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讲一下五代史(不包括十国),看完了就知道为什么五代历史很少被人提起了。



唐朝末期有个私盐贩子叫黄巢,他因为屡次科举不中,便怨恨社会,扯旗子造反了。

黄巢造反后,队伍越来越大,没几年就打进了长安城,赶跑了唐僖宗。黄巢也开开心心的登了基,当了皇帝,立国号为“大齐”。

然而,就在黄巢志得意满时,他旗下的大将朱温倒了霉。因为他当时镇守的同州(陕西省大荔县)是扼守长安的战略要地,各地唐军要想收复长安,就必须要先拿下同州,而当时的黄巢在长安纸醉金迷,每天就是专心于淫乐,把军务全都交给一个跟朱温有仇的人处理,所以朱温就倒了霉,正面不断被唐军猛攻,后方也没有人支援他。

朱温吃了很大的亏,眼瞅自己要完,于是在绝望中,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率部投降唐军,反叛黄巢。

唐僖宗见朱温主动投降,大喜过望,他为了树立朱温为先进模范,就加封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并且还把河南开封附近一大块地盘划给了朱温当根据地。

于是朱温就摇身一变,成了唐朝的节度使。

主动招募朱温后,一个叫李克用的沙陀人走入了唐僖宗的眼帘。这位仁兄很能打,手下有一支精锐沙陀骑兵,战斗力冠绝天下。只不过由于他跟山西的几个节度使有过节,被朝廷定性成叛军,被赶到漠北草原去了。

唐僖宗当时觉得,管你是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因而唐僖宗就派人招募了李克用,许以李克用高官厚禄,让他去打黄巢。李克用当时正在漠北草原吃沙子,朝廷现在如此看重他,他自然是屁颠屁颠的带兵杀回,征讨黄巢了。

不久后,在李克用的猛攻下,黄巢的义军就被赶出了长安,而李克用也因为收复长安军功居首,被唐僖宗任命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

李克用当时很开心,屁颠屁颠就去上任了。



正在李克用开心时,朱温却开心不起来。因为黄巢被赶出长安后,沿着崤函通道一路走到了朱温的地盘上,黄巢当时要找根据地落脚,就想吞并朱温,顺便收拾朱温这个二五仔,把朱温削的很惨。

朱温挨了黄巢的揍,就求爷爷告奶奶的找附近的几位节度使帮忙,其中,李克用的沙陀军也被朱温拉去了。后来在各路节度使联军的夹击下,黄巢败走,最终被杀。朱温和李克用都开心了。

然而,干死了黄巢,领了朝廷封赏后,李克用和朱温却又起了矛盾。

当时朱温感谢李克用救他,就设宴款待,但李克用并不领情。在酒宴上,李克用大骂朱温算什么东西?一个投降的贼罢了,若不是你投降的早,前几天干死黄巢时,连你也一起弄死!

李克用骂完朱温后,见朱温没反应,他就更来劲了,表示今晚哪也不去了,就在城里最好的衙署睡下了。

朱温挨了李克用的嘲讽,起初不敢吭声,因为他打不过李克用,但是他听说李克用今晚不走了,要睡在城里,他心里就打起了小算盘。他觉得这是天赐良机,便连夜派兵围了李克用的官邸,打算干死李克用,吞并他的沙坨骑兵。

当然我们知道,朱温的暗杀失败了,李克用被侍卫拼死救出,逃回了大营。

但自此之后,朱温和李克用杠上了。而他俩的矛盾,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可以说,整个五代历史的前二十年,都是这次“汴州城雨夜杀人事件”的后续。

二十年后,朱温和李克用都发展成了大军阀,其中朱温占据河南、关中,李克用占据河东,两人相互不服,动辄就兵戎相见。朱温在混战中,稍稍占点上风。

公元904年,朱温为了控制唐昭宗,想把他从长安接到洛阳软禁,但又担心唐廷的大臣反对他,于是他命令养子朱友谅假托昭宗诏令,策划了“白马驿之祸”,把唐朝丞相崔胤等三十多人全部诛杀,并一把大火烧了长安城。

事后,李克用不服朱温,认为这种小人都能得志,太没有天理了,于是他就联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西川节度使王建、襄阳节度使赵匡凝等地方实力派组成了反朱温联盟,以兴复唐室讨伐朱温为名,倡议天下共伐之。

朱温当时腹背受敌,被打得很被动,于是他就豁出去了,杀了唐昭宗。

公元907年,朱温正式登基,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唐朝至此正式灭亡。

得知朱温篡唐,李克用大哭不止,他这个人虽然一辈子桀骜不驯,但是他对大唐皇朝却始终是忠心耿耿。后来李克用一病不起,在朱温登基的第二年,病死了。

李克用临死前,叫来自己的儿子李存勖,拿出了三根箭,说:这三根箭给你,每一根代表我的一个敌人。一个是朱温,一个是刘仁恭,一个是耶律阿保机。这三个人都和我们有血海深仇,你一定要帮我把仇报了。

