叛军,用三个月的时间,彻底平定了叛乱。

叛乱平定以后,刘启趁机将诸侯王国的权利收归中央政权,大量裁撤诸侯国官吏的数量。从此,诸侯国不再拥有行政和司法特权,诸侯王割据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04

晁错之死的原因

晁错被杀,纯粹是刘启一厢情愿导致的。

第一,晁错与袁盎素来相互仇视。

晁错担任御史大夫后,就派人调查袁盎收受吴王刘濞贿赂的事情,证据确凿,依法应该处以死刑。刘启下令赦免,只把袁盎贬为平民。

吴楚七国叛乱后,晁错准备趁机打击袁盎,结果他的下属都不赞成。袁盎得到消息后惊慌恐惧,星夜拜访窦婴,要求进谏景帝当面陈述。

景帝召见袁盎,袁盎认为七国之乱不足为患,请求屏退左右,向景帝献计说:“吴楚叛乱的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的封地;只要斩杀晁错,派遣使者宣布赦免七国,恢复他们的封地,就可以兵不血刃,平定叛乱。”

景帝默然良久,最后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退兵。

于是,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晁错之死,直接原因与袁盎有关。

第二,晁错与朝中大臣素不和睦。

汉文帝时期,贾谊与晁错都曾经谏言削藩,但没有被采纳,这与当时的治国理念和形势有关。

当时,治国理念都是道家学说,主张休养生息。削藩不但触动诸侯王的既得利益,而且朝中大臣也不许多反对者。

晁错年少时师从张恢学习先秦法家申不害、商鞅的学说,强调法律的作用,锐意改革。但晁错的德行节义不足,不能镇服众人。与周围大臣关系并不融洽,丞相申屠嘉、外戚大臣窦婴、大臣袁盎等都与晁错有隔阂,甚至是怨仇。

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批准了这一奏折,此时晁错 毫不知情。

景帝派中尉宣召晁错上朝议事,到了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腰斩晁错,当时晁错还穿着上朝的朝服。

第三,汉景帝的策略

当时,景帝考虑的不仅是吴楚联军是否罢兵的问题,还想看看造反的诸侯下一步的打算。

诛杀晁错,起码可以稳定这些诸侯,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朝中大臣团结一致抵御叛军。

因为周亚夫、郦商、栾布、窦婴等带兵大臣基本上都与晁错不和,同时,“牺牲”晁错,吴楚联军就基本失去了反叛的旗号。

景帝经过权衡利弊以后,决定斩杀晁错,借他的人头用用。

总之,晁错为了削藩而赴死难,死后争议不断。但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情怀,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赞颂,司马迁、班固等史学家都给与很高的评价。

根本而言,晁错就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晁错强行削藩,是冒着极大的风险,他的父亲就极力劝解,但他依然孤注一掷。他的父亲为此服毒自尽。

但晁错之死,毕竟让景帝看清了诸侯王的真正意图,也堵住了朝中大臣的嘴,缓和了景帝与大臣们的矛盾,为彻底削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尽管晁错之死,实属冤屈,但死得很有价值,值得后世尊敬。




最佳贡献者
2

感谢邀请,我不太了解这段历史,但按照历史惯性来说,被杀的原因无外乎是兔死狗烹,功高盖主,替罪羔羊,提升民心士气,乱臣贼子之类。晁错应该属于替罪羔羊吧

3

政治讲究势,即基于平衡的掌控,而不一定看忠奸、对错。晁错错在不合势,既打破了政治平衡,又没有能力控制局面。

晁错是个理论家而不是政治家,其削藩之策既没有充分准备,又缺乏实操,以至于对结果预估不足,出现问题慌了手脚。晁错并非削藩的首倡者,却是这一理论的最坚定的推行者,历经文、景两朝而初心不改。其志在必得的心志,让他的削藩之策操之过急甚至有些激进,政策甫一出台诸侯国便炸了锅,就连晁错的父亲都惊得魂不附体,训斥他“疏人骨肉”,最后承受不了压力而自杀。

