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过楚汉传奇的人都被陈道明出演的刘邦那种地皮牛氓二百五小混混的演技折服,他把刘邦那种市井之徒的无赖形象演的淋漓尽致,这似乎是对历史人物刘邦的一种抹黑贬低,反衬项羽的英雄气概。

要了解这两位历史人物,我们可以借鉴司马迁的《史记》,其中对刘邦的为人是也样描述的:“高祖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由此可见,刘邦是很大度的,但也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其人品可能会被司马迁有意无意抬高。

《史记》对项羽是这样描述的:“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由此可见,项羽是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人,而且是一个肝胆相照的真性情汉子。

最佳贡献者
2

要单说无赖,那肯定是刘邦更无赖,为什么要用“更”?因为项羽也挺无赖,但比刘邦略逊一筹。

例如当时项羽拿刘邦的老父亲来威胁刘邦这件事。

两军对垒,拿一个老头子来威胁敌方主帅,这个行为已经相当无赖了。

但是项羽碰上个更无赖的刘邦,说你杀就杀吧,别忘了分我一块肉吃,把项羽气的不行,要不然范增劝说,项羽便把刘太公烹杀了。

刘邦技胜一筹,更无赖一些。

3

【据实回答每一个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对“无赖”一词,进行一个解释说明。

无赖一词,在古代的意思,常常指的是没有经济来源的人。比如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就曾经被说成是无赖。

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史记·高祖本纪》里,有一条关于刘邦的描述,是这样说的:“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就是说,刘邦在青年的时候,那是啥也不干,整天混吃混喝,纯粹一个啃老族。

再结合,后来刘邦称帝,未央宫建成,大家一起庆祝的时候,刘邦借着酒兴,就半开玩笑地反问他的父亲:“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父亲大人早年的时候,觉得刘季无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不如其余的兄弟。您现在看看,谁为家族带来的收益更多?”

由此来看,《史记·高祖本纪》当中,关于刘邦的“无赖”一词,应该是指刘邦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不能给家族做贡献。

也就是说,在古代,“无赖”一词,更多的是指一个人的赚钱能力,给家族的贡献多少

不过,随着时间的迁移,无赖一词的含义,也在发生着变化。渐渐地,这个词汇的用法,变得更加强调人的品德方面。

比如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我们现在常常会用无赖、老赖等等词汇,去定性他,起到一个道德上的谴责作用。

那么,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刘邦和项羽,谁更加无赖

要老爹说的话,还是刘邦比较无赖。当然,这里的无赖一词,指的是我们现在的词汇用法,也就是更加倾向于信用、品德方面。

为啥说刘邦比较赖皮点呢?

咱们来看一个故事,就知道了。

在楚汉战争的后期阶段,项羽的手里,还有一张王牌,就是刘邦的父亲和刘邦的老婆吕雉。这两个人质,是彭城之战的第二阶段,被项羽的军队俘虏而获得的。

由于楚汉双方,长期的对峙,导致双方的兵源和粮草,几乎都要耗尽了。于是,项羽打算和刘邦进行停战,双方以鸿沟为界,鸿沟以东为项羽的地盘,鸿沟以西为刘邦的地盘。

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项羽主动放还了刘邦的父亲和老婆,就带着楚军准备回西楚了。项羽本以为刘邦会信守约定,没成想,刘邦趁着楚军后撤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打得项羽是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站在我们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刘邦的行为,那当然是特别无赖的行径。是吧,大家都约定好了,况且人家项羽还放还了你的父亲和老婆,你咋还能在背后搞偷袭呢?

太不讲究了。

但是,如果是以当事人的视角,去看待刘邦的行为,我们又会觉得,刘邦的做法并没有错,不能算是无赖。因为楚汉战争的本质,是项羽和刘邦的生死存亡之战。谁赢了,谁就能独霸天下。

况且,那是战争啊,你当儿戏呢?