李存勖痛哭不已,埋葬了李克用,从此担负起了同朱温对抗的重任。

朱温听说李克用死了,高兴坏了,但想了想李存勖,他又头疼了。这位官二代可比他老爹难对付多了。于是朱温整兵备武,攻打山西,打算先下手为强,消灭李存勖。

然而,朱温是有多大脸现多大眼,对外,他搞不定李存勖,对内他又荒淫无度。他当时荒唐到让儿子们把自己的媳妇送进宫,看谁的媳妇伺候的到位,就立谁为太子。朱温的儿子们为了争夺帝位,也就不要脸了,纷纷把自己媳妇送入宫陪老爹。

最后,博王朱友文的媳妇伺候的到位,朱温临死前便传位给了朱友文。

这位朱友文,本名康勤,是朱温的养子,不是亲生儿子。在当朱温养子前,他一直在后方负责朱温集团的后勤供应及保障工作。也就是说他这个人,没带过兵,不会打仗。

五代乱世,没打过仗的人当皇帝,而且还是靠媳妇伺候自己的养父才当的皇帝,你说这样的人能服众吗?

所以很自然,朱温还没死透前,朱温的儿子郢王朱友珪就抢先一步,杀了朱温,然后迅速伪造圣旨,也杀了朱友文,自己继位。

可怜朱温一代枭雄,戎马一生,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自己儿子的手里。



说到朱友珪,这位也不是一般人。他的母亲是个营妓,早年间朱温和他母亲野合后,忽然有一天这个营妓就找到了朱温,说我怀了你的孩子,你要负责。朱温当时正跟着黄巢造反,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听说自己有儿子,多少都是件好事,于是也就没怎么怀疑,直接把朱友珪认做了儿子。所以朱友珪到底是不是朱温儿子,一直是个谜,备受非议,很多人都看不起他。

朱友珪当皇帝后,本想笼络大将。可大将们都不听他的,觉得一个野种也能当皇帝,太丢我们后梁的名声了。于是这帮人就把朱友珪干掉了,扶持朱温的另一个儿子朱友贞登基继位。

后梁方面的连续内讧,被远在太原的李存勖看在了眼里,他觉得朱温是个垃圾,他儿子更是垃圾,于是他就发兵攻打后梁。

还别说,他这一打,还真就趁后梁内乱不堪时,灭了后梁。

公元923年,李存勖把后梁踩在脚下,于洛阳登基称帝,国号为唐,史称“后唐”。

灭后梁之前,李存勖还顺手灭了幽州,也就是当年李克用临死前给李存勖叮嘱,一定要消灭的刘仁恭的地盘。

灭后梁后,李存勖又顺手了灭了前蜀,于是一时之间,天下统一了一半,李存勖建立的后唐政权,盛极一时。



不过,学过中学课文《伶官传序》的同学应该也知道,李存勖在历史上也只是个打酱油的角色。他只风光了三年。

公元926年,因为李存勖治国无方,各地驻军纷纷造反,李存勖平乱时被暗箭射死,皇位落到了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手上。

李嗣源相比李存勖,是个好皇帝,后唐在他的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他在位时期,是五代时期难得的国泰民安的时期。不过,李嗣源哪里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他的几个儿子跟朱温的儿子一样,都是废柴。

李嗣源临死前后,他的儿子们就在争夺皇位这个问题上,打了起来。首先出兵的是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这哥们看老爸快不行了,而自己平时在朝廷里人望不够,按照正常程序想继位不可能,便起兵造反。

当时还在病榻上的李嗣源知道这个消息,连气带吓,他在部署完禁军平叛,杀了李从荣全家之后,很快就一命归西了。

李嗣源死后,他生前中意的继承人,宋王李从厚继了位。李从厚这个人资质一般,但是疑心病却很重,他总是觉得有刁民想要加害他,于是他便每天没事就琢磨一下怎么加强统治,强化手中的权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把各个节度使对调,削弱节度使的根基。

结果这一下,他就玩大了,他的哥哥李从珂联合著名卖国贼,同时也是李嗣源的养子石敬塘起兵,把他推翻,然后李从珂自己做了皇帝。

李从珂登基之后,跟李从厚一样,也是整天疑神疑鬼,觉得有人要害他。他觉得石敬塘能助他造反,肯定也能造自己的反,所以他就想方设法的排挤石敬瑭,最后把石敬塘逼毛了,投靠了契丹,打算借契丹的力量推翻后唐,自立为帝。

当时投靠契丹的人不止石敬塘一个人,卢龙节度使赵德钧也投靠了契丹,赵德钧也想自己当皇帝。契丹一看有两个人来搬救兵,就坐地起价,让石敬塘和赵德钧开价。于是两人开始了疯狂的加注竞争,最后石敬瑭一咬牙,把整个幽云十六州全送给契丹了。