西汉藩国是高祖刘邦时代的产物,解决起来绝非一蹴而就。文帝之所以对晁错的削藩请求一直采取搁置态度,也是因为看到了问题的复杂性。景帝初登大位,因过于信赖自己的“智囊”兼总管——晁错曾做过太子舍人和太子家令,也就跟着一起畅想起来,不顾众人的抵触以及大将窦婴的坚决反对——这些人抵触或反对的其实不是削藩本身,而是削藩的时机、方法,以及和同事们关系并不和谐的削藩倡导者晁错本人,导致削藩行动仓促上马。既没选准突破口,也没做好预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被动。

削藩本是一种减弱藩国特权、让权力重回中央的政治改革,但这个大方向晁错一开始就没把握好。其首选对象,是七国中实力最强、且最为敏感,与景帝有着杀子之隙的吴王刘濞,火药味极浓。而对于吴王“谋作乱”的假想,其理论支撑竟然是“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的单向逻辑推理。所能寻找到的现实理由,也只是早在文帝时代就已特批的“称病不朝”,以及招揽社会闲散之人铸钱、煮盐等经济举措,这对于年过六旬的吴王来说显然有失偏颇。仓促罗织的罪名甫一出炉,便任性地将政改之路推向了军事对抗的死胡同。而晁错在针对吴王的同时,又对楚王、赵王、胶西王一并下手,打击面过宽,也容易让对手形成联合。

最要命的是,强行挑破浓疮之后,晁错又无药可敷,在糟糕而又紧迫的军情面前表现得束手无策,这让景帝心里一下子没了底。而晁错给出的最终解决方案,竟然是让皇帝亲自上前线,自己留守后方。景帝愿景受挫,对这个后劲不足而又缺乏担当的老师的印象大打折扣,不得不重新审视最初的削藩之策,所以才听得进晁错的政敌袁盎关于杀晁错可退兵的进言,并认可丞相陶青、中尉陈嘉以及廷尉张欧等人对晁错“大逆无道”的指控。最终,有着道家无为思想背景,而又怀揣理想主义情愫的景帝,再次做了一个理想化的决定,即以为杀了晁错天下就会重归太平。而天下太平才是他最想要的。

4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历史上还真的是有一些人在国家大事上能谋善断,雷厉风行,但是对于个人安慰却缺少考虑,比如汉朝主持削藩的晁错。他的削藩策维护了汉朝一百多年的稳定,自己却落了个腰斩的结局。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晁错之死,是晁错自找,同时也是汉景帝人生中的一大败笔。

晁错上书

晁错

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错上《削藩策》,他写道:“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意思是大汉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诸侯王权力太大,并且越来越不愿意服从中央的领导,造反是迟早的事,现在的情况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消藩一事刻不容缓。

景帝消藩

汉景帝画像

晁错并不是第一个认识到削藩问题严峻性的,他之前的贾谊早就多次对汉文帝上书,预见了诸侯王必反的情况,但是汉文帝隐忍未发。“屈贾谊于长沙”之后,汉文帝却把鹰派的晁错提拔起来,留给了汉景帝。在晁错上《削藩策》不久之后,汉景帝决定立即采取措施,削夺了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

晁错之死

七国之乱形势图

正如晁错断言:“削之,其反亟”,在汉景帝颁布削藩令十几天之后,吴楚等七国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叛兵群星闪烁,阵容非常强大,汉景帝一时不知所措,晁错此时主张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则负责留守京城,这让汉景帝非常失望及气愤。随后,汉景帝暗中接见了早就与晁错有仇的袁盎。袁盎认为,七国本来就没有反叛的意图,现在这种情形完全是晁错逼出来的,如果此时答应诸侯国诛杀晁错,并且归还他们原有的封地,就天下太平了,汉景帝默许。

随后,使者们以邀请晁错商议朝政为由,将他骗出家门。晁错穿着朝衣火速上路,在车马经过长安东市时,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随后将他腰斩。

明代思想家李贽

后来,有校尉邓公前来汇报军情,并说七国就是想夺权,跟晁错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此时晁错已死,汉景帝也表示非常后悔。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如此评价:“错但可谓之不善谋身,不可谓之不善谋国也。”

5

那一年,不到三十岁的晁错被汉文帝选为太子家令,这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个祸福并存的机遇。


好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能成为太子身边的红人,就几乎已经预定了下一届朝堂上的要位。而坏处是,太子能不能顺利即位一向都是个很大的问题,史上失去父皇宠爱的长子并不鲜见,在和其他皇子的权斗中失败被废的也常有,即便太子老老实实,一帆风顺,也有可能父皇身体健康,皇位一做就是数十年,只能眼巴巴看着直到自己须发皆白,而太子身边的家臣自然也只能陪着一起苦等,看谁先熬死谁。