还跟你约定楚河汉界,大家各自回去休养生息,然后整军再战?别幼稚了好吧。

聪明人的做法,肯定是像刘邦一样,趁你病,要你命

总而言之,刘邦和项羽相比,还是刘邦比较无赖,而项羽的话,会有一点精神洁癖,在项羽的骨子里,就排斥那种双方不公平的较量。

或许,这点就是很多人,说项羽是贵族式的英雄的原因吧。

4

谢邀。对于提问列出的诸多观点,有的不敢苟同,我逐个手打阐明个人观点:

1、无赖的意思是蛮不讲理。凡事离不开一个理字,何为要拿生活、经商的诚信之理来约束战争中敌我双方或多方。

战争的理是什么?是用暴力的手段在一个范围内实现资源重新的分配。资源是有限的,战争也不是过家家,在古代社会的权力、资源争夺中,极大概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要盲目听信对手的许诺,射程之内就是真理。

项羽和刘邦不过是因为强秦,而成为暂时的盟友,这种情况下,项羽做的没毛病,刘邦既然参与争斗,也必然该有这样的觉悟。



2、为了制胜而采取卑劣的手段,让人不齿。项羽拿其他人来威胁,在我看来的确是卑劣的行径。

这种行为放在今天,就仿佛是为了争夺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这又和不拘小节不同,其根本是一个人,他的底线原则在哪里?在我的原则中,战争双方可以利用各种计谋拼的你死我活,但不要把平民或者女人孩子牵扯进来。

因为在我受的思想教育中,那些极端狠毒的做法灭绝人性、有伤天和。



3、大丈夫行径?这是想讲究光明正大的打一仗吧,也就是哪怕杀人也要光明磊落,绝不做背后下黑手的行径,这是性格坦荡和站在刘邦的角度看。

但我觉得斩首行动对于敌方阵营的打击效果会非常大,也不违背人性,要知道这是战争中,如果站在项羽角度,那他麾下几千子弟兵呢?他们的家人呢?

至于家人被威胁不为所动,情理之争,自古两难。不顾家人安危,不合情;但如果要挟成功,这次是父亲、下次是母亲、再接着妻子孩子,最后还有治下家属,一旦要求过分,哪有尽头?所以合理。



4、权力的斗争中,要想存活甚至成功要靠自己,无论刘邦项羽,要想成功,对待手下讲信用、守诺言是必须,并不是这个人的道德品质很好,而是统治阶级统治和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这都做不到,别人凭什么跟你纵横杀场?所以,刘邦这里做的很对,而项羽没有达标。

5、项羽的可取点在于他的豪迈气概,看到秦始皇直言不讳“彼可取而代之”,破釜沉舟统帅楚军大破秦军,战前应对果敢不乱,星夜赶回大败刘邦,最后乌江边上不忍偷生、引颈自刎。在我的英雄定义中,他够不着,但霸王一词绝对可以,霸、魄也,项羽的一生,气魄之大让人心折。



至于宋襄公,确实让我一笑,两军对垒,还将究“仁义”?不过这也是我后世之人的角度来看,放在当时春秋的历史环境中,两军摆好阵势的冲杀,多为惯例,不过楚国本就不是西周分封的中原封国,自然不会和宋国讲什么仁义礼节。只是宋襄公不能看清形势,让人有些惋惜。


所以,对于刘邦项羽两人,优缺点各有不同,我不太理解有些人喜欢一个历史人物,无论优点缺点都接受;我就是只接受优点,抛弃缺点,因为这不是恋爱结婚。

难道恋爱结婚也要分个对错?