PS:当时幽云十六州是赵德钧的地盘,所以石敬塘才能那么大方。

契丹人看到石敬塘开出的价码,当时就乐开了花。为了尽快让石敬塘兑现承诺,契丹立即出兵,帮石敬瑭打退了来犯的后唐军,并且一口气还把后唐给灭掉了,逼得李从珂自焚身亡。

之后,石敬瑭在契丹的支持下称帝,不仅正式割让了幽云地区,而且还恬不知耻的认比他小十几岁的契丹太宗耶律德光为爸爸。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后唐灭亡,一直在江南割据的吴国的权臣徐知诰顺势接手,他干掉了吴国国主后,自己登基做了皇帝。为了宣示他的正统,他给自己改了个名叫李昪,并定国号为唐,表示自己才是唐朝的延续。并且他还拒不承认石敬塘政权的合法性。

与此同时,后唐的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也趁着石敬瑭灭唐的机会,也占据了整个四川,登基称帝,国号为蜀。为了把这个蜀和之前的蜀国进行区分,大家一般都称之为“后蜀”。

面对周围政权都不服的情况,石敬瑭表示很气愤。但是气愤没有用,因为他是被契丹人扶持上台的,他手上没有多少兵。任意一个节度使造反,他都不见得搞得定。

所以他做了皇帝后,任务只有两个,一是小心翼翼的维护和契丹的父子关系,二是小心翼翼的维护和各地节度使的君臣关系。活的就像个小媳妇似的。

公元942年,当了七年憋屈皇帝的石敬塘抑郁而亡。(被契丹人骂死的)

石敬瑭死后,由于他的亲生儿子太小,他手下那帮节度使就拥立了他的侄子石重贵做了新皇帝。石重贵能力一般,但是很爷们,他登基之后就问手下群臣:咱们给契丹当臣子是不是太丢人了?

臣子表示,是的,是的,太丢人了,咱们跟契丹开干吧!于是,后晋就跟契丹开干了。

这里要说明一下,后晋节度使们和石重贵的不满心态是不一样的。节度使们认为后晋向契丹低头,确实很丢人,但他们并不反对石重贵认契丹大汗为父。因为石重贵丢脸,只是他一个人丢脸,与国家没关系。这种心态上的差距最终导致了石重贵最后的失败。

石重贵得到众节度使支持后,于是果断停止了对契丹的朝贡。愤怒的契丹人马上派使臣过来质问,是不是活腻了?

石重贵当即表示,我有十万大军!你牛,你打过来啊!敢来,我分分钟教你做人!



石重贵的嚣张态度传回契丹后,愤怒的耶律德光立马点齐兵马,南下伐晋。然而由于石重贵此时占据了大义名分,竟然真还有不少人来帮他抵挡契丹人,堪堪将契丹军队挡了下来——这从一个侧面也能反映出,刚建国不久的辽国战斗力还没能对中原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但是连续两次胜利,却让石重贵沾沾自喜了起来,他觉得自己果然是真命天子,果然牛到不行啊,于是,他开始在京城肆意寻欢作乐,疏于朝政。这让许多将领觉得尼玛大晋要完,不如投奔契丹得了。

终于在卖国贼的引路下,契丹大军冲破了晋军的防线,顺利的杀到了开封城下。石重贵沦为阶下囚,被送到了契丹,北宋年间他病死北地,再没能看见中原的土地。

耶律德光大败石重贵后,也是洋洋得意,他在开封继位,正式称皇帝。然而没过多久他就病死了。

皇帝死了,辽国大臣们只好撤退,赶紧回去拥立新皇帝。至于中原,不管了,谁爱当中原的皇帝,谁就去当吧。

契丹大军撤走后,后晋大将刘知远赶紧带兵冲进了开封城。为了稳住局面,刘知远先是宣布契丹人先前委任的大小傀儡官员在他这里依然有效,然后他又宣布自己姓刘,祖上可以追溯到汉朝,因此他称帝后,国号就用大汉,他建立的政权史称“后汉”。(刘知远是沙坨人,他其实不姓刘,刘姓是他后来自己改的)

当了皇帝后,刘知远跟当年的李重厚、李重珂一样,总觉得有刁民害他,所以他在临死前就给儿子刘承祐写下了一份诛杀名单,吩咐刘承祐继位后先把这些人叫进宫杀了,然后再杀了他们全家。

刘承祐继位后,照着老爸的意思做了,但是下手不利落,他杀了当时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郭威的全家,但却没杀郭威本人(在外地驻守,逃过一劫),结果郭威就起兵推翻了刘承祐。

郭威搞死刘承祐后,一本正经的和群臣讨论后汉帝国的继承问题。群臣们表示呵呵,还继承个毛线啊?郭威你自己当皇帝就好了。

郭威说那可不行,我是来清君侧的,然后他就让人翻刘知远家的族谱,最终在族谱中找到了一个叫刘赟的人来继位。

不过刘赟还没到开封,北方边关却突然传来了契丹人入侵的消息。郭威在这个时候毅然挺身而出,表示他愿意领着大军准备去好好教训一下契丹人。

然而,郭威大军刚走到澶州,士兵们就突然哗变了,大家把郭威从大帅的大帐里生拉硬拽出来,对郭威厉声喝问到:现在大家决定让你来做皇帝,你自己说,你是做呢?还是做呢?还是做呢?