年轻气盛的晁错显然并不想陷于等待,他要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很快,他凭借敏捷的才思和善辩的口才在太子那里得了宠,被称作“智囊”。然后他又抓住时机,趁文帝需要用人议事的机会,连连上书,言及军事、农事等。当时,最善于对策的贾谊已死,在一百多出谋划策的人里,晁错脱颖而出。


汉文帝几乎是全盘采纳了他的意见,对晁错大加赞许,唯独一个事,文帝默不作声。


这件事是:削藩。


所谓的“削藩”,是指削去刘姓皇室子孙诸侯王的权力和地盘,以免地方势力越来越强,最后生出叛逆之心。


汉文帝并不是第一次听到削藩的意见,之前贾谊活着的时候就提出过类似的看法。说明有远见的知识分子都已经看到了诸侯王潜在的危险。贾谊还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天子在中央如同是身体躯干,诸侯王相当于四肢,本来是用来保护身体的,但假如四肢越来越臃肿,身体却越来越瘦弱,最后只会失去控制,反遭其害。


只不过虽然出于同样的目的,贾谊建议的方法和晁错却不一样。贾谊提议推恩,就是让诸侯王把自己的土地分赏给自己的后代,随着世代越分越小,其势自灭。而晁错是建议采用强制的政令,来直接剥夺和削去诸侯王的利益。


汉文帝一个都没有采用,他有他的苦衷,他接手的国家几乎是一个战后的烂摊子,防范匈奴、让人民恢复生产增强国力,比起目前尚不明显的诸侯王的威胁,来得更为急切。至于削藩的事,还是留到以后,或者太子即位了再去处理不迟。


文帝没能等到以后,没几年就驾崩了。即位的太子,也就是汉景帝,对待削藩问题要比父皇急多了。


晁错扬威实现志愿的机会也终于来了,但他没有料到的是,躲在时运背后一齐到来的,还有命运的铡刀。


景帝二年,晁错迫不及待再次提议削藩,“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他坚持认为,快一点削藩,造成的后遗症更小。景帝对曾经的师傅言听计从,立刻下诏削去吴王、赵王、楚王等诸侯王的几个郡县。


比起他父亲的深思熟虑来,景帝和晁错显得一样急功近利。


十多天后,七个诸侯王联合起兵反抗,矛头当然不会对着天子,而是直指晁错,认为全是他在挑唆和离间皇室间的亲情,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挥师攻向京城。


景帝这才慌了,一是没想到反向这么迅速、规模如此浩大。二是这时才发现晁错平时的性格早已触怒了文武百官,不仅是叛军,就连朝内,也是人人归咎于他。


尽管如此,他还是首先问晁错该怎么应付。


晁错大概不会想到,这已经是命运交给他的最后一个问答题,他的回答显得多少有些可笑。


他说:我认为陛下应该亲征。


景帝问:那你呢?


晁错道:我帮陛下留守在京城。


景帝愕然不语,如果能听到他心声的话,大概此时应该充满了冷笑和失望:是你给我惹出了这么一个烂摊子,现在你躲在后方让我出去亲征?


这是帝师踏向深渊、万劫不复的一步。


此时,宿敌袁盎也向景帝献计,他说七国叛乱,罪魁祸首就是晁错,只要诛杀这个元凶,叛乱自然平定。景帝何尝不知道袁盎是在借公事报私仇,也何尝不知道七国已经起兵,目标就是皇位,诛晁错只是借口,但他还是点头同意了,因为他要平息的,不是诸侯王的反心,而是朝内百官的不平。


景帝亲自授意丞相、中尉等人,联名上书弹劾晁错,罪当腰斩,夷灭三族。


景帝看后,轻描淡写,批了一个“可”字。


没错,谋划着杀晁错的,就是之前宠他信他的君上。前一刻还当他是股肱之臣,倍加信任,下一刻就可以弃置如草芥。哪怕位列三公,贵为帝师,命也和闲人没有分别,只需一个“可”字就能剥夺。


景帝又令中尉前去晁错家中相请,诓骗他天子召唤,晁错殊不知情,穿着朝衣就出门了。


车径直行到长安东市,四十七岁的晁错被腰斩当场。


史书说晁错“峭直刻深”,只讲国家利益,毫不顾忌人情关系。景帝比晁错小十二岁,自少年时代就对陪在身边的晁错崇拜有加。而景帝为人从此事来看,足见其“刻薄寡恩”,不知其中有没有多年来晁错对他的潜移默化。如真是这样,那“刻薄”两字,倒真像是施在晁错身上的一个报应。

6

晁错之死谁之罪?