5

刘邦和项羽比,刘邦比项羽强在这几点

第一:刘邦能听取底下人劝,知人善用。而项羽太固执,心高气傲。

刘邦手底下人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不管官员大小,只要说的有道理他就会采纳。而项羽连一个范增的意见,都不愿意听,还在陈平的计谋下,怀疑范增,把看范增活活气死了。由于项羽太过自负,导致像韩信,陈平这样的人才,才会离开项羽,投靠刘邦。

虽然刘邦出身平民,项羽出身贵族,但刘邦比项羽更有政治眼光,更会笼络人心,尤其是关中百姓。

刘邦到关中后,接受秦王子婴的投降,众将都说要杀了子婴,可刘邦没有这样做。还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军队严明纪律,关中百姓很是心服。而项羽一到关中,就把秦王杀了,还烧了阿房宫,烧杀抢掠,失了关中百姓的心。此外,项羽还杀了楚怀王,而刘邦却对楚怀王特别尊重,大骂项羽忘恩负义,博取百姓心。

刘邦志在天下,项羽只想报仇,然后做天下的霸王。

项羽最好的称帝机会,就是打下巨鹿,驻军关中,威慑刘邦,这时候称帝是最好的选择。可惜,他志在灭秦,只想做个王。最后自己把天下划分成大大小小的国家,自己做个西楚霸王。而刘邦曾经在咸阳,看到过秦始皇的车队,说了一句大丈夫生当如此。所以他最后能出陈仓,夺关中,最后夺取天下。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刘邦比项羽无赖呢?

主要是刘邦从小就是个痞子,被项羽追杀的时候,为了逃跑,把老婆孩子踹下马车三次,在项羽要把刘邦老父亲油炸的时候,竟然要分食自己父亲的肉,这样的事让我们常人难以接受,因为这涉及到人伦天道。说刘邦无赖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这两件事情。

其实这两件事情,刘邦选的方式有点极端。他当时带孩子老婆逃跑,最应该做的是让夏侯婴加快马车速度。而在他父亲被项羽油炸的时候,不应该说分食他父亲,而表现的很愤怒和悲痛,但拒绝投降,这样的话让我们老百姓都能接受。

而作者说的项羽做的先入关中为王,抓刘邦妻子孩子和父亲,威胁刘邦,谈判时拿弓箭射刘邦,这些事情在战场上都会出现,所谓兵不厌诈,都很正常。

刘邦脚踹孩子老婆下车,分食自己父亲这都是在紧急情况下,刘邦做出的反应,这也就是刘邦的本性。也正好印证了,他做的那些定天下的事,都是他会隐忍,有这个志向才做到的。如果按本性来说,刘邦确实比项羽无赖。

6

欺骗敌人无耻,还是欺骗自己人无耻?

答案显而易见,刘邦欺骗敌人,只是一种战术,所谓兵不厌诈,项籍并没有投降刘邦,刘邦骗骗他怎么了?

相反,项籍杀死了已经投降自己的秦军,如果前者是无耻那后者是什么?

项籍无论能力还是人格魅力都比不上刘邦,也就后世的失意文人墨客刻意误导才早就一堆项粉,不要以为当时人杰都是傻子,去效忠一个毫无人格魅力的人,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多么傲慢无知。

7

刘邦肯定是一位无赖这是毋庸置疑的,从年轻到称帝一次比一次无赖且无情!

第一:年轻有手好闲,不务正业

在年轻时期的刘邦无论在家里面还是在外面都是非常让很多人讨厌,平时经常会约一帮狐朋狗友出去喝酒。就算出去喝酒自己身上也没有钱,所以的话每次到酒馆里面只能赊账。时常还带狐朋狗友在嫂子家蹭饭有一天在刘邦回到家之后,他的父亲就指着对他说你是不是变成这个无赖的样子了?我养你这么多年,有什么用。从他父亲口中就得之刘邦年轻时就是个小混混


第二:冷血无情,毫无骨肉之情,人们常说虎毒不食子可刘邦是只顾逃命硬生生

的给自己子女推下车去

刘邦的车夫叫做夏侯婴,当时打了败仗刘邦急匆匆地逃跑,因为一路狂跑而后方一直有项羽的兵将在追杀,刘邦眼看着马的体力越来越不支,跑得越来越慢,嫌两个孩子的重量使马车变慢,刘邦便把马车上的刘盈和鲁元公主踢了下去。

车夫夏侯婴不忍见两个孩子惨遭杀身之祸便给两个孩子抱了上来,然而刘邦为了逃命却多次把一双儿女踢下车去,夏侯婴都冒着杀头的风险把两个孩子拉上了车

第三:丧尽天良至父亲性命于不顾,还戏称分我一杯羹!