郭威当时便表示,你们这样不好,你们这样不好。当然了,嘴上说不好,郭威的身体还是很主动的。

最后,郭威接过了部下递过来的黄袍,在澶州前线加冕皇帝。

这个场景是不是感觉很熟?是的,后来的赵匡胤就是学的郭威,步骤流程一模一样。

郭威称帝后,率部杀回开封。这时候刘赟还不知道这事,正在兴高采烈的往京城赶,等他到京城后,就被郭威留在京城的心腹给软禁了起来,最后被杀了。

等到郭威回京城后,他先是在后汉太后面前痛哭流涕,说不是自己想做皇帝,实在是三军意愿难违啊!哭够了之后,郭威让下面的人给他查族谱,看最远能查到哪位先贤。下面的人为了拍马屁,便说郭威的血统可以追溯到周文王的弟弟虢叔身上,因此郭威建立的政权,国号就叫作周,史称“后周”。

平心而论,郭威是个很不错的皇帝,他节俭不奢,又励精图治,大周朝在他手下,很有点中兴气象。然而,他登基的时候年纪就已经很大了,因此在位三年就死了。最后他的养子郭荣继位(郭威的亲生子女都被刘承佑杀了),是为周世宗。

后周新皇即位,有一个人十分高兴。这个人就是刘崇,大家还记得那个被郭威忽悠了的刘赟么?刘崇是他爸爸。刘赟这个倒霉孩子被郭威干掉后,刘崇顿足捶胸,大骂郭威无耻,然后他就在山西搞起了独立,国号依然是后汉,不过因为所处地理位置偏僻,所以大家称呼这个政权为“北汉”。

刘崇知道郭威死掉的消息之后,觉得郭荣肯定不如郭威,手下的将领桀骜难驯,一时间多少会有点人心浮动,于是他趁这个机会联络契丹打了过去。结果最终被郭荣朕御驾亲征,狠狠的削了一顿。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大战中,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一马当先,带头冲锋,在乱军之中将北汉大将张元徽斩于马下,颇有一副斗将的勇猛劲。

班师回朝后,郭荣做战后总结,他先是收拾了战斗中表现很渣的几个将领,接着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禁军大练兵行动,总体原则就是:清退掉不能打的,从地方上选拔能打的进来,组成精锐之师。

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眼熟?是的,北宋后来的禁军、厢军制度,就是从周世宗这里学的。

由于在大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赵匡胤被擢升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成为了禁军的高级将领。

郭荣整军备武努力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自己总要找个目标开开刀看看成效怎么样,于是他就挑南唐练了练手,连续发动了几次战争,打的南唐后蜀叫苦连天,南唐皇帝李璟最后主动放弃皇帝尊号,称臣认怂。郭荣这下心里有底了——朕这禁军,看来可以打契丹了!(南唐后主李煜不是皇帝,他只是国主身份,因为南唐从他爸爸李璟放弃皇帝尊号开始,就没有皇帝了)

之后的历史就简单了,郭荣北伐,但在前线旧疾复发,不得不回京养病。不久后病死。

临病死前,郭荣觉得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的人品不可靠,然后他就把都点检的位置交给了自己认为人品可靠的赵匡胤。

而赵匡胤也是“不负众望”,在郭荣死后,全套抄袭了郭威的黄袍加身,篡了后周,建立了大宋。



五代的历史到这里就结束了,不知道看完后各位是什么想法?

我感觉,五代十国的历史过于零碎,缺乏历史主线人物。不包括十国,五代一共五十三年历史,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竟然出现了九姓十四帝,这种大王旗的变幻频率,可以说是千古以来所未曾见,中国历史上能跟五代时期比拟的时期,就只有东晋十六国了。

可能有朋友会说,不对呀,三国也很乱,为什么汉末三国的历史那么有名?

是的,汉末三国确实很乱,可是汉末三国时期有主线人物,比如蜀汉:

刘备→诸葛亮→姜维

这些人相互之间有串联,有乘上启下的托付关系。而五代的人物,却没有。

我们在五代史中,只能看到末路英雄。比方说石重贵,好不容易雄起了,连续两次北伐打得契丹头痛脚痛,超越郭荣、赵匡胤的存在。可是然并卵,最终也是被契丹俘虏到了北方当俘虏。

类似石重贵的还有朱温,前期也算是个豪杰人物,但后期乱搞男女关系,居然被儿子亲手干掉了。李存勖也一样,前期那么强,可建国不久就被首席大将干哥哥背叛,最后还被伶人弑杀。李嗣源也一样,被亲儿子搞政变,活活吓死。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其余人伦惨案、狼行狗性,那更是见得多了。

总而言之,非历史专业的普通人看三国,可以毫无压力的从头看到尾,但看五代史,很容易看着看着就看断片了,经常是看了后面就忘了前面的内容。其实不只是五代,两晋南北朝也一样。没有主线人物,只有打打杀杀的历史是很难让人记得住的。

最佳贡献者
2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间,历史上对这个时期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因为在这段恐怖又混乱的时期,汉族差点惨遭灭族,人口损失很多,具体的五代十国时期,我们慢慢看来。