1、其人:晁错,西汉名士,学识渊博,治世能臣,年少时先跟随张恢学习(申商刑名之学)法学,后又去济南进修儒学经典《尚书》。学成后归来一步步升到了博士。

2、初出茅庐:晁错上《言太子宜知术数疏》,跟文帝说太子应该知道治国之道,得到文帝的赏识,拜为太子家令(说是管家,其实是太子的老师)。晁错能力出众,深得太子刘启的信任。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晁错多次 上书好的国策,文帝更加的重用他,由太子家令升为中大夫。

文帝期间他就提过要削藩,然而文帝没采纳,估计也是知道时机没有成熟。

3、位列三公:文帝去世,太子刘启继位称景帝,提升晁错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经常召他讨论国家大事,很信任他。但是却遭到很多大臣的嫉妒。

4、文死谏:也就是晁错死亡的原因,还是文帝时期自己曾经提过的削藩,而且上了正式的《削藩策》,上面书: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让我想起了康熙帝削三藩的事情,跟这如出一辙,应该是历史的重演,只不过当时主张削藩的是康熙帝,当时也是差点功亏于溃。)好了说到正题,当时几乎所有的大臣都不同意。但是 也只有窦婴说了出来,从此做下了梁子,也为晁错以后的死埋下了祸根。

5、晁错之死:景帝强硬的下达了削藩令,没多少天,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后面景帝就慌了,窦婴入宫请景帝召晁错的死对头袁盎进宫。袁盎出计策让景帝杀了晁错,以泄诸侯的怒火,就跟景帝说这样诸侯就不反了。景帝权衡之下,诱骗晁错腰斩于长安东市。然而诸侯们并没有因为晁错的死而不反,晁错死的有点冤。这都是后话了。

为什么景帝会这么选择杀掉晁错?

1、景帝考虑,如果杀了晁错,诸侯就不反了,就像袁盎说的一样,那也能接受。

2、如果杀了晁错,这些诸侯还反,那诸侯就失去了反叛的理由,也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大臣们更会跟这自己同仇敌忾的对付诸侯。事实证明也是这样的。

所以杀晁错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景帝当然选择杀了他。这也是皇帝的意愿,并不能把锅都甩到小人身上。晁错只是皇权集中的牺牲品。

7

汉景帝杀晁错,而且是采用残忍的腰斩的方式杀晁错,是一件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

(汉景帝画像)

其一,晁错早年是太子家令,也就是说是太子潜邸旧臣。大家都知道,君王的潜邸旧臣,都是君王最信任和最可依靠的人。

其二,晁错提倡削藩,全是为了汉景帝。因为晁错削藩,对他本人并没有什么好处。那时候,他已经位列三公,再往上升,也没什么升职空间了。再说了,从晁错的一生言行来看,他也没想过造反,而且削藩也造不了反。

其三,汉景帝杀晁错毫无征兆。为什么说毫无征兆呢?在袁盎建议汉景帝杀晁错之前,汉景帝一直对晁错非常宠爱,对晁错言听计从。晁错提出的削藩措施,汉景帝拿到朝廷中去讨论,除了窦婴以外,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汉景帝宠幸晁错,提了意见,也是白提。

从以上三条可以看出,汉景帝是非常信任晁错,非常宠幸晁错,和晁错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既然如此,汉景帝何以要杀晁错,而且是用那样极端的腰斩手段杀晁错呢?

关于汉景帝杀晁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为了平息“七国之乱”。因为削藩的建议是晁错提出来的。汉景帝希望通过杀晁错,平息七国诸侯的怒火。但是,这个道理似乎也不太对。为什么呢?

(七国之乱)

一者,杀晁错用以平息诸侯的怒火,这件事显得非常的奴颜婢膝。如此奴颜婢膝的事情,汉景帝身为一个皇帝,怎么干得出来呢?更何况,汉景帝还是腰斩晁错。这个腰斩的行为,简直就在讨好诸侯们。一个皇帝如此讨好造反的诸侯们,那不是非常没尊严吗?