项羽扬言刘邦若是不投降,便将刘太公给煮了,刘邦不但没有投降,还回答这样一句话:“咱们以前都受命于楚怀王,是拜把子的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现在你要煮了你父亲,到时候别忘了分我一碗!”


个人点评理解:

在情感上刘邦可谓是冷血无情丧尽天良的大无赖可是站在政治的角度如果当时刘邦不是被逼无奈他怎么可能面对儿女而不顾,如果同意项羽那么大汉王朝还有可能建立吗?

刘邦从平民出身到建立了大汉王朝非一般常人能所比拟。刘邦从底层出身面对强大的项羽能屈能伸,招揽贤人,重用韩信。对待有才之士礼让有加才贤德之人对他死心塌地,尽忠尽力。

刘邦和项羽相比更适合作为国君,项羽每攻一城就会屠杀百姓不重用有才之士,而刘邦却不会,他得到了民心。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史记·高祖本纪》: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闲,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

8

说刘邦无赖一点也不为过。


项羽俘获了刘邦的父亲,便用杀刘邦的父亲来要挟刘邦。要是平常人,对手使这么一招早就慌了神,不由要求对手手下留情。可刘邦是无赖,自然出招非平常人所能想到,他不慌不忙对项羽说:“想当年咱们在怀王驾下结为兄弟。

既然咱们是兄弟,那么我父亲就是你父亲,既然你要杀你父亲,我也没意见。你要是把他老人家烹煮了,可别小气,千万要记得分我一杯羹喝。”这损招一出,反把项羽逼得没了主意。


在《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笔下,刘邦是一个泼皮无赖的形象,并且将他的事迹写的淋漓尽致。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后能创建汉朝帝国,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关于他无赖的形象也只是表象,我们要透过刘邦做过的事来看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这个人值得我们细品。


刘邦人格中最不值得提及的是他出尔反尔,甚至于可以用无赖小人来形容。


项羽分封天下时,刘邦领属汉中、巴蜀,得封汉王。刘邦在力量较为薄弱时,故意烧毁栈道,以示不再觊觎中原;而当他积蓄了一定的力量,知道项羽回到了彭城后,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而出兵汉中。


人常说,虎毒不食子。危险之中,不管自己的儿女,甚至推儿女坠车,还有比他更无赖的吗?


打了败仗,刘邦逃命。车上坐着好几个人,包括刘邦的一儿一女,后来的惠帝刘盈与鲁元公主。重量比较大,所以速度有点慢——其实也不一定慢,儿女尚未成年,能有多大重量?但是逃命唯恐跑得慢,刘邦就想减轻马车的载重,于是——他把儿女推下了马车。


车夫是夏侯婴,看不惯刘邦的行为,停车把孩子们抱上车来。继续往前跑,刘邦继续推——史记中记载如此“三次”。考虑文言文的习惯,“三”往往不是概数,所以刘邦把儿女推下车的次数,可能比三次更多。


项羽我就不多说了,刘邦这个人可以从底层出发,搜罗贤士,面对强大的项羽,他也能屈能伸,因为他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正是因为他这些品质的可贵,贤德之人才愿意对他死心塌地,进尽忠心。如果刘邦的性格也如项羽一样莽撞,唯我独尊,目中无人,可能在历史上他无法与项羽抗衡,更不会成为一代帝王。刘邦即使在司马迁的笔下形象全无,一副地痞流氓模样,但是他的丰功伟绩,开创汉朝的事迹后人更应传唱。同时,刘邦身上英勇无畏,识人善任,宽宏大度,能屈能伸的精神,虽然腹黑,但也适合今日的职场。

9

胜者王败者寇,至于谁是无赖,胜者说了算

10

刘邦同项羽相比,更富有政治头脑,斗智不斗力,项羽像韩信一样做个军事将领可以,做政治家不行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