汉唐时期是中国人最为骄傲的时代,汉家雄浑大气、唐室豪气朗然,自古以来就被无数史学家称道。然而,任何一个太平盛世都会有衰败的一天。一个朝代的气数尽了,就总会出现三五枭雄趁乱起事,不是僭号称帝,就是拥兵割据,构建所谓的千秋大业,实现自己出人头地的英雄梦想。

同样为政权分裂的时期,相较于汉之后的三国,承载着盛唐衰落和宋王朝崛起的五代十国无疑有些落落无闻,为很多国人所不了解。历时五十四年的五代十国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以及吴、前蜀、后蜀、南唐、楚、闽、南汉、吴越、荆南、北汉等政权,同时还伴随着契丹族的崛起和大辽的建立发展,不可谓不波澜横生,不可谓不惊心动魄。

与南北朝时期不同的是,五代十国时期鲜有其他少数民族的参与。在晚唐政权分崩离析的状况下,无数军阀割据趁势而起,互相杀戮、战乱纷争,胜者有之,败亡者亦不在少数。这个时期的政权短促而激烈,其中虽不乏治世明君,却也挡不住历史洪流的脚步,最终消散于历史的尘烟之中。

五代开始于公元907年朱温废唐称帝,终于960年赵匡胤废周建宋,与十国政权混杂鼎立。五代十国是一个战火纷纷的年代,由于没有一个相对强大压倒性的中原王朝统一其他政权,从而导致各个割据政权之间征战不休,统治者也大多都重武功而轻文治。直到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并开始抑制兵权,提倡文治,文化经济等才逐渐稳定并发展起来。

经由五代十国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唐朝的统治阶级大都出身士族门阀或科举新贵,因此往往都自视甚高,婚姻方面更是崇尚阀阅,而到了五代十国时期,这种社会结构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政权的统治者及权贵们大都来自社会底层,思想观念也更倾向于平民,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减弱。

这个时代上演了无数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义导致了无数人间悲剧的发生。这是个扭曲不堪的历史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新时期

还有更多爆款回答,如:胡雪岩临死前说“白虎勿近”白虎是什么?西游记女儿国真的有吗?青楼女子生活?日本“帝银事件”?阿房宫有多大?“试婚格格”是什么?古代士兵写兵与勇的区别?蒙恬死前留下两句话,为什么曹操看一次哭一次?等有趣的历史问答?请关注@鉴史以明志 ,带你了解历史的故事。

3

说起中国历史的朝代,即使再不了解的人,都知道唐宋元明清。但是事实上唐宋中间还有一个时期就是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时期。好多人都不清不楚五代十国到底什么意思。为什么又有朝代又有国家,他们之间到底都是什么复杂的关系呢?

五代时期从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开始,到公元960年陈桥兵变结束,共历时53年,北方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若从黄巢起事(878年)开始算起,到高粱河之战(979年)结束的话,这段动荡时期共持续了101年。

沙陀人,曾依附突厥,也称为“沙陀突厥”,在五代十国混乱之机,大举南下直捣中原,建立了沙陀族人自己的政权,后唐李存勖、后汉刘知远,后晋石敬瑭,这三个沙陀开国皇帝,都是在山西起家,从山西打出一片江山,只是存在时间很短,三个朝代加起来不足20年,一边是沙陀人大量起用汉人,主动学习汉文化,完全按中原典制建立政权,一边是战乱频繁政权更替,沙陀人不是被同化,就是被杀害。

五代十国是中国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长期分裂割据的历史阶段,960年赵匡胤就在陈桥发生兵变。自此,五代最后一个政权后周灭亡,宋朝从此登上历史的舞台。

五代时期的历史没有存在感,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虽然时间很长,五代的历史却始终不被大众所熟悉,在唐宋之间留下了一段缺口。五代时期的历史之所以那么没有存在感,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个是人物与事件太过混乱,五代时期的人很热衷改名和造反,以至于一个人会有两到三个完全不同的姓名,又在四五个人手下都效过力,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另一个原因是这段时期的历史太过黑暗,相比三国时期的曹刘孙袁,五代的主角大多出自社会底层(匪兵)与北方民族(戎狄),对于传统的儒家礼义道德完全不理会。用当时一位大将安重荣的话说就是:“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无论是对待士族文人还是普通百姓,当权者往往都随意杀戮,人民只有在少数不爱折腾的皇帝当政时才能得到丝毫喘息。而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们所看重的君臣、父子、夫妻之道(三纲),在五代时期也都被踩得粉碎。

五代时期政变频发,君臣之间往往毫无信任,君主动辄族诛臣属,臣属也常常起兵反叛。将领们一有机会就会开始蠢蠢欲动,皇帝像走马灯一样的轮换。

父子之间,家族辈分形如无物。为了权势到处认爹认舅认爷爷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出现养子继位、一朝三姓的荒唐事。父亲杀儿子、儿子弑父亲等背弃人伦之事更是屡见不鲜。