二者,汉景帝杀晁错后,并没有停止对“七国之乱”的讨伐,而是积极地准备打这个仗,最后还是派出周亚夫等人,平定了“七国之乱”。当然了,汉景帝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杀晁错后,“七国之乱”依然并没有停止。但是,这也说明汉景帝杀晁错并没有杀对。既然没有杀对,那就应该给晁错平反。为什么汉景帝不给晁错平反呢?

所以,汉景帝杀晁错,应该还有另外的目的。

什么目的呢?

(晁错剧照)

其实这个目的,在袁盎向汉景帝提建议的时候,谜底还没有揭穿。当时袁盎说的是“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这个意思还是杀晁错可以平定“七国之乱”。

袁盎这么说了以后,汉景帝其实并没有下杀晁错的决心。汉景帝当时只不过“上默然良久”而已。

实际上,直到后来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的时候,才把汉景帝一定要杀晁错的谜底揭穿。

他们在上奏汉景帝的时候,特别引用了晁错的话“兵数百万,独属群臣,不可信,陛下不如自出临兵,使错居守。徐、僮之旁吴所未下者可以予吴”。也就是说,晁错当时给汉景帝说,请汉景帝亲自带兵前往讨伐“七国之乱”,因为只有汉景帝“御驾亲征”,才打得赢这场仗。晁错自己则“居守”。所谓“居守”,就是坐镇中央。

陶青、陈嘉、张欧等人认为,晁错说那样的话,是“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其实这三个人说的还是比较含蓄的,直白一点说,就是晁错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自己做大,甚至自己当皇帝。

我以为,正是这三个人说的这句话,让汉景帝彻底动了杀心,而且下了狠心。在他看来,晁错确实有做大的企谋。所以,他决定一箭双雕,借此机会,既实现了“削藩”的目的,又杀掉了有可能当权臣的晁错。

我们并没有冤枉汉景帝。当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后,汉景帝也是表面上让周亚夫当宰相,然而却又不断地整治周亚夫,最后逼得周亚夫自杀。他对待周亚夫和对待晁错的方式,显然是一样的。

(参考资料:《史记》)

8

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但凡从事改革和变法工作的人,本身都很难独善其身,就是建立秦法帮助秦国一统天下的商鞅尚且难逃车裂之刑,晁错自然也没有办法幸免,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汉景帝的背叛

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因此在很多问题上似乎汉景帝刘启对于自己这个老师言听计从,但实际上在刘启的眼里,晁错不过是自己打算削藩的一枚重要的棋子罢了,当遇到七王造反并打出了“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之后,棋子就变成了弃子,如果能牺牲变存在一个人就挽救天下危局,有比这更划算的事情吗?刘启是算过一笔账的。

袁盎的建议

袁盎和晁错之间矛盾重重,甚至到了制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的地步,二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晁错因为是天子的老师,所以一直占据上风,可是七王造反让形式发生了变化。晁错成为了众矢之的,尤其是“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敲响了晁错的丧钟,袁盎立刻联合窦婴到刘启面前献策,声称除掉晁错就可以轻易平定七王之乱。

晁错的困局

晁错被腰斩和他自己的性格,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法有很大关系。晁错为汉景帝刘启献的削藩之策过于激进,且没有做好诸侯反抗的准备,以至于七王之乱爆发之初,叛军高歌猛进,如果不是梁王死守住了京城的门户,就算有周亚夫则难以挽救局面。这和晁错谋划不周,激进冒进的性格是有很大关系。

反观汉武帝时主父偃的“推恩令”就高明的多,采用温水煮青蛙和利益均沾的方式,解决了诸侯做大威胁中央的问题。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9



晁错画像

汉景帝前元二年,晁错向景帝再次陈述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汉景帝于第二年正式下旨削藩。吴王刘濞见朝廷削藩,不愿束手就擒,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反叛作乱,史称为“七国之乱”。结果景帝听从袁盎之计,腰斩晁错。晁错之死,后人多非议景帝,但我个人认为,不能完全把责任推给景帝,晁错的死在当时是必然的。接下来请听我稍作分析。