夫妻之间的关系亦如前两者。君臣共妻、父子聚麀、兄弟同寝、举家淫乱之事比比皆是。男人的妻子多多益善,女人的丈夫也不断变更,一但打了败仗往往老婆闺女全被人家收走,胜利者也不怕喜当爹做绿帽王,妻子前夫的儿子也都收作自己的儿子,甚至皇位都可以照传。

这些违反礼义人伦之事,在传统中国文化观点乃至现在的价值观来看,都是不可理喻的。所以这段历史在后世很少被文人们所提及,甚至是刻意隐掉这段历史,以免扰乱人心。

与北方五代同时期,南方前后出现了九个割据势力,包括南吴、南唐、吴越、南平(荆南)、南楚、前蜀、后蜀、南汉、闽,与北方后期出现的北汉并称为十国。

这些国家的君主,有的称帝有的称王,有的向中国(北方中原王朝)称臣,有的则爱答不理。相比三国时期吴国与蜀汉,这些国家几乎都没有什么南征北伐的雄心壮志,而是偏安一隅,乐于发展经济与文化,没事写写诗词修修仙,和其他国家搞搞贸易战争。


五代时期动荡带来历史影响

安史之乱后,华北地区由于受到割据藩镇和五代各朝长期混战的严重破坏,人口大量外流,使中原地区千里无人烟。北方耕民大量南迁,使得北方农业生产无以为继,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而在南方,虽也不免遭到战争的破坏,但在十国时期,相对华北而言,南方的重大战事较少,政局也比较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并使之稳定。可以说五代十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两宋繁荣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使得整个古代经济继续往前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宋朝建立后,行政区划也大多按照十国原有的边界来设计,后来又被明清所承袭,所以一直到今天,南方各省的边界都和当年南方各国的边间近似吻合。

十国之外,越南地区(交趾)也是在这个时候从中国分裂出去,后宋朝两次征伐都以失败告终,元明两朝亦未能完全收复,基本是奠定了越南的独立状态。西北的华人和胡人也建立了一些割据政权,其中党项人建立的定难节度使政权在后来脱离了宋朝,建立了西夏国。即便五代历史如此之乱,作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仍然不应被我们所遗忘。

4

作为一个黑暗而短暂的历史时代,五代十国很少被提起,这是一个事实。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正面价值不大。只有北宋人例外,他们为汲取历史教训,编著了两部五代史。通过宋人的视角,我们可以探寻五代十国很少被提起的原因:

一、因为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不符合传统的大一统思想,不符合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

北宋人矢志于收复幽云十六州,实现国家的统一,而此前分裂局面就是五代十国造成的。五代十国时期,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出现一个具有汉唐一样规模和影响的王朝,与人民渴望天下太平统一的相差甚远。大唐之后,人民期待新的王朝应是一个九州共贯、六合同风的大一统王朝,带给天下和平与安定。而五代十国山河破碎,分崩离析,战乱频仍,动荡不安。梁唐晋汉周五个中原王朝,实际有效控制区域不过今天河北山东两省,但是,内斗起来都是本事不小:你争我夺,你死我活,只顾攻伐,不思进取,抱残守缺,置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于不顾。

二、因为大多数帝王来路不正,乏善可陈。

北宋曾出现了赵匡胤这样积极有为、建功立业的开国之君,也有宋神宗这样的立志改革、富国强兵的君王,就连亡国之君宋徽宗也是风流儒雅、多才多艺的。反观五代十国时期一共54年,还不如汉武帝、康熙帝和乾隆帝中任何一个人在位时间长,仅仅是北方的五代就出了13个皇帝,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混乱无比。这样的时代怎么可能产生出盛世君王?后梁开国之君朱温本为黄巢大将,却出卖起义军,投降朝廷,反过来举起屠刀杀向往日的战友。他做人无底线,最后害死唐昭宗,逼迫唐哀宗退位。唐庄宗李存勖算是一个有点作为的帝王,可惜有始无终。他早年励精图治,复仇强国,好不豪壮,然而,宠幸伶官宦官,不到三年,就丢掉了江山,身死国灭。后晋皇帝石敬瑭连起码的底线都突破了,为了一己之利,不仅做了儿皇帝,而且拱手送给契丹幽云十六州。后唐、后晋和后汉的君主皆系沙坨人,非正宗中土之人。钱镠本是私盐商贩,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而做官升迁,后又僭越而为吴越王。无论中原的五代,还是南方的十国,个个君王残暴无比,视民为草芥,连仁义的伪装都不要了,赤裸裸地施行杀戮掠夺,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

三、因为作为唐宋两大王朝之间的过渡时期,五代十国存续期很短,对全国统一和发展具有正面意义的事情少。

经过安史之乱以来百余年的战乱,生灵涂炭,百废待兴,社会需要长期的休养生息,汉隋唐的建国历程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但是,五代十国时期,国土分裂,战端不断,极大地影响了天下的安定与经济的发展。南方地区的十国虽然相对稳定,然而,偏安一方,对全国大局影响不大。北方地区则是爆发了大小几十次战争,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干扰经济的恢复发展,加之水旱之灾连年不断。这样,天灾人祸几乎摧毁了农业基础,进而带来财政崩溃,造成社会生产力的严重后退。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怎么可能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那样的太平盛世呢?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出现轰轰烈烈的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兴办文教、移风易俗的普遍现象呢?社会风貌、人们的精神面貌长久处于消沉颓唐的状态,怎么可能留给后人可歌可泣的历史记忆呢?