晁错的死跟他自己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法家学说出身的他,法家思想在他身上根深蒂固,法家思想主张性恶论,强调法律的作用,锐意改革。因此晁错在朝廷中所表现的形象一直很冷峻,严厉而刚直,既苛刻又心狠。与朝中大臣关系极不融洽,丞相申屠嘉、外戚窦婴、大臣袁盎等都与晁错有隔阂甚至怨仇。削藩开始后,面对七国叛军,晁错竟然建议景帝亲征,自己却留守京城,这给了一众跟他不和的大臣留下口实。而且为了打压袁盎,曾调查他私通吴王,让他丢官去职,袁盎一直伺机报复,这下刚好给了他一个充当侩子手的机会。其实即使没有袁盎,也会有其他人出现的,汉景帝接受袁盎的建议只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不然他怎么会相信一个已是平民而且又有通敌之嫌的袁盎。这又关系到晁错另一个必死的原因。



汉景帝即使没有袁盎的建议也会杀了晁错的,这只是景帝的缓兵之计。景帝知道了七国反叛的消息,就派太尉周亚夫带领三十六个将军去攻打吴国、楚国;派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国;派将军栾布攻打齐国;派大将军窦婴屯兵荥阳,监视齐国、赵国的军队。足见他的削藩是有准备的,他更清楚七国叛乱不是为了晁错,他派出去吴国的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的军情汇报更印证了他的想法。他杀晁错主要有几点,一方面是为了砍掉叛军们的旗号,使他们师出无名,让自己在道义上先占上风;另一方面是为了麻醉叛军,让各诸侯以为自己是个无能之辈,放松他们的警惕和准备;还有一个是让群臣跟他能够同心平叛,既然死了晁错,诸侯还继续进军,那么就是叛乱之心昭然若揭了,群臣即当对削藩和镇压毫无异议。结果也是如此,景帝仅用三个月就平定了七国叛乱,然后趁机将各诸侯王国的权利收回中央,又大量裁撤诸侯国的官吏数量,诸侯王不再有行政权和司法特权,削藩目的顺利达成,进一步加大了中央集权。



综上所述,晁错的死是必然的,有其个人自身原因,也有当时时局下牺牲的必要性。晁错以自己一死,换取大汉一百多年的政局稳定,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个人见解,不正之处敬请指出,羽菱君洗耳恭听,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10

晁错被杀的直接原因是,七国之乱中吴王刘濞打出“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一直与他不和的袁盎借机报复。而作为法家人物的晁错在拥立皇帝、削减诸侯势力的过程中,事先缺乏军事准备,没有全盘意识,在激化皇帝和诸侯矛盾后成为替罪羊。

1、晁错最早提出削藩建议

晁错早年曾学习法家的学说,通晓典籍,担任太常掌故,掌管皇室礼乐制度。晁错是标准的法家人物,“穞直刻深”,刚正、苛刻、严酷。汉文帝时,曾被派去向济南伏生学习《尚书》,归来被任命为太子舍人、太子家令。专门辅佐太子并得到宠幸,被太子称为“智囊”。

汉文帝时,晁错曾多次上书提出削藩建议。数十次上书均未被采纳,只是把他提升为中大夫。而太子对晁错大加称赞,这引起袁盎等大臣的不满。

2、汉景帝时再次提出削藩

等到太子继位(汉景帝)晁错升为内史,有机会单独与汉景帝谈论政事,他的宠幸超过九卿。此后被提升为御史大夫,晁错再次提出削藩建议。汉景帝就他的上书廷议时,无人敢提不同意见,只有窦婴与他争辩,二人因此产生隔阂。

晁错提议削藩时对汉景帝说:“过去高祖(指刘邦)初定天下,兄弟少,儿子小,封庶子悼惠王封为齐王,统辖70多个县,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楚元王,统辖40多个县,哥哥的儿子刘濞做吴王,统辖50多个县,这三个人分去一半天下。吴王的儿子先前被你打死,他假称生病不肯入京,依法应杀,文帝不忍,赏他几杖。对他恩德优厚,他应改过自新,如今却更加骄横,铸造钱币,煮海水制盐,收容亡命之徒,谋划叛乱。削藩也要反,不削也要反。削他,反得快,灾祸小;不削,反得晚,灾祸大。”