四、因为天下碎片化的分裂局面,没有出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欧阳修在编著《新五代史》时评说,五代十国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彻底废弛。君臣离德,官民离心,官场生态极为恶劣,官吏系统低效无能,官员腐败盛行。对于各个小朝廷的官员而言,什么忠诚正义是非之类的道德规范形同虚设,乱世之中只求生存,只为当下,醉生梦死,朝三暮四,是普遍现象。试想一下,这这样的年代,怎么可能出现气吞万里如虎的帝王刘裕?怎么可能出现忠心耿耿的丞相萧何?怎么可能出现铁骨铮铮的谏官魏征?怎么可能出现笑傲沙场的骠骑霍去病…… 五代十国的政坛上,倒是盛产一种历几朝兴衰而常青的不倒翁,冯道就是一个典型。他身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伺候了从李存勖到后周世宗柴荣共10个皇帝,3次进入中书,五度被封公爵,总是位极人臣。他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史家说是“因谀见宠”,恐怕只是说出了表象吧?单单靠阿谀奉承,他是不可能登上权力的巅峰的。物欲权欲一切的私欲才是他人生的动力,因而他不同寻常地执着于追逐名利,贪恋富贵,在事关天下兴亡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毫无正义感,毫无廉耻心,虽然据说他私德不错,乐于助人。这种人怎么可能挽狂澜于既倒、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呢?怎么可以作为文武百官的表率呢?

5

其实纵观《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可以看出,五代乱世,英雄辈出啊!但之所以现在很少提及诸如枪神王彦章等五代的英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五代是乱世,和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有些“不兼容”;

2,梁、唐、晋、汉开国君主性格上阴暗面比较明显,子孙又都是昏君,历来都是当做教训用来警醒后人的,所以学习意义不大;

3,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历来受到中国人,特别是华北地区人民的痛恨,这使得清朝时期从北方入关的满清统治者比较忌惮,所以提及很少;

4,五代时期的时间轴不像三国时期那么好把握,记录第一手资料的《旧五代史》又长期被搁置,加上宋初对太祖陈桥兵变的极力掩盖,以及后世君王出于维护统治需要,对五代的国君犯上夺权的贬低(五代的君主全是造反起家的),导致五代历史流传较为小众;

5,五代时很多著名人物并非是汉族人,所以在民族认同度上不如三国时期的乱世英雄。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之言……

6

“五代十国”——这是介于唐宋之间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907~960年)具体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十国”是指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同时期(902~979)年存在的十个割据政权: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国和北汉。

至于为什么这段历史很少为现代人提及,我总结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其所处的年代,在政治开明、文化灿烂的大唐与经济发达、百姓富庶的赵宋之间,这一时期的局势复杂,争斗频繁。根本就没有可以拿出手的东西和它前后的两个大一统王朝相比。处于两颗耀眼的明星之间,它的暗淡可想而知。

其次,中国人的观念里,总讲究个大一统、大团圆,而五代十国却是一段分裂割据的历史时期,不符合国人对强大、统一中国的文化传承与精神需求。

第三,五代十国虽然存在的时间较短(902~979年),但其中纷繁芜杂的局势与关联总让人剪还断、理还乱,若不是专门研究此一段历史的史学家们,恐怕对其中的事情很难说明白。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恐怕都不知道这段历史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7

很高兴回答你这问题。近来在研究五代史,题主可以看我的同期文章,还是有些资格回复的。

咱们长话短说,简要回答,不详细叙述。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题主认为五代十国史很少被提,应该是指在社会上的舆论很少能像汉唐、清民的历史剧一样频繁出现。其实,学术界研究五代史自古至今都不少。

学术界

作为中国历史,就有《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等二部二十四史来记述,还有一部巨著《资治通鉴》予以记述到后周。即使近现代还有历史大家陈寅洛、陈坦、吕思勉等等,学术成果也是非常的多。在此就不再多述。

社会上研究五代史的氛围当前的确不大浓厚,主要原因窃以为有以下几点:

1、五代史短短70余年,在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所占的分量,与其自身受关注度成正比。中国的历史太过悠久,已记载可供人研究的信史,比比皆是。五代史终归所占份额太小。

2、中国的文化是大一统的文化,有尊王攘夷的传统。五代是继五胡乱华后的又一大分裂时期,作五代史研究容易引起国人思想分裂,而近代中国的遭遇,是决不允许的。学术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3、五代史展现的社会太过残酷与主流价值观不合。无论是旧五代史,还是新五代史,都记录着五代史中种种阴谋、叛变、乱伦、吃人、无序等等,是所有的黑暗集大成者,弱肉强食、力强者生被宣泄着淋漓尽致,与人本思想的主流是违背,不合时宜。