3、晁错之父预知家族祸患自杀

汉景帝三年的冬天,楚王刘戊来京城朝见,晁错借机说刘戊去年薄太后死后,在服丧的房子里偷偷淫乱,准备诛杀他。汉景帝下诏赦免,削减了他的东海郡。随后又削减了吴王的豫章郡、会稽郡。借口2年前赵王有罪,削减了他的河间郡。胶西王刘卬售卖爵位时有舞弊行为,削减了他的6个县。

晁错提出的削藩策有30章之多,诸侯们都反对并痛恨他。晁错的父亲得知后从老家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继位,你执掌政权,要削弱诸侯,使皇帝和诸侯骨肉亲情疏远,诸侯都议论和怨恨你,你图什么呢?”

晁错说:“削藩本就是应该做的,不做的话天子不会受到尊崇,国家不会得到安宁。”晁错父亲说:“这样下去,刘氏江山安宁了,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要离开你走了。”随后服药而死,死前说:“我不忍心看到祸患连累到自己。”

4、吴王刘濞打出“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

接连被削减土地的惩罚,使诸侯震惊和恐惧,更加怨恨晁错。削减吴国两郡的文书发到吴国时,刘濞率先起兵杀死朝廷官员,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楚王、赵王也都响应,赵王刘遂也反了,还暗中派人出使匈奴商议联合作战。

刘濞给各诸侯发文称,起兵原因是“朝内有奸臣,无功天下,侵夺诸侯土地,派法吏弹劾、囚捕、审讯、惩治诸侯,专以侮辱诸侯为能事,不以诸侯礼仪对待刘氏骨肉同胞”,而且“皇帝体弱多病,神志已经失常,不能明察政情,所以要起兵诛讨他们”。正式打出“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

5、袁盎献计诛杀晁错

平定七国之乱中,窦婴被拜为将军领兵出发前,对汉景帝称赞曾做过吴国国相的袁盎。汉景帝就诏见袁盎询问对策时,袁盎要求“屏退左右之人”,连晁错也被要求屏退。

袁盎说:“现在七国声称,贼臣晁错擅自贬谪责罚诸侯,削夺诸侯土地。这些诸侯联合诛讨晁错,提出恢复原来封地就罢兵。现在只有斩杀晁错,赦免吴楚七国的罪过,恢复他们被削减的封地,就能兵不血刃结束战事。”

史载,汉皇帝静默许久说:“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我不会因为宠爱一个人而失去天下。”袁盎说:“我能想到的计策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希望皇帝认真考虑。”

6、晁错被骗杀于市

袁盎献计10多天后,汉景帝派中尉诏晁错,骗晁错坐车巡行东市,晁错穿着上朝的衣服在东市被诛杀。此时,距晁错父亲死也仅10多天。

而袁盎被任命为太常出使到吴国,令刘濞下跪接受诏令。刘濞知道袁盎是来当说客的,笑着说:“我已经成为东帝,还要跪拜谁?”不肯见袁盎,把他扣留在军中,胁迫他做吴国的将军。袁盎不肯,准备杀他前袁盎趁夜色逃离。

关于袁盎逃离还有个小故事:说是袁盎担任吴国国相时,属下偷偷爱上他的婢女,二人私通,袁盎得知后没有声张。这个属下后来知道袁盎已发觉就逃走了,袁盎亲自驾车追赶,把婢女送给他,成全了两人。袁盎被吴国围困后,当初的属下正好是军中校尉司马,他把随身财物卖掉,买了两担好酒,让士兵喝酒,围守城西南角的士兵醉倒了,他乘夜领袁盎跑出来,说:“你快走,吴王约定明天一早杀你。”袁盎问:“你是做什么的?”这名属下说:“我是过去与你婢女私通的人。”

7、汉景帝后悔诛杀晁错

晁错死后,担任军中校尉的邓公回京报告军情,汉景帝问:“你从军中来,晁错死了后吴楚军队退兵了吗?”邓公说:“吴王谋反准备了几十年,他不是为削减封地造反,只是以诛晁错为借口,本意不在晁错。另外,我担心天下人今后都将闭嘴,不敢进言。因为晁错担心诸侯太强大,才削减他们封地,借以尊王,这是关乎万世的好事。计划才开始就被杀戮,对内堵塞忠臣之口,对外替诸侯报了仇。”汉景帝沉默许久说:“我也后悔这件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