4、五代史本身太过复杂:短短70余年,南北方政权并立,走马观花一样,政坛、国土、人口、军队、政策、水利等等变换的前所未有的快,所有的物事没有个稳定的存在空间。本身就很难研究。

5、当代缺乏那种有声望、有学识、有魅力的大师级历史学家予以钻研。

6、当代关于此类的影视作品过少,且受限。

不过,当下的中国日益开放、强大,五代史的研究也正前所未有的受到关注。相信不远的日子里,五代史就不会再是一门冷门的历史阶段了。

8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其实纵观《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可以看出,五代乱世,英雄辈出啊!但之所以现在很少提及诸如枪神王彦章等五代的英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五代是乱世,和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有些“不兼容”;

2,梁、唐、晋、汉开国君主性格上阴暗面比较明显,子孙又都是昏君,历来都是当做教训用来警醒后人的,所以学习意义不大;

3,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历来受到中国人,特别是华北地区人民的痛恨,这使得清朝时期从北方入关的满清统治者比较忌惮,所以提及很少;

4,五代时期的时间轴不像三国时期那么好把握,记录第一手资料的《旧五代史》又长期被搁置,加上宋初对太祖陈桥兵变的极力掩盖,以及后世君王出于维护统治需要,对五代的国君犯上夺权的贬低(五代的君主全是造反起家的),导致五代历史流传较为小众;

5,五代时很多著名人物并非是汉族人,所以在民族认同度上不如三国时期的乱世英雄。

6,因为五代十国人伦崩坏,政治非常的混乱,人民如同野草,文化也无亮点可言,各个国家之间背信弃义,君主与臣子之间相互猜疑功法都是非常常见的,这段历史风气极不好,所以历史书对其描写非常的少。

7,五代十国是唐朝之后的一个动乱时期,这是一个大分裂的事情,而五代十国的来源是因为根据在当时,有5个朝代在中原依次组成朝政集体,而周边也有很多分裂的势力,合称为十国,将这些总称这段时间叫做五代十国时期。

8,五代十国这个时期真的很混乱,对于礼仪各个政权基本都摒弃了,文化程度并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而是极为低下,人伦常理甚至受到了挑战,人们极其崇拜武力,最主要是因为在那个时候只有武力才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这就导致了政权极其不发达,而且政权极其畸形,底层人民几乎都生存不下去。

正是因为在那个时候非常的混乱,加上对文化的不提倡、人伦崩坏,君主之间毫无信誉可言,所以历史是不提倡这个时代,虽然有过记录,但是并未过多的描写和过多的解释,只是记录了大致。

9

五代十国和南北朝一样,都是乱世。统一王朝很少组织大家去讨论丶研究乱世历史。久而久之,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

民间评话都喜颂正统,赞汉皇。就很少提及了五代十国之类了。

10

中国上下五千年有两段历史不太为人所熟知,一个是五胡十六国东晋南北朝另一个就是五代十国了。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存在感不强,主要有两个原因。

1.第一个原因是“乱”中间政权太多而且存在的时间很短。像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更替频繁人物众多事件繁杂不容易研究。

五代十国这个概念出自欧阳修所修的《新五代史》,其中把先后占据中原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成为五代。北宋大学者邵雍有首诗来形容五代乱世: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五代王朝短短五十三年,共有五个朝代八个姓氏十五个皇帝。各个王朝期间战乱政变不断,有父子相残的比如朱温被儿子篡位杀死。兄弟相争的如后唐李从珂杀李从厚,期间几乎没有几个皇帝是正常继位的。其中还有后晋勾结北方契丹灭亡后唐,后晋向契丹割让幽云十六州高祖石敬瑭向比自己小的辽太宗耶律德光称儿皇帝。后晋少帝石重贵反抗契丹被契丹所灭。

《新五代史》又把周边主要是南方的杨吴、马楚、南平、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唐、吴越和北方的北汉十个政权成为十国。实际上还有很多割据政权没有算在其中,比如刘仁恭刘守光父子的桀燕和李茂贞的岐秦政权等。其中南唐是杨吴权臣所建立,南唐攻灭了马楚和闽国。前蜀和后蜀都是四川的割据政权,前蜀王氏被后唐所灭。后蜀是后唐大将孟知祥建立,后被北宋所灭。

2.和魏晋南北朝相比五代十国时间更短,存在感更加弱。五代十国从唐末其形成期间算上到北宋统一各国也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五代十国在唐朝和宋朝之间。唐朝和宋朝感觉好像是距离很遥远一样,实际上两个王朝相隔只有五十多年。

其中五代从第一个王朝后梁到北宋取代后周只有53年的时间,自公元907年黄巢起义军降将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建立后梁始。到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北宋为止。

十国由902年南吴杨行密被唐朝封为吴王开始算起,到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亡北汉为止。共经历77年的时间,由于政权多而且混乱和存在的时间不长所以五代十国很少被提及。

俗话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五代乱世枭雄辈出,但是大多旋起旋灭不得长久。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除了精通管理技巧之外,还应该懂得自己的百姓部下需要什么。明白大多数人的心理,才能无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